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的对比
交通检测技术性能比较

域
· 为取得车辆出现和速度检测的最佳效果,(在路边安
·可获得大量数据
装摄像机的情况下)需将摄像机装于 15
· 当多个摄像机连接到一 至 18 米高度
个视频处理单元时,可提 ·某些型号对因大风引起的摄像机振动比较敏感
供更广范围的检测
· 当需要检测多个检测区域或特殊类型的数据时,视频 检测器才会有较高的性价比
(2)固定式交通信息采集方式由于本身受技术特点限制, 不同的采集方式具有不同的采集特点和环境适应性,信息 源的可靠性不高;
(3)固定式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破 坏路面或影响正常交通流,每年固定交通信息采集方式的 维护和保养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二、移动型交通检测器性能比较
技术 基于 GPS
环形感应线圈检测器; 视频检测器;微波检 测器
环形感应线圈检测器; 视频检测器;微波检 测器
视频检测器;微波检 测器
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比较
内容 技术成熟度 交通量检测
精度 车型分类精
度 速度检测精
度 抗干扰能力 设备稳定性 维护方便性
使用寿命 价格
备注
感应线圈 高
中
视频 中
中
压电 中
高
微波 高
中
价格便宜
干扰
·灵活多变的设计,可满足多种 ·路面翻修和道路设施维修时可能需要重装检
实施状况的需求
感 应 线 圈 ·广泛的实践基础·
测器 · 检测特定区域的交通流状况时往往需要多
检测技术 ·提供基本的交通参数(如:流 个检测器 量、出现、占有率、速度、车 ·降低道路寿命
头时距和车辆间隙)
·对路面车辆压力和温度敏感
感
·多普勒微波雷达不能检测静止车辆
各种检测器比较

它有两个流通池,一个参比池,一个测量池。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到流通池上,若两流通池都通过纯的均匀溶剂,则它们在紫外波长下几乎无吸收,光电管上接受到的辐射强度相等,即无信号输出。当组分进入测量池时,吸收一定的紫外光,使两光电管接受到的辐射强度不等,即有信号输出,输出信号大小与组分浓度有关。
对紫外吸收差的化合物如不含不饱和键的烃类等灵敏度很低。
流动相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紫外吸收大的溶剂不能做流动相。每种溶剂都有截止波长,当小于该截止波长的紫外光通过溶剂时,溶剂的透光率降至10%以下,因此,流动相的截止波长不能大于紫外吸收检测器的工作波长。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PDA )
检测分为三个步骤:
(1)用惰性气体雾化洗脱液
(2)流动相在加热管(漂移管)中蒸发
(3)样品颗粒散射光后得到检测。
HPLC中常见检测器的基本特性
检测器
应用范围
最小检
测量(g)
对温度
敏感度
溶剂使
用情况
检测下限
/(g/ml)
线性范围
选择性
梯度
淋洗
主要特点
紫外-可见光
选择性
10-9
低
受限制
10-10
10-3~10-4/105
对流速、温度敏感、干扰比较多
电化学检测器之安培检测器
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应用很广,检测具有氧化还原活性(能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适于与反相色谱匹配。
当被分离的电活性物质流经电极表面时,由于溶液与电极间有电势差,电活性物质就要得到或失去电子,被还原或氧化,因此,溶液和电极间发生电荷转移,形成电流,该电流符合法拉第定律,即电流大小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记录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得到电泳谱图。
几种主流的交通流量检测方案的比较

几种主流的交通流量检测方案的比较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交通流量检测手段有:环形线圈、微波检测、视频检测,无线地磁检测等其他检测器,下面我们逐个来分析其优缺点。
1、基于线圈技术原理:以金属环形线圈埋设于路面下,利用车辆经过线圈区域时因车身铁材料所造成的电感量的变化来探测车辆的存在。
该探测技术可测车速,车流量,占有率等基本交通信息参数,但是不能多车道同时探测。
安装:埋设式。
在路面开一条深槽,将探测线圈埋入其中,信息处理部分安装于路边的控制箱。
优点:首次投资较少、准确度高、不受气候和光照等外界条件影响。
缺点:安装与维修因为需要中断交通、破坏路面而变得很复杂,加上车辆重压等因素导致寿命不长,因而维护成本很高。
另外特殊路段如桥梁、隧道等难以安装。
技术:最简单也最成熟应用成本:首次投资相对较少,维护成本极高。
应用范围:可应用于除不能破坏路面情况外的所有地方。
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与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兼容性很好,但是与基于其它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兼容性较差。
目前常规的线圈交通信息检测系统信息传输采用的是轮循,而基于其它技术的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主动上报的方式。
