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7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控制程序
ISO17025:2017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ZLJC-2021-CX-011 版本:1/0 1.目的验证本中心的技术能力是否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并保证能正确运用标准方法及能实现所需的标准方法性能,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开展检测工作的方法选择、验证。
检测方法的确认适用于非标方法的开发,目前本中心不开发非标检测活动。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验证工作;3.2实验室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验证的实施。
4.程序内容本中心对检测方法的管理和控制从方法选择和验证时进行。
4.1检测方法的选择4.1.1综合科应建立在用检测标准的清单,每半年在权威网站进行方法查新,查新结果应予报告发布,并及时更新检测方法信息,更换标准。
4.1.2方法选择原则和确定要求本中心遵循如下原则,选择和使用适合客户检测要求的检测方法:(1)根据客户检测要求,优先采用正式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需要时,也可采用国际标准,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检测。
由实验室对其适用性和现行有效性进行确认后执行;有强制标准时,优先采用强制标准。
(2)当客户未指定所用的方法时,实验室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并通知客户。
推荐使用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发布的方法,或由知名技术组织或有关科技文献或期刊中公布的方法,或设备制造商规定的方法。
(3)本中心不开展自行制订标准方法。
4.1.3当本中心采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缺少指导书而影响检测结果时,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转化为本中心技术文件。
4.1.4检测活动采用的技术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文件应发放到使用部门,采用适当的方式存放保管,应便于使用人员获取以便应用。
4.2方法的验证4.2.1引入新的检测方法之前,由实验室进行方法的验证。
4.2.2技术负责人负责本中心的验证工作。
4.2.3验证内容:(1)人员能力;(2)设备配备;(3)检测对象;(4)方法的正确运用;(5)实验室设施和环境应满足检测方法要求;(6)检测数据的审核和批准符合规范;(7)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ISO17025:2017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识别和控制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项,使不符合工作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确保检测结果、报告的准确性,防止不合格报告的发放或使用。
2.范围适用于对检测工作或技术活动各环节出现的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3.1.1负责组织质量方面的严重不符合工作的评价;3.1.2主持不符合工作的管理,批准对质量管理体系方面不符合工作的处置意见;3.1.3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技术负责人:3.2.1负责组织技术方面的严重不符合工作的评价。
3.2.2负责批准对技术活动方面的不符合工作的处置意见。
3.3质量监督员:3.3.1负责对不符合工作的日常监督;3.3.2负责一般不符合工作的识别、评价,并跟踪验证不符合工作的处置结果。
3.4其他责任人员:3.4.1报告签发人负责对检测报告证书的检查;3.4.2 内审员负责内审过程中不符合的识别、评价;3.4.3 各责任岗位负责对不符合工作采取措施,确保其有效性;3.4.4本中心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和权力向技术/质量负责人直至中心主任报告任何不符合并提出纠正/纠正措施的建议。
4.工作程序4.1 不符合工作分类及其实施措施4.1.1不符合工作在检测工作或技术活动中,不符合工作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场所或过程,如检测过程质量控制、客户投诉、服务和供应品验证、对员工考察或监督、仪器设备的校准、检测报告的核查、管理评审和内外部审核等;可能表现为对体系文件规定的偏离,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报告的质量。
4.1.2不符合工作的分类按不符合的性质可分为:4.1.2.1严重不符合:对检测的结果质量或对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有直接、严重影响的不符合;4.1.2.2一般不符合:个别或少量偏离文件规定,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或检测的结果未产生重要或直接影响的不符合;4.1.3不符合工作的实施措施按《实施纠正措施程序》进行。
4.2 识别4.2.1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测室负责人、报告的审核、签发人、质量监督员和内审员负责对相关检测工作和检测结果进行监督。
ISO17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对本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散性进行合理评估,以确定其不确定度,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本实验室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3.0职责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不确定度的评定进行培训,并要求检测人员会正确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
4.0定义与分类4.1 定义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4.2 分类A类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 B类标准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U 、Up)5.0工作程序5.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某些因素,诸如:——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的要求——据以做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限有关人员应按以下方法评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5.2 适用时,按照《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评定所进行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包括:统计分析(A类评定)和非统计分析(B类评定)。
