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存储管理规范(20210119144245)

合集下载

物料储存管理规范

物料储存管理规范

物料储存管理规范1.0 目的为规范仓储物料的管理,确保物料品质,使物料得到合理的管理及储存。

2.0 适用范围2.1 适用于仓储部所有物料的储存及保管。

3.0 定义3.1 保障所有在库品得到可控有效保管。

4.0 职责4.1 品质部负责制定物料储存期限标准4.2 仓储部负责执行物料的储存标准及仓存所有物料的保管及储存5.0 流程图 (见附录)6.0 作业程序6.1 品质部根据物料的特性制定物料储存期限标准6.1.1 电子类:电解电容、PCB 有效储存期限为半年、其它陶瓷电容、二三极管、电阻、电感、IC、稳压管、继电器、电流保险丝、绝缘材料、套管类、胶带、青壳纸、快巴纸、美纹纸等有效储存期限为1年。

6.1.2 化工类: 硅胶、绝缘漆、天那水、助焊剂、工业酒精、焊锡膏、红胶,黄胶等(见产品包装有效期限)6.1.3 线材类:引线、DC线、电源AC线、漆包线类有效储存期限为1年;6.1.4 包材类:纸箱、小白盒、海绵胶有效期限为1年,铭牌标签为3个月6.1.5 辅料类:锡条、锡丝有效期限为1年;6.1.6 五金类:磁性材料磁芯有效期限为1年;;插针、端子、螺钉等有效期为1年;6.1.7 塑胶类:黑色胶盒有效期限为1年,黑色颜色以外胶盒有效期限为半年、孔座、骨架、胶芯有效期限为1年6.1.8 PCBA类:双面板有效期限为3个月,单面板有效期限为2个月6.1.9 成品类:高频变压器、电感、滤波器有效期限为3个月,开关电源成品有效期限为6个月6.2物料储存条件和要求6.2.1电子料仓物料储存条件和要求A. 电子料仓环境温湿度标准范围为(温度:5-30℃;湿度:40%RH-70%RH),当温湿度超出标准范围时,立即开启除湿机或加湿机和空调,使温湿度达到标准范围内。

B. IC、LED、PCBA、PCB、电容、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等物料必须存放于恒温恒湿电子仓内,所有电子料必须存放于静电胶箱内,静电胶箱放置于静电皮上,静电皮由PIE每天点检一次并做记录,如果点检不良则更换新的静电皮。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一、引言物料存储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物料存储管理可以提高物料的利用率,降低物料损耗率,提高物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物料存储管理的标准规范,以确保物料存储的安全、高效和可控。

二、物料存储区域划分1. 根据物料的性质和特点,将存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原材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等。

2. 根据物料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将存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例如常用区、备用区等。

3. 每个存储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名称、编号等,以便快速识别和管理。

三、物料存储设备和工具1. 选择适合物料存储的设备和工具,例如货架、托盘、垛板等,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对存储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四、物料存储管理流程1. 接收物料:对接收的物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物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2. 入库管理:对入库物料进行分类、分区,并进行标识和记录。

采用先进先出(FIFO)原则,确保物料的及时使用和轮换。

3. 出库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及时安排出库,并记录相关信息。

出库时应进行核对和确认,确保物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盘点管理:定期对物料进行盘点,核对库存和实际数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报废管理:对不合格或损坏的物料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不会影响正常生产和使用。

6. 库存管理:根据物料的特性和需求,合理设置库存上限和下限,并进行定期的库存调整和优化。

五、物料存储安全管理1. 建立物料存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物料存储的安全性。

2. 对存储区域进行安全防护,包括防火、防水、防盗等措施,确保物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对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殊物料进行专门的存储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4. 建立物料存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六、物料存储环境管理1. 根据物料的特性和要求,对存储环境进行控制和管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一、引言物料存储管理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物料存储管理可以提高物料利用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物料存储管理规范,以确保物料的安全、有效和高效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物料存储管理的企业。

