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绩效分析的方法、综合绩效评价
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估方法

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估方法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估是组织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旨在客观、全面地评估员工或团队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以便作出薪酬激励、晋升发展等管理决策。
本文将分析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估的概念、目的以及常用的评估方法,并探讨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一、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估的概念和目的绩效考核是指定期对员工或团队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以确定其完成情况和达成的目标。
它通过量化测量和定性评估的方式,以客观地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个人能力和成果,并提供改进或奖励的参考依据。
绩效评估是对员工或团队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综合、总结和评价的过程,以确定其相对于预期目标的绩效水平。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优势、不足、培训需求和发展方向,为制定激励政策和个人成长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估的目的在于:1. 为组织提供员工工作表现的可比较数据,便于管理者进行管理和决策;2. 提供员工个人发展和改进的机会,促进员工的自我认知和成长;3. 促进组织内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任用,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4. 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和绩效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二、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1. 行为观察法:通过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方法强调对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关键行为进行记录、评估和反馈,以了解其对工作的认同度和价值观。
2. 成果导向法:根据员工的工作成果量化评估其绩效水平,重点关注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业绩指标的达成度。
该方法适用于工作目标明确、结果可量化的岗位,如销售、生产管理等。
3. 自评互评法:员工自行评估自己的绩效,同时邀请同事或上级进行互评。
自评和互评的结果汇总后与上级评估进行对比,形成综合评估结果。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员工的参与感和主动性,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360度评估法:包括上级评估、同事评估、下属评估和自评,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的评估。
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潜力,有效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
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

一、绩效评价的方法综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过程中,发展了很多种绩效评价的方法。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根据不同的纬度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类。
从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看,可以分为历史取向的绩效评价方法和未来取向的绩效评价方法;从绩效评价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八种不同的方法。
(一)根据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进行分类1、历史取向的绩效评价方法书面报告法:最简单的绩效评价方法就是写一篇短文来描述员工的工作情况、优点、缺点、整体绩效状况、潜能和改善建议。
这种书面报告可以以评语的形式由评价者来书写,也可以由被评价者自己撰写,作为自己的述职报告。
书面报告不需要复杂的形式,不需要多少训练就可以做。
量表法:量表法是最古老、最简单和应用最普遍的绩效评价技术之一。
量表法要求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工作绩效做出主观的评价,并将他们在不同的绩效指标下的绩效水平放入适合的等级中去。
不同的绩效水平被赋予不同的平均得分。
通过被评价者的各绩效指标得分的总和得出其综合的绩效水平。
通常这种评价使用绩效量表来完成的,而评价者往往是被评价者的直接主管。
德国西门子公司对该企业中一般员工的例行绩效评价即采用量表法,由其直接上级(各部门经理)进行。
绩效评价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填写员工的基本情况和评价种类;第二部分为评价表的主体;第三部分为员工确认部分,由被评价者填写对评价结果的意见;第四部分为上级审核的内容。
企业要求员工每天对自己的工作做比较详细的记录,每个月将工作日志上交直接主管。
西门子企业这样的要求是与其员工的主要业务的工程性质相适应的。
各部门经理根据其对属下员工的了解和工作日志的记录内容,分别就该员工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主动性及独立性、成本意识、合作精神、语言能力和纪律安全意识七个方面做出评价,给出相应的绩效等级,根据相关的等级分得出该员工的绩效分。
评价人还要对员工的管理能力和潜质做出评价。
评价结果须经过被评价人的认同以及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经理和总经理的审核。
绩效评价的20种方法

