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随访
早产儿出院后回访计划

1.出院后7-10天:评估早产儿疾病恢复情况和是否适应家庭环境。
2.矫正年龄4-6个月:证实有无追赶生长和需要早期干预的神经学异常。
3.矫正年龄12个月:证实是否存在脑瘫或者其他神经学异常的可能性,也是进行智力发育评估的最佳时机。
4.矫正18-24个月:此时,大多数的暂时性神经学异常都已消失,大多数可能的追赶生长也都发生,可做出儿童生长发育的最终预测和确诊重大残疾如脑瘫、智力低下的存在。
5.3岁:可更好地进行认知和语言功能评估,进一步确认孩子的认知功能。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s)是指在妊娠28周至妊娠37周之间出生的婴儿。
由于其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早产儿常常面临着许多健康问题,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缺氧性脑损伤、感染等。
在出院后,早产儿的家庭需要进行随访管理,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本文将探讨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随访管理是指醫療工作者對早產兒的健康狀況進行定期跟踪觀察、評估和干預。
随访管理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早产儿出现的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预,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随访管理应包括对早产儿生长发育、营养状况、认知和运动发育、免疫系统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早期干预是指在早产儿出院后,通过合理的营养、生活护理、康复训练等手段进行干预,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早期干预应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包括合理的营养补充、生活习惯的培养、发育训练等。
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定期的随访管理可及时发现早产儿出现的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合理的早期干预可以帮助早产儿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其认知和运动发育,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从而促进早产儿的全面发展。
针对早产儿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早产儿进行定期的健康评估和干预。
家长也应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和管理,遵循医嘱,合理安排早产儿的生活和学习,积极参与早产儿的康复训练。
研究表明,早产儿在出院后接受定期随访管理和合理的早期干预后,其生长发育状况明显好于未接受干预的早产儿。
早产儿在身高、体重、智力发育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
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有研究表明,目前一些地区的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水平仍然较低,部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较差。
早产儿随访的内容及管理

现代实用医学2016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1411 •早产儿随访的内容及管理doi:10.3969/j.issn.l671-0800.2016.11.002【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1-0800(2016)11-1411-03早产儿随访是指早产儿出院后定期来医院接受 检查、评估、咨询和治疗。
所有早产儿出院后都应该 定期来医院随访,早产儿出院后仍面临许多问题,患 病率高,甚至死亡;后遗症多,早产儿的医疗照顾是 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
住院治疗只是第一个阶段,随访是住院医疗的继续,需要较长时间。
因此,早产 儿出院后随访非常重要。
1早产儿随访的目的(1)继续完成治疗:有些早产儿疾病治疗疗程比 较长,住院期间未完成治疗措施,出院后需在门诊继 续治疗。
(2)观察和评估近期疗效:有些疾病住院期 间已完成治疗,但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需出院后继 续观察疗效。
(3)观察和评估远期预后:早产儿后遗 症发生率比较高,通过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干 预,减轻伤残程度。
2早产儿随访的组织管理(1)场所:早产儿随访必须有一个单独的门诊区 域,要有足够的空间,有基本的配套设施。
(2)医务 人员:以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为主,因为住院和出院 医疗是一个连续过程,新生儿医生更加了解病情变 化;当然也离不开其他专业医生的参与,如儿童保健、营养、神经科、内分泌科、康复科及呼吸科等医生。
(3)随访管理:随访门诊要严格管理,包括预约系统、作者单位:2011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通信作者:陈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 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复旦大学儿科学系副主任,卫生部新生 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早产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中华 儿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新生 儿科杂志》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新生儿呼吸和危重症、早产儿救治 和管理、早产儿脑发育与脑损伤等研究。
新生儿出院随访内容

新生儿出院随访内容
新生儿出院随访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医院在出院后对新生儿进行的一系列随访工作。
出院随访是为了及时了解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护理和喂养,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下面是新生儿出院随访的内容。