三、定义1. 物料:指用于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原材料、部件、产品和辅助工具等。

2. 物料存储:指将物料妥善保管、分类、整理并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库区内的行为。

四、物料存储管理原则1. 合理规划:根据物料属性、使用频率和存储容量等因素,合理规划物料存储区域和仓库布局。

2. 分区分类:根据物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将物料进行分类,并设立相应的存储区域。

3. 标识明确:对每个存储区域和物料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物料名称、物料编号、存储位置等信息。

4. 先进先出:采用先进先出原则,确保物料的及时使用和消耗,避免物料过期或损坏。

5. 定期盘点:定期对存储的物料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性,及时发现并处理物料异常情况。

6. 安全防护: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物料存储区域的安全,防止物料遭到损坏、丢失或被盗。

7. 温湿度控制:对需要特殊环境条件的物料,如易腐烂、易受潮等,应进行相应的温湿度控制。

8. 整理整齐:保持存储区域的整洁有序,物料摆放整齐,便于查找和管理。

五、物料存储管理步骤1. 规划存储区域:根据物料属性和使用频率,规划合理的存储区域和仓库布局,确保存储空间的充分利用。

2. 分区分类:根据物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将物料进行分类,并设立相应的存储区域,如原材料区、成品区、备件区等。

3. 标识明确:对每个存储区域和物料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物料名称、物料编号、存储位置等信息,便于查找和管理。

4. 先进先出:采用先进先出原则,确保物料的及时使用和消耗,避免物料过期或损坏。

定期检查库存,及时清理过期或损坏的物料。

5. 定期盘点:定期对存储的物料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性,及时发现并处理物料异常情况,如盗窃、丢失等。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一、引言物料存储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物料存储管理能够确保物料的安全、准确和高效供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物料存储管理规范,以确保物料的存储和管理符合标准,并提供指导原则和操作流程。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涉及物料存储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包括但不限于仓库、物料管理部门、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等。

三、定义1. 物料:指企业用于生产或者供应链中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成品等。

2. 存储:指将物料安全地保管在仓库或者指定区域内的过程。

3. 管理:指对物料存储过程进行监控、计划和控制的活动。

四、物料存储管理要求1. 仓库布局和设施1.1 仓库应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存储需求进行合理布局,确保物料分类清晰、易于取放。

1.2 仓库设施应符合安全、防火、防潮和防尘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通风设备和防潮措施等。

1.3 仓库内应设置合适的货架、储物柜和标识,以便于物料的存放和查找。

2. 物料接收和验收2.1 物料接收时应核对物料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确保与采购定单一致。

2.2 物料应按照规定的方式和区域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2.3 对于有质量问题的物料,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进行记录和追踪。

3. 物料存储管理3.1 物料应按照规定的存储要求进行摆放,包括但不限于垛高、堆码和存放位置等。

3.2 物料应定期检查,确保没有过期、变质或者损坏的物料存放在仓库中。

3.3 物料应按照先进先出(FIFO)原则进行取放,确保物料的有效管理和使用。

3.4 物料应定期清理和整理,避免积灰、杂物和过度堆放。

4. 物料出库管理4.1 出库需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填写出库单、核对物料数量和交接等。

4.2 出库时应根据需求和优先级进行物料的取用,确保及时供应和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4.3 出库后应及时更新库存信息,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库存管理和盘点5.1 库存应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据与实际存货一致,并进行记录和调整。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一、引言物料存储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确保物料的安全性、可追溯性和高效利用,制定本《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需要存储物料的企业部门,包括仓库、生产车间、实验室等。

