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 说明书
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说明书

三、材料与制作
1.材料与工具
15×180㎜试管一只、2号软木塞一个(上钻二孔:其一直径为1㎜,另一直径为5㎜)、温度计一只。
2.制作过程
①先将2号软木塞钻直径分别为1㎜和5㎜的直孔(5㎜的直孔居中)各一个;②再将温度计插入5㎜的孔中(使温度计最下端距离软木塞的下端大约16厘米);③最后将温度计(带软木塞)插入试管中,调节好温度计插入试管中的深度,使温度计的感温泡不要接触到试管的内壁及底部(感温泡的下端距试管底部约1厘米为宜)。
小孔软木塞试管四教具使用说明进行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先将试管上的软木塞连同温度计一起拿下来再往试管里注入大约10毫升的水后将软木塞连同温度计插入试管口使温度计的感温泡完全浸没在水中在确定温度计的感温泡没有接触到试管壁及试管底部后实验操作员手持本装置将试管的底部插入杯里的碎冰中保持不动然后小组各成员一起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
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说明书
一、教具名称:“水结冰时的温度观察”实验装置
二、教材实验分析
教科版(修订版)《科学》(三下)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水结冰了》一课,安排了一个让学生观察“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活动。教材是这样设计活动的: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装有10毫升水的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实验,会出现一个这样的问题:也就是因为要准确地观察水温的变化情况,温度计的感温泡就不能接触到试管的内壁及试管的底部,而试管又比较细,学生就很难控制温度计,因此学生的主要精力将会集中在控制温度计上,从而影响了对试管中水温变化的观察(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结果导致实验数据的不科学甚至失败。
教具说明

教具说明
一教具名称:肺的呼吸运动
二制作材料:塑料饮料瓶 Y形管橡胶管气球细线橡皮筋剪刀
三制作方法:饮料瓶去掉瓶底(这个瓶子相当于人体的胸腔),用橡皮筋把气球分别绑在Y形管的两个分支上(相当于人体的左右肺),Y形管另一端入橡胶管(相当于人体的气管),固定到瓶盖的小洞内(注意密封),瓶底用气球的一部分薄膜用细线封住(这块薄膜皮相当于人体的横膈膜)。
四使用方法:向下拉气球薄膜(膈肌),人体的胸腔扩大,人体内外产生气压差,与Y形管相连的气球(肺)会变大,说明肺吸气,进行气体交换;向上推气球薄膜(膈肌),人体胸腔缩小,与Y形管相连的气球(肺)会变小,说明肺呼气。
五用途:教具可用于八年级下册第2章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在讲到人的吸气和呼气过程是怎样的时,课本中在读图材料一栏有一幅模型图可以供学生理解。
但是平面的图画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考虑到这点,我觉得应该做一个直观的形象的教具模型,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通过拉瓶底气球薄膜并结合课本中文字的描述来理解人吸气和呼气。
在课堂讲解时还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了各个呼吸器官名称后,老师再来演示操作或者请同学来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以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并掌握这一块知识。
中小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说明书

3:将kt版组合在一起,然后用细铁丝将卡纸固定在kt版上。
使用方法
翻动每帖卡纸,加上运算符号,运算出十以内加减算术。
中小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说明书
成绩
教具名称
10以内加减运算台历
教具制作人情况
姓名
周洁
性别
女
考号
使用
学科
数学
专业
小学教育
教具
装置图
教具特点及用途
特点:简易方便,易操作,经济实用,简单易懂。
用途:演示10以内加减法运算。
制作材料
Kt版,卡纸,细铁丝,双面胶。
制作方法
1:将kt版裁剪成两块大的长方形,一块窄的长方形,两个中空的三角形
中小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说明书

