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
传统技艺的概述

传统技艺的概述什么是传统技艺?传统技艺是指通过传统的手工制作或技术,代代相传,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而形成的一类艺术或手工艺品制作技术。
这些技艺通常源于特定的地区或族群,并且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扮演着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角色。
传统技艺的特点1.长久历史:传统技艺源远流长,往往具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
这些技艺保留了古代智慧和知识,代代相传。
2.地域性强:传统技艺通常与特定的地区或民族紧密相关。
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会赋予技艺独特的特色和风格。
3.手工制作: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通常依赖手工艺人的巧妙操作和技巧。
这些技艺要求手工艺人具备精湛的技术和细致的耐心。
4.传承和发展:传统技艺的传承是代代相传的,通常通过师徒制度或家族传统。
然而,传统技艺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传统技艺的分类1.刺绣:刺绣是一种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出图案的技艺。
它能够通过不同的线种、针法和绣工来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化意义。
中国的蜀绣、苏绣、湘绣等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刺绣技艺。
2.陶瓷:陶瓷制作是一种通过泥土和矿物质材料,经过成型、烧制等工序制作的技艺。
中国的陶瓷制作历史悠久,具有世界闻名的瓷器艺术,如青花瓷、汝窑、龙泉窑等。
3.木雕:木雕是一种通过雕刻技术将木材雕刻成各种形象或图案的技艺。
中国的木雕技艺在民间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丰富多样,常见的有漆器、雕屏、雕版、人物像等。
4.花鸟画:花鸟画是一种通过绘画技艺创作花卉植物和鸟兽的艺术形式。
中国的花鸟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其鲜明的笔墨、精湛的技法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而闻名于世。
5.竹编:竹编是一种通过竹子的加工制作成各种实用或装饰性的工艺品的技艺。
中国的竹编技艺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轻巧的特点。
6.雕塑:雕塑是一种通过对不同材料进行刻、琢、雕等技法,创造立体形象的艺术形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雕塑风格各异,如希腊的古典雕塑、中国的石刻、印度的佛像等。
古代传统手工技艺

古代传统手工技艺
一、陶瓷
陶瓷,用陶土和瓷土为原料,经配料、成型等流程制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备受世人的推崇。
如今,在陶瓷手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失传的技艺重新得到传承。
二、髹[xiū]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最早的漆器是在七千年前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木胎朱漆碗,髹漆工艺无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从古至今,中国漆器工艺形成了多个流派,其中福州脱胎漆器更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之一,其技艺值得我们去传承。
三、木雕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出现木雕鱼,到了唐代,木雕工艺更是达到了发展的巅峰。
历经数千年传承的木雕工艺依然需要年轻血液去传承和保护。
四、景泰蓝
景泰蓝诞生于皇宫,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得此名。
景泰蓝工艺几经波折,在一代才女林徽因等人的保护下才得以恢复。
如今,景泰蓝作品不仅作为“国礼”,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五、玉雕
玉雕是玉石经加工雕琢成的工艺品,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朝代中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玉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图腾,玉雕工艺在民间的发展更为广泛,也更好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传统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传统技艺探索一、引言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我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传统技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传统技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十大类传统技艺,旨在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
二、综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可谓是多种多样,涵盖了茶文化、云南昆曲、中医药、京剧、古筝艺术、少数民族音乐、太极拳、周庄古韵、汉绣及泥人张等十大类。
这些传统技艺不仅代表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承载着民族认同和精神情感。
三、深入探讨1. 茶文化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制茶工艺、茶道礼仪和茶具艺术而闻名于世。
