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议论文写作三要素教案及反思

议论文写作三要素教案及反思

议论文写作三要素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议论文写作三要素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2. 理解议论文写作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结论;3. 能够运用三个要素撰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4.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包含议论文写作相关内容的教材或教学资源;2. 板书工具:白板、彩色笔等;3. 学习材料:提供一些简单的议论文例子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例如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2.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辩论和争论的重要性,并引出议论文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议论文的三要素(10分钟)1. 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其目的是通过论点和论据来支持结论。

2. 分别解释论点、论据和结论的含义和作用,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3. 强调三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即论据用来支持论点,最终得出结论。

步骤三:分组讨论与实践(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讨论并确定一个论点。

2. 学生在小组内收集相关的论据来支持论点,确保论据充分、有说服力。

3.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论点和论据,并得出结论。

步骤四:教师点评与指导(10分钟)1.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论点、论据和结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改进之处。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论据的说服力,例如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提供统计数据等。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议论文写作的三要素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的表现,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议论文写作,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话题、讲解三要素、实践演练和反思总结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叙例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叙例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叙例【教学目标】1.明确议论文叙例的基本要求,并能按要求叙例;2.掌握议论文叙例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议论文的选例的内容:——【多媒体展示】①选例要围绕论点;②选例要真实;③选例要典型;④选例要新颖。

2.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①明确议论文叙例的基本要求,并能按要求叙例;②掌握议论文叙例的技巧。

二、阅读与思考:比照阅读,找出病因,概括叙例要求例1:〔文段一〕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

有了它,人们才可能到达知识和智慧的高峰。

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凭借轮椅上的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

——《说勤》〔文段二〕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

有了它,人们才可能到达知识和智慧的高峰。

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点半、八点左右就起床,他利用自己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

霍金是不幸的,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勤奋工作,终于走向人生的顶峰。

——《说勤》思考:1.比较: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哪则表达得更好,为什么?2.感悟:你认为叙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例2:〔文段一〕公元前698年冬十二月齐僖公驾崩,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次子公子纠、幼子小白。

依据周朝礼制,太子诸儿即位,他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齐襄公。

公元前686年冬十二月,齐襄公被堂兄弟公孙无知所杀,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方设法急忙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

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想射杀小白,拥立纠登上国君宝座,谁知箭射在衣带钩上,小白幸免于难,后夺取国君宝座,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不忘鲍叔牙之功,请他出来任齐相。

鲍叔牙诚恳地对齐桓公说:“臣是个平庸之辈,能力不行。

我任国相,只会使我的子孙后代有口饭吃。

《学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反思

《学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反思

《学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反思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内容是《写简单的议论文》,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第一次尝试写议论文。

所以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初步学会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观点,写简单的议论文。

在指导学生用摆事实阐明观点时,通过事例的辨别和筛选明确事实必须具有真实性、代表性和概括性。

用道理作论据,特别是引用革命导师、先贤和名人的有关论述,指导学生明确一定要持严肃的科学态度,不可有错漏,更不能断章取义。

这两种方法常常结合使用,特别是在运用事实阐明观点时,也要讲道理,要在举例的基础上加以分析。

分析必须围绕论点进行,使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

这是学生习作中容易忽略的,造成事例的堆砌,不能充分证明观点。

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比较思维训练和当堂练笔,将这一重点落到实处。

《学案》中有关顾炎武、华罗庚、海伦·凯勒的三个事例的阐述,让学生产生了一些思辨,这时老师如果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论点进行分析,学生对讲道理必须要有针对性理解得会更加深刻一些
第1页/共1页。

议论文作文教案反思初中

议论文作文教案反思初中

议论文作文教案反思初中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一直在尝试寻找最适合学生们的写作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议论文写作存在畏惧心理,他们往往认为议论文写作难以下笔,缺乏逻辑性和说服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设计了一堂以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为主题的写作课。

现在,我将对我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首先,我要对我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在本次写作课中,我的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学会使用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提高他们的论辩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概念模糊,对于如何使用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法也感到困惑。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明确地解释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并通过例证和练习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其次,我要对我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在本次写作课中,我以讲解和练习为主要教学方式。

我首先向学生们讲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然后给出了一个话题,要求学生们现场写作。

然而,我发现这种方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论证的逻辑性和论据的恰当性,而是单纯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会如何运用论据和论证方法。

