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眼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新)

合集下载

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作者:王震薛小曼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14期摘要:目的: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提高眼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意义。

方法:将思维导图法和头脑风暴法进行融合应用到眼科的理论与实习教学中。

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改革眼科护理教学方法的反映,结果显示,学生喜爱这种思维导图法和头脑风暴法融合应用的教学模式,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得到明显提高,提高了见习学习效果。

结论:以思维导图法和头脑风暴法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有极大帮助,改善了护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眼科教学思维导图法头脑风暴法近年来,医学的发展很快,医学生在学校里不可能学会所有知识,不可能学会解决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因此,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进行学习的能力。

本研究针对专科生眼科护理学的特点,在2012级专科生的眼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法和头脑风暴法融合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眼科护理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眼科疾病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1教学对象与方法1.1教学对象我院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428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4人采用思维导图法和头脑风暴法融合教学模式,对照组214人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

1.2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法融合教学模式头脑风暴教学法,指以小型会议的形式,让参会的所有人能够畅所欲言,在自由愉快的气氛中,激发创意和灵感,交换想法。

思维导图也称为脑图(Mind Map),是学习者利用图形和联想进行思维的一种工具,是用文字把学习者的想法“画出来”,有利于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与传统学习方式不同,思维导图法是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思维导图法与头脑风暴法融合的教学模式具体过程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前准备。

教学前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并要确定课堂讨论的范围和步骤。

眼视光门诊视光师手册

眼视光门诊视光师手册
指导意义:对于新入职的视光师,该手册可以作为入门指南,帮助他们快速了 解视光门诊的工作流程和技能要求。
参考价值:对于经验丰富的视光师,该手册可以作为参考工具书,帮助他们解 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培训价值:该手册也可以作为视光门诊内部培训的资料,帮助提高整个团队的 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眼视光门诊视光师手册》的目录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眼视光 门诊视光师不可或缺的专业指南。
精彩摘录
《眼视光门诊视光师手册》作为一本专注于眼视光门诊实践的专业指南,为视 光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以下是从这本书中精选的几个精彩摘 录,它们不仅展示了视光学的最新进展,也体现了对患者细致入微的关怀。
摘录一:“视光门诊不仅仅是矫正视力,更是眼部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每位视 光师都应以专业、负责的态度,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全面的眼部检查。”这段话 强调了视光门诊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矫正视力,更在于预防眼部疾病,保护患 者的眼部健康。
内容摘要
门诊服务与管理:强调了门诊服务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以及门诊的日常管理技巧。 专业发展与学习:鼓励视光师不断学习和进步,介绍了眼科领域的新技术、新疗法以及持续教育 的途径。 实用性强:结合门诊实际工作,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操作指南和案例分析。 图文并茂:配备了丰富的图表和图片,使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注重沟通: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沟通技巧。 《眼视光门诊视光师手册》是眼视光门诊视光师的得力助手,无论是对新入行的视光师,还是经 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希望本书的能为推动眼视光门诊服务质量的提升, 为更多患者带来清晰视界贡献一份力量。
摘录二:“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医患信任的关键。视光师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需 求和疑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医学术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视觉 解决方案。”这段话提醒我们,作为视光师,不仅要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还需 要良好的沟通技巧,以确保患者能够充分理解和信任我们。

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眼科护理教学中,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作为创新的教学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分析了眼科护理教学的现状,指出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接着探讨了思维导图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其促进学生思维整合和记忆能力的优势。

然后探讨了头脑风暴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强调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结合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也被提出,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验证。

最后总结了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眼科护理教学的创新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眼科护理、教学、思维导图、头脑风暴、应用、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价值、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眼科护理是针对眼部疾病的护理工作,其教学内容涵盖眼部解剖生理、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眼科护理教学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提升。

传统的眼科护理教学方法主要以书面讲述和实践操作为主,存在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这两种教学方法被引入眼科护理教学中。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而头脑风暴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活跃性,在团队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使眼科护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善眼科护理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对于提升眼科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当前眼科护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思维导图及头脑风暴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思维导图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在知识传递、概念理解和思维训练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为提升眼科护理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眼科思维导图合集(护理学)

眼科思维导图合集(护理学)

眼球壁外层角膜组织学分层 ①上皮细胞层:厚50μm ,5-6层上皮细胞组成,无角化,再生能力强,损伤后修复快且不易留瘢痕,易与前弹力层分离。

②前弹力层:厚约12μm ,无细胞成分,损伤后不能再生 ③基质层:厚500μm ,由200层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损伤后不能再生。

④后弹力层:较为坚韧的透明均质膜,对化学物质和细菌毒素的抵抗力强,损伤后可再生。

⑤内皮细胞层:厚5μm ,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损伤后不可再生特点 ①透明,表层无角化,含水量和曲折率恒定,屈光力占眼球3/4. ②无血管,营养来自角膜缘血管和房水,氧气来自空气。

