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

急性贫血 < 60g/l; 慢性贫血 < 40g/L; 1天内 Hb下降 > 30g/L 均应及时输血
一、 成分输血的定义:
是指将献血者所献之全血按各种有效成分分开,制成高纯度、高浓度的制品,根据病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输入所需成分。
优点:可以提高针对性,避免不必要的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一血多用。而输全血可致不良反应的产生,可以增加感染的机会,输血越多,抗体越多,则输血效果越差。
二、 各种血液制品及应用指针:
1、 输全血:提供携氧的红细胞,同时扩充有效血容量。
适应症:贫血伴有血容量减少者,如急性失血
贫血伴血小板减少者,应输鲜血
新鲜全血:24小时内的全血
库血: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粒细胞,血小板均破坏
2、 浓缩红细胞:全血经过自然沉淀或离心沉淀移去4/5血浆后制成,压积为80-90%。
适应症: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只需增加红细胞,增加带氧能力。如心脏病,慢性肾脏病人输血及地贫贫血及钩虫贫血等。太浓缩时,可加适量生理盐水稀释。
3、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静置或加沉淀剂或2400rpm离心30分钟后去血浆,白膜及0.5cm下层所得。已去除大部分血浆、50% 红细胞、60%plt、保留80%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中仍有白细胞,plt,可引起免疫反应,将之去除后,可减少输血反应。
适应症:屡次输血发生或曾发生过严重发热反应的病人。
4、红细胞悬液:100-120ml浓缩红细胞悬浮于130-150ml羟乙基淀粉PO4保存液中,HCT 0.4
冰冻红细胞:4度保存<5天的浓缩红细胞,加甘油后-80度或液氮中保存,有效保存期10年,用前经解冻并洗涤去甘油,质量接近新鲜红细胞,可作稀有血型或自身输血红细胞的储存。
5、洗涤红细胞
洗去85%以上的白细胞及99%的血浆,减少免疫反应。
适应症:自身免疫性溶血 血浆中有IgA、IgG抗体的病人
肾脏移植后的输血 阵发性Hb尿 慢性肾炎 有严重输血反应史者
各种免疫性疾病所致贫血 (SLE)
6、血小板 生存期10天,半生存期4天,每天更新率约10-15%
400ml全血 -----〉1U -----?48* 10^9/U
适应症:plt <10-15*10^9/L , 有严重出血者
Plt 少而无自发性出血者,是否用尚有争议。
剂量:共4-6U,分三天输入。 尽快输入
婴幼儿:2-4U/次; 学龄儿:4-6U/次; 年长儿:6-8U/次
7、 浓粒细胞
人体内的白细胞多数不在循环血液中,因此血循环血液中所分离到的白细胞很难有效提高患儿的白细胞数,且有病毒感染的可能,因此输白细胞目前已明显减少。
8、 新鲜冰冻血浆
全血6小时内分离的新鲜血浆,-18度以下可贮存1年。
100ml新鲜血浆中有160mg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70-100u
适应症:凝血因子缺乏,DIC,继发

性肝病。
9、 冷沉淀物
新鲜血浆解冻后的白色沉淀物,主要含:VIII:C因子及vW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原
适应症:血友病甲,纤维蛋白原缺乏 假血友病等
1袋冷沉淀物中含80U的8因子。
1u冷沉淀物约为100ml新鲜血浆 200ml鲜血
















急性溶血抢救常规

一、诊断要点
? 起病急
? 常有发烧、寒战、呕吐、腹痛等全身症状
? 有发展较快的贫血,有网织红细胞的升高
? 一般有黄疸
? 可有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或者葡萄酒样尿)
? 严重者,缺氧表现重,可烦躁、惊厥、昏迷,休克等。
二、抢救措施
? 急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观察其动态变化
? 立即输液,并用碳酸氢钠,必要时可用5%碳酸氢钠 3-5ml/kg,配成等渗液静脉推注。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10-15ml/kg/次,以维持有效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 输血
* 指针
? 起病急,贫血发展很快者。
? 表现烦躁不安,气急,意识障碍等脑缺氧症状者。
? 血红蛋白<60g/L,或24小时内血红蛋白下降大于20g/L者。
* 血制品
? G6PD缺陷症,供血者应无G6PD缺陷及近期未进食蚕豆。
? 自身免疫性溶血,最好使用洗涤红细胞
? 自身免疫性溶血或重症蚕豆病伴脑缺氧,休克者,可立即大剂量激素,待病因确定后再决定是否继用。
氢化考地松 5-8mg/kg/日
地塞米松 0.3-0.5mg/kg/日 qd或bid静推
? 出现肾功能衰竭时,按急性肾衰处理
少尿或无尿期,严格控制入水量,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防止高钾血症。出现尿毒症可用腹膜透析,转抢救室治疗。
三、 病情观察要点
1、溶血过程是否在继续
? 苍白及黄疸是否在继续
? 心率、呼吸、血压是否稳定
? 尿色是否趋于逐渐变浅
? 血红蛋白是否趋于逐渐稳定
2、是否存在脑缺氧、休克、肾衰等,注意意识、血压、尿量等。
3、观察血电解质变化
四、注意事项
因输血供给了补体和红细胞,又是反而加重溶血,应特别注意,并防止溶血反应及热源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