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CAM线框模型的构建

合集下载

Mastercam9.1第7章 骰子的线框架设计

Mastercam9.1第7章 骰子的线框架设计
(2)单击 返回 → 点直径圆 命令。 (3)在系统提示区出现提示:,输入8,回车确认。 (4)在系统提示区出现提示:,从键盘中输入圆心坐标X0Y-9.5,回车确认。画好 一个Ø 8的圆,如图7-21所示。 (5)从键盘中输入圆心坐标X0Y-18.5,画好另一个Ø 8的圆,如图7-22所示。
图7- 20
图7-8
3. 绘制 “一点”
在骰子的顶面绘制表示“一点”的Ø 10的圆。
(1)设置图形视角、构图平面为俯视图(T),构图深度为Z: 0。 (2)单击 主菜单 → 绘图 → 圆弧 → 点直径圆 命令, (3)在系统提示区出现提示: 输入10,回车确认。 (4)捕捉原点为圆心,画好Ø 10的圆,如图7-9所示。
三点 Ф 6
图7-25
图7-26
图7-27
8. 绘制 “四点”
在骰子的侧视图后面绘制表示“四点”的4个Ø 6的圆。 (1)设置构图深度Z:-14。其余同图7-25。 (2)单击 返回 → 点直径圆 命令。 (3)在系统提示区出现提示: ,输入6,回车确认。 (4)从键盘中分别输入圆心坐标X5Y-19,X5Y-9 ,X-5Y-9, X-5Y-19, 画好四个Ø 6的圆。 (5)点选图形视角工具按钮 ,结果如图7-28 所示 。
图7-17
图7-18
图7- 19
5. 绘制 “两点”
在骰子的前面绘制表示“两点”的2个Ø 8的圆。该圆距离前视图平面的 距离为14。 (1)设置图形视角为前视图(F),构图平面设为前视图F,设置构图 深度 Z:14。如图7- 20所示。
注意: 构图平面为前视图F, 表示所绘制的图形在前视图F平面上。构图 深度Z:14,表示所绘制的图形在与前视图F平面距离为14mm的平 面上。构图深度Z的正方向总是垂直于构图平面指向观察者。

边做边学 Mastercam X7数控加工立体化教程课件第3章 曲线与曲面设计

边做边学 Mastercam X7数控加工立体化教程课件第3章 曲线与曲面设计

3.2.3 综合训练——设计铣刀
铣刀是机械加工中经常用到的加工工具,也是三 维机械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模型。
1.绘图环境设置。 2.绘制铣刀轮廓截面。 3.编辑图形。 4.平移图形。
5.旋转图形。 6.创建举升曲面特征。 7.创建平面修剪特征。 8.创建圆柱体曲面特征。
3.3 编辑曲面
3.3.1 重点知识讲解
一、创建基本曲面 基本曲面是指直接通过定义参数即可完成一个封闭的曲面体, 是曲面设计中的常用命令,其操作简单易懂 二、直纹/举升曲面 直纹/举升曲面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截面外形或轮廓以直线熔 接方式生成直纹曲面,如果以参数方式熔接则可以生成平滑的举升 曲面。 三、扫描曲面 扫描曲面就是将一定形状的截面图形沿着一定形状的轨迹线扫 过生成的曲面。 四、旋转曲面 转曲面是将串连选择的线架构外形绕一直线旋转而产生的曲面。 五、牵引曲面 牵引曲面是将已经绘制的截面沿某一个方向牵引而挤出曲面, 相当于对线条进行拉伸进而生成曲面。 六、网状曲面 网状曲面是由一系列横向、纵向组成的网格状线架构成的曲面 。
(6)选择视角。 在【定方位】子菜单中选择【指定视角】命令,或者 单击【视角操作】工具栏中的 按钮,系统打开【视角选 择】对话框,选择需要的视角方向即可。 (7)前一视角。 在【定方位】子菜单中选择【前一视角】命令,或者 单击【视角操作】工具栏中的 按钮,即可快速返回上一 个视角方位。 (8)由图素定义视角。 系统还提供由图形指定显示方位的功能,这时可以指 定图形中的一个平面、两条直线或者3个点来定位视角。 (9)角反向。 另外,系统还提供视角反向的功能,可以快速将一个 视角反转。
3.1.2 实战演练──设计手机座
手机底座的设计既要外形美观,又要方便使用,故 对曲面设计要求较为严格,需要通过三维线架结构搭建 骨架,然后通过曲面合成及修剪,达到美观使用的效果 。

