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部磁共振成像
【医学PPT课件】新生儿脑损伤的功能MR检查PPT

临床意义
• MRI研究人体组织器官大体形态病理生理改变 • MRS研究人体能量代谢及生化改变
中枢神经系统波谱-化合物的临床意义
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
正常脑组织1H MRS中的第一大峰,位于2.02-2.05ppm; 仅存在于神经元内,是神经元密度和生存的标志; 与蛋白质和脂肪合成,维持细胞内阳离子浓度以及钾、钠、钙等阳离
时评估。
5. 3-12日CT评估预后的特异性差。 6. 对重症HIE的病变的发现少于MRI 7. 颅内感染、一些先天性代谢缺陷病与HIE影像表现类似
颅脑MRI检查:
可准确、敏感、无创地反映脑部病变的部位、范围、性 质及其组织学基础,还可进行功能评价及预后评估,是评价 新生儿脑损伤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除需监护的高危儿, 应作为主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胆碱(Choline)
位于3. 2 ppm附近;
由磷酸胆碱、磷酸甘油胆碱、磷脂酰胆碱组成,反映脑内的总胆碱量; 细胞膜磷脂代谢的成分之一,参与细胞膜的合成和蜕变,从而反映细胞
膜的更新;
Choline峰是评价脑肿瘤的重要共振峰之一,快速的细胞分裂导致细胞膜 转换和细胞增殖加快,使Cho峰增高;
对新生儿急性HIE显示敏感,且能准确预测病变范围。
男/17D 足月儿HIE
a
b
c
d
e
f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低血糖脑损伤多发生于大脑半球后部顶枕叶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区,具有 一定特征性。病变分布与脑血管分布不匹配。
脑ADC值反映脑组织的水含量,ADC值越高,水含量越高; ADC降低,脑组织水含量减少。
早产儿额、枕叶白质及豆状核的ADC值高于足月儿。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脑发育的应用及展望

灰质中观 察到的F 值 降低主要是 入 降低引起的。 A
23脑 白质DT 参 数 变化 规 律 . I
D I A DI K 等新技术进一步研 究。 S 、H R 、D I
新生儿脑 白质 的AD 值较 成年人 高 ,正常足 C
2 . 4早产儿脑发育的DT 参数 变化具有不 同特点 I 很多研究口' 】 2 显示早产儿脑D I ∞ T 参数的变化与足
W h t a tr iem te Frc i n A xil a r ce it / c
c ndi o o t ns i
An s t p f sv t Di u i i ior y Di u i i o f y f sv t f y
月儿额 叶白质A 值 1 6 1 4mm /,约为成年人 月儿 有相似之 处 ,即随着胎龄增 加 ,A 值 降低 , DC . ~ . 4 6 s DC A 的2 。随着年龄 的增长A 降低 ,可能与脑组织含 R 值 升 高 。 然 而 , 与足 月 儿 相 比 ,早 产 儿 发 育 至 足 倍 DC 水 量下 降、 白质 结构排 列紧密 、髓鞘 化等使 水分 子 月龄时 ,许 多部位如 胼胝体和 内囊后 肢 的A 值较 DC 运 动 受 到 限制 有 关 ,但 其 确 切 原 因 尚不 清 楚l’ 。 新 高 ,R 】】 A值 和 F A值 较 低 l, , 部 分 学 者 认 为 这 种 改 2 生儿期 ,AD 值 下 降与校 正胎龄 具有线性 相关[ , C 1 变 与少 突胶质 细胞和轴 索成 熟延迟或 损伤有 关 ,并 2 AD 值 最低的 部位 为 内囊后肢 ,半卵 圆中, A 值 且这种 改变还 会延续 到儿童 时期甚 至青春 期l 。 C I DC  ̄ , R s等_ 使用T S oe 2 剐 B S的方法对校正4 周时的早产儿和 0 变化 最大 。 新 生 儿 白质 纤 维 的 各 向异 性值 较 成 年 人 低 , 足月儿脑 白质F A值进行 了比较 后认为 :这种F 值 的 A 随着年 龄 的增 长 ,F A值和R A值逐 渐升 高_ l 。F A值 降低 并不一 定代表 脑 白质 的损伤 ,也可 能与未髓 鞘 2 圳认 的变 化分 为两个阶 段:() 生儿期多数 白质在组 化 的轴 突纤维方 向发生改变有 关 。也有学者 【 1新 织学 上 尚不 能观 察到髓鞘 形成 l ] 】 ,称 为 “ 髓鞘 为D I 预 T 参数 的改变与早产和 白质损伤 的程度均没有相
磁共振功能成像DTI(2)

磁共振功能成像DTI(2)介绍又一个磁共振功能成像,DTI,是当前唯一能有效观察和追踪脑白质纤维束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已成熟应用。
作者:薛伟来源:1影1世界编辑:stari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临床应用)11、大脑发育中的应用我们知道,出生后大脑仍继续发育、髓鞘化,2岁左右基本完成,遵循从下到上,从后到前,从中央到周围的规律进行髓鞘化。
