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成就高质量发展——以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为例
华夏银行

1.华夏银行小企业纯贷款业务余额超过千亿元作为一家全国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华夏银行将服务小企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致力于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建立起以“小、快、灵”为特点的小企业金融品牌服务体系“龙舟计划”。
截至2011年12月末,华夏银行小企业纯贷款业务余额超过千亿元,比2009年末翻一番,小企业贷款客户突破万户,已经为全国近16万家小企业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
2012年1月,华夏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分行建设全面启动,将绍兴、常州、温州分行转型为小企业业务特色分行。
如今,特色分行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仅2012年1月,华夏银行绍兴分行就发放单户500万元以下小企业贷款近百户,贷款金额突破3亿元。
下一步,华夏银行将总结、推广特色分行试点经验,促使更多条件成熟的分支机构适时转型为小企业特色分行,特别是在江浙等小企业密集区域,推进更专业、高效的小企业金融服务。
2.华夏银行小企业“卖断型接力贷”产品介绍华夏银行小企业卖断型接力贷是指华夏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分两个融资时段共同向借款人发放的自营信贷资产业务。
借款人、担保人在贷款发放前与华夏银行、第三方机构签订《卖断型接力贷四方业务合作协议》。
第一融资时段,由华夏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第二融资时段,第三方机构依照《协议》约定受让华夏银行信贷资产。
产品特点1、联合贷款、分段融资。
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联合为小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
第一融资时段,由华夏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第二融资时段,第三方机构继续提供融资。
2、提升小企业服务水平。
指导第三方合作公司规范操作,培训服务小企业的专业队伍,提升服务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3、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
与第三方机构提前锁定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大低于民间融资成本。
4、贷款期限灵活。
贷款期限采取T+3(T≤12个月)的灵活配置期限的模式,延长一定的还款期限,以避免客户因临时资金周转紧张出现不良信用记录。
金融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金融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以数据为驱动,通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合,全方位优化生产制造流程,进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是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手段,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山东是我国制造业大省,是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链条最完整的省份之一,对于数字化转型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和保障。
为深入了解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及金融支持情况,更好发挥金融支持作用,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商业银行以及制造业企业①开展了广泛调研。
一、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数实融合”,制定和出台多项政策举措,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据工信部公布情况,山东省产业数字化指数居全国首位,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居全国第------ O(一)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山东省相继出台《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规划》《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深入实施“工赋山东”专项行动,制定《山东省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奖补实施细则》《分行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和实施路径》等指导文件,全力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二)数字新基建高速发展,夯实数字化转型新底盘成功创建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成为全国首个“双枢纽”省份。
济南、青岛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枣庄、济宁、威海等12个城市入选国家“千兆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二。
创建“产业大脑+晨星工厂”新模式,培育产业大脑32个、晨星工厂2332个。
累计培育国家级智能工厂35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累计培育7个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二;累计40个平台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型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一。
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言材料

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言材料随着全球经济体系的调整,实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实体经济指的是以实体企业为主要活动群体,具有直接可见的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体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面对新形势,它们也面临着不少困难,银行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者,在解决实体经济存在的困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银行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以保障企业的发展。
银行的贷款帮助企业获得资金,这些资金可以用于生产制造,购买设备,招募企业领导人,拓展市场等,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实现增长。
其次,银行可以帮助企业筹集资金,筹集资金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融资。
目前,各个银行正在努力开发更多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型金融产品,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优惠的贷款和融资服务,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此外,银行还提供风险管理等支持服务,帮助企业很好地控制和缓解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可持续性。
例如,银行可以提供财务分析、财务顾问和尽职调查等服务,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效管理资金,同时确保企业的可靠性和合法性,避免金融风险。
