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评审表
模具设计评审表

记录:
会签:
10 标准件类
11 顶出方案
12 顶出行程
13 定位方式
14
冷却设计
15
模架型号
16
钢料尺寸
17
难度系数
18
成本核对
19
工艺初审
20
会签
备
注
1、评审会原则上由项目经理(或项目部经理)、模具部经理、设计部经理和负责项目的设计组长组成。 2、评审会上要严肃认真,不得吸烟,不得讨论与评审无关的内容。接听与评审内容无关的电话时,须离开评审室。 3、评审完成后,参会人员对评审单会签生效,设计部和项目部各一份。 4、为提高模架和钢料的订购效率及物料清单的审核效率,工程师可根据评审单上的模架和钢料尺寸编制模架和钢料
重庆创盛模具有限公司
模具设计评审单
TO:项目部 □、模具部 □、品管部 □
FM:设计部
模具编号 模具穴数 模架规格
产品名 称
外观要 求
镶拼结构
顶出方式
评审记录
浇注系统
制品材料 缩水率
钢料 尺寸
方案草图
序号
评审流程
1
制品材料
2
样板分析
3
外观要求
4
脱模斜度
5
缩水检查
6
PL线确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进胶方式
8
镶拼方案
9
机构评审
模具设计评审表-样表

模具验收协议项目名称:甲方:乙方:(甲方)(乙方)签字:签字:日期:日期:(一)模具委托加工信息委托加工模具清单模具交付地:(二)模具要求A 产品要求1.乙方根据甲方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进行模具开发制作,同时乙方配合甲方进行产品的装配调整,最终通过甲方认可。
2.对表面有皮纹或喷砂的产品,必须符合最终客户提供的标准要求。
3.在乙方进行模具初步审核时,分型线必须得到甲方认可,同时分型线处的模具滑块必须配合良好,出现的分型线必须小于-——0.05mm均可。
4.乙方应参与甲方产品的设计优化,模具可行性分析并及时反馈修改意见。
5.乙方提交的设计方案(产品,模具)必须得到甲方的认可批准。
6.对于产品不许出现顶白,拉伤或由于模具冷却不好出现的缩痕,变形后收缩或因浇口设置问题出现的冷料,熔体流动分布不均,熔接痕等问题。
B模具与设备接口要求1.模具模板尺寸要求:见甲方提供的设备数据。
2.模具浇口定位环要求:见甲方提供的数据。
3. 模具接头要求:见甲方提供的设备数据。
(1)水管和油管接头(2)热流道电源接头(3)热电偶接头型号(4)上下模滑块接头C模具材料制造的模具必须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如模具在正常维修和保养的状态下,应不小于采购信息中模具使用寿命要求)钢材满足模具使用寿命要求。
D模具的抽芯及顶出1.大型模具顶出系统必须采用液压油缸系统。
2.顶针(顶块)顶出复位顺畅,且有防转措施,顶出复位弹簧。
3.油缸轴和相应的连接件必须做好防转措施,以便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螺纹退出。
4.模具有机械式滑块必须有复位措施。
5.大型模具的顶出及抽芯必须采用位置控制,但不得采用油缸上的磁性信号来控制顶出或抽芯位置,顶出控制至少需在顶出的对角位置安装信号开关。
6.模具应保证在不使用脱模剂的情况下顺利脱模,且机械取件方便,注塑出的产品外观不能因模具问题而产生飞边,缩痕,熔接痕,表面波纹,翘曲变形,顶白等缺陷,产品表面无因强制脱模产生的拉白现象。
模具设计评审表-

21)是否有冷料井,拉料针是否是Z形或锥形倒钩.
22)是否有隔水片,是否合适.
23)模架尺寸是否符合客户注塑机的安装孔和格林柱尺寸.注塑机型号:
24)定位圈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定位圈尺寸:
25)浇口套球头半径和进胶口直径是否正确.
26)隔热板螺丝是否足够.
