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方法之直接教学法

合集下载

英语教学法十大常用方法

英语教学法十大常用方法

英语教学法十大常用方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

本文将介绍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十种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英语。

方法一: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注重口语交流,以模仿和表演为基础。

教师使用英语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对话,帮助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方法二: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翻译法注重阅读和翻译技巧,将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翻译成母语。

通过分析语法规则和翻译句子,学生可以提高对英语语法的理解。

方法三: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以交流为重点,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使用英语。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方法四:语音法(Audiolingual Method)语音法注重语音和语调的训练。

学生通过模仿和反复练习,培养正确的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

方法五:情境法(Situation Language Teaching)情境法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来教授英语。

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模拟,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方法六: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分配任务,鼓励他们进行实际的沟通和合作。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他们的英语技能。

方法七:自主学习法(Self-directed Learning)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自学和自我评价来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方法八:多媒体教学法(Multimedia Approach)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如音频、视频、互动软件等。

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学习英语。

方法九:个别化教学法(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个别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教学。

教学法——直接法

教学法——直接法

直接法(Direct Methods)又名改革法,自然法产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地点:西欧(法国、德国)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的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与直接与客观事物联系(不用母语,不用翻译)产生背景:19世纪中叶西欧各国工业发展,贸易兴盛,经济往来频繁,急需外语口人才。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外语教学的“改革运动”(The Reform Movement)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直接法强调词语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而不通过母语的中介,运用联想使新旧语言材料建立联系,以加强学习和记忆代表人物:早期:菲埃托(V. W. Vietor,德国,改革运动的先驱,直接法的奠基人)《语言教学必须彻底改革》贝力子(M. Berlitz,德国,教育家)古安(F. Gouin,法国,语言学家)《语言教授法和学习法》典型教材:《基础英语》艾克斯利(C. E. Eckersley,英国)对于语言的观点:直接发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的,而不是思维(背景:不同语言词汇与语法不等价;语音的发展和国际音标的出现)主要特点:1. 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直观手段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动作,涂画,角色扮演,演戏)2. 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主动的习惯,在一定阶段对已获得的语言材料中的语法规则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归纳3. 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口语的第一性)。

重视语音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速的规范4. 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应用,而不是从单音或孤立的词开始的。

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5. 以当代通用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而不是文学名著中典雅、但已过时的语言。

从有限的常用语言材料开始,对常用词、常用剧是按其使用频率进行科学的筛选贝力子:1878年开始创办的贝力子外语学校所采用的贝力子教学法(按照幼儿学习的方法)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内容生动有趣,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

英语教学方法中的直接法

英语教学方法中的直接法

英语教学方法中的直接法直接发是英语教学法的一种,这种方法目前的使用频率也较高。

哪呢你知道直接发这种英语教学方法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法中的直接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英语教学方法中的直接法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是通过运用外语本身进行教学的方法,也叫自然法或口语法,代表人物是德国外语教学法专家贝立兹(M.D.Berlitz)和英国语言学家帕默(H.E.Palmer)。

贝立兹主张力求在外语教学中创造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自然环境相仿的环境,并采用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自然方法相一致的方法。

帕默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培养一种新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是靠反复使用形成的。

自然法是对儿童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的模仿,主张把外语和它所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只用外语,排斥母语,通过各种直观手段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运用。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间,美国加州大学爱尔伐因分校的特雷尔(TrayD.Terrel)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D.Krashen)共同提出了新的自然法。

他们认为语言习得是无意识地掌握语言,是在自然交际情景中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无意识中习得语法的一般规则。

语言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和形式。

克拉申和特雷尔认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用习得的方式比学习的方式效果好得多。

因此,课堂环境应该尽量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师应利用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设计与讲英语国家的文化相近、便于学习理解的教学活动。

在介绍新词汇、引进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周围实际环境。

克拉申和特雷尔进而说明,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应该由简而繁、逐渐提高。

克拉申把实施自然教学法的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自然地谈话,使用基本的词汇和句型,并且突出、重复重点词汇,教师通过身体动作和视觉提示,如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理解。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种类(具体)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种类(具体)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种类(具体)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种类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直接教学(DirectInstruction):这是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

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教师直接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以实现教学目标。

2.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earning):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并使用语言。

