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六单元第三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探究1一、导学1.导入课题: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以及如何解方程组.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2.学习目标:(1)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体会数学建模思想.(2)能根据题目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正确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组并求解.3.学习重、难点:重点:探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难点:寻找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组,由方程组的解解释实际问题.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99探究1.(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同学们可以先独立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得出问题的解答,然后再互相交流.(4)探究提纲:①题目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有几个等量关系?②要检验饲养员李大叔的估计正确与否,就要求出每头大牛每天所需饲料和每头小牛每天所需饲料.③如果设每头大牛和每头小牛1天各约用饲料xkg和ykg,根据你发现的等量关系,可列方程组3015675 4220940.x yx y+=⎧⎨+=⎩④能列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问题吗?⑤请你解③中方程组,并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解的.⑥饲养员李大叔的估计正确吗? 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探究提纲相互研讨学习. 三、助学 1.师助生:(1)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自学中存在的问题.①能否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和方程组.②能否正确解出方程组. (2)差异指导:对少数学有困难和学法不当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相互提出学习疑点,相互帮助. 四、强化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和要注意的问题;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练习:某校七年级学生在会议室开会,每排坐12人,则有11人无座位;每排坐14人,则最后一排只有1人独坐.这间会议室共有座位多少排?该校七年级有多少学生?解:设这间会议室共有座位x 排,该校七年级有y 名学生,根据题意,得12111413.x y x y +=⎧⎨-=⎩,解得12155.x y =⎧⎨=⎩,答:这间会议室共有座位12排,该校七年级有155名学生. 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代表介绍本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问题.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收效进行点评.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抓住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教学难点是利用相等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教学中,采取了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在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12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60分)1.(20分)现用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8个盒身或22个盒底,而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盒子.设用x 张铁皮做盒身,y 张铁皮做盒底,则可列方程组为(A )2.(20分)解下列方程组:解:(1)①+②,得4y=11. (2)整理,得解得114y =.89173 2.x y x y +=⎧⎨-=-⎩,①② 把114y =代入①, ①+②×3,得11x=11. 得11354x -=. 解得x=1.解得3112x =.把x=1代入②,得1-3y=-2. ∴这个方程组的解为解得y=1.311211.4x y ⎧⎪=⎨⎪=⎪⎪⎩, ∴这个方程组的解为11.x y =⎧⎨=⎩,3.(20分)一支部队第一天行军4h ,第二天行军5h ,两天共行军98km ,且第一天比第二天少走2km ,第一天和第二天行军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设第一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xkm/h,第二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ykm/h.由题意,得4598 425x yx y+=⎧⎨+=⎩,,①②①+②,得8x=96,解得x=12,把x=12代入①,得48+5y=98. 解得y=10.∴这个方程组的解为1210. xy=⎧⎨=⎩,答:第一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12km/h,第二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10km/h.二、综合运用(20分)4.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15.5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解:设大车一次可以运货x吨,小车一次可以运货y吨.由题意,得2315.5 5635.x yx y+=⎧⎨+=⎩,①②②-①×2,得x=4.把x=4代入①,得4×2+3y=15.5.解得y=2.5.∴3x+5y=3×4+5×2.5=24.5.答: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24.5吨.三、拓展延伸(20分)5.某家商店的帐目记录显示,某天卖出39支牙刷和21盒牙膏,收入396元;另一天,以同样的价格卖出同样的52支牙刷和28盒牙膏,收入518元.这个记录是否有误?如果有误,请说明理由.解:有误,理由:设一支牙刷的价格为x元,一盒牙膏的价格为y元.由题意,得39213965228518x yx y+=⎧⎨+=⎩,,即137132137129.5.x yx y+=⎧⎨+=⎩,方程组无解.∴这个记录有误.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探究2一、导学1.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方程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解应用题.2.学习目标:(1)在对各类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学会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2)养成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3.学习重点、难点: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设计的应用题.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99探究2.(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要求:画出示意图,借助图形直观地分析理解题意.(4)探究提纲:①这里研究的实际上是长方形的面积的分割问题,你能画出示意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吗?②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小长方形,有哪些分割方式?若保持宽不变,把长分成两段(即竖向分割,如上图所示),左边种植甲种作物,右边种植乙种作物,设AE=xm,BE=ym.(a)根据原长方形的长为200m,可列出方程:x+y=200.(b)因为长方形宽为100m,所以两小长方形面积分别为100xm2,100ym2,又因为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为1∶2,所以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比可表示为100x∶200y,于是再由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比为3∶4,列出方程:100x∶200y=3∶4.③你能求出由②中(a)、(b)的方程联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吗?④根据求出的结果应如何表述你的种植方案?⑤你还能设计其他种植方案吗(如右图)?二、自学同学们结合探究提纲相互研讨学习.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和自学中存在的问题.①能否顺利表示出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②能否求出方程组的解并规范作答.(2)差异指导:对少数学有困难和学法不当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研讨、互帮互学.四、强化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展示设计出的其他种植方案,并相互交流.五、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各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学习得与失.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收效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解题方法,扩大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体验解题的技巧,从而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60分)1.(20分)如图,AB⊥BC,∠ABD的度数比∠DBC的度数的2倍少15°,设∠ABD与∠DBC的度数分别为x°、y°。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七下)班级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主备人:审核人:第一课时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单元要点梳理。

