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自己做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家庭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家庭训练方法感觉统合家庭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走平衡木、马路沿或花池沿等方式,训练孩子的平衡感。
2. 蹦跳训练:让孩子在家中蹦跳,或玩捉迷藏等游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3. 滚毯子训练:让孩子平躺在垫子上,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 掷球训练:让孩子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5. 刷子脱敏训练: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底中心部位。
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6. 转椅游戏: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7. 互动式投篮:可以训练孩子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人互动的能力。
家长和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8. 上下楼梯训练:让孩子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有助于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成人站在孩子面前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
9. 双脚轮流跨过绳子: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有助于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必要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
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10. 单脚站立训练:让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有助于平衡能力的提高。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
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刚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以上是一些感觉统合家庭训练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加强孩子的感知能力、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各方面能力。
但每个孩子的状况不同,具体的训练方法可能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感统训练在家怎么训练

感统训练在家怎么训练
在家进行感统训练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感官整合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有助于促
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在家感统训练方法。
视觉刺激
•利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让孩子观察、辨认和整理。
•制作不同主题的图片卡片,让孩子观看并描述卡片中的内容。
•利用积木、拼图等视觉刺激物品,进行搭建和拼图游戏。
听觉刺激
•制作简单的声音盒,装入发出不同声音的物品,让孩子辨认不同声音来源。
•利用音乐、乐器等进行听觉训练,让孩子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和节拍。
运动刺激
•利用简单的器械如毛毯、气垫等,进行平衡训练,让孩子尝试站立、行走、跳跃等动作。
•利用橡皮圈、球、敏感垫等器械进行体感游戏,让孩子感受不同的触感和重力。
嗅觉与味觉刺激
•利用香料、水果、食物等进行嗅觉和味觉训练,让孩子识别不同的气味和味道。
•利用香薰、花卉等进行嗅觉刺激训练,让孩子感受不同的芬芳。
思维刺激
•利用拼图、拼字等游戏进行思维训练,让孩子动脑思考、解决问题。
•利用故事绘本、谜语、游戏等进行情景模拟,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
在家进行感统训练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指导,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训练方法,可
以有效帮助孩子提高感官整合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促进其身心发展。
