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广告中的生态批评话语分析
对接文化自信的英语作格动词之生态语言学层面分析

媒介与文化研究MEIJIE YU WENHUA YANJIU- 143 -一、生态批评话语分析Haugen(1972)定义生态语言学为一门研究语言和周边环境或社会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学科(王,2007:53-57)。
韩礼德(1990)认为,应用语言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推动着人们去研究生态后果和语言使用之间的联系。
Fill(2001)总结Haugen(1972)and Halliday (1992)的两点:第一,生态语言学是比喻,将生态学看成是天然语言学,关注物种和语言多样性;第二,生态学是生物学,语言和生态学之间具备联系,生态学范畴可理解语言应用。
本文运用生态批评话语分析来审视动词作格应用,从而研究作格性应用的生态影响及其产生原因,展现了“命运共同体”人类语言的实践。
生态批评话语分析(Eco-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包含批评话语分析在分析文本的环境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运用,分析潜在的语言假设和深层次隐含信息,以及分析为取得某些环境目标所做出的评论性话语(Stibbe 2012, Harr é et al. 1999)。
它研究语言与社会或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在揭露潜在破坏性意识形态的同时,还研究了话语呈现。
韩礼德对于语言系统中非生态因素的评论,引起越来越多有关语言生态影响(Halliday,1992;Goatly,1996;Gerbig,1993;Alexander,1996)的讨论和生态批评话语分析(Jung,2001;Gerbig,1993;Mühlhaüsler,1996)的讨论。
生态语言学家从语言和言语不同层面上评论语言并指出非生态的语言使用和人类中心说都是从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去呈现自然世界的。
在传统语法中,主体经常是人类或者有意识类而客体往往是被动的无意识存在。
并且主体、客体以及其周围因素的分类阻碍了我们对于“世界是一体的”这一事实的客观认知。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批评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批评
生态批评理论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的分支,在不断发展的文学领域,从另一个角度变换传统思维研究文学的创作,探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以及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
与各种各样的生态主义批评思想相比较而言,文学上的生态批评的发展要晚很多。
生态批评理论的建构不断趋于完善,应用面越来越广,逐渐应用到了文学批评理论的实践,为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血液。
生态文学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的劳伦斯·布依尔在《生态批评暴动》一文中说,融入了自然环境的文学作品创作成为一场大规模运动的发展时间很短,而在此之前,发达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批评性阅读已经持续很久。
对于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研究,文学创作者对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步将其应用到作品之中。
有一些生态学者在作品中阐述:生态问题是唯一值得我们奋斗的事情,没有了地球,就没有我们人类的一切。
对环境的不断透支、不断索取,迟早会报复在人类自己身上。
美国后现代理论家大卫·格里芬指出:“现代性的危机持续危及我们星球上的每一个幸存者。
人类对世界观与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军国主义、核主义和生态灾难的关系认识的加深,极大地推动人们去查看后现代世界观的依据,去想象人与同类、人与自然甚至整个宇宙之间关系的后现代方针。
”。
生态话语分析话题、特征及启示

生态话语分析话题、特征及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生态话语分析这一新兴领域,阐述其重要话题、核心特征以及对我们理解现实世界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启示。
生态话语分析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语言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旨在揭示语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倡导通过语言的力量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本文将首先概述生态话语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接着深入探讨其核心话题和特征,最后阐述其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启示。
二、生态话语分析的主要话题生态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旨在探讨人类语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一领域中,研究者们关注多个重要话题,从多个角度揭示了语言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与影响。
生态话语分析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工业生产、城市发展、资源开采等方面。
语言在这些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用于描述和解释这些行为,还参与了决策过程,影响了人类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生态话语分析的重要话题之一是如何通过语言来揭示和反思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生态话语分析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和文化维度。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问题,也是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
语言作为社会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生态话语分析关注如何通过语言来揭示和批判社会文化因素在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作用,推动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生态话语分析还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行动。
语言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呼吁公众参与、传播生态知识等方式,语言可以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因此,生态话语分析的重要话题之一是如何通过语言来构建和传播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行动,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话语分析的主要话题涵盖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和文化维度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行动等方面。
生态批评三分法英文