一、喂养情况。
1. 母乳喂养,询问母亲哺乳的情况,是否有乳房胀痛、乳汁分泌是否充足等情况。
2. 人工喂养,了解宝宝的饮食量和频次,饮食后是否有吐奶、腹泻等情况。
二、大小便情况。
1. 排便,了解宝宝的排便频次和性状,是否有便秘或腹泻的情况。
2. 尿布湿度,询问宝宝的小便频次和尿布湿度,是否有尿频尿
急、尿少等情况。
三、睡眠情况。
了解宝宝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是否有夜间哭闹、哭声是否
正常等情况。
四、体重增长。
记录宝宝出生后每日体重变化情况,评估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五、生活习惯。
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包括洗澡、换尿布、抚触、环境卫生等
情况。
六、接种情况。
询问宝宝的接种情况,是否按时接种疫苗,是否有接种反应等
情况。
七、家庭护理。
指导家长进行宝宝的护理工作,包括洗澡、抚触、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八、其他。
询问家长对宝宝的疑问和困惑,解答家长的疑问,提供相关的育儿知识和指导。
以上就是新生儿出院随访的内容,希望家长们能够认真对待出院随访工作,及时反馈宝宝的情况,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宝宝的随访工作,共同呵护宝宝的健康成长。
祝愿宝宝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
早产儿出院随访课件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随访方法
定期门诊随访
随访时间: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
1
随访内容: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疫苗接种、疾病预防等
2
随访方式:电话、短信、微信、门诊等
3
随访目的:了解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4
电话随访
电话随访时间: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
电话随访注意事项:保持通话礼貌、耐心倾听、详细记录
04
电话随访结果反馈:及时将随访结果反馈给家长,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电话随访内容:询问早产儿健康状况、生长发育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
家庭访视
访视时间: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
演讲人
01
早产儿的特点
02
出院随访的目的
03
随访内容
04
随访方法
早产儿的特点发育不成熟 Nhomakorabea体重较轻:早产儿出生时体重通常较轻,可能低于2500克
器官发育不完全:早产儿的器官发育可能不完全,如肺、心脏、胃肠道等
免疫力低下:早产儿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疾病
神经发育不成熟: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可能不成熟,可能导致运动、认知等方面的发育迟缓
04
随访内容
疾病筛查
听力筛查:检查新生儿听力是否正常
视力筛查:检查新生儿视力是否正常
代谢性疾病筛查:检查新生儿是否有代谢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筛查:检查新生儿是否有遗传性疾病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
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勤洗澡、换尿布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早产儿是指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其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求与足月婴儿不同。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至关重要,包括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措施。
本文通过探讨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措施、早期干预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营养支持、体格和神经发育监测以及生长发育评估方法,揭示了这些措施对早产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观察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生长发育状况,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加强对早产儿的管理和干预,注重营养支持和发育监测,对于确保早产儿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如何进一步优化早产儿管理和干预策略,以提高其生长发育水平和长期健康状况。
【关键词】关键词:早产儿、随访管理、早期干预、生长发育、营养支持、监测、评估、神经发育、积极影响、未来研究。
1. 引言1.1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特点1. 生理特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速度通常较正常足月儿慢,主要是由于早产儿出生时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达到足月儿的发育水平。
2. 体重增长延迟:早产儿在出生后体重增长速度较慢,容易出现体重不足的情况,需通过特殊的营养支持措施来促进体重的增长和恢复。
3. 神经发育问题: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相对较晚,容易出现发育延迟、运动协调能力差、认知能力受损等问题,需要在早期进行干预和随访管理。
4. 免疫功能差: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影响,特别需要加强保健和预防措施。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特点需要我们重视和关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1.2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重要性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至关重要,能够直接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
