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比较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年第6卷第20期2019Vol.6No.2068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比较分析卢扬帆,曹凯(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江苏南京 211100)【摘要】目的 本文针对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比较分析进行了探究。
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为60例,对其进行了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对其进行了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为30例,对其实施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了观察。
结果 对患者的麻醉起效、阻滞完成、苏醒时间进行了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明显更短;麻醉用药剂量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术后肺部感染、低血压、恶心呕吐等方面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运用,临床效果显著,更有着一定的安全性。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全麻【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0.68.02我国是一个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尤其近几年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峰疾病的发生率不断的上升,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人群治疗的主要方式,然而,老年人本身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及功能和免疫力逐渐的下降,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
在治疗股骨头坏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当中,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非常显著,随着假体设计、生物材料等方面的日益更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效果非常显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实施安全的麻醉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痛苦减轻,并且让手术可以顺利的完成。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是临床上运用比较普遍的麻醉措施,此次研究当中,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运用了不同的麻醉措施,具体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当中,选取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为60例,对其进行了分组,其中察组患者30例,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范围在62-94岁之间,体重48~72 kg。
喉罩通气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喉罩通气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的比较作者:胡建刚刘玉杰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方法将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喉罩(SLIPA喉罩)通气全麻(S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组)两组(n=25)。
手术期间持续监测患者MAP、HR、ECG、SPO2等生命指标变化,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植入内固定时、手术结束时4个时间点生命体征。
结果麻醉后5 min、手术结束两个时间点比较C组HR、MAP下降明显(P关键词:喉罩通气全麻腰硬联合麻醉老年股骨颈骨折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活动的增加,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保守治疗、长期卧床易引起并发症,预后极差[1]。
目前很多学者主张采用手术治疗,争取早期活动。
老年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糖尿病、肺部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是引起围术期死亡和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SLIPA喉罩气道导管系根据咽部结构由特殊材料吹制塑形而成,外型简洁,虽然没有充气罩,但在使用中仍然能够获得良好的呼吸道密封,可用于正压通气和自主呼吸。
SLIPA喉罩操作简便,损伤小,可以保留自主呼吸从而减少对机体的生理干扰[2]。
LMA置入不易造成气管插管常见的声门、气管内损伤,在较浅全麻状态下也可保持良好的气道耐受性,在较浅全麻状态下也可保持良好的气道耐受性,减少气道并发症[3]。
LMA置入有利于降低气道压力,降低漏气发生率,减少反流[4],对呼吸道刺激小,不影响气管纤毛运动,利于排痰,可减少术后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5]。
本文拟通过观察围术期患者呼吸、循环等指标的变化,比较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优劣,为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麻醉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3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意识恢复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上述两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相比,腰-硬联合麻醉下,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意识恢复时间较短,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关键词: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神经损伤;血流动力学前言骨科手术在现代医疗系统中较为常见,诊治对象包括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手外科、骨肿瘤外科、关节镜外科等。
老年群体骨科疾病较为多发,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考虑老年群体特殊体质,给予合适的麻醉方式。
研究指出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较全身麻醉更为理想,有助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所获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3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
观察组69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4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6.5(±1.2)岁,病情方面,创伤骨科28例,脊柱外科14例,手外科13例、关节镜外科11例,其他患者3例。
对照组69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6.2(±1.3)岁,病情方面,创伤骨科26例,脊柱外科15例,手外科14例、关节镜外科10例,其他患者4例。
喉罩通气全麻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喉罩通气全麻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目的:观察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分别采用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喉罩通气全麻组(R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组(SE组),每组30例。
R组选择依托咪酯-芬太尼-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通气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而SE组实施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
观察R组插入喉罩前(T0)、置入喉罩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以及拔出喉罩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SE组注药前(T0)、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 (T4)、4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术中使用升压药情况。
同时观察患者术后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
结果:MAP、HR、SpO2的变化:R组,与T0相比T1轻度下降(P<0.05),T2、T3轻度升高(P<0.05),T4、T5明显下降(P<0.05);SE 组,与T0相比,各时段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使用麻黄素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
两组SpO2保持稳定。
MMSE评分:SE组术后3、6 h、1 d时均明显高于R组(P<0.05)。
术后认知功能:SE组患者术后3、6 h 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R组(P<0.05)。
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高龄老年人下肢手术均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喉罩麻醉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麻醉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腰麻-硬膜外麻醉高,相比之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更加适合高龄患者择期下肢手术。
