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3分子生物学课件

1.3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之间的关系
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三大支撑学科: 1、细胞学: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化学组
成,细胞器的结构,细胞骨架,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
的定位及功能。 2、遗传学:研究基因的遗传与变异。基因结构,基 因复制,基因表达,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3、生物化学:研究活性物质代谢规律。
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标志
着人类认识生命本质并能主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1980年。
5.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巧妙地创立了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珍贵的单克隆抗体;
1984年。
6. 1975-1977年,Sanger和Gilbert发明了 DNA序列测定技术;1977年第一个全长5387个核苷 酸的Φ X174基因组序列由Sanger测定完成;1980年, 1958年。
划,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
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3. PCR技术的建立(1983年,Mullis,PCR被喻 为加速分子生物学发展进程的一项“简单而晚熟”的 技术,1993年)。 4. 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和应用 (生物制品生产,如酶、细胞因子、干扰素、生长激 素、胰岛素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5. 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反义RNA技术、RNAi干扰、 基因芯片)。 6. 细胞信号转导机理研究成为新的前沿领域(G 蛋白、细胞凋亡、细胞癌变、细胞分化)。 7.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成为新 的前沿领域。
分子结构生物学 分子发育生物学 分子细胞生物学 分子免疫学 分子遗传学 分子数量遗传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分子育种学 分子肿瘤学
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第1章绪论 (4)1.1复习笔记 (4)1.2课后习题详解 (5)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第2章染色体与DNA (10)2.1复习笔记 (10)2.2课后习题详解 (17)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2)第3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36)3.1复习笔记 (36)3.2课后习题详解 (44)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49)第4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 (62)4.1复习笔记 (62)4.2课后习题详解 (7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8)第5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上)——DNA、RNA及蛋白质操作技术 (90)5.1复习笔记 (90)5.2课后习题详解 (96)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01)第6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下)——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114)6.1复习笔记 (114)6.2课后习题详解 (120)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24)第7章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132)7.1复习笔记 (132)7.2课后习题详解 (138)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40)第8章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147)8.1复习笔记 (147)8.2课后习题详解 (154)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58)第9章疾病与人类健康 (168)9.1复习笔记 (168)9.2课后习题详解 (174)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77)第10章基因与发育 (182)10.1复习笔记 (182)10.2课后习题详解 (183)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85)第11章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学 (186)11.1复习笔记 (186)11.2课后习题详解 (189)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92)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分子生物的概念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结构、组织和功能的一门学科,以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形态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功能为研究对象。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朱玉贤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笔记(朱玉贤版)第一讲序论二、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主要里程碑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当人们意识到同一生物不同世代之间的连续性是由生物体自身所携带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科学家为揭示这些遗传密码所进行的努力就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一部分,而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像的分子生物学就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科学。
从1847年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证明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到今天,虽然不过短短一百多年时间,我们对生物大分子--细胞的化学组成却有了深刻的认识。
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最先使人们对性状遗传产生了理性认识,而Morgan的基因学说则进一步将"性状"与"基因"相耦联,成为分子遗传学的奠基石。
Watson和Crick所提出的脱氧核糖酸双螺旋模型,为充分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铺平了道路。
在蛋白质化学方面,继Sumner在1936年证实酶是蛋白质之后,Sanger利用纸电泳及层析技术于1953年首次阐明胰岛素的一级结构,开创了蛋白质序列分析的先河。
