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题型归纳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考题型

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考题型一选择题1.若点P(x,y)在第三象限,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是( )A.(-2,-3)B.(-2,3)C.(2,-3)D.(2,3)2.若点A(2,m)在x轴上,则点B(m﹣1,m+1)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 )A.(2,2)B.(3,2)C.(3,3)D.(2,3)4.若点A(m,n)在第二象限,那么点B(-m,│n│)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已知点P(x,y),且,则点P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如图,在5×4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O,A,B在方格纸的交点(格点)上,在第四象限内的格点上找点C,使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则这样的点C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填空题1.已知点A(0,1),B(0 ,2),点C在x轴上,且S三角形ABC=2,则点C的坐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3,5),先向右平移了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了33.若A(a,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与b的关系是_________.解题技巧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面积——代几结合,突破面积及点的存在性问题◆类型一直接利用面积公式求图形的面积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A.2 B.4 C.8 D.6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1,5),B(-1,0),C(-4,3),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________.◆类型二利用分割法求图形的面积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0),B(3,4),C(0,2),则四边形ABCO的面积为________.4.观察下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回答以下问题:【方法14】(1)写出多边形ABCDEF各个顶点的坐标;(2)线段BC,CE的位置各有什么特点?(3)求多边形ABCDEF的面积.◆类型三利用补形法求图形的面积5.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恰好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方法14】(1)写出三角形ABC各顶点的坐标;(2)求出此三角形的面积.◆类型四与图形面积相关的点的存在性问题6.(2017·定州市期中)如图,A(-1,0),C(1,4),点B在x轴上,且AB =3.(1)求点B的坐标;(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难点探究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问题——掌握不同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类型一沿坐标轴方向运动的点的坐标规律探究1.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6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________.2.(2017·阿坝州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17的坐标是________.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三角形OAB变换成三角形OA1B1,第二次将三角形OA1B1变换成三角形OA2B2,第三次将三角形OA2B2变换成三角形OA3B3……已知A(1,3),A1(2,3),A2(3,3),A3(4,3),B(2,0),B1(4,0),B2(8,0),B3(16,0).(1)仔细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变换规律将三角形OA3B3变换成三角形OA4B4,则A4的坐标是_________,B4的坐标是_________ ;(2)若按第(1)题的规律将三角形OAB进行了n次变换,得到三角形OAn Bn,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请推测:An的坐标是_________,Bn的坐标是_________.◆类型二绕原点呈“回”字形运动的点的坐标规律探究1.如图,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时,它从原点(0,0)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80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0,9)B.(9,0)C.(0,8)D.(8,0)2.将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表中数2在第二行,第一列,与有序数对(2,1)对应;数5与(1,3)对应;数14与(3,4)对应;根据这一规律,数2014对应的有序数对为.。
平面直角坐标系重难点题型(四大题型)(原卷版)

专题05 平面直角坐标系重难点题型(四大题型)【题型1 两点间距离】【题型2 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问题的面积】【题型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规律题探究】【题型4 等腰三角形个数讨论问题】【题型1 两点间距离】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2,a+1),B(a﹣1,4),C(b﹣2,b)三点.(1)当AB∥x轴时,求A、B两点间的距离;(2)当CD⊥x轴于点D,且CD=1时,求点C的坐标.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三点:A(a﹣1,﹣2),B(﹣3,a+2),C(b﹣6,2b).(1)当直线AB∥x轴时,求A,B两点间的距离;(2)当直线AC⊥x轴,点C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时,求点A和点C 的坐标.3.先阅读一段文字,再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坐标P1(x1,y1),P2(x2,y2),其两点间距离公式为P1P2=,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x轴或垂直于x轴时,两点距离公式可简化成|x1﹣x2|或|y2﹣y1|.(1)已知A(3,5),B(﹣2,﹣1),试求A,B两点的距离;(2)已知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6,点B的纵坐标为﹣4,试求A,B两点的距离;(3)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A(0,6),B(﹣3,2),C(3,2),找出三角形中相等的边?说明理由.4.先阅读一段文字,再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坐标P1(x1,y1),P2(x2,y2),其两点间距离公式为:p1p2=,例如:点(3,2)和(4,0)的距离为.