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文献综述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文献综述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文献综述牛甫张甜王英让(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国内近几年有关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回顾,然后比较得出了评论,并总结得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在教育改革这一大的趋势下,国家开始重视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然而笔者在检索相关信息时,发现2001年至今这类文章只有28篇而且都不是权威人士所写,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更少,而且对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和内容没有统一的界定,所以笔者通过文献法,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们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以及相关内容。

1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回顾(一)顾富民的观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辅助教育、教学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情意、美学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由理论素养、技能素养、情意素养和美学素养等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二)陈迪的观点教育技术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技术的理论、思想、手段和方法等辅助教学时所必须具备知识、能力的综合。

教育技术素养所包含的内容:理论素养;技术素养;能力素养;意识素养;审美素养(三)闫志明的观点闫志明认为教育技术素养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识、态度和责任。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大体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教育技术知识和教育技术操作技能;应用教育技术解决工作、学中问题的能力;积极学习、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规范应用教育技术的责任。

(四)柳萍的观点柳萍认为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就是指教师具有的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的能力。

教育技术素养涵盖了教育技术的两大领域,即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包含五大要素,分别为对教学资源及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

(五)刘梓红的观点刘梓红认为教育技术从广义上讲是指教师为了传授知识技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总和。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科技师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院(系、部)名称:教育学院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学生姓名:文诗学生学号:1910100204 指导教师:庞海明2014年3月10日科技师学院教务处制摘要一好的摄影作品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能将拍摄者的思想情感直观的呈现给观众。

诚然,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它源于客观现实,但它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

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构图手段呈现出比客观现实更加富有表现力的摄影画面。

人像的拍摄是当今大众生活中最普遍的拍摄题材,是人们记录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拍摄的人像摄影作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拍摄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把人像摄影当做随意的消遣,而是追求更加生动耀眼、富有魅力又独具特色的人像照片。

这就要掌握一定的人像摄影构图技巧,只有画面的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才能充分的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通过调研和实践,对日常生活中普通拍摄者和初学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参考国外文献,了解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形势,综合分析解决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论述提升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建议,以及各种人像摄影构图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关键字: 人像摄影;摄影构图;方法分析前言人像摄影,无论是对专业摄影师,还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者,都是常见的拍摄题材中最重要的容,尤其是对于普通的拍摄者来说,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拍摄人像。

外出旅游、朋友聚会时会合影留念;偶尔发条微博,会秀几自拍。

有些人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有些人的照片却了无生趣,平淡无奇。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诞生于绘画构图,众多绘画艺术家在多年创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使画面看上去更漂亮的构图规则,这些规则同样适用与摄影艺术。

不同的是,相机本身(镜头的选择;图片的处理等)为摄影提供了多种个性表现的可能。

[1]通过摄影者的匠心独运和情节生动的画面布局,一幅形神具备的人像摄影作品才得以诞生。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教育类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教育类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教育类在进行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时,文献综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一篇教育类文献综述的范文模板,供您参考。

一、引言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1.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

张三(2010)认为,教育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李四(2012)则提出,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课程与教学方法在课程与教学方法方面,研究者们关注课程设置、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王五(2015)指出,课程改革应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赵六(201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采用探究式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3.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研究的热点。

陈七(2016)认为,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刘八(2019)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李九(2011)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学习动机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

赵十(2014)则认为,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对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关注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课程与教学方法、教育信息化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未来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1.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与策略;2.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4.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

兰州城市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期末考试方案兰州城市学院课程期末考试论文学院名称:传媒学院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学生姓名:周泰霖任课教师:徐丹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一、学习动机简述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并维持学习活动、并致使其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表现为学习的志向、愿望或兴趣等, 对学习起推动作用。

学习动机的主要构成成分有外来动机(学习活动是为了外部报酬、奖励或荣誉) 、内在动机(学习活动是为了学会所学的内容本身)、认识兴趣(求知欲)及成就动机。

外来学习动机通过激发内部动机来发挥作用, 因此, 学习动机的培养关键在于内部动机的形成。

学习动机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习动机强的大学生不但能够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 把自己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到学习对象上, 而且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其总体主流来说是正确的、积极的、高效的, 大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很好地完成学业。

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动机不明确或学习动机不正确, 出现盲目厌学混日子,毕业应聘无所长的现象。

高等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 积极思考和寻求科学合理的教育对策,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学习管理, 明确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除具备动力性、方向性、隐蔽性、复杂性等动机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大学这一人生特殊学习阶段自身的特点。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四类:(1)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