利用DTI技术,可以定量分析不同部位脑组织的各向异性程度,显示大脑的发育过程。
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大脑白质ADC值比成人大而空间各向异性比成人小,随着大脑发育成熟,由于整体水份的减少和髓鞘化的进程,许多区域的ADC值降低、而FA值增加,并且一些区域的改变要明显早于传统MRI的T1WI和T2WI的信号改变,被认为是前髓鞘化的表现。
DTI显示不同年龄儿童胼胝体的纤维束发育情况许多发育迟缓的儿童,尽管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但在DTI图像上存在多处白质纤维通路FA值下降而平均ADC增加的区域,为这一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1脑肿瘤应用DTI可以定量分析肿瘤组织特点以鉴别肿瘤的级别,鉴别正常的白质纤维、水肿及肿瘤区域;显示神经纤维束与脑肿瘤的关系,使临床外科医生可以在术前、术中更清楚掌握肿瘤和白质纤维的情况,使手术方案更加可靠安全,并评估预后,这是DTI技术最有临床价值和应用的前景。
有学者利用FA图和彩色张量图将肿瘤和白质纤维的关系分为4种模式。
模式I:患侧纤维的FA值相对于对侧正常或轻微降低(降低<25%)同时纤维的位置或/和方向发生改变。
模式I,为肿瘤挤压周围纤维移位,提示肿瘤为良性或侵袭性不强的恶性肿瘤模式II:患侧纤维FA值相对于对侧明显降低(>25%),同时纤维位置和方向正常。
模式II提示瘤周发生水肿,但不排除有肿瘤侵入。
模式III:患侧纤维FA值相对于对侧明显减低,同时纤维的走向发生改变。
模式III提示瘤周纤维被肿瘤侵入模式IV:患侧纤维显示各向同性或近似同性,无法看出走行方向。
小儿MRI磁共振正常表现

解剖
神经元的分类(Types of Neurons)
Bipolar neurons Multpolar neurons
Unipolar neurons
Anaxonic neurons
蛋白质
细 胞 的
细胞膜 细胞
脂质 有机物
结 构
胞质 水为主
无机物
髓鞘
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膜沿轴突缠绕而成的一
髓鞘形成的时序
脑部髓鞘形成的时间顺序是从颅后窝的脑干和小 脑开始,向丘脑和大脑发展。
大脑的髓鞘形成为枕、顶叶先于颞、额叶。感觉 神经束的髓鞘形成一般早于运动神经束。
背侧脑干内的内侧丘束和传递前庭、听觉、触觉 和本体感觉的内侧纵长束在出身时髓鞘形成过程 已经完成。
位于禽距的视觉神经束,位于中央后回的躯体感 觉区和位于中央后回的本体运动区,也于出生时 或生后不久完成髓鞘形成的过程。
另外,额叶白质与内囊后肢及额叶白质与小脑中脚 的ADC值之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差异一直持 续至6岁左右。
白质ADC值的降低明显快于灰质。额叶白质A DC值在1岁前高于额叶灰质,但随年龄增长快速 降低,至1岁以后则低于额叶灰质。
DWI
儿童各部位脑实质ADC值均随年龄的增加 而降低,且均与年龄呈对数负相关
2岁时可见颞叶和额叶前部有髓鞘形成,3 岁时成熟。
一 岁
一 岁
一 岁
16
个 月
16
个 月
16
个 月
30
个 月
30
个 月
30
个 月
30
个 月
3
岁
3
岁
3
岁
总结
由于MRI髓鞘形成时间表较繁琐和复杂, 只能作为粗略的参考。
2023新生儿颅脑磁共振检查临床实践的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新生儿颅脑磁共振检查临床实践的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白页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生儿脑发育评估、脑损伤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为新生儿颅脑MRI的适应证和临床实践规范制定专家共识,主要内容包括:(1)疑似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感染、脑卒中,以及原因不明惊厥者应行颅脑MRI;颅脑MRI 不纳入早产儿常规脑损伤筛查管理,当颅脑超声筛查有明确损伤证据时应行白页脑MRI进一步评估;对于颅脑超声未见异常的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建议在纠正胎龄足月时行颅脑MRI;(2)新生儿颅脑MRI应尽量在非镇静状态下完成;(3)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优化检查条件,保障安全,危重患儿检查需严格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可应用磁共振兼容的转运培养箱和呼吸机;(4)目前新生儿颅脑MRI检查可选1.5T或3.0T设备,应用新生儿白页脑专用线圈以提高信噪比;常规扫描序列选择应遵循:至少包含轴位T1加权像、轴位T2加权像、弥散加权成像,以及矢状位Tl加权像或T2加权像;(5)建议采用结构化或分级报告系统,通过双人审签报告、多中心协作等方式提高报告可靠性。
