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合集下载

统编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半坡居民C.北京人D.山顶洞人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种植水稻C.会制造彩陶D.可能会使用火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是通过………………………………………………………………………………………()A.考古发掘B.神话传说C.学者推断D.历史记载4、下列原始居民中,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A.农作物的种植B.打制石器的出现C.家畜饲养的出现D.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6、我国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烧制彩陶的原始居民是……………………………………………()A.半坡人B.元谋人C.北京人D.河姆渡人7、五六千年前,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分布于………………………………………………()A.长江流域B.松辽平原C.云贵高原D.黄河流域8、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为………………………()A.满族B.藏族C.蒙古D.华夏族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商B.秦C.西周D.夏10、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A.禹B. 纣C.汤D. 黄帝11、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商王迁都至殷后,商朝逐渐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后人又称商朝为殷。

112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112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13.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学|科|网...学|科|网...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聚落D.河姆渡聚落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地穴式圆形房是黄河流域的、距今6000年的半坡聚落的人居住的;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依据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反映此人疏通水流堵塞,可知是禹;结合课本所学,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故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3)依据材料一黄帝的贡献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可得出黄帝具有创新精神、奉献精神,改革精神等;由材料二大禹治水十多年,三过家门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得出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等。
8.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A.黄帝B.禹
C.汤D.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商纣的有关知识。商纣是商朝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9.《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答案】B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专题片《人类起源》在重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阶段后,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历程。

关于人类起源正确的说法是()A.猿经过劳动进化为人B.女娲造人C.亚当和夏娃造人D.上帝造人2.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3.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关于半坡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能制造石器、骨器和角器B.会使用弓箭,会捕鱼C.会纺织、制衣D.会建造房屋、种植水稻和粟5.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哪一人物开始的()A.黄帝B.炎帝C.禹D.舜6.“禅让是在位部落联盟首领自愿进行的让贤之举,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

”据此分析,禅让制的依据是()A.经济实力B.个人才德C.社会地位D.前任推荐7.迁都是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迁到另一个城市。

商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A.政治动乱和水患B.统治者想扩大势力C.外族入侵D.商朝人思念家乡8.有学者曾说:“商代的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下列能说明这句话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卿大夫②诸侯③士④周王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10.“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昏庸,失去民心C.“国人暴动”D.牧野之战的影响二、材料解析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三皇五帝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灭六国D. 汉朝建立4. 佛教是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A. 汉朝B. 三国C. 晋朝D. 隋朝5. 以下哪个不是唐代的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总称。

()7.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

()8. “文景之治”是指汉武帝时期的治理成就。

()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10.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12. “三分天下,______其一”是形容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势力分布。

13.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

14. 北宋时期,______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5.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航海活动,共下西洋______次。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17. 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8. 请解释“科举制”是什么,并简述其历史发展。

19.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指什么?20. 请列举并简要介绍明朝的三大名著。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如果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外交使者,你将如何向外国介绍唐朝的文化和科技?22. 请分析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3.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什么?它对中国的海外贸易有何影响?24. 请比较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策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1、距今约170万年到约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 )A、原始社会时期B、奴隶社会时期C、封建社会前期D、封建社会中期2、以下原始人类中,距今时间最近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3、会人工取火的人类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4、相传发明养蚕繅丝的是( )A、黄帝B、嫘祖C、女娲D、伏羲5、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A、男子社会地位的提高B、私有财产的出现C、贫富分化的出现D、生产力的发展6、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工具B、会不会过群居生活C、会不会使用火D、会不会制造工具7、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的,最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语言、文字B、过群居生活的方式C、生产工具的进步D、人的体貌特征的变化8、2008年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