希望家长们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家庭中的感统训练方法

家庭中的感统训练方法1、沿直线走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一条,用来走平衡木,让宝宝每天顺着木板的直线走来走去几次,可锻炼幼儿的胆量和平衡能力。
当然,户外的马路沿、花池边等,也可以当作直线练习平衡。
2、蹦球可以在家里做羊角球蹦跳,在蹦跳的基础上还可加入一些游戏,比如设定比赛路线,或者蹦着玩捉迷藏的游戏等等。
这个游戏可以练习他的大脑与肢体协调性,并且开发智力。
3、滚来滚去准备软硬适中的游戏垫,或者在床上,幼儿平躺将胳膊向上伸直,不停地滚来滚去,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
坚持五分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学会不断熟悉同一个动作,体会和感受学习的过程。
当然,这也要循序渐进,如果他不是特别乐意,可逐渐增加时间,爸爸妈妈共同滚来滚去,会增强他的兴趣。
4、推球幼儿趴在地上,将头抬起面对墙壁,双手抱球,向墙上推球,当球弹回再用双手接球。
这个方法每天可重复做100次,距离墙的间距按孩子的力量适当掌握就可以了。
这个训练是稍微综合的训练,坚持做效果比较好。
触觉方面1、多爱抚孩子:情绪稳定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均有赖安定的触觉系统,而爱抚是促进触觉系统,形成安定的有效方法;2、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让孩子能在地上自由爬行及接触周围物品,别老把婴儿放在学步车或婴儿车内,使其丧失爬行及用手触摸环境的机会。
3、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睡觉前,以手或柔软的手巾,轻轻地触压或按摩孩子地手、脚或背部。
4、对触觉迟钝的孩子,父母一方面可用软毛刷子耍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触摸玩具,让他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处理时要谨慎。
一般这种孩子通常有吸吮奶嘴、手指或手帕地习惯。
父母不要采用高压或恐吓的方式来纠正这些习惯,而应该先适度地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加强亲子间的关系,使孩子有安全感,在此前提下,才要求他们逐渐改掉这些习惯。
前庭平衡方面1、善于用摇篮。
2、多提供骑木马、坐电动玩具、滑滑梯、荡秋千、跳弹簧垫等活动。
家庭感统训练的方法

家庭感统训练的方法家庭感统训练是一种通过特定的物理活动和游戏来帮助儿童提高身体感知、平衡、协调和运动技能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活动和游戏,并与儿童一起参与其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家庭感统训练方法:1.摇晃游戏:选择一个宽敞平坦的区域,让儿童坐在一个大型的摇椅或者是大型的球上,家长可以轻轻地推动摇椅或球,让儿童感受到身体的晃动。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平衡能力和身体感知能力。
2.爬行游戏:在家中布置一些障碍物,家长可以引导儿童爬过这些障碍物,例如在地板上放置一些垫子或者小坡道。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锻炼平衡和协调能力,并提高肌肉的力量。
3.平衡游戏:在家中准备几个平衡器具,例如平衡球、平衡板等,让儿童在上面进行平衡训练。
家长可以引导儿童站在平衡器具上,让他们尽力保持平衡。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平衡和身体控制能力。
4.拉力游戏:选择一个适当的游戏器具,例如橡皮筋或者绳子,家长可以与儿童一起玩拉力游戏。
家长可以用橡皮筋或绳子将两个固定物体绑在一起,然后与儿童进行拉力比赛。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锻炼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5.扔接游戏:在家中选择一个开阔的区域,家长和儿童轮流扔球或者扔其他物体,然后尝试接住它们。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眼手协调能力和运动反应速度。
6.模仿游戏:选择一些家庭成员的动作,例如走路、跳跃、摇晃等,让儿童模仿这些动作。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锻炼肌肉力量和提高协调能力。
7.运动舞蹈: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运动舞蹈,例如儿童健身操等,让儿童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运动。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提高身体感知和协调能力,并增强心肺功能。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家庭感统训练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活动和游戏,并适当地进行。
