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离子浓度与图像分析》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专题——离子浓度图象综合提高练习

高三化学专题——离子浓度图象综合提高练习

离子浓度图象题1.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是一元强碱。

常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氨水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溶液导电性如图所示(已知: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d、e中,水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dB.c点溶液中:c(H+)=c(OH-)+c(NH3·H2O)C.曲线I中c与e之间某点溶液呈中性D.a点溶液pH=122.常温下,向二元弱酸H2Y溶液中滴加K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M表示pH与lgc(HY-)/c(H2Y)的变化关系B.K a2(H2Y)=10-4.3C.d点溶液中:c(H+)-c(OH-)=2c(Y2-)+c(HY-)-c(K+)D.交点e的溶液中:c(H2Y)=c(Y2-)>c(HY-)>c(H+)>c(OH-)3.25℃时,向10m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lmol/L的HR溶液,测得反应混合液中c水(OH-)与V(HR)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V2=10B.HR为弱酸C.当V(HR)=V2时,溶液中存在:c (OH-)-c(H+)=c(HR)D.当V(HR)=V1或V3时,溶液中均有:c(Na+)=c(HR)+c(R-)4.25℃时在10 mL 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HCl溶液20 mL,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L—1Na2CO3溶液中c(Na+)+c(H+)=c(OH—)+c(CO32—)+c(HCO3—)B.当加入10mL盐酸时,所得混合溶液pH>7C.当pH=8时,c(Na+)=c(CO32—)+c(HCO3—)+c(H2CO3)D.在M点:c(CO32—)=c(HCO3—)>c(Na+)>c(OH—)>c(H+)5.常温下,向25.00mL 0.1mol·L-1 HSCN溶液中滴入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负对数[-1gc水(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K a(HSCN)约为1×10-3B.b=25.00C.R、Q两点溶液对应的pH=7D.N点溶液中:c(Na+)<c(SCN-)6.25℃时,向20mL0.1mol·L-1四氯金酸( HAuCl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1,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关系如图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溶液中存在关系:2c(H+)+ c(HAuCl4)=2c(OH-)+ c(AuCl4-)B.X点描述的是滴定曲线中b点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的关系C.c点溶液中存在关系:c(Na+)=c(AuCl4-)D.d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AuCl4-)>c(OH-)>c(H+)7.室温下,将0.10 mol·L-1盐酸逐滴滴入20.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溶液中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图像离子浓度对点训练和答案

图像离子浓度对点训练和答案

曲线上的各点均满足 c(Ag+)·c(Cl-)=Ksp(AgCl),B 项正确;相同实验条件下, 沉淀相同量的 Cl-和 Br-消耗的 AgNO3 的量相同,由于 Ksp(AgBr)<Ksp(AgCl),当滴 加相等量的 Ag+时,溶液中 c(Br-)<c(Cl-),故反应终点 c 向 b 方向移动,D 项正
3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 0.050 0 mol·L-1Br-,反应终点 c 向 b 方向移动
答案 C
解析 根据 Ag++Cl-===AgCl↓可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 AgNO3 溶液的体积为
0.040 0 mol·L-1×50.0 mL
0.100 mol·L-1
=20.0 mL,C 项错误;由题图可知,当 AgNO3 溶液的
的酸性,错误;B 项,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酸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小,其抑制水
电离程度越小,根据图分析,b 点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 a 点对应的溶液
中氢离子浓度,则水的电离程度:a<b,所以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浓度的乘积:a<b,正确;C 项,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相同的温
度下,电离常数
体积为 50.0 mL 时,溶液中的 c(Cl-)略小于 10-8 mol·L-1,此时混合溶液中 c(Ag
+)=0.100
mol·L-1×50.0
mL-0.050 100 mL
0
mol·L-1×50.0
mL=2.5×10-2 mol·L
-1,故 Ksp(AgCl)=c(Ag+)·c(Cl-)≈2.5×10-2×10-8=2.5×10-10,A 项正确;因 反应过程中有沉淀生成,溶液中必然存在平衡 AgCl(s) Ag+(aq)+Cl-(aq),故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图像题专练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图像题专练

