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诊断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如果有疑似胰腺癌的症状或者不舒服还是要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诊断。
那么胰腺癌是怎样检查出来的?,本篇文章介绍5种诊断方法,每种方法的利弊也都将进行详细解读。
胰腺癌是怎样检查出来的?下面是诊断方法:一、CT扫描是最初应选择的诊断性检查。
这种扫描器不依赖手术,不受病人体形和胃肠道气体的限制,可确定肝脏转移灶、淋巴病变和周围血管侵犯,但对小于2cm 的损害或腹膜小结节的诊断不可靠。
CT可判断病人所处的病期,并对不能进行手术的病例提供信息。
如发现有远处转移、邻近器官的侵犯,血管被包裹或侵犯,以及淋巴病变则不能手术切除肿瘤。
然而,CT对可以切除的肿瘤的诊断却不够精确。
可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因为需确定组织学诊断,尤其对不能手术的病人更为重要。
二、超声检查:比CT费用低,易于得到,并可见到肝脏、肝内和肝外胆管肿瘤,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90%。
超声波诊断的准确性受到操作者的技术、病人肥大的体形和胃肠道气体的限制。
通常,超声检查作为CT的补充检查来运用。
三、核磁共振(MRI):在确诊胰腺癌方面并非比CT更有用,它不能表现出比CT更有优势,但是做为这一领域的专门技术,从发展的观点看,将来可能会起作用。
四、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确定胆管结石,对胆管损害进行诊断以及获取十二指肠和壶腹部癌的组织活检方面均特别有用。
如发现有压缩或堵塞的情况称为双管症,可诊断小的胰头损害。
胰腺恶性肿瘤存在时,胰腺的图象很少有正常的,不能切除的胰腺癌一般有胆管扩张,ERCP为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可能性提供依据,并为内修复术定位,这样可避免手术减压。
在超声的帮助下插入内窥镜,为诊断胰腺肿瘤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一技术为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五、CT:在CT或超声引导下的细针抽吸(FNA)细胞学检查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可达76%~90%,其特异性几乎可达100%。
当没有手术指征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时,无论对胰尾、胰体损害或转移病灶,FNA都可能特别有用。
胰腺癌的诊断标准

胰腺癌的诊断标准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其发病原因复杂,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经有一些风险因素被证明与其发生有关。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因为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介绍胰腺癌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逐渐加重。
常见症状包括:1.腹痛:胰腺癌患者的腹痛常常是持续性的,且疼痛程度较高,常伴有腰背痛和胃肠道症状。
2.黄疸:由于胰腺癌的位置与胆管相邻,当癌瘤压迫胆管时,会导致黄疸等胆道梗阻症状。
3.消瘦:胰腺癌患者常常会出现消瘦、体重下降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癌瘤消耗体内营养物质所致。
4.恶心呕吐:由于胰腺癌的位置与胃肠相邻,当癌瘤压迫胃肠道时,会导致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胰腺癌的位置、大小、形态等重要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1.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胰腺癌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
2.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癌的位置、大小、形态、血管侵犯等信息。
3.MRI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信息,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三、生化检查生化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肝功能、胰腺酶等生化指标,为判断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提供参考。
常用的生化检查包括: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是一种生长因子,其水平可以反映出肿瘤的生长情况。
2.血清CA19-9:CA19-9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可以反映出胰腺癌的恶性程度。
3.血清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指标,其水平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营养状况。
四、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胰腺癌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检查。
常用的组织学检查包括:1.细胞学检查:通过取得胰腺癌细胞的活检标本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确定细胞形态、大小、核仁等信息。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与评价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与评价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美国每年新发现的胰腺癌患者超过29,000人,我国上海市地区1997年发病率为10/10万左右,但确切发病率在我国还不清楚。
胰腺癌因其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成为肿瘤病学的一大挑战。
目前临床上认为小于2cm的胰腺癌为早期胰腺癌,但此时约有30%~40%已有淋巴结转移。
由于胰腺的位置较深,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已无法手术切除,在半年左右死亡,5年存活率小于5%。
因此,积极探索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临床表现胰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黄疸、体重减轻、腹泻及转移灶症状,非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焦虑或抑郁、血栓性静脉炎、糖尿病、关节炎、脂膜炎等。
高危因素包括:老年、男性、慢性胰腺炎患者、长期吸烟或饮酒、糖尿病、城市居民、高脂饮食、与致癌物质如芳香胺类接触的职业。
早期诊断胰腺癌须对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给予定期检查,力求发现胰腺原位癌或小于1cm的胰腺癌。
二、影像学诊断及评价1.腹部B型超声(ultrasonography,US)大多数胰腺癌内部的腹部B型超声图像为低回声型、部分呈强回声和混合性回声型,小的胰腺肿瘤以低回声多见。
肿块轮廓向外突起或向周围呈蟹足样浸润性伸展,其边缘不规则。
肿块的伪足样伸展是胰腺癌的典型征象,但小胰腺癌轮廓光滑,边缘规则、清楚。
如胰头部直径大于4cm,常提示胰头部有占位性病变。
文献报道,B型超声诊断胰腺癌的正确率为73%~93%。
但是,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胰腺癌检出率仅为33%。
B型超声具有无创、费用低廉及操作简便等优点,仍是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
2.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早期胰腺癌用腹部B型超声检出率低,而超声内镜探头距胰腺较近,能较体表超声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各个部位和病变的性质、程度,可探测到1cm的小胰腺癌,从而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
对于直径小于3cm 的胰腺癌,EUS检出率可达100%,腹部超声检出率为59%,ERCP检出率为85%,CT检出率为53%,均较EUS低。
胰腺癌的诊断标准