MASTERCAM9.0实用教程第五章

MASTERCAM9.0实用教程第五章

的三维线框模型,在构建三维实体之前需
要事先构建。如需挤出图5-1a所示的实体,
则要事先构建图5-1b所示的外形。
a)
图5-1 实体模型
b)
二、构建、编辑实体特征
在MasterCAM中通过挤出 、旋转、
扫掠、举升、基本实体来实现三维实体的
基本构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倒圆角、
倒角、薄壳、布林运算、牵引、剪切等操
产生主体 切割主体 增加凸缘 增加拔模角 朝外 角度 依指定之距离 延伸距离 全部贯穿 延伸至指定点 依指定之向量
见图 5-12
挤 出 之 距 离 / 方 向
重新选取 修整至选取的面 更改方向 两边同时延伸 对称拔模角
见图 5-11
见图 5-12 见图 5-12
图5-10 挤出实体的三种构建模式
5.2.2 薄壁
一、A结合运算
结合运算也叫求并运算,它可以将有
接触处的两个以上的实体连接成一个实体。
二、R切割运算 三、C交集运算
5.10 实 体 管 理 员
实体管理员是一个有效地管理实体操 作的工具。一个复杂实体的创建过程一定包含了 多次的实体构建及编辑。实体管理员对每一个实 体的构建过程都有详细的记录,而且是按构建顺 序记录的,记录中包含了实体构建时的相关参数。 因此可以对以前任一次的操作进行修改(如修改 参数等),甚至还可以重排构建顺序,以便实体 按新的顺序自动重新创建。
基 本 实 体 牵 引 面 修剪实体 创建多面视角 特征识别 曲面生成 薄片加厚 移 除 面 建 模 实 例
实体造型是MasterCAM从7.2版开始新 增的功能,在MasterCAM 9.0中得到了更为 广泛的应用。和曲面造型相比,利用实体 造型方法来描述物体,能更全面地反映物 体的所有属性,如体积、重量、重心等, 因而更接近真实物体。实体建模过程与用 户设计思维过程比较统一,造型思想容易 被人接受,它为设计、工程分析、制造一 体化的应用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

MASTERCAM教程.线框模型设计及三维轮廓加工

MASTERCAM教程.线框模型设计及三维轮廓加工

第5章线框模型设计及三维轮廓加工本章通过一个典型零件,说明MasterCAM的线框模型设计方法、编辑技巧及三维轮廓刀具路径的生成方法。

5.1线框模型设计方法及典型编辑方法的应用图5-1为一个被加工零件的三维线框图。

图5-1步骤一基本设置层(Level):1颜色(Color):绿色(10)Z向深度控制:50线型(Style):实线(Solid)线宽(Witdth):2绘图面(Cplane):俯视图(T)视图面(Gview):俯视图(T)步骤二建立工件设计坐标系,绘制折线按功能键F9,在屏幕中间出现一个十字线,即为工件设计坐标系。

绘制折线方法如下,选择主菜单(Main Menu)-绘图(Create)-直线(Line)-折线(Multi) 输入端点:-200,0 回车端点:-200,-160 回车端点:-75,-160 回车结果如图5-2所示。

图5-2步骤三倒圆角选择主菜单(Main Menu)-修整(Modfiy)-倒圆角(Fillet)-半径(Radius)输入半径:80 回车用鼠标分别拾取图5-2中的直线L1和L2,则得到倒圆角结果,如图5-3所示,图5-3a 为俯视图,图5-3b为轴测视图。

图5-3步骤四绘制圆弧设置:绘图面(Cplane):侧视图(S)视图面(Gview):侧视图(S)Z向深度控制:-200选择主菜单(Main Menu)-绘图(Create)-圆弧(Arc)-极坐标(Polar)-中心点(Center pt)用鼠标拾取图5-3中的极坐标中心点P1。