三、定义1. 物料: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

2. 存储:指将物料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以便保持其完好无损和易于取用。

四、存储要求1. 存储环境a. 温度和湿度:根据不同物料的要求,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并进行定期检测和记录。

b. 光照:对于光敏物料,应避免阳光直射,存放在遮光的位置。

c. 通风:保持存储区域的良好通风,防止积尘和异味。

2. 存储位置a. 标识:对每一个存储位置进行标识,包括物料名称、批号、入库日期等信息。

b. 区分:按照物料的性质、用途和易腐性等特点,将不同物料存放在不同区域,防止交叉污染和混淆。

c. 防尘防潮:对易受污染和潮湿的物料,应采取防尘罩和防潮措施,确保物料质量不受影响。

d. 防火防爆:对易燃、易爆物料,应存放在防火防爆设施内,确保存储安全。

3. 存储容器a. 选择合适的容器:根据物料的性质和存储要求,选择适合的容器,如塑料桶、铁桶、木箱等。

b. 标识容器:每一个容器上应标明物料名称、批号、规格、数量等信息,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c. 容器密封:对于易挥发物料,应采取密封措施,避免挥发和泄漏。

4. 存储管理a. 先进先出原则:对于相同物料,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存取,避免物料过期或者变质。

b.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存储区域和容器的状态,如温度、湿度、密封性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 清洁卫生:保持存储区域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灰尘和杂物,防止污染物料。

d. 定期盘点:定期对存储物料进行盘点,核对库存数量与实际数量是否一致,及时调整。

五、培训和监督1. 培训:对存储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存储要求、安全操作、紧急处理等,提高其技能和意识。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一、引言物料存储管理是企业运营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物料存储管理可以提高物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确保物料存储管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制定本《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物料存储的企业或部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的存储管理。

三、定义1. 物料存储:指将物料按照一定规则和标准存放在指定位置,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2. 物料存储管理:指对物料存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物料分类、标识、摆放、检查等。

四、物料存储管理的基本原则1. 合理布局:根据物料的属性、用途和使用频率,合理布局存储区域,确保物料存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2. 分区管理:根据物料的特性,划分不同的存储区域,避免不同性质的物料混存,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3. 标识明确:每个存储区域都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批次等信息,方便快速查找和管理。

4. 先进先出:对于有保质期的物料,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物料的使用顺序和质量。

5. 定期检查:定期对存储区域进行检查,确保物料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五、物料存储管理的具体要求1. 存储区域划分a. 根据物料的属性和用途,划分不同的存储区域,如原材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等。

b. 每个存储区域都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区域名称、物料分类、存储容量等信息。

c. 存储区域之间应有足够的通道和安全间距,便于物料的搬运和管理。

2. 存储容器选择a. 根据物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存储容器,如托盘、货架、储物柜等。

b. 存储容器应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确保物料的安全存放。

c. 存储容器上应贴有标识,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3. 物料分类和标识a. 对于不同种类的物料,应进行分类存放,便于快速查找和管理。

b. 每个存储容器上应贴有清晰的标识,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批次等信息。

4. 先进先出管理a. 对于有保质期的物料,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管理,确保物料的使用顺序和质量。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一、引言物料存储管理规范旨在确保物料的安全性、可追溯性和高效性,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档适合于所有涉及物料存储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仓库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和相关操作人员。

二、定义1. 物料:指用于生产或者销售的原材料、零部件、成品和辅助工具等。

2. 存储:指将物料妥善保管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类、摆放和管理的过程。

三、物料存储管理原则1. 安全原则:确保物料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防火、防盗、防潮等措施。

2. 可追溯原则:建立物料存储台账,记录物料的进出、库存数量和存放位置等信息,以便随时查找和追溯。

3. 效率原则:优化物料存储布局,提高存取速度和操作效率。

四、物料存储管理流程1. 物料接收a. 接收物料时,应核对物料的品名、规格、数量和质量,并填写物料接收记录。

b. 对于质量不合格的物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退货流程进行处理。

c. 接收后的物料应及时送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并进行标识和登记。

2. 物料存储a. 根据物料的性质和特点,将物料进行分类,并确定适当的存储条件和区域。

b. 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殊物料,应按照像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进行专门存储。

c. 物料存放时应按照先进先出(FIFO)原则进行摆放,以确保物料的新鲜度和使用效果。

3. 物料出库a. 出库前应核对物料的品名、规格、数量和质量,并填写物料出库记录。

b.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如高值物料或者需要批次追溯的物料,应进行额外的审核和审批。

c. 出库后应及时更新物料存储台账,并进行库存调整。

4. 物料盘点a. 定期进行物料盘点,以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b. 盘点时应按照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并记录盘点结果。

c. 盘点过程中发现的差异应及时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五、物料存储管理的工具和设备1. 货架和货位:根据物料的特点和存储需求,选择合适的货架和货位进行存放和管理。