在进行这些训练方法时,家长应注意儿童的安全和舒适程度,并适量调整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通过持续的训练,儿童可以逐渐提高身体感知、平衡、协调和运动技能,为他们的身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感统训练在家怎么训练

感统训练在家怎么训练
感统失调在家一般可以触觉、前庭平衡、弹跳等训练。
触觉训练一般通过梳头游戏、亚麻刷游戏和抓抓游戏等,增强皮肤和全身神经的敏感性,发梳游戏是用梳子间歇性刺激孩子的头发,亚麻刷游戏是用亚麻刷孩子的皮肤,抓挠游戏是用适当的力量抓挠儿童的腋窝或胸部。
感统失调家庭训练方法有以下几条:
1、触觉刺激训练,可以用干毛巾或丝绸等柔软的绸布,刷孩子的手臂、足部、胸部和背部,也可以用梳子刺激头皮,并且进行顺其自然的梳头训练,指导孩子顺应身体的动作;
2、前庭感觉刺激训练,让孩子两脚分开,左脚踏左边的圈圈,右脚踏右边的圈圈前进,通过走圈圈游戏强化孩子的视觉运动,双侧协调及平衡感的掌握能力;
3、本体感觉刺激训练,可以进行球类训练,比如趴地推球、对墙抛球、排球等,通过球类训练让孩子在家中玩小皮球,可以发展孩子的身体运动能力、注意力、双手和双脚的协调能力,对感统失调的孩子有很大好处。
孤独症家庭感统训练的基本方法

孤独症家庭感统训练的基本方法简单的家庭感统训练法(一)1、准备一个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
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
也可在室外,让孩子走马路沿、花池沿。
2、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
如果他蹦烦了,没有新鲜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他蹦着去找你、去捉你3、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
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4、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
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
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简单的家庭感统训练法(二)1.刷子脱敏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
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
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2.转椅游戏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难度设置:A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
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
3.照镜子游戏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
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4.鞋子走路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计画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
[page]简单的家庭感统训练法(三)1、视觉的训练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短暂,特别是目光对视有困难,追视能力弱等,我们在训练中进行:(1)看固定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
家庭中的一些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家庭中的一些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一、视觉统合的训练:1)、视觉集中训练1、双手抱住孩子的头,亲切的叫孩子的名字,并深情的看孩子让孩子做出反应。
(此项目训练1-3分钟)2、准备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玩具,培训者和孩子相对而坐。
孩子会东张西望,这时候培训者可以拿出准备好的食物或玩具,放到孩子的眼前,吸引孩子的目光,然后让孩子的视线随着食物或玩具移到目前应该让孩子完成的任务上.3、可以给予孩子观看彩色的万花筒。
(此项目可训练3-5分钟)2)、视觉追踪训练1、可以让孩子在运动中踢球,在这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学会按住滚动的球。
(此项目可训练5—8分钟)2、可让孩子用球扔向另一正在滚动的球。
(此项目训练3-5分钟)3、准备好一间无伤害的房间,一只手电筒.把窗关上,使屋内黑暗,培训者和孩子同在房间内,培训者打开电筒的开关,照向墙壁,然后叫孩子去抓墙上的光。
(此项目训练3-5分钟)4、视动训练。
(此项目训练5—10分钟)二、听觉统合训练:1、找寻声音。