绩效评价的20种方法(一)目标评价法目标评价法,是将当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水平与其预定目标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它分析所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支出绩效。
此方法既可用于对部门和单位的评价,也可用于周期性较长项目的评价,还可用于规模及结构效益方面的评价。
(二)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在多种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权数计算出一个综合评价值,依据综合评价值对公共支出项目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法是我国目前绩效评价使用最多的方法。
我国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多采用这种方法,评价的准确度较高、较全面,但在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及权数计算等方面较复杂,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该方法可综合成本效益法、最低成本法、专家意见法、生产函数法等各方法的优点,适用项目支出、单位支出、部门支出和财政总体支出等各层次的绩效评价。
(三)360度反馈评价法360度反馈评价法,是一种多角度进行的比较全面的绩效评价方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评价法。
它由审计对象的上级、同级、下级以及客户综合评价同时结合自我评价综合而成。
所谓360度反馈评价,就是指帮助一个组织的成员(主要是管理人员)从与自己发生工作关系的所有主体那里获得关于本人绩效信息的反馈过程,这些信息来自包括上级、下属、平级同事、本人及客户和供应商等。
360度反馈评价方位全、角度多、误差小;实行匿名方式,比较客观;有助于促进组织成员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团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促进组织变革与发展。
但这种方法也存在评价成本大、评价时间长、评价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同时,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分析,往往需要一些外部专业的咨询公司来指导完成。
(四)公众评议法公众评议法,即通过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证据信息,来评价目标实现程度的方法。
它是指对于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项目,可以采取问卷统计、测评等方式向公众进行该公共支出项目实施效益情况的调查,以评判其效益高低。
绩效综合评价方法

绩效综合评价方法
绩效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对员工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定量化、综合比较的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绩效综合评价方法:
1. 绩效评分法:根据事先制定的评分指标和标准,对员工在关键绩效指标上的表现进行评分,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绩效评分。
2. 目标管理法:设定员工的工作目标,并对其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可以通过比较实际结果和目标值的差距来评价绩效。
3. 360度反馈法:通过多方评价,包括员工自评、同事评价、上级评价和下级评价等,综合考察员工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和影响力。
4. 行为事件法:根据员工在工作中的具体行为事件,评估其执行力、合作性、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绩效表现。
5. 绩效排名法:根据员工在团队或组织中的表现进行排名,确定相对绩效的高低顺序。
6. 绩效对比法:将员工的绩效与设定的标准或过去的绩效进行对比,判断其绩效的优劣。
7. 成果导向法:重点评估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贡献和实际成果。
根据工作结果对员工的贡献进行评价。
这些方法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定制和组合使用,以达到全面而准确评估员工绩效的目的。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与方法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与方法一、内容1.经济指标: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利润水平、投资回报率等,主要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能力。
2.社会责任指标:包括企业对员工、供应商、客户、社会公众和环境的关注程度,主要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3.创新指标: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主要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企业的能源消耗、物料利用率和环境影响等,主要反映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5.员工满意度指标:包括企业的员工福利、职业发展空间和工作氛围等,主要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6.客户满意度指标: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顾客投诉率等,主要反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
二、方法1.设定指标:根据企业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
各个指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可比较性和指导性。
2.数据收集:通过工资制度、财务报表、员工调查、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方法,收集各个指标所需的数据。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指标的数值,并根据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
可以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和数据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评价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可以直观地显示企业各个指标的得分和排名情况。
5.持续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与其他企业的比较和借鉴,找出改进的方向,制定改进计划,并通过实施和监控来持续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三、注意事项1.指标的选择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特点相匹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各个指标之间要有相互关联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指标之间的冲突和重复。
3.指标的权重分配应根据企业发展的重点和战略目标进行合理调整,不同指标的权重应符合企业整体战略。
4.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数据的操纵和失真。
5.评价结果要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评价。
常见的5种绩效评估方法