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x轴或平行于y轴距离公式可简化成:p1p2=|x1﹣x2|或p1p2=|y1﹣y2|.(1)已知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5,点B的纵坐标为2,则A,B两点的距离为;(2)线段AB平行于x轴,且AB=3,若点B的坐标为(2,4),则点A的坐标是;(3)已知A(3,5),B(﹣4,4),A,B两点的距离为;(4)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为A(3,4),B(0,5),C(﹣1,2),请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5.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解答问题:已知在平面内有两点P1(x1,y1),P2(x2,y2),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2﹣x1|或|y2﹣y1|.(1)已知点A(2,4),B(﹣2,1),则AB=;(2)已知点C,D在平行于y的直线上,点C的纵坐标为3,点D的纵坐标为﹣2,则CD=;(3)已知点M和(1)中的点A有MA∥x轴,且MA=3,则点M的坐标为;(4)已知点P(3,1)和(1)中的点A,B,则线段P A,PB,AB中相等的两条线段是.6.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P1(x1,y1),P2(x2,y2),其两点间的距离P1P2=,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2﹣x1|或|y2﹣y1|.(1)已知A(1,3),B(﹣3,﹣5),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线段MN∥y轴,MN=4,若点M的坐标为(2,﹣1),试求点N 的坐标.7.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这两点间的距离P1P2=,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2﹣x1|或|y2﹣y1|.(1)已知A(2,4),B(﹣3,﹣8),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5,点B的纵坐标为﹣1,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8.阅读材料: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果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A(x1,y1)、B(x2,y2),那么A、B两点的距离AB=,则AB2=(x1﹣x2)2+(y1﹣y2)2.例如:若点A(4,1),B(3,2),则AB=,若点A(a,1),B(3,2),且AB=,则.根据实数章节所学的开方运算即可求出满足条件的a的值.根据上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若点A(﹣2,3),B(1,2),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2)若点A(﹣2,3),点B在x轴上,且A、B两点间的距离是5,求B 点坐标.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2,a+1),B(a﹣1,4),C(b﹣2,b)三点.(1)当点C在y轴上时,求点C的坐标;(2)当AB∥x轴时,求A,B两点间的距离;(3)当CD⊥x轴于点D,且CD=1时,求点C的坐标.10.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在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2﹣x1|或|y2﹣y1|.(1)已知A(2,4)、B(﹣3,﹣8),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5,点B的纵坐标为﹣1,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3)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A(0,6)、B(﹣3,2)、C(3,2),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题型2 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问题的面积】1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1),B(2,0),C(4,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则△ABC的面积是;(2)若点D与点C关于原点对称,则点D的坐标为;(3)已知P为x轴上一点,若△ABP的面积为4,求点P的坐标.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a,0),B(b,0),其中a,b满足.(1)填空:a=,b=;(2)若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M(﹣2,m),用含m的式子表示△ABM的面积;(3)在(2)条件下,线段BM与y轴相交于C(0,﹣),当时,点P是y轴上的动点,当满足△PBM的面积是△ABM的面积的2倍时,求点P的坐标.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的坐标为(3,2),点B的坐标为(3,﹣4),点P为直线AB上任意一点(不与A、B重合),点Q是点P 关于x轴的对称点.(1)在方格纸中标出A、B,并求出△ABO的面积;(2)设点P的纵坐标为a,求点Q的坐标;(3)设△OP A和△OPQ的面积相等,且点P在点Q的上方,求出此时P点坐标.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a,0),B(b,0),其中a,b满足a2+2a+1+|3a+b|=0.(1)填空:a=,b=;(2)若存在一点M(﹣2,m)(m<0),点M到x轴距离,到y轴距离,求△ABM的面积(用含m的式子表示);(3)在(2)条件下,当m=﹣1.5时,在y轴上有一点P,使得△MOP的面积与△ABM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的坐标.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3,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2+=0.(1)求a、b、c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 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负整数m,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不小于△AOP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y轴上,点B、C在x轴上,S△ABO =8,OA=OB,BC=10,点P的坐标是(﹣6,a),(1)求△ABC三个顶点A、B、C的坐标;(2)连接P A、PB,并用含字母a的式子表示△P AB的面积(a≠2);(3)在(2)问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P AB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且|a+2|+=0.(1)求a,b的值;(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恒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18.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6,0),B(0,8),M是OB上一点,若将△ABM沿AM折叠,则点B恰好落在x轴上的点B'处.求:(1)点B'的坐标;(2)△ABM的面积.1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3,c)三点,若a,b,c满足关系式:|a﹣2|+(b﹣3)2+=0.(1)求a,b,c的值.