2、基于视频技术原理:使用计算机视频技术检测交通信息,通过视频摄象头和计算机模仿人眼的功能,在视频范围内划定虚拟线圈,车辆进入检测区域使背景灰度发生变化,从而感知车辆的存在,并以此检测车辆的流量和速度。
该探测技术可测车速,车流量,占有率等基本交通信息参数,但是难以实现很多车道同时探测。
安装:正向安装于龙门架或者L型横梁上。
优点:在气候和光照等外界条件理想的情况下准确度高。
缺点:极易受气候和光照等外界条件等影响,因为需要正向安装于龙门架或者L型横梁上而使得安装与维修变得很复杂。
技术:不成熟,主要问题是要克服外界条件的影响。
应用成本:首次投资相对线圈要高,但是维护成本很低。
应用范围:可应用于能架设龙门架或者L型横梁的所有地方。
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好。
3、基于微波雷达技术基于微波雷达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可分为侧向安装与正向安装2种。
最新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的对比

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的对比几种主要检测技术的对比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中,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因其技术成熟、易于掌握、初期建设成本较低而成为当前国内用量最大一种检测设备。
但是,环形线圈检测器同时具有获得的信息量少,难于安装和较低的灵活性等缺点。
为克服以上不足,微波车辆检测器和视频车辆检测器技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检测。
下面对几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做具体分析随着道路交通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的视频车辆检测器应运而生。
视频车辆检测器具有采集信息量大、区域广泛、设定灵活、调整维护简便等特点,与传统的交通信息系统采集技术相比,视频检测器可提供现场的视频图像。
1.地感线圈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是传统的交通检测器,其工作原理为在道路上埋设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车辆检测器连接。
当车辆经过线圈时,由于线圈电感量的变化,车辆的通过状态变化将被检测到,同时将状态信号传输给车辆检测器,由其进行采集和计算。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相对于其他检测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检测精度、全天候工作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辆检测器。
缺点:1、按照环形线圈施工要求,检测线圈在初次安装时要切割路面,植入环形检测线圈。
封路施工不可避免会造成交通阻塞,对于城市主干道交通产生影响。
2、埋植线圈的切缝容易使路面受损,缩短路面及检测线圈的使用寿命。
实际使用中尤其对沥青路面的损坏更为严重,导致检测线圈的损毁率居高不下,使用和维护成本上升,影响系统的可用性。
3、检测线圈容易受到路面下沉、裂缝、冰冻等环境影响,产生误报。
4、受自身测量原理限制,当车流拥堵、车辆间距较小时,其测量精度大幅度下降,不适于城市交叉路口交通流检测。
5、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一经设置即固定不变,在道路通行状况改变时调整困难。
2.微波车辆检测器微波车辆检测器是以微波对车辆发射电磁波产生感应原理为基础。
以RTMS微波为例,其工作方式为:悬挂于路侧,在扇形区域内发射连续的低功率调制微波,并在路面上留下一条长长的投影。
车辆检测器简介

交通事件检测器(CP-TFCS01)使用说明书普天首信广州哈迪目录1.硬件 (3)1.1.CP-TFCS01车辆检测器机架描述 (3)1.1.1.机架面板视图 (3)1.1.2.车辆检测器互连框图 (4)1.2.电源板 (4)1.3.通信板 (4)1.4.检测板 (5)2.设置 (5)2.1.通信板设置 (5)2.1.1.复位 (5)2.1.2.地址跳线 (6)2.1.3.其它参数设置 (6)2.2.检测板设置 (7)2.2.1.复位 (7)2.2.2.灵敏度设置(SENS) (7)2.2.3.存在时间设置(PRES) (7)2.2.4.工作频率设置(FREQ) (8)3.通信 (8)4.环形线圈安装 (9)4.1.环形线圈检测的基本原理 (9)4.2.线圈线 (9)4.3.线圈的尺寸 (10)4.4.线的绞接 (10)4.5.线圈的安装 (10)4.6.线圈填充物 (11)4.7.线圈接入检测器 (11)4.8.线圈安装注意事项 (11)5.检测数据范围 (12)6.故障分析及解决 (12)6.1.供电故障 (12)6.2.线圈检测板故障 (12)6.3.通信板故障 (13)1.硬件1.1.CP-TFCS01车辆检测器机架描述CP-TFCS01型车辆检测器由一个10英寸机架以及电源板、通信板和1~5块检测板组成。
1.1.1.机架面板视图图1 前面视图图2 后面视图1.1.2.车辆检测器互连框图中心计算机图3 车辆检测器互连框图1.2.电源板电源板供电给机架中所有的模块。
机架电源装在机架的左端,占两个插槽。
