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与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设计

《蚊子和狮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把握主要角色和情节。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故事情节,表达个人看法。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蚊子和狮子》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经历,告诉人们不要骄傲自大,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但对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还需引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述。
(2)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3.2 教学难点:(1)对寓言故事深层含义的理解。
(2)角色扮演的创意和表演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讲述法: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故事角色,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播放故事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故事情节。
(2)教具辅助:使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1)播放《蚊子和狮子》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邀请学生分享对蚊子和狮子的认识和看法。
5.2 讲述故事:(1)教师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故事,体会语言韵味。
5.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蚊子和狮子的行为和结局。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寓意。
5.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蚊子和狮子,进行表演。
(2)教师点评表演,引导学生关注角色特点和表演技巧。
5.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寓意,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了解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理解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词汇和句型准确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蚊子和狮子》故事文本、多媒体教学设施、词汇卡片。
2. 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种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呈现: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3.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蚊子和狮子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2)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讨论成果,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蚊子和狮子的特点,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复习《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它们的特点。
2. 拓展作业: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
故事讲述了蚊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因得意忘形而被蜘蛛网粘住,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道理。
详细内容包括:1. 熟悉生字词:蚊、狮、智、粘、悲惨等;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3.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寓意;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教育学生谦虚谨慎;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骄傲的动物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动物的结局;2.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认读;3. 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 分析课文,讲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5.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分析寓意;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看待骄傲的;8.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预告下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蚊子和狮子》2. 主要内容:生字词:蚊、狮、智、粘、悲惨等;寓意: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重点句子:蚊子战胜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并造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的寓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谦虚谨慎的理解。
2. 答案:(1)生字词抄写及造句略;(2)寓言故事的寓意: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3)对谦虚谨慎的理解: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寓言故事章节,《蚊子和狮子》。
该文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揭示了自信与谦卑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寓意;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寓意。
2. 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培养写作能力。
3. 提高朗读、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培养谦卑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寓意,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自信与谦卑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蚊子与狮子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寓意。
3. 课堂讲解:a.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
b. 讲解故事中蚊子和狮子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领悟自信与谦卑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质量。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仿写句子,提高写作能力。
6.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蚊子和狮子》2. 主要内容:a. 寓言故事简介b. 故事寓意:自信与谦卑c. 写作特点:生动形象、寓意深刻3. 结构分析:a. 起因:蚊子挑战狮子b. 经过:蚊子利用智慧战胜狮子c. 结果:蚊子因骄傲自大而失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复述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寓意。
b. 仿写一个寓言故事,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特点。
2. 答案:a. 故事寓意:自信与谦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狮子和蚊子讲课教案及反思

