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班优秀主题教案《好吃的馄饨》

合集下载

吃云吞教案

吃云吞教案

吃云吞教案云吞是中国传统的著名小吃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云吞的制作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吃云吞教案”。

教案目标:1. 了解云吞的历史、起源和特点。

2. 学习云吞的制作过程并掌握其中的关键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云吞的制作。

4.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云吞馅料和包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云吞及其历史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云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云吞的特点和受欢迎程度。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云吞的个人喜好和体验。

第二步:讲解云吞的制作过程详细讲解云吞的制作过程,包括云吞皮的制作、馅料的选择和准备、包馅的方法等。

同时,介绍云吞的不同变种,如炸云吞和汤云吞,并提供相关制作技巧。

第三步:分组制作云吞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块工作台和所需材料。

引导学生团队合作,按照步骤制作云吞。

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云吞品尝及评价等所有小组完成云吞制作后,组织品尝和评价活动。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制作云吞的感受和想法,品尝其他小组制作的云吞,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对云吞的认识和品尝能力。

第五步:拓展创新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制作不同口味和形式的云吞。

可以提供一些特殊的馅料和包法供学生选择,让他们发挥创新思维,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云吞。

教案评价:通过“吃云吞教案”的实施,学生不仅了解了云吞的历史和制作过程,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际动手制作,他们不仅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还增加了对食物的认识和掌握。

此外,通过云吞的品尝和评价,学生之间的交流得到促进,增进了友谊和团队合作。

通过拓展创新环节的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和培养。

总之,“吃云吞教案”既使学生认识了云吞的历史和特点,也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一教学活动既有趣又富有。

幼儿园大班《好吃的馄饨》主题教案

幼儿园大班《好吃的馄饨》主题教案

一、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馄饨的制作过程和食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制作馄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三、教学内容:1. 馄饨的制作过程:讲解馄饨的由来,展示馄饨的制作过程,包括和面、擀皮、包馅、煮馄饨等步骤。

2. 馄饨的食材:介绍馄饨的主要食材,如面粉、馅料(猪肉、虾仁、蔬菜等),让幼儿认识并了解这些食材的来源和营养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馄饨的制作过程和食材,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馄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每一个步骤。

3. 实践法:幼儿动手制作馄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4.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馄饨制作材料(面粉、馅料、厨具等)、馄饨图片、食材图片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桌椅摆放整齐,热水供应充足。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五)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继续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馄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激发幼儿对馄饨的兴趣。

2. 讲解馄饨的制作过程和食材: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馄饨的制作过程,介绍馄饨的食材,让幼儿了解并认识这些食材的来源和营养价值。

3. 演示馄饨的制作过程:教师现场演示馄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每一个步骤。

4. 幼儿动手制作馄饨: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分组进行馄饨的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煮馄饨:将幼儿制作的馄饨煮熟,让幼儿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评价幼儿对馄饨制作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食品店或市场,了解馄饨的制作过程和销售情况。

2. 邀请家长参与馄饨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家庭情感。

第五讲好吃的馄饨教案

第五讲好吃的馄饨教案

平湖市技工学校周六假日活动教案
二、比一比,赛一赛
分组进行包馄饨比赛。

1、提前分组并准备物品。

(六个小组,)
2、分两次进行。

优胜小组每位学员加2个学分。

四、课堂小结
1、课程内容的回顾
2、比赛情况点评
教学
反思
包馄饨是学生多次要求之后安排的一堂实践操作课。

课堂上先介绍了馄饨的历史、名字的由来,学生比较感兴趣,同时也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

然后进行包馄饨比赛,要求每人至少学会两种包法,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本次课总体效果较好,学生热情较高。

好吃的馄饨DIY教案

好吃的馄饨DIY教案

好吃的馄饨DIY教案馄饨是一种很常见的中式料理,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变化和口味,而且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种类的馄饨可以选择。

可是,对于那些喜爱自己亲手DIY食物的人来说,是否已经掌握了如何做馄饨的技能呢?今天,我们将会为大家介绍一份好吃的馄饨DIY教案,帮助大家学习如何用简单的食材和烹饪方法做出美味可口的馄饨。

材料准备:1、馄饨皮2、馅料(可以自由选择各类食材,如酸菜猪肉馅、韭菜猪肉馅、虾仁馅等)3、食用油、酱油、盐、味精、生抽、香油、葱、姜、蒜等调味品4、葱花、香菜、辣椒油等可按需加入制作步骤:1、准备好馄饨皮可以在超市里买到现成的馄饨皮,如果想要DIY自制馄饨皮的话,也可以使用面粉和水自制。

将面粉倒入碗中,加入水搅拌均匀,揉成面团后餍面20-30分钟,再剖小块,擀出馄饨皮即可。

2、准备馅料按照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馅料,可以选择猪肉、牛肉、羊肉等肉类,也可以选择海鲜、蔬菜等食材。