输入半径:25 回车起始角度:180 回车终止角度:270 回车结果如图5-4所示。

图5-4步骤五修剪选择主菜单(Main Menu)-修整(Modfiy)-修剪(Trim)-1图素(1 entity)用鼠标分别拾取图5-4中直线上的位置P1和圆上的位置P2,得到图5-5。

图5-5步骤六绘制圆弧和直线设置:绘图面(Cplane):前视图(F)视图面(Gview):前视图(F)Z向深度控制:160绘制圆弧,选择主菜单(Main Menu)-绘图(Create)-圆弧(Arc)-极坐标(Polar)-中心点(Center pt)输入极坐标中心:-75,0 回车半径:50 回车起始角度:-60 回车终止角度:90 回车得到图5-6所示的圆弧C1。

CAM三维线框的绘制-21页精选文档

CAM三维线框的绘制-21页精选文档

项目1.绘制下图所示三维线框
项目2.绘制下图所示三维线框
将第1 层设为 工作层
将第2 层设为 工作层, 关闭第 1层; 将“构 图面” 和“视 图面” 改为前 视图。
将第3 层设为 工作层, 关闭第 2层; 将“构 图面” 和“视 图面” 改为侧 视图。
项目3.绘制下图所示三维线框
将第2 层设为 工作层, 关闭第 1层。
侧视图----所有平行于系 统坐标Y Z平面的平面。Z 向深度指空间左右方向, 即系统坐标的X轴方向。
图素定面----除俯视图、 前视图、侧视图之外的平 面,都须由图素定面来确 定构图面。Z向深度指构 图面的法线方向。
3D构图面----智能化定面方式,将画线时使用到的图素确定的 平面作为构图面。
MASTERCAM实体建模
主要内容
二、三维线框的绘制 1、构图面的选择 2、三维空间相交曲线的修整 3、三维空间曲线的转换移动 4、三维曲线的绘制----投影法绘制三维曲线
前面已学内容:在二维平面上绘制线框
二、三维线框的绘制
----构图面的选择
引言:
在实体建 模或曲面建 模中,如何 构建三维线 架?
4.图素定平面+构图面深度----与指定图素(如两相交直线、圆弧等) 确定的平面平行的一系列平面,构图面的位置由“构图面深度”确定。
俯视图----所有平行于系 统坐标XY平面的平面。 “Z向深度”指三维空间 上下方向,即系统坐标的 Z轴方向。
前视图----所有平行于系 统坐标XZ平面的平面。Z 向深度指三维空间前后方 向,即系统坐标的Y轴方 向。
在已学软 件(UG) 中如何实现?
在UG软件中,有系统坐标(绝对坐标)和工作坐标。系统坐标 的原点位置和坐标轴方向固定不变;工作坐标可根据画图工作的需要 进行改变,我们往往把工作坐标的XY平面定义到要绘图的平面上。

Mastercam基础与应用第3章 三维线架造型和Surface

Mastercam基础与应用第3章 三维线架造型和Surface

第3章 三维线架造型和Surface曲面造型的 构建与编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依次选取MAIN MENU → Create → Surface → Draft(回主功能表
→绘图→曲面→牵引曲面)命令,打开选取外形图素1菜单,在绘图区
选取一条或多条曲线串连并设置相应的牵引曲面参数即可构建牵引曲面。
第3章 三维线架造型和Surface曲面造型的 构建与编辑
第3章 三维线架造型和Surface曲面造型的 构建与编辑
实例 绘制下图所示线架造型,并在其基础上构建举升曲面。
第3章 三维线架造型和Surface曲面造型的 构建与编辑
3.1.3 Coons(昆氏曲面)
该命令可以利用曲线栅格构建曲面,依次选取MAIN MENU →Create→ Surface → Coons(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昆氏曲面)命令,打开 Automatic Coons Chaining(自动昆氏串连)对话框,要求用户选择 构建昆氏曲面特定的串连方式:自动串连还是手动串连。
第3章 三维线架造型和Surface曲面造型的 构建与编辑
实例利用旋转曲面命令由下图所示二维图形生成旋转曲面。
原图
结果图
第3章 三维线架造型和Surface曲面造型的 构建与编辑
3.1.6 Sweep(扫掠曲面)
扫掠曲面是将串连曲线沿着一个或两个导引轨迹移动而生成的曲面。 在Mastercam中,选择的串连曲线被称为截断外形,导引轨迹称为切削 外形。
创建曲面命令的路径
构建与编辑
举升曲面
昆式曲面
直纹曲面 旋转曲面 扫掠曲面 牵引曲面 曲面倒圆角 曲面偏置
曲面修剪/延伸 下一页
2曲面熔接
3曲面熔接

