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诗歌大全

合集下载

中元节怀念天堂的父母的诗句

中元节怀念天堂的父母的诗句

中元节怀念天堂的父母的诗句
1、《悼春》
春韵入园香,慈严却远航。

残红谁再护,把酒问夕阳。

2、《别父》
清风蓑雨雨纷纷,正是人间换景新。

孰晓天堂传诏令,仙幡度我父亲魂。

3、《七绝忆父》
常思爱父就职间,为树清廉戒酒烟。

卸任一身轻自在,回家顿感五粮甜。

4、《忆王孙·诞辰》
枯枝依旧借春青,嫩草芳环九九庚。

茔绕云烟杜宇鸣,泣亡灵,香烛扶摇无应声。

5、《想父亲》
人间五月杨花酩,岁岁来勾想父亲。

似雪一生化无影,爱花半世散花馨。

6、《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中元节的诗词

中元节的诗词

中元节的诗词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也称为盂兰盆节或鬼节。

以下是一些描写中元节的诗词:
中元夜思- 唐代白居易
银河织成七夕桥,人间纸灯照水流。

万里长空三五月,莫教尘世掩忠魂。

盂兰山上吟哀乐,幽冥地底泣血愁。

回首往事心犹在,祭扫孤坟泪满裘。

鬼神怨- 唐代杜牧
万魂归路长寂寥,细雨霏霏洒坟墓。

独向中元祭故人,泪眼望天月影沉。

牢恋尘寰人未远,疑遗江海恨无穷。

夜半钟声恸不寐,仙桥明灭度幽冥。

中元怀古- 唐代杜牧
中元夜祭物华香,此时灵魂自得尝。

盂兰州里悲凉地,幽冥暗处无人唱。

行行生者皆有限,但愿亡者得安康。

纸舟飘零水漫漫,东流逝水古刘江。

这些诗词以中元节的特点、氛围和传统习俗为题材,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思念、祭奠和敬意,描绘了盂兰盆节时人们的诚心祈福、追忆和感慨。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悲凄的情感,展现了中元节的庄重与哀思,
以及对生者与亡者的情感交织。

中元节七律现代诗

中元节七律现代诗

中元节七律现代诗
1.明月当空照御园,中元盂兰祭先祖。

纸钱飞舞映繁星,泪水涟涟诉苦。

2.思念长存心如炽,恩情难忘如山重。

慈颜已逝无寻处,愁绪飘零泪雨中。

梦中相见如昨日,思念长存如春风。

3.焚香拜佛祈平安,盂兰盆花照夜寒。

思绪飘渺随风散,慈爱永恒心中留。

4.明月如镜挂高楼,中元佳节祭先祖。

纸灰飘荡夜空中,思念永存心中间。

5.冥钱飞舞伴月光,祭酒倾洒敬高堂。

思念如丝不断绝,慈爱如海难衡量。

6.盂兰盆花照夜空,祭奠先祖心意浓。

泪水涟涟难尽诉,恩情难忘心中中。

7.阴阳相隔心不离,思念长存梦中起。

慈颜已逝无寻处,恩情难忘心中记。

8.焚香拜佛祈平安,盂兰盆花照夜寒。

思念如丝不断绝,恩情难忘心中留。

9.明月当空照御园,中元佳节祭先祖。

纸钱飞舞映繁星,思念长存心中苦。

描写中元节的诗词集锦

描写中元节的诗词集锦

以下是一些描写中元节的诗词:
1.《中元见月》明·边贡: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
月,今夜是中秋。

2.《宫词》唐代:花蕊夫人徐氏: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诞
降辰。

满殿香花争供养,内园先占得铺陈。

3.《中元夜看月》唐·罗隐: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
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4.《醉和顔美中元夕绝句》【宋】赵釴夫年年人月喜团圆,好
在诗边又酒边。

莫道玄风只渔钓,也随世俗夜无眠。

5.《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宋代:杨万里月色如霜不粟
肌,月光如水不沾衣。

一年没赛中元节,政是初凉未冷时。

6.《新凉感兴》宋代:杨万里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

中元节後新来懒,草册才抄第二诗。

7.《中元日午》宋代:杨万里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於初伏时。

关于七月十五中元节的七绝诗

关于七月十五中元节的七绝诗

关于七月十五中元节的七绝诗1.《中元作》(唐)李商隐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城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2.《中元夜》(唐)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3.《中元夜寄道侣》(唐)陆龟蒙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4.《中元夜百花洲作》(宋)范仲淹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壸。

