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的定义和一般特征
《社会学概论》9、社会组织

不适应社会组织发展的需要,逐渐为新的管理方式——科 层制所取代。但在我国社会组织中,由于许多初级群体 和初级关系的存在,人们很容易接受家长制的管理方式 ,特别是在一些基层组织中家长制的影响还很明显。所 以,如何淘汰家长制这种陈旧的管理方式,消除它的消 极影响,这也是我国改革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十五分。
♪ 虽然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的一种较理想的管理方式,但是
,科层制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科层组织中等级森 严,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科室设置过多,容易造成机构的重叠,职权不明,影响 工作效率;过分强调公文往来,又会产生文牍主义、繁琐 主义等弊病,造成文山会海的现象;同时,科层制只要求 每个成员按章办事,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扼杀 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组织事物的处理变得呆板、 繁琐,导致形式主义。这一切说明科层制与官僚主义有相 联系的一面。
♪ 非正式结构在社会组织内部的产生,往往是伴 随着正式结构的运转和组织成员的交往。
♪ 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总是以非正式结构为补充 的。
♪ 非正式结构的消极作用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十五分。
♪ 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的关系 ♪ 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在组织中相互作用,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
♪ 正式结构是通过专业化和制度化等合理化方式开展组织活动, 以谋求组织的最高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其缺陷在于忽视成员 的需求。
♪ “矩阵型”结构将管理部门分为两种:一是传 统的职能部门,另一种是为完成某项专门任 务,由各职能部门派人联合组成的各项专门 任务小组。
♪ 特点: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 专门机构。
社会组织培训讲义

3、组织中的政治
(1)功能主义的组织观: 权力的概念弱化,重视分工、 责任、绩效考核、激励等。
(2)组织的利益冲突。 不平等、依赖、支配、控制
16
三、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1、什么是社会组织的环境:(1)封闭 组织观、开放组织观。
(2)定义:存在于组织之外的,并对组 织具有现实的或潜在影响的所有因素。
超Y理论:权变理论:主要需要的是胜任感。任务 —组织—人员之间的适合。
26
四、组织的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
1、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 目 前国际上普遍认同CSR理念:企业在创造利润 、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 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 、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节约资源等。
(3)组织的环境主要包括:相关组织、 相关制度和文化。
(4)现代组织环境带有扩展性的特点, 一些原来并不重要的因素正在变为组织 的环境。(如环保问题。如麦当劳的全 球化与本土化)。
17
2、环境对社会组织的影响
(1)社会系统 的观点。A、帕森斯:组织 是更大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 到更大社会系统的影响。
28
2、组织中的信任
组织的不同层级和同层级的相互信任可以 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美日企业的区别 3、组织的社会资本:相互信任、支持性
关系对行动者达到目标的活动起作用;有 利于组织的内部团结,有利于通过相互支 持去实现组织目标。
29
五、组织管理中的参与
1、组织是一个协作体系:权威被接受的 条件(理解命令;命令与组织目标没有 矛盾;与个人利益一致;能够执行)。
第八章 社会组织

• 社会组织结构的功能:
1、提高组织效率 2、沟通信息 3、稳定情绪 4、合理分工,统一行动
(二)组织的正式结构
• 组织的正式结构——指组织内部各个职位、
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 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组织形态。 • 其构成要素有权力、职位和部门。
(三)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
(一)非正式结构——指组织系统的成员 以共同的观点、爱好、情感为基础自发形 成的一种群体结构关系模式。
• The following may thus be said to be the fundamental categories of rational legal authority: • (1) A continuous organization of official’s bound by rules. • (2) A specified sphere of competence... • (3) The organization of offices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hierarchy... • (4) The rules which regulate the conduct of an office may be technical rules or norms. In both cases, if their application is to be fully rational, specialized training is necessary... • (5) In the rational type it is a matter of principle that the members of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should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or administration... • (6) In the rational type case, there is also a complete absence of appropriation of his official position by the incumbent... • (7) Administrative acts, decisions, and rules are formulated and recorded in writing, even in cases where oral discussion is the rules or is even mandatory... • (8) Legal authority can be exercised in a wide variety of different forms...
社会学概论-第7章--社会组织