2. 标识和标签:使用标识和标签对物料进行分类、标记和识别,以便快速找到和取用。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物料存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确保物料的安全和有效管理,制定一套物料存储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物料存储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物料分类存储1.1 合理分类:根据物料的性质、用途和特点,将物料进行合理分类,如将易燃、易爆物料与其他物料分开存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1.2 标识明确:对不同类别的物料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批次等信息,以便于快速查找和管理。

1.3 区域划分:根据物料的分类,划分不同的存储区域,确保不同类别的物料互不干扰,避免交叉污染。

二、储存环境要求2.1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物料的要求,控制储存环境的温度,避免物料受潮、变质或者过热。

2.2 湿度控制:对于易受潮的物料,应保持储存环境的湿度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物料受潮导致质量问题。

2.3 光照控制:对于对光敏感的物料,应避免阳光直射,采取遮光措施,防止物料受到光照而发生变化。

三、储存设备和工具3.1 货架选择:根据物料的特点和存储需求,选择适合的货架,确保存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物料的安全存放。

3.2 堆垛设备:对于大批量物料的存储,应选用合适的堆垛设备,提高存储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

3.3 相关工具:提供必要的存储工具,如叉车、搬运工具等,方便物料的搬运和存储操作。

四、入库和出库管理4.1 入库检验:对于进货的物料,进行入库检验,确保物料的质量和数量与采购合同一致。

4.2 入库记录:建立入库记录,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等信息,方便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4.3 出库管理:制定出库管理制度,确保出库操作符合规范,防止误发、漏发等问题的发生。

五、定期检查和清理5.1 定期检查:定期对存储区域进行检查,检查物料是否过期、变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及时处理问题。

5.2 清理整理:定期清理存储区域,清除杂物和过期物料,整理货架和工具,保持存储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使物料储存、保管、搬运和防护有序进行,以维护质量良好。

2.范围
本公司所有物料、半成品及成品。

3.职责
3.1仓库负责使本控制办法得到有效实施。

3.2计划部负责超期物料是否再使用的判定。

3.3品质部和工程负责超期物料的检验和分析。

4.定义与缩写

5.工作流程及内容说明
5.1储存期限
5.1.1贴片阻容件类:6个月
5.1.2(真空包装)IC : 1年
5.1.3SMD类贴片LED元件:1年
5.1.4插件阻容件类: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感、晶振:3〜6个月
5.1.5插件变压器类:6个月
5.1.6插件IC类:4个月
5.1.7 PCB 类(PCB、PCBA) : 6 个月
5.1.8插件连接器类:6个月
5.1.9小型的电力,电子装置类:6个月
5.1.10包装材料类:12个月(彩盒6个月)
5.1.11塑胶类:4个月
5.1.12金属类:6个月
5.1.13助焊/去焊剂类、松香、天那水、洒精等:供应商提供期限
5.1.14锡膏:6个月
5.1.15锡线类(锡线、锡条等):6个月
5.1.16半成品:6个月
5.1.17成品:6个月
5.1.18电芯:22个月(每三个月分容一次)
5.2储存区域环境
5.2.1储存区分为:暂存区、良品区、不良品区。