从来酷署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5.《中元日斋中作》(明)朱曰藩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襌理,长日沈冥不愿醒。

6.《中元日午》(宋)杨万里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出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7.《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中元节的古诗10首

中元节的古诗10首

中元节的古诗10首:《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扇,肉香飘出九霄云。

《中元节》(唐)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青衣称璧罗。

从此剪裁因底事,好留窗隙挂银河。

《中元夜》(唐)殷尧藩玉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香飘云外去,月落水中来。

妓女能骑马,精男善踏歌。

欢情仍未极,此夕乐如何。

《中元夜寄钱大郎中》(唐)陆畅一岁中分七月末,金乌沉没归水潭。

君复与我无间然,兰房椒合昼绵蛮。

目成造次起相知,每引分司别去时。

徒言会面要迟早,不道相思今已而。

心如琴曲须微弄,的的宫商的的空。

知有前期在眼底,何须七日定中元。

《中元日观法事》(唐)卢拱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中元观法事步虚》(宋)陈与义微月当空帘影微,佩衣行礼拂朝衣。

步虚声彻天应笑,知在三州解惜师。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扇,肉香飘出九霄云。

《中元节》(唐)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青衣称璧罗。

从此剪裁因底事,好留窗隙挂银河。

《中元夜》(唐)殷尧藩玉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香飘云外去,月落水中来。

妓女能骑马,精男善踏歌。

欢情仍未极,此夕乐如何。

《中元夜寄钱大郎中》(唐)陆畅一岁中分七月末,金乌沉没归水潭。

君复与我无间然,兰房椒合昼绵蛮。

目成造次起相知,每引分司别去时。

描写中元节的诗词集锦

描写中元节的诗词集锦

描写中元节的诗词集锦
以下是描写中元节的诗词集锦:
1. 《中元节》宋·史浩:月华如水浸楼台,淡染红莲画境开。

2. 《中元日观法事》宋·皮日休:法师结庐占云影,弹指过现珠王宫。

3. 《中元节游宝林寺》宋·陈杰:纸钱飘飏空中舞,离魂飞绕浦边行。

4. 《中元节记事》明·刘基: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5. 《中元夜观灯》清·孔尚任:花灯十里正踏青,岂知已自过中元。

燕雏告诉花都尽,鸠妇丁宁雨速晴。

6. 《中元节有感》清·郑板桥: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7.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地官赦罪莲花炬,除咎休奇梨枣熟。

神灯如烛月轮高,南陌酒香飘路衢。

8. 《中元节放河灯》清·郭尚先:南流几经铁瓮关,章江南水北山间。

公家法令无人犯,儿女门前放河灯。

9. 《中元夜宿桐柏山》唐·李翔:月华满林放秋色,一径无尘到翠微。

10. 《中元夜泊淮口》宋·张耒:木魅风号杂虎嗥,总因淮口是淮河。

使君携酒与君语,若不寻君长到家。

中元节 诗歌

中元节 诗歌

中元节诗歌
中元节的诗歌有:
中元节文/小青松犹恨人间多病痛,鸳鴦话别泪成河。

中元之夜香消尽,窗外传来鬼唱歌。

再题中元节文/小青松七十老人生不易,身藏管道一年多。

如今已赴九泉去,愿到阴间少劫磨。

长相思·中元节年到中,月到中。

坡上青纱树上风。

秋蝉意正浓。

眼朦胧,意朦胧。

梦里双亲青冢松。

相思几万重。

七律·中元节文/蓝天白云轻风中元节俗历千年,万户门头祀祖先。

玉斗新醅腾紫雾,金波度曲奏朱弦。

丰都此夜关无锁,尘世今宵路有烟。

代代虔诚平夙愿,何人得见考收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中元节诗歌集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有关中元节的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元节的诗歌大全
中元节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

古人关于中元节的诗作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热闹的节日场景,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中元节有感》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有感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

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

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

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

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

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

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举行,因此中元节也有”盂兰盆节”之称。

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的中元节俗活动中。

首先是那名目。

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是”倒悬”意思,盂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另外,盂兰盆也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
紧。

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

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

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

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日赠张尊师》
日赠张尊师(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日观法事》
中元日观法事(唐)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唐)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作》
中元作(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中元夜(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夜百花洲作》
中元夜百花洲作(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雨中呈子晋》
中元雨中呈子晋(南宋)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

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中元见月》
中元见月(明)边贡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中元日斋中作》
中元日斋中作(明)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沉冥不愿醒。

《中元节有感》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