(2)求四边形AOBC的面积.(3)是否存在点P(x,﹣x),使△AOP的面积为四边形AOBC的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1),B(2,0),C(4,3)(1)求△ABC的面积;(2)设点P在x轴上,且△AB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2),B(﹣1,0),C(3,0)(1)求△ABC面积;(2)在y轴上存在一点D,使得△AOD的面积是△ABC面积的2倍,求出点D的坐标;(3)在平面内有点P(3,m),是否存在m值,使△AOP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的2倍?若存在,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2,0),B(0,4),C(﹣3,2).(1)如图1,求△ABC的面积.(2)若点P的坐标为(m,0),①请直接写出线段AP的长为(用含m的式子表示);②当S△P AB =2S△ABC时,求m的值.(3)如图2,若AC交y轴于点D,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为.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b,0)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点B (0,4b)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其中b满足方程:3(b+1)=6.(1)求点A、B的坐标;(2)点C为y轴负半轴上一点,且△ABC的面积为12,求点C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C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求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规律题探究】24.如图,动点P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则第2021次运动到点()A.(2021,1)B.(2021,2)C.(2020,1)D.(2021,0)25.有一组数,按照下列规律排列:1,2,3,6,5,4,7,8,9,10,15,14,13,12,11,16,17,18,19,20,21,……数字5在第三行左数第二个,我们用(3,2)点示5的位置,那点这组成数里的数字100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14,9)B.(14,10)C.(14,11)D.(14,12)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012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1)B.(﹣1,1)C.(﹣1,﹣2)D.(1,﹣2)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1,0),点P第一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P1(1,1),紧接着第二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P第100次跳动至点P100的坐标是()A.(﹣24,49)B.(﹣25,50)C.(26,50)D.(26,51)28.如图,一个机器人从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m到达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m到达A2点,再向正西方向走9m到达A3点,再向正南方向走12m到达A4点,再向正东方向走15m到达A5点.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6点时,离O点的距离是()A.10m B.12m C.15m D.20m29.如图,将正整数按有图所示规律排列下去,若用有序数对(n,m)表示n 排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4,3)表示9,则(10,3)表示.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0,1),(0,2),(1,2),(1,3),(0,3),(﹣1,3)…,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90个点的坐标为.31.如图所示点A0(0,0),A1(1,2),A2(2,0),A3(3,﹣2),A4(4,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点A2017坐标是.32.如图所示,一个机器人从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m到达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m到达A2点,再向正西方向走9m到达A3点,再向正南方向走12m 到达A4点,再向正东方向走15m到达A5点,按如此规律走下去,相对于点O,机器人走到A6时是位置.3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1,0),点A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题型4 等腰三角形个数讨论问题】3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6,6),点B在坐标轴上,且△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B的坐标不可能是()A.(0,6)B.(6,0)C.(12,0)D.(0,﹣6)3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3),连接AB,点P在第二象限,以点P,A,B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个,任意写出其中一个点P坐标为.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的变化规律,若将△OA3B3变换成△OA4B4,则A4的坐标是,B4的坐标是.(2)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 n B n,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推测A n的坐标是,B n的坐标是.(3)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 n B n,则△OA n B n的面积S为37.如图,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均为格点.(1)在图中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点A、B的坐标分别为(3,3)和(﹣1,0);(2)在(1)中x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其中AB为腰)?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C的坐标.3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2,0).(1)画出等腰三角形ABC(画一个即可);(2)写出(1)中画出的三角形ABC的顶点C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题型讲解

题型2.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1.若点P(m,2)与点Q(3,n)关于原点对称, 则的值分别是_______ 2. 点A(-3,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
3.若点A(x,y)在第三象限,则点B(-x,-y)关于 X轴的对称点在_______象限. 4.若点P(a-1, 5)与点Q(2,b-1)关于X轴对 称,(a+b)2003的值是_______
一点,则:
.O
P1(a,-b)
x 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
.
