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检测题汇总.doc
(完整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检测题汇总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第2章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 1~12小题每小题2分,13~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2.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一个形成大π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只形成两个σ键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①H2O ②NH3③Cl-④CN-⑤CO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A.CH4和H2O B.CO2和Cl2C.NH3和H2S D.CS2和BF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元素周期表中的ⅠA族(除H外)和ⅦA族元素间不能形成共价键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D.H—O键键能为463 kJ·mol-1,即18 g 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3 kJ 6.1999年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5+与H2S是等电子体B.N5+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C.N5AsF6化合物是共价分子D.N5AsF6化合物是极性分子7.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1个π键,它们分别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8.已知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必考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卷(有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0分)[ID:14048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下列关于三元轴烯( )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能从溴水中萃取溴B.前者易被氧化,后者不能发生氧化反应C.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两者互为同系物2.(0分)[ID:1404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40和C340互为同素异形体B.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其中子数相同C.CH3COOH与HCOOCH2CH3互为同系物D.C3H8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3.(0分)[ID:140474]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溴水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4.(0分)[ID:14046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丙烷B.木糖醇()和葡萄糖互为同系物,均属于糖类C.H2NCH2COOCH3和CH3CH2CH2NO2是同分异构体D.钠融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5.(0分)[ID:140464]丙烯与HC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第一步H+进攻丙烯生成碳正离子,第二步Cl-进攻碳正离子。
得到两种产物的反应进程与能量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B.过渡态(Ⅰ)比过渡态(Ⅱ)稳定C.生成①的过程所需的活化能较低,速率快CH CHClCHD.丙烯与HCl加成反应主要生成336.(0分)[ID:140443]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共面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7.(0分)[ID:140441]烯烃被高锰酸钾氧化,碳碳双键会断裂,如R1CH=CHR2被氧化为:和;被氧化为和,由此推断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的氧化产物有A.2种B.4种C.5种D.6种8.(0分)[ID:140429]2−甲基−1,3−丁二烯和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其加成产物中二溴代烃有A.1种B.2种C.3种D.4种9.(0分)[ID:140418]苯乙烯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苯乙烯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苯乙烯的二氯代物有14种10.(0分)[ID:140417]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后需加热B.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的液体颜色无变化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1.(0分)[ID:140415]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常温下能进行,其有机产物为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硝基苯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12.(0分)[ID:140401]已知:,下列关于M、N两种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均可以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B.M、N的一氯代物均只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M、N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M、N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二、填空题13.(0分)[ID:140698](1)①H2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②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0分)[ID:140492]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烯苯转化为异丙苯属于加成反应B.异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异丙烯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异丙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0分)[ID:140454]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苯基丙烯的沸点比苯乙烯高B.不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3.(0分)[ID:140446]关于CH4和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能用组成通式C n H2n+2来表示B.互为同系物C.它们都不能跟酸性高锰酸钾、强酸、强碱溶液发生反应D.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气态烷烃4.(0分)[ID:140439]下列物质经催化加氢可生成3-甲基己烷的是()A.CH2=CHCH(CH3)(CH2)3CH3B.CH2=CHCH(CH3)C≡CHC.D.5.