生态批评三分法英文Title: Ecological Criticism: A Trifecta Approach.Ecological criticism, often referred to as ecocriticism,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explores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e natural world. It examines how human beings perceive, represent, and interact with the environment in literary works. This approach aims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by analyzing the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literary text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elve into the trifecta approach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which encompasses the three key dimensions of ecocriticism: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literary analysis, and the ethical dimension.1.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is the foundation of ecocriticism. It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natural world as a complex, interconnected system, rather than acollection of individual entities. This perspective emphasizes the interdependence of all living beings and the need to view the environment as a holistic entity. In literary works,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encourages readers to notice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ture, the ways in which it is described, and the role it plays in the overall narrative.For example, in a novel set in a rainforest,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would encourage readers to consider the rich biodiversity of the rainforest, the intricate webs of life that exist within it,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is ecosystem. By doing so, readers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 fragility and beauty of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e need to protect it.2. The Literary Analysis.The literary analysis is the core of ecocriticism. It involves a close reading of literary texts to identify themes, symbols, and images related to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This analysis explores how authors uselanguage to represent nature,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it, and the ecological messages they convey through their works.For instance, in a poem about the beauty of a sunset, a literary analysis would delve into the poet's use of imagery, metaphors, and rhythm to evoke the emotional response of the reader towards the natural phenomenon. By analyzing these literary devices, we can gain insights into the poet's perspective on nature and their ecological values.3. The Ethical Dimension.The ethical dimension of ecocriticism extends the scope of analysis beyond the literary text to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of human ac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It encourages readers to evaluate their own behaviors and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the natural world. This dimension of ecocriticism aims to foster a sense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al awareness among individuals.For instance, in a novel that explores the consequencesof unchecked industrialization, the ethical dimension would prompt readers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consumption habits, the impact of their ac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need to adopt more sustainable practices. By examining these ethical implications, ecocriticism encourages readers to become active agents of change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In conclusion, the trifecta approach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e natural world. By integrating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literary analysis, and the ethical dimension, ecocriticism promot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ustainability, and ethical responsibility among readers. As we delve deeper into the world of literary texts, we must remember that our actions and choices have consequences that extend beyond the pages of a book to the very fabric of our planet. It is only through a mindful and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that we can hope to create a mor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future for ourselves and our planet.。
英汉环保语篇的生态话语对比分析

英汉环保语篇的生态话语对比分析英汉环保语篇的生态话语对比分析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保话题在英汉语境中的讨论也越来越频繁。
英汉两种语言在环保话语中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不仅涉及语言结构的差异,还涉及到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英汉环保语篇中的生态话语,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对待环保话题的不同方式,并探究其中的文化差异。
首先,英汉环保语篇存在着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语法特点。
在英语中,强调句式常用于表达环保主题,例如:“Only by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can we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这种句式会使句子更加肯定和强调环保对环境的重要性。
而在汉语中,可能会采用反问句结构来表达环保主题,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我们的家园吗?” 这种句式会通过反问的方式来鼓励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和行动。