的坐标是_______.
P3(-a,-b)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
的坐标是_______.
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的坐标是_______.
题型1: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
1.已知点P(m,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 Q(-m,0)在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P(-1,m2+1)一 定在________. 3.已知点P(1-a,a+2)在第二象限内,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函数(1)y=-x-1 (2)y=x+1 (3)y=-x+1 (1)y=-2(x+1)的图象,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点(-1,0)上午是(1)和(2) B.交点在y轴上的是(2)和(4) C.相互平行的是(1)和(3) D.关于x对称的是(2)和(3)
11.如图是函数y=-1/2x+5的一部分图象,结 合图象回答:
5.已知点P(a+b限.
6.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它的横坐标与纵坐 标的和为1,点P的坐标是_______(写出符 合条件的一个点即可) 7.点P在第二象限,若该点到X轴的距离为3, 到Y轴的距离为1,则点P的坐标为_____. 8.在直角坐标系中,射线OX绕原点逆时针旋 转330度到OA的位置,若OP=4,则点P的坐 标为_____
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复习重点题型

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知识点框架:重点:一、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各个象限以及X轴,Y轴)例题.(2021秋•大观区校级期末)如果P(a,b)在第三象限,那么点Q(a+b,a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典例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m﹣1,2m+3).(1)点M在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点M的坐标;(2)点M到x轴的距离为1时,求点M的坐标.练习:1.(2021春•长白县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各点的坐标.(1)点A在y轴上,位于原点上方,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2)点B在x轴上,位于原点右侧,距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长度;(3)点C在x轴上方,y轴右侧,距离每条坐标轴都是2个单位;(4)点D在x轴下方,y轴左侧,距离每条坐标轴都是3个单位长度;(5)点E在x轴下方,y轴右侧,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4个单位长度.2、若点P(2m+1,3m−1/2)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3.(2021秋•青岛期末)与点P(a2+1,﹣a2﹣2)在同一个象限内的点是()A.(3,2)B.(﹣3,2)C.(﹣3,﹣2)D.(3,﹣2)4.(2021秋•毕节市期末)已知点A(﹣3,2m﹣4)在x轴上,点B(n+5,4)在y轴上,则点C(n,m)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2021春•栾城区期中)已知点P、Q的坐标分别为(2m﹣5,m﹣1)、(n+2,2n﹣1),若点P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Q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m n的值为.二、依据已知点的坐标画平面直角坐标系例题、(2021秋•莱阳市期末)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网格中有A,B,C三个点,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2,1),点B的坐标为(1,﹣2),则点C的坐标为()A.(1,1)B.(﹣2,1)C.(﹣1,﹣2)D.(﹣2,﹣1)三、平面内的点到X轴的距离,到Y轴的距离例题(2021秋•姜堰区期末)若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2,且xy=﹣8,则点P的坐标为()A.(2,﹣4)B.(﹣2,4)或(2,﹣4)C.(﹣2,4)D.(﹣4,2)或(4,﹣2)1.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1)若点P在x轴下方,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2)若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2.(2021秋•岳西县期末)已知点P(3x﹣1,4﹣2x)在第四象限,且到坐标轴的距离和为3,则点P的坐标为.4.(2021秋•会宁县期末)如果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那么称点P为“和谐点”,若某个“和谐点”到x轴的距离为3,则P点的坐标为.5.(2021春•大武口区校级月考)已知点P(2a﹣2,a+5),回答下列问题:(1)点P在y轴上,求出点P的坐标.(2)点P在第二象限,且它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求a2020+2020的值.四、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例题.已知点P(2a﹣2,a+5),解答下列各题:(1)若点Q的坐标为(4,5),直线PQ∥y轴,求点P的坐标;(2)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它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求a2020+的值.