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项羽
以我眼中的项羽为话题的作文

以我眼中的项羽为话题的作文《我眼中的项羽》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项羽吗?在我眼里,项羽是个超级厉害的大英雄!
项羽长得又高又壮,力气大得吓人。
听说他能举起千斤重的大鼎,就像我们轻松拿起书包一样。
他打仗也特别厉害,带着士兵们冲锋陷阵,一点儿都不害怕。
有一次,项羽和秦军打仗。
敌人的兵马比他们多好多,大家都有点担心。
可项羽一点儿不害怕,他大声地喊:“我们冲啊,一定能赢!”士兵们被他的勇气感染,都拼命地跟着他杀敌,最后真的把秦军打得大败。
不过,就算项羽最后失败了,我还是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
因为他勇敢、坚强,敢于面对困难。
《我眼中的项羽》
嘿,小伙伴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说一说我眼中的项羽。
项羽呀,那可真是个很厉害的人。
他骑着大马,拿着长长的兵器,威风极了!
有一回,项羽带着他的士兵去攻打一个地方。
那里的敌人可多啦,但是项羽一点儿也不退缩。
他冲在最前面,大声地喊着:“跟我来,打败他们!”士兵们看到项羽这么勇敢,也都变得很勇敢,一起努力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项羽还很讲情义。
他对自己的士兵特别好,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如果有士兵受伤了,他会很关心他们。
可是呢,项羽也有缺点。
他太骄傲啦,觉得自己什么都能行,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
这可不好,我们要多听听别人的话,才能变得更棒呀!
虽然项羽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的勇敢和情义,让我一直记得他。
小伙伴们,你们觉得项羽怎么样呢?。
我看项羽高二作文800字7篇

我看项羽高二作文800字7篇虽然霸业未成身先死,但项羽却留下了一份对失败、对生死的洒脱,这份洒脱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化为一股永恒的力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看项羽高二作文8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看项羽高二作文800字1李清照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我眼中项羽是百战百胜、所向无敌的西楚霸王,也是我心目中的战神。
25岁的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3万敌秦军30万人马,为鼓舞士气,取得胜利,他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最终以少胜多,巨鹿之战项羽一举成名。
项羽多么自信,多么英勇善战。
项羽的理想是推翻秦朝,统一天下,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和他拜为兄弟的刘邦也想跟他争夺天下。
项羽知道后想杀了刘邦,就在咸阳城外鸿门举行了一场宴会,也就是著名的鸿门宴。
可惜项羽错失良机,放虎归山让刘邦跑了。
刘邦是个有心机的人,荥阳一战刘邦被项羽所伤,提出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项羽与刘邦签订了停战协议,但刘邦伤好后,出尔反尔的他攻打项羽到垓下。
刘邦手下大将韩信使用攻心术,令汉兵唱起楚国的歌,四面楚歌响起,楚军将士想起了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妻儿放下武器无心打仗。
项羽临突围前给虞姬唱了一首告别的歌就是著名的《霸王别姬》。
项羽从军中带800人突围,他突围成功,可只剩下了28人。
他对那28人说“天之亡我,非战之罪”,意思是说不是我项羽不能打仗,是上天要亡我呀!为了证明自己是战神,他要击溃后面的汉军,并且一要斩对方将军的头,二要砍倒对方的军旗,项羽果然说到做到。
乌江之畔项羽单枪匹马,前有大江拦路,后有追兵将至。
这时乌江亭长划着一只小船要渡他过江,劝他回到江东重整旗鼓。
但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只把随他征战多年的乌骓马送上了船,他则在乌江边自刎。
项羽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虽然他最后失败,但他仍然是我心目中的战神。
杜牧曾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意思是项羽应该渡过乌江,回到江东收揽人才,到时再过江与刘邦再战,到那时天下到底是姓刘还是姓项还真不一定呢?我赞成杜牧的说法,也由衷地希望卷土重来的项羽可以获胜。
【记叙文】我眼中的项羽作文五篇