(0分)[ID:140438]使用下列装置及相应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已知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 ,含CaS Ca3P2等杂质)A.用装置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B.用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C.用装置观察铁的吸氧腐蚀D .用装置检验乙炔的还原性6.(0分)[ID :140432]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最多可生成三种一氯代物的是 A .2-甲基丁烷B .2,2-二甲基丁烷C .环戊烷()D .2-甲基戊烷7.(0分)[ID :140431]发生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烷烃是 A .()3232CH CHCH CH B .()3232CH CH CHCH C .()()3322CH CHCH CH D .()3233CH CCH CH8.(0分)[ID :140424]乙烯在酸催化下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两步均属于加成反应B .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C .第①步反应的中间体比第②步反应的中间体稳定D .总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此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9.(0分)[ID :140423]有机物X 的结构为。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测试题有答案

高二化学选修 3 第二章测试题、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6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则下列分子中的6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A.H2 B.HCl C.Cl2 D.F22.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B •两个碳原子采用sp 2杂化方式C •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n键D •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n键3 •膦(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磷化氢。
它的的叙述正确的是PH3B.PH3是非极性分子D.PH3 分子的P-H 键是非极性键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CCI4与I2 分子量相差较大H 2OH2O 不是直线型分子中含有氢元素H2OD • CCI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 20是极性分子5.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 .液态氯化氢不导电B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C .氯化氢不易分解D .氯化氢溶液可以电离6.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①NH3的熔、沸点比V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个原子p 轨道以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
以下关于A.PH 3 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C.PH 3 是一种强氧化剂4 .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A • CCI4与12分子量相差较小,而B • CCI4与I2都是直线型分子,而C • CCI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A. 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7、下列说法不止确.的是A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l i )是元素的单质失去最外层 1个电子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 l i逐渐增大。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三.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
3.溶解性(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和性质》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4.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
A.CCl4与I2分子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分子量相差较大
B.CCl4与I2都是直线型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型分子
C.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
D.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
(5)B、C、E三种元素的金属性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
17.极性高于氢键、配位键SO42−sp3BC
18.3 2非极性 3s23p1H2O+H++AlO2- Al(OH)3 Al3++3OH-S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19. Cs I-I 水结成冰时氢键增多,水分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整齐,分子间空隙增大,密度减小Al2O3+2OH-=2AlO2-+H2O碱性Cs>K>Al
5.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用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NH3与NO3-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B.配合物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4
C.PtCl4·2NH3的立体构型为正八面体形D.Cl-和NH3分子均与中心离子Pt4+配位
(2)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测试(试卷版).doc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测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 分,满分 40 分)1. ( 2011 黄冈)某化合物含碳、氢、氮三种元素,已知其分子内的 4 个氮原子排列成内空的四面体结构,且每 2 个氮原子间都有一个碳原子,分子中无C-C、C=C和 C C 键。
则此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C6H12 NB.C H NC.C6 H ND.C H N4 4 8 4 10 4 6 8 42. ( 2010 北京)已知价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或分子结构相似,如SO3、都是平面三角形。
