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之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从中西政党制度的比较中看我国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浅谈从中西政党制度的比较中看我国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政党制度,应根据该国的国情做出合理的选择。

西方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

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

通过比较中西方的政党制度,揭示两者的差异性,明确我国的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选择具有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优越性,能够确保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方向,通过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巩固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

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中关于政党本质属性、结构类型及其活动规范的总称,它包括各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各政党和整个政治体系的关系等。

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中西政党制度的差异性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党制度都是多党制或两党制。

两党制国家也有多党长期合法存在、各政党法律地位平等、多党平行竞争,从这点看,两党制与多党制同类。

因此笔者将多党制、两党制作为同一类型的政党制度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对比,分析中西政党制度的一些主要差异。

(一)竞争与非竞争的差异。

实行多党制的国家,通常情况下,由不确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结成党派联盟,争取议会多数席位,组成联合内阁,从而取得执政地位。

两党制是指一些西方国家长期以来都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大党居超强地位,通过往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或在总统选举中取胜的方式,结果总是两党在若干年内相互轮流执政。

两党之外,也有其他众多政党合法存在,但都是些小党,其力量和作用长期无法与两大政党抗衡,议会、政府总是被两大党轮流控制。

意大利政治学家萨尔托里把政党制度分为“竞争性”和“无竞争性”两人类,·党制列入无竞争性,两党制和多党制列入竞争性。

国外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及其与中国的比较

国外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及其与中国的比较

美国学者莱斯利·里普森认为:“政党制度可能是现代人对政治艺术的最大贡献。

”[1]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政党,实行政党政治,并通过政党制度规范政党与社会、国家政权及其他政党之间的关系。

离开了政党制度,现代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就难以得到有效的运转。

苏东剧变后,由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五个,包括亚洲的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和拉丁美洲的古巴。

这五国的政党制度在性质上都属于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但就具体类型来说,中国和朝鲜实行共产党(朝鲜称劳动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越南、老挝和古巴则实行共产党(老挝称人民革命党)一党制。

本文拟对越、老、朝、古四国政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况作一梳理,并将其与中国政党制度作一比较分析。

国外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况越南1930年2月,胡志明将越南北、中、南部出现的印度支那共产党、印度支那共产联团和安南共产党统一起来,创建了越南共产党,同年10月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

该党于1945年通过“八月革命”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1951年2月改名为越南劳动党,1976年12月再度改名为越南共产党。

1986年12月越共开始实行“革新开放”并取得较大成就。

越共现有党员300多万。

1988年10月之前,越南除执政的共产党外,还存在两个民主党派:一个是民主党,成立于1944年,代表爱国和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民族资产阶级;一个是社会党,成立于1946年,代表爱国和进步的知识分子,其绝大部分成员分布在高等院校、大医院和科研机构。

这两个民主党派在越南争取国家独立和统一的斗争中,做出过贡献;在越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参政议政的作用。

可见,越共执政后,曾在较长时间内实行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但在1988年10月,越南的这两个民主党派却宣布停止活动,越共摘要:政党制度是民主政治得以运转的重要形式。

国外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包括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四国的政党制度,它们都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作业

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作业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的友党、参政党。

西方的政党制度存在不同形式,主要是两党制和多党制。

两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操纵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轮流执政,互相对峙的政党制度,主要国家有:英国(工党vs保守党),美国(民主党vs共和党),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由两个以上的主要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操纵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

主要国家有: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典,西班牙,土耳其,印度,阿根廷等。

它们都属于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

它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排斥和压制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中西方政党制度的共同点主要是它们都集中体现阶级意志,行使国家权力,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都争取和影响群众;中西方政党制度的区别则主要是经济基础、政党性质、党际关系的不同和政党使命的不同。

西方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中国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决定了西方各政党代表的是不同集团、阶层、派别、群体的利益,而中国政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党际关系上,西方政党间是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我国则形成了共产党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为参政党的领导与合作的模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

西方政党制度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政党制度的使命是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消除阶级差别、消除国家和政党。

中美政治制度比较

中美政治制度比较
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 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 2.政体:美国是总统制度,由选举人团选举,总统只 对宪法与选民负责, 中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府由他产生对他负责受他监督。主席由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选举 3.政党制度:美国是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制,中国是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4.美国是三权分立,中国是民主集中 5.国家形式:中国的国家形式是单一制,美国是联邦制
1.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势均力敌 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 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2.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核心:(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在共产党领导下 (3) 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 (4)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 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 制衡。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 主政治思想。
1.人民民主专政: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的政权。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的两个方面。
2.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凭借国家机器对无产阶级和 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它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 质。它是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制度后建立起来的,其经 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基本任务是保持 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对 外防御别国侵犯或有时侵犯别国,以维护和扩张本国资 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2.民主集中 :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 权的基本组织原则。它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统一,是在高 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的高度集中。
1.单一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 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 ,即全国 只有一部宪法,一首国歌,一面国旗。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中国政(一)制度和西方多制度的区别政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政制度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制度有根本区别。

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西方国家采取多制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现代意义上的政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后出现的,是适应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

