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共12套)【新北师大版】中考数学(全套)专题讲解 精品课件汇总

合集下载

2020年 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北师大版 考点精讲 (2)

2020年  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北师大版 考点精讲 (2)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
D
∴AO=OC,OB=OD.
O
又∵AC=BD,
B
C
∴OA=OB=OC=OD.
∴A、B、C、D在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圆上.
新知导入
圆的有关概念 弦:
A
·O
C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如图中的AC
B
)叫做弦.
经过圆心的弦(如图中的AB)叫做直径.
注意1.弦和直径都是线段. 2.直径是弦,是经过圆心的特殊弦,是圆中最长的 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
新知导入
1.根据圆的定义,“圆”指的是“圆周”,而不是“圆面”. 2.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连接OC, 在△AOC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有 AO+OC>AC, 而AB=2OA,AO=OC,所以AB>AC.
A ·O C
B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1:观察下图,其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o.B.. .A C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
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以点O为圆 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有关概念
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一般
用r表示.
新知探究
认识与圆有关的概念 1.圆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如图, AB (劣弧)、ACD (优弧) 2.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如图, 弦AB,弦CD 3.直径:
经过圆心的弦叫直径。 如图,直径CD
弓形:由弦及其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A
B
A
B
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r1 r2

2020新北师大中考数学,数与式+热点题型攻略+不等式+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2020新北师大中考数学,数与式+热点题型攻略+不等式+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考点二 整式的运算 1.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所含的__字__母_相同,并且___相__同__字__母__的__指__数__也分别相同的单项式叫 做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的法则 是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合并后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__指__数__不变. (2)去括号与添括号 ①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的各项 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 的各项__都__改__变__符__号_.
同分分式的母运的算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即ac±bc=_a_±c__b_. 异分a母d±的b分c 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相加减,即ab±cd =____b_d___.
2.分式的乘除法 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即
a c ac b·d=__b_d__.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 式相乘,即ab÷cd=__ab_·__dc__=__ab_dc__.
考点三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的定义及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1)_把__一__个__多__项__式__化__为__几__个__整__式__的__积__的__形__式_,这种运算就是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运算. 2.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1)提公因式法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因式,那么这个相同的因 式,就叫做公因式.
(3)约分的关键是确定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的_最__大__公__因__式__.确定最大 公因式的一般步骤是: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_因__式__分__解__,取系数 的_最__大__公__因__式__,相同字母(因式)的_最__低__次__幂______的积为最大公因式.

北师大版2020年初三上册数学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北师大版2020年初三上册数学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春春去去春春又又回回,,新新桃桃换换旧旧符符。。在在那那桃桃花花盛盛开开的的地地方方,, 54、勿海不以内要恶存为小知它而已的为,结之天束,涯而勿若哭以比,善邻应小。当而为Tu不它es为的da。开y,始TJuu而elys笑d1a4。y,,72J.01u24ly0.2J10u42l,y022700.21T04uJ.2eu0slyd2a02y20,0TJ:u2ue8lys2d01a:42y,,822J0u02l:y20871:/431,0422/20002:20087:/3104/2020 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 65、莫天愁生生前命我路的才无成必知长有已,用,需。天要下吃8时谁饭2人,8分不还8识需时君要28。吃分苦81时4,-2J吃8u分l亏-280。时7T.21u84e分.s2d01a24y0-J, uJlu-2ly0174.1,42.022002J0uly 20Tuesday, July 14, 20207/14/2020
x1 3, x2 2.
四、随堂练习
(3) 2x 3 2 4 2x 3 ;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
2x 3 2 4 2x 3 0.
2x 3 2x 1 0.
2x 3 0,或2x 1 0.
31
x1
2 , x2
. 2
(4)2 x 3 2 x2 9.
解: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可变形为: 2 x 3 2 x 3 x 3 0.
x 3 x 9 0. x 3 0,或x 9 0.
A.解方程3x2=x,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x,得x=3
B.解方程2x2+6x=0时,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x,得x=3
C.解方程x2+1=2x时,分解因式得(x−1)2=0,解得x=1