关键词脑损伤;颅脑磁共振;专家共识;新生儿正文新生儿重症监护救治技术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危重新生儿得以存活,但脑损伤发生率却未显著降低,约40%胎龄<28周的早产儿在后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运动等问题[1-3]o新生儿期脑发育迅速,各种有害因素对处于发育中脑的损伤模式复杂,临床亟需对脑损伤类型和损伤后脑发育进行精细客观评估的方法。
近二十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技术发展迅速,MRI无电离辐射,对脑组织分辨率佳,并可获得多参数信息,基于新序列还能进行功能和生化代谢分析,为新生儿脑发育评估和脑损伤诊断提供了客观信息,应用日益广泛。
颅脑超声及颅脑MRI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

颅脑影像学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一、概况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疾病,是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早产儿(胎龄<37周)。
颅内出血在新生儿中发生率为2%~4%[1],ICH的发生会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严重者常常有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比如出现脑积水、偏瘫、癫痫或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新生儿ICH的危险因素复杂,包括了八大类[2]:出血性脑卒中(包括大的局灶性血肿)、早产相关出血、出血倾向、遗传因素、感染、创伤相关出血、肿瘤相关出血以及血管畸形。
郭艳莉等人[3]研究表明胎龄、胎儿窘迫、出生后窒息、应用多巴胺、应用机械通气为新生儿ICH的影响因素。
何力等人[4]研究表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g、宫内窘迫、母体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等。
新生儿颅内出血按照出血的部位分为以下几种[5]: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germinal matrix-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GM-IVH)(简称脑室内出血,IVH)、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以及小脑、丘脑、基底核出血等。
其中由于足月儿颅内出血的出血动脉多来源于脉络丛,并且超过一半的足月儿ICH是特发性的,生发基质出血罕见,因此其最常见的是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2, 6]。
而IVH是早产儿常见且最具特征性的ICH,由于早产儿脑室周围室管膜下存在富含毛细血管网的胚胎生发基质,同时由于生发基质处新生血管相对脆弱,血管生长较快,导致新生血管多且不成熟,在感染、窒息等外因使脑血流波动时压力变化就容易引起ICH,因此早产儿中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出血常见[5-7]。
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多呈进行性恶化,大多数患儿在出生后不久就出现意识障碍、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等症状;部分患儿症状较轻,颅高压以及脑膜刺激征不典型,仅表现为惊厥和昏迷等[1]。
新生儿颅脑磁共振检查临床实践的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1
02
03
04
缺氧缺血性脑病
围产期窒息导致脑部缺氧缺血 ,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异
常等。
颅内出血
产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 致颅内出血,表现为头痛、呕
吐脑膜炎症,表现 为发热、头痛、呕吐等。
脑积水
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室扩张 ,表现为头颅增大、落日眼等
。
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颅脑病变中应用
优化扫描参数
调整TR、TE、层厚等参数,获取 高质量的图像。
联合多种序列
联合使用多种序列,提高病变检出 率及诊断准确性。
针对不同病变类型,如何调整扫描参数提高诊断准确性
缺血缺氧性脑病
重点观察DWI序列,调整b值及 扫描时间,提高病变显示清晰度