【记叙文】我眼中的项羽作文五篇我眼中的项羽(一)项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他是楚国的将领,也是楚汉战争的主要人物之一。
在我眼中,项羽是一个勇敢、聪明、有魄力的军事天才。
项羽的勇敢让人敬佩。
他在战场上总是勇往直前,从不畏惧敌人的强大实力。
他率领楚军与秦军浴血奋战,多次战胜秦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即使在最后的楚汉战争中,当楚军已经陷入了很大的困境时,他依然毫不退缩,鼓舞士气,奋勇杀敌。
他的勇敢精神让我感到非常震撼。
项羽的聪明才智也是他的重要优点之一。
在楚汉战争中,项羽总是能够准确地判断敌人的意图,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他洞察敌手的弱点,利用地理和时间优势,巧妙地制定战术,使得楚军屡屡获胜。
他的聪明才智让我佩服不已。
项羽还有一种独特的魄力,他敢于挑战传统的权威,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曾经说过:“天下本无道,治者皆矣。
”他对中央政权的反叛和推翻,显示出他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他不甘心成为他人的马前卒,而是渴望自己成为一代霸主。
他的魄力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我眼中,项羽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他的勇敢、聪明和魄力,让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我会一直敬佩他,并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追逐自己的梦想。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在我眼中,项羽是一个豪情万丈、气魄非凡的英雄人物。
项羽是一个豪情万丈的人。
他怀揣着报效国家、振兴汉族的雄心壮志。
在楚汉战争中,项羽不仅仅是为了争夺权力地位,更是为了反抗秦始皇统治的暴政,为天下苍生谋取幸福。
他曾经志言:“天下本无道,治者皆矣”,说明他对权力的追求是基于对历史悲剧的厌恶和对正义的追求。
他的豪情万丈让我深受感动。
项羽也是一个有人情味儿的人。
虽然他有傲世才华,可他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
在战争中,他对待士兵如同兄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困难。
他不拘小节,与士兵同甘共苦。
这种人情味儿让我觉得他不仅是个英雄,更是个可信赖的领导者。
项羽是一个豪情万丈、气魄非凡的英雄人物。
他的传奇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记叙文】我眼中的项羽作文五篇

【记叙文】我眼中的项羽作文五篇题目一:我眼中的项羽项羽,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奇迹的人物,他是我眼中的英雄。
他生于陈留(今河南省许昌市),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项羽勇猛善战,是一位出色的将帅。
在他的带领下,秦朝统治的中原大地遭到了严重的挑战。
他以仅有的几千人之力,击败了秦始皇的大军,使得秦朝的统治崩溃。
项羽解放了中原,让百姓们摆脱了秦朝残暴的统治,享受到了自由。
项羽不仅仅是一个勇猛的战士,他还是一个极其聪明智慧的人。
他深谙兵法,善于用兵,能够趋利避害。
在他和刘邦展开的激烈较量中,项羽多次斩杀敌将,取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
但是他始终没有能够最终打败刘邦,在巨鹿之战中,他丢掉了胜利的机会,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项羽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立下了雄心壮志,要做一个统一天下的君王。
在最后的关头,他却害怕起了刘邦,没有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也是他的一个不足之处。
无论如何,项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传奇的人物。
他的英勇和聪明智慧,使得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他的一生,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项羽,一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傲视群雄的英雄。
他生于汉朝前期,是一位出色的将领和政治家。
项羽勇武过人,他出生时就有着雄壮的身材和敏捷的身手,加之他努力锻炼自己,磨砺自己的战斗技巧,使得他成为了一位出色的战士。
项羽在平定战乱和保卫国家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他率领军队屡次战胜敌人,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
他鼓舞士气,带领队伍展开进攻,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
在他的带领下,中原大地重归太平。
项羽是一个富有智慧的统治者。
他开创了“瓮中捉鳖”的思想,这些策略使他在战斗中始终保持着优势地位。
他善于虚虚实实的战术,使敌人束手无策。
他的战斗策略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
他也给了部下们相应的自由,让他们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才能。
项羽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记叙文】我眼中的项羽作文五篇

【记叙文】我眼中的项羽作文五篇1. 我眼中的项羽项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将领,他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战略眼光,成为历史上一个传奇的人物。
在我的眼中,项羽是一个勇敢、聪明、有决断力的人,他的军事才能和作战技巧令人叹为观止,让人敬佩不已。
项羽的生平事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在年轻时就是一个有才华的士兵和骑兵指挥官。
他不仅善于驰骋沙场,还能随机应变,出奇制胜。
他在以巨鹿之战为代表的一系列战争中,多次挫败秦军的进攻,展现了自己出色的战略才能。
即使在失败的时候,他也不屈不挠,一直迎难而上,最终成就了霸业。
在我眼中,项羽的成功并不仅仅来自于他的军事才能和智慧,更因为他的领袖魅力。
他深知如何鼓舞士兵,让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他对待士兵,总是充满激情,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即使在失败的时候,他也能矜持从容,给士兵树立起信仰。
项羽的生平事迹,是我心中的一座巍峨的山峰,鼓舞着我不断向前。
他所展现出的勇敢和决断力,告诉我们只要有目标,努力就能有所成就。
我相信,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勇气和智慧,就能够超越自己,成就自己的梦想。
在我心中,项羽是一位英雄式的人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着非凡的成就和影响力。
在我的印象中,项羽是一个充满热情和精神力量的领袖,他的决心和服从自己的信念,也让我倍感敬佩。
项羽的天赋也是卓越的,他有着出色的战略思维和谋略,这也让他成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官。
他能够很好地利用部队和战场的地形,使对手陷入重重危机之中。
每一次作战背后,都有项羽精彩的计谋和一步步策划,这让我为之倾倒。
总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着丰富经历和深刻思考的人物。
他的经历和成功,带给我们的教益和启示非常深远。
在我眼中,项羽是一个令人称道的英雄,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王朝,更是对于人类精神成长的一种触动。
项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将领,他的生平事迹成为了历史上的传说。
我眼中的项羽500字作文

