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社会文化的包容性与女装风格的多样性

合集下载

浅析唐代女子服饰特色

浅析唐代女子服饰特色

硕博论坛ART EDUCATION RESEARCH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它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在这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唐朝女子的服饰,凭借其独特的装饰意味、丰富的式样、瑰丽的色彩,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整体上来说,唐代女子衣着开放、女着男装与女着胡服是唐代女子服饰的三大特色。

一、女装开放与繁荣的经济基础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发达的时代,尤其是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然而唐朝人并不因先进而盲目自大,在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勇于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以使自己的创造更美好、更灿烂。

唐代以前的中国社会,妇女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然而武则天当政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

这无形中也使唐代妇女在服饰的选择上能够更加大胆和开放,例如半臂装和袒胸装的出现。

盛唐以后,流行过一种袒领,里面不穿内衣,袒露胸脯于外,女子裙腰高度上提,有些可以掩胸,外面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

唐诗中的“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表现的就是这种装束。

这种开放、大胆的着装观念就是在当代社会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女子穿“袒胸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袒胸装”最初是后宫嫔妃、歌舞艺人的穿着,一般可看见女性的乳沟,这在中国服饰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唐代诗词中的“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就是对这种着装的描述。

二、女着男装与多元文化唐朝对释、道、儒三教并尊的做法,不仅形成了以儒家政治伦理观为基准、佛道学说兼收并蓄的盛唐独具的统治思想体系,大大巩固了王朝基业,而且也促进了三者间的相互吸收、不断完善。

唐代文化积极汲取外来文化精华,不断补充自身营养,使女子服饰更具有时代特点和艺术表现力,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封建经济文化的发达,也体现了唐代服饰兼收并蓄的一大特点。

贞观初期,天下初安,太宗励精图治。

他深知“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

唐代女性服饰的开放性是其它朝代无法比拟的

唐代女性服饰的开放性是其它朝代无法比拟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唐代女性服饰的开放性是其它朝代无法比拟的
导语: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

大唐也是一个博大包容的时代,文化思想上为兼容并蓄,音乐、绘画、舞蹈等...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

大唐也是一个博大包容的时代,文化思想上为兼容并蓄,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都有着独领风骚的一面。

唐朝妇女的地位和尊严也是历朝历代不可比拟的。

她们服饰的多样性及丰富感也是别的朝代无法比拟的。

从唐代着名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可以看到身着襦裙的女性个个丰腴艳丽,其体态神韵生动,尽显大唐女性的雍容华贵之美,而服饰和美又是密不可分的。

《礼运》有云“出必掩面,窥必藏行”。

这部儒家经典劝诫女性,不得任意展露身体。

在唐以前,中国女性的服饰多采用宽袍、大袖、阔裤,将女性呆板却又严实的包裹起来。

不论是先秦前的长袖曲裾衣、鞠衣、帏衣、翟,秦朝时的蚕服、朝服,还是到了汉朝的袍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襦衣都是如此。

日本考古学家原田淑人在他的《中国服装史研究》一书中说道:“唐代免不了采用龙、凤图案,但是使用写实手法的花草虫鱼的图案已逐是中国文化登峰造极的时代,制度完备,文化灿烂。

即如服装一项,渐应用到服饰纹样中,使得构图活泼,疏密有致。

有波状的连续纹周汉时所未能完备者,到唐代都更加完备。

唐制规定女服分朝服、公服、祭服和常服四种,唐女基本穿着是三件套:裙、衫、帔。

女襦裙装在受外来服饰影响下保留了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甚至整个中国的服装史中最精彩动人的装束。

襦,一
生活常识分享。

唐朝女性服饰的特点

唐朝女性服饰的特点

唐朝女性服饰的特点一、本文概述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不仅以其繁荣的经济、开放的文化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著称,更以其丰富多彩的女性服饰而独步一时。

唐朝女性服饰的特点,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也展现了女性地位的提升和个性的解放。