mastercam教程第04章

mastercam教程第04章

图4–27 前视图构图面以P1点 旋转后的结果 前视图构图面以P1点
5.平移操作
图 4 – – 28 平 移 设 置 对 话 框
图 4 – – 29 平 移 后 结 果
4.3 构 建 曲 面
4.3.1 曲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曲面是用数学方程式来定义物体表面 的形状表现,一个曲面包含有多个段面 (sections)或缀面(patches),它们熔接 )或缀面( ) 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图素。 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图素 。 使用曲面造型可 以很好地表达和描述物体的形状, 以很好地表达和描述物体的形状 , 曲面造 型已广泛地运用于汽车、 型已广泛地运用于汽车 、 轮船和飞机机身 以及各种模具和模型的设计和造型中。 以及各种模具和模型的设计和造型中。
图形视角的设置是用来观察三维图形 在某一视角的投影视图, 在某一视角的投影视图 , 图形视角表示的 是当前屏幕上图形的观察角度, 是当前屏幕上图形的观察角度 , 但用户所 绘制的图形不受当前视角的影响, 而是由 绘制的图形不受当前视角的影响, 构图平面与工作深度来确定。 构图平面与工作深度来确定。
三维线框模型是物体的抽象表示, 三维线框模型是物体的抽象表示,它 的构建是MasterCAM进行曲面和实体造型 的构建是 进行曲面和实体造型 的基础, 的基础 , 没有一个事先构建好的线框模型 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曲面和实体的构建。 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曲面和实体的构建。 在三维线框模型的构建中要灵活地运 用构图平面、工作深度和图形视角的设置, 用构图平面 、 工作深度和图形视角的设置 , 并且还要在三维空间中比较好的应用图形 的转换。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进行说明。 的转换。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进行说明。
为了保证曲面连接的正确, ③ 为了保证曲面连接的正确,需要对 某些外形图素进行打断处理。 某些外形图素进行打断处理 。 图 4-41所示 所示 曲面产生了扭曲, 曲面产生了扭曲 , 是因为没有对矩形进行 打断处理。 打断处理。 ④ 外形要光滑,要避免尖角,否则会 外形要光滑,要避免尖角, 出现曲线的锐角部分将被忽略,请按 【Enter】键继续。 】键继续。

Mastercam 上机实训任务(三维实体建模)

Mastercam 上机实训任务(三维实体建模)

图22 三维立体图形
【实训任务22】按图22所示立体创建三维零件模型。

图23 三维立体图形
图24 三维立体图形【实训任务25】按图25所示立体创建三维零件模型。

图25 三维立体图形
【实训任务1】运用“线架结构建模法”绘制如图1所示的支架三维实体模型。

图1 支架三维实体模型
【实训任务2】运用“叠加法”创建固定座零件模型。

固定座实体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固定座立体模型
【实训任务3】根据给出的立体模型图创建该立体模型并标注尺寸,模型图如图3所示。