常见的5种绩效评估方法绩效评估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员工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制定培训计划、激励措施和晋升机会。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5种绩效评估方法,并分析其特点和适用情况。
一、360度评估法360度评估法是一种多方位的评估方法,通过向员工的上级、下属、同事和客户等多个方面,收集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评价和意见。
这种方法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同时,该方法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加强团队合作,促进组织的发展。
然而,由于评估人员较多,评估过程可能比较繁琐,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资源。
二、关键绩效指标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根据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确定一系列关键绩效指标,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
这些指标可以是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指标。
该方法注重对绩效的量化评估,使绩效评估更为客观。
此外,该方法对于需要连续改进的工作岗位非常适用。
但是,该方法可能忽略了员工的软实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行为绩效评估法行为绩效评估法是基于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态度,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
该方法关注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举止、沟通能力、领导力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对员工的相关行为进行评估,可以提供员工在工作中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然而,行为绩效评估法容易受主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估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四、结果导向评估法结果导向评估法是根据员工工作的结果和成果,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
该方法注重对员工的工作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直接反映了员工的绩效表现。
这种方法可以激励员工为了实现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同时可以体现员工的工作价值。
但是,该方法可能忽略了员工工作的过程和方法,只关注结果,可能会忽视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自评、互评法自评、互评法是员工自行评估自己的绩效,同时也评估其他同事的绩效。
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综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最新

综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最新1. 引言综合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科学评价,旨在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业绩。
为了规范绩效考核管理,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制定了最新的综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2. 考核目标综合绩效考核的目标是确保员工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以及促进员工个人能力和发展的全面提升,进而实现企业整体业绩的增长。
3. 考核内容综合绩效考核涵盖了员工的工作业绩、能力发展、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方面。
3.1 工作业绩考核工作业绩考核主要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任务、质量、效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具体考核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工作目标进行设置。
3.2 能力发展考核能力发展考核主要评价员工在岗位中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自我提升能力。
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方面。
3.3 团队合作考核团队合作考核主要评价员工在团队工作中的贡献程度和合作能力。
包括与同事的协作情况、团队目标的达成、团队精神等方面。
3.4 创新意识考核创新意识考核主要评价员工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
包括对工作流程和方法的改进、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等方面。
4. 考核流程综合绩效考核的流程主要包括设定目标、收集数据、评估绩效和反馈。
4.1 设定目标在考核周期开始时,进行员工绩效目标设定。
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与个人岗位、团队和组织的目标相连。
4.2 收集数据在考核周期内,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员工的绩效数据,包括工作报告、项目成果、同事评价、客户评价等。
4.3 评估绩效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员工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定量评分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4.4 反馈对评估结果进行反馈,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及时传达对员工绩效的认可、建议和改进意见。
同时提供员工个人发展规划和培训支持。
5. 考核结果和激励措施综合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于员工晋升、薪酬调整、奖惩等方面的决策,为员工提供公平和激励性的发展机会。
会计实务:企业综合绩效分析方法有哪些