③三叉神经末梢分布丰富且无神经末梢,知觉敏感。

巩膜 质地坚韧,呈乳白色,由致密且相互交错的胶原纤维组成,视神经周围最厚。

角巩膜缘 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

包含有小梁网及Schlemm 管等结构,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中层虹膜圆盘状膜,中央有瞳孔,约2.5-4mm瞳孔括约肌环绕瞳孔周围,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缩瞳瞳孔开大肌 向虹膜周边部呈放射状排列,由交感神经支配,散瞳睫状体睫状肌 受副交感神经支配,该肌收缩与舒张,可以松弛或拉紧悬韧带,调节晶状体屈光度睫状上皮细胞 富含血管和三叉神经末梢,炎症时可产生渗出物并引起显著疼痛脉络膜有丰富的血管和细胞,供视网膜外层营养内层 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膜,前起于锯齿缘,后止于视乳头组织学分10层,按胚胎发育来源分两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两层存在潜在间隙,视网膜脱落由此分离黄斑视网膜后极部中央无血管凹陷区,富含叶黄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视觉最敏锐部位神经感觉层视锥细胞黄斑区明视觉、色觉视杆细胞黄斑以外暗视觉、无色视觉视盘 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中枢传递传出眼球的部位 由前1/6透明的角膜和后5/6的瓷白色的巩膜构成,起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为葡萄膜,又称色素膜、血管膜;包括三部分,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主要功能为营养和遮光眼内容物房水功能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维持正常眼压房水循环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后房经瞳孔到前房再经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通过巩膜表层的睫状前静脉回流晶状体透明无血管。

双眼视觉的临床处理

双眼视觉的临床处理

精彩摘录
在视觉科学领域,双眼视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当我们在生活中观察、 感知和理解世界时,双眼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双眼视觉并不总是完美 的,这也为眼科医生和视觉科学家提供了挑战和机会。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 《双眼视觉的临床处理》的书籍,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
这本书是由一位知名的眼科医生撰写,专门针对双眼视觉问题。书中详细介 绍了各种可能影响双眼视觉的疾病、症状和治疗方法。同时,作者还提供了许多 实际案例,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双眼视觉问题的复杂性和处理方法。
双眼视觉的临床处理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处理
各种
临床
临床
提供
理解
有效
处理
双眼视觉
问题 视觉
读者
双眼视觉
能力
方法
能够
策略
通过
可能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双眼视觉的临床处理》是一本全面介绍双眼视觉问题的专业书籍。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双 眼视觉问题的深入理解,以及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有效处理的实用指南。 双眼视觉是指人类通过双眼获取并处理图像的能力。我们的大脑能够将来自两个不同的图像,通 过特定的机制,融合成一个单一的立体视觉感知。这种能力使得我们能够感知深度、距离和形状,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互动周围的世界。 然而,这种自然的视觉过程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眼部疾病、神经问题、创伤等。这些 问题可能导致视力受损、眩晕、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双眼视觉的临床处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处理双眼视觉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些方法包括 眼部检查、诊断、治疗以及康复训练。

思维导图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作者:李楠范柳笛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2期李楠范柳笛(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 462000)摘要:在医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仅能优化教学设计,增加教学互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兴趣,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其学习的动力,提高成绩,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医学教学思维导图运用教学课件设计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b)-0168-02医学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医疗人才,医学教育的学制比普通专业要长,医学生学习专业性强,课程任务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医学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意味着对处于源头的医学教育者和医学生要求越来越高。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由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提出,它以发散与收敛并存的思维模式[1],利用关键词、线条、颜色、图画,对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和压缩,将繁多的内容简单归纳在一张纸上,突出了思维内容的中心和层次[2],不仅加速记忆与累积知识,而且层次清晰、增进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隐形知识的可视化、显性化,便于医学教育者和医学生分析思考、归纳总结、自觉探索,更好的把握工作与学习的重点与方向。

作为将信息加以归纳和综合,辅助人们思考复杂问题和表征信息的工具,它通过呈现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思维顺序关系,实现概念表征的可视化能够让使用者从一种全局和整体的视角思考问题,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研究拟采用思维导图辅助医学教学,将主要的基本医学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帮助学生增加对医学知识整体构架的把握,增强选择正确学习方法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运用思维导图在医学课程教学中的意义思维导图将抽象的事物或过程变成图形图像,使其直观的、形象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而增强认知。