2020年 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北师大版 考点精讲 (11)

2020年  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北师大版 考点精讲 (11)

△AOP≌ △BOP, △AOC≌ △BOC, △ACP≌ △BCP.
(4)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ABP △AOB
A
E O CD
P
B
归纳总结
切线长问题辅助线添加方法 (1)分别连接圆心和切点; (2)连接两切点; (3)连接圆心和圆外一点.
随堂练习
1、如图,PA、PB、DE分别切⊙O于A、B、C, DE分别交PA,PB于D、E,已知P到⊙O的切线长
O
P
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
几何语言:
PA、PB分别切☉O于A、B
B
PA = PB
∠OPA=∠OPB
注意 切线长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了新的方法.
典例精析
1. 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是切点,OA=3.
(1)若AP =4,则OP = 5 ;
(2)若∠BPA=60 °,则OP= 6 .
为8CM,则Δ PDE的周长A 为( )
A 16cm
B 14cm
C 12cm
D 8cm
AD
C
P
BE
随堂练习
2、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是 A、B,如果AP=4, ∠APB= 40 °,则∠APO=20 °, PB =__4__
A P
O
B
随堂练习
3、如图,已知点O是△ABC 的内心,且∠ABC= 60
2.什么是三角形的内切圆? 答: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三角形的内切圆, 内切圆的圆心是内心.
新知导入
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 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切线长。
切线长和切线的区别和联系:
O··A
·P
B
切线是直线,不可以度量;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0最新整理)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0最新整理)

D
∴AC=2OA= 6 3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
归纳 若菱形有一个内角为60°,那么60°角的两边与较 短的对角线可构成等边三角形,且两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 四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2020/12/28
当堂练习
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C )
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问题1: 观察上图中的这些平行四边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 样的共同特征?
平行四边形
菱形
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020/12/28
问题2: 菱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集合 平行四边形
菱形集合
归纳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 性质,但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
O B
C
归纳 菱形中已知边长或对角线,求相关长度问题,一般利 用菱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再结合勾股定理解题.
2020/12/28
典例精析
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BAD=60°,BD =6,求菱形的边长AB和对角线AC的长.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2020/12/28
7.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 相交
于点O. 已知AB=5cm,AO=4cm,求BD的长.
B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O
A
C
∴AC⊥BD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D
∴∠AOB=90°.
∴BO= AB2 AO2=3(cm).
∴BD=2BO=2×3=6(cm).
C.45°
D.30°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北师大版数学复习课件:第1篇 第7章 7.1投影与视图 (共48张PPT)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北师大版数学复习课件:第1篇 第7章 7.1投影与视图 (共48张PPT)
是相对面,“亮”与“想”是相对面,“青”与“梦”是相对面.故选B. 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展开图
中,相对的两个面一定完全隔开.
第 35 页
突破点三 三视图的判断 (2019·四川眉山中考)如图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
形,它的左视图是( D )
思路分析:左视图有2层3列,第一层有3个正方形,第二层有1个正方形;每列
第 11 页
4.常见几何体的体积及表面积计算公式 表面积:S=⑬__2_(_a_b_+__b_c_+__a_c_)___;
长方体体a、积b:、Vc=分⑭别_为__长a_b_方c__体__的_.长、宽、高 a、b、c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正方体体表积面:积V:=S=⑯⑮______a__36__a___2__._a_为_;正方a为体正的方棱体长的 棱长 球表体面积积::V=S=⑱⑰__43__π__r__3_4__π._rr_2为__球__的_;半径r为 球的半径
D.32a3
第 31 页
核心素养 21.(2019·四川广元中考)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牟合方盖”找到了球体体积
的计算方法.“牟合方盖”是由两个圆柱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嵌入一个正方体时两 圆柱公共部分形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可以形成“牟合方盖”的一种模 型,它的俯视图是( A)
第 32 页
22.(2019·四川达州中考)如图是由7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 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C )
13.(2018·宜宾中考)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立体图形是
A.圆柱
( A)
B.圆锥
C.长方体
D.球