电源面板上一个电源开关,当打到“ON”位置时,开关中的红色指示灯亮指示电源已接通。
物理尺寸:3U×2槽位(高×宽)输入电压:240V AC 50Hz输出电压:24VDC1.3.通信板通信板是线圈检测器的主控制处理器卡。
该板负责对来自检测器的所有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负责处理所有的串行通信和错误报告。
道路检测设备高效交通管理工具

道路检测设备高效交通管理工具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管理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为了提高交通流动性和安全性,道路检测设备成为了一种高效的交通管理工具。
本文将介绍道路检测设备的类型和作用,并探讨其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一、道路检测设备的类型道路检测设备根据其功能和使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车辆检测器:通过感应车辆通过的电磁波或红外线等技术,实时获取车辆的信息,如车辆数目、速度和流量等。
这种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流量统计等方面。
2.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道路情况,包括车辆流量、速度、堵塞情况等。
视频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可以提供大量的实时数据支持交通管理决策。
3.声纳检测器:利用声波的传播速度来检测车辆通过的时间和位置,从而实现对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的监测。
声纳检测器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监测和分析交通情况的场景。
4.无线通信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与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传输。
通过与车辆实时通信,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和导航建议,帮助他们选择最佳的路径,从而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道路检测设备的作用道路检测设备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交通监测:道路检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速度和拥堵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统计,交通管理者可以了解道路使用情况,及时调整交通信号控制和道路规划,提高交通流动性和安全性。
2.事故预警: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车辆检测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情况。
当检测到交通事故时,系统可以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交通警察和急救人员,以便他们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导航建议: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向车辆提供实时的导航建议,指导驾驶员选择最佳的路径。
通过和车辆之间的实时通信,交通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道路情况向驾驶员提供准确的路况信息,帮助他们规避拥堵路段,节省时间和燃料消耗。
4.交通管理决策支持:道路检测设备提供的大量实时数据可以帮助交通管理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车辆检测器工作原理

车辆检测器工作原理车辆检测器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交通流量的设备。
它可以实时检测路上车辆的数量、车辆的速度、车辆类型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以便对交通流量进行管理和调控。
车辆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一系列技术,下面将详细介绍它的工作原理。
车辆检测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技术来实现车辆的检测。
1. 磁性感应技术:磁性感应技术是车辆检测器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通过埋设在地面下的线圈,利用车辆通行时的磁场变化来检测车辆的存在。
当车辆经过线圈时,由于车辆的金属体对磁场的敏感性,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发生了变化,从而可以检测到车辆的存在和通过的时间。
2. 微波雷达技术:微波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信号来检测车辆的存在的技术。