中小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说明书
成绩
教具
名称
教具制作人情况姓名性别考号
使用
学科
专业
教具装置图
教具特点及用途特点:色彩艳丽、丰富,教学目的直观,简单易懂,具有开放性多元性
用途:用于幼儿园英语角,帮助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创设有趣的、丰富的环境让幼儿在快乐游戏中学习,发挥其教育性、学习性的功能。
制作
材料
KT板、卡纸、瓦楞纸、双面胶、胶水、泡沫双面胶
制作
方法
采用剪贴的方式,将图案剪好后再贴在KT板上
使用
方法
幼儿可用于游戏、展示自己、与同伴交往与此同时学习英语
说明:1.请用标准A4纸誊写。
要求文字简洁、字迹清楚,使用国际单位制;2.“制作方法”
和“使用方法”一定要尽可能详尽叙述,并用图示加以说明;3.文中请按图1、图2、……顺序依次标出图位,图可附文后。
附图请用黑墨白纸精确描绘,请务必注明尺寸,图中注释应与文稿一一对应。
4. “使用学科”按所应用的领域段划分(1)小学:语文(XYW)、数学(XSX)、科学(XKX)、音乐(XYY)、美术(XMS)、体育(XTY)、综合实践活动(XZH);(2)中学:语文(YW)、数学(SX)、科学(KX)、物理(WL)、化学(HX)、生物(SW)、地理(DL)、通用技术(TY)、信息技术(XX)综合实践活动(ZH)、音乐(YY)、美术(MS)、体育(TY);(3)其他(QT)(如:特教(TJ)、外语(WY),通用设备(TY)等)。
数学教具制作说明书

数学教具制作说明书一、介绍数学教具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制作数学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数学教具的制作过程,让您能够轻松制作出精美实用的教具。
二、准备材料1. 木板或卡纸:用于制作教具的主体部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材料的厚度和尺寸。
2. 手工刀和剪刀:用于剪切和修整材料。
3. 尺子和铅笔:用于测量和标记材料。
4. 胶水或胶带:用于固定材料的连接部分。
5. 彩色纸和颜料:用于装饰教具,增加视觉效果。
三、制作过程1. 设计教具结构:根据教具的功能和要求设计教具的结构,可以在纸上绘制草图进行初步规划,确定所需材料的尺寸和形状。
2. 制作教具主体:根据设计好的结构,使用手工刀和剪刀将木板或卡纸剪切成适当大小的形状。
如果需要多个部件,可以分别剪切并标记好。
3. 连接部件:使用胶水或胶带将教具的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牢固。
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夹子或其他工具辅助固定,以防止材料移动。
4. 细节处理:修整教具的边缘和连接处,使其更加平滑。
同时,可以使用砂纸等工具对木板进行打磨,增加触感和质感。
5. 装饰教具:使用彩色纸和颜料对教具进行装饰,增添视觉效果。
可以根据教具的不同功能进行创意设计,例如在教具上绘制几何图形或填充数学符号等。
6. 检查和测试:完成教具制作后,仔细检查是否有松动或错误的部分。
测试教具的功能和效果,确保其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工具时的安全,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
使用锋利的刀具时要小心操作,防止误伤。
2. 创意设计:可以根据教具的功能和使用场景进行创意设计,使教具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
不仅要追求美观,还要注重功能的完善。
3. 耐用性:选择耐用的材料制作教具,尽量避免容易损坏或变形的材料。
同时,在连接部分加固时要确保牢固可靠,以提高教具的使用寿命。
五、总结通过制作数学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具说明书

中小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说明书成绩教具名称排球比赛场地模型教具制作人情况姓名徐秋霞性别女考号770使用学科TY 专业体育教育教具装置图教具特点及用途本教具是使用一些废旧的物品和价格便宜和简单的材料加工制成,就地取材、制作简单、使用简单方便、效果好。
用于给学生讲解排球赛的比赛规则、排球比赛的站位、比赛时注意事项、排球裁判培训等制作材料长76厘米宽60厘米KT板一张长75厘米宽50厘米蓝色彩纸一张便利贴纸若干双面胶一卷剪刀一把笔一支橡皮泥一盒废笔芯两支卫生纸一节直尺一把胶水一瓶棉签棒一根制作方法用双面胶把蓝色彩纸贴在KT板上,用铅笔和直尺在彩纸按比例画出排球场的轮廓,用双面胶贴出排球场的边线、端线、无障碍区范围。
把便利贴剪成相对大小的记录台、球队席、活动区、判罚区,用双面胶贴上。
在卫生纸上减上一些小洞、用胶水粘在废笔芯上当做球网,在用双面胶把球网粘贴在排球场地上。
把橡皮泥贴在棉签棒上当标志杆插在球网上。
用橡皮泥捏成比赛场上的运动用(捏成小人即可)。
用笔在排球场地上写上其端线、边线等的宽度。
使用方法1、在给学生讲解排球比赛规则时和裁判培训时,在用模型上的任何资源给学生讲解如:应该在什么位置发球、边线有多宽、排球场有多长多宽等规则2、在给学生讲比赛战术时:可移动橡皮泥小人来讲解3、在带学生去比赛时:用模型上用便利贴贴的位置给学生讲解进场后应在什么位置练习什么位置休息等,以免闹笑话。
说明:1.请用标准A4纸誊写。
要求文字简洁、字迹清楚,使用国际单位制;2.“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一定要尽可能详尽叙述,并用图示加以说明;3.文中请按图1、图2、……顺序依次标出图位,图可附文后。
附图请用黑墨白纸精确描绘,请务必注明尺寸,图中注释应与文稿一一对应。
4. “使用学科”按所应用的领域段划分(1)小学:语文(XYW)、数学(XSX)、科学(XKX)、音乐(XYY)、美术(XMS)、体育(XTY)、综合实践活动(XZH);(2)中学:语文( YW)、数学(SX)、科学(KX)、物理(WL)、化学(HX)、生物(SW)、地理(DL)、通用技术(TY)、信息技术(XX)综合实践活动(ZH)、音乐(YY)、美术(MS)、体育(TY);(3)其他(QT)(如:特教(TJ)、外语(WY),通用设备(TY)等)。
教具说明书