本文旨在探讨唐朝女性服饰的多样性、创新性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深入剖析唐朝女性服饰的特点,我们可以一窥那个时代的风尚与潮流,感受那个辉煌时代的魅力。

唐朝女性服饰以其华丽、多样和富有创意的设计而著称。

从华丽的宫廷服饰到简约的民间装束,从雍容华贵的丝绸锦缎到清新自然的棉麻布料,唐朝女性的服饰既体现了高度的工艺水平,又展现了她们独特的审美品味。

同时,唐朝女性服饰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开放和包容,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女性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份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

唐朝女性服饰的创新性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继承前代服饰的基础上,唐朝女性服饰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变革,如开创了襦裙装、齐胸襦裙等新型款式,同时也在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这些创新不仅使唐朝女性服饰更加丰富多彩,也为后世的服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唐朝女性服饰的特点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服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朝女性服饰的魅力所在,也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辉煌时代的独特魅力。

二、唐朝女性服饰的种类与风格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不仅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其女性服饰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女性服饰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既体现了女性的婀娜多姿,又展现了唐朝的开放与包容。

在服饰的种类上,唐朝女性服饰主要包括裙裳、襦裙、齐胸襦裙、半臂等。

裙裳多为长裙,飘逸而优雅,颜色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红色、绿色、蓝色等。

襦裙则是以短上衣搭配长裙,上衣多为紧身设计,展现出女性的曼妙身姿。

齐胸襦裙则是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饰,裙摆宽松,给人一种端庄之感。

关于唐代女性服饰的形式风格研究

关于唐代女性服饰的形式风格研究

关于唐代女性服饰的形式风格研究摘要:唐代文化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文化的最高峰的时期。

它在音乐,绘画和舞蹈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唐代妇女服饰有其自身的特点。

然后,根据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对唐代女性服饰进行较为非常细致的的分析。

论述了唐代妇女服饰兴盛的背景。

论唐代中国服饰史上的女装之乡它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唐代;女性服饰;传统文化;影响唐朝女性的服饰文化是唐代整体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深受唐代环境的影响。

它展示了不同朝代的独特风格。

唐代女性服饰大胆暴露,标志着唐代女性的专属时代。

唐朝是汉代之后的另一个繁荣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发达的时代。

国家统一和经济繁荣和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特别是从初唐到盛唐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封建文化和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

中国已成为世界各族人民中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国家。

它书写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此外,唐代思想中对礼仪的相对宽松的约束也提高了当时妇女的地位,这体现在服饰上。

一、唐代女性服饰风格的历史1、政治环境背景对于电影而言,科学技术给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电影成为一项新的历史成就。

在电影的整个历史发展中,科学技术一直是实现电影审美境界的手段和方法。

唐代的服饰文化的所有发展离不开他的政治环境。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唐代的政治环境非常开放,经济实力雄厚,这就是唐代的服饰文化。

这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的政治文化最开始为其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而促进了一整个时代的文化发展与繁荣。

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时期以隋代为鉴,对王朝兴盛的政治观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如果政权过于傲慢,人民无法忍受痛苦,那么它将推翻现政权。

这种政治思想与战国荀子的“人能载舟,能推翻船”的观点相同。

因此,唐朝在政治上有所启发,提出了许多政治措施,以发展经济,缓解社会矛盾,如现在的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所有的权力的巩固,和社会稳定的发展和政治稳定。