最后,银行可以帮助实体经济提升科技含量,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银行可以提供科技投资的融资服务,以及购买各种知识产权的付款服务,帮助企业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研发的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银行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者。
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实体经济筹集资金,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以及支持科技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因此,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对银行行业的监管,确保它们的活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周江勇:推进金融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金融创新发展的“杭州窗口”

周江勇:推进金融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金融创新发展的“杭州窗口”作者:来源:《杭州》2020年第17期日前,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暨打造融资畅通工程推进大会召开。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畅通、强特色、控风险,全力推进杭州金融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以金融的“稳”和“进”为全局的“稳”和“进”提供强力支撑。
不断推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周江勇在肯定去年以来全市金融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后指出,今年是经受疫情考验的非常之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做好金融工作至关重要。
要科学分析杭州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对金融创新的有力推动、实体经济对金融支持的迫切期盼、科技创新对金融发展的有效赋能,切实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要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切实强化“战疫情、促发展”金融支撑。
积极推动金融资源普惠共享,强化政企金联动,深入推进“杭州e融”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扩大直接融资受益面,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资本市场服务,支持地方交易场所扩展服务功能;加快完善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持续壮大在杭金融机构实力,大力发展多样化地方金融业态,加快推动中小法人银行高质量发展。
周江勇要求,要建设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全力打造金融创新发展的“杭州窗口”。
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金融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应用,构筑科创金融新高地;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的金融科技产业集群,做精做强龙头引领的金融科技重点领域,规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不断强化世界一流的金融科技要素支撐,推进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加大专业人才引育力度;着力营造世界一流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政金企合作,突出杭州在全国金融发展环境上的综合竞争优势。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公布日期】2012.02.06•【字号】杭银发[2012]37号•【施行日期】2012.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杭银发〔2012〕37号)人民银行各市中心支行、辖内各县(市)支行,各政策性银行浙江省分行,各国有商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浙商银行,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杭州分行,邮政储蓄银行浙江省分行,杭州银行,各城市商业银行杭州分行,杭州联合银行,在杭各信托、财务、租赁公司,各外资银行杭州分行: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促进浙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现就金融支持我省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一、提高思想认识,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本质要求。
全省各级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支持实体经济中求发展,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开展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完善配套政策,坚决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
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支持浙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转型升级。
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社会发展——银行终工作总结

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社会发展——银行终工作总结2023年已经到来,银行终工作总结也如期而至。
回首过去,桃李满天下。
银行不仅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做好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社会发展方面的具体工作和成效。
一、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表现自2018年以来,国家就一直在积极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银行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各种服务手段,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在这方面,银行的工作总结如下:1. 创新融资模式,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更多领域。
银行不仅仅提供传统贷款业务,还为客户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例如,为各类企业提供了信用、担保、保理、企业财务咨询、税务筹划等金融服务。
2. 多渠道开展授信业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银行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联合担保等机构紧密合作,降低了企业融资的门槛。
同时,银行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了线上融资等新渠道,让更多小微企业有机会获得贷款资金。
3.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通过发放低息贷款、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融资难和其他金融瓶颈问题,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二、银行在助力社会发展方面的表现除了服务实体经济之外,银行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在这方面,银行的工作总结如下:1. 活跃社区环境,建设文明城市。
银行关心社区发展,积极投入资金、物力、人力资源,在城市环境美化、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培育等方面展开了多项工作。
例如,在某城市,一家银行投入了100万元的善款,用于道路扩建及路边植绿和行人广场的建设。