5.3 针对有关检测项目,按照该项目的检测作业指导书,选定相关资源,确定计算公式,建立数学模型:y=f(x1, x2, x3,⋯.xn),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
5.3.1 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用统计方法评定出的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四种方法中的某一种进行计算:1) 单次测量结果平均值实验标准差S(X)2) 合并样本标准差SP3) 极差S(xi)4) 最小二乘法5.3.2 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B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根据过去的实验、经验或相对可靠的信息来求得。
一般按以下步骤估算:1)检定或校准证书传递的不确定度2)最大允许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3)测量设备分辨力导致的不确定度4)数字修约导致的不确定度5)重复性限或复现性限产生的不确定度6)根据校准证书中的“等”或“级”信息,查找其扩展不确定度。
ISO17025:2017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4.1.3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所需的精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要求及确定符合某规范所 依据的限量范围。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时,不考虑测定样品的
***公司
文件名称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File name:
文件编号**-**-15
File number:
发布日期
Release time:
修订
Modify
版次
Versio n
N
批准
Apprioval
审核
Check
制/修订
author
日期
date
修订记录
修订日期
修订人
版次
修订内容
***公司
编号File NO.
五、相关文件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本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和结果报告;
3.3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报告。
四、程序
4.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要求
4.1.1如果某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 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不需重新评估测量不确 定度。
――从外部取得并用于数据的整理换算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值所具有的不确定度;
――包括在检测方法和过程上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 算中的舍、入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随机性观测值的随机影响等。
在确定这些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时还要考虑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 和贡献。
ISO17025:2017(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XXX 校准实验室
标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控制代号:ABCD-20X-06 第2页 共6 页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附录-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
(1)明确被测量,简述被测量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案和测量过程;
(2)画出测量系统方框示意图
(3)给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即被测量 Y 与各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若 Y 的测量结果为
XXX 校准实验室
标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控制代号:ABCD-20X-06 第1页 共6 页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1.0 目的:为合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使评定步骤和方法规范化并符合 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
示》技术规范的要求。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校准实验室和开展自校准的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i
,( k 1,2,...
ik
),则其最佳估计值(平均值)为:
i
ni
x ik
k 1
xi ni
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x x u ( ) s ( )
ik
ik
ni
(x
ik
x i)2
k 1
ni1
x 估计值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i
s( )
x u ( ) s ( )
ik
x x i
4.0 控制程序