唐代女性服饰的审美

唐代女性服饰的审美

传承
01
传承自前朝
唐代女性服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朝的影响,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饰风格、色彩搭配以及图案设计都被唐代女性服饰所
传承。
02
文化的体现
唐代女性服饰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审美观念也体现了古代中国
的文化特点。例如,服饰上的图案和色彩搭配都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哲
学思想、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
05
唐代女性服饰的审美价值 与社会意义
审美价值
唐代女性服饰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华美、丰满、大胆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 展现了唐代女性的自信和个性。
唐代女性服饰的款式多样,包括襦裙、半臂、帔子、抹胸等,这些款式的组合和 搭配,既展示了女性的体态美,又体现了唐代服饰设计的精湛技艺。
唐代女性服饰的纹样和图案也非常丰富,如牡丹、莲花、小鸟等,这些纹样和图 案的运用,增加了唐代女性服饰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
详细描述
披帛是由轻薄的纱罗裁剪而成,长度一般在两米以上,绕过颈部搭在两肩上,呈 现出优美的弧线。披帛的材质轻盈,色彩鲜艳,常常与襦裙搭配穿着,展现出唐 代女性的柔美与高贵。
裤褶
总结词
裤褶是一种宽松的长裤,具有舒适便捷、实用性强等特点。
详细描述
裤褶的裤腿宽大,能够容纳各种腿型,且裤腿高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裤褶的材质以棉、麻为主,轻 便透气,适合在夏季穿着。此外,裤褶的款式多样,有单裤、双裤等不同样式,能够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荣,国力强盛。
唐朝疆域辽阔,与各民族文化 交流频繁,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唐代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多元 开放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宝
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的文化背景
01
唐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风貌。

论述唐代的开放与包容

论述唐代的开放与包容

论述唐代的开放与包容
唐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

这个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积极接纳外来文化,吸收各族文明的精华。

唐朝的开放和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唐代的思想文风、官场环境、女性思想、婚姻爱情和舆论环境都表现出开放的特点。

唐朝统治者摒弃了过去的华狄观念,重用异族人士乃至外国人士,让长安城成为了国际大都市。

2. 唐朝的对外文化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既兼容并蓄地吸收了外来文化,又广泛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

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各国使臣纷至沓来,经过西域抵达长安,使长安成为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都市。

3. 大量商人、学者、僧侣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包括来自日本、朝鲜、突厥、波斯、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人士。

他们学习中国的文化,同时也带来了异域风情,使唐代文化丰富多彩。

4. 唐朝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吸收外来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大大丰富了华夏文明的内涵;二是各种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唐朝的开放和包容是唐代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使得唐代文化成为华夏文明历史上最为兼容并包、开放多元的时期之一。

浅谈唐朝女性服饰

浅谈唐朝女性服饰
一 嘲
嘲 :
浅谈唐朝女性服饰
■ 文 /杨 方 桂
摘要 :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 。 唐代疆域宽广 , 政治稳定 , 经济繁荣 , 对外开放 , 纺织 、 染织工艺前所未有的发达。大唐服 饰 , 雍容华贵 , 美
不胜收。主要代表为女子服饰。
一: 唐朝服饰的形成背景
由隋入唐 , 中国古代服装发展 到全盛时期 , 政治 的稳定 , 经 济的发 达, 生产和纺织技术有很 大的进步 。唐代 , 人们运用天然植物为服装染 色, 表达了人们对外 表形态 以及人们对色彩审美的变化。 绚丽多彩 的服 饰与人们审美 变化有 千丝万缕 的联 系。中外 文化交融促进了唐代服饰 丰富多彩 , 促使服饰 空前 繁荣 , 服装款 式 、 色彩 、 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 有的崭新局面 , 而这一时期 的女子服饰 , 可谓 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 章, 其冠服之丰美华 丽 , 妆饰之奇异纷繁 , 都令人 目 不 暇接。 大唐二百余 年的女子服饰形 象 , 可主要分 为襦裙服 、 男装 、 胡服三种 配套服饰 。 服装是社会 政治气候 、 经济基础的晴雨表。 唐代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 鼎盛时期 , 尤其是 贞观、 开元年 间, 政 治气候宽 松 , 人们安居乐业 。盛唐 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中心 的时期 ,更 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光辉 的一页。 这个时期 吸收 印度和伊朗文化 , 并融人 我国文化之 中, 从壁画 、 石刻 、 雕刻 、 书、 画、 绢绣 、 陶俑及服饰之 中, 充分体 现出来 。
பைடு நூலகம்
五、 最具代表性 的袒领服
唐初女子衣衫小袖窄衣 , 外加半臂 , 肩绕披 帛, 紧身长裙 上束至胸 , 风格简约 ; 盛唐时 , 衣裙渐宽 , 裙 腰下移 , 服色艳丽 ; 至 中晚唐 时, 衣裙日 趋 宽肥 , 女子往往褒衣博带 , 宽袍大袖 , 色彩靡 丽。 袒领服 、 男服 、 戎装和 胡 服, 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的妇女中广 为流行 。 袒领服为一种半袒胸 的大袖衫襦 , 下配 以曳地长裙 , 充分体现 了唐代女子 的婀娜 身姿和 自然 之 美。 唐代女子 足下着履 、 靴、 屐等。履 以锦 、 麻、 丝、 绫 等布帛织成 。亦 有用蒲草类编成的草履 。履 身常加绣饰 , 履头状式多样 , 有 圆头 、 高头 、 云形 、 花形等 。

