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入量的记录.docx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摘要:一、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概念与意义1.出入量记录内容2.临床意义二、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1.摄入量记录2.排出量记录3.特殊情况处理三、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应用1.重症患者管理2.液体补充与纠正正文:一、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概念与意义1.出入量记录内容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主要包括两部分:摄入量和排出量。
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2.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小时出入量是反映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能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1.摄入量记录摄入量记录时,需注意记录每种液体的溶质名称。
如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其他液体依此类推。
若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
2.排出量记录排出量记录时,以毫升为单位,包括尿量、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3.特殊情况处理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
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三、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应用1.重症患者管理对于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的患者,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起到关键作用。
2.液体补充与纠正通过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医护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出入量情况,根据需要调整补液方案,避免水中毒或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出入量记录单的模板

患者出入量记录单的模板在医院里,出入量记录单可是个大玩意儿,谁说医院里只有白大褂和药水,实际上,这张小小的单子可是承载了许多故事和细节,简直就是病人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呀!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记录单,看看它是怎么帮助医生、护士以及我们患者本身的,嘿,准备好了吗?1. 出入量记录单的重要性1.1 记录如同“开门红”首先,出入量记录单就是用来记录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的。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就是医生和护士的好帮手!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喝水时也像数羊一样,数着每一口,那得多烦人!这时候,记录单就像一个忠实的小伙伴,帮你把这些信息都记录下来,谁喝了多少水,谁上了多少次厕所,简直一目了然。
1.2 监测健康状况你可知道,这张单子还有个大作用,就是监测健康状况!比如,某个病人水肿了,医生就得看看他的出入量记录单,查查这位朋友的“饮水量”是不是太夸张了。
毕竟,喝水太多可不是小事儿,有时候可会出大乱子!这就像咱们平时说的,“万事皆有度”,适量才是王道。
2. 如何填写出入量记录单2.1 简单易懂的步骤哎,填写这个记录单其实并不难,跟写购物清单差不多。
首先,记得每次喝水都要写上去,这包括喝汤、喝果汁、喝牛奶,统统算上!然后,尿量也是不能忽略的,毕竟“尿不湿”的时代已经过去,咱得把这点儿清楚记录!一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习惯了就好。
2.2 报告给医生然后,记得要定时把记录单交给医生。
医生就像个侦探,看着这些数据,能很快揪出问题所在。
“这个病人怎么喝得比吃的还多?是不是水龙头坏了?”哈哈,医生的脑洞可大了。
通过这些数据,他们就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简直是“事半功倍”!3. 患者的配合与参与3.1 患者的责任当然,患者自身的配合也至关重要。
很多时候,医生问你喝了多少水,可能你会抓耳挠腮,心里想着“我今天喝了多少?好像……也没什么印象”。
这时候,出入量记录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病友们,记得认真记录,这可是你们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的表现哦!3.2 大家的共同努力说到底,出入量记录单不仅是医生的工具,更是我们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患者出入量的规范记录

精选ppt
18
05
措施
精选ppt
19
1. 提高护理人员对出入量统计的重视程度
出入量记录是为医生判断患者出入量是否平衡、 准确调整用药剂量确保病情稳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护 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记录严谨、准确、无误,以协 助医生判断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在统计过程 中,因严格遵照“食物含水量换算表”进行换算,科 室备齐剂量准确的量具,给记出入量的患者发放量具。 培训、实施精确统计、大汗、伤口渗出液的方法。
精选ppt
23
06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精选ppt
24
精选ppt
25
精选ppt
26
讨论: 常用饮水杯装多少ml水?
精选ppt
27谢Leabharlann 大家精选ppt28
精选ppt
4
非显性失水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 850ml。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 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 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 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的正常时的2-3倍, 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02
出入量监测的意义
精选ppt
7
正常人体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当摄 入水分减少或由于疾病导致水分排出过多,都可引起机体不同程 度的脱水,应及时补液以纠正脱水;相反,如果水分过多集聚在 体内,则会出现水肿,应限制水分摄入,为此,护理人员必须正 确的测量和记录患者每日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以作为了解病情、 作出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出入量的记录