离子浓度图像题专练班级姓名1.常温下,用0.1000mol·L-1的盐酸滴定0.1000mol·L-1Na2CO3 溶液25.00mL。

用 pH传感器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发生的主要离子反应:HCO3-+H+=H2O+CO2B.在b点时,c(CO32-)>c(HCO3)->c(OH-)C.在d点时,c(OH-)=c(H+)+c(HCO3-)+2c(H2CO3)D.在e点时c(H+)=2c(CO32-)+c(HCO3-)+c(OH-)2.室温下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CH3COOH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离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是A.在A、B间任意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H+)= c(CH3COO-)+c(OH-)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C.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D.在C点:c(Na+)>c(CH3COO-) >c(H+)>c(OH-)3.25℃时,用0.25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同浓度的三种稀酸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同浓度的稀酸中:c(A-)>c(B-)>c(D-)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HB)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 +c(HD)═c(OH-)-2c(H+)4.在15 mL0.10 mol·L-1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 0.20 mol·L-1的氢氰酸(HCN,一元弱酸)溶液,溶液的pH和加入的氢氰酸溶液的体积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在 A、B 间任意一点:c(Na+)﹥c(CN-)﹥c(OH-)﹥c(H+)B.在 B 点:c(Na+) = c(CN-)﹥c( OH-) = c(H+),且 a=7.5C.在 C 点:c(CN-)﹥c(Na+)﹥c(OH-)﹥c(H+)D.在 D 点:c(HCN) + c(CN-)﹥2c(Na+)5.H2C2O4为二元弱酸。

高考化学复习:溶液中粒子浓度变化图像分析

高考化学复习:溶液中粒子浓度变化图像分析

返回
分布系数曲线
返回
要点梳理
1.透析分布曲线,锁定思维方向
一元弱酸 (以CH3COOH为例)
二元酸(以草酸H2C2O4为例)
δ0

CH3COOH





δ1

δ0为H2C2O4分布系数、δ1为HC2O

4
分布系
CH3COO-分布系数
数、δ2为C2O 24-分布系数
随着pH增大,溶质分子浓度不断减小,离子浓度逐渐增大,酸根离子增多。根据
例1 室温下,将1.00 mol/L盐酸滴入20.00 mL 1.00 mol/L的氨水中,溶液pH和 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 )>c(Cl-)>c(OH-)>c(H+) B.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 )=c(Cl-)>c(H+)=c(OH-) C.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 )+c(H+)=c(Cl-)+c(OH-)
(3)想原理:涉及电离平衡常数,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在识图像、想原理的
基础上,将图像与原理结合起来思考。
(4)用公式:运用对数计算公式分析。
返回
核心突破
例3 常温下,向二元弱酸H2Y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 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向二元弱酸H2Y中滴加NaOH溶液, 依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H__2Y__+__O_H__-_=_=_=_H__2O__+__H_Y__-_、__H__Y_-_+__O__H_-__=_=_=___
分布系数可以书写一定pH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图像题专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图像题专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图像题专题-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2010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图像题专题湖南华鑫高中教师整理题型一:溶液离子浓度及导电能力的变化1、(08年广东·18)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应。

右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D2、(09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往含0.2 molNaOH和0.1mol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L(标况下)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D )233、 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23—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c 三点溶液的pH :c<a<bB .a 、b 、c 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C .若用湿润的pH 试纸测量a 点溶液的pH ,测量结果会偏小D .a 、b 、c 三点溶液用1 moL /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c<a<b4、在25 mL 0.1 mol/L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CH 3COOH 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 ( ) A .在A 、B 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 +) > c(CH 3COO -) > c(OH -) > c(H +) B .在B 点,a > 12.5,且有c(Na +) = c(CH 3COO -) = c(OH -) = c(H +)C .在C 点:c(CH 3COO -) > c(Na +) > c(H +) > c(OH -) D .在D 点:c(CH 3COO -) + c(CH 3COOH) = 2c(Na +)题型二:溶液稀释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5、(09山东)15.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图像问题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图像问题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图像问题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1.室温条件下,用0.100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酸HX、HY、HZ,三种酸的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00 mol/L-1,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离常数K a(HX)的数量级为10-12B.HX的电离程度大于X-的水解程度C.pH=7时,三种溶液中c(X-) =c(Y-)=c(Z-)D.P点对应的溶液中:c(Y-) >c(Na+) >c(HY)>c(H+)>c(OH-)2.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电池(600~700 ℃),具有效率高、噪音低、无污染、燃料多样、余热利用价值高等优点。