那么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与有相似结构的是()A.PCl 5l4C.NF3D.3. 六氧化四磷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 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数目是()A.10B.12C.24D.284. ( 2011 黄冈)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①B F3② CH2=CH2③苯④ CH CH ⑤ NH3⑥ CH4A. 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5.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轨道杂化理论判断NF3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A. 直线形、 sp 杂化B.三角形、sp2杂化C.三角锥形、sp2杂化D.三角锥形、sp3杂化6.( 2010 江苏)说明 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结构,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结构的充分理由是()A.NH3 分子是极性分子B.NH3 分子内 3 个共价键的键角、键长相等C.NH 分子内 3 个共价键的键长想等, 3 个键角都等于 107°3D.NH3 分子内 3 个共价键的键长相等, 3 个键角都等于 120°7. ( 2008 湖北黄冈改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卤化氢分子中,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共价键的极性也越强,稳定性也越强B.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C.判断 A2B 或 AB2型分子为极性分子必须具有极性分子键且空间构型不对称D.非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都应以非极性键结合8.(2010海南)短周期元素X、 Y、 Z 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 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分子构造与性质一、选择题1.以下分子中只存在σ键的是()A .CO2B. CH4C.C2H 4 D . C2H22. [ 双选题 ] 以下描绘中正确的选项是()A .CS2为 V 形的极性分子B .Cl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 SF6中有 6 对完整同样的成键电子对 D . 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3.以下物质中,难溶于CCl 4的是 ()A .碘单质B .水C.苯 D .甲烷4. [ 双选题 ] 以下分子或离子中与O3为等电子体的是()A .SO2B.N2C.NO2D.CN-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PCl 3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P 原子是以 sp2杂化的结果B . sp3杂化轨道是由随意的 1 个 s 轨道和 3 个 p 轨道混淆形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C.凡中心原子采纳sp3杂化的分子,其VSEPR 模型都是周围体D .AB 3型的分子立体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6.以下物质中,分子的立体构造与水分子相像的是()A .CO2B . H 2S C. PCl 3 D . SiCl 47.同学们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好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就是此中的一种,吸入会惹起慢性中毒,有关二氯甲烷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 .键角均为 109 °28′C.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 .分子属于极性分子8.以下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 .CO2、H 2SB . C2H4、 CH4C. Cl 2、 C2H2D. NH 3、 HCl 9.以下不可以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A .Ag +、NH 3B.BF3、NH 3 C . Co3+、 CO D .Ag +、H +10.以下对于粒子构造的描绘不正确的选项是()A . H2S 和 NH 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 8 的极性分子B . HS-和 HCl 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 电子粒子C. CH2Cl 2和 CCl4均是周围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23来化轨道种类均为2杂化,空间构型分别为V 形、平面三角形D. SO和 SO sp11.实验测得 AlCl 3为共价化合物,两个 Al — Cl 键间的夹角为 12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第2 章 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小题 , 1 ~12小题每小题 2分, 13~ 18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C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2.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每个碳原子的 sp 2 杂化轨道中的一个形成大 π键B .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大 π键C .碳原子的三个 sp 2杂化轨道只形成两个 σ键D .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σ键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①H 2O ②NH 3③ Cl - ④CN -⑤CO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⑤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A .CH 4 和 H 2OB . CO 2 和 Cl 2C . NH 3 和 H 2SD . CS 2 和 BF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 .元素周期表中的Ⅰ A 族(除 H 外)和Ⅶ A 族元素间不能形成共价键C .水分子可表示为 HO —H ,分子中键角为 180°D .H — O 键键能为 463 kJ mol · -1,即 18 g H 2 O 分解成 2 2时,消耗能量为 2×463 kJH 和 O 6. 1999 年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 5+的化合物 N 5 A sF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N 5 +与 H 2S 是等电子体B .N 5 +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C .N 5AsF 6 化合物是共价分子D .N 5AsF 6 化合物是极性分子7.在乙烯分子中有 5 个 σ键、 1 个 π键,它们分别是()A .sp 2 杂化轨道形成 σ键,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π键B .sp 2杂化轨道形成 π键,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σ键C.C- H 之间是 sp2形成的σ键, C-C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的π键D.C- C 之间是 sp2形成的σ键, C-H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π键8.已知 A +、B2+、 C-、 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 >A+ > C- >D2-、② C- >D2- >A +>B2+、③B2+>A + >D2->C-、④ D2->C- >A+ >B2+。