狮子和蚊子讲课教案及反思教案一,狮子和蚊子的故事。
一、故事背景。
在草原上,有一只自认为最强大的狮子,它经常在草原上独自徜徉,为自己的力量而自豪。
而在同一片草原上,有一只微不足道的蚊子,它虽然体型微小,却有着顽强的生存意志。
二、故事内容。
一天,狮子在草原上漫步时,被一只小小的蚊子咬了一口。
狮子十分生气,它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侵犯,于是决定找到这只蚊子,好好教训一番。
而蚊子却并不畏惧,它告诉狮子,“我虽然体型微小,但我也有我的生存之道,我并不想伤害你,只是为了生存而已。
”狮子听完后,心中有了一些触动,它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
三、故事反思。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狮子和蚊子虽然体型悬殊,但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
狮子以自己的力量为荣,而蚊子则以顽强的生存意志为荣。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不论大小,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
教案二,狮子和蚊子的教训。
一、教训一,尊重他人。
狮子和蚊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强大的狮子还是微小的蚊子,都应该得到尊重。
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力量而傲慢自大,也不应该因为对方的微小而轻视对方。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己。
二、教训二,理解与包容。
狮子和蚊子的相遇,让狮子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而蚊子则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对生存的渴望。
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对方,包容对方,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也不要因为对方的行为而轻易下定论。
三、教训三,平等对待。
无论是狮子还是蚊子,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
我们不能因为对方的体型、地位或者力量而对对方采取不同的态度。
只有平等对待,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反思,狮子和蚊子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理解和包容对方,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加和睦。
希望我们能够从狮子和蚊子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蚊子和狮子》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了小小的蚊子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和勇气战胜了强大的狮子的故事,寓意着“勇气和智慧胜过力量”的道理。
这篇故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理解寓意,通过情节分析,帮助学生发现勇气和智慧的力量。
2. 让学生借由这个故事认识到,不论个体的大小或者是弱或是强,只要有智慧、决心和勇气,就可以战胜困难,克服挑战。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内容:1. 教师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向学生讲述《蚊子和狮子》的内容,引导学生记忆主要情节,中心思想和寓意。
2. 分组讨论并总结故事的主人公、故事背景、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以及寓意。
3. 小组分享讨论结果。
4.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感想,总结故事的主旨和启示。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述法2. 小组讨论法3. 分组分享法4. 读书笔记四、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用根据情境设计的口语表演活跃课堂气氛,引入故事主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愉悦和感受。
2. 教师讲述听取学生对蚊子和狮子两个角色的印象,教师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向学生讲述《蚊子和狮子》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记忆主要情节和中心思想。
3. 小组讨论并总结故事主要内容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故事背景、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以及寓意。
用课程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同学之间分享不同的看法,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个人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
4. 分组讨论结果分享每个小组都介绍他们的总结和结论,课堂上讨论和比较不同的看法,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故事的意义和寓意。
5. 阅读和课堂讨论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同时用笔记记录下自己读到的实用且有意思的句子。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教案三篇

【导语】《蚊⼦和狮⼦》是⼀篇篇幅短孝情节明晰的经典寓⾔。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寓⾔以⼩见⼤、含意深刻的特点。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中动物们富有表现⼒的语⾔、动作,体味寓⾔的含义。
过程与⽅法:通过启发、分⾓⾊朗诵、讨论等多种⽅法相结合。
情感与态度:了解两则寓⾔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学习做⼈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导⼊: 1、交流:以前学过哪些寓⾔?是怎样学习寓⾔的?你还知道哪些的寓⾔作家? (让学⽣知道,学习寓⾔了解寓⾔故事,懂得其中讲的道理。
) 2、揭⽰单元主题“⼩故事,⼤智慧”,明确:本单元通过短⼩的寓⾔故事,来说明⼀些深刻的道理。
⼆、简介寓⾔: 寓⾔是⼀种⽂学体裁。
它是⼀种隐含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故事。
寓——寄托,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个故事⾥,让⼈们从中领悟到⼀定的道理,获得⼀些教训。
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寓⾔创作成就很⾼,许多寓⾔故事流传⾄今。
古希腊的伊索、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18世纪德国的莱⾟、19世纪*的克雷洛夫四位享有盛名的寓⾔⼤师被称为“世界四⼤寓⾔家”。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克雷洛夫和伊索的寓⾔。
三、《受宠的象》 (⼀)散读《受宠的象》,整体把握。
这则寓⾔讲了⼀个什么故事? (⼆)品味语句,理解课⽂。
1、分⾓⾊朗读课⽂,圈画出描写这些动物动作、神态、语⾔的关键词语。
如:“它的尾巴轻轻地摇动着哩”通过动作写出了狐狸的得意之⾊。
“插嘴”写出了熊的急不可耐。
“或者可能”“也许”表现出公⽜的貌似谦虚。
“难道”这⼀反问句写出了驴⼦的⽓势汹汹。
2、体会故事中这些旁观者对象获得恩宠后的⼼理和态度。
明确:象得到恩宠,⼤家都觉得奇怪,因为⼤象在它们眼中⼀⽆是处。
狐狸以“尾巴”媚⼈,所以它议论的是“象尾”;熊以“脚掌”,所以它议论的是“象脚”;公⽜以“⽜⾓”取胜,所以它议论的是“象⽛”;⽑驴以“⽿朵”见长,所以它议论的是“象⽿”。
《蚊子和狮子》教案设计

《蚊子和狮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1.2 技能目标能够理解并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理解力,理解蚊子和狮子的情感变化。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任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介绍《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包括蚊子和狮子的相遇、蚊子帮助狮子捕猎、蚊子被狮子误伤等。
2.2 故事角色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蚊子和狮子的特点和性格。