五.平面内的点关于X轴对称,关于Y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六、点的平移,图形的平移例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移,使原点O移至点A(3,−2),这时在新坐标系中原来点O的坐标是______.巩固练习:1.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2.将点P(﹣3,4)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P1的坐标是()A.(﹣1,2)B.(﹣7,2)C.(﹣1,6)D.(﹣7,6)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m,n+2)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A′,若点A'位于第二象限,则m、n的取值范围分别是()A.m<0,n>0B.m<3,n>﹣4C.m<0,n<﹣2D.m<﹣3,n<﹣4 4.已知点P(m﹣4,n),Q(m,n﹣2)在第一象限内,连接PQ,将线段PQ平移,使平移后的点P,Q分别在x,y轴上,则点Q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4.0)B.(4,0)C.(0,2)D.(0,﹣2)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图形的面积例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a,b)是三角形ABC的边AC上一点,三角形ABC经平移后点P的对应点为P_1(a+6,b+2).1.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2).(1)写出点A、B的坐标:A(,)、B(,)(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B′(,)、C′(,).(3)△ABC的面积为.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3)、B(5,﹣2)、C (2,4)、D (﹣2,2),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3.(2021秋•安徽期中)已知a ,b 都是实数,设点P (a +2,b+32),且满足3a =2+b ,我们称点P 为“梦之点”.(1)判断点A (3,2)是否为“梦之点”,并说明理由.(2)若点M (m ﹣1,3m +2)是“梦之点”,请判断点M 在第几象限,并说明理由.。
平面直角坐标系题型总结

题型一 各个象限点的符号特征1、如果a -b <0,且ab <0,那么点(a ,b)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如果xy <0,那么点P (x ,y )在( ) (A) 第二象限 (B) 第四象限 (C) 第四象限或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3、若点P(m -1, m )在第二象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10<<mB.0<mC.0>mD.1>m4、点(x ,1-x )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已知点P(102-x ,x -3)在第三象限,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53<<x B.3≤x ≤5 C.5>x 或3<x D.x ≥5或x ≤36、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 点的坐标是 。
7、点 A 在第二象限 ,它到 x 轴 、y 轴的距离分别是 3 、2,则坐标是 ;8、若点P(x ,y )的坐标满足xy ﹥0,则点P在第 象限;若点P(x ,y )的坐标满足xy ﹤0,且在x 轴上方,则点P在第 象限.若点P (a ,b )在第三象限,则点P '(-a ,-b +1)在第 象限;9、已知点A (m ,n )在第四象限,那么点B (n ,m )在第 象限10、若点P(3a-9,1-a)是第三象限的整数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那么a=11、已知点P (2a -1 , 3+a ),若P 点在x 轴上方,则a 的范围是 ;若P点在x 轴下方,则a 的范围是 ;若P 点在y 轴左侧,则a 的范围是 ;若P 点在y 轴右侧,则a 的范围是 ;12、已知m 为实数,则点P +1 , ︱-m ︱+1)只可能在第 象限。
13、如果点M (a+b,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a,b)在第 象限。
14、已知点P (3a -9 , 1-a )是第三象限的点,且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整数,若P 、Q 关于原点对称,求Q 点坐标。
专题3.1平面直角坐标系【十大题型】-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含答案]
![专题3.1平面直角坐标系【十大题型】-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b36a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f.png)
)
A. 2, 2 ® 2,5 ® 5, 6
B. 2, 2 ® 2,5 ® 6,5
C. 2, 2 ® 6, 2 ® 6,5
2) ® (2,
3) ® (6,
3) ® (6,
5)
是
试卷第 6 页,共 11 页
【变式 7-2】(23-24 八年级·浙江宁波·阶段练习)
27.如图, A -1, 0 , C 1, 4 ,点 B 在 x 轴上,且 AB = 3 .
(1)求点 B 的坐标,并画出 V ABC ;
(2)求 V ABC 的面积;
(3)在 y 轴上是否存在点 P ,使以 A 、 B 、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
.点 A 关于 x 轴的对
.
【变式 6-2】(23-24 八年级·湖北武汉·期中)
- 3) ,
23.已知点 A 和点 B 关于直线 m (直线 m 上各点的纵坐标都是 2)对称,若点 A 的坐标是 (2,
则点 B 的坐标是
.