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只起到导电的作用B. 该电池可利用工厂中排出的CO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O =CO2+H2OC. 负极反应式为H2-2e-+23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 mol电子,消耗3.2 g O23.常温下,用0.1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为0.10mol·L-1的HX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K (HX)≈1×10-12B.a 点所示的溶液中:c(Na +)>c (X -)>c (OH -)=c (H +)C.c 点所示的溶液中:c (Na +)+c (HX)+c (X -)=0.10mol·L -1D.相同条件下,X -的水解能力弱于HX 的电离能力4.在t ℃时AgBr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t ℃时AgCl 的K sp =4×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NaBr 固体,AgBr 的溶解度减小,K sp 也减小B .在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NaBr ,可使溶液中c 点变到b 点C .图中a 点对应的是有AgBr 沉淀生成D .在t ℃时,AgCl(s)+Br -(aq)AgBr(s)+Cl -(aq)的平衡常数K≈8165.25℃时,在20mL 0.1mol·L -1一元弱酸HA 溶液中滴加0.1mol ·L -1NaOH 溶液,溶液中(A )lg (HA)c c -与pH 关系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专题——离子浓度图象综合提高练习

高三化学专题——离子浓度图象综合提高练习

离子浓度图象题1.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是一元强碱。

常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氨水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溶液导电性如图所示(已知: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d、e中,水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dB.c点溶液中:c(H+)=c(OH-)+c(NH3·H2O)C.曲线I中c与e之间某点溶液呈中性D.a点溶液pH=122.常温下,向二元弱酸H2Y溶液中滴加K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M表示pH与lgc(HY-)/c(H2Y)的变化关系B.K a2(H2Y)=10-4.3C.d点溶液中:c(H+)-c(OH-)=2c(Y2-)+c(HY-)-c(K+)D.交点e的溶液中:c(H2Y)=c(Y2-)>c(HY-)>c(H+)>c(OH-)3.25℃时,向10m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lmol/L的HR溶液,测得反应混合液中c水(OH-)与V(HR)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V2=10B.HR为弱酸C.当V(HR)=V2时,溶液中存在:c (OH-)-c(H+)=c(HR)D.当V(HR)=V1或V3时,溶液中均有:c(Na+)=c(HR)+c(R-)4.25℃时在10 mL 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HCl溶液20 mL,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L—1Na2CO3溶液中c(Na+)+c(H+)=c(OH—)+c(CO32—)+c(HCO3—)B.当加入10mL盐酸时,所得混合溶液pH>7C.当pH=8时,c(Na+)=c(CO32—)+c(HCO3—)+c(H2CO3)D.在M点:c(CO32—)=c(HCO3—)>c(Na+)>c(OH—)>c(H+)5.常温下,向25.00mL 0.1mol·L-1 HSCN溶液中滴入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负对数[-1gc水(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K a(HSCN)约为1×10-3B.b=25.00C.R、Q两点溶液对应的pH=7D.N点溶液中:c(Na+)<c(SCN-)6.25℃时,向20mL0.1mol·L-1四氯金酸( HAuCl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1,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关系如图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溶液中存在关系:2c(H+)+ c(HAuCl4)=2c(OH-)+ c(AuCl4-)B.X点描述的是滴定曲线中b点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的关系C.c点溶液中存在关系:c(Na+)=c(AuCl4-)D.d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AuCl4-)>c(OH-)>c(H+)7.室温下,将0.10 mol·L-1盐酸逐滴滴入20.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溶液中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图像专题训练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图像专题训练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图像专题训练溶液中离子浓度图像题解题攻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判断既是难点,也是高考热点,它常以选择题的形式结合滴定曲线图像来考查,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等知识,综合性强,对能力要求高。

【知识储备】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三部曲1. “一看”——看图像①看面: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

②看线:弄清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及线的陡与平。

③看点: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特殊点,如曲线的交点、折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

