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23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23张
千古江山:千百年来江山依旧。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曾 以京口为政治活动中心,继续开拓发展江东根据地。赤壁 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
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赞美孙 权;深恨现实中无英雄
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楼台,指孙权时期京口的繁华景象。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 的英雄人物事迹讽刺南宋政权的无 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 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 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筑坛祭天以告成功)。狼居胥山,在今蒙古 境内。此处借封狼居胥表示要北伐立功。
风流: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叹英雄无觅 讽朝廷苟安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 金戈铁马:指代精锐的部队
气吞万里如虎:所向无敌的气概威势。
刘裕以京口为基地,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 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 之功业。 刘裕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这和屈辱苟安的南宋统 治者失地误国构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对庸懦统治者的不满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出了刘裕率领兵强马 壮的军队,驰骋中原,所向无敌的豪迈气概,作者借此表达 了自己对英雄业绩的向往,表明了自己抗敌救国的决心。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

永遇乐李清照ppt课件

永遇乐李清照ppt课件

18岁时与赵明诚结婚, 夫妻二人共同致力于金 石书画的收藏和整理。
南渡后,经历了国破家 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 离。
晚年生活孤苦,最终在 凄凉中辞世。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
01
02
03
04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 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作品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善 于运用白描手法,自成一家。
在词坛上独树一帜,开创了“ 易安体”,影响深远。
情感真挚,表达细腻
总结词
李清照在《永遇乐》中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表达,展现了内心的世界和情感的变化。
详细描述
李清照在《永遇乐》中以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 悟。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世界和情感的变化,让读者感受到她对人生的真挚感慨和 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详细描述
下片以“中州盛日,闺门多暇”开头,回忆了往昔的欢乐时光。接着通过“美 酒盈樽,更阑人散”描绘了与亲友团聚的场景。而“如今憔悴,风鬓雾鬓”则 表达了作者因岁月流逝而产生的忧虑与无奈。
词的整体情感与意境
总结词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以及 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
启示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每一 个时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同时,也要学会用细腻的情感去感 受生活中的美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 充实和有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Fra bibliotek PART 05
永遇乐·李清照的影响与 评价
REPORTING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开启女性文学先河
促进了词的个性化发展
李清照的词作展现了女性独特的情感 和视角,对后世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影响。

《永遇乐》辛弃疾-课件

《永遇乐》辛弃疾-课件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 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 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 《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 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 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 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 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 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 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 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 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 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 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 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 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 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
•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辛弃疾自幼就决心为民 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1161年,辛弃疾22 岁,率领2000多家乡父老兄弟起义抗金,后 20年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23岁,南归之初,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佥判, 自符离之役(1163)失败后,南宋王朝甘心 俯首称臣,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更受到歧 视而不被信任。六年后才逐步升迁,但都在地 方任职。
人物
故事简介
关键 词句
典故的作用
孙权
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 保卫了家园。
英雄 表现作者心中渴望 风流 抗敌救国的热情。
刘裕
金戈铁马
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气吞万里
他曾大举北伐。
如虎
作者收复中原的 伟大抱负
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

辛弃疾《永遇乐》优秀实用 ppt课件

辛弃疾《永遇乐》优秀实用 ppt课件
以廉颇自比,虽66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 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 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 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辛苦弃疾闷《永。遇乐而》优这秀实正用 是全诗的主旨。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 祠、廉颇的典故,继续 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 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 朝廷所用的激愤。
辛弃疾《永遇乐》优秀实用
刘裕
斜阳树立,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 讨伐桓玄,平定叛乱。刘裕先灭山东的南燕, 后灭陕西的西秦,光复洛阳、长安、显赫一时。
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 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功业,而且 希望能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使他的正确战略 意图被采用。 辛弃疾《永遇乐》优秀实用
封狼居胥,赢得 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样的功业, 仓皇北顾。四十 结果只落得仓皇南逃,时而 三烽堪年火回, 扬 首望州,中路佛犹。狸记可祠,还 原 州掉 , 。四头 还 过十北 记 去三顾 得 的年。 战 事过火 哪去一堪了直回,烧首遥到,望扬如中 下,一片神鸦社 今异族皇帝佛狸祠下,竟是 鼓!凭谁问:廉 一片乌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
斜阳草树,寻常
斜阳照着荒草古树, 以及平常的街巷,人们说
巷陌,人道寄奴 刘裕曾在这里居住过。
曾住。想当年,
想当年,他大举北伐
金戈铁马,气吞 时,北伐队伍兵强马壮,
万里如虎。
气势如同猛虎一样,能吞 辛弃疾《下永遇中乐》原优秀一实用 带万里江山。
下阙
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
元嘉草草, 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
辛弃疾《永遇乐》优秀实用
廉颇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 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 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 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 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28张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28张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北伐结果如何? 2.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 3.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线,那 是因为我站在了最高的地方。显然与陆贾相反,是反用。
(2011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注】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
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 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②“水不厌深”: 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 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③“周公吐哺,天 下归心” :原诗用周公姬旦辅佐年幼成王一事, 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 曹操用此典,表达了招贤纳士、 礼遇天下人才的诚心。
伐,因草率而败北)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永遇乐优秀课件.ppt