【变式 6-3】(23-24 八年级·福建莆田·期中)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V ABC 关于直线 m (直线 m 上各点的横坐标都为 1)对称,
【例 2】(23-24 八年级·上海长宁·期末)
5.已知 a 为实数,那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中一定位于第四象限的点是(
A. 4, - a
2
B. a + 1, -4
2
C. a + 1, - 4
)
2
D. a , - 4
【变式 2-1】(23-24 八年级·浙江绍兴·期末)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讲义(知识点+典型例题)

D、第四象限.
【例 3】点 P(m,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 Q(-m,0)在( )
A.x 轴正半轴上 B.x 轴负半轴上 C.y 轴正半轴上 D.y 轴负半轴上
【例 4】(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1-2a,a-2)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a= ,点的坐标为
。
(2)当 b=______时,点 B(-3,|b-1|)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
电量为 8 千瓦时,则应交电费 4.4 元;④若所交电费为 2.75 元,则用电量为 6 千瓦时,其中正确的有( )
A.4 个 B.3 个 C.2 个 D.1 个
【例 7】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途中自行车出了故障,他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
耽误上课,故加快速度继续匀速行驶赶往学校.如图是行驶路程 S(米)与时间 t(分)的函数图象,那么符合小明骑
D. .
11、星期天,小明从家里出发到图书馆去看书,再回到家.他离家的距离 y(千米)与时间 t(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根 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2
2
巩固练习
5
1、下列 各曲线中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2、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不能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3、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 y 关于 x 的函数的是( )
A.|y|=x﹣1 B.y=
C.y=2x﹣7 D.y=x2
4、下列四个关系式:(1)y=x;(2) y x2 ;(3) y x3 ;(4) y x ,其中 y 不是 x 的函数的是( )
.
【例 8】在坐标系内,点 P(2,-2)和点 Q(2,4)之间的距离等于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见题型.docx

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见题型1.数轴上表示5 的点与表示–1 的点之间的距离是;2.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所对应的实数分别是1.2 和 3,那么 A B =.x43.经过点 ( 2, 0)且垂直于轴的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Q4. 经过点 P (- 1, 5)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5.点 P ( 2 , 3 ) 在第 ___________ 象限.6.如果点 A ( a , b )在第三象限,那么ab _____0 ( 填“<”,“=”或“>” ) .7.如果点 A ( 2, n )在 x 轴上,那么点 B ( n 2 , n 1 )在第 _________象限.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 P ( 3 a ,2)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那么 a 的值是 .9 P 在第二象限,且点 P到 x 轴的距离是 3 y 轴的距离是 5 P 的坐标.如果点 ,到 ,那么点 是.10.点 A ( –2, 3)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B 的坐标为;11.点 P ( – 1,0 )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P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12.点 A ( –3, 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A ′的坐标为 ; .已知点 P ( m 1 , )与点 Q ( , 2 )关于 y 轴对称 , 那么 m =____________ .13 2 1 14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将点 A (3 , 2) 向下平移4 个单位后,所得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 M ( 2, 6 )向下平移 3 个单位到达点 N ,点 N 在第 ______象限.16.已知△ ABC 的顶点坐标是 A ( -1,5)、yB (-5, 5)、C ( -6, 2).(1)分别写出与点A 、B 、C 关于原点A 6BO 对称的点 A 、 B 、 C 的坐标;54A ____________ ,3 B ____________ , C21C ____________;-6 -5-4 -3 -2 -1 O 1 2 3 4 5 6x(2)在坐标平面内画出 -1-2 △ A B C ;(写结论)-3-4(3)△ A B C 的面积的-5 值等于 ____________.-617.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描出点A(0,5)和点 B(–2,–4),已知 BC= 4,且 BC//x 轴.(1)写出点C的坐标;(2)联结AB、AC、BC,判断△ABC的形8y 6状,并求出它的面积.42 -5O5x10-2-4-6-818.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点A( 3, 0)、B(― 5, 3),将点 A 向左平移 6 个单位到达 C 点,将点 B 向下平移 6 个单位到达 D 点.(1)写出 C 点、 D 点的坐标: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把这些点按 A- B―C― D― A 顺次联结起来,这个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1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 5 .y 4( 1)点 A 的坐标是;3( 2)点 A 关于原点 O 的对称点A的坐标是,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点 A ;2 1( 3)如果点 B 在 x 轴上,且△ A BO是等腰三角形,请写出两个符合条件的点 B 的坐标:-4-3 -2-1O 1 2 3 4xB1, B2,那么-1A-2SA B1O________ , S A B2O _______ .-3-4第 19 题图20.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A 的坐标(-5,0),(1)图中 B 点的坐标是;(2)点 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C的坐标是;点 A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 D的坐标是;(3)△ABC的面积是;(4)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找一点,能满足SADE =SABCE的点 E 有个;(5)在 y 轴上找一点F,使 S ADF= S ABC,第 20 题图那么点 F 的所有可能位置是;(用坐标y表示,并在图中画出)21 .