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石蜡切片步骤-使用
石蜡切片及其HE染色(2014.7.29)

二、HE染色
1、脱蜡:二甲苯I(5分钟)、二甲苯II(5分钟)。【注:烘烤后的切片放至恢复室温后才可脱蜡,一般1~2小时即可。-20℃保存的切片也应恢复至室温后脱蜡,约15~30分钟即可。】
2、复水:100%乙醇(2分钟)、95%乙醇(1分钟)、80%乙醇(1分钟)、75%乙醇(1分钟)、蒸馏水(2分钟)。
5、摊片、烤片:将睾丸石蜡组织块切成5微米厚的薄片。摊片前先铺于30%乙醇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铺于37℃的水浴锅中,待蜡片将要完全展开前用已挂胶处理的玻片平整捞起。之后应立即放入60~65℃的烤箱中烤片,约1~2小时即可见石蜡成滴变干。烘烤后的玻片恢复至室温后放入-20℃冰箱中保存。【注:应密切控制水中展片时间,避免时间过长造成组织分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苏木素染液染色20~30秒,自来水冲洗。
4、分化液分化60~90秒,依苏木素染色深浅而定,自来水冲洗。
5、观察颜色深浅按需返蓝,即浸泡于1%氨水中片刻,时间依颜色深浅而定。
6、伊红染液染色1分钟。自来水冲洗。
7、常规脱水,透明,封片:95%乙醇I(1分钟)、95%乙醇II(1分钟)、100%乙醇I(1分钟)、100%乙醇II(1分钟)、二甲苯I(1分钟)、二甲苯II(1分钟)、中性树胶封固。镜下观察。
2、透明:酒精-二甲苯(1:1)浸泡(15分钟)、二甲苯I(5分钟)、二甲苯II(5分钟)。【注:最后一步时间可作适当调整,待组织变为透明黄色物体时立即取出】
3、浸蜡:A缸(25分钟)、B缸(20分钟)、C缸(25分钟)。【注:A、B和C三缸中石蜡熔点为56~58摄氏度】。
4、包埋:组织用C缸中的石蜡包埋。浇蜡过程中须确保石蜡处于液态,且应一次浇注成型。【注:包埋后的石蜡块置于通风处36~48小时后放于-20摄氏度冰箱中保存。切片时可取出用碎冰装盛。切片过程中若发现蜡块软化,可将蜡块切面冰敷片刻后继续切片。】
石蜡切片、HE、免疫组化步骤

石蜡切片、HE、免疫组化实验一:取材及石蜡切片的制作(本次取材为小肠、膀胱、子宫、宫颈)①取材:小鼠脱颈处死后,应立即找到自己所需的组织器官,用一张滤纸将所需器官放在其上(可以加一些生理盐水在上面,防止干了),修去多余的脂肪、系膜等不要的组织,根据不同器官切成合适大小的形状(如小肠应切成1cm长度的长柱形)。
将切好的组织装于冻存管中,加入4%的PFA(PFA的作用是保护蛋白,防止蛋白降解)固定过夜(固定时间不能超过24h,如果24h后不能完成脱水工作,可以先50%、70%酒精脱水后,置于4℃冰箱保存。
)①脱水(目的是为了使组织从水相置换到有机相)(根据不同的组织,脱水时间不同):将PFA中的组织取出,放入组织盒(组织盒子应尽量选择小格子,防止组织脱水过程中掉出来),一个组织盒可以放4~8个组织小块,切一张与格子大小合适的纸条一并装入,做好标签,防止后期辨认不出具体组织(只能用铅笔写,中性笔会被酒精脱去)。
使用自动脱水机进行脱水,设定程序为:酒精50%、70%、80%、90%(各20min)、无水乙醇(30min/次,两次)、酒精二甲苯混合物(1:1)20min、二甲苯20min(两次)、二甲苯石蜡混合物(1:1)30min、石蜡①1h;脱水结束后,取出组织盒,置于石蜡①中1h(石蜡应提前融化,且不能凝固,放在70℃烘箱中)。
①包埋:用4X6cm的小纸条根据小木块形状,叠成盒子(盒子最好四边叠平,不要左右不平,便于放融化的蜡进去后能得到比较好的形状,最好不要漏),取一个盒子,将融化的石蜡①倒入,在其快要凝固的时候,将组织按照所需的形状,摆正(如小肠切成的小柱子应立起来,便于后面切片的时候,可以切到所需的形状),再用做好标记的长纸条贴着盒子壁固定(为了包埋后识别组织,且不能将纸条放在蜡块中央,后期不好取出,会损坏刀片),倒蜡之前,可以将盒子放在铁皮或小铁块上(能够让石蜡更快凝固。
),每次用镊子拿组织或摆正组织之前,先烧一下(能够更好摆正组织块,可以随时调整组织位置)。
H.E染色概念、定义及操作步骤

He染色介绍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简称HE染色法,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染色分类易于被碱性或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碱性( basophilia )和嗜酸性( acidophilia ) 。
组织内的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它们有不同的等电点。
在普通染色法中,染色液的酸碱度为pH6左右,细胞内的酸性物质如细胞核的染色质、腺细胞和神经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及透明软骨基质等均被碱性染料染色,这些物质称为嗜碱性。