第十六讲三角函数-2020年北师大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共15张PPT)

第十六讲三角函数-2020年北师大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共15张PPT)
由AH+HE+EB=AB=180m,得到 x+60+ x=180, 解得:x=30 ,即CH=30 m, 则该段运河的河宽为30 m。
➢ 模块二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4、如图,胡同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3 米长的梯子斜靠在右侧墙壁上,测得梯子与地 面的夹角为45°,此时梯子顶端B恰巧与墙壁顶端重合.因梯子阻碍交通,故将梯子底端向右 移动一段距离到达D处,此时测得梯子AD与地面的夹角为60°,问:胡同左侧的通道拓宽了多 少米(保留根号)?
4. 在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时经常接触的概念
1.方向角:如图,指北或指南的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 90°的角叫做方向角.
北A
30
°
西
O

45
B °南
2.仰角和俯角:如图,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
上方的叫做__仰__角_____,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_俯___角____.
铅 垂
线
视线
2020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 新课标[北师大版]
第十六讲 三角函数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九下第一章
➢ 知识框架
直角三角形 的边角关系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特殊角的 锐角三 三角函数值 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 及其实际应用
➢ 中考地位
锐角三角函数 的实际应用
中考中考察重点,中考对锐角三角函数的考查比较集中,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 定义、性质及有关的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解:在Rt△BCE中,∵BC=3 ,∠BEC=90°, ∠BCE=45°, ∴BE=CE=BC•cos45°=3 × =3, 在Rt△BDE中,DE=BE•tan30°= , ∴CD=CE﹣DE=3﹣ , 答:胡同左侧的通道拓宽了(3﹣ )米.

2020-2021学年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专题课件一次函数(共23张PPT)

2020-2021学年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专题课件一次函数(共23张PPT)