而Kendrew和Perutz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肌红蛋白(myoglobin)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三维结构,论证了这些蛋白质在输送分子氧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成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空间立体构型的先驱。
1910年,德国科学家Kossel第一个分离了腺嘌呤,胸腺嘧啶和组氨酸。
1959年,美国科学家Uchoa第一次合成了核糖核酸,实现了将基因内的遗传信息通过RNA 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同年,Kornberg实现了试管内细菌细胞中DNA的复制。
1962年,Watson(美)和Crick(英)因为在1953年提出DNA的反向平行双螺旋模型而与Wilkins共获Noble生理医学奖,后者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了Watson-Crick模型。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集及答案(朱玉贤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集及答案(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第一章绪论1.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2.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3.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4.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答案:1.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 DNA 的复制.转录. 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 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50 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
Ji 第一章 绪论2014ok

基础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李云锋博士副教授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病理学系yunfengli@ 667857从分子水平上掌握细胞的功能并揭示生命的本质。
,分子生物学,浙江大学出版社,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高等教创世说与进化论”李云锋yunfengli@1744-1829),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较早期的进化论者之一,《动物哲学》。
1809-1882),英国著Adam Sedgwick第一章家养状态下的变异第二章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四章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cell theory”),)(德国):创立细胞学说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在与生物体相同的生理经典的生物化学与遗传学”现代生物学。
1822-豌豆杂交试验遗传因子经典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连锁遗传1910年李云锋yunfengli@”1928年,Griffith与肺炎双球菌1944年艾弗瑞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遗传物质DNA限制性内DNA连DNA分DNA连接酶的发现大肠杆菌对外来侵入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存在。
CC Richardson)发等用这两种酶成功进行了λ-噬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可以与细胞的发现、进化论的奠定世纪自然科学伟大成就之一。
分子生物学的三条基本原理李云锋yunfengli@、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执行各种生命功能的主要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研究细胞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
生物体各种功能的完成均依赖于外界环境所赋予的各种指示初兴起的技术科学,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及其他工具酶的发现与应用是这一技术得以建立的关键。
结构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大麦POD的结构图、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一个细胞(或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组合。
研究基因组内每个基因的具体功能及其相。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集及答案(朱玉贤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集及答案(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第一章绪论1.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2.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3.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4.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答案:1.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屮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屮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屮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 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屮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昔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5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
朱玉贤版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前四章