27)底板尺寸是否正确.底板长X宽X模具总厚:
模具是否需要强制复位,强制复位牙是否满足客人机台信息
66)模具产品刻字(材料,序号,日期章,产品名称等)是否满足客户要求
67)检查模具是否存在倒扣
滑块模具需要检查导柱行程是否足够,有滑块抽芯三板模需要另外增加一组导柱
68)检查模仁封胶面是否已做避空
69)检灌咀球头直径,进胶口大小已经灌咀上流道图纸是否已经画出来
58)热流道设计模具设计安全导柱
59)大滑块需要增加中间导轨,弹簧,限位块
60)检查模具是否需要计数器,感应开关
61)检查模仁高出分型面区域是否避空
62)检查顶针标准是否满足客户要求
63)检查模具是否需要在天侧方向刻模号,板件号等表示
64)双节顶针,扁顶针做避空
65)检查产品是否为客供最新版本,是否已经调整产品公差,缩水率是否OK
52)滑块行程检查(滑块底部顶针做先复位或者做防撞针)
53)天地侧装顶针板强制复位机构需要注意是否和天地侧滑块行程干涉。
54)模具设计有顶块切顶块上有滑块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干涉!
55)三板模检查浇口行程,水口板之间增加弹簧
56)弹板模具注意回针弹簧长度不能超出托板
57)检查水路进出标示,各板件吊装螺丝,大工件添加吊装螺丝
18)多腔模具是否布局合理.
19)圆顶杆有斜面/曲面时是否已做止转定位.
模具设计评审检查表

**-R3.2-01产品名称: 产品图号:模具名称: 模具编号:模具设计师 评审时间模具设计评审项目及内容项目评审内容是否满足模具设计改善方案备注产 品 检 查1.毛刺要求2.是否为外观件3.产品材料明确(材质及料厚)4.各视图的角法有无看错,产品是否对称5.确定原图比例6.工序图定位是否一致7.工序冲压方向一致(工件是否需要翻转)落料及冲孔模具1.展开尺寸的确定2.工序是否漏冲孔或漏折弯3.刃口材料及硬度要求4.凸凹模材料是否公用5.凸凹模是否单向受力及解决措施6.下料模具卸料板有没有加大避空以减少压伤和对模具的损坏;7.压力中心是否考虑8.冲孔凹模的刃口厚度及漏料孔的设计9.凸模结构是否合理10.凹模外形尺寸是否适合,是否存在凹模冲裁开裂风险?或增加加固套环必要性?11.卸料板硬度要求12.卸料板是否起导向作用13.是否需要人工取废料14.卸料是否需要人工脱料15.成品的脱料力是否平均(尤其是弯曲模、多孔模)16.弹簧的脫料力及压缩量是否足夠17.成品是否要浮升梢以防粘模18.废料刀的设计及废料自动脱落19.模具的闭合高度20.模具的冲裁力及使用设备21.冲头是否需要作阶梯式22.侧冲结构的设计23.侧冲的漏料设计24.加工基准孔是否需要25.模具的避位是否充分产品名称: 产品图号:模具名称: 模具编号:模具设计师 评审时间模具设计评审项目及内容项目评审内容是否满足模具设计改善方案备注拉 深 模 具 1.凸凹模材料及硬度是否合理2.凸模的设计方式是否合理3.凹模的设计方式是否合理4.压边圈的设计方式及材料硬度、厚度要求是否合理5.顶杆排步方式是否合理6.顶针板的厚度硬度要求7.预冲孔的设计依据及漏料方式是否合理8.模具的支撑是否排步均匀9.模具是否需要拉延筋及位置10.模具的排气孔的设计有没有考虑11.模具是否选用适用的设备12.拉伸凹模是否需要跟型13.是否需要预冲工艺孔14.有没有加回弹余料15.后工序是否定位可靠16.模具是否需要限位17.预冲孔的设计依据及漏料方式是否合理?18.零件折弯是否单向受力,材料是否会发生流动,如何解决?19.模具定位结构方式是否满足零件关、重要尺寸精度及产品特性要求?20.产品的定位是否会因材料流动而变形?21.成品是否需要浮升销以防粘模?22.后工序的定位是否进行考虑?23.是否考虑模具是否适合叉车运输产品名称: 产品图号:模具名称: 模具编号:模具设计师 评审时间模具设计评审项目及内容项目评审内容是否满足模具设计改善方案备注成型、折 弯 模 具 1.