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情景,设计各种真实自然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个人参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完成任务,并学习使用语言。

3.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语言。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4.探究式学习(InquiryLearning):这种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探究、思考、研究等方式来学习语言。

通过问题解决、项目活动等方式,学生可以探究语言的意义和使用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语言游戏(LanguageGames):这种方法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单词、短语、语法等语言知识。

6.自然学习法(NaturalApproach):这种方法主张让学生自然地接触和使用语言,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并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

通过阅读、听力、口语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语。

最新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以下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1.引导学生阅读英语*。

在阅读时,学生能够学到新的单词、短语以及语法知识等,增加英语知识的积累。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比如著名的英国名篇《灰色的生活》等,老师最好选取那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文体,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实施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的模式非常多,例如分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精选5篇

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精选5篇

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精选5篇小学英语教学法篇一1、直观教学法在教学时,有些教学材料贴近于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资源,如运用实物或图片、教具等进行演示,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比较鲜明的事物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他们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如在学习book , pencil 等学习用品和apple ,orange 等水果时,就可以利用水果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使抽象的单词直观化,使英语的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

2、情境教学法3、模仿练习法英语学习需要学生的模仿练习,因为英语的语音、语调及书写必须准确无误。

为此,教师在范读字母、单词或句子之前,应该让学生听老师的读音,看老师的口形,进行认真的模仿练习。

引领学生反复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张口。

4、儿歌说唱法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根据其特点,将学习的内容编成一些顺口易记的歌诀,如:丁丁、丁丁真能干,学习思考用head,小小eye 看黑板,竖起ear认真听,mouth、mouth长得巧,讲起英语都说好,nose、nose嗅觉灵,foot、foot踢足球,arm、arm来举重,长长leg跳绳快,虽然比赛伤了toe,领奖face乐开了花,全班拍着hand,夸他为班争了光。

学生在背歌诀时,脑、口、耳并用,还可以配以肢体表演,这样的英语学习是愉快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使他们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我觉得小学生学英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必须让学生泡在水中、潜到水里去,这样他最后才能成为一个熟练的游泳者,自在游泳乐在其中。

因此,英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尽量多地创造听、说、练的机会,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乐,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真正达到轻松学英语、轻松用英语的目的。

5、表演法如在“In the morning”这一单元后,我们的表演要求就是:把一天从早晨醒来到上学这一阶段的生活用英语表演出来。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

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

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

3、使用方便。

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

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大传统语言教学法 英语教学方法

四大传统语言教学法 英语教学方法

四大传统语言教学法英语教学方法传统语言教学法有哪些?下面是相关内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语言教学法:文法翻译法、直接教学法、听说教学法与认知教学法。

1.文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产生背景及教学理念:文法翻译法大约衍生於一七八0年代(Stem, 1983)。

一九二0年代到五0年代的拉丁文文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有研读拉丁文及希腊文文学典籍的能力。

其次为增进对第一语言的深入瞭解。

第三为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对较难教材的学习能力。

教学著重於对文法规则的解说与字汇的学习与记忆。

@ 教材设计与教学方式:阅读的材料主要是取自於文学著作,为文法翻译者编著的书籍,内容的主要特色是每课课文之前有单字表文後有长篇的文法解析,练习的份量不多。

2.直接教学法(The Direct Method)@产生背景及教学理念:直接教学法约萌芽於十八世纪末期(Stem, 1983)。

鉴於文法翻译法著重於熟记文法规则,无法习得交谈能力以及儿童对第一语言习得的经验而提倡。

这个教学法在一九六0年代中期颇具势力,又称为『常识法』(common sense method)。

强调在有意义的语言学习环境以画图、示范及表演等方式施教,提供以学习语言为主的密集式语言训练。

@教材设计与教学方式:标的语言(target language)教学使学生完全投入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情境中。

@优点: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於培养并建立学生交谈的能力,而不是对文法规则及结构的死背强记。