(3-5分钟)2、模仿自然界的声音。
(7—8分钟)3、听动训练。
(5-10分钟)4、辨别声音。
(5-10分钟)三、触觉训练:1、通过不同的刷子、不同布质的毛巾,给予孩子适当的刺激,可于洗澡时进行.2、让孩子触摸不同的物件,让其辨别物件的大小、形状和质地等。
3、三温暖治疗。
让孩子辨别不同的水温.4、让孩子光着脚在地板上来回跑。
5、玩泥沙。
6、玩橡皮泥.7、三文治疗法。
在床上铺一层垫子,让孩子睡在上面,然后在孩子身上盖上被子并用身躯轻轻压在孩子身上(可训练10分钟)8、抓痒游戏.可适当通过音乐减轻孩子的紧张程度.9、冰袋游戏。
也可转换成热水和冷水。
如果孩子抵抗较多,可让孩子自己进行。
10、梳头游戏。
可用羽毛、毛巾等代替。
11、吹风机游戏。
可先让孩子穿较薄的衣服先吹,再到吹身躯。
注意孩子通常在脸部和头颈部肌肉会有较强烈的反应,不要勉强吹脸和头颈。
12、可让孩子在泳池里自行游动。
13、滚滚圈游戏。
家庭感统训练的方法

家庭感统训练的方法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12岁以前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很难改变,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最近显示中国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已经达到80%,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家长必须尽早预防自己的孩子出现感统失调的表现!【优加佳宝】感统训练中心给各位宝爸宝妈们整理出了一份家庭感统训练的方法:1.玩转棉被】准备:两条棉被,空旷干净的木地板处目的:锻炼孩子的身体控制能力和灵活性,增进亲子感情游戏方法:先把棉被铺在地板上,让孩子像钻山洞一样从这一头钻到那一头,然后让孩子躺在棉被上,把他像卷大饼一样卷起来(注意让孩子的头露在外面),卷好后,轻轻地把他推出去,让他在地板上翻滚。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样,也裹上被子,然后和孩子一起滚来滚去,并与他相互碰撞。
2.躺着踢球】准备:一个小皮球目的:锻炼孩子的平衡感和肌耐力游戏方法:让孩子仰躺在沙发上,双脚举高,家长把小皮球放到他的两脚之间,让他用力把球投掷出去。
起初为了锻炼孩子的耐力,可以先在他的脚掌上放一本书,然后数一二三再让他用力踢出去。
3.举乒乓球】准备:一副乒乓球拍,两个乒乓球目的:锻炼孩子的手部控制力,培养孩子的平衡感游戏方法:家长拿出球拍和乒乓球,让孩子分别把两个球放到两个球拍上,然后让孩子把两个球拍慢慢举起来,举过头顶,且不让乒乓球掉下来。
当然,让孩子做之前家长可以先做一次示范。
等孩子熟练后也可以和孩子进行比赛,看谁的最后掉下来。
提示:最开始玩的时候,游戏中的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也可以换成羽毛球拍和气球。
4.顶球】准备:绳子,小皮球,气球目的:锻炼孩子的跳跃能力与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游戏方法:家长先把小皮球用绳子悬挂在距离孩子十几厘米高的位置,让孩子双手向上跳,用头顶球,看看他在规定时间内可以顶多少次。
等孩子玩一段时间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用头来回顶彩色气球,两人一起努力,保持气球不掉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平衡木准备一个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
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
也可在室外,让孩子走马路沿、花池沿。
2•羊角球游戏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
如果他蹦烦了,没有新鲜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他蹦着去找你、去捉你。
3•身体滚动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
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4•接球游戏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
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
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5•梳头游戏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宝宝的头皮,顺势梳头。
也可以让宝宝在镜子面前自己动手,这对锻炼宝宝手指的精细运动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帮助。
6•抓痒游戏让宝宝躺在床上或沙发上,抓挠他的腋下、胸口,根据宝宝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和刺激的强度。
如果连一些常需接触他人的部位如手、臂、腿、背部等、也有强烈的反应,则需加强此游戏。
可用刷子、海绵等刺激,摩擦手、脚、全身。