4.1 技术主管应组织各校准部门的负责人、监督员和从事校准工作的人员认真学习 ISO/IEC17025 中关于 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认可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政策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基 础知识和方法。 4.2 技术主管应组织各校准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关注并收集国内外认可管理机构同行实验室和专家有关测 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信息和有关知识的报道并及时发放到有关人员,技术主管应指定专人设法沟通国内外 同行实验室交换有关不确定度评定的资料。 4.3 校准部门的负责人组织各校准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按统一格式编写该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初稿)并提出在校准证书上报告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及对外公布实验室能力时有关不确 定度的指标(最佳测量能力)的意见,经校准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审核修改后报技术主管汇总。 4.4 技术主管应组织对评定报告初稿和表示意见的评审,必要时可委托外单位专家评审。 4.5 评审后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意见经技术主管审核批准作为实验室的受控技术 文件打印归档并作为作业指导书发至有关校准部门执行。 4.6 技术主管应结合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有计划地安排对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实施验证。 4.7 技术主管应建立维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有效性的机制,当校准项目负责人发现发生严重影响相关不确 定度分量的变化时应及时向校准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反馈并提出处理意见,如变化不可逆转,校准项目 负责人应提出修改不确定度的具体意见并报技术主管确认。
ISO17025:2017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ZLJC-2021-CX-018 版本:1/01 目的为规范检测工作的开展和检测行为,应通过确定检测实施的过程各环节以及各环节工作的职责和要求,规范检测工作,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从受理检测业务到检测工作完成、报告发送的全过程。
3 职责3.1技术负责人(或中心主任)负责检测业务的受理、合同评审;负责检测业务的分解和下达;负责检测进度管理;3.2实验室负责检测的实施、检测过程样品标识的管理、负责检测过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检测报告的编制和审核;3.3报告批准人负责检测报告的批准;3.4技术负责人(或中心主任)负责检测过程中与规定的方法偏离的批准。
3.5实验室档案管理员负责检测报告的盖章、发放及副本和原始记录的归档保存。
4 程序内容:4.1本中心确定的检测实施过程各环节为检测业务受理、合同评审、需要时抽样活动组织、样品标识的管理、检测实施、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和发送、报告副本的归档保存。
检测实施中又可分为检测准备、检测实施、记录环节。
4.2 检测业务受理本中心检测业务的受理由技术负责人(或中心主任)按《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确认检测的意向要求,为客户/委托部门办理检测合同。
4.3检测任务下达4.3.1技术负责人在受理了各类检测业务后,应按《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规定进行合同评审,对于本中心有能力检测的业务,应根据本中心开展的业务分工,分解和下达任务;4.3.2实验室接到检测任务后,应识别是业务范围并安排实施检测活动;4.3.3对于进行原因分析、相互影响、程度判别等有影响的检测业务,实验室应按以下程序进行:4.3.3.1组织人员收集与检测业务相关的基本资料。
收集的资料一般有:(1)检测样品的基本信息;(2)检测样品的类型等;(3)与检测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技术资料;(4)检测样品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始记录等;(5)上一次的检测报告(适用于复审)。
ISO17025:2017检测方法的选择及确认程序

1 目的对检测方法进行控制,确保项目实验室使用的检测方法科学、合理、有效,使检测工作所依据的方法能满足预期的用途。
为项目实验室编制类似程序文件提供指引,项目实验室需要根据本程序文件的指引以及结合项目实验室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类似程序文件并发布生效。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选择及确认。
3 职责与权限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测方法的验证/确认及评定。
3.2 检测员:负责检测方法的使用和实施验证/确认。
3.3 文控管理员:负责检测方法验证/确认资料的管理。
3.4 实验室主任:批准已通过验证/确认的方法正式用于日常检测。
4 定义4.1 标准方法:国际标准、区域标准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出口对象国国家标准。
4.2 非标准方法:地方标准(DB)、实验室自行制定的方法、超过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或其他修改的标准方法、有关科技文献或期刊中公布的方法、设备制造商规定的方法、知名技术组织公布的方法。
5 管理内容及要求5.1 检测方法的选择5.1.1 实验室根据检测任务选择符合客户要求并适合检测工作的方法。
当客户未指定使用的检测方法时,应优先选择国际标准(如IEC标准)、区域标准(如EN)、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如HJ)、出口对象国国家标准(如美国ASTM标准)规范规定采用的和发布的标准检测方法,并通知客户。
5.1.2 对于没有标准方法的检测或标准检测方法与实验室实际不相符的情况下,需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技术负责人应征得客户的同意。
5.1.3 客户提供的检测方法不适合或者已经过期,实验室要及时通知客户。
5.1.4 技术负责人应定期对检测方法(一般1次/2月)进行核查,确保实验室使用的现行检测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和检测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在《实验室检测方法一览表》(XX-Lab-QP-13-1)中更新。
5.1.5 实验室在选择方法时,应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选择的检测方法应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ISO17025-2017检测方法的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对本公司开展的检测活动(包括样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控制。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方法收集、选择、制定、使用、管理和确认。