而细胞质中的其它蛋白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嗜酸粒细胞的颗粒及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等被酸性染料染色,这些物质称为嗜酸型。
如果改变染色液的酸碱度,pH值升高时,则原来被酸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可变为嗜碱性;pH值降低时,原来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则可变为嗜酸性。
所以说染色液的pH值可以影响染色的反应。
去氧核糖核酸(DNA)两条链上的磷酸基向外,带负电荷,呈酸性,很容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精碱性染料以离子键结合而被染色。
苏木精在碱性溶液中称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伊红Y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酸性染料,在水中离解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与蛋白质的氨基正电荷的阳离子结合使胞浆染色,细胞浆、红细胞、肌肉、结缔组织、嗜伊红颗粒等被染成不同程度的红色或粉红色,与蓝色的细胞核形成鲜明对比。
伊红是细胞浆的良好染料。
由于组织或细胞的不同成分对苏木精的亲和力不同及染色性质不一样。
经苏木精染色后,细胞核及钙盐粘液等呈蓝色,可用盐酸酒精分化和弱碱性溶液显蓝,如处理适宜,可使细胞核着清楚的深蓝色,胞浆等其它成分脱色。
再利用胞浆染料伊红染胞浆,使胞浆的各种不同成分又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粉红色。
故各种组织或细胞成分与病变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均可显示出来。
染色结果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鲜明的蓝色,软骨基质、钙盐颗粒呈深蓝色,粘液呈灰蓝色。
H.E染色概念、定义及操作步骤

He染色介绍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简称HE染色法,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染色分类易于被碱性或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碱性( basophilia )和嗜酸性( acidophilia ) 。
组织内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很多,它们有不同的等电点。
在普通染色法中,染色液的酸碱度为pH6左右,细胞内的酸性物质如细胞核的染色质、腺细胞和神经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及透明软骨基质等均被碱性染料染色,这些物质称为嗜碱性。
而细胞质中的其它蛋白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嗜酸粒细胞的颗粒及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等被酸性染料染色,这些物质称为嗜酸型。
如果改变染色液的酸碱度,pH值升高时,则原来被酸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可变为嗜碱性;pH值降低时,原来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则可变为嗜酸性。
所以说染色液的pH值可以影响染色的反应。
DNA两条链上的磷酸基向外,带负电荷,呈酸性,很容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精碱性染料以离子键结合而被染色。
苏木精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伊红Y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酸性染料,在水中离解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与蛋白质的氨基正电荷的阳离子结合使胞浆染色,细胞浆、红细胞、肌肉、结缔组织、嗜伊红颗粒等被染成不同程度的红色或粉红色,与蓝色的细胞核形成鲜明对比。
伊红是细胞浆的良好染料。
由于组织或细胞的不同成分对苏木精的亲和力不同及染色性质不一样。
经苏木精染色后,细胞核及钙盐粘液等呈蓝色,可用盐酸酒精分化和弱碱性溶液显蓝,如处理适宜,可使细胞核着清楚的深蓝色,胞浆等其它成分脱色。
再利用胞浆染料伊红染胞浆,使胞浆的各种不同成分又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粉红色。
故各种组织或细胞成分与病变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均可显示出来。