7.1 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7.2.1 社会组织的定义
• 社会组织的含义 • 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了的社会。社会组织实质上是一种建立
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群体活动的形式。 • 它有广狭两义,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类一切共同活动的群体,
既包括家庭、家族、和邻里等初级社会群体,也包括政府、政 党、企业、学校、医院和宗教团体等次级社会群体。狭义的社 会组织主要是指次级社会群体,即是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的目标 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具有协作性的群体。 (1) (P100)
7.1 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7.2.1 社会组织的定义
社会组织的形成
村落、社区
原始群、
家庭、氏族、
地
家族
缘
群
血
体
缘
群
体 生产力不发达
熟人社会
业 缘 群 体
政治、经 济、文化 等组织
趣 缘 群 体
基于兴趣、 爱好而结 成的组织
劳动分工复杂、 陌生人社会
7.1 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7.2.1 社会组织的定义
矩阵型
公司总裁
项目小组1
职能1 A11
职能2 A12
职能3 A13
项目小组2
B21
B22
B23
项目小组3
C31
C32
C33
组织结 构形式 直线型
职能型
直线型
矩阵型
事业部 型
主要优点
●管理结构简单 ●指挥命令关系清晰、统一 ●决策迅速 ●管理费用低 ●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人 才的作用 ●管理工作细致、深入
纪律和程序。包括规章、法规、内部细则、命令、奖惩制度和 达成任务的时间表。 • 正式结构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促使组织高效率地达成目标。每 个成员分担不同的任务,与别的成员的关系和互动模式,约束 和奖励手段等等。 • 以正式结构为主的组织就是正式组织。
社会学第十章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构成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1.按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代表人物是T.帕森斯) 经济生产组织。例如,实业公司 政治目标组织。例如,政府机构和权力组织。 整合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涉及到调解和指导动机,为实 现社会制度的期望或促使社会各部分良好配合的组织。如 精神病院等。 模式维持组织: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 值承载”功能的组织。例如,教会和学校等。
(二)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是以产业为标准,分为三类组织: 第一产业组织:以自然为开采对象的产业组织形式,包 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组织:指以第一产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产业, 包括工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组织: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类。 二是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 (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包括国家权力、行政、司法 机关等组织,各级各类党派组织,全国政协及各地办事处, 人民团体等。 (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指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 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文化、卫生等需要,经费实行预算 拨款的国家事业机构。包括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组织, 农、林、水利和气象等生产性组织等。 (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指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交通 运输和商业流通等活动、其产生的价值可用货币表现的相对 独立的经济实体,包括冶炼、农场、建筑业、铁路交通等
“霍桑实验”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 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 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 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 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 研究。
心理学家梅奥
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 一、照明实验。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 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工人生产效率与疲劳和单调感 等有关,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 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 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当实验 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 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 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 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
社会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社会组织的含义与特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组织作为组织形式的一种,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社会组织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社会组织是由一群有着共同利益和目标的人自愿组成的团体,是一个以非营利性为主要标志、以服务为中心的、非政府性组织。
社会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社会团体、社会福利机构、义工组织、文化团体等,其主要作用是协调社会力量、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社会组织还具有很重要的社会调节、社会教育和社会监督等职能,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1、自愿性社会组织的成员是自愿加入的,不受强制或利益的影响。
成员在组织内发挥作用,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对于组织的贡献也应该是出于个人的意愿和自愿。
2、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以服务为主要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
社会组织的发展并不依靠资本的积累和投资回报,而是依赖于公众的捐赠、志愿者的支持以及政府的资助等方式。
3、自治性社会组织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拥有自主权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成员对组织的管理和发展有参与和决策权,可以自行制定规章制度,实现自我管理。
4、服务性社会组织是以为公众服务为宗旨的组织,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
社会组织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社会公益事业以及社区居民等,通过提供一定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5、开放性社会组织的活动是公开透明的,其活动和业务应该对社会公众公开、透明。
社会组织应当接受各类社会监督,时刻保持自身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6、多样性社会组织的形式多样,涵盖面广。
社会组织的类型有调解组织、文化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青少年组织等多种类型,可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
总之,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非政府性的组织形式,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它不仅起到了协调社会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也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未来,我们应当建设更加多元、更加开放和融合的社会组织体系,在更多领域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社会组织基本情况介绍