其次,英汉环保语篇在表达环保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英语环保语篇中通常会强调个体责任和行动,强调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环境。
例如:“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recycle and reduce waste.” 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个体的责任和行动。
而在汉语环保语篇中,可能更强调社会责任和团体行动。
例如:“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 这种表达方式突出了团体和社会的责任,呼吁大家共同行动。
此外,英汉环保语篇的修辞手法也有所不同。
英语环保语篇中常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例如比喻、夸张和反复强调。
例如:“Our planet is on the brink of disaster. If we don't take immediate action, it willbe too late.” 这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张和比喻来强调环保问题的紧迫性。
而在汉语环保语篇中,可能更常使用静态描述和实事求是的表达方式。
例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英语广告中的生态批评话语分析

Vol.10No.12013年1月第10卷第1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131.生态语言学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 )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
其宗旨是“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Haugen ,1972)近几十年以来,人口急剧增长、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人们渴望和谐的生态环境,不同学科的学者们也在积极寻找各种途径以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生态语言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王晋军,2007)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但总体上说来可归入Halliday 和Haugen 所创的两大研究领域。
第一,用“生态”作为语言在环境系统中的隐喻,此类研究强调会强化或弱化语言功能的环境因素。
第二,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生态”的含义并探讨语言对环境的影响。
前者被称为“语言的生态学”,重视诸如语言多样性、濒危语言、语言活力、语言进化一类的问题。
后者被称为“环境语言学”,研究课题涉及对特定语言系统的生态学分析、语言对生态系统的作用、生态语法等。
(范俊军,2005)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话语分析吸收了当代批评语言学的理念,即从生态学出发去批评和分析在语言上社会化的生态意识形态和行为。
对话语和语篇的生态学批评主要集中在对“表面生态化”(surface ecologization )现象的分析。
如今,到处都是“绿色广告”,声称其产品或技术是“绿色”的、“环境友好”的,这种现象可归入语言使用的“表面生态化”。
语篇的生态学分析就是要揭开这种表面生态化的虚伪面纱。
本文通过对英语化妆品和汽车广告进行生态批评话语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广告中表面生态化的现象,并指出其对环境的潜在的危害,提高人们对语篇中的非生态现象的识别能力。
中英文商业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香水广告“Very Irresistible Givenchy”

型的成熟女性形象 。其次 , 广告 文本 中性感的语境尤为突出 , 在西方性感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 的女性特征之一 。在广告 中
( et igdsore) i ni n i uss ,思 考 读 者 位 置 ( ikn bu e d f y c t n igao th h t ra igps o ) , edn oi n 等 我们 可以获得语 言 背后的潜在 的信息及 i t 文化 , 洞悉语言与文化之 间的关 系 ( a ,0 3 。本文 以纪梵 Cr 20 ) r 希公司推 出的“ e rs t l Gvn h ” 倾 城之魅 ) V r I ei be i ey ( yr s e i 香水广 告为 例, 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 , 来展示 文化与语 言之 间的相互 构建关 系及教学启示。
“
snu i ” “est n ,bakdesad 8lu ”等 这 样 描 e sat ,snao ” “lc rs” “e¥a ly i n 1l 写女性性感 的词 。 一语境也 因图片 中 LvT l 在床上性感 这 i yr e
的打扮和姿势得到 了进 一步强化 , 而右下角 的“ 倾城之魅 ” 香 水暗示 了 LvT lr 为典 型代表 的女性 的魅力和性感与该 i y 作 e 香水密不可分 。广告 撰写者通过对词汇精心选择和形象别 出 心裁 的设计 , 为成 熟女性树立完美典范或者说设立 了标准。 在 西方文化 中, 熟女性应该是具有女人 味的 , 成 尤其是应该性感 迷人 。如果一位女子具有如此特征 , 那她就具有“ 顷城之魅” ,
性, 性感和 自然 。 首先 , 广告中的女性语境是不言而喻的。 广告 针对 3 0来岁成功女性 ,这一点可 以从它 的代言人 ,出生于
产生 它的自身意义。 通过分析探究语言特征这一表面现象 , 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10No.12013年1月第10卷第1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131.生态语言学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 )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
其宗旨是“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Haugen ,1972)近几十年以来,人口急剧增长、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人们渴望和谐的生态环境,不同学科的学者们也在积极寻找各种途径以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生态语言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王晋军,2007)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但总体上说来可归入Halliday 和Haugen 所创的两大研究领域。
第一,用“生态”作为语言在环境系统中的隐喻,此类研究强调会强化或弱化语言功能的环境因素。
第二,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生态”的含义并探讨语言对环境的影响。
前者被称为“语言的生态学”,重视诸如语言多样性、濒危语言、语言活力、语言进化一类的问题。
后者被称为“环境语言学”,研究课题涉及对特定语言系统的生态学分析、语言对生态系统的作用、生态语法等。
(范俊军,2005)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话语分析吸收了当代批评语言学的理念,即从生态学出发去批评和分析在语言上社会化的生态意识形态和行为。
对话语和语篇的生态学批评主要集中在对“表面生态化”(surface ecologization )现象的分析。
如今,到处都是“绿色广告”,声称其产品或技术是“绿色”的、“环境友好”的,这种现象可归入语言使用的“表面生态化”。
语篇的生态学分析就是要揭开这种表面生态化的虚伪面纱。
本文通过对英语化妆品和汽车广告进行生态批评话语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广告中表面生态化的现象,并指出其对环境的潜在的危害,提高人们对语篇中的非生态现象的识别能力。
2.广告语篇的生态话语批评分析2.1化妆品广告化妆品广告的主要作用是宣传其具有美容或延缓衰老的功效,因此化妆品广告通常会使用极其优美的语言来诱惑女性购买。
这些广告还经常强调它们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化妆品,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任何伤害,从而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去购买和使用。