气管插管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比较

气管插管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比较目的:对比并分析气管插管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需要实施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
结果: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患者气腹后血压心率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麻醉之前相比显著升高,并且在同一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两种麻醉方式相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更高。
标签:气管插管全麻;腰硬联合麻醉;妇科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安全性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手术的发展更加成熟,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创手术方式,在妇产科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时,选择何种麻醉方式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1-3]。
目前,在妇科临床上,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两种比较重要的麻醉,为了探究两种麻醉方式具体取得的麻醉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需要实施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需要实施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
在观察组32例患者当中,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0.1±5.6)岁,其中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不孕症患者分别为12例、8例、3例和9例;在对照组32例患者当中,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2.4±6.3)岁,其中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不孕症患者分别为10例、7例、6例和9例。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1.2.1 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麻。
连硬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临床疗效比较

连硬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临床疗效比较为了分析连硬外麻醉方法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的临床麻醉效果,为以后对患者进行合适的麻醉方法作参考。
我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我们医院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有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100例进行了调查研究。
分成连硬组和腰硬组,各50例。
给连硬组的患者使用的是连硬外麻醉的方法,而腰硬组患者使用的是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
通过比较他们的麻醉效果得出结论。
两组患者里面,连硬组的缓和阻滞平面到了T10需要时间是(7.6±1.5)min,而腰硬联合组的时间是(5.2±1.6)min。
可见前者的时间比较长。
通过对比,这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腰硬组患者里面,有很强的镇痛效果,达到100%。
他们不用使用很多的辅助镇痛药物。
而连硬组阵痛效果是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以,通过文章的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在下腹部患者和下肢手术患者中,腰硬联合麻醉比连硬外麻醉所用时间短,见效快,而且镇痛的效果还好,在临床上值的推广。
标签:连硬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临床疗效现在手术里面,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的人数比较多,能够占到所有手术数量的65%以上,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对他们采用连硬外麻醉方法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都行[1]。
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中,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是后来发明的,比较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麻醉的方式能够在很短的时间起到效果,另外使用起来也没有限制条件,使用的量小,中毒的几率低。
相对比传统的麻醉方式有很多的优点。
文章通过对这两种麻醉方式进行对比,希望能够给临床上面提供一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医院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100例,分为连硬组和腰硬组,各50例。
在连硬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6.5±1.4)岁,体重在(61.5±13.6)kg。
手术类型是有下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患者20例、疝气16例、剖宫产10例、附件包块患者4例;腰硬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岁数(36.1±10.2)岁,体重在(60.3±14.1)公斤。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 Jan 29(1)• 73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 果观察韩俊,赵静,张立群(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麻醉科,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分别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对比。
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 者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患者术中生命 体征变化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 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更优于全麻,且安全性更髙,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174(2018)01-0073-02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关节治疗术式,该术式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1],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老年患者是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主要群体,由于老年患者 机体的特殊性,同时多伴有心脏病、窩血压及其他系 统疾病等气耐受与生理储备功能等降低明显,因此 对麻醉方式的要求也更高。
气管插管全麻与腰硬联 合麻醉均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手段,有学者认为腰硬联 合麻醉的安全性更高,更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本次研究为了提高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改 善患者的预后,为患者的治疗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就我院收治的7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别给予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发现腰硬联合麻醉在 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报道如下P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8男~2015年8月在我 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7~76(67.5±4.4)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19例、坠落致伤10例及摔伤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在59~78(68.1±5.0)岁,其中交通事故 致伤21例、坠落致伤9例及摔伤8例;两组患者的 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骨科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对比观察分析

列检查,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后进入手术前的准备。选 患者腰L3~4间隙穿刺,注入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5 mg, 时间控制在60 s内,取出腰麻针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控制麻 醉平面在T10以下。
(2)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患者入院进行系列检 查,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后进入手术前的准备。给予患 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依托 咪酯0.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长托宁0.5 mg麻醉 后进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12次/分,术中保持心率,血压 在理想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立生,沙 周,谢小东,等.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 效观察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微创医学,2018,13(1): 96-97.
