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 论语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论语ppt课件

高中语文论语ppt课件

《论语》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启示0102 Nhomakorabea03
德治思想
主张以德治国,为现代政 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
礼制观念
强调社会秩序与规范,有 助于维护政治稳定。
和合文化
倡导不同政治力量的和谐 共处,促进政治多元化发 展。
05
《论语》的争议与批判
对《论语》的误解与误读
总结词
由于《论语》的语言较为简洁,意义较为深 远,因此很容易被读者误解或误读。
高中语文《论语》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论语》简介 • 《论语》中的重要观点 • 《论语》中的名篇选读 • 《论语》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论语》的争议与批判 • 总结与思考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背景
作者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公元前 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伟大 思想家和教育家。
如何正确对待《论语》及其影响
批判性思维
对《论语》中的观点进行 客观分析和评价,不盲目 崇拜或全盘否定。
历史背景
了解《论语》产生的历史 背景,正确认识其中的局 限性。
扬长避短
吸收《论语》中的积极思 想,同时避免其消极影响 。
思考与实践:《论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个人层面
国家层面
将《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应用于日常 生活,提高自身修养。
仁爱与道德
仁爱
孔子认为仁爱是道德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他主 张爱人、泛爱众,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尊重 他人、关心他人。
道德
孔子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 他主张以仁、义、礼、智为道德的基本原则,通过实践这些 原则来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人统编版教材高中语文课件《《论语》十二章》PPT教学课件

人统编版教材高中语文课件《《论语》十二章》PPT教学课件

输《入八标佾题》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 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 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因此,必须有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乐。 《礼记·儒行篇》中说:礼节者仁之貌也,歌乐者仁之和也。 有礼节就是有仁心的表现。“貌”就是表现的样子。 有仁心,必定外表有礼节,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 这些歌乐都是表现和谐的,“乐”实际上是表现和谐的艺术, 所以称为“仁之和”。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 ,
。”
子曰:“见贤思齐焉,
。”
子曰:“三人行,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
学习目标
[审美鉴赏及创造]
壹 体会孔子及其《论语》的思想。
贰 [语言建构与运用]
输入论 标语题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输入论 标语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输作入品标简题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 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等合称为四书。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 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5.1 《《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 《《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克:约束。 归:称赞,称许。 事:实践,从事。 一 日 : 一 旦 。 目:条目,细则。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并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成语:朝闻夕死。
据杨伯峻统计,“道”字在《论语》中出现过60次,作为名词时有四种意思: 1.笼统的术语,指道德(本立而道生)、学术(吾道一以贯之)或方法(不以其 道得之); 2.合理的行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3.道路、路途(中道而废); 4.技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突破国家、民族与地区间的壁垒,而是首先表现 为一种精神价值的世界认同,是对艺术理想世界的诉求。
君子人格中内含着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的忠恕之道,“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以及开放包容、彼此依存、 互助互鉴的精神品质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为师矣” “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三思而行”“不耻下问”……
作业: 1.梳理《论语十二章》所讲的君子人格的深刻内涵,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
活中的现实意义,围绕“儒家的君子理想是否适用于当代公民的人格塑造”这一 话题,发表你的观点,字数不限。
2.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论语十二章》谈论 立身处世之道,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辨析君子、 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思考这些思想学说对自己砥节砺 行、修身养性的启发性,给自己列2-3条修身目标。
《<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
册 别:选择性必修上 学 科:高中语文(人教版)
主讲教师:
学 校:
【导入】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哪些品格?请找出对应的章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论语》》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高中语文《《论语》》PPT优秀课件1
——《后汉书·吴祐传》
人 教 版 高 中 语文《 《论语 》》PP T优秀课 件1
人 教 版 高 中 语文《 《论语 》》PP T优秀课 件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过错因人而异,各 从其类,集中反映了犯错者的个人特点。一 个人的过错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个人的 品性。对所犯过错进行分析就往往能知道犯 错者是哪一类人,如君子常因过于厚道而犯 错,小人则常过于刻薄而犯错。
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 人常失于薄。君子常过于爱,小人常过于忍。
——《集注》
人 教 版 高 中 语文《 《论语 》》PP T优秀课 件1
人 教 版 高 中 语文《 《论语 》》PP T优秀课 件1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 小惠,难矣哉!”
无所事事并且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难有 所成。即观察一个人群居的方式(习惯兴趣 的一种)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和成就。
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
可以求落其实意文。 字 读懂文章
——程颐
择友之道
▪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 善柔,友便佞,损矣。”
谅:信也,诚信。 善柔:假装和善。
便辟:谄媚逢迎。 便佞:巧言善辩。
人 教 版 高 中 语文《 《论语 》》PP T优秀课 件1
凡看孔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
人言语联切己系,自不己可只作一联场系话生说。活
——程颐
人 教 版 高 中 语文《 《论语 》》PP T优秀课 件1
人 教 版 高 中 语文《 《论语 》》PP T优秀课 件1
择友之道
▪ 你如何判断“益友”与“损友”?
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 闻则进于明。 ——朱熹