企业综合绩效分析方法有哪些【导读】传统进行企业综合绩效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和沃尔评分法,其中,杜邦分析法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
沃尔评分法是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方法。
应用杜邦分析法应该要注意一下几点:(1)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起点。
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说明了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营运等各项财务及其管理活动的效率,而不断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是使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基本保证。
所以,这一财务分析指标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
而净资产收益率高低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三个,即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这样,在进行分解之后,就可以将净资产收益率这一综合性指标升降变化的原因具体化,从而它比只用一项综合性指标更能说明问题。
(2)销售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它的高低取决于销售收入与成本总额的高低。
要向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要降低成本费用。
扩大销售收入既有利于提高销售净利率,又有利于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销售净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杜邦分析图可以看出成本费用的基本结构是否合理,从而找出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的办法。
如果企业财务费用支出过高,就要进一步分析其负债比率是否过高;如果管理费用过高,就要进一步分析期资产周转情况等等。
提高销售净利率的另一途径是提高其他利润。
为了详细地了解企业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在具体列示成本总额时,还可根据重要性原则,将那些影响较大的费用单独列示,以便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提供依据。
(3)影响总资产周转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由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组成,它们的结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资产的周转速度。
一般来说,流动资产直接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而长期资产则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0-6 基本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年度
净利润
营业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负债总额
全部成本
制造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2011
10284.04
411224.01
306222.94
205677.07
403967.43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净利率
2011年 10.23%=3.05×3.36%
2012年 11.01%=2.88×3.83%
通过分解可以明显地看出,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是资本结构(权益乘数)变动和资产利用效果(总资产净利率)变动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该企业的总资产净利率太低,显示出很差的资产利用效果。
373534.53
10203.05
18667.77
1562.08
2012
12653.92
757613.81
330580.21
215659.54
736747.24
684261.91
21740.96
25718.20
5026.17
表10-7 财务比率
年度
2011
2012
净资产收益率
10.23%
11.01%
(3)对营业净利率的分析
营业净4.04÷411224.01
2012年 1.67%=12653.92÷757613.81
该企业2012年大幅度提高了营业收入,但是净利润的提高幅度却很小,分析其原因是成本费用增多,从表10-2可知:全部成本从2011年的403967.43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736747.24万元,与营业收入的增加幅度大致相当。
【例题•单选题】在上市公司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最具有综合性的财务指标是( )。(2010年)
A.营业净利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总资产净利率
D.总资产周转率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杜邦分析法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起点。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2007年和2008年的营业净利率分别为7%和8%,资产周转率分别为2和1.5,两年的资产负债率相同,与2007年相比,200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变动趋势为( )。(2009年)
营业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关系,它的高低取决于营业收入与成本总额的高低
资产总额由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组成,它们的结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资产的周转速度
资产负债率越高,权益乘数就越高,说明企业的负债程度比较高,给企业带来了较多的杠杆利益,同时,也带了较多的风险。
【提示】(1)权益乘数=资产/权益(在杜邦分析中一般分子分母均应用平均数);(2)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成同方向变化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因为资产负债率不变,所以权益乘数不变。2007年的净资产收益率=7%×2×权益乘数=14%×权益乘数;200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8%×1.5×权益乘数=12%×权益乘数。所以与2007年相比,200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下降了。
(5)对权益乘数的分析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权益总额
2011年 3.05=306222.94/(306222.94-205677.07)
2012年 2.88=330580.21/(330580.21-215659.54)
该企业下降的权益乘数,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在2011年至2012年发生了变动,2012年的权益乘数较2011年有所减小。权益乘数越小,企业负债程度越低,偿还债务能力越强,财务风险程度越低。这个指标同时也反映了财务杠杆对利润水平的影响。该企业的权益乘数一直处于2~5之间,也即负债率在50%~80%之间,属于激进战略型企业。管理者应该准确把握企业所处的环境,准确预测利润,合理控制负债带来的风险。
权益乘数
3.05
2.88
资产负债率
67.2%
65.2%
总资产净利率
3.36%
3.83%
营业净利率
2.5%
1.67%
总资产周转率(次)
1.34
2.29
(1)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1年至2012年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从2011年的10.23%增加至2012年的11.01%,企业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依据这个指标来判断是否投资或是否转让股份,考察经营者业绩和决定股利分配政策。这些指标对企业的管理者也至关重要。
(6)结论
对于该企业,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努力降低各项成本,在控制成本上下功夫。同时要保持较高的总资产周转率。这样,可以使营业净利率得到提高,进而使总资产净利率有大的提高。
(2)对总资产净利率的分析
总资产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2011年 3.36%=2.5%×1.34
2012年 3.83%=1.67%×2.29
通过分解可以看出2012年该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有所提高,说明资产的利用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显示出比前一年较好的效果,表明该企业利用其总资产产生营业收入的效率在增加。总资产周转率提高的同时营业净利率减少,阻碍了总资产净利率的增加。
(4)对全部成本的分析
全部成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011年 403967.43=373534.53+10203.05+18667.77+1562.08
2012年 736747.24=684261.91+21740.96+25718.20+5026.17
本例中,导致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小的主要原因是全部成本过大。也正是因为全部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导致了净利润提高幅度不大,而营业收入大幅度增加,就引起了营业净利率的降低,显示出该企业销售盈利能力的降低。总资产净利率的提高当归功于总资产周转率的提高,营业净利率的减少却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财务评价与考核
一、企业综合绩效分析的方法
(一)杜邦分析法
1.杜邦体系的分解
2.关键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总资产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其中: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1-资产负债率)
=1+产权比率
3.分析要点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起点;净资产收益率的决定因素有三个: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