)【单元目标】(1分钟)1.通过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体验到这种探险与科学幻想在人类科学发展历史中的伟大价值。

2.尝试并逐步学会运用浏览的阅读方法,以利于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与阅读视野。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单元内容回顾】(2分钟)1.《伟大的悲剧》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太空一日》节选自航天员杨利伟撰写的个人传记《天地九重》。

课文由四部分组成,其小标题分别是“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我看到了什么”“神秘的敲击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分别就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究、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进行了具体介绍。

3.《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讲述了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4.《河中石兽》是一篇文言笔记小说,讲了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

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

【知识链接】(5分钟)《伟大的悲剧》1.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仁爱版英语七下 Unit 6 Topic 3 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

仁爱版英语七下 Unit 6 Topic 3 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

七下(仁爱版)Unit 6 Topic 3 Section D 课时导学案Class_________Name_________Number_________一、短语扫描1.go up this road to the end 沿着这条街一直到尽头2.on your left在左边3.How can I get to...? 我怎样才能去...?4.go along 沿着5.turn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 在第一条街口左转6.go across the bridge 穿过桥7.it’s about twenty meters along on the right. 顺着右边走大约二十米。

8.Which is the way to...? 哪一条是到...的路?9.I’m new here. 我对这儿不熟。

10.on the corner of... 在...拐角处11.across from 在...正对面12.between...and... 在...和...之间13. be away from 离...远14.need to do sth 需要做某事15.take bus No. 718 乘坐718路车16.change to the No.198 bus 换乘198路车17.turn right 右转18.go straight 直走19.No parking 禁止停车20.it’s good to do sth 做某人是助人为乐的21.cross= go across 穿过22.a ticket for speeding 超速罚单23.wait for 等候24.Don’t park here. 不要在此停车25.be careful 小心二、巩固练习(一)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Miss White lives on the___________(two)floor.2.Bob drives too fast, so he get a ticket for ___________(speed).3.The park is 5 _____________(kilometer)away from here.4.Go ___________(cross)the road, and you can find the museum on your left.5.The station is near here. We don’t need __________(take)a bus.(二)单项选择( )1.Tom doesn’t go to bed ________he finishes his homework.A.u ntilB.whenC.afterD.so( )2.---_________is the supermarket from here?---It’s about 2 kilometers away from here.A.H ow longB.How manyC.How oftenD.How far ( )3. It’s good _________your mother do the housework at home.A.h elpsB.helpC.to helpD.helping( )4.---How can I get to the bookstore?---Go _________the street, and you can see it _______your left.A.on, onB.up, inC.in, toD.down, on(三)句型转换1.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bookstore? (改为同义句)Can you tell m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the bookstore?2.He often helps children go across the street. (改为同义句)He often helps children __________the street.3.It is about two kilometers away from here. (对画线部分提问)_________ _________is it from here?4.You should turn right at the third crossing. (改为祈使句)_________ _________at the third crossing.5.You mustn’t play soccer on the street. (改为祈使句)__________ __________soccer on the street.6.Can I help you with English? (改为以let开头的祈使句)_________ _________help you with English.7.Please wait for him at the school gate. (改为同义句)_________for him at the school gate, ___________.(四)用方框内词的正确形式填空Many traffic accidents happen on the roads every year. Some people get 1 and some people 2 their lives. So everyone must obey the traffic 3 to keep 4 on the roads.Parents must ask their 5 not to play or ride bikes on the street 6 it is dangerous. They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7 when they 8 the street. Tell 9 to walk on the crosswalk and not run 10 the road. They will be safer on the road.1.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6.__________7.___________8._________9.__________10.___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全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1【研究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研究重、难点】:1.搞清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研究过程】:一、自主研究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下肢___________。