④看量的变化:弄清是浓度变化、温度变化还是转化率的变化。

⑤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离子浓度线等。

2. “二想”——想规律联想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规律3. “三判断”——通过对比分析,作出正确判断结合题中反应原理和图像信息,根据相关知识规律分析并作出判断(有些问题借助作辅助线、找交点,分析交点之间变化关系,推出结论,再解决问题)【真题解析】(2017.全国I卷)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 a2(H2X)的数量级为10-6B.曲线N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C. NaHX溶液中c(H+)> c(OH-)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 c(X2-)> c(OH-)=c(H+)【解析】己二酸水二元弱酸,第二步电离小于第一步,即k a1=c (HX-)c(H+)/ c(H2X)>k a2=c(X2-)c (H+)/ c(HX-),所以当pH相等(氢离子浓度相等)时,lg c(HX-)/ c(H2X)>lgc (X2-)/ c(HX-),因此曲线N表示pH与lg c(HX-)/ c(H2X)的变化关系,则曲线M是己二酸的第二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0和5.4点,(X2-)c(H+)/ c(HX-)=1mol/L, c(H+)=10-5.4, k a2=10-5.4=100.6x10-6,k a2(H2X)的数量级为10-6,A、B正确;C. 曲线N是己二酸的第一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5.0点,lg c (HX-)/ c(H2X)=0.6,c(H+)=10-5.0mol/L, k a1=10-4.4,因此HX-的水解常数k h= k w / k a1=10-9.6<k a2,所以NaHX溶液电离大于水解,NaHX溶液呈酸性,C正确;由图像可知,当溶液呈中性时,lgc(X2-)/ c(HX-)>0,即(X2-)>c (HX-),D项错误;综上,正确答案为D【练习题】1.298k时,用0.1000mol/L盐酸滴定20.00ml0.1000mol/LROH 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lgc (R+)/C(RO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k b=--lgPk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98k时ROH的电离常数为k b,则Pk b=4.7B.本实验选择酚酞溶液作指示剂C.z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0mlD.Z点溶液中C(R+)〉C(Cl--)2.常温下,向1L0.1mol/L 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含A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A的电离方程式为:B.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mol/LC.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3.0 D.pH=4.0时,图中n(HA-)约为0.0091mol3. 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浓度与图像分析题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答案:D [解析]H2S中存在两步可逆电离,c(H+)=1×10-5mol·L-1>c(HS-),A项错误;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促进其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c(H+)减小程度小于10倍,即a<b+1,B项错误;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式:c(Na+)+c(H+)=c(OH-)+c(HC2O)+2c(C2O),C项错误;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

同浓度酸性:CH3COOH>H2CO3>HClO,故同浓度时pH最大为NaClO,最小为CH3COONa。

等pH时NaClO浓度越小,CH3COONa浓度最大,D项正确。

2、[2012·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

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C.用L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L盐酸、③L氯化镁溶液、④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C [解析]A项,CH3COOH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稀释10倍,pH变化小于1,错误;B项,NaHA溶液pH>7,则HA-水解大于电离,pH<7,HA-电离大于水解,或者只有电离没有水解,错误;C项,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CH3COONa,呈碱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酸过量,所以没有完全中和,正确;D项,氯化银是难溶电解质,溶液中c(Ag+)很小,所以④中Ag+浓度最大,而②和③中氯离子对AgCl的溶解平衡起抑制作用,且Cl-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所以正确顺序为④>①>②>③,错误。

3、(2017深圳一模)25℃时,将浓度均为?L?1、体积分别为V a和V 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 a+V b=100mL,V a、V b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 a(HA)=10-6mol?L?1B.b点时,c(B+)=c(A-)=c(H+)=c(OH-)C.c点时,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4、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mol/L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L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B [解析]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KA,该溶液pH=9是因A-水解导致,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K+)>c(A-)>c(OH-)>c(H+),A项正确;据电荷守恒,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c(OH-)=c(K+)+c(H+)-c(A-),B项错误;结合A项分析可知HA为弱酸,由此可知实验②中所取c(HA)>L,因反应后溶液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结合原子守恒知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L,C项正确;室温下溶液呈中性,即溶液中c(OH-)=c(H+)=10-7mol/L,再利用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c(K+)=c(A-)=L,D项正确。

5、25℃时,用浓度为·L-1的NaOH溶液滴定浓度均为·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0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与HY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c(Z-)+c(OH-)B [解析]由图中起始时溶液的pH可知,HZ为强酸,HY、HX为弱酸,且酸性HY>HX。