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A .①④B .④①C.②③D.③②.已知NH 3分子可与Cu2+形成配位化合物离子 [Cu(NH 3 4 2+, 则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少9 ) ]量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A .NaOH B. NH 3C.BaCl2D.Cu(OH)2 10.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D.NH 3的热稳定性比 PH3的强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配位键在形成时,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C.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D.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为金属阳离子共用12.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 3)4] 2+C.硫酸铜水溶液里加入氨水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铜,继续加氨水沉淀又溶解,说明氢氧化铜是两性氢氧化物D .在 [Cu(NH 3) 4] 2+离子中, Cu2+给出孤对电子,NH 3提供空轨道13.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电子总数相同,均可互称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之间结构相似,物理性质也相近。
以下各组粒子能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A .O3和 SO2B.CO 和 N2C.CO 和 NO D.N2H4和 C2H4A .HF 、HCl 、HBr 、 HI 的 定性依次减弱B .金 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C .NaF 、NaCl 、NaBr 、NaI 的熔点依次降低D .F 2、Cl 2、Br 2、I 2 的熔、沸点逐 升高15.如下 所示,三角 形分子E 和直 形分子 G 反 ,生成两种直 形分子 L 和 M ( 成 E 、G 、L 、M 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 下列判断 的是()++EG L MA .G 是最活 的非金属B .M 的化学性 活C .E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色D .L 是极性分子16. 下列物 中,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 序排列的是()A .H 2O 、H 2S 、H 2Se 、H 2TeB .Cs 、 Rb 、 K 、NaC .SiO 2、NaCl 、CCl 4、SO 2D .F 2、Cl 2、Br 2、I 217. 下列物 的 化,破坏的主要是分子 作用力的是()A .碘 的升B .NaCl 溶于水C .将水通 分解D .NH 4Cl 受 分解18. 下列几种 ① O ―H⋯ O ②N ―H⋯ N ③F ―H⋯ F ④O ―H⋯ N ,按 从 到弱的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③①④②B .①②③④C .③①②④D .①④③②二、非 (本 包括 5 小 ,共 58 分).( 分)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如3 ---+、 N 2 +2+等。
已知N、 NH 2 、N 3 、NH 45 、N 2H 619 8H++是由中性分子 合 子形成的, 似于NH 4 +,因此有 似于 +的性N 2 H 5 与 N 2 H 62NH 4 。
(1)NH 2 -的 子式。
(2)N 3-有个 子。
-子数相同的物 的化学式:。
(3)写出两种 由多个原子 成的含有与 N 3..(4)等 子数的微粒往往具有相似的 构,N 3 -的最可能构型:。
20.(12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字母分 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 1)a、e 属于同一主族,可否组成化合物?若能,它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电子式为,其化学键的类型是。
(2)NH 3·2 的电离方程式为NH 3· 2NH4++ OH-,试判断溶于水后,形成的合理H O H O结构是 ________(填下图中的字母)。
H(3)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 1.5 mol j 的气体单质和 7.5 mol 氟气,于 400℃和 2633 kPa 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 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 4.5 mol 氟气。
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是,化学式为。
21.(13 分)已知 X 、Y 、 Z、 W 是短周期中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
(1)写出元素符号: X;Y;Z;W。
(2)X 单质和 Z 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 E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分子的极性为。
(3)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 1﹕1﹕3 的化合物(按 X 、Y 、Z、W 的顺序),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它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键、_________ 键和 _________键。
22.(12 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元素的氢化物X 可完全分解为两种单质Y 和 Z。
已知:①反应前的 X 与反应后生成的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X) ﹕ n(Y)=2 ﹕3。
②单质 Y 的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
请填写下列空白:(1)单质 Y 是___________,单质 Z 是___________。
(填分子式)(2)1 个 Y 分子中共含 ___________个共价键,键角是。
(3)X 分解为 Y 和 Z 的化学方程式为。
23(.13 分)2005 年 12 月 2 日新浪网报道,我国独立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2D”12 月底完成流片。
“龙芯2D”的面世,意味着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上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试回答下列问题:(1)“龙芯”(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晶硅,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 ____族。
(2)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SiCl4,与氧气反应生成SiO2。
四氯化硅结构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填“是”或“否”)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用电子式表示四氯化硅的形成过程:。
(3)试判断 SiCl4的沸点比 CCl4的(填“高或低”),理由是。
若已知 CCl4比 SiCl 4 稳定,则 C— Cl 键的键能比 Si—Cl 键的键能(填“大”或“小” )。
(4)现在新开发出一种具有和“龙芯”主要成分一样的六角形笼状结构单质分子Si12,它可能在未来的量子计算机中是一个理想的贮存信息的材料,根据图示推断这种六角形笼状结构:它与单晶硅(参照右图)互称为,硅原子之间是通过键结合的。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第 2 章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D4.D5.B6.B7.A8.B9.D 10.B 11.B 12.B 13.B14. D15.B 16.C 17.A18.C二、非选择题19.(1)(2) 22(3)CO2、N2O、 CNO-、BeF2、CaH2、 C3H4等(4)直线形20.( 1)NaH Na+ [ ∶H] -离子键(2)b(3)1﹕4 XeF421.( 1)H C N O( 2)三角锥形极性分子( 3)NH 4 HCO3离子共价配位22.( 1)P4H2(2)6 60°(3)4PH3= P4+6H223.(1)3Ⅳ A(2)是(3)高SiCl 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Cl4的大,范德华力大,因此沸点高大(4)同素异形体共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