7•篮中寻宝准备一个水果篮,篮子内放各种不同质感、不同重量的玩具,鼓励宝宝从篮中将玩具一一取岀,爸妈告诉宝宝玩具的名称,然后再将玩具一一放入篮中,反复2〜3次。
让宝宝多触摸各种玩具,在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时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8•箱中摸宝准备一个空纸箱,上面开一小口口的大小以能容宝宝的小手及内装的各种玩具进出为宜、,内装各种质地不同玩具或物体,如沙包、玻璃球、小动物玩具等等。
爸妈讲1种玩具或物品的名称,让宝宝手伸进去抓取出来,并能准确报出名称。
9•按摩足底把沙子、碎石子、毛毯、树叶等不同质地的东西铺在地上,让宝宝光着脚从上面来回走,使宝宝感受各种不同的触觉刺激。
另外,每晚睡觉前用温水泡脚后,爸妈用大拇指按压宝宝脚掌心,每只脚各按压i00次,不仅可训练触觉,还是一种保健按摩法,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疾病。
10.小飞机飞起来爸爸或妈妈仰面平躺,向上伸出胳臂,双手通过腋窝握住宝宝的前肩,并弯曲双腿用脚托住宝宝的腹部。
宝宝则颈部抬高,双臂张开,双腿并拢伸平,做成飞机模样。
这时,爸爸或妈妈可做前后左右的摇动,并说:“小飞机起飞了!n 也可以大人站在宝宝背后,双手拉着宝宝的双手,左脚抬高时身体向右边倾,左右脚轮流替换。
n・骑棉被马将棉被捆成一个圆桶状,让宝宝如同骑马一样骑在上面,左右摇晃时两臂伸直,或上下弹跳,因为有棉被垫着,所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让宝宝尽情跳动, 也可以用大枕头或大的靠背垫代替棉被。
12.四肢运动让宝宝平躺,大人分别抓住宝宝两腿、两手,上下屈伸、开合,左右摇晃各4个节拍;再抓住右脚,向左摇过左脚位置,接着换左脚、右手.左手同样运动,这种过中线的活动,对宝宝身体协调有很大帮助。
13.空中晃摇在床上铺有软垫或较鳳的棉被,爸爸或妈妈一人通过腋窝抓住宝宝的肩膀,一人抓住双脚,晃动儿下后,将宝宝轻轻丢向床铺,丢出时宝宝与床铺的距离不能超过10公分,也可让宝宝躺在棉被上,大人手分别抓住棉被4个角两边摇晃儿下后,将它丢向床铺。
可反复5〜8次。
14.摇小船大人双脚并拢双腿分开同宝宝面对面坐在地上或床上,让宝宝坐在大人脚上,和宝宝手拉手,胳膊伸直,大人的身体前后摇摆带动宝宝一起摇摆,并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身体,就像小船在水中起伏摆动前行,可做20~40次不等。
15 •水中游戏透过水的浮力及水温,刺激宝宝皮肤的神经,可以促进触觉信息的协调,所以水的游戏是感觉统合活动中用处最大的。
可以在水中放玩具,可以让宝宝边在水中玩,边用柔软的刷子刷身体,有助于触觉苏醒。
16.和皮球亲密接触宝宝躺着,将小皮球紧贴宝宝的皮肤从胸部滚到腹部、腿部再回到头部,滚动时要时而用力时而放松,给宝宝不同的感觉,也可以让宝宝坐在皮球上面弹动,让屁股感觉球的弹性。
17.爬山洞将硬纸板架在矮凳子或箱子上面,和家里的高椅子、桌子,做成好儿种高度、形态不同的组合,让宝宝俯卧或仰躺着山硕纸板或桌椅下面钻出来。
训练宝宝身体的灵活度,健全本体感觉。
根据室温及气候特点,每天选择两个左右的项th训练宝宝1小时,只要爸妈有毅力和有耐心。
1〜2个月就会看到效果18.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
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
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庭功能失调问题主要农现: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听而不见、久转不晕,平衡能力差,虽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门墙游戏方法1,充分爬行要训练宝宝爬行•,出生后28天内宝宝就具有爬行•反射,每天让宝宝俯卧几秒钟,先锻炼颈部肌肉,使他慢慢能抬头,用手抵住他的双脚,宝宝可趁势向前爬,会爬后再充分爬行3个月以上, 尽量不使用学步车。
可以专门准备•块地毯铺在地上,让孩/在上面爬,既保证了安全又使孩了有足够大的活动区域。
爬行不足的孩子走路容易摔跤、磕磕碰碰2, 摇晃游戏婴儿期家长妥多摇抱,也可以让宝宝多坐摇篮,强化孩了对自身重力感刺激的输入。
人•点的孩子要让他们玩荡秋千、走平衡木等游戏。
3, 飞机游戏由家长仰面平悄,向上伸出胳臂,双手顶住孩了•的前肩,并弯曲Xi(腿用脚托住孩/的腹部,孩f 则颈部抬高,双臂张开,双腿并拢伸平,做成飞机模样。
这时,可做前后左右的摇动4, 摇摆毛巾游戏用毛山将孩了•包在其中,由父母各拉•头,左右或上下摇动,也可在摆动时指示孩了向固定目标投球触觉过分敬感问题主要衣现:偏食、挑食,不爱吃菜:吃手或咬指甲;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陌生环境胆小、怕黑、粘人或紧张、退缩,不敢农现;对小伤小痛特别敬感:不合群或不会和别人玩,爱惹人。
1. 洗澡游戏在孩(能承受的范圉内,让孩了•感受不同的水温带来的刺激,可以主要由手来感受,家长也可先做示范,并观察孩子的农现。
2,梳头游戏用梳了的尖端刺激孩f的头皮,并顺其势梳头,也可以让孩了自己来,对手指的精细运动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帮助[font3,麻布刷身游戏用麻布以中等力度刷孩了的手臂、前胸、后背、足部,可以边讲故事或唱歌,保持轻松氛圉,以免孩子紧张。