我眼中的项羽作文
项羽,诞于乱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少年时勇武轻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此诗盛赞了项羽宁死不屈、不肯苟活之精神。
了解过项羽一生后,我亦有了些个人之见解。
项羽乃英雄也,其武艺卓绝,力能扛鼎,冲锋陷阵时仿若无人之境,须臾间便可杀敌数百;其用兵大胆,敢于破釜沉舟,绝境中求生存,真可谓用兵如神。
我钦佩他的胆略与勇气,幼年时见秦始皇出巡之队列,竟口出狂言曰自己可取而代之,足见其自幼便有伟大之志向。
他不愿学写字,因那仅能让他记住他人之名;他不想学剑法,因那只可对抗一人,他所求乃统领百万雄兵,故而学习兵法,纵横沙场,千古英雄,孰能如他自幼便立下远大之志向乎?
然项羽亦为一失败之英雄。
他崇武轻文,不重文化学习,唯崇尚武力,缺乏谋略,未能把握良时,又不勤学,必然无知,无知则使其不识人,亦不善用人。
张良、韩信皆曾投身其麾下,此皆为当时之佼佼者,然他不识人善任,致此二人皆被刘邦委以重任,为汉朝之建立发挥重要作用,亦为己之最终一败涂地埋下悲剧之伏笔。
谋士范增,亦为一有远见、有智慧之人,然项羽亦未能虚心听取其意见,更错失诸多良机。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此乃消灭刘邦之最佳时机,然项羽白白浪费矣。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项羽无识人之慧眼,更缺乏容人之度量,随范增遭疏远,项羽终走向灭亡之路。
项羽只能胜不能败之特点,注定其悲惨下场。
项羽胜则骄,败则馁,故西楚霸王不久便湮没于历史之长河中,其经历恰似我现今之处境,因期中考试之进步,令我冲昏头脑,目中无人,对自身缺点视而不见,致期末考试失利。
我当吸取教训,重新振作,直面现实,知耻而后勇,决不可消沉下去。
【记叙文】我眼中的项羽作文五篇

【记叙文】我眼中的项羽作文五篇篇一:项羽与刘邦的对决项羽,一个出生在沛县的农民,他勇猛无比,自幼就展现出了凌驾于常人之上的智慧和勇气。
项羽深受乱世的洗礼,从小立志要成为一位伟大的将军,为天下苍生谋得安宁。
项羽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成为了一名军队的统领。
他带领着手下的士兵,勇往直前,多次获得了胜利。
他最令人瞩目的一次对决,是他与刘邦的较量。
刘邦,一个和项羽一样出身平凡的农民,他对天下苍生充满了怜悯和渴望。
他也是项羽的竞争对手,两人激烈地争夺着天下的霸权。
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对决,也是智谋和勇气的较量。
刘邦虽然没有项羽出众的武力,但他却拥有着过人的智慧。
面对项羽的强大,刘邦选择了运筹帷幄的战略,以小博大,以智取胜。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先后几乎被项羽围困过三次,但他始终没有退缩。
相反,他调兵遣将,遵循阴阳五行的原则,以不变应万变,在关键的时刻取得了制胜的策略。
最终,项羽在巨鹿之战中败给了刘邦,被刘邦击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天下。
项羽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尽管内心痛苦万分,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选择了自刎。
项羽之所以让我深深地铭记在心,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魄力和毅力的人。
他坚守自己的理想,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奋斗。
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他展现出了一个真正的勇士的样子。
篇二:项羽的豪情壮志项羽,一个负有豪情壮志的名字。
他诞生在农家,却注定要有一番用处。
项羽自幼聪明伶俐,有着超群的才智和勇气。
项羽有一颗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心,他立志要扫除周围的强盗,为农民百姓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
项羽从小就做好了成为一名将军的准备,他练功,亲历战争,在每次战斗中积攒经验。
这些经验,使得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冷静应对,做出正确的决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慢慢地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名备受仰慕的将领。
他的忠诚和勇气赢得了无数人的钦佩。
项羽并不满足于此,他眼中的天下,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苦难的世界。
项羽曾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句话,道出了他心中的愿望。
对项羽的评价的作文3篇