再次,我要对我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在本次写作课中,我采用了讲解法和练习法。

然而,我发现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对于讲解的内容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们在讨论和实践中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技巧。

最后,我要对我的教学评价进行反思。

在本次写作课中,我采用了自评和他评的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然而,我发现学生们在评价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作文的语言表达,而忽略了论证的逻辑性和论据的恰当性。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对评价标准进行调整,更加注重对学生论证能力和论据运用能力的评价。

总之,虽然本次写作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我相信只要我能够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改进,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导学案含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导学案含教学反思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若不听信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
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谈国事,自不会因一人之乱而七庙隳,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若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且,自不会痛失街亭,一败千里,死不瞑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发现许多学生写作文不是没有得法,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议论要言之有据,关键在于要掌握充实、丰富的材料,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多做阅读摘抄笔记。
3、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所用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丰富、多样一些,比如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
环节三




勿以好恶论断之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
环节三




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为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臣,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感情的亲疏可以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碍你对真理的认识,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论据的特征,理解运用论据使议论文内容充实的方法。

《议论文》 教学设计

《议论文》 教学设计

《议论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提出论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逻辑表达的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议论文,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等方面的见解和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难点(1)如何准确地提出鲜明、有针对性的论点。

(2)怎样合理地选择和运用论据,使其能够有效地支持论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和写作技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热点话题,激发思维,为写作积累素材和观点。

3、范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议论文范例,让学生学习其优点。

4、写作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具有争议性的社会事件或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讨论,从而引出议论文的主题。

例如:“最近,有关青少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应该严格限制;而另一些人则觉得电子产品也有其积极作用,只要合理使用,无需过度担忧。

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特点:具有逻辑性、说理性和针对性。

2、议论文的要素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核心。

论点应明确、新颖、有针对性。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论据要真实、可靠、充分,能够有力地支持论点。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要严密、合理,具有逻辑性。

3、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引出论点。

分析问题(本论):运用论据进行论证。

解决问题(结论):总结论点,得出结论。

4、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证明论点。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反思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反思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反思执教人:周慕珍教学内容:议论文写作——结构教学过程:第一步,揭示议论文写作搭好架子很重要?根据学生作文中的表现情况,发现这样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将写议论文作为作文文体的首选,但很多作文有写议论文的意向,写出来却不像议论文。

主要表现是议论文结构不合体。

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没有分论点;甚至在列举论据时,还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和记叙。

结尾不能够进行道理上的总结或引申,却出现大量抒情。

第二步,分析原因:一是思路不合逻辑。

如开头提出的议论文论点是“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逻辑思路,接下来的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来展开,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够带来的好结果;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在写“三思而行是什么”或者“怎样三思而行”,让人感到别扭。

二是不重视段落层次。

很多学生写作没有分段分层意识,对各段各层的功能、地位、长短没有固定看法,导致该简短的段落却冗长拖沓,该丰富完整的段落却支离破碎。

三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

为此,写好议论文,必须走好以下三步,即结构合体,思路入格,粘连有术。

第三步,指导学生按照三个步骤规范议论文写作(结合学生作文)1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曰“引论”、“本论”、“结论”)三大块构成。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方向分层展开论述。

即论述展开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

一般情况下,一篇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方向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

但无论是从哪个方向展开,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

作文议论文讲课教案模板

作文议论文讲课教案模板

作文议论文讲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作文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议论文的写作要领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讲解作文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清议论文的逻辑结构,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或者给学生看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2. 讲解。

(1)介绍作文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据、结论等部分的写作要求。

(2)讲解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选择论点、如何运用论据、如何展开论述等。

3. 实例分析。

选取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4. 练习。

让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练习,可以提供一些话题或者让学生自选话题进行写作。

5. 评析。

对学生的议论文进行评析,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

6.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作文议论文的写作要领和技巧,提高了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五、课后作业。

布置一篇议论文的作业,让学生在家进行写作练习,并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议论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

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执教人:黄帮民教学内容:议论文写作——结构执教班级:高二(8)班教学时间:2012年3月29日(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步,揭示议论文写作搭好架子很重要?根据学生作文中的表现情况,发现这样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将写议论文作为作文文体的首选,但很多作文有写议论文的意向,写出来却不像议论文。

主要表现是议论文结构不合体。

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没有分论点;甚至在列举论据时,还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和记叙。