① 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 1℃ ,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
失水3~5ml;
② 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 约失水1000ml; ③ 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 ④ 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
失更为惊人。
其他出量
引流量 :同 尿量一样测量 方法。 渗出液(大面 积烧伤):用 称重法来记录。 呕吐:同上法。
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否下降。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记录方法
黑笔填写出入液量记录单的眉栏项目,如床号、姓名、日
期
出入液量记录,晨7时到晚7时用黑笔,晚7时到次晨7时用
红笔记录
总结,每晚17时作12小时小结,次晨7时做24小时总结。用
蓝黑钢笔填写在体温单的相应栏目内。
记录应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每日摄入量的记录
• 饮水量 • 食物中的含水量 • 输液量 • 输血量
记出入量应注意的事项
尿管:是否夹闭后未开放,或是尿管堵塞。 出量小于入量 入量小于出量
出量小于入量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患者。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全身水肿有无加重,呼吸是否
大便中的水分
1. 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于老玉米粒。
2.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
面团或香蕉肉。 3. 糊状便:此排便含水量约50%~80%。
4. 稀便(水样便):含水量更高8 0%以上。
5. 大便失禁(水样便):其含水量也在80%以上。
非显性失水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 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患者出入量的规范记录

整理ppt
23
06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整理ppt
24
整理ppt
25
整理ppt
26
讨论: 常用饮水杯装多少ml水?
整理ppt
27
谢谢大家
整理ppt
28
整理ppt
18
05
措施
整理ppt
19
1. 提高护理人员对出入量统计的重视程度
出入量记录是为医生判断患者出入量是否平衡、 准确调整用药剂量确保病情稳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护 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记录严谨、准确、无误,以协 助医生判断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在统计过程 中,因严格遵照“食物含水量换算表”进行换算,科 室备齐剂量准确的量具,给记出入量的患者发放量具。 培训、实施精确统计、大汗、伤口渗出液的方法。
整理ppt
16
患者及陪护因素
患者及家属对记录及统计出入液量重视不够,认为跟治疗无关 下面,嫌麻烦随意乱记,不适用测量容器,如进食水80ml可能随 便估计成50ml或100ml,排尿后也不测量而大概估计一下量,也 有排尿次数记录不准确的情况。
整理pptຫໍສະໝຸດ 17管理因素对出入量的管理、监控不到位,只凭值班护士计算数值,没有对 其查对,也没有及时的监控。患者自购测量容器不准确等等。
整理ppt
8
03
出入量记录的方法
整理ppt
9
记录内容
每日摄入量
饮水量 食物中的含水量 输液量 输血量
整理ppt
10
整理ppt
11
每日排出量
尿量 大便量 咳出物量(咯血、咳痰) 呕吐物量 出血量 引流量 创面渗液量
整理ppt
12
大便中的水分
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 糊状便:含水量约50-80% 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24小时出入量【范本模板】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概念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4.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四、出入量测量方法称重法(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患者出入量的规范记录