@ 缺点:由於师资的遴选必须是能流利地使用第二语言的本国人或是外国人。

所以,师资的来源可能较有困难。

另外,由於这种教学多半以画图、示范及表演的学习活动来进行,所以,比较适合年幼,培养初级与中级语言能力的学习者,而较不适用於年纪较大、高中及大学阶段的学习者。

3. 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Approach)@产生背景及教学理念:听说教学法基本上是承袭一九二0/三0年代的学习模式。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之直接法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之直接法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之直接法赣县吉埠中学龙建国直接法(direct method)(一)直接法及其理论基础1.定义:直接法(direct method),也称“反语法翻译法”、“改革法”、“自然法”、“现代法”。

它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用母语、不用翻译而直接通过目的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阅读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教学法。

2.产生时间、背景:19世纪下半叶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出现于西欧的,主要是德国和法国。

19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语言不通日益成了各国直接交往的最大障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认为口语应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3.理论基础:①语言学基础是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和科学的连贯语法。

②教育学基础方面,夸美纽斯等人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对直接法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他们提出的“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都成为直接法的教学论基础。

③心理学方面,直接法受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较大;此时兴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一反应”的观点也为直接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4.语言观:直接法的学者们观察到:幼儿学习母语只需较短的时间就学会说话,能够初步满足日常口头交际的需要,发音纯正,说话自然,学起来轻松愉快。

他们认为,采用幼儿学语的办法学习外语“顺乎人类学语的自然规律”。

5.教学原则:在“幼儿学语”论的基础上,直接法形成了一系列教学原则:直接联系原则、句本位原则、以模仿为主原则、以归纳途径教语法规则原则、以口语为基础原则和以当代通用语言为基本教材原则等。

(二)直接法的主要特征直接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教学中尽量不用母语,不用翻译,不用形式语法,直接用外语讲练外语,培养学生直接运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2)主张以口语为基础,以模仿多练为主。

认为外语教学应该从口语而不是从书面语入门,应在听说的基础上学习读写。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习兴趣;以模仿为主,注重实践练习,培养语言习惯,即培养“语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方法之直接教学法
缘起(Origin)
顾名思义,直接教学法提倡在教室中直接以第二语或目标语(target language)来沟通或教
学。

传统的文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Method)往往过度强调母语在第一语
学习时的重要性,并且过于强调文法知识(linguistic knowledge)的记忆。

在这样的学习方
式下,学生常常无法有效地运用所学的字汇或文法知识来沟通。

直接教学法特别针对文
法翻译法的缺点,从一开始就很重视学生听说口语沟通能力的培养,拒绝填鸭式的文法
规则教学,强调语言的自然学习。

因此,本教学法又叫做Anti-grammatical Method。

教学原则(Teching principles)
直接教学法认为第二语学习要成功就要遵循母语(第一语)的学习模式。

因此,就听说读写的学习顺序而言,直接教学法的支持者强调学习第二语时,听说能力的培养应优先
于读写能力的培养(我们学习母语时,也是先学会听说,再去学习文字的读写)。

也就是说’学生对一个字的发音很熟悉之后,老师才让他们学习如何认字阅读和书写。

因此
对直接教学法来说,四种语言技巧的学习顺序应该是:听→说→读→写。

精确发
音的养成在一开始就很重视,若同时强调四种技巧的练习’将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

这样的思考也表现在课堂活动的操作上,如听写活动(dictation)是直接教学法常用的
教室活动之一。

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写”之前,先专心听一次内容;念第二次时再写下
他们所听到的课文内容。

此外,为了让第二语学习环境更接近母语学习环境,直接教学法还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
点具体建议。

第一,课堂中禁用母语。

母语学习者因为没有其他语言的干扰’母语的学
习才能如此成功。

因此,直接教学法的支持者认为第二语的学习也应将学生其他语言(母语)的千扰减到最低:老师不用母语来解释、翻译或分析。

若老师允许学生遇到沟通困难时就依赖母语,那就剥夺了学生学习以第二语沟通的机会。

第二,就文法而言,外语学习应避免文法规则的解释或记忆’因为在母语的学习环境中’即使不特别去记忆或是分析文法规则,也能从单纯的自然接触中习得母语的文法规
则。

因此,在学习第二语时,老师也应以同样的方式介绍文法:
●提供学生大量的范例(examples)和语料(input materials)’让学生自然而然从每天所接
触的语料资讯中直接归纳出文法(inductive way of learning grammar)。