也可用毛巾、海绵、软刷了等替代4,抓痒游戏让孩了悄在床或沙发上,抓挠他的腋下、胸口,依孩(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和刺激的强度。
如果连•些常需接触他人的部位也有强烈的反应,则需加强此游戏5,毛巾卷游戏找•条略微粗糙的人毛巾,将孩/整个卷起来,再轻轻滚动或下压,也可用双手轻轻抱紧孩/身体的各部位,强化各部位的触觉感受。
6,沙土游戏将淘洗干净的细沙放在人盆里,让孩/在里面玩耍,尤其要适当增加沙土与孩f身体的接触而。
沙土可由纸、树叶、米、豆等代替,此种游戏更适合在沙滩上进行,鼓励孩/在沙土中建立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7,垫上游戏让孩『在地毯上双手抱头,向左右两个方向滚动,对运动企划、触觉、自我形象都有益。
另外,还可练习前滚翻和后滚翻,对触觉、动作平衡、协调都有帮助。
&小刺球游戏用带突起的小刺球在孩身上滚动或轻压,四肢和前胸可以由孩/自己来完成,后背则由家长辅助进行本体感失调问题主要农现:动作协调能力差,笨手笨脚,做事拖拉、磨蹭,语言农达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极退缩、不敢农现游戏方法1, 从小抓起,多多活动要注意手指小肌肉的精细运动训练,可根据孩了年龄、能力等特点,自行设计抓、握、捏、扔等游戏,如摆积木、投球、捏橡皮泥等。
尤其应注重生汹自理能力的培养。
上幼儿园之前要学会洗手、擦脸、剪纸以及自己擦屁股。
之后要练习拿笔、拿筷了、系扣/、系鞋带等2, 球类运动对小肌肉、人肌肉协调以及反应速度、灵活性都很有帮助。
3岁左右的孩了妥训练他们拍皮球,要求他们左右手交替拍。
人-点的孩了可以训练他们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由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坚持下去,对注意力、手眼协调以及将来学习能力很有好处3, 多多农达为孩『捉供适宜的语言环境,多和孩/交谈、讲故事,鼓励孩/衣达自身的需要和感受,逐渐学会准确描述身边的事物,善于发农自己的看法,家长要尊重孩了的想法,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细小进步,进行表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4, 适当地让孩了参加家务劳动是培养意志力、贵任心、自信心,养成良好生酒习惯的有效途径。
4岁左右的孩了•有积极参与家务的要求,家长耍抓住这个时机,不能因为觉得孩/小或做得不够好就剥夺了他们练习的有利时机,包办代替只会导致孩了笨拙、懒惰、意志力差、缺乏自信以及没有资任心。
家长应耐心地教会孩了逐渐从事各种家务,并在•定程度上让孩犷长期承担某项任务总之,儿童早期耍多抚摸、多摇抱,尽量母乳喂养,多和孩子说话,多逗笑,增加语言信息刺激, 4岁之前不要限制孩了吮手、裹嘴、咬毛巾被,只要保持淸洁,唇部运动有利于语言的发展4岁之后,随着注盘力开始逐渐指向外界,上述问题会自行缓解。
要让孩了有机会哭,练习声带发音。
这些无疑都对语言的发育有利家长可以根据戶I己孩(的问题,参考上面的方法,自行制定•套重点明确、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 然后进行训练。
统合训练•般都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坚持去做,才会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当然,我们更希望感觉统合成为•种观念,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汹里面,因为它会给喜爱它的人们带来成长和希望、健康和快乐在家可以做的感统项Ll1. 与别人玩接球游戏;训练LJ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
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列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2. 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训练IJ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
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
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帮助给予: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3.能2步1级上楼梯;训练口的: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
难度设置:A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独自踏楼梯;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头指令“上!” ;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干果放在楼梯上,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
注意开始时可在每一梯级放干果,逐渐地,只在儿级楼梯或最后一级楼梯上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