如图7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BA2, 3 与点 B ,将点 A 向右平移 7 个单位到达点 C .(1)点B的坐标是;A、B两点之间距离等于;( 2)点C的坐标是;△ ABC的形状是;1O 1x( 3 )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1 B1C1.23.已知点 A 的坐标是( 3, 0),点 B 的坐标是(- 1, 0),△ ABC 是等腰三角形,且一边上的高为 4,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 C 的坐标.(提示:先画图,再求解)24.如图,在△ ABC 中,已知AB = AC = 2 ,点 A 的坐标是(1, 0),点 B、 C 在 y 轴上.试判断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 PAB、△ PAC 和△ PBC 都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这样的点 P 有几个?写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B1A-1O1x-1C25.如图 1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两点 A 0,2 、 B 2,0 ,且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a ( a 为大于0的已知数),在不计算 a 的数值条件下,完成下列两题:(1)以学过的知识用一句话说出 a >2的理由;(2)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 PAB 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写出点Py的坐标,并求△PAB 的面积;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AB Ox图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直角坐标系题型归纳平面直角坐标系题型一:考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知识解析: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特征如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1)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若点P(a,a-2)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2<a<0 B.0<a<2 C.a>2 D.a<04、点P(m,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Q(-m,0)在()A.x轴正半轴上 B.x轴负半轴上 C.y轴正半轴上 D.y轴负半轴上5、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M(b-a,a-b)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A x x,在第四象限,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7、对任意实数x,点2-,一定不在P x x x(2)..()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如果a-b<0,且ab<0,那么点(a,b)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题型二:点在坐标轴上的特点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 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坐标原点(0,0)1、点P(m+3,m+1)在x轴上,则P点坐标为() A.(0,-2) B.(2,0) C.(4,0) D.(0,-4)2、已知点P(m,2m-1)在y轴上,则P点的坐标是。
题型三对称点的坐标知识解析:1、关于x轴对称: A(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
2、关于y轴对称: A(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
3、关于原点对称: A(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
1、点M(2-,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 (2-,1-)B. (2,1)C.(2,1-)D. (1,2-)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2,-3)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是().A.(-3,2) B.(3,-2) C.(-2,3) D.(2,3)3、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2,1).如果将矩形OABC绕点O旋转180°,旋转后的图形为矩形OA1B1C1,那么点B1的坐标为( ).A. (2,1)B.(-2,l)C.(-2,-l)D.(2,-1)4、若点A(2,a)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3)则ab的值是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点B(a,2),则a=.6、点A(1-a,5),B(3,b)关于y轴对称,则a+b=______.7、如果点(45),关于y轴对称,则a的值PQ a b,和点()为.题型四:考平移后点的坐标知识解析:1、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2、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是()A.(2,2)B.(-4,2)C.(-1,5)D.(-1,-1)3、将点P(-2,1)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则点P/的坐标为。
4.将点A(-3,-2)先沿y轴向上平移5个单位,再沿x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 A ,则点A' 的坐标是 .5、已知正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2,1),B(5,1),D(2,4),现将该正方形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正方形A'B'C'D',则C’点的坐标为()A. (5,4)B. (5,1)C. (1,1)D. (-1,-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 ( 4 ,-1). B (1, 1) 将线段AB 平移后得到线段A 'B ',若点A '的坐标为 (-2 , 2 ) ,则点 B '的坐标为( )A . ( -5 , 4 )B . ( 4 , 3 ) C. ( -1 ,-2 ) D .(-2,-1)7、如图,A ,B 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 平移至11A B ,则a b 的值为( )A .2B .3C .4D .5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B (0,2),现将线段AB 向右平移,使A 与坐标原点O 重合,则B平移后的坐标是 .9、以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为原点,直线AD 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已知B 、D 点的坐标分别为(1,3),(4,0),把平行四边形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C 点平移后相应的点的坐标是( ))bxA(3,3) B(5,3) C(3,5)D(5,5)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0,0)、(3,0)、(4,2)则顶点D的坐标为()A.