定位支撑是否可靠2.折弯线是否全部是直线3.模具设计是否考虑材料反弹补偿4.凸凹模侧向受力是否有抵消5.折弯是否单向受力,材料是否会发生流动,如何解决6.产品的定位是否因材料流动而变形?7.凸凹模的材料及硬度要求8.凸凹模间隙是否准确?9.卸料力是否满足?10.卸料是否需要人工脱料11.成品是否要浮升梢以防粘模12.搬运吊环设计有无必要,强度是否满足?13.闭合高度是否符合?14.安装T型槽是否需要?15.凹模模芯及顶出孔设计是否合理?16.使用设备规格是否合理17.模具安装方式及规格是否与设备工作台相符18.模具定位结构方式是否满足零件关、重要尺寸精度及产品特性要求?19.后工序的定位是否进行考虑?20.是否考虑模具是否适合叉车运输21.其他产品名称: 产品图号:模具名称: 模具编号:模具设计师 评审时间模具设计评审项目及内容项目评审内容是否满足模具设计改善方案备注产品检查1.毛刺要求2.是否为外观件3.产品材料明确(材质及料厚)4.各视图的角法有无看错,产品是否对称5.确定原图比例全 自 动 模 具 1. 料带设计是否是最理想的?2. 定位导正孔尺寸是否适中?3.模具设计是否考虑材料反弹补偿4. 确认最小冲头尺寸,是否强度足够?5.折弯是否单向受力,材料是否会发生流动,如何解决6.产品的定位是否因材料流动而变形?7.凸凹模的材料及硬度要求8.凸凹模间隙是否准确?9.卸料力是否满足?10. 折弯R/T比值,是否过小?11.成品是否要浮升销以防粘模12产品重要尺寸是否考虑如何保证,比如放回弹,加调整,下料取经验值等13.闭合高度是否符合?14. 压力弹簧数量,强度,排配是否合理?15. 模具结构是否恰当,导向件数量,强度是否足够?16.导位针结构型式,排配,数量是否合理17. 成形工站是否需要调节装置,装置是否可靠及便于调节,是否与导柱等干涉. 18.模具定位结构方式是否满足零件关、重要尺寸精度及产品特性要求?19. 零件强度是否足够,易损件是否有足够备件20.是否考虑模具是否适合叉车运输。
模具设计评审表-

45)是否有保护脚(支撑柱).
46)是否有油缸,安装位置是否够.
47)是否有浇口放大图.
48)油(气)路是否标示
49)水路是否有进出标示.
滑块和斜顶
1)滑块进入动模型芯中,两侧穿插面是否有斜度.
2)滑块座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
3)滑块镶件尺寸是否正确.
4)滑块压紧块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
11)浇口尺寸和形状是否准确,是否在产品非外观侧.浇口尺寸:
12)浇口是否经过模流分析.
13)分流道前端是否有冷料穴.
14)冷却水路是否均衡.
15)顶杆排布是否平衡,合理.
16)吊装机构是否正确.
17)是否有楔紧块.
OK
18)排气槽是否足够(导套底部,流道末端,分型面).
19)扁顶针是否有在型芯底部做锥形导向.
12)排气槽是否足够和正确.
13)主分型面外围是否避空.主分型面宽度:
14)模具精定位耐磨块布置是否合理/足够.
15)模具等高块布置是否合理/足够.
16)直径小于3mm的顶针,配合长度是否为15mm,直径大于3mm的顶针和扁顶针,配合长度是否为30mm,直径小于3mm的顶针做双节顶针.
17)扁顶针是否在型芯底部做锥形导向.
4)热流道是否经模流分析,是否合适.附分析报告:
5)热流道图纸是否有检查.
6)定模是否有导柱导套(便于安装热流道) .
7)导柱有效长度是否比热流道喷嘴长.
8)用于热流道安装的导柱导套是否和动模复位杆干涉.
9)油路排布是否正确.
10)吊环是否和插座盒干涉.
三维检查清单
N.A
NG
OK
1)是否按客户提供的2D尺寸检查过3D尺寸.