第一章绪论[要点难点]1.必须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2.一般了解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特别是那些与分子生物学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关键事件;3.熟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它的一些分支学科;4.探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一)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分子生物学术语2.分子生物学的任务(二)分子生物学诞生的背景及发展简史发展史表1.早期的分子生物学发展动态2.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1.DNA重组技术2.基因表达调控3.结构分子生物学4.基因组5.功能基因组6.生物信息学(四)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展望、它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习题]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2.DNA重组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3.基因(gene)二、填空题1.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是人类从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2.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核酸在细胞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包括的复制、以及基因的规律,所以,这门学科其实应该叫做核酸生物学(biology of nucleic acid)。
3.1869年米歇尔(Friedrich Miescher)分离出。
4.1928年格里菲斯(Frederick Griffith)发现了一种可以在细菌之间转移的。
5.1953年沃森(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杂志上发表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
正是由于这个模型,他们获得年诺贝尔奖。
6.D.Baltimore;H.Temin,美国科学家。
由于他们各自发现了,打破了中心法则,该酶能使mRNA反转录成,使真核基因的克隆表达成为可能,为病毒学、遗传学、基因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获得年诺贝尔奖。
7.1972年Paul Berg创造出第一个分子。
分子生物学常用参考书目

二十一世纪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世纪,生命科学将进 入一个新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ics
二十一世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趋势:
1.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 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
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征序列表达 谱。 酿酒酵母16条染色体的全部序列于1996年完成 。
…
1997
Wilmut成功获得克隆羊—Dolly诞生;
1998
Renard 克隆牛诞生(体细胞→个体);
…
2000 ,6.26 中、美、日、德、法、英6国,宣布人类基 因组草图发表。
2000 ,10月 科学家宣布将于2001年3月完 成河豚鱼的基 因组测序。
2000,12月14日英美等国科学家宣布绘出拟南芥基因组 的完整图谱。
2003年4月14日六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 绘制,实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
二十世纪是以核酸为研究核心,带动分子生 物学向纵深发展:
•
50年代双螺旋结构
•
60年代操纵子学说
•
70年代DNA重组
•
80年代PCR技术
•
90年代DNA测序
生命科学从宏观→微观→宏观;由分析→综 合的时代。
分子生物学常用参考书 目
2024/2/1
第一章 绪 论
一、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Instant Notes in Molecular Biology
---Turner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seeks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and how these relationships contribute to the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biochemical process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 朱玉贤等,现代分子生物学 ,第四版 References: Sambrook J, et al. 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 2001,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Technology Press
Watson 和 Crick 所提出的脱氧核糖酸双螺旋 模型,为充分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铺平 了道路。 1953, Watson & Crick 提出DNA的反向平 行双螺旋模型; Wilkins通过对 DNA分子的X射线 衍射研究证实了该 模型。
Rosalind E. Franklin 1920-1958
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
• 解剖死鼠,发现有大量活的 S 型细菌。他们推测,死细 菌中的某一成分——转化源 (transforming principle ) 将无致病力的细菌转化成病 原细菌。 • 10 年 后 的 实 验 表 明 , DNA 就 是 转 化 源 。 死 细 菌 DNA 指导了这一可遗传的转化, 从而导致了小鼠死亡。
证明DNA就是遗传物质的 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
• Griffith(1928)及Avery(1944)等人关
于致病力强的光滑型(S型)肺炎链球菌
DNA导致致病力弱的粗糙型(R型)细菌
发生遗传转化的实验;
• Hershey和Chase(1952)关于DNA是遗 传物质的实验;
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
第一章 绪论
多少年来,人们反复提出的几个与一切生命 现象有关的问题: 1.生命是怎样起源的? 2.为什么“有其父必有其子”? 3.动、植物个体是怎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
来的?
1.1 引言
1.1.1 创世说与进化论
达尔文 1859年《物种起源》,确立了进化论的概念
分子进化论
1.1.2 细胞学说(1847)
1977年,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中心法则 Crick于1954年所提出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
1954年首次 提出的“中心法则”
1970-1980年 的“中心法则”
21世纪后修正 的“中心法则”
三、快速发展阶段
1981年,Cech 发现了ribozyme
1982年,Prusiner 发现了朊病毒prion
孟德尔的 遗传学规律 最先使人们对 性状遗传 产生了理性认识
Gregor Mendel (1822-1884). The Father of Genetics
在孟德尔遗传学的基础上,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 Morgan又提出了基因学说。连锁遗传规律
摩尔根(T. H. Morgan, 1866-1945)
55
其它 PH计 电子天平 旋涡振荡器 磁力搅拌器 超声波破碎仪 超净工作台 纯水器
56
DNA是动物细胞的遗传物质
当DNA加入到某种在培养 基中培养的真核单细胞生 物群落中,核酸就会进入 到细胞中去,其中有一部 分就会合成出一些新的蛋 白质。 导入DNA的表达将使细胞 产生一些新的特性。
图. 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的合成
DNA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Avery在1944年的报告中这样写道:当溶液中 酒精的体积达到9/10时,有纤维状物质析出;如 稍加搅动,这种物质便会像棉线绕在线轴上一样 绕在硬棒上,溶液中的其他成分则以颗粒状沉淀 留在下面。溶解纤维状物质并重复沉淀数次,可 提高其纯度。这一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 初步实验证实它很可能就是DNA。