当代中国政制度——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民国时期的多种政组织模式相互作用、一路走来的结果。

2、本质不同我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的。

我国的民主派已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的劳动者和拥护的爱国者的联盟,他们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的制度是多合作的基础,中国共产和各民主派间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各政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而奋斗。

一方面,中国共产同民主派的合作是长期的;另一方面,多合作反映了劳动者和爱国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体的差异性。

西方国家的多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它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也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名义上是多,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一制。

多制是资产阶级西方国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3、政间的关系不同在我国,中国共产与各民主派间是亲密合作的友关系,是执政和参政的关系。

我国的民主派有与共产合作的悠久历史。

中国共产和民主派进行各种形式的协商,民主派在议政和监督中起着重要作用。

民主派的许多成员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是名副其实的参政。

西方国家的多之间,是在朝和在野、执政和反对的关系,是政敌关系,不存在互助的合作关系。

4、功能和作用不同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服务于事业的。

各民主派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与讨论,反映各派所联系的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利益、意见和要求,充分体现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关于中美政治制度之比较

关于中美政治制度之比较

姓名:何悦玥班级:财管三班学号:110106104关于中美政治制度之比较中美政治制度具有着普适性与特殊性的典型特征。

一、政治制度(一)政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政治制度不是某些先哲们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政治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果。

人类学家摩尔根指出,“政治社会的建立则是文明伊始以后才有的事情”。

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

任何政治制度都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政治制度的涵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则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

社会中的制度多种多样,如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企业制度等,其中每一种制度都是在其领域内限制、调解、疏导某种特殊活动的行为模式和规范。

政治制度也不例外。

所谓政治制度是指为维护和增强公共利益,在社会政治领域中限制、调节、疏导各类政治实体的法律规定及政治规范的总和。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政治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即国体,指国家政权为哪个阶级所掌握;第二即政体,指政权的组织形式;第三指通常所说的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在组织制度和行为规范上的具体化。

二、中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现状一)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大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实行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政府制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法律、体制、规则和惯例。

我国现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宪法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西方政治制度异同

中西方政治制度异同

三、中西方政权组织形式对比
国家权力结构的三种模式
1. 行政高于司法权、立法权---君主立宪制 2. “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 3. 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议行合一”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在当代的主要形式是议会 君主制。 指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议会处于主导地 位,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一种政权组织形 式。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实行议会君主制的主要国家: 英国、日本、泰国、比利时、西班 牙、瑞典、挪威
• 一是以劳动人民不得危及资产阶级统治为 限度,否则将毫不留情地予以坚决镇压; • 二是用“金钱民主”取代了封建专制制度 下的等级特权,但仍然是以资本的统治为 基础和条件的; • 三是形式上、法律上的民主及其权利常常 被所限制和剥夺
二、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两党制 典型代表:英国、美国 多党制 典型代表:法国、日本、意大利
一党制缺点
• 由于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其他 政党无法有效干预错误方针的 制定。同时,任何政党作为团 体,有团体组织的特性,具有 饰非文过、伐功矜能的个体特 性。 • 基于执政地位的控制力,将受 到监督能力较弱,易产生腐败 和官位思想。 • 政策易倾斜一党的局部利益上, 民主程度地,政治缺乏活力
多党制优点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一党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一党制”不同于传统上的一党制, 是特有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其独特性。
一党制优势
• 可以指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个保 持政策的稳定性,而不受立场 不同,意识形态相异政党更替 的影响。 • 高效率,对出现的挑战和机遇 能够做出及时有效地反应,特 别是应对突发灾难事件时。 • 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以及避免 人才的浪费
总统 (行政权)

(完整版)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完整版)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在于三点。

政党制度不同,政体制度不同以及选举制不同。

而中西方经济最大的相同点在于都同为间接民主,西方的代议制与中方的代表制从本质上看都大同小异。

首先政党制度的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以英美为代表的两党制,另一种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多党制。

而中方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则为一党专政,即为一党制。

政党制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经济基础不同、代表利益不同和原则不同。

政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适应这种私有制而产生的。

我国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生产资料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尽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从而导致了代表利益的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而多党制、两党制则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

因此,西方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的政党体制则是从根本上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因此,我国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西方是以主权在民为基本原则,而我国则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原则。

其次政体制度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国家多为共和制。

中国政体的运作方式、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西方有三权分立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应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

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大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西方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上。

最后选举制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

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之比较研究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政治制度的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具体地、历史地分析比较这两种政治制度,有助于我们在比较研究鉴别的基础上更好的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从而显示出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有着西方政党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和完善这一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制,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党制度主要是指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制度性规定和运行方式,包括政党的地位、政党同政权的关系以及政党之间的关系等。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当今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国家政党制度一般采用多党制或两党制。

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有根本区别。

对中西政党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借鉴西方政党制度,对我国的现代国家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认识这些区别对我们立足中国国情,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的多党合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差异( 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政党制度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基础上,由一定时期的阶级关系、阶级力量对比和阶级斗争形势等因素综合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它是一个国家国情的客观实际的产物。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形成的, 是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资产阶级政党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代表其他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党只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陪衬和利用对象。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一些西方国家形成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其他政党为辅的多党制 。