模具设计评审 表

零件号数模版本号图纸版本号零件类别材料信息材料牌号材料供应商公司工作年限模具材料牌号钢材采购周期类似零件收缩率验证结果模具设计收缩率OKNOKN/A排气槽斜顶门板以上的大型模具单个回路<=1.5m 热处理排气系统Moldflow 冷却分析产品端末端和料流交汇处有排气镶件、排气针水路流动阻力从1个系統分成多个回路时要考虑流动阻力最小,参照SGM模具SOR标准(09版)图示量化说明变形区域,必须有PDT批准的Backup方案不能有尖角,零件壁厚均匀翘曲变形冷却系统司筒针的脱模角度设定为0.25゜需符合筋厚比原则分型面参照SGM模具SOR标准(09版)斜顶、直顶、镶件成型部件是否是顺序阀分型线抛光针对细皮纹抛光到600号砂纸关键位置水路接头标准化满足Moldflow 冷却分析的各项指标要求水路有效长度不应放在容易与对手件干涉或产生异响的区域分型线不可分在零件R 角处或是否获得SGM QD/Design/外观工程师/SQE 批准模具结构不可有“薄铁”、“尖角”材料供应商提供,填写具体值超出许可须用双杆斜导柱需要做淬火处理动模采用镶件的方式,抛光时,将镶件安装到定模,镶件与定模的产品面一起抛光(外观面)型腔开模方向都至少有3°脱模斜度全部要设计排气槽R角壁厚处理关键尺寸100%符合初版GD&T 和DTS 图纸要求要兼顾外观状态顶出系统顶出斜顶杆衬套软、硬模零件数据差异不大如有尺寸相关EWO ,也请补充说明,模具做预留顶针端部不要深入B面超过0.5mm 电镀级ABS+PC≤200mm 电镀级ABS≤250mm boss肉厚外观一膜一腔 一膜多腔外饰件 内饰件 电镀件 皮纹件 油漆件 高光件 匹配件IP 手套箱搭桥区域、前除霜面板区域可控制在120mmIP 中控区域,储物盒等皮纹深度相关,所有可视面按照皮纹面处理外观面无法做到,一票否决基于模流分析结果确认基于壁厚2.8mm~3.2mm材料供应商收缩率范围模具等级分型线不可在A 面或外分是否获得SGM QD/Design/外观工程师/SQE 批准外分 内分变形区域水井(翻水)门板以上大模具〉=20mm分型线处模具配合阶差填写实际值和后备方案在SGM的认可清单中选取流道的流长顶出系统是否会导致零件被顶出变形,粘模,顶白,顶杆(块)印等问题?水路到产品表面的距离斜顶杆需要做淬火处理斜顶杆最大角度模具强度型芯或型腔面皮纹面浇口位置软模零件尺寸斜顶杆直径斜顶座斜顶行程滑块S : 侧向抽芯量 S1 : 滑块单次行程α : 滑块斜面锁紧角 β : 滑块斜导柱倾角S1 = S + 3mm (Min.)α = β +(2°~5° ) β<=25°和注塑机匹配处和反复插接处须用快速接头须用集水块模具复位杆滑块采用机械限位机构模具设置4根复位杆,当模具尺寸超过1200mm 时,需设置6根复位杆隔水片尖端距制品表面水井直径的1~1.5倍,建议水井为独立水路滑块限位热处理水路间距斜顶(或顶杆)运动到底,要保证3mm 间隙要保证运动结束时与产品有3mm 间隙运动干涉分析参照Moldflow 进出水温差控制溢边值水路直径的3~5倍水路直径的1.5~3倍BOSS柱顶针后续浇口容易切除,不可对外观面产生损伤Moldflow 填充分析分型线位置模具插穿角度冷料井建议双衬套导向热流道每个冷流道的转角,都须有冷料井模具设计评审资质分型线处最小插穿角度为7°模具供应商浇口IP 、DP <=15° ,其余<=12°流道脱模斜度浇注系统冷流道满足Moldflow 填充分析的各项指标要求皮纹每增加0.015mm 深度,沿开模方向上在原有脱模斜度上至少增加1°采用标准件浇口类型冷流道长度需控制在80mm 以内检验项目是否自动脱浇口顺序阀须采用圣万提(Synventive )热流道基本要求能否满足GMW15424(2013版)Mold Design Checklist零件基本信息模具设计工程师模具类型模具钢材信息分型线GM材料标准模具收缩率分析结果确认零件名称姓名备注模具设计评审须提交:1、Mold Design Checklist;2、Moldflow Checklist; 3、Moldflow分析ppt;4、填充动画;TKO之前必须提交:1、Mold Design Checklist;2、Moldflow Checklist; 3、TKO表单Approval Reject。
模具设计评审表

NG
N/A
冲头设计非标准件,定制米思米厂家冲头,导柱、 导套等选用米思米标准件
OK NG N/A
5.导柱直径大小,长度是否适当?