早产儿出院后需要接受持续的随访管理,包括定期体格检查、营养指导、发育评估等,并根据情况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早产儿是新生儿的高危管理人群之一,早产儿住院治疗结束出院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生长发育指标均正常,仍有很大的生长发育不良及发育障碍的风险,有很高的罹患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早产儿出院后仍需要一套综合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涵盖体格发育监测、定期医院随访、营养管理、早期干预、心理支持以及免疫接种等方面的内容。
1. 体格发育的家庭监测:每周记录宝宝的体重、身长和头围,并将这些数据与早产儿生长曲线图(Fenton曲线)进行比较,若此时发现宝宝的体重增长小于15.0g/kg·d,身长增长小于1cm/周,头围小于0.5cm/周,或对照生长曲线在低于原来的生长发育趋势时需要警惕生长发育迟缓的可能,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确保宝宝得到正确的营养指导。
2. 定期医院随访计划:初次随访(出院后1周至2周内):主要评估早产儿疾病恢复情况和家庭环境的适应情况,医生将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各项体格发育参数的测量、心肺听诊以及腹部触诊等。
对于校正胎龄40周的早产儿时可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对行为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射等神经发育内容进行评估。
2个月随访:在此次随访中,医生将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听力检查、心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此期间后,可以开展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
3个月随访:继续之前的检查,同时评估宝宝有无追赶性生长以及其他需要干预的神经发育异常。
6个月随访:通过全面评估宝宝的整体发育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干预,并且制定后续的随访周期。
3. 营养管理指导:母乳喂养: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对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家长需要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宝宝能够正确吸吮。
母乳强化剂:一部分早产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宫内或宫外发育迟缓,体重或身长在校正同月龄儿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时,可能需要使用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出院配方奶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添加,以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
早产儿随访方案

早产儿出院随访方案
一、随访目的
对NICU出院的早产儿进行随访,指导家长居家护理,了解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预防和减少疾病复发、并发症的发生率,让早产儿完成适度的追赶性生长,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
二、随访频率:
出院后3天;纠正胎龄40周;纠正胎龄1个月;纠正胎龄2个月;纠正胎龄3个月;纠正胎龄4个月;纠正胎龄5个月;纠正胎龄6个月;纠正胎龄7个月;纠正胎龄8个月;纠正胎龄9个月;纠正胎龄10个月;纠正胎龄11个月;纠正胎龄12个月;
三、随访内容:
1.了解并记录出院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2.指导喂养、脐部护理情况及皮肤护理情况;
3.是否能按医嘱正确服药;指导正确用药;
4.对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满足病人的健康咨询要求;
5.提醒病人根据病情来院复诊及告诉复诊办法;预约回院复诊时间。
6.征求病人对医院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一、早产儿随访目的
? 对早产儿疾病继续给予治疗、早期干预 ? 满足临床研究工作的需要
早产儿领域的临床研究,随访是必不可少的 一项研究手段 ? 培训医务人员和临床教学 早产儿随访门诊是培养从事发育儿科学人才 的最好场所 ? 保障医疗安全
4
二、 随访计划
? 出院前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早产儿出院时的情况及家庭情况制定
? 向家长解释随访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理解 与配合 ? 随访本由负责随访的医生保管
5
三、 随访计划安排
? (一)、常规工作 ? 询问间歇期的生活情况、病史 ? 一般测量:包括体重、身长、头围、胸围 ? 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 ? 随访频度
6
三、 随访计划安排
? 随访频度 ? 第一次随访一般于出院后第2~3周进行 ? 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 ? 第二年每6个月一次 ? 以后每年一次至7岁足时为止 ? 随访频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早产儿随访
1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随访,是我国早 产儿管理与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差距之 一。
2
一、早产儿随访目的 ? 检查NICU的工作质量 ? 近几年NICU的水平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提高 ? 但不能反映NICU的工作质量,如早产儿ROP
的发生率、脑瘫的发生率 ? 需要观察出院后早产儿各种后遗症的发生率 ? 早产儿随访门诊主要工作之一即是早期发现
7
三、 随访计划安排
? 随访频度
? 6个月前每月一次 ? 6个月后每2月一次
8
三、 随访计划安排
? (二)、智力测定 ? 由专业人员18-24个月时进行,划安排
脑发育的评价 ? 影像学检查对脑发育的评价 ? 脑容积的大小 ? 脑沟回的形态 ? 脑整体影响背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