由于电离度HZ>HY>HX,所以溶液的导电性HZ>HY>HX,A项错误;LHY的pH=3,即c(H+)=10-3mol/L,Ka==10-5,B项正确;由于HX的酸性比HY弱,故X-的水解程度比Y-大,浓度比Y-低,C项错误;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D项错误。

6、室温下,用·L-1NaOH溶液分别滴定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mLC.V(NaOH)=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D.V(NaOH)=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c(H+)>c(OH-)B [解析]·L-1的盐酸和醋酸,盐酸pH=1,是Ⅱ线,醋酸pH>1,是Ⅰ线,A项错误;当醋酸与NaOH恰好反应完时,所得到的溶液pH>7,当滴定到pH=7时,表明消耗的V(NaOH)<20mL,B项正确,C项错误;若c(Na+)>c(CH3COO-)>c(H+)>c(OH-)成立,则c(Na+)+c(H+)>c(OH-)+c(CH3COO-)违反电荷守恒,D项错误。

7、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L-1CH3COONa溶液与·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l-)>c(CH3COO-)>c(OH-)>c(H+)实验编号起始c(HA)起始c(KOH)反应后溶液的pH ①9②x7B.·L-1NH4Cl溶液与·L-1氨水等体积混合(pH>7):c(NH3·H2O)>c(NH)>c(Cl-)>c(OH-)C.·L-1Na2CO3溶液与·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O)+c(HCO)+c(H2CO3)D.·L-1Na2C2O4溶液与·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2c(C2O)+c(HC2O)+c(OH-)=c(Na+)+c(H+)C [解析]两溶液混合时生成等量的CH3COOH和NaCl,由于CH3COOH能微弱电离,故c(Na+)=c(Cl-)>c(CH3COO-)>c(OH-),但溶液呈酸性,c(H+)>c(OH-),A项错误;B项混合液显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Cl中NH的水解程度,故溶液中c(NH)>c(Cl-)>c(NH3·H2O)>c(OH-),B项错误;C项,由于c(Na)∶c(C)=3∶2,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项正确;D项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2c(C2O)+c(HC2O)+c(OH-)+c(Cl-)=c(Na+)+c(H+),D项错误。

8、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LNaHCO3溶液与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c(HCO)>c(OH-)B.LCH3COONa溶液与L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 +)>c(NH)+c(OH-)D.LCH3COOH溶液与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H+)+c(CH3COOH)B [解析]两者等体积混合得到碳酸钠溶液,存在二级水解,则,c(OH-)>c(HCO),A项错误;混合后得到物质的量浓度1:1:1的CH3COOH、CH3COONa、NaCl的混合溶液,根据混合后呈酸性,则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c(CH3COO-)>c(CH3COOH)>c(H+),B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c(H+)+c(NH)=c(OH-)+c(Cl-),混合后溶液呈碱性,c(H +)<c(OH-),c(Cl-)<c(NH),则c(H+)+c(Cl-)<c(OH-)+c(NH),C项错误;混合后得到CH3COONa溶液,根据质子守恒,c(H+)+c(CH3COOH)=c(OH-),D项错误。

9、室温下向·L-1NaOH溶液中加入·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时,c(Na+)=c(A-)+c(HA)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D [解析]a点表示HA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为NaA溶液,并且pH=,说明HA为弱酸,则A-发生水解:A-+H2O HA+OH-,且H2O H++OH-则c(Na+)>c(A-)>c(OH-)>c(HA)>c(H+),A项错误;a点为NaA溶液,由于A-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b点是HA和NaA的混合溶液,水的电离程度比a点小,B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A-),pH=7时c(Na+)=c(A-),C项错误;b点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NaA的混合溶液,由于溶液的pH=,说明HA的电离大于NaA 的水解,故c(A-)>c(HA),D项正确。

10、浓度均为·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D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L-1的MOH溶液pH=13,MOH为强碱,·L-1的ROH溶液11<pH<12,ROH为弱碱,A项正确;ROH为弱碱,加水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增大,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B项正确;两溶液无限稀释,pH均接近7,C项正确;当lg=2时,MOH溶液的pH=11,ROH溶液的pH=10,ROH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升高温度,ROH继续电离,c(R +)浓度增大,c(M+)浓度不变,因此减小,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