如法国、意大利, 一般采用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为主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联合内阁的形式共同执政; 英国和美国, 形成了两大资产阶级政党垄断政权的格局, 建立了所谓的两党制。

究竟选择多党制还是两党制 是由西方国家自身的社会条件而定的。

多党制和两党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体现,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充分保障了资产阶级尤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我国在辛亥革命后, 曾试图实行西方式的多党竞选和议会内阁制,结果是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1927年后建立的国民党一党制,于1949年随国民党政权垮台而告失败。

实践表明,西方式多党制和国民党的一党制均不符合中国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注定是要失败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

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体制正式形成。

我国民主党派主要产生于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各民主党派曾试图走西方式道路,但在国民党残酷迫害民主人士的严峻形势面前,各民主党派经过反复的探索与思考,逐渐抛弃了中间路线,抛弃了对国民党不切实际的幻想,走向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因此,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中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产物,是中国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是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 1] ( P205)(二)、社会经济基础不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资产阶级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是大垄断集团利益矛盾和资产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势力长期激烈斗争的产物,并以坚持资产阶级专政,坚持资本主义制度为政治基础,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经济生活的自由竞争,产生了多元的社会经济利益,多党制或两党制的产生是经济私有化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西方政党制度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也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名义上是两党或多党,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一党制,从根本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有什么好处?那种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 1] ( P205)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实质是反映社会主义条件下,各部分劳动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异性。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在政党制度上只能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否则国家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改变。

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我国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他们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在具体利益和要求上也存在差异,因而各民主党派在与共产党一起维护共同利益的,同时,也反映和维护了各自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

我国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在新时期已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联盟,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多党合作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间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各政党都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把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党的多次代表大会和重要决议强调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政党存在的作用、范围、方式和目标不同西方的政党活动的范围主要在议会里面,主要体现在竞选上政党协助选举。

西方政党活动的目标就是推出候选人争取本党候选人在选举中能获胜,能够达到控制政府或进入议会的目的,政党越来越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选举工具,无论在作用、方式上都很单一。

如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大选年才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大选结束后,政党的使命也就结束了,直到下一个大选年。

西方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历史唯心主义,最高纲领是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西方从事政党活动的,主要是职业政治家和专业人士,他们是资产阶级尤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而我国各政党之间协商共事、广泛合作,根本不存在竞选问题,并且有一整套具体的制度和措施保证协商和合作的进行。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的,有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和有成就、有代表性的人士。

我国政党制度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基本路线为政治基础,政党活动的目标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总目标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人民内部的利益差异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来协调,而在资本主义的政治学里,从根本上说是谈不到政治协商,更不可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2](四)、政党之间的关系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既有资产阶级政党,又有劳动阶级的政党,还有其他各式各样成分复杂的政党。

各政党之间主要是竞争对抗关系,党派斗争非常激烈。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上少数资产阶级大党起主导作用。

通过竞选,一个主要的资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独立或联合其他政党执政,没有执政的政党就成为在野党或反对党。

政党之间有时也有合作,但合作关系不稳定,是相对的,其相互竞争对立是基本关系。

尤其在竞选时,为了争取选票,争取执政地位和议员席位,各党互相攻击,互揭丑闻,捏造事实丑化政敌,甚至大打出手。

有时暂时合作、联合对付其他政党,而一旦利益冲突,或分赃不均时,彼此又表现为势不两立的敌对态势,其临时的合作关系极其脆弱。

我国政党制度中的政党关系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我国的多党合作具有以下特点: ( 1)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的一致拥护,是宪法规定的,在政协章程和各民主党派章程中明确的。

( 2)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外交等各领域参与国家各项事务。

民主党派人士在各级政府、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个机构担当重要职务,广泛参与国家管理。

( 3)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地位平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思想上和方针政策上的领导,两者并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

各政党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 4)我国的多党合作具有长期性。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而共同努力。

多党合作的长期性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充分保障意。

[ 4] ( P387)由于资产阶级政党打着民众利益的旗号,也在一些非根本利益上一定程度体现了民众利益,这进一步掩盖起资产阶级专政的。

(五)、政党制度的民主本质不同民主是一种政治形态,是与一定的阶级统治所决定的国体和政体相适应的。

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民主。

除原始民主外,民主是带有阶级性的,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被统治阶级没有真正的民主权利。

西方资产阶级政客、学者经常为西方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民主大唱赞歌,西方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俨然成了民主的化身。

资本主义民主与封建主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是假民主之名以掩盖和粉饰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政党竞争和多党轮流执政,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互相争夺、互相制约、互相妥协,是欺骗和麻痹劳动人民的政治形式。

不论是两党轮流执政,还是多党联合执政,都改变不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所谓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不是劳动人民的民主。

列宁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是富人的民主,是骗局、虚假和伪善。

[ 3] ( P712)西方政党选举花费巨大,动辄耗资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如果没有垄断集团的资助,政党难以负担起巨额的竞选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