[2] 周国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给予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J].当代医学,2018,24(18):158-159.
[3] 白 涛,王迎春,呼 瑞,等.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的疗效及优点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2):165-167.
3 结 论
老年人群体脏器功能相比于青壮年显著降低,对手术 的应激反应变弱,这使得老年人接受手术的隐患大大增 加。选择良好的麻醉方法不但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笔者通过选 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接收6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展开对比实验,探讨全身麻醉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的 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全身麻醉不但拥有相对理想的麻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临床医药84 期
82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Vol.6 No.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3-05-23T10:55:45.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李玉梅
[导读] 但由于侧卧位下喉罩密封效果不太理想而导致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一次操作成功率低于腰-硬联合麻醉[2,3]。
李玉梅 (抚顺市中心医院 113000)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08-02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80位进行侧卧位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喉罩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对照组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所需时间、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中不适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一次操作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所需时间、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中不适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操作成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喉罩插管全身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侧卧位下肢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我院进行侧卧位行股骨、髋关节置换、腘窝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9-58岁,平均(38.2±5.4)岁;体重48-75kg,平均体重56.8±7.6kg。
ASAⅠ-Ⅱ级。
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心电图、血尿常规、生化检查,所有患者均无麻药过敏、心脏病、高血压、以及神经系统疾病。
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喉罩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过程为患者取侧卧位,给予静注咪达唑仑0.04 mg/ kg、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0.002mg/kg,患者入睡后,待睫毛反射消失,用盲插法插入合适的喉罩,术中采用2-3七氟醚混合1L/min氧气连续吸入,微量泵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2μg.kg-1.min-1及丙泊酚6mg.kg-1.h-1。
心电监护仪常规持续监测。
手术结束前15min停止吸入,手术结束前5min结束静脉泵注,待患者清醒后摘除喉罩。
对照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所有患者术前禁食,患者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100mg及东莨菪碱300mg,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输液通道,注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心电监护仪常规持续监测。
鼻导管持续吸氧3-4L/min。
常规消毒铺巾后,选择在L2-3或L3-4的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进入硬膜外腔,将腰麻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的内腔,进针至蛛网膜下腔进行穿刺,确定突破后,将针芯抽出,观察到有无透明脑脊液流出,确定后注射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5ml,退出腰麻针后,将硬膜外导管留置硬膜外腔3-4cm。
患者平卧后,采用针刺法确定麻醉平面,通过硬膜外追加给予1.5-2%利多卡因来调整麻醉平面,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为宜。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所需时间、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中不适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一次操作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所需时间为5.4±2.2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4.8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低血压、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一次操作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n%)
组别例数术中低血压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一次操作成功率
观察组 40 0(0) 0(0) 1(2.5) 35(87.5)
对照组 40 7(17.5) 9(22.5) 8(20.0) 40(100)
3. 讨论
喉罩(LMA)不需使用喉镜显露声门,无需进入气管内,使用时仅仅深入到咽喉部, 其气管黏膜基本无损伤, 患者对其耐受性好,心血管反应得到明显减轻, 可获得满意通气,因其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于储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
本组试验中患者在全麻情况下吸入新型麻药七氟醚,该麻药具有作用平稳迅速,对血液循环呼吸循环系统影响甚微,可控麻醉深度,并具有肌肉松弛作用等优点。
喉罩插管全身麻醉的术中低血压、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都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
但由于侧卧位下喉罩密封效果不太理想而导致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一次操作成功率低于腰-硬联合麻醉[2,3]。
综上所述, 喉罩全麻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取得满意麻醉效果,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全麻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晓明,黄俊梅,薛晓东.喉罩通气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对应激反应和通气的影响.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24: 220 222.
[2] 曹国平.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7(22):795
[3] 郑辉利,马保新.喉罩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5):48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