3.0职责3.1 检测部负责对所开展检测项目依据方法的收集和确认,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实施和修订;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制定;非标准方法的确认。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公司开展的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及作业指导书应用的批准,负责对偏离标准方法(非标方法)的批准。
3.3 综合部负责标准方法的有效性确认、更新管理工作;负责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分发、复印和保存。
3.4 检测人员对方法应熟悉、理解并能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
4.0管理程序4.1 检测方法的识别在体系运行之初,检测部应根据所开展的检测项目及质量手册中方法的选择原则,选用适合的检测方法开展检测,以满足预期用途,并形成《技术标准一览表》,报综合部管理。
a. 客户指定检测所用方法时,经合同评审人员审定,如果符合测试要求,应采用客户指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工作。
b. 当客户未指定检测所用方法时,应选择国家标准发布中发布的方法,或行业、地方发布或经标准化管理部门备案的标准,并在实验工作中采用。
c. 如果客户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过时应向客户做出说明。
d. 在检测前,有关人员应证实能够正确运用所使用的标准方法,如果方法标准发生变化,应重新予以证实。
4.2 检测方法的时效性确认4.2.1 检测方法收集后应由综合部对方法的时效性进行确认,确认按以下规定执行:(1)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每六个月,综合部应对《技术标准一览表》中的检测方法、评判标准通过标准化研究机构的网站进行一次时效性确认,及时将更新的方法通报给使用部门,在使用部门确认能满足预期项目的开展后,由综合部更新《技术标准一览表》。
(2) 资质认定初次、复查、扩项申请提交前的1个月内,综合部应将申请项目中应用的方法列表后,报标准化研究机构,由其出具正式的“方法有效性确认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了正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使检测结果能够处于合理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测量不确定度以及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处于合理不确定度范围内的情况。
不确定度评定的应用范围包括:检测方法要求、客户的要求、据以做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限、其它需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情况,如比对试验等。
3. 职责
3.1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进行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3.2中心主任负责不确定度报告进行的审批。
3.3文件和档案管理员负责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整理、归档。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组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具体如下:
4.1.1找出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建立数学模型。
Y =f (X 1 X 2……Xn )
其中Y — 被测量(输出量)
X — 影响量(输入量)
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所用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测物品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等。
4.1.2给出每个影响量X i 的灵敏系数C i
C i =i
x ∂⎰∂ 4.1.3计算每个影响X i 的标准不确定度μ(Xi )和自由度V i 对于标准不确定度μ(Xi )的评定有两种类型:一是A 类评定、一是B 类评定。
A 类评定是对一级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其μ(X )=S (X )
如重复测量下得出几个观测结果x ki 则:
单个样本x k 的()()112--=∑=n x
x S n k k x k
平均值x 的()x S =()
n S k x =()()112
--∑=n n x x n k k
()1-=n v i
如被测量X i 在重复条件下进行了n 次独立测量x i1,x i2……x in ,其平均值i X ,标准差为S i 。
如有m 组这样的被测量,则
合并样本标准差()()()111
22
--==∑∑∑==n m x x m S x S m i n j i ij i i p ()1-=n m v i
对于B 类评定,按不同分布,找出其等价标准差()xi u
4.1.4计算每个影响量X i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y u i
()()xi i i u C y u ⋅=
4.1.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y u c 及其有效自由度etf V ()()()()()j
i j n i v i j i v i i c x x r y u y u y u y u ,2111
12
∑∑∑-=+==+= 当各影响量独立无关时,相关系数r =0则 ()()y u y u N i i c ∑==
12
当被测量接近于正态分布时,计算有效自由度eH V
有效自由度 ()()∑==N i i i i c eH V x u y u V 1
44 4.1.6给出扩展不确定U 或U p
根据输出量(被测量)的分布情况和有效自由度,求出所要求的置信概率P 下的包含因子k ,则()y u k U c p =。
多数情况下取P =95%。
如果Y 接近于正态分布,则()y u k U c p =
若不能判断y 的分布,则取k =2或3(一般取k =2)()y ku U c =
4.1.7给出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不确定度报告,U最多取两位有效数字,最末位后面的数字都进位。
4.2技术负责人将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交中心主任审批。
4.3审批后的报告一份交文件和档案管理员存档,一份交客户。
5. 相关文件
《仪器设备的控制管理程序》 ABC/CX-5-11-2020
《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 ABC/CX-5-12-202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ABC/CX-5-1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