思维导图在医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医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医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思维导图的应用在计算机教学辅助中的应用加大,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效率高并且表示直观的表示方法和知识的组织,在各种学科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能发挥作用,比如在备课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难点和重点的研究分析上和知识的预习复习等各个方面思维导图在设计教学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思维导图通过将计算机的教学课程的逻辑从繁琐变得让人能很容易的接受,这样可以让学医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这一学科中事半功倍,学的更加清楚。

【关键词】思维导图;医学学生;计算机的教学1前言我国的大学有着给医学生开课科目特别多,针对医学方面的专业课的专业性质很强并且课上和课后的任务繁重的特点,这些特点在那些211,985的重点院校存在同样在普通的医学院校中也存在着。

有的学校给医学生开出的专业性的学科课程高达40多门,并且总体的学时上也超过了其他专业的学生所学学时超过了3100学时。

由于课程的繁多,这就使得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偏低,特别是不属于本专业的课程,其中就包括了计算机教学课程。

计算机学科是大部分医学方面高校的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计算机课程要求学生的创新型的思维和发散思维要强大。

恰恰是在这一方面,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比较弱。

目前,计算机教学的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且教材的编写没有很好的让知识具有关联性,使知识的传授变得特别的分散,这样就更加加大了医学生学习计算机学科的难度。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本文探讨了将思维导图引入计算接学科的教学上去,通过将计算机中的复杂逻辑变成简单的直观图来减少医学生乃至所有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难度,加大学生对整体知识框架的了解。

2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什么呢?思维导图是由英国的非常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东尼发明的高效的组织思维性方法。

东尼觉得人们记忆和创造性的根本是大脑的发散思维。

任何的信息只要是进入了人们的大脑就可以看做成一个思考的中心,并且通过这个信息中心向大脑乃至全身发出许许多多的信号分支,这些分支都与中心信息连接着,并且这些连接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看成另一个信息中心,这些分支信息中心又可以继续向外传递信息。