结尾不能够进行道理上的总结或引申,却出现大量抒情。

第二步,分析原因:一是思路不合逻辑。

如开头提出的议论文论点是“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逻辑思路,接下来的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来展开,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够带来的好结果;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在写“三思而行是什么”或者“怎样三思而行”,让人感到别扭。

二是不重视段落层次。

很多学生写作没有分段分层意识,对各段各层的功能、地位、长短没有固定看法,导致该简短的段落却冗长拖沓,该丰富完整的段落却支离破碎。

三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

为此,写好议论文,必须走好以下三步,即结构合体,思路入格,粘连有术。

第三步,指导学生按照三个步骤规范议论文写作(结合学生作文)1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方向分层展开论述。

即论述展开的方向: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

一般情况下, 一篇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方向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

但无论是从哪个方向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

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

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例如:议论文范文1(学生作文和优秀范文对照)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

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例如:议论文范文2(学生作文和优秀范文对照)2思路入格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

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

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议论文作文,最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 ,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

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

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来立分论点。

如“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

如果我们要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话,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上“因为”,在“坚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同样,分论点和议论文的论据之间,也应当是因果联系。

如在“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这个分论点后面,就可这样展开论述:“边防战士的坚守,使国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师的坚守,使桃李满天下;白衣天使的坚守,使病魔为之屈服。

”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飞”这个分论点下可以这样展开论述:“行动可以受制于客观现实,思想却永远享受绝对的自由。

有了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与浪漫于一身的诗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后主李煜;才有了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才诗人海子。

总之,因为这份思想的自由,社会才会在其牵引之下不断地进步,才会创造出一个个永载史册的人类奇迹。

”3粘连有术一篇像样的议论文,除了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思路入格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没有这样的阐述和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而这个粘连是有“术”的。

(一) 观点+过渡+事例+分析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过渡”和“分析”。

所谓“过渡”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用适当的词句来勾连,以接通文气,使观点和议论文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

所谓“分析”,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还必须对事例进行适当的分析评论,指出其本质特点,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在一起。

例如:议论文范文3(学生作文、范文)(二)观点+过渡+论据+分析+归纳这种议论文论证方式就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归纳”。

所谓归纳,就是从多个事例中提炼出必然性的东西。

既然要从多个事例中提炼,那么,“论据”部分,就应是两个或三个以上。

例如:议论文范文4(学生作文、范文)(三) 一般道理+个别道理即“演绎推理法”。

前面的分析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用普遍性的真理(论据)来证明特殊的论点的方法。

例如:议论文范文5(学生作文、范文)第四步,总结:议论文是特别注重结构的,如果完成了以上三步走,大概就能写出结构上像样的像样的议论文了。

教学得失:收获: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议论文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对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和提高写作效率有很大促进。

好的结构可以从直观上很好的显示议论的条理层次,使作文“面貌一新”不足:从写作实践来看,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仍然难以根本纠正随意议议评评,一事一议一事一评。

理论思考和解决方法:学生论辩思维较差,对议论文写作缺乏系统的操作方法,对于结构这种基本要求都不太重视。

所以训练写议论文,在提出论点、选择论据、展开论证等基本意识已经养成后,如何提高议论文作文水平,应该从规范结构上做起。

一、总分式引论(提出论点)论据①+分析论证结构模式一: 本论(证明论点 ) 论据②+分析论证并列论据③+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论据并列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结构模式二: 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论点并列,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结论(照应全文))“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二,并列式(主体部分并列式)1、并列式模式结构(1):分论点并列式写作步骤: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

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结构模式一: 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论点并列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具体要求:(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2、并列式模式结构(2):分论据并列式写作基本要求: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引论(提出论点)论据①+分析论证结构模式二: 本论(证明论点 ) 论据②+分析论证并列论据③+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论据并列三,对照式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

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1、基本结构(一)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引论(提出论点)论点正论据(事实、论据)小结结构模式:本论对照论点反论据(事实、论据)小结结论(评析照应)2、基本结构(二)破立结合: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四、层进式层进式的基本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设问导思,纵深拓展,要钻牛角尖基本模式:是什么(概念)——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为什么(原因)——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怎么办(方法)——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会怎样(意义、作用、结果)——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1、基本结构(一)论述了“为什么”后,进一步指出“怎么样”。

2、基本结构(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二0一二年七月二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