茶文化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融合了我国传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诸多元素,体现了我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2. 云南昆曲昆曲是我国优秀的戏曲艺术之一,其独特的音乐、表演和戏剧性格使其成为我国古典戏曲艺术中的瑰宝。
云南昆曲在唱腔、表演、服饰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3. 中医药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医疗实践而备受关注。
中医药对我国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学之母”。
4. 京剧京剧是我国戏曲中的代表性剧种,其音乐、表演、化妆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音乐伴奏和表演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5. 古筝艺术古筝是我国传统乐器中的珍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古筝艺术在演奏技巧和曲目创作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水准,为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享受。
6. 少数民族音乐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如蒙古族长调、藏族古乐等,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而备受关注。
这些音乐作品充分展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7. 太极拳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之一,以其柔中带刚的特点而引人注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包括各种手工艺、舞蹈、音乐、戏剧、传统医学、民间文学和口述传统等。
1. 手工艺:如陶瓷、木雕、纺织、刺绣、编织等技艺,这些技艺通常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和发展,代表了特定地域或民族的独特文化风貌。
比如中国的景泰蓝、徽州徽墨、英国的陶瓷艺术、印度的手绣等。
2. 舞蹈和音乐:各地域的传统舞蹈和音乐技艺是人们表达情感和展示文化的重要方式。
例如中国的京剧、民族舞蹈、西班牙弗拉明戈、印度古典舞等。
3. 戏剧:戏剧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包括戏曲、传统戏剧等,这些表演形式代表了特定地域或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4. 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通常采用草药、按摩、针灸等传统方法来治疗疾病。
例如中国的中医药、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等。
5. 民间文学和口述传统:包括口头传统的故事、神话传说、民间谣曲、祝福诗等表达方式,代表了特定地域或民族的文化思维和信仰。
例如中国的神话传说、芬兰的卡勒瓦拉史诗等。
这些传统技艺不仅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创造力和智慧,也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保护和传承这些技艺对于维护人类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体现工匠精神的传统技艺项目

可以体现工匠精神的传统技艺项目有如下这些: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一部分,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智慧和匠心。
一、瓷器制作:陶瓷之国的精湛工艺作为陶瓷之国,中国的瓷器制作技艺享有世界声誉。
从原料的挑选、磨制,到器型的塑造、釉彩的施加,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
景德镇、德化、汝瓷等地的瓷器更是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作,传颂千古。
二、刺绣艺术:锦绣华章的织造奇迹刺绣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等各具特色的刺绣流派,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理念,为世人呈现出锦绣华章的织造奇迹。
三、漆器制作:漆艺传承的历史见证中国漆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漆器制作工艺包括雕漆、堆漆、嵌漆等多种技法,将各种图案与纹样融入漆器之中,展现出非凡的艺术价值。
福建螺砂漆器、重庆重彩漆器等地的漆器作品成为了漆艺传承的历史见证。
四、木雕艺术:木质之美的精致呈现木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题材,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传统建筑的雕梁画栋等木雕作品,都是木质之美的精致呈现五、剪纸艺术:用剪刀诠释生活的美好剪纸艺术源于中国民间,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通过剪刀在纸上的巧妙运用,匠人们创作出各种生动、富有表现力的图案。
无论是庆祝节日的喜庆窗花,还是祈福安康的吉祥剪纸,剪纸艺术都以其独特的韵味,诠释着生活的美好。
六、玉雕艺术:玉石之美的千变万化中国玉雕艺术源远流长,古人认为玉石具有神秘的力量,因此十分珍视。
玉雕艺术家们运用各种玉石材质,创作出千变万化的艺术作品。
从玉佩、玉簪到玉器等,玉雕艺术作品无论在造型还是纹饰上,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七、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面对现代工业化的冲击,传统手工技艺亟需传承与创新。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致力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生活方式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或手艺,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些与地域、文化和群体相关的宝贵文化遗产。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的示例:
1.雕刻和雕塑技艺:包括木雕、石雕、泥塑、漆器雕刻等传
统技艺。
这些技艺通常通过传统的手工工艺和独有的刀法、雕刻技巧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2.刺绣和刺绣技艺:指通过将纺织品上的线线缝成图案来装
饰衣物、绣品和布料的技艺。
它通常包括传统的刺绣、绣
花和织锦等技艺,每个地区和文化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3.传统音乐和舞蹈技艺:包括各地的民族音乐、宫廷音乐、
传统舞蹈等。
这些技艺通常与特定的音乐乐器、舞蹈动作
和表演形式相关,并代表着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
4.传统医药和草药制备技艺:包括制药、炮制草药、传统疗
法和草药保健等技艺。
这些技艺通常与当地的传统医学体
系和疾病治疗方法相关,代表着对自然疗法和健康传统的
保护和传承。
5.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艺:包括陶瓷制作、银器制作、编织
技艺、剪纸、蜡染等。
这些技艺通常通过手工艺人的独特
技术和技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手工
艺品。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是地域特定的独特文化表达形式,代表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传承。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技艺,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社区凝聚力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传统技艺知识点总结图文

传统技艺知识点总结图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技艺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
然而,传统技艺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对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继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常见的传统技艺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1. 传统刺绣传统刺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它以精湛的技巧和华丽的图案闻名于世。
刺绣的工艺非常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图案、选材、绣制和成品处理等。
刺绣的图案有鲜花、动物、飞禽、走兽、千禧等等,而且可以在衣服、帐篷、门帘、书包等各种物品上体现。
中国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
2. 传统木雕传统木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工艺,它以形态优美、刀工细腻、线条流畅而闻名。
传统木雕的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挑选材料、刻刀工艺等。
其图案有心经、佛陀故事,古人物,动植物,山水花鸟等,而且可以在床头、屏风、柜子、屏风等各种物品上体现。
中国的传统木雕工艺技艺非常复杂,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
3. 传统剪纸传统剪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艺,它以雕刻、剪裁而成,造型美观、工艺精细而闻名于世。
传统剪纸的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图案、剪裁、雕刻等。
其图案有鲜花、动物、传统民俗,寓意等,而且可以在窗花、剪纸画、画框、手工书等各种物品上体现。
中国的传统剪纸工艺技艺繁复,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
4. 传统铜器传统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金属工艺,它以粗犷的外观、精巧的工艺、实用的功能而闻名于世。
传统铜器的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挑选材料、铸造、打磨等。
其造型有青铜器、器带,文青,象牙青,兽器等,而且可以在花瓶、水壶、酒器等各种物品上体现。
中国的传统铜器工艺技艺精湛,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
总的来说,传统技艺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智慧结晶。
它不仅是一种工艺、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民间传统技艺简单介绍

民间传统技艺简单介绍本报秦淮街头1、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表达想象与灵感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代,在民间流传不断,在不同地区有自己的特色,多用于装饰墙壁,表达对家庭和国家的祝福等。
2、花鸟画:花鸟画主要用水彩、油画或粉彩来绘制,历来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它以花鸟、虫鱼、园林为主题,以及植物花卉等动植物,表达出一种追求天真、烂漫、清新宁静的艺术氛围。
3、刺绣:刺绣是用绣花针在布料上绣上花样的工艺技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发展到明代。
它是汉民族的传统技艺,艺术成就卓著,它的花样繁多,形象传神,表现出多层次的色彩,极富神采,在市场上受到众多欢迎。