。
颅内出血
选择T2*WI或SWI序列,调整回 波时间,提高出血灶的检出率。
无创性
无需注射对比剂,避免对 新生儿造成额外伤害。
磁共振成像安全性问题探讨
磁场安全性
强磁场环境下需采取相应 安全措施,以防金属物品 飞入造成伤害。
射频能量安全性
射频脉冲产生的热量需控 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对 新生儿造成热损伤。
噪声问题
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产生的 噪声可能对新生儿听力产 生影响,需采取降噪措施 。
包括信噪比、分辨率、对比度等指标 ,用于评价图像质量是否满足诊断要 求。
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如患儿运 动、呼吸伪影、磁场不均匀性等,提 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图像质量。
04 临床实践中问题解答与经 验分享
如何选择合适序列进行扫描优化诊断效果
选择合适序列
根据新生儿颅脑特点,选择T1WI 、T2WI及DWI等序列进行扫描。
头部磁共振常用序列临床应用简介

孤立病灶
DTI
孤立病灶DTI显示局部纤维中断 DTI显示双侧放射冠及 胼胝体的纤维走行
10
常规头部MR序列
T1W-信噪比高,灰白质对比强,对解剖结构的 显示好
T2W FSE(TSE)-常规T2像,用于一般病变的检 出,如梗塞灶、肿瘤等
T2W Flair-水抑制技术,显示被CSF高信号掩 盖的脑和脊髓的稍高或高信号病
消除伪影来源 显示被脂肪信号掩盖的病灶 与MHb、含蛋白液体鉴别
5
• CNS相关的成像技术 反转恢复(IR) 序列(3) FLAIR序列—衰减液体信号的反转恢复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 序列—黑水序列 有效抑制CSF(游离水)信号—水抑制技术 F和L脊AI髓R序的列稍T高2W或I,高显信示号被病C灶SF高信号掩盖的脑 病变相对较小且靠近CSF 如大脑皮层病变、脑室旁病变
16
几种组织或成分的MR信号特点
钙化:因其内氢质子含量通常非常少,在T1WI及 T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
脂肪:有较高的质子密度,在T1WI及T2WI上均表现 为高信号。STIR
铁质沉积:MRI对铁含量的变化非常敏感 • 生理性沉积:苍白球、红核、黑质、壳核、尾状核和
丘脑部位可见明显的低信号(T2WI) • 病理性沉积:早老性痴呆(大脑皮质铁沉积增多)、
7
பைடு நூலகம்
CNS相关的成像技术(功能成像) MR扩散加权成像(2) DWI的临床应用 DWI主要用于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 该期脑梗死主要引起细胞毒性水肿,与常规 T号1W异I常和,可T2提W早I相到比病,D后W2小I能时更之早内发现梗死区信
8
CNS相关的成像技术 MR扩散加权成像(3) DWI的临床应用、影像学表现 超急性/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表现为高 信号 MS的活动病灶、部分肿瘤、血肿及 脓肿等也可能表现为高信号 利用DTI技术进行脑白质束成像,显示 肿瘤对周围白质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d
6m
.
内囊后肢(PLIC)髓鞘化
➢ 时间--- GA ≥ 38wks ➢ MRI --- T1高SI;T2低SI
正常 髓鞘化≥1/3 PLIC 可疑 髓鞘化<1/3 PLIC/不对称分布 异常 PLIC无髓鞘化;PLIC髓HIE3-40w-8d
MRI改变---脑室明显扩张, 脑外间隙小 交 通 型: 阻塞部位---蛛网膜下腔或蛛网膜颗粒
MRI改变 --- 脑外间隙明显增宽
.
IVH---脑积水
33w-7d
33w-22d
.
PM ---脑积水
PM-39w-7d
PM-39w-28d
.
PM ---脑积水
PM-39w-6m
.
常见病变MRI信号
T1WI T2WI
出血 高 低
梗塞 低 高
水肿 低 高
囊腔 低 高
T1WI
T2WI
.
足月儿与早产儿正常脑MRI
早产儿脑特点 28w •皮层薄, 迂曲条带状
•白质含水量较多,T2 •脑室大, 脑外间隙宽
38w
.
新生儿常见脑损伤
➢ 颅内出血--- SAH/SDH/EDH; GMH/IVH/IPH ➢ 脑白质损伤--- 出血; cPVL/dPVL ➢ 脑 病--- HIE/BE/HE/ME ➢ 脑梗塞--- NCI ➢ 颅内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 ➢ 脑 积 水--- 出血/PM后
Ⅰ,Ⅱ级预后较好;Ⅲ, Ⅳ级预后差
.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
脑白质损伤
(white matter damage)
.
脑白质损伤
➢ 出血 ➢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
--- 囊性 (cPVL) --- 弥散性(dPVL)
.