胰腺癌的诊断标准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在早期难以发现,因此诊断非常重要。
胰腺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胰腺癌,并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下面将详细介绍胰腺癌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乏力、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呕吐等。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痛、消化不良、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这些临床表现并非特异性,但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B超、CT、MRI、PET-CT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胰腺肿块、胰管扩张、淋巴结转移等病变,对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血液学检查可以发现贫血、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等异常,肿瘤标志物如CA19-9、CEA等的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四、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胰腺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以明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慢性胰腺炎、家族史、吸烟、酗酒等,定期体检和筛查也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能够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胰腺癌诊断治疗标准

胰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胰腺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对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胰腺癌 pancreatic cancer:癌症发生于胰腺组织者,称为胰腺癌2.2胰头癌: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交汇处右侧的胰腺癌,为胰头癌。
钩突是胰头的一部分。
2.3 胰体癌: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交汇处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胰腺癌,为胰体癌。
2.4 胰尾癌:发生于腹主动脉与脾门之间的胰腺癌,为胰尾癌。
2.5 全胰癌:肿瘤部位超过2个区域的胰腺癌,为全胰癌。
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3.1 CE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是大肠癌组织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
CEA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
对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3.2 CA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因由鼠单克隆抗体116NS19-9识别而命名。
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
在血清中它以唾液粘蛋白形式存在,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和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
是存在于血液循环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
3.3 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的粘蛋白型糖类抗原,人体正常组织中含量很少,甚至没有。
发生恶性肿瘤时,肿瘤组织和血清中其含量可升高,胰腺癌和结直肠癌时尤为明显。
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CA242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特异性较高,即在恶性肿瘤时升高明显,而良性疾病时一般不升高,且具有独立预示价值,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校好的肿瘤标志物,其灵敏度与CA19-9相仿,有报道其特异性、诊断效率则优于CA19-9。
胰腺癌病理诊断标准

胰腺癌病理诊断标准
胰腺癌的病理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学特征:胰腺癌的组织学特征包括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排列方式和细胞核的形态学特征。
常见的类型包括腺管型、粘液性癌、浸润性癌和鳞状细胞癌等。
2. 细胞分级:根据肿瘤细胞的核分裂和形态特征,将胰腺癌分为不同的分级,常见的分级系统包括WHO分级和TNM分级系统。
3. 肿瘤浸润深度:评估肿瘤浸润胰腺组织的程度,通常用T分期表示,T 分期越高,表示肿瘤浸润越深。
4. 淋巴结转移:评估肿瘤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通常用N分期表示,N分期越高,表示淋巴结转移越严重。
5. 远处转移:评估肿瘤是否有远处器官转移,通常用M分期表示,M分期越高,表示转移越严重。
根据上述标准,可以综合判断胰腺癌的类型、分级和分期,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胰腺癌诊断的需要注意的7个事项

