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三单元《分数乘法》导学案

三单元《分数乘法》导学案

三单元《分数乘法》导学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课时分数乘法(⼀)【学习⽬标】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

2、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让学⽣亲⾃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使学⽣感受到分数乘法与⽣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习重点】学⽣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学习难点】学⽣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主学习】教师出⽰教学板书,请学⽣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说说⾃⼰如何计算的?教师提问学⽣回答问题。

(先通分,再进⾏分⼦与分⼦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课堂探究】1、投影⽰意图:学⽣读题。

新-课 -标- 第- ⼀-⽹2、引导学⽣⽤不同的⽅法进⾏计算:(1)画图表⽰,结合画图,发现3个1/5是3/5.(2)⽤加法计算51+51+51,这道加法算式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这是求3个相同分数的和,⽤乘法算⽐较简便。

想想,可以怎样列式?(3)⽤乘法算,51×3,根据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51×3表⽰什么?既然51×3可以是表⽰3个51连加,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得数吗?3、出⽰书本图,请学⽣结合图说⼀说2个3/7是怎样计算的。

新课4、算⼀算,说⼀说分数与整数相乘如何计算。

先独⽴计算,汇报。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精讲点拨】针对疑难问题教师精讲分析【达标练习】基础:⽣再书本上涂⼀涂,反馈。

新课标第⼀⽹综合:先独⽴填写,反馈。

再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如4/9×2表⽰有2个4/9相加,4/9+4/9=4+4/9=4×2/92、独⽴计算下⾯题⽬,课堂板演,其余学⽣⾃⾏作业。

板演后让学⽣尝试分析出现的问题。

【课后反思】第⼆课时分数乘法(⼀)【学习⽬标】1、、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让学⽣亲⾃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学习的时间,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三单元导学案11《春》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 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导学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导学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2课时【预习导引】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2.积累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yùn)(niàng )宛转( zhuǎn )黄晕(yùn ) 应和( yìng )( hè )蓑衣( suō )抖擞( dǒu )( sǒu )笼罩(lǒng )朗润( rùn ) 烘托( hōng )(2)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宛转:同“婉转”。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4.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春天的几幅图画?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投影: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

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课文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2、重难点本课的学习重点认真读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

难点是理解文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一、预习导航:1、课文导读“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正因为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新中国的诞生,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掀开历史的尘封,走进作品当时的岁月,感受李大钊同志被捕后倍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①、首先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理解难懂的句子。

②、接着整体感知课文,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③、在初步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后再细读课文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写在课本的空白处,读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④、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下文章的写法。

⑤、完成基础达标的内容。

2、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词语。

Jūn fá jiān ruì kǒng bù fěi tú( ) ( ) ( ) ( ) shū jí chōu tì mó guǐ kù xíng ( ) ( ) ( ) ( ) (2)、填写查字典的有关情况。

“魔鬼”的“魔”字是结构,应该查部下。

“魔”可以组成词语()、()。

(3)、从课文中找出和下面的句子照应的句子。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

②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共5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共5篇)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标调规则。
(5)教学ai的四声与声母的拼读。
2.课间休息。
3.学习复韵母ei。
(1)引出韵母ei。
(2)看图,通过“妹”的读音引出ei。尝试ei的音,识记ei的形。
(3)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四声练习。
(4)教学ei的四声与声母的拼读:声母轻短,韵母响,两音相连,猛一撞。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会复韵母ui。
kāi、ɡěi、huí、zāi、péi、shuǐ。
1.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2.拼一拼,读一读。kāi、ɡěi、huí、zāi、péi、shuǐ
二、学会标调(用时:5 分钟)
1.教师讲解标调方法。 2.教师推荐标调的儿歌。3.教师出示练习,巩固标调方法。
1.学生用手势跟随教师的讲解,书空,读出字母或音节的发音。
1.课件出示郊外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导问:老奶奶和小妹妹的位置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奶奶在左,妹妹在右。)
3.引导学生读句子。
4.巩固音节:
出示“妹、奶”,口头标音节。
1.学生观赏图片,认真观察,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自己练说。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一说。
5.学生练习拼读:
tuǐ、huì、duī、chuī、zuǐ、ruì、shu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直读。
1.做游戏:拔萝卜。师:拔萝卜呀——
生:ei ei ei
师:用点力呀——
生:ei ei ei
师:齐心协力——
生:eiei ei
师:加油干呐——
生:ei ei ei
师:抱回家呀——
生:ei ei ei
2.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练习。(教师与学生合作)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导学案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导学案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就如我们本单元学习的民间故事,它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在故事中,我们结识了舍己为人的的猎人海力布,也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所感动。

在你们的童年记忆里,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民间故事呢?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

3.师:大家都知道许多民间故事,但如何将这些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交流的话题。

4.板书课题:讲民间故事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故事内容,能抓住要点,进行简要概述。

2.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将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吸引他人。