高中版《论语》十二章ppt课件(48页)

高中版《论语》十二章ppt课件(48页)

输作入品简标介题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 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等合称为四书。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
○ 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论语》十二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 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
○ 体会孔子仁、义、礼等学说的基本内 涵,
○ 并思考其现代意义。
logo
复习回顾
一.说明文采和质朴兼备才符合君子修为的句子是 二.强调读书人要树立远大志向,
○ 积极承担责任的句子是
输《入里仁标》题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是孔子的道德理想,也是最高的道德准 则。
"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
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
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 生去实践它,
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 生命。
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
也就是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诸子之文,可谓‘个性’最显著者, 欲治文学者,诚不可不加之意也。”
《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论语(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论语(共17张PPT)

思想主张一言以蔽之:克己复礼以为仁。
“仁”为根 基,内核 孝悌之道 孝亲尊长
以德 服人 (德治) “礼”为
忠恕之道 严己宽人 君臣之义,父子之道, 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形式,外化
教育 思想
有教无类 教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启发式教学 举一反三 学 温故知新 谨言慎行 为人处世 以身作则,推己及人
一、预习检测
1.《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 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篇名多为后人所起, 多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 中庸 宋儒朱熹把《论语》和《___》《_ 大学 __》《___》合称为“四书”。 孟子
2.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 家学 儒 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 张 礼治 ,鼓励人们 出仕 ,即“出来做 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 私人 七十二 三千 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孔子本人 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哲学思想: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对富贵的态度:富贵于我如浮云
其他 思想
对仕宦的态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对人生的态度:生无所息
对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
合作探究
《论语》中有很多格言 警句,你觉得哪一句给你 启发最大? 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 体会。
拓展延伸
你认为孔子的思想在 当今社会还有没有意义?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 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 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
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 颁 奖 辞 】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 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 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 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 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 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 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 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内容完整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内容完整

第一则: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 不断学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学习之乐;
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 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每天.省, 自我检查替、.竭尽自己
反省.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为政》)
翻译: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就可以做老师了.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获取新的知识

↘ • 温习学过的知识
• 有所发现
t

• 独立思考

• 将旧知识融会贯通
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 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 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河流.
翻译: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 不停. ”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 视任何一个方面.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能不忍改受其.乐.贤哉,回也! ” (《雍也
》)
“贤哉,回也”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把表示赞叹的谓 语部分“贤哉”放在主语部分“回也”之前.
翻译:
博学而笃志 其:
仁在其中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转折 顺承 并列
它的 他人
特殊句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 (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 (共45张PPT)
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我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 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宋《省心录》 做最好的今天,回顾最好的昨天,迎接最美好的明天。 战士的意志要象礁石一样坚定,战士的性格要象和风一样温柔。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就算你的朋友再多,人脉再广,其实真正对你好的人,你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 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 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 道理。
❖ 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 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 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 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 “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 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 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
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
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
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
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
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
(公元前名4著7导9读)《论,语》 年七十三。
9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 想家之首。
❖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 与包容。
❖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
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
05.0命3.20的20张力。
名著导读《论语》
26
万名网民大调查 超过44%网民常看论语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27
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子的 巨大影响,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 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孔子 言论的《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10
孔子像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11
一、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 定《礼记》《乐记》,
赞《易经》,
修《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12
2、兴办私学
05.03.2020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名著导读《论语》
22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05.03.2020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
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
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
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
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