教具说明书一.教具名称:美国经济的发展及特点示意图二.简单制作:1.设计意图: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在整个世界局势中都占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历史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初中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对地理位置进行定位,而美国地图的设计恰好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不同时期不同地理位置上工业发展的状况,从而能够更好的使学生理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关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为了更清晰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通过示意图的形式,并用语言文字表明各时期的发展状况,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计步骤:①首先,找一个长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的塑料板,找一把直尺,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美国的版图,其中,用斜线画出的表示的是美国经济发展中的老工业区,用黑色铅笔画出的圆圈代表的是老工业城市,用红的圆珠笔画出的圆圈代表的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工业区。
②其次,在另一张白纸上画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概况,其中,划分出不同时间段美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并用语言文字表明。
③通过学生观察美国地图,使学生了解美国地理位置的同时更加形象直观地看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南部和西部繁荣;学生通过观察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概况示意图,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即“繁荣-危机与调整-发展-衰退”显示了美国经济发展周期性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教具的观察,能够使学生学习教材知识时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教具特点:①利用教具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发展进程②使用地图及曲线图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③利用地图的形式,能够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运用对象: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初中地理教师自制教具说明书

初中地理教师自制教具说明书1. 引言本说明书旨在介绍几种适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自制教具。
这些教具既能增加学生的研究乐趣,又能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使用这些教具,教师能够创造一个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研究环境,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概念。
2. 自制教具一:地理拼图地理拼图是一种通过拼接地图碎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区域的教具。
教师可以将地图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并将其分割成数个碎片。
学生通过拼接这些碎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区域的地貌、人文特点等内容。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找出正确的碎片并将其拼接在一起,以检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自制教具二:地理小实验装置地理小实验装置是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用于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地理现象。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烟雾机模拟大气污染的扩散过程,让学生亲眼目睹污染如何在不同地理条件下传播。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过程和现象,并培养他们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4. 自制教具三:地理迷你模型地理迷你模型是一种通过呈现地理景观的立体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特征的教具。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地理景观,如山脉、河流、平原等,并使用适当的材料和工具制作迷你模型。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模型,更直观地了解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型的变换和比较,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5. 总结自制教具是一种有效的地理教学辅助工具。
通过使用地理拼图、地理小实验装置和地理迷你模型等教具,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更多有趣且具有实际意义的自制教具,进一步优化地理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具《伸肘和屈肘模型》说明书
双田二中徐绍港张秀萍
一、制作目的
1、让学生体验骨、关节、骨骼肌三者之间的关系。
2、认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在伸肘和屈肘中的作用。
二、制作材料
木头、雕刻刀、风钩钉、锤子、皮筋、铁钉。
三、制作步骤
1、用雕刻刀把木头雕成上臂和前臂的形状,分别在上臂和前臂的连结处做上榫头和榫眼,然后用铁钉固定上臂和前臂,并使其能活动。
2、用铁锤把四个风钩钉分别钉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肌腱上。
3、找两条皮筋,把一条皮筋两端系在手前方的两个风钩钉上,另一条皮筋两端系在手后方的两个风钩钉上;一条代表肱二头肌,另一条代表肱三头肌。
四、模型演示
1、捏住代表肱二头肌的皮筋,轻轻拉动,前臂便慢慢弯曲,然
后徐徐放开此线,但不要使前臂位置完全复原。
2、捏住代表肱三头肌的皮筋,轻轻拉动,前臂便慢慢伸直,
使前臂和上臂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五、说明问题
1、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而肱三头肌舒张。
2、伸肘运动时,肱二头肌舒张而肱三头肌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