将馅料放入碗中,加入调味品一起拌匀,这里我们可以使用酱油、盐、味精、葱、姜、蒜、生抽、香油等调料来调味,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适量添加。

3、包馄饨将馄饨皮放在手心中,将馅料捏成小团放在馄饨皮的中央,然后用手指在馄饨皮边缘慢慢地捏成褶子,将馄饨皮包住馅料,使馄饨成形。

4、煮馄饨将煮水放入锅中,加入一点食用油,煮开后将馄饨放入锅中,煮到馄饨浮起来,并且馅料变熟即可。

5、调味将煮好的馄饨放在盘中,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葱花、香菜、辣椒油等调料进行搭配和调味。

好了,以上就是一个好吃的馄饨DIY教案,相信大家能够通过这个简单的教程学会做馄饨。

无论是作为自己的早餐,还是下午茶汇聚朋友的美食,都能够在馄饨里找到心灵的满足。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去尝试更多的馄饨口味和花样,让自己的生活不再单调、枯燥,并且享受到食物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好吃的馄饨(三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好吃的馄饨(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好吃的馄饨(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好吃的馄饨一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学雷锋二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寻找身边的花纹三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好吃的馄饨一(一)活动主持者:教师(二)活动对象:大班幼儿及家长、教师(三)活动时间:xx月xx日(四)活动地点:xxx(五)活动目标1、教幼儿练习用皮子双手包馄饨的技能。

2、感受劳动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3、增强幼儿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4、让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六)活动准备1、皮子、肉、菜、2、碗、筷子、勺子、锅等3、各种图片(并储存于电脑中)4、教师提前发放邀请函把活动安排告诉家长。

(七)活动的具体步骤与过程1、7:30―8:10观摩幼儿做操2、8:10―9:00观摩幼儿区域活动3、9:00―9:20幼儿吃牛奶、点心4、9:20―10:00幼儿包馄饨活动a、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包馄饨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如买菜,买肉,摇肉,洗菜,切菜,和馅等。

并了解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注意点(切菜和和馅教师可以当场操作演示给幼儿看)b、幼儿学习包馄饨(1)教师询问幼儿如何包馄饨(2)幼儿个别讲述自己包馄饨的方法。

教师进行小结,边演示边讲解方法:先将皮子平放,放上馅,然后对折成长方形,把边捏紧,以防漏馅,最后转个身把两个角粘牢。

(3)幼儿尝试制作,比一比谁在半小时内包的最好、最多,满足幼儿自己尝试的愿望,在活动中感受包馄饨的乐趣。

5、10:00―10:20参观、评奖、颁奖a、组织幼儿、家长相互参观彼此的作品。

b、班级自行组织评奖c、集体颁奖(每班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6、10:20―10:40幼儿观看下馄饨,和家长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学雷锋二活动目标:1、知道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

2、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做好事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保证活动场地的安全、有关雷锋的视频、认识雷锋以及相关的事迹。

幼儿园吃大混沌教案

幼儿园吃大混沌教案

幼儿园吃大混沌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探索美食文化——吃大混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美食——大混沌的由来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不同食物的兴趣和尝试新食物的勇气。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大混沌的由来和特点。

2. 通过制作大混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大混沌的制作材料:面粉、水、馅料(例如:肉馅、蔬菜馅等)。

2. 制作工具:擀面杖、刀具、案板等。

3. 幼儿园的厨房设备和用具。

4. 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介绍大混沌的由来和特点。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们展示大混沌的样子,并问他们是否尝试过这种食物。

2. 介绍大混沌的由来和特点,例如:大混沌是中国传统的汤饺,形状像月亮,有各种不同的馅料。

实践活动:1. 分组让幼儿们参与制作大混沌。

每个小组由3-4名幼儿组成,每个小组分配相应的食材和工具。

2. 教师指导幼儿们将面粉和水混合,搅拌成面团。

3. 引导幼儿们将面团擀成薄片,并使用刀具将面片切成小块。

4. 每个小组的幼儿轮流将馅料放在面片上,并将面片合拢,捏紧封口。

5. 教师协助幼儿们将制作好的大混沌放入蒸锅中蒸熟。

6. 蒸好的大混沌取出后,让幼儿们品尝自己制作的成果。

总结活动:1. 与幼儿们一起回顾制作大混沌的过程,并询问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 引导幼儿们讨论大混沌的味道和口感,以及他们对这种传统美食的喜好程度。

3. 结合教材或其他资源,让幼儿们了解其他中国传统美食,拓宽他们的食物知识。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们一起制作大混沌,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们参观当地的餐馆或市场,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各种美食。

3. 在幼儿园的食谱中增加更多的传统美食,让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元素。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制作大混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大混沌制作过程和口感的理解。