2. 参与公益事业,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银行积极响应政府的倡议,主动作为,深度参与慈善事业。
例如,在某银行的倡导下,该银行员工倡导其他员工一起参与公益活动,组织爱心义卖,并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各项援助。
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邵苗苗【摘要】论文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持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强金融监管等通过金融服务提升实体经济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巩固发展成果,推动社会经济的稳步前进。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of finance serving the real econom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path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real economy through financial service, including deepening financial reform and opening up, accelerating finan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capacity of finance to serve the real economy,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so on, with a view to putting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consolidating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and promoting the steady advance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關键词】金融服务体系;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Keywords】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real economy;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F124;F832【文献标志码】A1673-1069(2021)12-0085-03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1.1 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以及服务的生产、流通、交换等经济活动。
服务地方经济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再获殊荣

81专栏服务地方经济申信银行杭州分行再获殊荣今年5月30日,中信银行和杭州市政府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杭州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暨打造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推进大会上举行。
中信银行将在目前与杭州市紧密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中信“集团军”优势,在支持杭州市都市圈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民营企业发展等重要领域加强双方合作。
做“最佳综合金融服务企业”中信银行总行行长方合英专程赶赴杭州参会并签约。
方合英表示,杭州市发展正处于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重要时期,中信银行十分看好杭州市强劲的创新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持续把杭州作为重点支持和投入的区域。
为此,中信银行总行把杭州分行作为全行战略支点行之一,给予专门的政策和资源,积极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落地推进和杭州都市圈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会上,杭州市政府通报了2018年度在杭银行机构支持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结果,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再次获评"贡献评价第一等次”。
杭州市政府充分肯定中信银行在助力杭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工作中的成绩,并希望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在新的一年里为把杭州建设成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行长楼伟中表示,杭州市近年来经济转型升级成效突出,数字经济、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等快速发展,城市地位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各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将借此次战略合作签约的东风,围绕杭州市各项规划和重点工作,积极践行总行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认真抓好协议落实,力争成为当地“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尊严”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企业”。
加大力度支持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持续加大对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2018年,中信银行在杭州地区提供综合融资总量586亿元,为全市各类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96亿元,以支持骨干龙头企业、产业发展平台等方式投入328亿元支持杭州产业转型升级,在小微、涉农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总量分别达到66亿元和96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科技运用,提升服务效率。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与小微金融的结合,着力构建与 “大群体,小金额”相适应的获客渠道、风控模式和营销组织方式,实现客户开发平台化、 互联网化。已开发小微平台项目 105 个,平台项下贷款客户 4049 户,占小微客户增量的 79.13%;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展诚信贷、电商贷业务,并实现了申请、审批、签约放款的 线上操作。2018 年,该行将继续扩大全线上操作业务的范围,使小微客户“最多跑一次” 或“一次也不跑”。
建立信贷资源配置机制。制定了完善的信贷资源配置原则,明确新增信贷资源全部用于支 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加大中小企业资源倾斜力度,并获得总行专项指标 10.28 亿元,保证 小微企业贷款随需随放;单独切出 30%专项信贷额度,用于凤凰行动、绿色金融等重点领 域授信客户的投放。
建立差异化考核机制。每年在信贷政策、市场规划、营销指引中明确实体经济业务发展目 标、客户开发方向和营销目录,并结合政府经济工作重点开展不同主题的客户开发竞赛活 动。通过提高考核计入比例,引导经营单位加强凤凰行动、绿色金融、八大万亿产业等实 体经济重点领域的营销和开发,并对凤凰行动、绿色金融等领域授信客户,在风险资产收 益率考核上给予 3 年考核保护期。
创新还款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该行自 2012 年起推广小企业年审制贷款,着力解决 中小企业“转贷难、转贷贵”难题。至 2017 年末,累计发放年审制贷款 135 亿元,用信 客户 2780 户,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资金成本 6500 万元以上。围绕省属国有大型企业、中央 企业在浙江下属公司等核心客户,依托其销售链、资金链,开发和服务其下游经销商、制 造加工企业,运用产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开展“四个创新”,着力破解实体企业经营主痛点
该行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为着力点,围绕企业融资、降本、促销三个核心需求,提供可 获得的金融服务。