染色结果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鲜明的蓝色,软骨基质、钙盐颗粒呈深蓝色,粘液呈灰蓝色。
石蜡切片步骤

石蜡切片基本步骤(一)取材和固定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材料。
将整个虫体或虫体的内部器官(如肠道、马氏管、唾液腺等)取出后,立即投入固定液。
取材大小:0.5cm×0.5 cm×0.2或者1.0 cm×1.0 cm×0.2,厚度不宜超过3mm。
固定液:2.5%的戊二醛固定液,Bouin氏液,10%甲醛等。
固定时间:4ºC固定24小时。
注意事项:取材:1.勿使组织块受挤压切取组织块所用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切割。
夹取组织时,镊子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取材时,组织块可稍大一点,以便在固定后,将组织块的不平整部分修去。
2.选好组织块的切面应熟悉器官组织的组成,并根据观察目的来确定纵切或横切。
3.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等,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再入固定液。
4.切除(清除)不需要的部分特别是组织周围的脂肪等,应尽可能清除掉,以免影响以后的程序和观察。
固定:1.材料新鲜取出组织后须立即固定。
否则时间相隔过久,体积就要收缩变形或发生自溶现象。
2.抽气生物组织常有气体的存在,使材料不能沉入固定液中,抽气使得固定液有效渗入。
真空泵抽气或者用空针管抽气。
昆虫整体固定,固定前用解剖针刺数个小孔,以利用固定液渗透。
3.固定剂用量一般为组织体积的10~20倍。
勿使组织贴于瓶底或瓶壁,以免影响固定剂的渗入。
4.避免阳光尽可能避免接触阳光以免失去固定作用。
5.加速固定轻轻摇动盛器使组织移动有利于固定液渗入,对长期固定的标本可经常更换固定液。
(二)洗涤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的组织:0.2M, pH7.2磷酸缓冲液漂洗三次,每次10minBouin氏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直接入70%酒精更换数次即可脱水,注意苦味酸。
甲醛固定的组织:直接投入50%或70%酒精脱水,不经水洗。
但如果在甲醛中时间过长,则仍应当用流水冲洗。
陈旧性标本和混合性固定液应及时洗涤,有利于脱水、切片和染色。
HE染色

结果的判断
实验结果
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鲜明的蓝色,软骨基质、钙盐颗粒呈深蓝色,粘液呈灰蓝色。细胞浆被伊红染成深浅不 同的粉红色至桃红色,胞浆内嗜酸性颗粒呈反光强的鲜红色。胶原纤维呈淡粉红色,弹力纤维呈亮粉红色,红血 球呈橘红色,蛋白性液体呈粉红色。
着色情况与组织或细胞的种类有关,也随其生活周期及病理变化而改变。例如,细胞在新生时期胞浆对伊红 着色较淡或轻度嗜碱,当其衰老时或发生退行性变则呈现嗜伊红浓染。胶原纤维在老化和出现透明变性时,伊红 着色由浅变深。
H-E染色评定标准:
(1)切片完整,厚度4-6微米,厚薄均匀,无皱褶无刀痕;
(2)染色核浆分明,红蓝适度,透明洁净,封裱美观。
谢谢观看
由于组织或细胞的不同成分对苏木精的亲和力不同及染色性质不一样。经苏木精染色后,细胞核及钙盐粘液 等呈蓝色,可用盐酸酒精分化和弱碱性溶液显蓝,如处理适宜,可使细胞核着清楚的深蓝色,胞浆等其它成分脱 色。再利用胞浆染料伊红染胞浆,使胞浆的各种不同成分又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粉红色。故各种组织或细胞成分与
试剂与仪器
适用范围
组织学、胚胎学、生物学、病理学教学与科研。
原理
易于被碱性或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碱性( basophilia )和嗜酸性( acidophilia );而对碱性染料和 酸性染料亲和力都比较弱的现象称为中性(neutrophilia)。
构成组织内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它们有不同的等电点。在普通染色法中,染色液的酸碱度为pH6左 右,细胞内的酸性物质如细胞核的染色质、腺细胞和神经细胞内的粗面内质及透明软骨基质等均被碱性染料染色, 这些物质称为嗜碱性。而细胞质中的其它蛋白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嗜酸粒细胞的颗粒及胶原纤维和肌纤维 等被酸性染料染色,这些物质称为嗜酸型。如果改变染色液的酸碱度,pH值升高时,则原来被酸性染料染色的物 质可变为嗜碱性;pH值降低时,原来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则可变为嗜酸性。所以说染色液的pH值可以影响染色 的反应。