唐代女性服饰的审美的研究

唐代女性服饰的审美的研究

changes i11、Ⅳ0men’s clothing勰an important part of demons仃ating a u11ique style.The
晰ght colo塔,me st)rle ch锄ges,forei印clotlling styles,b01d、Ⅳitll clotlling ideaS,t0
唐代服饰展示了女性的性感,这是由服饰遮掩与袒露对比呈现的一种性感的 美感。诗人用“粉胸半掩疑晴雪”这样的诗句来描绘服饰给女性带来的性感。唐 朝的统一与繁荣,社会意识中自由、自主的基本格调,开放宽松的社会风气和对 人性的尊崇让唐代的女性大胆穿出袒露的衣裳,并以此为尚,这种性感美充满自 信,饱含激情,展示着大唐盛世的浪漫与博大。在衣着的图案上,唐代的服饰大 多采用了真实的花、草、虫、鱼等自然之物,如诗中提到的石竹、荷叶等,这些 给服饰带来了自然清新之风并且更加张显自由。但是传统的龙凤图案也依旧保存 着,这些图案大多用于统治阶级。唐朝域外文化政治交往都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 化,这也使得服饰也出现了多元化,人们对美感的追求也不再是单一的,这些促 使服饰开始出现奇装异服。对于传统的服饰开始大胆的创新,开始寻求新的着装、 打扮,女性开始寻求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对美的追求。如唐代女性喜欢穿胡 服喜欢穿男装,这些体现了她们思想上的开放,并没有过来的拘束于男女之间的 差别,而是在这种开放的思想意识下,对美感的追求。
关键词:唐代女性服饰
服饰内容及特点 审美风尚 审美变迁
The aesthet i c of the Tang Dynasty women’s apparel
Major:Aestlletics
Postgraduate: Zhang Qiao SuperVisor:Zhong Shi Lu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女着男装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受 教育的机会较多,知识水平较以 往有显著的提高,其生活也表现 得多姿多彩, 如节庆出游、 登高踏 青或观灯赏花, 甚至着男装骑马、 打等。从唐绘画、 三彩俑、 永泰公
唐・周的 《簪花仕女图》
#" 社 会 文 化 的 包 容性
中国是一个注 重礼教的王国。 “礼” 在儒家学说中 具有崇高的地位,
#$$% 年第 & 期
!"#$
!"#$%&’ !"()
总第 !" 期
浅析唐代社会文化的包容性与 女装风格的多样性
陶辉 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分院
唐代是历史上妇女服饰最为开放与自由的一个时 期, 也是服装与装饰最具特色的一个时期。她不仅传承 了传统的袍衫服制,同时在不断的文化交融中又进行 了新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样化的大唐服 饰文化艺术。这棵服饰艺苑中的奇葩所绽放出的奇光 异彩不仅令世人羡艳, 而孕育它的 “肥沃土壤” 更是中 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 着装特色—— — “妇女模仿男子的装束” 。这种流行于天 宝年间的奇特的服饰风格表现为妇女 “戴噗头,着袍 衫” 。据马缟 《中华古今注》 中, “ 开元初, 宫人马上著载 胡帽靓装露面, 士庶咸效之。至天宝年中, 士人之妻, 著 丈夫靴衫鞭帽, 内外一体也。” 唐张萱的 《虢国夫人游春
!"服饰风格的多样性
!"! 继承与发展