OK NG N/A
6.导柱及导套固定方式是否满足要求(与压板有无干涉?)
OK NG N/A
7.导柱和导套分别放在上模还是下模,是否和约定一致?
OK NG N/A 导向块必须设计成一边可调整,一边固定方式
OK
NG
N/A
在1-2步距之间需要增加控测装置,识别是否有孔, 无孔或
OK NG N/A
OK NG N/A 模具压料板上的起吊螺丝必须设计成M16
模具设计评审表 Tooling / gage design review form
OK NG N/A
G 安全
当前状态
1.吊绳经过模具区域需要倒角R10-R20?
OK NG N/A
2.是否有设计限位装置?
OK NG N/A
H 材料表及要求
当前状态
1.材料表是否有遗漏零件件号(100%提供)?
OK NG N/A
2.材料表是否经过其他设计人员校对(100%提供)?
OK NG N/A 外导柱在下模,外导套(销子)在上模,内导套要下模
E 连续模
当前状态
建议/措施
1.引导销伸出直边长度需要1-2个板厚?
OK NG N/A 3mm
2.导向块调整性是否良好(一边可调,一边固定)符合技术要求? 3.控测装置是否齐全?误送装置是否设计安装? 4.CUT-OFF废料是否和零件分离? 5.模具压料板上起吊螺丝优先选M16?
建议/措施 建议/措施
模具设计定案评审记录表

六.模具顶出有关的事项:
6.1较深柱位及骨位之顶出是否考虑?
6.2对于深且长的立壁是否考虑用直顶(从立壁正下方顶出)代替顶针?
6.3是否有必要做先复位机构(当顶出与滑块干涉时)?
6.4顶出是否平衡和足够?有无制品顶白的机会?是否需做二次顶出?
6.5透明的制品,顶出是否已特别考虑?
七.模具冷却有关的事项:
7.1各部位是否基本能达到均匀冷却的效果?
7.2是否了解实际生产模温要求?
7.3对会产生局部高温的地方是否做了重点的冷却?(角落,股位交错处)
7.4热流道浇口处是否有必要设计单独冷却回路?
7.5流道是否要单独的冷却回路?
八.模具热流道系统有关的事项:
8.1热嘴是否合适?
8.1是否加隔热板(前模、后模)?
模具设计评审记录表
模号:______________模具级别:□A□B□C□D□E评审日期:______________
职位
项目部长
生产/工艺
项目工程师
设计师
钳工组长
模具级别
签名
评审项目
评审意见或要求
执行检查
一.注塑机有关的事项:
1.1制品投影面积所需注塑机锁模力是否够?
1.2对制品重量而言注塑机射出容量是否够?
1.3模厚和注塑机拉杆间距,容模厚度,码模、最大开距等关系是否有问题?
二.浇注系统有关的事项:(流道,浇口)
2.1浇口形式(a,点浇口:b,潜伏式浇口:c,侧浇d,直接浇口e,隧道式浇f,扇形浇口:g,平缝式浇口:h,环形浇口:I,爪形浇口:J,封针口)是否合适?
2.2浇口位置,大小、点数等是否合适?
3.4三板模上码模板厚度足够(考虑水口边的紧配长平衡(整体、半边、单件),客户是否有特别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模架底板和顶针板之间是否有收紧螺丝孔.
32)导柱导套型号和长度是否正确.