第二语学习

的文法或字量有限,并不代表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受限。

他们也可以和母语学习者一样
去归纳学习第二语的语法。

●老师在课堂上不分析或说明文法,因为文法一旦以“规则”(ruIes)的形式储存在学

的记忆中后,学生就无法在“文法”和“意义”之间作直接的连结(direct
association
between language form and meaning):当第二语学习者无法在所习得的文法和意义
间作直接的连结时’所学到的知识便无法自动转化成为沟通过程中立即可用的资源。

第三,本教学法对单字的重视远远胜过文法。

在单字教学时,老师不会仅以“单字表” (discrete vocabulary list)的方式呈现字汇,且会尽量将单字呈现在有意义的句子
或段落
中。

这样,学生才能将单字的自然使用情境一并记忆在脑海中;唯有将单字储存在他

的“活用字库(active vocabulary)中”,才不会成为一堆看到时认得,但是没办法立
即用
在沟通过程中的零碎(消极)字汇(passive vocabulary),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老

应随时注意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把单字应用在完整的句子中。

老师的角色(Roles of the teacher)
老师虽然主导了大部分的课堂活动,但他们在教室中扮演的角色,却是学生的伙伴
(partner),而非权威的指导者。

基于这样的角色,教室中问题的答案可同时来自老师和
学生:某个学生有疑问时,老师可以选择自己回答或把问题丢给其他学生(student-to-
student or teacher-to-student interaction)。

此外,由于本教学法中,老师禁止使用母语。

在学生有疑问时,老师尽量以示范代替解
释或翻译。

这意味着老师要有极佳的创意、丰富的想像力、表达能力、脸部表情和肢体
动作,更要有足够的活力随时在课堂上应付学生的疑问。

当学生犯错的时候,如果学生自己没有察觉错误或不知如何订正,老师会立即提供学生
正确答案。

对学生错误的态度(Views on students’errors)
在应用本教学法的教室中,学生的错误都会“立即”被更正。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
本教学法中,错误订正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供;当学生犯错时,老师可以有以下两种选
择:(一) “明示”学生错误之处,让学生自行订正:(二)老师直接订正。

老师直接更正时,要尽量不只是针对犯错的学生,而是带着全班针对犯错处做练习。

在让学生自行
订正时,老师可以应用以下的技巧来明示学生的错误:
提高犯错处的语调;
●重复学生的句子,但是在错误处之前停下来;
●让学生在正确答案和所犯错误间做选择。

评量方式(Assessment)
直接教学法中没有明确的说明最适合本教学法精神的评量方式。

但是有鉴于对听说技

的重视,口头访问、对话或听讲练习都是可以应用在直接教学法中的评量方式。

想一想(Further thoughts)
直接教学法的中心思想是创造一个母语学习环境一样的第二语习得环境。

但是,母语
和第二语习得之间的先天差异,让许多人质疑:直接教学法是否真能有效地帮助第二

学习者达到和母语人士一样(或类似)的流利度?举例来说,母语学习通常不受其他语
言的“干扰”。

反观第二语学习者已经习得母语,母语对第二语的千扰是随时都在的:即使老师完全以第二语教学时,也无法保证学生的第二语习得不受母语干扰。

所以母

和第二语的学习客观环境已有明显的不同,是否能借助“外力”帮助第二语学习者达

同样的学习环境,仍有待更多的实证。

此外,另一个不同是:人类学习母语通常在左右脑尚未完成分边(ateralization)前,
他们
的语言学习通常涵盖整个大脑。

相反的,第二语学习者往往大脑功能分边已经完成;对
第二语学习者来说,语言学习通常依赖左大脑。

换言之,语言的。

“内在”学习机制在母
语学习者和第二语学习者之间可能有了质的差异:就算老师尽量缩小母语和第二外语学
习“外在”的环境差异,内在生理学习机制上的差异可能还是无法让第二语学习者达到
近似母语使用者般的流利度。

就课程安排而言,直接教学法主要以主题和情况来安排设计各单元内容;其缺点之一便
是老师可能会缺乏一套有系统的方式来介绍文法。

就教学程序而言,本教学法强调书写的教学应在听写能力之后。

但是,现今已有许多语
言研究证明,学习新字汇时,若能同时教导单字的发音及其书写,将更能加深学习者的
记忆深度。

因此,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否应该“循序渐进”仍然是一未定的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