车辆检测器通过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被车辆反射回来的信号来确定车辆的位置和速度。
微波雷达技术具有高精度和不受天气影响的特点,因此在一些复杂环境下常被广泛应用。
3. 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视频图像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车辆检测技术。
它通过设置摄像头来获取道路上的图像,并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来检测和跟踪车辆。
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可以通过识别车辆的外形和运动轨迹来实现车辆的检测。
4. 压力感应技术:压力感应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车辆通行时对路面施加的压力来确定车辆存在的技术。
它通常通过在道路上安装感应器来实现。
当车辆通行时,感应器会检测到路面所受到的压力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车辆的检测和统计。
这些技术在车辆检测器中常常结合使用,以提高车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收集车辆的数量、速度、类型等信息,交通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道路上的交通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度交通流量,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车辆检测器不仅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中,也被用于高速公路的车流量监测、停车场的车位管理等场景中。
它的工作原理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得车辆检测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更加精准。
总而言之,车辆检测器通过磁性感应、微波雷达、视频图像处理和压力感应等技术,实现对道路上车辆的检测和统计。
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的对比

几种主要检测技术的对比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中,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因其技术成熟、易于掌握、初期建设成本较低而成为当前国内用量最大一种检测设备。
但是,环形线圈检测器同时具有获得的信息量少,难于安装和较低的灵活性等缺点。
为克服以上不足,微波车辆检测器和视频车辆检测器技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检测。
下面对几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做具体分析随着道路交通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的视频车辆检测器应运而生。
视频车辆检测器具有采集信息量大、区域广泛、设定灵活、调整维护简便等特点,与传统的交通信息系统采集技术相比,视频检测器可提供现场的视频图像。
1.地感线圈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是传统的交通检测器,其工作原理为在道路上埋设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车辆检测器连接。
当车辆经过线圈时,由于线圈电感量的变化,车辆的通过状态变化将被检测到,同时将状态信号传输给车辆检测器,由其进行采集和计算。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相对于其他检测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检测精度、全天候工作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辆检测器。
缺点:1、按照环形线圈施工要求,检测线圈在初次安装时要切割路面,植入环形检测线圈。
封路施工不可避免会造成交通阻塞,对于城市主干道交通产生影响。
2、埋植线圈的切缝容易使路面受损,缩短路面及检测线圈的使用寿命。
实际使用中尤其对沥青路面的损坏更为严重,导致检测线圈的损毁率居高不下,使用和维护成本上升,影响系统的可用性。
3、检测线圈容易受到路面下沉、裂缝、冰冻等环境影响,产生误报。
4、受自身测量原理限制,当车流拥堵、车辆间距较小时,其测量精度大幅度下降,不适于城市交叉路口交通流检测。
5、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一经设置即固定不变,在道路通行状况改变时调整困难。
2.微波车辆检测器微波车辆检测器是以微波对车辆发射电磁波产生感应原理为基础。
以RTMS微波为例,其工作方式为:悬挂于路侧,在扇形区域内发射连续的低功率调制微波,并在路面上留下一条长长的投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一、常用车辆检测器的比较
比较项目