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的基本流程

3.切片经酒精脱水后,入二甲苯时可出现白色不透明状态,此为脱水不彻底,应将切片退回无水酒精,更换酒精、二甲苯,以求彻底脱水与透明。
4.在染色过程中不要让切片干燥,以免切片收缩、变形,影响神经元形态。
5.切片从二甲苯取出或进入二甲苯前,切片周边均应擦干净或吸干多余水要选大于组织块的面积,如漏出一部分不久将会褪色,所用树脂浓度要适当,树脂封固时不能有气泡。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它是最常用的普通染色方法。苏木精(hematoxylin)是阳离子染料,将细胞核内的嗜碱性物质染成蓝紫色。伊红(eosin)是阴离子染料,将细胞质和胶原纤维等染成粉红色。
12、80%乙醇5min
13、伊红液(95%乙醇溶液)3~30seconds
14、95%乙醇Ⅰ1min
Ⅱ5min
15、无水乙醇Ⅰ5min
Ⅱ5min
16、二甲苯+乙醇(1:1)5min
17、二甲苯Ⅰ5min
Ⅱ5min
Ⅲ5min
18、中性树胶封片。
HE染色注意事项:
1.染色时调节pH值很重要。如果组织块在福尔马林中固定时间长,组织酸化而影响细胞核着色。因此,要在自来水中冲洗时间长一些或在饱和碳酸锂水溶液中处理10-30min,这样可以使细胞核着色较深。染伊红时胞浆着色不佳,可在伊红溶液中滴加1-2滴冰醋酸。
Ⅱ5min
3、95%乙醇Ⅰ5min
Ⅱ5mn
4、80%乙醇5min
5、70%乙醇5min
6、D.W.3~5min
7、Harris苏木素液5min(冬天可适当延长,eg.20min)
《病理检验技术》课件——石蜡切片的HE染色

5~10分钟 5~10分钟 3~5分钟 3~5分钟 3~5分钟 3~5分钟 1~2分钟 1~2分钟 5~8分钟 2~3秒
石蜡切片的HE染色
11.1%的盐酸乙醇 12.流水冲洗 13.0.5%的伊红水溶液 14.蒸馏水稍洗 15.80%的乙醇 16.95%的乙醇 17.无水乙醇(Ⅰ) 18.无水乙醇(Ⅱ) 19.无水乙醇(Ⅲ) 20.二甲苯(Ⅰ) 21.二甲苯(Ⅱ) 22.中性树胶封片
石蜡切片的HE染色
苏木精
一种天然染料,本身不能染色,氧化后变成苏 木红才成为真正的染料,苏木对细胞核的亲和 力需媒染剂的帮助,此时细胞核呈红色,只有 在碱性环境中,苏木才变成蓝色。
伊红Y
人工合成染料,它可能是通过渗透或弥散作用完 成染色的,故与组织结合不牢固,它对细胞质着 色。
染色原理
石蜡切片的HE染色
2.二甲苯脱蜡后按常规 是用无水乙醇洗去二甲 苯。
4.1%盐酸乙醇分 化液分化时间要 根据分化液的新 旧适当调整。
3.苏木精染液要配好,其好 坏决定染色的优劣。要定期 过滤,避免氧化膜及沉淀等 污染切片。
石蜡切片的HE染色
5.盐酸-乙醇分化后用流水冲洗时间要足够, 目的是把酸彻底冲洗干净,使组织返蓝,也 避免切片残留酸液使切片易褪色。
因此,把第16步的无水乙醇改 为苯酚二甲苯(1:3)混合液进行 脱水,可省去第17步的无水乙 醇,脱水时间3~5分钟,可彻 底脱去切片水分
石蜡切片的HE染色
8.苯酚别名石炭酸,为白色针状结晶,配制苯酚 二甲苯前需要将苯酚放入56℃温箱内或水浴加热 溶解。苯酚如被氧化变成红色,不能使用。
9.使用一些二甲苯代替品如松节油代替二甲苯脱 蜡和透明,可避免二甲苯的毒性,但脱蜡和透明 效果会比二甲苯差,需要增加脱蜡和透明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蜡切片制作一、木精-伊红对染法——paraffin section一、器材及试剂:1. 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蜡杯,酒精灯,解剖刀,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镊子,单面刀片,毛笔,包埋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树胶,树胶瓶,显微镜,温度计,脸盆,水浴锅。
切片机,切片刀,温台,恒温箱,解剖刀,镊子,剪刀,解剖针,单面刀片,小台木,洒精灯,包埋纸盒,染色缸,烧杯,水盆,熔蜡炉,蜡杯。
2.试剂: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中性树胶。
卡诺(Carnoy)固定液,埃利希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乙醇液,各级酒精(30%、50%、70%、80%、90%、95%、100%),二甲苯,中性树胶。
3. 材料:鼠肝、肾、心肌、骨骼肌或其他组织、大豆或小麦、绿豆、洋葱、大蒜、蚕豆的根、茎、叶等。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术,冰冻切片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蜡切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是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围广泛,对组织细胞的各种成分都可着色,便于全面观察组织构造,而且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长期保存。