目录
01 出入量的概念
02 记录出入量的意义
03 出入量的记录方法 05 措施
04出入量记录误差的原因 06 常见食物含水量表
01
出入量的概念
出量: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 显性失水: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穿刺液、引流液、 伤口渗出液等。 非显性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 入量:进入体内的所有液体。 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输血量等。Βιβλιοθήκη 03出入量记录的方法
记录内容
每日摄入量
饮水量 食物中的含水量 输液量 输血量
每日排出量
尿量 大便量 咳出物量(咯血、咳痰) 呕吐物量 出血量 引流量 创面渗液量
大便中的水分
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 糊状便:含水量约50-80% 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05
措施
1. 提高护理人员对出入量统计的重视程度
出入量记录是为医生判断患者出入量是否平衡、 准确调整用药剂量确保病情稳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护 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记录严谨、准确、无误,以协 助医生判断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在统计过程 中,因严格遵照“食物含水量换算表”进行换算,科 室备齐剂量准确的量具,给记出入量的患者发放量具。 培训、实施精确统计、大汗、伤口渗出液的方法。
4.完善记录、查对、监控制度
将出入量记录单夹于病人床尾,便于值班护士巡视病房 时及时填写,每班总量汇总前与病人或陪护共同核对本 班出入数据,汇总后值班护士签名,交接班时护士查对 上一班汇总数据是否准确,每日早晨夜班护士查对完毕 将前一日记录单回收。护士长每日对记录单进行监控填 写是否清楚、是否漏填、错填,定期进行质量讲评。
患者出入量的规范记录

编辑ppt
4
非显性失水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 850ml。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 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 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 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的正常时的2-3倍, 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编辑ppt
8
03
出入量记录的方法
编辑ppt
9
记录内容
每日摄入量
饮水量 食物中的含水量 输液量 输血量
编辑ppt
10
编辑ppt
11
每日排出量
尿量 大便量 咳出物量(咯血、咳痰) 呕吐物量 出血量 引流量 创面渗液量
编辑ppt
12
大便中的水分
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 糊状便:含水量约50-80% 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编辑ppt
16
患者及陪护因素
患者及家属对记录及统计出入液量重视不够,认为跟治疗无关 下面,嫌麻烦随意乱记,不适用测量容器,如进食水80ml可能随 便估计成50ml或100ml,排尿后也不测量而大概估计一下量,也 有排尿次数记录不准确的情况。
编辑ppt
17
管理因素
对出入量的管理、监控不到位,只凭值班护士计算数值,没有对 其查对,也没有及时的监控。患者自购测量容器不准确等等。
编辑ppt
5
编辑ppt
6
02
出入量监测的意义
编辑ppt
7
正常人体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当摄 入水分减少或由于疾病导致水分排出过多,都可引起机体不同程 度的脱水,应及时补液以纠正脱水;相反,如果水分过多集聚在 体内,则会出现水肿,应限制水分摄入,为此,护理人员必须正 确的测量和记录患者每日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以作为了解病情、 作出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入量的记录维持体液平衡,即摄入液量与排出液量大致相等,是减少水肿、纳差、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发生率的重要前提,是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保证。
因此,认真记录出入量,以达到体液平衡。
记录要求:
1、液体:是指摄入的各种液体状食物的量,如果汁、牛奶、汤类、酒类等,它们的含水量就是用量杯测得的实际毫升数。
2、食物:是指摄入的各种食物的含水量,它们的含水量等于实际的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如火烧100g的含水量=100g?含水百分比(30%)=30g。
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见附表。
3、输液量:是指静脉输入的各种药物,如葡萄糖水、盐水、血浆,它们的含水量就是实际毫升数。
4、尿液:是指24小时内排出尿液的实际毫升数。
5、粪便:是指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干便、糊状便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稀便的含水百分比为90%。
6、呕吐:是指24小时内呕吐物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偏干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偏稀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为90%。
7、汗液:是指24小时通过体表蒸发和排出的汗液,通常计为500ml,体温每超过正常(37.3?C)的1?C,汗液多计100ml。
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
主食类:
90%:粥
70% :米饭、红薯、土豆、藕、山药、芋头
谢谢观赏30%:馒头、饼、火烧、油条面条、面包、油饼
菜类:
90% :豆腐和各种新鲜蔬菜
80%:新鲜肉类、豆腐干、蛋类鱼虾类
50%:各种熟食(酱肉、火腿类、烤鸭、肉串、炸鸡)
10% :粉丝、腐竹、各种干货(豆、菇、木耳、海带、肉松)
水果类:含水90%。
冰淇淋和酸奶:含水80%。
点心类(饼干、蛋糕、糖、巧克力等):含水10%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