4、皮雕:皮雕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将皮革、金属、布料等物质运用制成各种革命性的装饰物。
主要以藏猪皮和绒羊皮制作,雕刻成节日、宗教等民俗图案,既具有装饰性,又有宗教仪式的意义。
5、抛瓤:抛瓤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之一。
它由一个幻象或具体物体制成,晚上到院子里抛,可以用来把院子装饰得更加精致,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此外,它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传统意义,可以增进家人的感情。
6、削筷:削筷是中国人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技艺。
它是用木头或竹子雕刻而成的一种小工具,可以用来削掉另一根竹筷的头部,让竹筷的短端部分更加规整,也是中国人在筷夹的环节中使用的重要物品。
7、木作:木作是中国民间传统技艺之一,可以说是以木材为主要原料进行非金属制品制作的艺术形式。
木结构以其坚实持久、装饰性强、构造灵活、容易制作而著称,可以用来制造餐桌、椅子、柜子等家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振兴包括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历法在内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
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一、传统技艺概述
传统技艺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充分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及艺术水平的最为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与技能。
二、传统技艺的范围
1、传统陶瓷制作技艺
传统陶瓷制作技艺,是指人类将泥土塑形并烧制成陶器或瓷器的传统手工技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陶的国家(距今10000年多年前);商代已经出现原始瓷器;东汉时期青瓷烧制技术趋于成熟;唐代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瓷系;宋元时期是瓷器制造的辉煌期;宋代的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18世纪,欧洲才大量制造瓷器。
如: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唐三彩烧制技艺等。
2、传统织染技艺
传统织染技艺,是指人类在织造和印染领域所采用并传承下来的各种传统手工技艺。
包括:蚕丝织造工艺、棉纺织工艺、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扎染技艺、蜡染技艺等。
如:南京云锦手工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壮锦织造技艺、侗锦织造技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苗族蜡染技艺、白族扎染技艺等。
3、传统金属制作技艺
传统金属制作技艺,是指以金属为原料制作各种工艺品或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
主要包括:金属饰品制作工艺、金属器物制作工艺。
如: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浙江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苗族和彝族银饰制作技艺、藏刀锻制技艺、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等。
4、传统髤饰技艺
传统髤饰技艺,是指将漆料有规则地涂抹在器物上以美化或固化器物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
髤,即以漆漆物(刷漆)。
中国是髤漆工艺使用较早的国家。
早在距今6000—7000年前就已发明了髹漆工艺。
唐代是髹漆工艺的一个高峰期。
元代是髹漆工艺发展的巅峰时期。
明代是髹漆工艺的又一个高潮期。
如:北京雕漆技艺、成都漆艺、彝族漆器髤饰技艺。
5、传统造纸技艺
如:安徽宣纸制作技艺、贵州皮纸制作技艺、傣族和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藏族造纸技艺、维吾尔桑皮纸制作技艺、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等。
6、传统印刷技艺
如:木活字印刷技术、印泥制作技艺等。
7、传统造船技艺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龙舟制作技艺等。
8、传统酿酒技艺
包括蒸馏酒(如:茅台、泸州老窖、杏花村汾酒、绍兴黄酒)、酿造酒、配制酒(如菊花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9、传统制茶技艺
如:大红袍制作技艺、花茶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红茶制作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等。
10、传统制盐技艺
如: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井盐晒制技艺。
11、传统食品加工技艺
如:酱油酿造技艺、老陈醋酿制技艺、豆瓣传统制作技艺、豆豉酿制技艺、酱菜制作技艺、榨菜传统制作技艺、茶点制作技艺、月饼传统制作技艺、火腿制作技艺、烤鸭制作技艺等。
12、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如: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各种传统民居(徽派、闽南)营造技艺、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福建龙岩)、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窑洞营造技艺、蒙古包营造技艺以及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石桥营造技艺等。
三、中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项)