而在原始社会时,许多远古人类就生活在那里,他们是( )A、北京人、山顶洞人B、北京人、半坡居民C、山顶洞人、河姆渡居民D、半坡坡居民、河姆渡居民9、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在原始农耕时代领先于世界的贡献是( )①种植粟②制造陶器③种植水稻④挖掘水井⑤发明瓷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10、如果你来到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你会看到这些原始居民劳作时,使用的工具是( )A、木棒B、铁器C、石器D、青铜器11、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由不同的部落融合而成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12、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出现这种房屋构造的原因是( )A、外形美观B、根据自然条件而定C、人们喜欢这种建筑D、便于饲养家禽13、下列人物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黄帝、尧、舜、禹B、尧、舜、禹、黄帝C、禹、舜、尧、黄帝D、黄帝、尧、禹、舜14、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B、启C、桀D、伯益15、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治水三过而不入的是( )A、尧B、舜C、禹D、启二、列举题(15分)1、列举我国境内远古人类的三个典型代表。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A. 云南元谋B. 陕西蓝田C. 北京周口店D. 山东大汶口2.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是()A. 干栏式B. 半地穴式C. 洞穴D. 楼房3.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居民4. 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5. 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6. 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 大豆和小麦B. 花生和高粱C. 甘薯、玉米D. 水稻、粟7. 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 河姆渡原始居民B. 半坡原始居民C. 炎帝部落D. 黄帝部落8.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A. 以原始农业为主B. 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C. 以采集、狩猎为主D. 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9. 下列现象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 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C. 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 河姆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10.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中国人这样亲切地赞颂黄河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它是中国最早人类的发源地B. 它灌溉了大批良田,千秋万代造福中国人民C. 我们的祖先全靠黄河的养育D. 中华民族早期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11. 促使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的变化B. 氏族公社的形成C. 原始农业的发展D. 学会建造房屋12. 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A. 半坡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大汶口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13.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B.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C. 甲骨文是秦汉时期刻写在龟甲、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D.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14. 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附答案)

XX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班级:七()班姓名:总分:1、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著名的北京人遗址发现于( )A.周口店B.元谋县C.大汶口D.河姆渡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决定因素的是()。

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劳动4、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

这说明( )A.传说是不可信的B.传说都是历史事实C.传说中有些资料是可信的D.传说太夸张,应该完全否定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A.烧烤食物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D.懂得人工取火6、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A.元谋人B.长阳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7、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B.②C.②③D.③④8、距今约6000年前,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 B.水稻 C.粟 D.玉米9、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10、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11、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A. 尧B. 舜C. 鲧D.禹12、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B.炎帝C.舜D.禹13、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A、中国B、越南C、泰国D、缅甸14、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以下可以佐证北京人是我国境内远古居民说法的()A.他们已经懂得粟的栽培B.目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C.考古发现了北京人使用火的痕迹D.他们已经学会制作陶器3.七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情景剧“北京人的一天”,其中错误的是()A.他们使用打制石器B.他们采集野果子充饥C.他们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D.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4.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你知道下面的文物与遗址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5.下列选项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同点的是()①烧烤食物;②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③保留了猿的某些体质特征;④懂得人工取火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北京周口店遗址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山顶洞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

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8.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

你不能体验到的是()A.吃上用陶器盛着煮熟的猪肉B.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C.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D.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9.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山顶洞人遗址;②元谋人遗址纪念碑;③北京人遗址;④河姆渡人遗址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10.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A.种植粟B.种植水稻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子11.《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来并将其字母
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A. 约170 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 约 70 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约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 约 7 000 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
2.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语言交流D.会不会直立行走
3.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
A. 传说、遗址
B. 化石、遗址
C.遗物、记载
D.传说、记载
4.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右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

这种猿人曾经居住现在的
A. 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 陕西境内
D. 浙江境内
5.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下面是小聪同学的描述,
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这一项是
A.一大群男女在呐喊着追逐一只野猪,想将它赶到预先设好的陷阱中去
B.几个人围着火堆在烧烤捕到的肿骨鹿
C.十几个男女老幼坐在一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烤肉
D.吃完晚饭后,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着火堆来照明和驱赶野兽
6.《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 以化腥臊。

”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
A .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7.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这是对死者最起码的尊重。

最早有此观念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古猿
8.韩非子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学会
的是 A. 住山洞里 B. 懂得用火 C. 群居生活 D. 制作工具
9.电影中的有这样一幕: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在蒸米饭。

这种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北京人的生活中B.山顶洞人的生活中
C.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D.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