衫子是唐代妇女服饰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衫子 形制与袍服极为相近, 都是对传统深衣的继承与发展, 它的特点为: (! ) 衣袖垂直宽大无祛; (# ) 采用对襟式 ; 无衬里。唐代妇女流行穿薄罗衫子, 这些薄罗衫子 ($ ) 主要采用 “鲛绡” 或 “轻容” 花纱等薄型罗纱制成, 轻薄 如蝉翼, 内衣的造型为坦胸高腰, 系腰彩, 衫子外着披 帛, 而披帛也多以轻薄的罗纱为之并印绘各种图案。薄 罗衫子令女性的肌肤莹莹若现, 在强调 “以礼抑体” 的 封建王国里是绝无仅有的。从周 的 《簪花仕女图》 中 就能看到这一大胆而又独特的装束。这些纱裙、 纱衫不 但色彩艳丽且为女性平添了几分妖娆与飘逸之感。这 种开放式的装束曾盛极一时, 唐代诗词有 “慢束罗裙半 露胸” 、 “ 粉胸半掩疑暗雪” 、 “ 长留 白雪占胸前” 、 “ 绮罗纤缕见肌肤” 等诗就是最好的写照。 景。
参考文献
!"$开放的文化交流
唐太宗曾说: “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 一。” 这种将华夷视为一家的观念, 成为唐代广泛开展 对外交流的重要思想基础。在第七世纪以后的长安已 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 不仅成为当时的政治、 经济
&#’ 沈从文,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叶立诚, !**! 中西服装史,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宋肃懿, !**! , + 唐代长安城的都市生活风采, 艺术家,
唐・张萱的 《虢国夫人游春图》
图》里,也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穿男装出行游春的情
!"$ 胡服盛行
喜着胡服是唐代又一服饰特色。 《新唐书 ・ 五行志》 称: “ 天宝初, 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 妇人则簪步摇 钗, 衿袖窄小……” 所谓胡服, 即衿袖窄小条 纹 卷 口 及 软锦靴等, 胡帽是西域少数民族所戴帽子的统称, 包括 蕃帽、 搭耳帽、 毡帽等。如白居易诗中所述: “ 绣帽珠稠 缀, 香衫袖窄裁” ; 刘禹锡诗 “胡服何葳蕤, 歌都形象地反映了 当时胡服对唐代妇 女服饰风格的影 响。 登绮 席” ; 许浑也有诗云 “江珠络绣帽, 翠钿束罗襟” 。这些诗
!"# 开明的政治风气
自李世民即位之后在政治上、厘定官制、颁布法 令、 调整和健全府兵制度、 发展完善科举制度, 并提倡 “爱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 。通过不断地总结过去与推 陈出新, 提出 “居安思危” 的治国理念, 经过一个多世纪 的发展, 到玄宗开元、 天宝年间,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 极盛时期。社会秩序安定, 经济、 文化迅速发展起来, 富 足的物质生活为服饰文化的多样性打下了坚实的物质 基础。
唐代着胡装妇女
主墓壁画可以看到唐代女性这一
$%
总第 !" 期
!"#$
!"#$%&’ !"()
#$$% 年第 & 期
而衣冠服饰正是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强调 “以礼 抑体” , 道家主张 “天人合一” , 在这种哲学思想 的 指 导 下, 中国古代女装一直严冷、 方正、 井然有序, 表现为朴 素与含蓄的着装风格,然而为何在唐代则表现得富丽 堂皇, 雍容华贵, 风格多样化?其根本就在于政治开明 有容乃大的胸襟才造就了一个兼容并蓄国运昌盛的大 唐盛世。
$(