传统技艺类(6项):
1、中国蚕桑丝织技艺(2009年)
2、南京云锦(2009年)
3、浙江龙泉青瓷(2009年)
4、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2009年)
5、安徽宣纸(2009年)
6、雕版印刷(2009年)
四、传统技艺的濒危现状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传统工艺处于乏人过问、任其泯灭的自流状态,导致许多珍贵技艺在工业化冲击下沦于濒危境地,有些技艺已湮没失传。
如失蜡法(失蜡法为我国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被誉为商周青铜器精品中的精品的曾侯乙尊盘即其早期代表作品。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们经多方查访,从北京微电机厂找到已改行当勤杂工的老艺人门殿曾师傅,由他用传统失蜡法制作了自在观音铜像。
80年代初,我们又在广东佛山找到年逾八旬的老艺人唐煊。
在他主持下,成功地铸造了一件曾侯乙下层大甬钟。
门、唐两位师傅相继去世后,这一技艺在北京地区已无传人,在佛山地区也处于难以为继的境地。
阳城犁镜的铁范铸造(铁范铸造为我国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对战国和汉魏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阳城犁镜曾是山西的名牌产品,也是弥足珍贵的铁范铸造硕果仅存的活化石。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阳城的桑林、马甲、横店等地尚存十余家犁炉社,年产犁镜数万片,现已全部停产。
如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艺人、模具和设备势必流失,从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宋锦(宋锦与云锦、蜀锦齐名,为我国古代三大锦之一,产地集中于苏州地区。
近年来,手工生产的宋锦作坊相继停业,民间机织的宋锦,其技艺与纹样已无复旧观。
苏州丝绸博物馆现正采取措施,对艺人、织机、纹样做抢救性保护。
但该馆人力、财力有限,亟待有关部门给予关注和支持方可有所成果。
五、案例——蜀锦织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1、蜀锦简介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手工织锦技艺在这片土地上已延续了两千多年。
所谓蜀锦即是指四川成都地区制造的花锦。
中国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孕育了四大名锦:蜀锦、云锦、宋锦、壮锦。
其中,蜀锦堪称中国织锦第一座里程碑,以纹样细腻、精致、色彩变化丰富著称。
关于蜀锦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春秋秦国的惠文王年间。
战国时期,蜀锦已成为重要的贸易品。
蜀锦兴于秦汉,盛于唐宋,衰于明末,清代中晚期得以恢复,近代再次陷入危机。
蜀锦是成都的标志性技艺,成都以盛产锦而获得“锦城”、“锦官城”的美名。
岷江环绕成都,蜀锦濯于江水,故岷江又称“锦江”。
蜀锦植根于蜀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早在秦汉三国时期,蜀锦已走出四川,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它在举世闻名的南北“丝绸之路”中作为文化交流及贸易的载体见证了历史,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蜀锦曾一度辉煌,但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手工织机逐渐被现代织机所取代,呈现出萎缩和衰退的趋势。
2、蜀锦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一技之长的老人们被安排进了国营成都蜀锦厂。
70年代末,中央领导重视传统技艺,在政府扶持下,成都蜀锦厂与成都百货公司签订包销合同,再次打开局面,恢复生产。
1982年,作为传统工艺人的叶永洲、曹福生被挑选进中央政府组建的“传统技术展览团”,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展示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引起不小的轰动。
许多国际友人也开始逐渐认识、了解蜀锦,并形成了一股来中国成都寻找精美锦缎的“蜀锦热”。
2002年,成都蜀江锦院作为成都市政府重点打造工程,落户曾经的成都蜀锦厂厂址,六位蜀锦老艺人被聘请到此,教授技艺。
2006年8月蜀锦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取得成功。
2007年6月,蜀江锦院作为“蜀锦织造技艺”唯一的传承单位,被国务院正式授牌。
2009年12月蜀锦织绣博物馆对外开放。
成为成都知名的民办博物馆。
该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蜀锦、蜀绣展示、保护、研究中心,也是蜀锦、蜀绣文化的宣传窗口。
2010年8月19日,蜀江锦院(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同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同申报的“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晨曦、叶永洲两位老人被国家授予“蜀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作为国务院授牌的惟一“蜀锦织造技艺”单位,蜀江锦院是目前成都主要生产和展示古代织锦的最佳场所。
锦院包括锦画展示厅、民族锦缎展示厅、蜀锦手工织造演示厅等。
在手工织造演示厅内摆放着5台清代蜀锦木质机,机长6米,高5米,宽1.5米。
织锦时,需要两人操作。
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提升经线拉花,织手坐机下投梭织纬。
上下配合默契,才能出现“方圆绮错,极妙其穷”的花纹图案。
近年来,蜀江锦院作为西南地区生产蜀锦唯一的专业机构,对蜀锦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拯救工作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开发出系列蜀锦产品,包括实用品和文化产品,让蜀锦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