33)顶针板导柱导套型号和长度是否正确
34)支撑柱数量/直径是否足够.
35)垃圾钉数量是否足够, 排布是否平衡,是否与顶针螺丝干涉.
36)水管接头沉孔尺寸是否正确,间距是否足够,接头闷头螺纹是否标准.
5)缩印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附风险区域图:
6)融接线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附风险区域图:
7)翘曲变形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附风险区域图:
8)分型线是否正确,客户是否批准.附客户批准记录:
9)模具基准角是否正确.(动模视图右下角)
10)流道大小和形式是否正确.主流道尺寸:分流道尺寸:
11)浇口尺寸和形状是否准确, 是否在产品非外观侧.浇口尺寸:
58)热流道设计模具设计安全导柱
59)大滑块需要增加中间导轨,弹簧,限位块
60)检查模具是否需要计数器,感应开关
61)检查模仁高出分型面区域是否避空
62)检查顶针标准是否满足客户要求
63)检查模具是否需要在天侧方向刻模号,板件号等表示
64)双节顶针,扁顶针做避空
65)检查产品是否为客供最新版本,是否已经调整产品公差,缩水率是否OK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5)是否有保护脚(支撑柱).
46)是否有油缸,安装位置是否够.
47)是否有浇口放大图.
48)油(气)路是否标示
49)水路是否有进出标示.
滑块和斜顶
1)滑块进入动模型芯中,两侧穿插面是否有斜度.
2)滑块座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
3)滑块镶件尺寸是否正确.
4)滑块压紧块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
5)斜导柱尺寸是否正确.
70)检讨前后模仁分模是否有多胶,少胶,滑块等是否有干涉
71)滑块运动行程内是否保证底部耐磨块长度OK
72)无热流道取消隔热板,导柱加排气槽
73)丰亿出口模设计核查
74)定位环大小和,球头大小<300 >300
75)水路进出孔NPT1/4/NPT3/8,2组以上水路设计MISIMI集水块
76)限位开关型号DC4-1632,KO孔为美制1/2
52)滑块行程检查(滑块底部顶针做先复位或者做防撞针)
53)天地侧装顶针板强制复位机构需要注意是否和天地侧滑块行程干涉。
54)模具设计有顶块切顶块上有滑块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干涉!
55)三板模检查浇口行程,水口板之间增加弹簧
56)弹板模具注意回针弹簧长度不能超出托板
57)检查水路进出标示,各板件吊装螺丝,大工件添加吊装螺丝
模具设计评审表
一般要求(注:=无;No=不通过;OK=通过)
NO
OK
1)是否仔细阅读过名辰技术要求和项目资料.技术要求编号:MC-HW080125-SGM308
OK
2)产品是否放过收缩率,是否已镜像,产品数据是否最新版本.产品版本号:
3)产品注塑/油漆缺陷是否分析.附缺陷区域图:
4)模具成型可行性是否分析.
4)热流道是否经模流分析, 是否合适.附分析报告:
5)热流道图纸是否有检查.
6)定模是否有导柱导套(便于安装热流道) .
7)导柱有效长度是否比热流道喷嘴长.
8)用于热流道安装的导柱导套是否和动模复位杆干涉.
9)油路排布是否正确.
10)吊环是否和插座盒干涉.
三维检查清单
NG
OK
1)是否按客户提供的2D尺寸检查过3D尺寸.
22)是否有隔水片,是否合适.
23)模架尺寸是否符合客户注塑机的安装孔和格林柱尺寸.注塑机型号:
24)定位圈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定位圈尺寸:
25)浇口套球头半径和进胶口直径是否正确.
26)隔热板螺丝是否足够.
27)底板尺寸是否正确.底板长X宽X模具总厚:
28)定模板强度是否足够.定模板长X宽X厚:
29)动模板强度是否足够.动模板长X宽X厚:
2)收缩率是否正确.收缩率:
3)是否做产品预变形.预变形量:
4)是否做过拔模角处理.最小拔模角:
5)是否有倒钩处理.
6)模具三维造型是否符合模具结构图.
7)模具所有穿插面是否有斜度,且大于2度.
8)是否检查过模具薄铁,尖铁.
9)分型面是否便于CNC加工.