图3 零件立体模型
【实训任务4】根据给出的连接座立体模型图创建该立体模型并标注尺寸,连接座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连接座三维实体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掌握的基本操作
–最主要是应熟练的绘制
• 直线、圆弧、椭圆等
–改变线型、颜色及对图层进行管理
绘图实例要点
其它涉及的内容
–Alanyze——分析,并阅读结果 –File——文档管理,尤其要熟悉路径 –Gview——视区、视角,熟练进行操作
重视绘图过程中的坐标观念
绘图要掌握两个要素:
–定形尺+定位尺寸
实例操作练习是用Analyze作分析,提取信息 后在旁边“依样画葫芦”
实例操作过程
分析作业对象,确定构图思路
–对称结构,先画对称中心线 –画图过程一般按先易后难
Analyze的初步使用:
–Analyze →Point,选原图中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点, 注意提示栏的结果显示: –(0,-17.771,15.7); (0,9.293,15.7)
–分析头部大圆的尺寸:
• R=8(定形) • 圆心在虚线交点(定位)
–完成头部圆的绘制
实例操作过程
画相切圆:
–首先要判断需不需要改变构图面 –再分析:因线、弧相切的问题要进行Trim,可不 考虑长度,只考虑位置即可 –依已经掌握的方法完成三条直线的绘制
–分析头部大圆的尺寸:
• R=8(定形) • 圆心在虚线交点(定位)
实例操作过程
画对称中心线:
–在画图前,先要确定构图面;Z深度 –改线型:辅助菜单,Color →选10号色→OK –改颜色:辅助菜单,Style/Width →在Line style选项中取虚线(Hidden)
–计算好距离(取X+20),画直线
• Create →line →endpoints →输入点坐标 • (20,-17.771,15.7); (20,9.293,15.7)
• 可用工具栏的快捷按钮 • 也可用辅助菜单Cplane →选Front
实例操作过程
画柄部立线:
–分析:Analyze →Point,知点坐标
• (0,15.7);( 0,20.7 )
–推算好后,在新位置画线:
• Create →line →endpoints →输入点坐标
(20,15.7);(20,20.7 )
MasterCAM的视区操作
– 旋转、平移、缩放等
MasterCAM的坐标形式与坐标输入方法
– X,Y,Z;X_Y_Z_;极坐标
标题栏
帮 助 栏
工具栏
坐标
主 菜 单
辅 助 菜 单 提示栏 绘图区
绘图实例要点
通过做练习来建立MasterCAM操作的感性认识
–熟悉菜单及MasterCAM的基本知识 –为下一课——构建图形做准备
–掌握极坐标的概念是一难点(将在后续课程中介 绍)
实例操作过程
打开文档:
–File→Get →找到相应的路径,选
“XUANLIU.MC7”
–注意:在初始状态下,鼠标在绘图区用左
键不能做任何工作,要绘制图素或发布指
令,都必须使用菜单或使用工具栏快捷按 钮。
实例操作过程
了解绘图对象:
–Screen→Statistics 统计图形工作区的图素
–推算好后,在新位置画线,画线前,要先
转换线型
• Create →line →endpoints →输入点坐标 ( (15,15.7);(25,15.7 )
实例操作过程
画柄部立线:
–因构图面已发生变化,此时要转换构图面
–判断构图面的方法:点击辅助菜单的
Cplane,选Rotate项进行观察
–构图面转换方法:
MasterCAM讲稿
第一章
第三节:MasterCAM线框模型的构建 (绘图实例 )
肖 耘 亚 2003年3月4日

MasterCAM的界面

– 五大组成部分 – 发布指令过程中,注意帮助栏与提示栏的信息
MasterCAM的菜单操作
– 主菜单的内容及级联方式 – 辅助菜单中构图面、Z深度的操作 – 关于层、线型、线宽、颜色及其它
实例操作过程
小结:
–在初学阶段,最常出现的问题都是Z深度
和构图面的问题,要注意思考、观察、总

–在实例操作练习中,画第一条线不习惯,
画出一条线后,就会慢慢产生经验,在教 学中正是体现“实践出真知”,学软件就 应多多自己作练习,上机实践
实例操作过程
画弧:
–判断无需改变构图面 –分析:Analyze →无需选下一指令,移到圆弧上 反白,确定后,在提示栏显示结果,关注有用信 息:
–完成头部圆的绘制
实例操作过程
画另一条虚线:
–先用Analyze →Point分析,知点坐标
• (-8,0);(8,0)
–计算好距离(X+20)后画直线
• Create →line →endpoints →输入点坐标
(12,0);(28,0)
实例操作过程
画柄部线条:
–分析:Analyze →Point,知点坐标
• (-5,15.7);( 5,15.7 )
• Radius:5.0
• Center:X0Y15.7Z15.7
–Create →Arc →? –最简单的办法:用三点法
实例操作过程
再画直线和头部圆弧:
–首先要判断需不需要改变构图面 –再分析:因线、弧相切的问题要进行Trim,可不 考虑长度,只考虑位置即可 –依已经掌握的方法完成三条直线的绘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