TrafiCam 视频检测器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微波车辆检测器
红外检测器
1
安装
简易、快速
困难、慢
简易、快速
简易、快速
2
设置
简易、快速
简易、快速
中等
中等
3
检测性能验证
2.微波车辆检测器
微波车辆检测器是以微波对车辆发射电磁波产生感应原理为基础。以RTMS微波为例,其工作方式为:悬挂于路侧,在扇形区域内发射连续的低功率调制微波,并在路面上留下一条长长的投影。RTMS以2米为一“层”,将投影分割成32层。用户可将检测区域定义为一层或者多层。RTMS根据被检测车辆返回的回波,测算出目标车辆的交通信息,并通过RS232定期向控制中心传送该交通信息。
3.视频车辆检测器
视频检测器是通过视频摄像机作为前端传感器,通过在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上设置检测区域,当车辆进入虚拟检测区时使图像背景灰度值发生变化,经过处理器处理,判断出车辆的存在,并以此检测车辆的流量和速度等交通参数。
视频检测器具有采集信息量大,准确,直观可靠、安装调试维护方便等优点,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检测区域,还可提供现场视频图像,便于管理。
易于视觉确认
假定
假定
假定
4
灵活适用性
非常灵活
不灵活
灵
最多8车道
1车道
6
输出数量
4
1
1
1
7
检测灵敏适用于
运动车辆和停驶车辆
运动车辆和停驶车辆
仅运动车辆
运动车辆和停驶车辆
8
检测的方向性
4方向
不适用
2方向
1方向
9
定位准确度
非常准确
准确
不准确
准确
10
检测性能
非常好
非常好
好
好
几种主要检测技术的对比
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中,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因其技术成熟、易于掌握、初期建设成本较低而成为当前国内用量最大一种检测设备。但是,环形线圈检测器同时具有获得的信息量少,难于安装和较低的灵活性等缺点。为克服以上不足,微波车辆检测器和视频车辆检测器技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检测。
圈,感应线圈与车辆检测器连接。当车辆经过线圈时,由于线圈电感量的变化,车辆的通过状态变化将被检测到,同时将状态信号传输给车辆检测器,由其进行采集和计算。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相对于其他检测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检测精度、全天候工作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辆检测器。
缺点:1、按照环形线圈施工要求,检测线圈在初次安装时要切割路面,植入环形检测线圈。封路施工不可避免会造成交通阻塞,对于城市主干道交通产生影响。2、埋植线圈的切缝容易使路面受损,缩短路面及检测线圈的使用寿命。实际使用中尤其对沥青路面的损坏更为严重,导致检测线圈的损毁率居高不下,使用和维护成本上升,影响系统的可用性。3、检测线圈容易受到路面下沉、裂缝、冰冻等环境影响,产生误报。4、受自身测量原理限制,当车流拥堵、车辆间距较小时,其测量精度大幅度下降,不适于城市交叉路口交通流检测。5、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一经设置即固定不变,在道路通行状况改变时调整困难。
下面对几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做具体分析
随着道路交通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的视频车辆检测器应运而生。视频车辆检测器具有采集信息量大、区域广泛、设定灵活、调整维护简便等特点,与传统的交通信息系统采集技术相比,视频检测器可提供现场的视频图像。
1.地感线圈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是传统的交通检测器,其工作原理为在道路上埋设感应线
视频检测器基于摄像机采集视频作为处理内容,视频画面的质量对检测结果具有较大影响,比较突出的影响因素有:恶劣天气(雨、雪、雾)、灯光、树及车辆动态阴影。
随着视频交通检测技术的发展,检测算法的不断完善,目前成熟的视频检测产品都具有夜间(低照度情况下)检测算法、灯光反光影响的抑制算法、树及车辆阴影抑制算法、恶劣天气(雨、雪、雾等)检测算法及摄像机晃动抑制等先进的算法。保证了视频车辆检测器全天候可靠准确运行,成为目前取代环形线圈检测器的一种重要替代产品。
RTMS的测量方式在车型单一、车流稳定、车速分布均匀的高速公路上检测准确度较高,且不受天气影响。但在车流拥堵、车型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大型车较多的路段,由于遮挡影响,检测精度会急剧下降;微波车辆检测器不能检测停止车辆,因此不适合安装在交通拥堵的城市道路或路口;另外,微波车辆检测器要求距离最近车道有一定间距,否则会有盲区。
11
温度变化敏感度
不敏感
不敏感
不敏感
非常敏感
12
非金属地盘车辆对检测影响
不影响
影响
不影响
不影响
13
混合车型对检测影响
不影响
影响
影响
不影响
14
外观
美观
一般
一般
一般
15
平均系统失效时间
短
长
短
短
16
维护成本
非常低
非常高
低
低
17
寿命
大于10年
小于5年
7年
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