10)圆角是否便于CNC加工.
11)非胶位处,允许倒角处,是否已倒角.
6)导滑块尺寸是否正确.
7)背部和底部耐磨片尺寸是否正确.
8)斜导柱角度是否小压紧面2度
9)滑块限位形式是否正确
10)大滑块是否有中心导滑块.
11)模架导柱有效长度是否比斜导柱长.
12)滑块是否有冷却水路.
13)滑块与顶杆是否干涉.
14)大滑块是否有起吊孔.
15)斜顶是否有导向铜套, 尺寸是否正确.(长斜顶需用上下两个铜套)
12)浇口是否经过模流分析.
13)分流道前端是否有冷料穴.
14)冷却水路是否均衡.
15)顶杆排布是否平衡,合理.
16)吊装机构是否正确.
17)是否有楔紧块.
OK
18)排气槽是否足够(导套底部,流道末端,分型面).
19)扁顶针是否有在型芯底部做锥形导向.
20)双节顶针避空高度是否大于顶出距离.
21)是否有冷料井,拉料针是否是Z形或锥形倒钩.
37) 冷却水路,螺丝,顶杆是否干涉.
NG
OK
37)支撑柱和顶杆是否干涉.
38)吊环孔和模架精定位是否干涉.
39)吊环孔是否对称.
40)是否有锁模块(2块)锁模块螺丝直径:
41)是否有撬模槽
42)产品顶出距离是否足够顶出距离:
43)模具材质是否在图纸中注明.型腔材料:型芯材料:
44)标准件型号是否在图纸中注明.
12)排气槽是否足够和正确.
13)主分型面外围是否避空.主分型面宽度:
14)模具精定位耐磨块布置是否合理/足够.
15)模具等高块布置是否合理/足够.
16)直径小于3mm的顶针, 配合长度是否为15mm,直径大于3mm的顶针和扁顶针, 配合长度是否为30mm,直径小于3mm的顶针做双节顶针.
17)扁顶针是否在型芯底部做锥形导向.
77)检查限位开关导线是否与底板,吊环孔干涉。方铁吊环螺丝是否与接线盒干涉
78)限位开关感应块碰撞面应该在193厚度基础上减铁5MM
79)模架四面需要要吊模螺丝,并且要求四个锁模块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22)
23)
24)
25)
模具是否需要强制复位,强制复位牙是否满足客人机台信息
66)模具产品刻字(材料,序号,日期章,产品名称等)是否满足客户要求
67)检查模具是否存在倒扣
滑块模具需要检查导柱行程是否足够,有滑块抽芯三板模需要另外增加一组导柱
68)检查模仁封胶面是否已做避空
69)检灌咀球头直径,进胶口大小已经灌咀上流道图纸是否已经画出来
18)多腔模具是否布局合理.
19)圆顶杆有斜面/曲面时是否已做止转定位.
20)若有滑块时,滑块进入定模部分是否有做穿插斜度或避空.
21)顶针板上的顶针避空孔是否比顶针直径大单边 mm.
22)有楔紧块时,镶块在模板(A,B板)上是否避空.
23)型芯侧是否有零件号、版本号、日期章等标志.
一般要求(注:=无;No=不通过;OK=通过)
16)斜顶滑槽靴是否标准件, 尺寸是否合适.
17)斜顶是否有冷却.
18)滑块是否有顶针装置.
19)斜顶是否有顶针装置.
20)斜顶角度是否小于15度
21)斜顶行程是否足够.
热流道
1)热流道是否名辰认可品牌.热流道品牌:
2)热流道型号是否符合<模具技术要求>.热流道型号:
3)热电偶是否符合<模具技术要求>(J型).
NO
OK
50)定位环,锁模块,垃圾钉,限位柱,回针弹簧,支撑柱高度干涉,吊模块,模具边锁,中托斯底部攻牙,回针单边避空,若回针增加起吊牙顶针板需要做定位,模具防尘板,各个零部件刻字,模脚
51)导排气槽,尼龙开闭器排气槽,模仁吊装工艺螺丝,模仁排气,撬模槽,平衡块,模具是否需要隔热板,是否满足几台吨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