胰腺癌诊断的需要注意的7个事项山西医大二院肿瘤生物治疗科在胰腺癌的诊断中,患者主诉、危险因子和症状是非常重要的。
胰腺癌危险因子有吸烟、糖尿病、高龄化、慢性胰腺炎、遗传因素、恶性肿瘤家族史;胰腺癌症状有腹痛、黄疸、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后背痛、糖尿病恶化,尤其是腹痛伴有体重下降者应高度怀疑是否有胰腺癌存在。
胰腺癌的诊断要点如下:一:症状到疾病的后期才出现,当胰腺癌诊断确立时,90%患者的肿瘤已经局部进展,并直接累及后腹膜,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转移肝或肺。
二:体重减轻和腹痛,出现在大多数晚期患者。
胰腺癌可能引起阻塞性黄疸,如果肿瘤位于胰腺的体部和尾部,可能导致脾静脉阻塞,巨脾症,胃和食管静脉曲张及胃肠道出血。
三:大多数患者有严重的进行性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
尽管胰腺癌的疼痛通过卷曲体位或模拟胎儿的姿势而减轻,但所有患者最终需麻醉镇痛药。
四: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常正常。
如有胆管阻塞或肝脏转移,则可能有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的升高。
五:高血糖可见于25%-50%的患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继发于胰腺癌,但伴有长期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发病率也可升高。
六:胰腺相关的抗原,包括单克隆抗体CA199,CA50,癌胚抗原及胰瘤胎抗原并不可靠。
因为这些指标在无转移的局限性胰腺癌并不升高,而在非胰腺患者中也会升高。
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有助于胰腺癌诊断,良恶性胰疾病的鉴别及癌肿患者的处理,因为对已确诊的胰腺癌患者,其浓度升高,提示疾病进展。
胰腺癌治疗请选择生物免疫疗法生物疗法效果确切,有效率高。
对有些癌症,有效率高达70%。
同时生物疗法无放、化疗毒副作用,病人不痛苦,耐受性好,杀瘤特异性强。
而且使用生物疗法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癌效应,对多发病灶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同样有效。
对机体快速恢复被放、化疗破坏的抗癌免疫系统,提高远期抗癌能力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从长远来看,对癌症术后防复发效果显着,远期抗癌效果良好。
最关键的是生物疗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治疗方法联合使用,配合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可以达到1加1大于2的疗效。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通常具有快速生长和侵袭性强等特点,并且其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因此,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而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于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1. 腹部超声波(US)腹部超声波是一种简单易行、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用于检测胰腺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血液灌注情况等,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由于胰腺深在,而且胃肠内容物和气体会干扰图像质量,因此腹部超声在检查胰腺癌时受到限制,尤其是对于较小的肿瘤,准确性较低。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胰腺的详细解剖结构图像,同时还可以了解周围血管、淋巴结和其他脏器的情况,是胰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CT扫描的准确性可以达到80%以上,但是其辐射剂量较高,患者需要接受大量的放射线,因此不能频繁使用。
此外,对于一些胰腺癌组织较为均匀的患者,CT扫描有一定缺陷,不易发现肿瘤。
3.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无辐射、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非常清晰的胰腺图像,不仅能够了解胰腺的形态和大小,还可以对肿瘤组织的细节进行非常准确的识别和定位,因此在诊断胰腺癌时具有很高的价值。
另外,MRI还具有对血管和淋巴结等周围结构的清晰显示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4. PET-CTPET-CT是一种结合了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胰腺图像,并且还可以了解肿瘤组织在体内的代谢变化和分布情况,对于临床中疑难问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但是,由于PET-CT检查的价格较高,且需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因此一般适用于疑难或复杂的病情。
总体而言,针对胰腺癌的诊断,不同的影像学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性。
对于初步筛查和诊断,可以选择常规的腹部超声和CT扫描等检查方法。
而针对较难诊断的病情,则可以选择MRI和PET-CT等更为精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癌实验室检查,
①CA19-9检测:血清正常含量<27U/ml,它是迄今为止报道的胰腺癌特异性
最高的标志物,对于手术与否,肿瘤有无复发有指导作用。
②CA242检测:血清正常含量<30U/ml,是诊断胰腺癌特异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特别是在与良性阻塞性黄疸鉴别方面优于CA19-9,而敏感性与CA19-9并无显著性差别。
③胰腺癌胚抗原和胰腺癌相关抗原(PCAA):对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67%,可作为特异的标志物。
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胰腺癌的病因、组织病理分级和早期癌转移的标志。
⑤粪便癌基因K-ras和抑癌基因p53的DNA突变检测:有可能早期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的多种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及蛋白的异常现象非常突出。
在K一ras、p53、pl6中有两种以上基因异常的占18%?47%,而慢性胰腺炎没有这种现象。
⑥乳铁蛋白:用内窥镜取得的纯胰液中的乳铁蛋白作放射免疫测定,以125I标记乳铁蛋白。
正常胰腺者其平均值为83μgL,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者分别为105μg/L和2240μg/L,这是一种值得继续摸索的方法。
⑦胰瘤胎抗原(POA):用定量的火箭免疫电泳方法测定病人血清中PO A浓度,正常值为0~4单位%,40~60%胰腺癌的POA值可超过14单位%。
与CEA一样,它的临床应用价值也缺乏特异性。
⑧核糖核酸酶(RNase):按其组织来源可分为胰腺型和肝脾型,分别简称为RNaseC和RNaseU,其底物各有专一性。
实验证明,RNaseC在胰腺和血中的含量比其他组织器官高100倍以上,而血清中的RNaseC主要来自胰腺组织。
正常人的临界值为250μ/ml,在胰腺癌的诊断中,核糖核酸酶测定法以其90%的敏感性和90%的特异性已激起临床工作者⑨血清免疫反应性弹性硬蛋白酶在胰腺癌肿阻塞近端胰管时可见升高,肿瘤切除后降至正常范
围,故对监视复发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