创新产品,丰富服务手段。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过程中寻找突破口,先后推 出电商贷、村民贷、诚信华夏贷、光伏贷、快递贷产品,形成小微金融“系列创新”。截 至 2017 年末,创新产品用信客户为 3872 户,累计投放 18.63 亿元。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 走廊、嘉兴科技金融示范区等科创平台,设立科技支行,运用“科创贷”产品,探索采用 专利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担保方式,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用信户数达 100 户、余额 42.38 亿元。
下一步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定力。该行将立足新时代、新矛盾,进一步回归本源、植根实体,更 加有力地服务实体经济,更加严密防控金融风险,更加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以更多优质金 融服务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增强服务转型升级的能力。该行将完善“操作前瞻、成本可控、总量适度”的资金组织机 制和“调控有序、效益提升、结构优化”的信贷资源盘活机制,有效克服资源短缺,加倍 努力投放,推动银行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互促共进。
建设五项机制,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主方向
商业银行的发展任何时候都要与地方经济相互支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础。浙江在经济 转型过程中率先遭遇阵痛,也率先打出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培育增长新动能,推动高质 量发展,为商业银行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提供了市场空间。近年来,该行坚持把服务实 体经济作为经营发展的重点,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引导全行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支持力 度不减弱。
做好“三个对接”,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主战场
主动对接“转型升级组合拳”,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该行通过顶层设计、专项 资源、专项产品和审批绿色通道,精准对接政府重点项目和重点扶持产业。2017 年末, “八大万亿产业”相关企业贷款余额 305.7 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 44.88%。支持“五水 共治”项目 74 户,授信总额 198.92 亿元,用信总额 143.06 亿元;支持“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建设等项目 40 余户,授信 80.66 亿元。《金融时报》《浙江日报》 等媒体专门报道了该行支持“拆治归”工作,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给予批示肯定。该行第一 时间对接凤凰行动计划,出台营销工作实施方案,核定专项资源,并加强与证券、基金、 信托等机构合作,为上市、拟上市公司不同阶段提供专业化服务方案,给予有竞争力的定 价优惠政策。2017 年新开发上市、拟上市公司客户 47 户、授信 66.44 亿元。与 135 家上 市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上市公司合作覆盖率达到 52%。该行已向总行申请成立 100 亿元 “凤凰行动”计划并购投资基金,支持省市优质企业并购重组。
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该行将加快创新步伐,重点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目前已组建 分行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科技开发中心,建立创新项目开发绿色通道,并将不断完善互 联网金融业务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把杭州分行建设成全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和创新试点基地。
主动对接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紧紧抓住浙江践行“两山”理论、建设 “两美浙江”的机遇,加大力度支持环境整治、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消费等领域。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进发行绿色债、环保债、双创债,并在行业准入、审批权限、经济 资本、定价等方面给予倾斜,不断完善绿色信贷和绿色投资长效机制,打造“绿助成长, 美丽华夏”绿色金融品牌。成立了 100 亿元的湖州“绿水青山”基金。将绿色金融与普惠 金融相结合,研发推广户用“华夏光伏贷”,与全国 20 多家知名的光伏生产企业签订了 合作协议,支持农户 1500 余户。2017 年末,该行绿色第一。
建立专营机构和特色机构。加快机构转型,推进小微企业专营及特色机构建设。逐步将集 中在杭州主城区的部分支行搬迁至小微企业集聚的市场、开发区和周边县域,同时推进二 级分行建设及二级分行向辖内经济发达县域的机构延伸。小微企业专营和特色机构占全部 机构的 88%。加强绿色金融特色机构建设,将衢州分行和丽水分行定位为绿色金融特色分 行,推进湖州分行向绿色金融特色分行转型。
创新融资渠道,扩大金融供给。通过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票据转让、委托贷款、产业基金 等方式,为企业筹集发展资金。2017 年末,该行多元化融资业务余额 147.48 亿元。建立 信贷资产流转常态化机制,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近 3 年累计转让存量信贷资产超过 100 亿元;争取总行同意由分行自主发起信贷资产转让业务、金额 50 亿元,首单 16.43 亿 元已落地,为今后主动盘活存量信贷资产、强化融资保障提供了新渠道。
主动对接监管部门政策导向,大力推动小微金融加快发展。该行坚定实施营销机制改革, 加大资源倾斜,强化创新驱动,小微金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7 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 额 303.88 亿元,比年初增加 56.74 亿元,占比为 43.27%,其中单户 500 万元以下小微企 业贷款余额 46.01 亿元,比年初增加 17.99 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 6233 户,比年初 增加 3339 户,占全系统小微客户增量的 59%。2017 年,该行荣获浙江“小微金融先进单 位”,“创新驱动、助力小微”项目被评为“2017 年度浙江银行业转型升级亮点项目”。
服务实体经济成就高质量发展 ——以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为例
2018 年 08 月 20 日
习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华夏银行杭 州分行认真执行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以促进转型升级为主线, 完善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供给能力,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2017 年末实体经济业务占 比为 79.15%,比 2012 年提升 6.08 个百分点。客户数是 2012 年的 4.68 倍。小微金融占比 42.37%,比 2017 年提升 29.7 个百分点。2017 年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开年已投放 75.3 亿元。2012 年以来,该行也实现了质量效益型的发展,利润增长率、不良贷款率保持在当 地同业先进水平。
建立困难企业分类帮扶机制。对有望走出困境的企业不盲目抽贷压贷,坚持“敞口不扩大, 担保不弱化”,坚持地方政府统一协调、金融同业一致行动,为企业转贷提供便利,对于 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或受担保影响的企业存量贷款,不任意提高担保条件;对因担保产生 的债务,允许担保企业实行债务平移,而不是简单诉讼,努力促成企业脱困和贷款风险化 解。2017 年,实施风险化解贷款 14.74 亿元,主要措施是收回再贷、降低风险,均未劣化 为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