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

1929年,________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分析思考人类进化的原因?二、交流展示.任务一:当真浏览课本P2至P3考虑:四种现代类人猿分别是:、、、。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2、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干系接近他们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5、生活在300万年前“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6、生活在175万年前的“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知识小结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⑴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身的变化:创造和使用。

⑵人类的进化过程:树上生活--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⑶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财---语言的产生【学以致用】:生活链接: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技能训练】:认真阅读教材p6的“区分事实和观点”并完成相关习题。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导学案含答案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导学案⽬录Unit 1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 (1)第⼀课时(Section A) (1)第⼆课时(SectionB:1a – 2c) (5)第三课时(Section B:3a - 4) (9)第四课时(self check) (13)Uint2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17)第⼀课时:Grammar focus&SectionA-3a (17)第⼆课时(Section B) (21)第三课时(SectionA&B Listening practice) (25)第四课时(单元总复习) (29)Unit 3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smoothie? (33)第⼀课时(section A) (33)第⼆课时(Section B 1a-2c) (37)第三课时(Section B 3a-selfcheck) (41)第四课时综合能⼒测试 (45)第三单元达标检测题 (45)Unit 4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 (49)第⼀课时(Section A) (49)第⼆课时(Section B) (53)第三课时(Selfcheck) (57)第四课时(单元总复习) (61)Unit 5 When was he born? (65)第⼀课时(Section A:1a、--4b) (65)第⼆课时(section B:1a — 2c) (69)第三课时(Section B:3a 3b 3c 4 self check) (73)第四课时(单元总复习) (77)Unit 6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81)第⼀课时(SectionA: 1a----Grammar Focus) (81)第⼆课时(SectionA:3a----SectionB:2c) (85)第三课时(SectionB:3a--Selfcheck) (89)第四课时(单元复习) (93)Unit 7 I’ 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97)第⼀课时(1a----Grammar Focus) (97)第⼆课时Section A3a- SectionB 2c) (101)第三课时(SetionB3a—self-check) (105)第四课时(检测你雄厚的综合实⼒吧!) (109)Unit8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113)第⼀课时Section A (1a----Grammar Focus) (113)第⼆课时(3a----2c) (117)第三课时(3a-self-check) (121)第四课时 (125)Unit 9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 (129)第⼀课时(section A 1a-2c) (129)第⼆课时(section A 3a - self check) (133)第三课时(单元复习) (137)Unit 10 It’s a nice day ,isn’t it ? (141)第⼀课时(Section A:1a---4) (141)第⼆课时(Section B:1a--- 4) (145)第三课时单元复习 (149)Unit 1 答案 (153)unit2参考答案 (155)Unit3 参考答案 (157)单元达标检测题 (158)Unit 4 参考答案 (160)Unit 5参考答案 (163)unit6 答案 (165)unit7 参考答案 (166)Unit 8参考答案 (167)Unit 9 参考答案 (171)Unit10参考答案 (172)Unit 1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亲爱的同学们,你曾参加或举⾏过聚会吗? 欢迎你⾛进Unit 1 , 相信你会成为风度翩翩的绅⼠或举⽌⽂雅得体的⼥⼠的!第⼀课时 (Section A)当你被别⼈邀请时,你都会做到恰如其分、彬彬有礼吗?相信你没问题!学法导引:学会情态动词can 的⼀般疑问句式及其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授课计划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授课计划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授课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构成要素。