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都会和东西文化交流中 心。据 《唐六典》 记载, 和唐政府来往过的国家, 曾经有 三百多个, 最少时也有七十多个, 在长安城居住的, 除 了汉族人民以外, 还有回纥人, 龟兹人、 吐蕃人、 南诏人 以及国外的日本人、 新罗 (朝鲜) 人、 波斯 (伊朗) 人及阿 拉伯人等等。由于唐代政府以一种有容乃大、 兼容并蓄 的胸襟对待这些外来的衣冠服饰,才使得唐代妇女服 饰异彩纷呈, 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在这种宽松的氛围 之中, 胡服风格的服饰盛行也就理所当然了。此外, 从 妇女帽式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尚的开放。隋唐 妇女骑马多穿 “幂蓠 ” , 高 宗 永 徽 以 后 改 用 帷 帽 —— —原 为羌人藤帽, 帽檐很宽, 女帽并垂有丝网珠翠。到 “开元 初, 从驾宫人骑马者, 皆著胡帽, 靓装露面, 无复障蔽, 士庶之家, 又相仿效” 。 唐代海纳百川的雍容气度所形成的独特的唐代服 饰风格, 为中国服装史留下了浓重的笔墨, 是中国服装 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唐人不仅保持了华夏 古风, 同时还融合了西北各族, 尤其是中亚各国的文化 传统, 它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吸收外来文化, 通过由外 而内和由内而外的互补, 开创了中国服装史上最丰富、 最完美的服装体系, 对当时的日本、 朝鲜以及整个东南 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奈良时代日本受到中国唐朝 文化的广泛影响,服装中出现了男着女装和女着男装 的社会风习;至今我们能从传统的朝鲜服饰中感受到 唐代服饰风范。
!"! 自由的宗教信仰
唐代史学大师傅乐成教授说: “ 对唐人的生活与思 想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佛教与胡俗。” 唐太宗李世民自 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 因此, 立道教为国教。尽管如此, 丝毫也不影响其他宗教文化的发展。在当时的长安城 除皇宫与衙署外, 市容呈现三大特色: 寺庙多、 旅邸多、 游宴场所多。市内各种宗教寺院林立, 以佛寺最多约一 百二十所, 道观次之约三十所, 清真寺、 摩尼寺、 袄祠 (拜火教) 与大秦寺也有一些, 市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寺 院观祠不仅提供长安市民日常生活信仰与礼拜 之 处 , 同时也是节假日休闲、 男女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许多 大寺院还时常办 “俗讲” , 就是以讲读、 倡导的说唱方式 来宣扬佛教教义,讲者解经论律,谈世间无常空苦之 理, 开导男女弟子, 深受民众的欢迎。俗讲与释经一样 给予了长安民众另一番宗教文化的滋养与熏陶。唐代 妇女流行的薄罗衫子在很大程度上受天竺佛教文化的 影响。随着西亚、 罗马美术及佛教美术的传入, 中国的 传统纹样里也加入了忍冬、 莲花等纹样, 在吸收与消化 的过程中出现了纯正的中国气派的植物纹样如宝相 花、 唐草纹、 写生折枝花等。
$%结束语
唐代是一个开放的国度, 同时它也因开放而强盛。 通过对唐代服饰风格的研究与社会文化背景 分 析 , 不 仅感受到唐代服饰的魅力,同时还有蕴藏其间的博大 胸襟。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文化艺术的伟大, 正是在于它 无穷的包容力与创造力。 今天的中国也正以大踏步迈向世界舞台,安定的 政治环境、 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以及开放的对外交流, 势必会形成一个新的中华盛世和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服 饰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