脑白质损伤-出血(WMD-H)
8d 20d Poor fd-PVH-SDH. -38w
J Neuroimaging, 2009, 19 (1):13-18.
.
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
HIE常见MRI改变
✓ 大脑皮层病变 ✓ 白质病变 ✓ 异常PLIC ✓ BGT病变
.
HIE-大脑皮层病变
41w-HIE2-3d
.
HIE-白质损伤 (WMD-H)
.
3d
17d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SAH特点 • 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 • 脑沟内T1高/T2低SI
IVH-SAH-38w-7d
.
脑室内出血(IVH)
多见于早产儿(CT或超声分级) ➢ Ⅰ级 ---- 室管膜下出血 ➢ Ⅱ级 ---- 脑室内出血 ➢ Ⅲ级 ---- 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 Ⅳ级 ---- 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2w)
(数m)
DWI预测
常规MRI诊断 常规MRI诊断
Fu J, Xue X, et al. Studieson the Value of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in the Early Prediction of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 MRI--- T1低SI/T2高SI,常伴G-WD消失
.
NCI影像学早期诊断
T1WI
T2WI
DWI
左侧颞、顶叶--- 17h
.
脑梗死(NCI)
38w-NCI-5d
外院-感染/抽1
38w-NCI-17d 38w-NCI-15m
.
脑梗死(NCI)
39w-2d 抽1/其它-
16d
4m
.
NCI临床特点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843
.
其他原因脑病---特定受累部位
胆红素脑病-15d (苍白球)
低血糖脑病-3d (顶枕叶)
枫糖尿病脑病-7d (大脑脚等)
.
T1
T2
DWI
新生儿脑梗死
(neonatal cerebral infarction)
.
新生儿脑梗死(NCI)
➢ 时间--- DWI:梗塞后几小时即可高SI T1/T2:晚于DWI;T1稍晚于T2 2-6wks渐形成囊腔及萎缩
.
颅内出血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
硬膜外出血(EDH)
EDH特点 • 颅骨与硬膜之间 • 梭形
EDH-40w-15d
.
硬膜下出血(SDH)
SDH特点 • 蛛网膜与硬膜之间 • 新月形 • 幕上/幕下 • 预后严重
38w-SDH-22d
哭/抽/昏迷/颅高压 Hb 6g
✓ 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漏诊 ✓ 需腰穿明确诊断,细菌培养阳性更有意义 ✓ MRI多有异常改变 ✓ 多数患儿预后差
.
细菌性脑膜炎
皮层受累---大肠埃希菌
脑梗死---阴沟肠杆菌 脑脓肿---白色念珠菌感染
.
脑积水(hydrocephalus)
➢ 分布 --- 多为双側对称 ➢ 原因 --- 多见于化脑及IVH晚期 ➢ 分类 --- 非交通性:阻塞部位---室间孔;导水管;中央孔或侧孔
.
HIE-BGT病变
HIE3-39w-BGT 2d
8d 21d
.
BGT病变的预后
轻度异常 --- 晚发震颤 轻度或暂时性肌张力异常
中度异常 --- 痉挛性四肢瘫 头围正常;认知无障碍
重度异常 --- 痉挛或混合性四肢瘫 小头畸形;认知障碍 喂养困难;严重抽搐
富建华等.DWI在新生儿重度缺氧脑病早期评价中的意义.
脑白质损伤-出血(WMD-H)
9d 23d WMD-H-34w.
脑白质损伤- 软化(WMD-cPVL)
7d 40d PVH-cPVL-34w
.
脑白质损伤-dPVL (WMD-dPVL)
3d
14d
2m
7m
.
PVL病理变化
水肿期----囊腔形成前期----囊腔期----囊腔消失期
(1w)
(1-3w)
新生儿头部磁共振成像
广东东莞长安新安医院放射科
李士光
.
讨论内容
➢ 新生儿脑正常结构及常见病变信号 ➢ 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常规MRI比较 ➢ 新生儿常见脑损伤MRI表现及特点
.
正常脑内结构MRI信号
T1WI T2WI
皮层 髓鞘化 白质 脑脊液 颅骨 高高低低低 低低高高低
脂肪 高 高
T1WI
T2WI
惊厥是NCI最主要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找不到确切的发病原因 诊断必须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 多数患儿预后尚良好
富建华等.DWI在新生儿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意义及变化规律.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60
.
细菌性脑膜炎
(bacterial meningitis)
.
新生儿BM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