永遇乐优秀课件.ppt

阅读上片,分出层次
第一层:“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 权。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 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 了家园。辛弃疾以 “英雄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 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 再无处可寻了。“ 舞谢歌台” 一句,承接上文,即 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
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 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 用的意思。
总结: 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
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 敌救国的热情。
阅读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层次
第一层: “元嘉草草 ”句。 “元嘉 ”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
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 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 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 居前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 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 居前意。
“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 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北顾涕交流”的 诗句。
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 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
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 和,极好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 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总结下片
用刘帝、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 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 愤。
对比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23张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23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首词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虽同为怀古 诗,但有着别样的情怀,可谓两枝 独秀,各有千秋。
在学习中,要用心涵咏品味, 仔细推敲琢磨,才能感受其独特的 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借古讽今,警告当局。
5、这首词是如何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将道理隐含在事件之中。
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 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伉胄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 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复中原的不满;最后川廉 顿白比则是内心的独白。
6、课后小结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是其年号)草率 下令,命王玄谟率师北伐,为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击败,魏趁机大举南侵,直抵扬州, 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 中原形势。借历史映射现实,提醒统治者 吸取教训,切勿好大喜功,仓促应战者必 败。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在这之前,辛弃疾在福 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直到嘉泰三年 (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时韩侂 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 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0多岁的高龄来到镇江 任职的。镇江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他本以为到这里 能有所作为,但很快便发觉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 而朝廷则毫无北伐收复之意。于是他登上了北固亭,联想到 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 处境,更加悲愤不平。于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 词。这首词写完后半年,辛弃疾就被诬陷,先是被降职,后是 奉诏归铅山养老。开禧三年(1207)伐金失败,为了满足金人 媾和之要求,南宋诛杀韩侂胄。

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凭”是“靠”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没有人来问。 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忠不为用,报国无门。当年廉 颇虽终不被重用,但尚有赵王想起,可如今自己呢?朝廷早就没有起用的 意思了。
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作者由廉颇联 想到自己,虽和廉颇一样都有着报国杀敌的爱国热忱,但是最 终还是得不到重用,既同情廉颇也悲叹自己。但是廉颇尚还有 人来问,然后自己却无人过问带兵打仗之事,从而表达了希望 为国效力,但是报国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主旨: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 不同点: 苏词: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 辛词: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 郁。
22
上片总结:
上片即景抒情,由景物联想起京口当地 的两位英雄人物的英雄业绩,表达自己抗敌 救国的心情,同时,借以对韩侂胄进行讽喻 和劝诫。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 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 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 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 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 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赏析怀古诗
临古地 怀古人 忆古事 抒己怀
5
诵读感知,体味风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此处用何典故,用意有在?
理解背景:宋宁宗继位(1200年)后, 韩侂胄受到重用,他很想有一番作为政治上 打击投降势力,启用主战派,当时,朝野上 下笼罩在一片北伐的气氛中。但军事上的准 备显然不足,特别是缺乏将领,此时已经65 岁的辛弃疾看得十分清楚,虽然自己表面上 得到韩侂胄的重用,调防京口,但韩侂胄并 未充分相信自己。
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 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 派的风格,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 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 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 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 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 ,风雷怒,鱼龙惨。
苏轼对生活的乐观,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他 的词总是那种活泼自然,动荡跳跃,慷慨激昂,铿 锵作响。辛弃疾因国家仇民族恨的长期压抑,使他 的词既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热情澎湃,而又忧思 悲壮,沉郁苍凉,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妥 协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 有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
此处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 典故,旨在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
辛弃疾忧国愤时,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反对 草率冒进。这首因时为事而作的词中,运用 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当然旨 在借古讽今,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北伐。如 果联系到张浚的草率北伐(宋孝宗隆兴元年, 即1163年)失败,也只能从警告韩侂胄方面 来理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在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些什么?
上 孙仲谋 片 刘裕
刘义隆 下 拓跋焘 片
廉颇
借 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景仰之情) 古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向往之意) 讽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警告当局) 今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怒斥偏安)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壮志未已)
多用典故,表达情绪。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 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 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 ,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苏词的豪放风格,跳荡流溢着自由奔放,乐观开 朗。他的那种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和变化不羁的篇 章结构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苏词豪放的浪漫 主义的艺术特征。辛词的豪放风格,常常饱含着豪 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个性,他所创造出来的比 苏词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与他生动而夸张的描绘及 想象,构成了辛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一片神鸦社鼓!
自比—廉颇老矣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本文写作特色
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 2、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风格
豪放悲壮、慷慨愤世
探讨一
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 辛弃疾的词有 " 掉书袋 " 的毛病。你认为如 何?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 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 眼前风光,是 " 京口怀古 " 这个题目应有的 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他用这些典 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 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 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 的长处。
探讨二 怀古
古代文人的怀古之作,往往是借托对古人古事 的追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
《赤壁怀古》(苏轼)
借古伤己
赞美周瑜 抒发建功立业的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借古讽今
褒贬古人 表达抗金主张、对国事的忧虑和壮志难酬的 激愤,沉郁。
婉约为正宗,豪放为别调
婉约:歌宴酒席曲子,绮罗香泽剪红刻翠 豪放:抒写襟怀志意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 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 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 仓皇
孙刘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忆昔—扬州路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伤今—神鸦社鼓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东坡:有儒家的用世之 志,兼有道家的旷达, 佛家的随遇而安,多是 政治上遭贬谪失意后, 多表达旷达的逸怀浩气 ——以诗为词 旷达萧逸真学士
幼安:收复失地、北伐 无望时,一种进取的, 忠义奋发的激荡力量, 气势沉雄悲愤
——以文为词 豪壮悲愤老英雄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 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 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 岸,系斜阳缆?
沁园春·孤馆灯青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 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chī锦,朝露漙漙 tuán。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 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