19 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
积极 务实 高效 专业
一次函数
学习要求
y
l
l2
EC B
O
D
A
x
1. 会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2. 会确定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 3. 会求点的坐标; 4. 会求直线围成的图形面积; 5. 会根据函数图象写出方程
(组)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
20 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
积极 务实 高效 专业
7 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
积极 务实 高效 专业
一次函数
第二部分 基础再现
8 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
积极 务实 高效 专业
基础再现
问题 问题
关于函数 y 4 x 8 ,你能提出
3
哪些问题或者能得到什么结论?
9 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
积极 务实 高效 专业
基础再现
1 一次函数 y 4 x 8 的图象是什么形状? 一条直线
___23___, _0__,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_(_0__,__-_2_).当__x______23___时,y<0.
23 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
积极 务实 高效 专业
6.某水库的水位在5小时内持续上涨,初始的水位高度为6米,水 位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水库的水位高度y米与时间
x小时(0≤x≤5)的函数关系式为_ _y__=_6_+__0_._3_.x
3
12
你能直接写出不式
4 3
x ﹤8 0的解集吗?
y
l
y
4 3
x
8
l1
B(0,8)
A(6,0)
O
x
13 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为正整数).
12.下面两个多位数 1248624……,6248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 的:将第一位数字乘 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 2 位上;若积为两位数, 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 2 位.对第 2 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 3 位数 字……后面的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当第 1 位 数字是 3 时,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则这个多位数前 100 位的所有 数字之和是__4_9_5____.
(第 5 题图)
A. 点 A
B. 点 B
C. 点 C
D. 点 D
6 . 实 数 a , b 在 数 轴 上 对 应 点 的 位 置 如 图 所 示 , 则 |a|___>___|b|( 填
“>”“<”或“=”).
(第 6 题图) 7.计算:|3-2 3|+(π-2016)0+12-1=__2___3___.
(3)实践应用: 通过以上探究过程,我们就可以算出当 n 为 100 时,正方形网格中正方 形的总个数是______________.
解:(1)依次填:(1+3)×4;4+3×4;0×1+1×2+2×3+3×4. (2)依次填:1+2+3+…+n;0×1+1×2+2×3++…+(n-1)×n;12n(n +1);13n(n+1)(n—1);n(n+1)(2n+1). (3)338350.
17.如图,点 A,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 a,b,且 A,B 两点之间 的距离表示为 AB,在数轴上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 AB=|a-b|.
(第 17 题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数轴上表示 2 和 5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3____,在数轴上表示 1 和-3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4_____. (2)在数轴上表示 x 和-5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x_+__5_| ___. (3)若 x 表示一个有理数,则|x-1|+|x+3|有最小值吗?若有,请求出最 小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3.已知实数 m,n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C )
(第 3 题图)
A. m>0
B. n<0
C. mn<0
D. m-n>0
4.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 a☆b=1a+1b,根据这个规则,计算 2☆3 的值是( A )
5
1
A. 6
B.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5
D. 6
5.如图,数轴上的 A,B,C,D 四点中,与表示数- 3的点最接近的 是( B )
14.计算:(π- 5)0+3 8+(-1)2015- 3tan60°.
解:原式=1+2-1- 3× 3=-1.
15.计算:( 3-2)0+13-1+4cos 30°-| 3- 27|. 解:原式=1+3+4× 23-2 3=4. 16.我们曾经研究过 n×n 的正方形网格,得到了网格中正方形的总数的 表达式为 12+22+32+…+n2.但 n 为 100 时,应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具体个数 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并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通过探究我们已经知道 0×1+1×2+2×3+…+(n—1)×n=13n(n+1)(n-1)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1)观察并猜想: 12+22=(1+0)×1+(1+1)×2=1+0×1+2+1×2=(1+“好看”!!
一次小下载 安逸一整年!
超级资源(共12套)最新北师大版中考数学 (全套)专题讲解 精品课件汇总
可截成 课时课件单独使用
如果暂时不需要,请您把我收藏一下。因为一旦 关闭本页,可能就永远失去我了哦!
请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目录
专题提升(一) 数形结合与实数的运算
a⊗b=0,则 a=0.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①__③____(在横线上填上你认为所有正确结论的
序号).
11.设 S1=1+112+212,S2=1+212+312,S3=1+312+412,…,Sn=1+n12+
1 (n+1)2.
n2+2n
设 S= S1+ S2+…+ Sn,则 S=__n_+__1___(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其中
8.已知 a-1+|a+b+1|=0,则 ab=___1_____. 9.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 x=3,则输出的答案是___1_2____.
10.定义运算 a⊗b=a(1-b),下面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几个结论:
①2⊗(-2)=6;②a⊗b=b⊗a;③若 a+b=0,则(a⊗a)+(b⊗b)=2ab;④若
1.如图,矩形 OABC 的边 OA 长为 2,边 AB 长为 1,OA 在数轴上,以 原点 O 为圆心,对角线 O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 示的实数是( D )
A. 2.5 C. 3 2.计算 8× A. 2+ 2 C. 3
(第 1 题图) B. 2 2 D. 5 12+(2)0 的结果为( C ) B. 2+1 D. 5
13.有一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 x 的值是 5,可发现 第 1 次输出的结果是 8,第 2 次输出的结果是 4……则第 2015 次输出的结果 是___4_____.
(第 13 题图) 解:由已知可得:第 1 次输出的结果为 8,第 2 次输出的结果为 4,第 3 次输出的结果为 2,第 4 次输出的结果为 1,第 5 次输出的结果为 4……所以 规律为从第 2 次开始每三次一个循环,(2015-1)÷3=671……1,所以第 2015 次输出的结果是 4.
12+22+32=(1+0)×1+(1+1)×2+(1+2)×3 =1+0×1+2+1×2+3+2×3 =(1+2+3)+(0×1+1×2+2×3) 12+22+32+42=(1+0)×1+(1+1)×2+(1+2)×3+________________ =1+0×1+2+1×2+3+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归纳结论: 12+22+32+…+n2=(1+0)×1+(1+1)×2+(1+2)×3+…+(1+n- 1)×n=1+0×1+2+1×2+3+2×3+…+n+(n-1)×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