(2)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

(3)谋求职业和保障生活的学习动机。

(4)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不稳定性,在同一个大学生身上也会有多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同时存在,并由一种或多种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而对于起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又会随时问及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范文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范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介绍该领域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成果、问题和发展趋势。

以下是一篇文献综述的范文和写法:---**国内外研究综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的综述,探讨其研究现状、成果、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国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外对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例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智能教学系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同时也涉及人工智能对教育公平性、教师角色等问题的探讨。

三、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相比,我国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教学平台、智能评估系统等方面,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针对具体学科的智能教学系统和平台。

此外,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四、研究成果与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提高了教学质量、个性化学习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隐私、技术依赖等。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教育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积累。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未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教育中,同时更加注重其与教育理论的结合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六、结论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教育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关注数据隐私、技术依赖等问题,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一篇文献综述的大致结构和内容。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领域和具体主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研究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问题;解决方案。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它们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多元化的资源和更丰富的教学手段。

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一种常见应用方式。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

2. 网络教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另一种重要应用方式。

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和学习的过程。

3. 虚拟实验,现代教育技术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1. 教师素质不足,一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他们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无法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

论文文献综述近五年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论文文献综述近五年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论文文献综述近五年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近五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日新月异,国内外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就近五年来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国内外研究者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打造逼真的仿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育技术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人工智能在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教育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个性化教育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精准监测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建议。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

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在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将会成为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智能化,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逐渐受到重视。

国内外研究者们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和应用,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打破了传统学习时空的限制。

然而,移动学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习内容的质量保障、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如何更好地利用移动学习技术,提升学习效果,将是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四、在线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近年来,在线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研究者们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教育类文献综述。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涌现出了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不仅丰富了教育理论,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对近年来教育类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教育心理学文献。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领域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规律。

在近年的教育心理学文献中,研究者们着重关注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成就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Smith等人(201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影响,高度的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此外,Jones(2017)对学习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不同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教育者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教育管理文献。

教育管理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组织、管理和运营。

在近年的教育管理文献中,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了学校领导力、教育政策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Brown(2019)对学校领导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领导力培训方案,为学校领导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此外,Johnson(2018)对教育政策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了教育政策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和学校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三、教育技术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近年的教育技术文献中,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了在线教育、移动学习和智能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Wang(2020)对在线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在线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在线教育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Li(2019)对移动学习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了移动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为教育者和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综上所述,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文献研究涉及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和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一、引言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研究教育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之一。

本文旨在回顾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重要文献,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二、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
1.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框架
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中,有许多学者尝试构建适合该领域的理论框架。

例如,McLuhan(1964)提出了“媒体即讯息”的理论,探讨了不同媒体对学习过程的影响;Clark(1983)提出了“传播场景”理论,强调学习环境对知识传播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基于认知心理学、系统论、行为主义等不同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教育技术与学习理论的结合
教育技术与学习理论的结合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Gagne (1985)提出的有条件学习理论,强调了教学设计中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Sweller(1994)则提出心理负荷理论,探讨了教学中不同认知负荷对学习成效的影响。

这些理论的研究,为教育技术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

三、教育技术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1.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构建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例如,智能化学习系统通过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与兴趣,为学习者提
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

Chen等人(2018)研究了基于智能推
荐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实践应用,发现个性化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提高
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2.教育技术在在线学习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育技术在在线学习中的应用不断受到关注。

例如,Blended Learning
作为一种整合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模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Garrison和Kanuka(2004)探讨了Blended Learning的设计原则和实施
策略,发现该模式能够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3.教育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
信息素养。

例如,教育技术培训课程的开设,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
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方法,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此外,教育技术在教师
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中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四、结论与展望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文回顾了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重要文献,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总结
了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然而,教育技术学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教育技术的有效评价、教育技术与教育政策的结合等。

未来的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框架,提升实践应用水平,以推动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和促进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Chen, M., Wang, Y., Kirschner, P. A., & Tsai, C. C. (2018). The role of collaboration, computer us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upporting strategies in CSCL: A meta-analy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8(6), 799-843.
Clark, R. E. (1983). 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learning from media.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3(4), 445-459.
Gagne, R. M. (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arrison, D. R., & Kanuka, H. (2004). Blended learning: Uncovering its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7(2), 95-105.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Sweller, J. (1994). Cognitive load theory, learning difficulty,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4(4), 295-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