下面是二则国际著名化妆品广告:例一:ELIZABETH ARDENCeramide Gold Ultra Restorative CapsulesPure,potent,intensive.These new single dose capsules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Our exclusive CLX Complex delivers the restorative power of Ceramides and essential lipids to help strengthen skin ’s barrier against the visible signs of time.Supports skin ’s own natural collagen for a firmer outlook.Takes the focus off lines and wrinkles to maximise smoother,even toned,younger looking skin.该广告使用pure 这样的词语,很容易使读者认为该产品是由天然成分制成的。
其实我们除了Ceramide 之外,根本不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一方面强调该产品是高科技化妆品,另一方面又强调其天然属性,让读者感觉迷惑不已。
Restortive,younger,smoother 这些词语巧妙的使用,让人们觉得会拥有漂亮光滑的皮肤,但却不知道能到达何种程度。
例二:LANCOMEABSOLUE ULTIMATE BXReplenish -Radiance -Anti-Brown spotAbsolue Ultimate βX serum is enriched with our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Pro bined with a bio -network of wild yam,soy,sea algae and barley,this serum helps the skin to regain a look of vitality and firmness ;deeply replenished with moisture,the skin ’s barrier function is reinforced.Reveal skin that looks visibly younger:wrinkles appear reduced,skin feels denser to the touch and your complexion looks more even and luminousLIFE BEGINS AR 50Deeply replenish the skin,visibly reduce the appearance of brown spots.这则广告中使用了大量的科学术语,如βX serum ,Pro-Xylane 。
广告中提到该产品使用了wild yam ,soy ,sea algae and barley 等天然成分,以减少我们对这种化妆品真实成分的担忧。
同样,该广告通过故意模糊天然和人造成分来蒙蔽消费英语广告中的生态批评话语分析程建山(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近几十年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生态语言学的诞生。
生态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就是生态批评话语分析,即从生态和环境的角度对语言的使用进行批评分析。
本文从英语化妆品和汽车广告中发现,这些广告大量使用环保、天然等语言成分来掩饰其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从而揭示了这些语篇中的非生态因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广告;批评话语分析124··者。
另外,广告中大量使用带有re-前缀的词语,如replenish、regain、reveal、reduce,强调该产品会使人减少皱纹、变得年轻。
总之,化妆品广告大多会强调其所使用的天然成分,而对化学成分却基本不提及,给人感觉是化妆品完全是绿色、天然的,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伤害。
众所周知,化妆品最主要的成分是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是有害的。
据科学发现,化妆品是引起皮肤过敏症的原因之一,有些化妆品还含有毒素,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据估计,化妆品高达50%的成本来自于包装和广告费用。
产品的过度包装既浪费了资源也破坏环境。
有些产品在洗掉以后需要很长时间在废水中分解,在到达河流溪水中会毒害水中的鱼类和植物,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Anne Filbey,2008)2.2汽车广告汽车是造成现代社会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2,不仅导致环境污染而且助长了全球气候变暖。
汽车排量越大,污染也越大。
然而大部分汽车广告会强调它们是低碳环保的,给人感觉是似乎汽车污染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Susan Hogben,2009)下面是二则世界著名汽车的图画广告:例一:Golf GT TSI这则广告中间画的是一辆汽车在岩石上行驶,左边是幽暗的森林,有几只狼在汽车旁边,图片上面写着high performance,右边是明亮的草原,有一只梅花鹿正在吃草,上面写着low emissions。
广告正文是这样写的:“It also does over38mpg,and emits just175g of CO2per kilometre.More power,less pollution.Better to drive.Better for the planet.”广告末尾写道,“CO2emissions for the Golf GT TSI are lower than other engines with similar power outputs.”low emissions使读者认为该汽车比所有其他汽车的排放量更少。
汽车左边的狼群会让人联想到该车性能良好,因为狼是活力和力量的象征。
汽车右边的鹿也使人联想到该车对环境无污染,是环保型汽车。
例二:Renault Twingo Dynamicque该广告在淡绿色背景中印着一辆汽车照片,并且从汽车的尾气中传出大小不一的绿色树叶,有一片树叶上写着“eCO2 economical ecological”。
Ecological和eCO2以及正文中使用的ultra low都使人产生误解,这些夸张词语的使用导致读者推测该汽车对环境几乎没有伤害,属于经济环保型汽车。
而且,该广告使用树叶来代替汽车尾气排放,用一种对环境有好处的树叶来代替对环境有害的尾气也暗喻了它的环保特征。
3.结论环境污染最大的问题是物质主义和人类的贪婪心理。
除非人类停止追求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如化妆品和汽车等,而采取一种更简单的生活方式,否则这样的产品和广告将会越来越多。
(Anne Filbey,2008)这些广告大多披着绿色环保、纯天然的外衣,吸引消费者购买,而对于它们对人体或环境的害处较少提及。
本文对这些广告语篇的生态批评话语分析的目的是揭示这些所谓环保的产品对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破坏作用,告诫消费者不要被这些产品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减少这些产品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做贡献。
生态语言学在生态恶化的现实环境中产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的根本作用就是“研究语言在可能改善或解决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A Fill M,2000)(注:本文系武汉工程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201110)参考文献:[1]Anne Filbey.The hide of a rhinoceros or soft as a baby’s bottom?Ecology and the language of cosmetic advertisements[OL].www..2008.[2]Fill,nguage and Ecology:Ecolinguistics Perspectives for2000beyond[A].In AILA Organizing Committee(eds.).Selected Papers from AILA1999Tokyo[C].Tokyo:Waseda University Press,2000. [3]Haugen,E.The Ecology of Language[A].In Anwar S.Dil(ed.).TheEcology of Language:Essays by E.Haugen[C].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4]Susan Hogben.It’s(not)easy being green,unpacking visual rhetoricand environmental claims in car,energy and utility advertisements in the UK(2007-08)[OL].2009.[5]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6]王晋军.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