2.3 重要词汇和短语列出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并进行解释和例句。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述法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和角色。
3.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如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故事主题。
4.2 新课内容讲述故事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4.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或故事复述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互动等。
5.2 故事复述让学生在课堂上复述故事,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程度。
5.3 小组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语言运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故事文本提供《蚊子和狮子》的文本材料,包括故事的全文和重点段落。
6.2 图片和插图提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和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6.3 学习卡片制作学习卡片,包含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第七章:教学拓展活动7.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故事中的蚊子和狮子,通过表演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
《寓言四则 <蚊子与狮子>》
梅硐中学教师:曹辉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这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拓展寓言积累,培养概括寓言的能力;
4、续写寓言。
【学习重、难点】
1、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拓展寓言积累,培养概括寓言的能力;
3、续写寓言。
【学习方法】讲读法、讨论法。
【学习课时】 1 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在你们眼中,狮子是怎样的动物,蚊子又是怎样的动物?它们体型怎样?但是,在本则寓言中,蚊子居然可以挑战狮子,并且战胜了它。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视频。
播放视频《蚊子与狮子》
二、初读课文
1、听音频,注意语气语调
师:蚊子的话用怎样的语气读?(板书:胸有成竹、充满信心)
2、自由朗读,掌握字词(粘、较)
3、齐读课文
4、指名朗读。
三、分析内容,概括寓意
1、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生齐读这部分)
给我们的启示:世上万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即使是强者也有短处,弱者也有强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2、揣摩寓意(小组讨论)
当蚊子打败狮子以后,一不小心被蜘蛛网粘住,最后被吃掉了。
有人总结出这样的寓意: “骄兵必败”“不自量力”“大意失荆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认为哪一句话能概括本文的寓意?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生齐读这部分)
3、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战斗前:是因为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胜利的信心。
战斗后:是得意忘形,吹嘘自己的胜利。
(通过追问,穿插分析:两个“吹”的不同,以及重点词语“冲”“咬”“唱”“叹息”等。
)板书
4、(1)结合第1、2题,你能概括出本则寓言的寓意吗?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见高低各不同。
”你能多角度概括一下这则寓言的寓意吗?寓意归纳:
①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
③一时的胜利不能说明什么,得意于一时的胜利往往会导致最终的失败。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⑤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
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⑦胜利时要有危机感。
5、思考: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师:这是寓言的一般格式,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这样的格式,有的寓言当中穿插有寓意。
四、拓展延伸
请从下列三则寓言中选择一则概括它们的主要寓意(三选一),与大家分享。
1、狮子出征
狮子准备与敌人开仗,出征前它派出大臣通告百兽,要大家根据各自特长担负不同任务。
大象驮运军需用品,熊冲锋厮杀,狐狸则出谋策划当参谋。
有动物建议说:“把驴子送走,它们反应太慢,还有野兔,时不时地闹场虚惊。
”“不能这样办,”狮子说,“不使用它们,军队的配备不完整。
驴子可作司号兵,它发出的号令难道不使敌人闻风丧胆?野兔则可当传令兵!”
寓意:聪明而有远见的带兵人,能在部属身上发掘专长,能够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2、寡妇和下金蛋的母鸡
故事发生在一个困苦的寡妇身上。
由于生活贫苦,她从院外抱回一只瘦骨伶仃的母鸡养,来排遣一下孤独和愁闷的心情。
后来,那只母鸡每天都下一枚金蛋,寡妇把金蛋卖掉,生活变得十分富裕了。
她还雇了许多佣人。
可是,从此以后,她又觉得每天下一枚金蛋又太少了,便让佣人给母鸡高贵的生活,但是当那只母鸡变胖后,竟不下金蛋了,而寡妇为了
维持豪华的生活,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又和原来一样困苦了。
寓意:“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
有的人不满足现状,对金钱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他们有时漫无目的,甚至不择手段的赚钱,还有的人想不劳而获,这都是不对的,有时也可能会血本无归,造成更大的损失。
3、樵夫与赫耳墨斯
有个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冲走了。
他坐在河岸上失声痛哭。
赫耳墨斯知道了此事,很可怜他,走来问明原因后,便下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否是他的,他说不是;接着赫耳墨斯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掉下去的,他仍说不是;赫耳墨斯第三次下去,捞起樵夫自己的斧子来时,樵夫说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把。
赫耳墨斯很赞赏樵夫为人诚实,便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
樵夫带着三把斧子回到家里,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朋友们。
其中有一个人十分眼红,决定也去碰碰运气,跑到河边,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丢到急流中,然后坐在那儿痛哭起来。
赫耳墨斯来到在他面前,问明了他痛哭的原因,便下河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所丢失的。
那人高兴地说:"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贪婪和不诚实的样子却遭到了赫耳墨斯的
痛恨,不但没赏给他那把金斧子,就连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没给他。
寓意:做人一定要诚实,要脚踏实地,不能天天想着怎样才能不劳而获。
注:赫尔墨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
掌管商业、交通、畜牧、竞技、演说以至欺诈、盗窃。
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
传说首创字幕,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五、教师总结
六、课后作业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一个无名小卒,你打算怎样去安慰他?
2、狮子知道蚊子死在蜘蛛手上,会怎么想?(任选一题)
板书:
蚊子与狮子
《伊索寓言》
扬长避短
蚊子:吹、冲、咬--------------→狮子:抓
胸有成竹胜
充满信心
骄傲自满
蚊子:吹、唱、叹息--------------→蜘蛛:粘
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