5.2.2储存条件:仓储场地须通风、通气、通光、干净,白天保持空气流畅,下雨天应关好门
窗,以保证物料干燥,防止受潮。

5.2.2.1 IC\电芯仓库温度<40度、湿度<70%:
5.2.2.2普通仓库温度<40度、湿度<90%
5.2.3易变质物料在仓储期,要采取封保鲜纸、消毒等适当措施,防I上产品变质。

5.3储存规左
5.3.1储存应遵循之原则:防火、防水、防压、定点、泄位、定量、先进先出
5.3.2物料上下叠放时要做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5.3.3易受潮物料,严禁直接摆放于地上,,应放货架或卡板上进行隔离。

5.3.4呆废料必须分开储存。

5.3.5不允许有火种进仓,晚上下班前应关好门窗及电源。

5.4安全
5.4.1对危险化学物品的保管,须遵守"三远离,一严禁"的原则,即''远离火源,远离水源,远离电源,严禁
混合堆放”。

5.4.2危险化学物品和易燃易爆品要进入指泄区域,并有专人保管。

5.4.3仓内严禁烟火,严禁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5.4.4认真执行货仓管理的'‘十二防”安全工作,即:防火、防水、防锈、防腐、防蛀、防磨、防爆、防
电、防盗、防晒、防倒踏、防变形。

5.4.5定期检査电线绝缘是否良好。

5.4.6消防设施齐全,按消防部门颁布的标准配备,每季度左期检查一次,确保其使用功能。

5.5保管
5.5.1仓库主管应将仓库内储存区域与料架分布情形绘制《物料储点阵图》挂于仓库明显处,当物料存放区域
有变更之时,储点阵图应做相应变更。

5.5.2坚持每日巡仓和物料抽查制度,左期淸理仓库呆滞料和不合格品。

5.5.3所有物料入库时,应将先进先岀标签及IQC检验结果标识于外包装箱明显处。

5.5.4对仓库内保存期满的产品,要立即通知品保重检,一经发现物料变质,要书面呈报上级。

5.5.4.1仓管人员依物料保存期限定期进行查核,对于超出储存期限的物料进行隔离,并请讣划部
判泄是否还会使用:如果需要使用则由仓库提供《库存复检申请单》给品保重新检验,要
求品保单位重新检验评估使用状况
5.5.4.2复检完的良品仓库继续使用,不良品则交品保和工程分析处理.
5.5.5所有物料必须建立完整的帐目、帐表或物料卡。

5.5.6对不同的物料,在进厂后要有明显的标识。

5.5.7贵重物料要入箱入锁,并有专人保管。

5.5.8严格执行"7S"活动。

5.5.9查出变质物料及时隔离及处理。

5.5.10如发料过程中産生的尾数则要将尾数包装好,保证其符合质量要求。

并注明编码和数屋。

5.6收发
5.6.1送领物料的资料手续不全或缺损时,无特殊批准,货仓严禁收发。

5.6.2未经QC检验或无标识的物料不准入仓。

5.6.3严禁收发已经确认的不合格品(个别情况需征得主管的或品管部门的书而同意)。

5.6.4分批发放"特采"或“加工挑选"之物料时,应将该检验状态转移至新的包装箱/袋之上。

5.6.5严禁私自使用货仓物品。

5.6.6发放物料严格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如有特殊情况须有上级领导书而通知。

5.6.6.1公司先进先出以物料管控标签管理。

以季度颜色区分:一季度绿色;二季度蓝色;三季
度黄色:四季度白色
S.6.6.2发料时应该按物料进出的先后顺序发料。

5.7搬运及防护
5.7.1搬运时,重物放于底部,重心置中,幷注意各层而之防护,堆放整齐于卡板上,用液压车叉匀速推行。

5.7.2严禁超高、超快、超量搬运物料。

5.7.3物料堆栈,以不超过厂区规划道路宽度为限,高度不得超过200厘米为原则。

5.7.4人力搬运注意轻拿轻放,放宜地面应平稳。

5.7.5货物承载运行应避开电线,水管及地面不平地方。

5.7.6下雨时,应对搬运的物料进行防淋措施。

5.7.7 IC及晶体管等静电敏感器件的储存或拿取时,必须采取防静电保护措施。

6参考文件

7.相关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