2.理解诗人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感情、描绘景物的特点。

3.感受其间的良辰美景和思绪,激发学生对美好的追求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解析。

2.学生对古诗中的修辞手法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诗中内涵的深刻理解。

2.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讲解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等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贴近生活法: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具体而微的感知,让学生在情感和生活中感受到诗歌中的美好。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鼓励学生竞争合作,提升学习效率。

五、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课:古诗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1.学习古诗的构成要素2.欣赏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和美感第二课:咏怀古迹1.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2.分析和评价古诗中的表现手法第三课:咏物抒情1.学习杜甫的《丽人行》和李商隐的《无题》2.欣赏古诗中对物的描写和美感描绘第四课:婉约词人选段1.学习卞之琳的《谷雨》和李清照的《如梦令》2.学习婉约派词人的创作风格和对诗歌艺术的影响第五课:古风雅乐选段1.学习《庐山谣》和《长恨歌》2.欣赏古诗中的音乐意境和美好感受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上课后的讨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

2.通过小组展示、课上回答问题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

3.通过作业的评阅检验学生对古诗中细节的把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课本资料2.多媒体资料3.网络资料4.课外读物总结:在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的授课中,我们要注重学习重点与难点,强调学生对古诗的深刻理解,并通过具体实例和生活体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情感意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竞争和合作,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情操和美好的生活态度。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

七下语文学案集目录第一单元1.邓稼先学案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3.回忆鲁迅先生学案4。

孙权劝学学案第二单元5.黄河颂学案6。

最后一课学案7。

土地的誓言学案8。

木兰诗学案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学案10.老王学案11.台阶学案12.卖油翁学案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案14.驿路梨花学案15.最苦与最乐学案16。

短文两篇学案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学案18.一颗小桃树学案19.外国诗两首学案20.古代诗歌五首学案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学案22.太空一日学案23.带上她的眼睛学案24.河中石兽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学习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勤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及背景:二、积累字词:三、解决以下问题: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课文按小标题可分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概括各部分大意。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合作探究:①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②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③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④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⑤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研读赏析: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

5.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第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4.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