3.懂得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

(二)过程和方法选用熟知的民间故事,通过自我思考,小组讨论,提取故事关键情节,找准关键词,对故事进行复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色彩,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过程(一)以《牛郎织女》为例,引导进入情景,创意复述1.问题引领:(1)如果要你来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你准备讲述哪些情节?(2)为了丰富故事内容,你想在哪些细节上进行适当的发挥,使故事情节更具体、更生动?2.学习提示:(1)快速浏览《牛郎织女》(一)(二)课文内容,理清脉络,抓住要点,做好记录。

(2)在小组内讲故事,并说说你是从哪些情节和关键词来说的。

(3)在小组内展开评价:谁的情节把握得更准,关键词选得更明确,讲得最有感染力?(4)选派代表上讲台说故事。

师生共同评点,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5)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勾勒出情节思路或列出关键词。

出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河边拾衣天宫人间幸福美满临终交代王母娘娘银河相望(6)要求学生根据这一组关键词(情节)再打腹稿,创造性地讲这个故事。

出示要求:选取合适的人称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具体、形象描述细节丰富人物情感(7)选代表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是否抓住了主要情节?是否符合讲述要求?3.梳理小结:当我们设身处地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经历、遭遇和情感体验时,再付之于我们恰当的动作和表情,所讲述的故事就会让听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①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②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传世。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③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④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戌思归的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诗也不乏名篇。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

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

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江南逢李龟年》:江南,这里指湖南一带。

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到江南一带,和同样流落在此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频繁相见和唱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长方体正方体[1]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长方体正方体[1]

三、长方体正方体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用这样的正方形围成一个正方体,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 )厘米。

4、分一分, 填一填。

上图中, 平面图形有( ), 立体图形有( )。

【设问导读】阅读课本39页例3。

1.看一看, 填一填。

2.画法分析。

(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也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3)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3.正确解答。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 从( )看到的图形 从( )看到的图形【自学检测】【巩固练习】1、 请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的图形。

123456798我从前面看。

根据下面的立体图形,指出从前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相应图形,并填一填。

( ) ( ) ( )图1 图2 【拓展练习】 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 与3号面相对的是( )号面。

2.填表。

(单位:dm ) 图1 图2下面的面积(dm 2)后面的面积(dm 2)左面的面积(dm 2)教 师 课 后 反 思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课 型 新授课教学时间 1课时学习1.理解物体表面和表面积的含义, 以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会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4 32 165 6 42333【自学检测】1.在我们的生活中, 以cm3作单位的物体有(), 以dm3作单位的物体有(), 以m3作单位的物体有()。

2、说一说, 在生活中, 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m3, dm3, cm3作单位?\\3.在体积小于 1cm3 的物体下的方框里画“√”, 大于 1cm3 的方框里画“△”。

八年级第三单元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导学案

八年级第三单元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导学案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A(1a-2d)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单词和短语:rubbish, fold, sweep, floor ,messtake out the rubbish2.句型:A: Could you please sweep the floor?B:Yes,sure./No promble.【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预习1a,翻译下列短语并快速记忆.(1) do the dishes _______ (2) 倒垃圾______ (3) 叠衣服__________(4) sweep the floor_______(5) make your bed ______ (6)打扫客厅 ________(7) 做家务_______2.预习2a—2c,在课本上标注,翻译并快速记忆.(8)出去吃饭___________(9) 去看电影__________ (10)在外面待到很晚________ (11) 搭车____________ (12)用电脑_________ (13) do some work __________ (14 )clean your room_________ (15) 从事于__________3.预习2d,在课本上标注,并从课本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翻译并快速记忆(16) help out wit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两个小时的电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at leas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any minu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mother cle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知识1.Could you please…? 汉语意思:_______________翻译:你能帮我把垃圾扔出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take out v. 汉语意思:______________翻译:请把钢笔和纸拿出来_____________take it /them out 翻译:The book is in the box ,please____________(把它拿出来)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A(3a-4c)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单词和短语:throw,neither,shirt,pass,borrow, lend, finger, hate, while, choreall the time, as soon as ,2. 句型:见教材P20 Grammar Focus【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预习3a-3c,翻译下列短语并标注在课本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3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Period 1 Section A 1a--2c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Page18-19的单词和短语。

2、掌握过去进行时态的用法以及熟练运用它谈论过去正在发生的事。

3、掌握when 和while 引导的状语从句的用法。

学习重、难点1、重点单词与短语:bathroom, bedroom, kitchen, bought, land, got, take off, while2、Target languages:The boy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when the UFO arrived.While the boy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the UFO arrived.The girl was shopping when the alien got out.While the girl was shopping, the alien got out.学法指导1、自学Page18-19的单词。