眼科查房手册

眼科查房手册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眼科查房手册》是一本针对眼科医生、实习生和进修医生设计的实用参考 书籍。该书的目录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为读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查阅方式。 以下是对该书目录的详细分析:
目录分析
目录从整体上分为几大部分,包括:基础知识篇、诊断技术篇、疾病治疗篇、 病例分析篇等。这种分类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定位到所需内容。
阅读感受
《眼科查房手册》由朱承华所著,科学社,内容全面且实用。书中首先介绍 了眼科查房的基本流程,包括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这些内 容都是眼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临床技能非常有帮助。
阅读感受
在介绍完基本流程后,书中重点阐述了眼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思路。 作者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介绍了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这 些内容不仅包括了常见的眼科疾病,还涉及了一些罕见病例的处理。通过阅读这 些内容,我对眼科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也为我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 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眼科查房手册》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阅读感受
《眼科查房手册》还强调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在查房过程中,如 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如何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都是医生需要掌握的重要 技能。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教会了我如何在与患者沟通时保持耐心、细心和 关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阅读感受
《眼科查房手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临床指南。它不仅为眼科医生提供了详 细的查房流程,还深入探讨了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思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 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患者沟通。我相信,在今后 的临床工作中,这本书将成为我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眼科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临床学科,眼部具有范围小、结构紧密、疾病复杂多样、临 床表现各异等特点。 思维导图能够促进知识可视化、帮助学习者建立事物之间逻辑关系以及培养创新 能力。 将思维导图引入眼科学理论课程教学,一方面,教师通过图示的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可理清教学 思路;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或者与他人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同时 培养相互协作能力。
知识可视化是指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 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其实质是将人们的个体知识以 图解的手段表现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感官 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 新[3]。 在传统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枯燥单 调的文本形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思维导图运用 图文并重的技巧,将零散的知识通过图像、线条、颜 色等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到 色彩、线条、维度、视觉节奏、想象等大量大脑技巧, 刺激较少使用的右脑,使左右脑协同作用,充分发 挥左右脑的功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让 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1.2 帮助建立事物逻辑关系
【Key words】 Ophthalmology; Mind map; Teaching design; Learning efficiency Fund program: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Clinical Specialties Construction Program of China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当前的医学教育尤为重 要,但其最根本的还是发现问题的能力。 眼科学目 前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迄今为止,仍有许多问题 有待探索。 学生能否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能否针 对当前研究进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科医学生在校 5 年中学习课程多, 课业负担重; 同时由于部分课程比较抽象,难于记忆,学生疲于 应对考试,对学习缺乏兴趣,无力再去质疑、思考并 提出问题。 而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学生在 整理、分析、学习的过程中,告别以往枯燥单调的学 习方式,不断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着力发 现问题,甚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思维导 图进一步开发了人的右脑功能,发掘出大脑更多的 潜能,能够协助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 间平衡发展,增强创造性思维。
获取知识是一个互动协作的过程,适当地进行 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协作,可以最大限度让每名学 生参与探求知识的实际活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 性。 由于眼科学实践性强,许多章节授课中需要进 行病例讨论,以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加强所学 内容的目的。例如,病人主诉为突发眼红、眼痛不适, 与之相关的疾病可考虑为急性结膜炎、急性闭角型 青光眼、角膜炎、葡萄膜炎等。 可让学生分小组先进 行内部讨论,根据每个人提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有 条理、有层次地绘制思维导图,再结合思维导图对照 病例进行逐一讨论,排除干扰诊断,最终得出正确结 论;遇到有的问题无法自行解决时,可以向教师请 教;当各组讨论完成之后,还可以互相交流,集思广 益,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 眼科常见的几大红眼病的鉴别诊断有了更清晰的认 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 培养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能力,这对他们以后的 学习、工作都会有很大帮助。
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各级主题或关 键词之间的从属关系连接在一起,将复杂的、零散 的知识有序地组织起来,并通过绘制主题或各分主 题之间的连接,很容易发现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4]。 和通常的文字隐含逻辑关系相比,思维导图各级从 属关系更加明了,思路更加清晰,可以让复杂的逻 辑关系图像化,显示出的逻辑关系易于记忆。 1.3 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 眼科学; 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 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 R77 基金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theory course teaching of ophthalmology Peng Hui, Wang Xiaoxuan, Luo Ti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Ophthalmology, Chongqing Eye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16,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eng Hui, Email: 493784434@
手术治疗
治疗
药物治疗
症状 体征
临床表现
白内障概述
晶状体解剖及生理
病因
先天性 后天性
分类
发病机制
图 1 白内障思维导图(示例)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6 年 6 月第 15 卷第 6 期 Chin J Med Edu Res, June 2016, Vol. 15, No. 6
·639·
2.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一直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跟
·638·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6 年 6 月第 15 卷第 6 期 Chin J Med Edu Res, June 2016, Vol. 15, No. 6
心主题继续发散,呈现出立体性放射记忆结构。 因 此,思维导图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学双方 化繁为简,突出思维内容的中心和层次,增进理解, 实现知识的可视化、显性化。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 率,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 1.1 促进知识的可视化
眼科学作为医学中重要的分支科目,是一门以 形态学为主的临床医学学科。 眼部范围小,结构精 密 , 对 解 剖 要 求 高 [1], 相 关 教 学 要 求 直 观 、 生 动 、 形 象。 同时,因眼部疾病如未得到及时诊治往往会导 致多种并发症,各种疾病前后因果关系紧密,增加了 相应课程教学的难度。 传统眼科学教学面临诸多问 题,如教学形式单一、只重视知识的纵向学习而忽略 了各疾病之间的横向联系等。 鉴于此,在本科临床 医学专业眼科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可视化
2 思维导图在眼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作为学科理论教学工具起初并未得到 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在于,其过于强调图像记忆和自 由发散联想, 虽然可以帮助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 生提高记忆效率,但却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学科知识面向广大学生, 具有一定权威性及严 谨性,内容都有内在逻辑及固定结构,因此学科教学 必须强调理解性记忆。基于这个原因,华东师范大学 刘濯源教授提出,充分吸取概念图、知识树、问题树 等图示方法的优势,同时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 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融合进来,将思维导 图转化为学科思维导图[5]。 下面所提到的思维导图 在眼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发展 而来。 2.1 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不仅需 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同时需要考虑学生的理解 接收程度。眼部结构细小精密,病因复杂多样,因此, 熟练掌握解剖结构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是进行眼 科理论学习的基础。 在眼科教学准备过程中引入思 维导图, 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 把握教学脉 络,避免遗漏知识点,同时用图示将解剖图画、发病 机制以及相关拓展等复杂内容简单归纳在一起;使 教学内容井井有条,教学重点一目了然;不仅提高了 教师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实际教学中可让学生顺 着教师的思路掌握所学的重点内容。 在章节教学末 尾,还计划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忆所学内容,使 学生能够把握整体课程, 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 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网络。 例如,白内障这一章教学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晰掌 握本章的概念结构,对该病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教 师绘制了相应思维导图(图 1)。
【Abstract】 Ophthalmology is a predominantly morphology of clinical discipline. The ey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cale, close structure, complex and diverse diseases, different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so on. As an effective tool, the mind map can promote thinking visualization, help learners establish the logic relation of things and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ve ability.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we introduce the mind map into theory course teaching of ophthalmology. On the one hand, teachers can optimize the teaching design, clarify the teaching ideas, and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can draw the mind map on their own or with others which will improve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learning and study efficiency, and at the same time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of mutual collaboration.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6 年 6 月第 15 卷第 6 期 Chin J Med Edu Res, June 2016, Vol. 15, No. 6
·63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