平。”
名著导读《论语》
23
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
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
34
译名句:孔子论人生态度
❖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05.03.2020
臣愚以为:“诸不在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
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名著导读《论语》
——汉 董仲舒21
05.03.2020
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 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旁立十子"。隋、唐时多次扩建重修。公元1105年(北宋徽宗崇宁 四
年)颁孔子像"冠服制度用王者,冕十二旒,衮服九章"。公元1021年扩
建孔庙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凡增广殿庭廊庑三百十六间"。公元
1499 年重修扩建至现存规模。公元1725年重建大成殿等建筑。 孔庙
现占地140000多平方米。南北长1300多米,东西宽150多米。有金、
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
“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 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 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 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 做出了贡献。”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28
谈一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名著导读
《论语》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1
万 世 师 表 ,道
贯 古 今
05.03.2020
百 代 馨 香 , 德 配 天 地
名著导读《论语》
2
删诗书,定礼乐,创儒 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 坛,育才德, 桃李三千.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3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 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 孔子的智慧。”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6
05.03.2020
孔府大门 孔府大门,明代建筑。三 间,灰瓦 悬山顶,五檩三柱分心式木架。每间 辟一门,黑漆红牙 ,狻猊铺首,菊 花阀阅。明间上悬"圣府"竖匾,为明 代严嵩书。左右柱上悬挂木联:“与国 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 道德圣人家。” ,为清代著名学者纪 昀书,其中"富"字上无点,"章" 字 中竖通上去。意为孔家富贵无头,文 章通天。门前有粉白照壁、明代石狮
艺者七十有二人名。著导读《—论语—》《史记·孔子世家》
13
❖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
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 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 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 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 教育,整理《诗》、《书》等古 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 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05.03.2020 在山东曲阜孔庙大名著成导殿读《前论语开》的批林批孔大会
25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 的自信。
❖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 容易迷惑。
❖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 定力去对抗外界。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31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 大致有四种体式:
❖格言体 ❖答问体 ❖对话体 ❖议事体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32
《论语》是一部_语_录_体散文集,是孔 子的__门_人和__再_传_弟_子_所辑录的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_中_庸_》《_孟_子_》《_大_学_》合称为 “四书”。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
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4
孔庙,全称至圣庙,亦称阙里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 前479年孔子逝
世,鲁哀公尊孔子为"尼父","故所居堂,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
",岁时奉祀。公元前195年刘邦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开帝王祭祀孔子
之先例。公元 153年设官守庙,"掌领礼器"。公元541年始塑孔子像,
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
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
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行
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
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
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
05.03.2020
根本改造。
名著导读《论语》
24
1974年1月18日 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
05.03.2020
光明的大道。 名著导读《论语》
18
二、孔子及儒学的命运
❖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 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 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19
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
❖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 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 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 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 “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 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 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 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 繁琐礼仪。
❖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 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 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 合时宜。
05.❖03.2当020 时民间一般看法:名著孔导读子《论是语》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20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33
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儒 家学
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 张 礼治,鼓励人们 入仕,即“出来做 事”私。人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三弟千子_
__人,身通六艺七者十_二___人。孔子本人 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张颐武观点:
1、“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 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 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 的一个好例子。”
2、“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
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
——摘自《新周刊》 05.03.2020
名著导读《论语》
29
《论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