美食馄饨教案

美食馄饨教案

美食馄饨教案馄饨是一道经典的中国传统美食,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它外形美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了中国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正宗的馄饨,下面是一份简单的美食馄饨教案。

材料准备:1.肉馅(猪肉、鸡肉或牛肉);2.蔬菜馅(韭菜、虾仁、香菇等);3.饺子皮(可在超市购买);4.糖、酱油、盐、生抽、醋、白胡椒粉、葱姜蒜;5.花生油。

步骤一:准备肉馅和蔬菜馅1. 将猪肉剁成肉泥,或选择其他喜欢的肉类制作成馅料。

2. 将蔬菜洗净切碎,与肉馅混合均匀。

3. 加入适量的盐、糖、生抽、白胡椒粉,用力搅拌至馅料蓬松。

步骤二:包制馄饨1. 将饺子皮一片一片铺在案板上。

2. 取一勺馅料放在饺子皮中央,将皮对折合上,收口捏紧。

3. 沿着饺子皮的两侧边缘用手指轻轻按碾,然后将两端封口。

步骤三:烹饪馄饨1. 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适量的盐和油,水烧开后放入馄饨。

2. 用中小火煮熟馄饨,直到馄饨漂浮在水面上即可。

3. 关火,将煮好的馄饨捞出,装入碗中。

步骤四:配制调料1. 准备葱姜蒜,切末备用。

2. 在碗中加入适量的酱油、蒜末、葱姜末、醋,拌匀成调料。

步骤五:品尝馄饨1. 将调料浇在馄饨上,搅拌均匀。

2. 美味的馄饨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作为小吃搭配饭菜。

馄饨是一道非常灵活的美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

可以选择喜欢的蔬菜加入馅料中,增加口感和营养价值。

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搭配不同的调料,如麻辣酱、花椒油等,增加风味的变化。

此外,烹饪时要注意火候掌握,不要过熟或过生。

总之,馄饨是一道简单又美味的传统中式美食,通过上述步骤的指导,相信大家都可以轻松烹饪出美味可口的馄饨。

不。

幼儿园大班《好吃的馄饨》主题教案

幼儿园大班《好吃的馄饨》主题教案

幼儿园大班《好吃的馄饨》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馄饨的制作过程和食材,知道馄饨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美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馄饨。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食物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食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馄饨的制作过程和食材。

难点:学会制作简单的馄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馄饨图片、食材图片、制作馄饨的视频或图片。

2. 材料:馄饨皮、馅料(猪肉、虾仁、蔬菜等)、调料(酱油、醋、蒜泥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馄饨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猜一猜这是什么食物。

2. 讲解:介绍馄饨的制作过程和食材,讲解馄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示范:播放制作馄饨的视频或图片,让幼儿观看并理解制作过程。

4. 实践:分组进行馄饨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5. 品尝:让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馄饨,分享制作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馄饨制作过程和食材的掌握情况。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制作馄饨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评价他们的制作水平。

3. 情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品尝馄饨时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食物的热爱程度。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厨房,了解馄饨的制作全过程,增进他们对食物的认知。

2. 邀请家长参与制作馄饨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在制作馄饨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

2. 提醒幼儿在品尝馄饨时要小心,避免烫伤。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九、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馄饨的制作过程和食材。

2. 鼓励幼儿尝试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制作馄饨,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了馄饨的制作过程和食材,学会了制作简单的馄饨,并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好吃的馄饨》
1、教幼儿练习用皮子双手包馄饨的技能。

2、感受劳动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3、增强幼儿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4、让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1、皮子、肉、菜、
2、碗、筷子、勺子、锅等
3、各种图片(并储存于电脑中)
4、教师提前发放邀请函把活动安排告诉家长。

1、7:30―8:10观摩幼儿做操
2、8:10―9:00观摩幼儿区域活动
3、9:00―9:20幼儿吃牛奶、点心
4、9:20―10:00幼儿包馄饨活动
a、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包馄饨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如买菜,买肉,摇肉,洗菜,切菜,和馅等。

并了解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注意点(切菜和和馅教师可以当场操作演示给幼儿看)
b、幼儿学习包馄饨
(1)教师询问幼儿如何包馄饨
(2)幼儿个别讲述自己包馄饨的方法。

教师进行小结,边演示边讲解方法:先将皮子平放,放上馅,然后对折成长方形,把边捏紧,以防漏馅,最后转个身把两个角粘牢。

(3)幼儿尝试制作,比一比谁在半小时内包的最好、最多,(教案出自:教案网)满足幼儿自己尝试的愿望,在活动中感受包馄饨的乐趣。

5、10:00―10:20参观、评奖、颁奖
a、组织幼儿、家长相互参观彼此的作品。

b、班级自行组织评奖
c、集体颁奖(每班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6、10:20―10:40幼儿观看下馄饨,和家长一起品尝自己的劳
动成果。

(幼儿教育)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