社会组织基本情况介绍
摘要:
一、社会组织的定义与作用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与特点
三、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四、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展望
正文:
社会组织是指为了共同实现某一目标或满足某一需求,由具有共同兴趣或专业背景的人组成的非营利性、非政府的社会团体。
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进步、服务社会民生、推动社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社会组织的定义与作用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是社会成员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
社会组织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社会组织还可以弥补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的不足,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与特点
社会组织的类型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如有学术性质的社会团体、行业性的协会、社区服务组织等。
各类社会组织有其独特的特点,如非营利性、志愿性、公益性、专业性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社会组织在运作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效益,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三、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
然而,与社会需求相比,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面临着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同时,一些社会组织还存在着定位不清、运作不规范、公信力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
四、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我国社会组织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政府将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
社会组织管理概论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
3.2.1治理概念
❖ 1.治理的基本含义 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目的是在各种 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利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 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LOGO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社会组织管理概论
第一章 社会组织管理概述
1 社会组织的界定与特征 2 社会组织的分类体系 3 社会组织的职能 4 社会组织的起源
56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界定与特征
1.1.1 相关概念的比较与选择
❖ 1.相关概念及其比较 ▪ 第三部门 ▪ 非政府组织 ▪ 非营利组织 ▪ 慈善组织 ▪ 志愿组织
3.1.1社会组织的目标与使命
❖ 为组织创建目标和使命是社会组织战略的第一步。成立并成 功运行一个社会组织,首先需要确定该组织的目标、使命、 愿景和价值观。
❖ 1. 目标objective ❖ 2. 使命mission ❖ 3. 愿景vision ❖ 4. 口号slogan ❖ 5. 价值观value
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配合, 组成特定的内部组织结构,能够实现组织决策科学化、经营 行为正当化这一治理目标。 ❖ 1. 会员大会 ❖ 2. 理事会 ❖ 3. 监事会 ❖ 4. 管理层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设计
3.3.1社会组织结构的概念
❖ 1.社会组织结构 是指社会组织内部的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组合方式,它包含 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社会组织由哪些要素构成,第二, 是社会组织各构成要素间的排列组合关系。构成要素相似, 组合方式不同,也会形成不同性质、不同运作效率的社会组 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组织的定义和一般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为了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具有明确规章制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正式化的社会群体。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组织,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1、社会组织有别于初级社会群体。
虽然社会组织可以由初级群体或非正式群体演化而来,但是当它称为社会组织之时,已经和诸如家庭、氏族、邻里等初级群体高度分离。
2、组织中形成了分工体系。
所谓分工,就是将为实现共有目的的工程分解为相互异质、相互补充的几种作业。
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用迪尔凯姆的话说,不是因类似而产生联系,而是异质物之间的联系。
因此,它不是在同类意识和共鸣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而是在意识到自己的作业如果独立进行便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意识到功能上的相互依存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
3、组织制造了制度化的支配关系。
支配关系是由于利用势力或行使权力(权力即制度化了的势力)而建立的支配服从关系。
组织中权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权力正当性的依据来源于制定了的秩序,即规则,而不是对权力行使者个人的恭顺感情。
马克斯·韦伯把这种基于制定了的规则的支配称为法理的支配或权力,而将基于敬仰、崇拜和感激的支配叫作传统的支配或权力。
社会学把作为规则规定下来并且为组织成员承认和接受的支配关系,叫作制度化了的支配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服从规则是加人组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组织成员也正是用这种代价换取组织支付给他的利益和报酬。
另外,科层制组织中的权力关系是特定的,它与传统支配中的主从关系是全人格的不同。
一旦离开了职务,上下级就归复到了完全平等的个人。
二、社会组织特征
社会组织是次级群体的表现形式。
与初级群体相比,社会组织具有一系列独有的特征。
(一)规模的灵活性
在规模上,社会组织的规模大于一般社会群体,可以有许多成员。
小型的社会组织、比如小公司,可能只有7、8个人,而大型的组织可以拥有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的成员,国家即是一个巨型的社会组织。
(二)结构的多样性
从群体的结构来看,
1、组织内部成员的关系是一种事本主义、公事公办的次级关系。
这种次级关系是一种正式的角色关系,它不是互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而是在互动之前预先规定下来的、是一种可以置换的关系。
而在初级群体中,成员关系是在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成员难以置换的初级关系。
2、成员的行为受到正式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限制,而不象初级群体中的互动那样比较自由和较少限制。
3、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往往是间接的,而且互动的界面是狭窄的、片面的,而不象初级群体中那样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成员表现全部的人格特征。
(三)目标的专门性
从群体的形态来看,社会组织具有特定的目标和宗旨,这些目标和宗旨是组织生存的前提,而初级群体一般没有鲜明和专一的目标。
而且,社会组织具有严格的界线规定,成员的加入或退出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履行一定的手续。
初级群体成员的认定依赖于彼此心理上的接受,加入或退出无须特别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