(导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课时 大脑皮层

(导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课时 大脑皮层

组内评价:好 中 差
小组长签名:__________
第3课时 大脑皮层
课堂导案
课前完成,堂上讨论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请你阅读下面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大脑对肢体是交叉对侧管理的,即左半球 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具有语言、 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 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 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
第3课时 大脑皮层
课堂导案
2.中风病人的四肢都完好,但出现了左侧肢体没有 感觉不能活动的情况,这是损伤到了哪些功能区?
右侧躯体运动中枢、右侧躯体感觉中枢。 3.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 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 质是人类大脑皮层特有什么中枢?
语言中枢。
第3课时 大脑皮经系 统的最高 级中枢
(教材 P77~
P78)
知识点 (2)大脑左右两半球对躯体的管理为交叉对侧管 理,即左半球管理___右____侧躯体,右半球管理 ___左____侧躯体。 (3)管理运动的__躯__体__运_动__中__枢___,管理感觉的 _躯__体__感__觉_中__枢__,__视__觉__中__枢__,__听__觉__中_枢___。 人类特有的__语__言_中__枢___。 3.人类条件反射最突出的特征: 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__大__脑_皮__层___的参与。能够 对___语__言_____和____文__字____的刺激建立条件 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第3课时 大脑皮层
课后练案
5.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 就迅速松手。如下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 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 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时间____
课题Unit 6 I’m watching TV.
第三课时SectionB 1a—2c
制作人:课型
预习展示
编号:
7-6-3
学习目标1. 记住并运用P34-35单词及短语;
2. 句型:—Where is she swimming?—At the pool.
任务一:会说会写下列单词
1.游泳池水池______
2.购物商店___
3.超市_______
4.男人人_______
5.竞赛______
6.主人东道主_______
7.学习研究______
8.州_____
9.美国______
10.美国人_______11.龙________12.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13.任何________
14.其他的另外的________15.幼小的年轻的_________16.儿童______ 复数____________
17.怀念思念________18.希望_______19.可口的美味的__________20.还仍然_________
任务二:翻译下列短语.
1. 观看龙舟赛__________________
2.和一个美国家庭一起居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纽约_______________
4.龙舟节_____________
5.在电视上________
6.任何其他的夜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他的小孩读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场足球赛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家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早上八点钟__________________11.包粽子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一、填词
1. The children can’t swim at the (水池).
2.My mother often ___________(购物)on weekends.
3.The _______(超市) is between the bookstore and the post office.
4.—Who is that m____ ? ---He’s our Chinese teacher.
5.Tina is _______ (shop) in the supermarket.
6.The _______ (swim) pool is far from my house.
7.The_______ (man) are playing basketball .
8.Ann often ________ (do) the dishes in the evening.
9.Listen! Linda _______(sing) in the room.
10.Look!They (talk)about their school trip.
11.Gina and Tina (not have)lunch now.
12.What she (do)now?
二、单选
1.Look !The children are swimming in the_____ .A.pool B.restaurant C.zoo D.library
2.Tom often swims ____ the river in summer. A .on B. over C. in D. by
3.What about___ tomorrow morning?A.going shoping B. going shop C. go shopping D. go to shop
4.The men __ wine(酒) in a restaurant. A.drinks B. drinking C.is drinking D.are drinking
5. –Is Mary reading in the library? ---_________.
A .Y es, she is B. Yes, she does C. No,he isn’t D.No,she doesn’t
三、句型转换1.Jim is using his computer.该一般疑问句并做否定回答
-- _____Jim ____ his computer? --_______, he_________.
2.Some boys are swimming in the river.提问
____ ______ some boys _______ in the river?
3.Gina often washes the dishes at home.用now 改写句子
Gina ______ _______ the dishes at home now.
4.They are talking on the phone.改为否定句.
They _____ ______ on the phone.
5.Jack is reading a newspaper.提问
_______ ________ reading a newspaper?
6.Lily watches TV every evening.(用now改为现在进行时)
Lily TV .
7.She is swimming at the pool.(对划线部分提问) She swimming?
8.Lucy is at work.(改为同义句) Lucy now.
9.The children are dancing under the tree.(对划线部分提问)
The children ?
10.Dick wants to go to the movies.(改为一般疑问句并做肯定回答)
Dick to go to the movies? —, .
11.We are cleaning the blackboard.(改为否定句) We the blackboard.
12.I am reading a book.(改为一般疑问句) a book?
13.Kate and Mary are talking about the pandas.(对划线部分提问)
Kate and Mary talking about?
14.He isn’t having lunch at home.(用every day改写)
He lunch at home every day.
15.They are playing volleyball on the playgroung.(以划线部分提问)
they volleyball?
四、阅读理解:
Lucy and Lily are English girls.They are twins.They are studying Chinese in Beijing now.They re in Miss Gao’s class.In their calss ,there are f ifty-tow students.There are twenty-eight boys and twenty-four girls.
When are the twins? Look,they are sitting near the door of the classroom.Lucy is wearing a red coat.Lily is wearing a yellow sweater.They are having a Chinese class,They like Chinese.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T)误(F)
()1.The two girls are twins.They are in a school of China.
( ) 2.Lucy and lily are in the same class
( ) 3.Lucy is in a yellow sweater.
( ) 4.Now they are studying Chinese in the classroom.
( ) 5.There are twenty-eight girls in their cla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