(7,2) B. (5,4) C.(1,2)D. (2,1)1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 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A.(3,7) B.(5,3) C.(7,3)D.(8,2)题型五:点到直线的距离点P(x,y)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y|和|x|,到原点的距离22x y1、点M(-6,5)到x轴的距离是_____,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2、已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5,则点P的坐标是()A.(-3,5) B.(5,-3) C.(3,-5) D.(-5,3)3、已知点P(m,n)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等于5,则点P的坐标是。
4、已知点P的坐标(2-a,3a+6),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是.题型六:平行于X轴、Y轴的直线的特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的横坐标相同1、已知点A(1,2),AC∥X轴, AC=5,则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2、已知点A(1,2),AC∥y轴, AC=5,则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3、如果点A()a-,点B()2,b且AB//x轴,则_______,34、如果点A()2,m,点B()n-且AB//y轴,则_______,65、已知:A(1,2),B(x,y),AB∥x轴,且B到y轴距离为2,则点B的坐标是 .6、已知长方形ABCD中,AB=5,BC=8,并且AB∥x轴,若点A的坐标为(-2,4),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七:角平分线的理解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的点横纵坐标相同(y=x);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x+y=0)1、若点M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点M到x 轴的距离为2,则点M的坐标是()A.(2,2) B.(-2,-2) C.(2,2)或(-2,-2) D.(2,-2)或(-2,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1-2a,a-2)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点的坐标为。
3、当b=______时,点B(-3,|b-1|)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题型八:考特定条件下点的坐标1、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则称点P为“和谐点”。
请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答: .2、如图,若将直角坐标系中“鱼”的每个“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2,则点A 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A.(﹣4,3)B.(4,3)C.(﹣2,6)D.(﹣2,3)3、如图,如果 所在的位置坐标为(-1,-2),所在的位置坐标为(2,-2),则所在位置坐标为 .士 相炮4、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帥”位于点(-1,-2),“馬”位于点(2,-2),则“兵”位于点().A.(-1,1)B.(-2,-1)C.(-3,1)D.(1,-2)5、如图是一台雷达探测相关目标得到的结果,若记图中目标A的位置为(•2,90°),则其余各目标的位置分别是多少?题型九面积的求法1、已知:A(3,1),B(5,0),E(3,4),则△ABE的面积为________.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的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0,2)(1,0)(6,2)(2,4),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 ,B 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CD 1234567-1o 123456-1-2xy CD A B(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ABDCS 四边形(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连接PA ,PB ,使PABS =ABDCS四边形,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4、如图为风筝的图案.(1)若原点用字母O 表示,写出图中点标. (2)试求(1x1、2、在()02-,38,0,9,0.010010001……, ,-0.333…,5, 3.1415,2.010101…(相课后作业练习 邻两个1之间有1个0)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 C .3个 D.4个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51251±的平方根是 B 、的一个平方根是819-; C 、0.2的算术平方根是0.02 D 、3273-=- 3、已知023=-+-y x x ,那么x+y 的值为 。
4.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10cm 7cm 6cm AB BC AC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则AED△的周长为_________ cm.5、a、b为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2aba+-的值是。
6、已知,矩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
7(1)507218+-(2)()()163737--+8, 已知511+的小数部分为a,511-的小数部分为b,求a b+的值.a b9如图,在等腰R t△ABC中,∠ACB=90°,D为BC的中点,DE⊥AB,垂足为E,过点B作BF∥AC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1)求证:AD⊥CF;(2)连接AF,试判断△AC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0如图△ABC中,∠ACB=90°,AC=BC,P是△ABC内一点,满足PA=3,PB=1,•PC=2,求∠BPC的度数.11如图,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千米的B处,以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1)A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说明;(2)如果A市受这次台风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