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 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 方向: (1)结构的测定; (2)结构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 (3)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建立。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 对人类等基因组全序列测序的完成,为确定基因对 人类生长发育和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 有的大舞台; • 蛋白组计划(功能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将 快速、高效、大规模鉴定基因的产物和功能;
Avery等人的工作树立了遗传学理论上全新的观点 —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也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美国冷泉港卡内基遗传学实验室科学家 Hershey 和他的学生 Chase 在 1952 年从事噬菌 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其头、尾外部都 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头内主要是DNA。
现代分子生物学
课程基本要求
• 熟知核酸的基本生物化学特性; • 熟知生物信息的储存与表达过程; • 掌握DNA、RNA和蛋白质的基本代谢过程,特别
是基因的一般结构与生物功能,基因活性的修饰
与调节;
• 掌握分子克隆与DNA重组的基本技术与原理,了
解现代分子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基因治疗
与基因组学的新成果,新进展。
冥 思 苦 想
突 然 之 间 , 一 切 都 变 得 很 清 楚
30
………
二、建立和发展阶段
1970年,Smith & Wilcox 分离到第一种限制性 核酸内切酶 1972~1973年,Boyer & Berg 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 基因工程的新纪元 1975年,Southern 发明了DNA片段的印迹法
4
通过研究“基因敲 除”的小鼠将帮助研究 人类的癌症、糖尿病和 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与遗 传的关系。
转基因羊 具有生长快、毛 质、肉质好、疾病少 及耐粗饲料等优点。
在猴子的未受精卵中加入 附加基因,并利用它成功培育 出健康活泼的小猴“安迪”。 通过对“安迪”的研究我 们可以简单地引进如老年性痴 呆病的基因、帕金森病基因等, 加快针对这类疾病疫苗的开发 研究。
• 依靠计算机快速高效运算并进行统计分类和结构功 能预测的生物信息学将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运用基因 组学所产生的庞大数据。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设备
温度控制系统 冰箱:4 0C、-20 0C、-70 0C 恒温培养箱:隔水式、电热式 鼓风干燥箱 恒温水浴 微量加热器 恒温空气摇床 PCR仪 制冰机 高压蒸汽灭菌锅
15
• 孟德尔(奥地利)的遗传学规律最先使人们 对性状遗传产生了理性认识; • Morgan(美)的基因学说则进一步将“性 状”与“基因”相耦联,成为分子遗传学的 奠基石。
1.1.4 DNA的发现与基因学说的创立
• 1910年,德国科学家Kossel第一个分离了 腺嘌呤,胸腺嘧啶和组氨酸, 获诺贝尔生理医 学奖。 • 1959年,美国科学家Uchoa第一次合成了 核糖核酸,实现了将基因内的遗传信息通过 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 1959年,Kornberg实现了试管内细菌细胞 中DNA的复制。
彩棉图片
西湖绽放第一朵基因变异荷花
曲 院 风 荷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蛋白质分子控制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而 决定蛋白质结构和合成时序的信息都由核酸 分子编码。
基因表达实质上就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过程。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的主要内容
• 信号转导研究
• 转录因子研究
• RNA剪接研究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 (结构分子生物学)
3.某一特定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
子决定了它的属性。
生 物 体 内 各 种 大 分 子 、 亚 细 胞 结 构 的 大 小
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包括: • DNA重组技术 (基因工程)
• 基因表达调控
• 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 (结构分子生物学)
•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重组DNA操作过程示意图
早期生物学家的另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细胞理论。
德国 植物学家Schleiden
德国 动物学家Schwann
动植物的基本单元是细胞,这是细胞学说的核心。
1.1.3 经典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
● 19世纪中叶,蛋白质(发现动植物细胞提取 液中主要是一些能受热或酸变性形成纤维状沉淀 的物质)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组成蛋白质的20种基 本氨基酸被相继发现( 1935年,苏氨酸) ●著名生物化学家Fisher还论证了连接相邻氨基 酸的“肽键”的形成。
此书被誉为分子生物学的“圣经”
7
主要参考书
1. Genes VIII (IX). Benjamin Lewin 2.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 James D. Watson, et al. 2004 第五版 3.《现代遗传学原理》 徐晋麟等,科学出版社,2001 4.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2005 第五版
1.2 分子生物学简史
一、1944~1966年,人类对DNA和遗传信息传 递的认识阶段 二、1967~1978年,重组DNA技术的建立和发 展阶段 三、1979年至今,重组DNA技术的应用和分 子生物学迅速发展阶段
一、认识阶段
1944年,Avery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0年,Chargaff 提出Chargaff定则 1953年,Watson & Crick 成功解析了DNA分子二级 结构 1958年,DNA半保留复制 1961年,Jacob & Monod 提出了调节基因表达的操 纵子模型
1985年,Karry Mullis 发明了PCR反应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1997年,克隆羊多利诞生,同年GenBank 公布 了最新的人类基因图谱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公布
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 吴宪20世纪20年代与汪猷、张昌颖等人一道完 成了蛋白质变性理论、血液生化检测和免疫化 学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研究。 • 20世纪中下叶,我国科学家相继实现了人工全 合成有生物学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解出了三 方二锌猪胰岛素的晶体结构,采用有机合成与 酶促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 核酸的人工全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