(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并牢记,听写过关)。

2、通读1a-2c的内容,用双色笔标出重要的短语、句型和疑难点.3、小组合作完成1c and 2c,准备课堂展示。

4、自学完成1a并记忆其中的介词短语; 背诵Grammar Focus, 学科组长检查。

一、自学检测翻译下列短语和句子。

1.在理发店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书馆前边3.做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做奶昔__ ___5.打电话_______________ ___6.洗完澡出来7.理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进入商店____ _9.看见他们出来______________ 10.出去_________________ ___11.起飞________________ 12. .沿着…走_____________ ___13.发生了什么事?_____ __ 14.洗澡____________________15.电视台___________________ 16.报警_____________________17.昨天晚上当我在做作业的时候,我的父母一直在看电视。

18.昨天下午当老师进来的时候,我们正在说话。

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知识点:1. 过去进行时的用法:(1)含义:表示在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

(2)过去进行时的构成:was / were + v . - ing说明: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三人称单数用was,其余用were。

(3)过去进行时的用法:(4) 基本句式: 肯定句:“主语+was / were + v – ing +其他”eg : He was sleeping at that time .否定句:“主语+was / were / not +动词-ing +其他”eg : He wasn’t sleeping at that time .疑问句:“was / were +主语+动词-ing +……?”回答:Yes 主语+was /were . No . 主语+was / were not .eg : Was he sleeping at that time ?Yes , he was . No , he wasn’t .(5)过去进行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2. in front of 与in the front of的区别:(1) My sister is sitting _______ the classroom to see the sun.(2) My sister is sitting _______ the classroom to read English with her classmates.3. when 与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区别:过去进行时还用在由When , while 引导的从句中,具体区别。

①用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表示时间,说明一个劝作发生时,另一个动作正在进行,也可表示正在进行某一动作时,另一动作发生了。

②用while引导的从句一般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某个动作时,发生了另一个动作,这时主句用一般过去时。

While he was heading the telephone rang .三、学以致用I. 单项选择。

( )1. I was sleeping late ____someone knocked on the door.A. whenB. whileC. as D .after( )2._______ the police arrived, the alien left the ground.A. WhenB. Before C .After D. While( )3. What ____ you _____ at this time yesterday?A. do, didB. are , doingC. were, doingD. did, do( )4. There are some trees ______ their classroom.A. in front ofB. in the front ofC. on the frontD. on the front of II.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5. When I saw him , he ________ (wait) for the bus.6. He __________ (not go )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7. I saw her__________ (play) in the park just now.8. When you __________(call) me a moment ago , I ________ (write) .1、when will the plane ____________________ ?2、My father was __________ when the UFO arrived .3、The alien went into a fruit store and __________ some oranges .4、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I __________ you ?5、The alien ________________ UFO and went into a mall .Period 2 Section A 3a-4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Page20的单词与短语。

Key structures:What were you doing at nine o’clock last Sunday morning ?I was sleeping.While the alien was in the museum, I called the TV station.2 熟练运用过去进行时与一般过去时谈论过去发生的事。

学习的重、难点1、重点短语:follow sb. to do sth. have a very unusual experience, be surprised2、运用过去时谈论过去发生的事.学法指导1、自学Page20的单词。

(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并牢记.)。

2、仔细阅读3a,用双色笔标出重要的短语、句型和疑难点,准备课堂中讨论解决。

3、小组合作完成Activity 3b&4,准备课堂展示。

4、独立完成导学案。

一、自学检测I.阅读3a,翻译下列短语与句子。

1.一次不寻常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2. 跟随某人做某事_______________3. 大约在十点左右______________4. 它是多么的奇怪!______________5. 当它走进一家礼品店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

6. 当它在看纪念品时,店员报了警。

II. 读3a回答问题1.When did the UFO land ? what was the writer doing ?2.What places did the alien go ? what did they do ?3.Did the alien buy any souvenirs in the shop ?4.What did the writer do while the alien was in the museum ?二、当堂检测I.单项选择( )1. They followed Uncle Wang _______ the museum.A. visitB. visitingC.to visitD.visited( )2. His mother wanted to know what he ______ at that time.A. is doingB. was doingC. has doneD. will do( ) 3.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at eight o’clock last night.--You are______. I saw you in the cinema.A. hard-working B .kiding C. kidding D. kidded( )4. They were playing football it rained.A. whileB. whenC. asD. before( )5. ____we were eating dinner in the restaurant, the owner’s dog took my bag away quietly.A .Because B. While C. If D. UntilII.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cook, wash, stand, watch, write, sleep, sing, lieLast night at 9:30 all the lights went out in this area. A newspaper reporter asked some people,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lights were out?” Here are some of the answers.“I clothes when the lights went out. My husband E-mails on the computer,” a woman said.“I in bed reading a book while my parents a play on TV,” a girl said.“Maybe I was the most unlucky person. I in the lift going up stairs. The lift stopped just between the ninth and the tenth floor,” a man said.“I in bed. I didn’t know anything. I heard this news early this morning,”an old man said.“I with my friends in a club when it went all dark suddenly,” a young man said.“We came back home late last night. I in the kitchen when the lights went out,” a young woman said..用when或while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