对项羽的评价的作文3篇本文是关于对项羽的评价的作文3篇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对项羽的评价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
篇一:我看项羽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
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
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
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
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
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而他的悲剧性格,无疑张扬了他的人格魅力。
(论点)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分论点) 。
古人云:“义者,宜也。
”又云:“行而宜者谓之义”。
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当,言而得体,便可称其“义”。
然而,“义”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
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帮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夷,此举又谓之不“义”。
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弑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
项羽的“妇人之仁”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可以说,项羽重义而轻理是他的性格的最大悲剧。
(理智与情感的关系,项羽情感大于理智)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
韩信始在项羽麾下,“言不听,话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陈平效力于项王,“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
此二人均有经国之伟,济世之才,然而却不为项羽所用。
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
最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是韩信;七出奇计,困项王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埋伏,逼项羽走江东的是张良;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故人”王翳。
项王的刚愎自用,终于让自己饮下了“四面楚歌”的恶果。
可以说,过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视智谋,也是造成项羽性格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项羽
如果你对楚汉相争感兴趣,你一定忘不了项羽!那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乌江依旧流淌,气势磅礴,只是有了项羽在此自刎,多了几分凄怆。
的确,项羽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据说他“力能扛鼎”,足见天赋神力。
当时,正值天下受秦王朝暴政统治,民不聊生,于是,24岁的他跟随叔父项梁带领八千吴中军走上了反秦的道路。
年轻的项羽可谓是意气风发,一场巨鹿之战,让他声名鹊起。
这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秦军统帅章邯率军40多万屯集巨鹿,打算用巨鹿当诱饵,将诸侯吸引至巨鹿,诸侯如果救赵国,就率主力歼灭诸侯,若诸侯不救,则攻下赵国,而项羽只有5到6万兵力,且不能完全指挥。
于是,项羽“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毅然破釜沉舟,只准备三天粮食,何等的气魄与勇气!此战胜利,项羽一战成名,令天下诸侯丧胆,也由此成就了他的霸业。
而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彭城之战。
刘邦帅诸侯56万,趁项羽平定齐国之乱,进攻西楚。
而此时项羽作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他只率3万精兵,回师彭城西边,断其后路,忽然出现在刘邦诸侯联军的后方,打了刘邦个措手不及,结果,56万大军溃不成军,重新占领彭城。
简直是个神话。
但是,项羽得性格中有太多的缺点,准确地说,是缺乏当帝王所具备的优点。
首先,在巨鹿之战中,他竟坑杀秦降卒20万!这无疑给天下留下残暴的映像,谁能真心顺从于他?他的柔情太狭隘,他只对楚国将士仁慈,这样一个人,他能够统治所有诸侯吗?他是楚人,是贵族后代,只知道复兴楚国,而没有一种全局观念。
从他整个人生中看,就可以发现,他的乡土观念太重。
而对于一个想要统治各方诸侯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太致命了。
其次,项羽太高估楚军的战斗力了。
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中,楚军的确表现得骁勇善战,甚至以一当十。
但他想当然的以为,在任何时候楚军的战斗力都是无人能及的,楚军可以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他总以为可以带着他的楚军横扫天下无人可挡,一味用武力征服其他诸侯。
他以为武力胜过一切,自己拥有如此强悍的军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永远永往直前,用武力让所有人臣服!
再次,他太自以为是。
以为天下唯他最尊,不需要听任何人的建议。
看看他身边的谋士,就范增一个,还得不到重用!当初设下鸿门宴时,若依范增之计,又怎会落下垓下之惨状?
最后,他太妇人之仁。
据说他给有功之臣授印时,拿在手里把玩良久,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
在鸿门宴上,也正是项羽觉得在酒席上杀人未免太“奸诈”,并相信刘邦一番话,才对范增屡次暗示没反应。
在项羽抓住了刘邦的父亲时,威胁“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可又被刘邦一席话给忽悠了。
他一直以楚国贵族身份自居,总想表现得有风度。
所以说,项羽身上有着太多不适合当帝王的性格,他最后得结局,虽然让人感慨万分,却又在情理之中。
汉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总兵力达70万围项羽10万于垓下。
楚军离江东五郡距离遥远,即使冲破包围圈,也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己方领土。
纵项羽有天大本事也无力回天。
此时,明明可以渡乌江东山再起,却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
后人亦多有感叹,比如,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也说: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而我更赞同王安石的观点: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今天,我们站在历史长河的这一端看过往,希望我们可以在项羽身上学到些东西,能够有所启示。
人人都想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有一席之地,能够靠自己的实力立住脚,我们只有借鉴前人的经验,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