经过HE染色,细胞核被木素染成蓝紫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
三、试剂配法:1.中性甲醛固定液:甲醛(37%-40%,市售,本所购买即为此浓度) 100mL磷酸氢二钠 6.5磷酸二氢钾(钠) 4g双蒸水 900mL 2.木精、伊红染色液为碧云天产品3.1%盐酸乙醇液盐酸 1份70%酒精 100份四、实验步骤:1.取材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剪取肝组织(或其他组织)。
切取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利于固定剂穿透,通常以5mm×5mm×2mm或10mm×10 mm×2 mm为宜。
取下所需要的肝组织,切成一小块2-3mm厚。
注意事项:(1)取材动作要迅速,不宜作太久的拖延以免组织细胞的成分、结构等发生变化。
(2)切片材料应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选择,尽可能不要损伤所需要的部分。
2.固定将切好的肝组织用生理盐水组织洗一下,立即投入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固定30-50min。
(4度过夜)注意事项:(1)一般固定液,都以新配为好,配好后应贮存在阴凉处,不宜放在日光下,以免引起化学变化,失去固定作用。
(2)有些混合固定液的成份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一定要在使用前才混合,如果混合太早,固定时就没有作用了。
(3)固定材料时,固定液必须充足,一般为材料块的20~30倍,有些水分多的材料,中间应更换1-2次新液。
(4)材料固定完毕后,保存于严密紧塞或加盖的容器里,同时在容器外上标签,并随同材料在溶液中投入相应的标签,以免相互混淆。
标签上注明固定液、材料来源、日期等。
标签上的文字,应用黑色铅笔或绘图黑墨水书写。
3. 洗涤材料经固定后,流水冲洗,数小时或过夜。
4. 脱水材料依次经70%、80%、90%各级乙醇溶液脱水,各30min,再放入95%、100%各2次,每次各20min。
注意事项:(1)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品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2)在更换高一级的脱水剂时,最好不要移动材料以免损坏,可用吸管吸出器皿中的脱水剂,再用吸水吸尽器皿剩余液,然后于皿中加入高一级脱水剂。
(3)在低浓度酒精中,每级停留不宜太长,否则易使组织变软,助长材料的解体。
(4)在高浓度或纯酒精中,每级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会使组织变脆,影响切片。
(5)如需过夜,应停留在70%酒精中。
(6)脱水必须彻底,否则不易透明,甚至使透明剂出现白色混浊现象5.透明纯酒精、二甲苯等量混合液15min,二甲苯Ⅰ15min、Ⅱ15min(至透明为止)。
由于乙醇与石蜡不相溶,而二甲苯既能溶于乙醇又能溶于石蜡,所以脱水后还要经过二甲苯以过渡。
当组织中全部被二甲苯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
透明注意事项(1)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的水分进入。
(2)更换每级透明剂,动作要迅速,一方面为了不使材料块干涸,另一方面能避免吸收湿气。
(3)在透明过程中,如果材料周围出现白色雾状,说明材料中的水未被脱净,应退回纯酒精中重新脱水,然后再透明。
6.透蜡放入二甲苯和石蜡各半的混合液15min(有吗?),再放入石蜡Ⅰ、石蜡Ⅱ透蜡各50-60分钟。
透蜡的目的是除去组织中的透明剂(如二甲苯等),使石蜡渗透到组织部达到饱和程度以便包埋。
透蜡时间根据组织大小而定。
透蜡应在恒温箱进行,并保持箱温度在55-60℃左右,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组织发脆。
一般置于恒温箱0.5h。
透蜡注意事项(1)尽量保持在较低温度中进行,以石蜡不凝固为度;(2)透蜡温度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3)操作要迅速,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完成石蜡透入过程,以免引起组织变硬、变脆、收缩等。
7. 包埋包埋时,用镊子夹取石蜡模子(金属质地)在酒精灯上稍加热,放在平的桌面上,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倒入少许石蜡。
再将镊子在酒精灯上稍加热,夹取材料将切面朝下放入蜡模中,排列整齐。
再放上包埋盒,轻轻倒入熔蜡。
8. 切片①将已固定和修好的石蜡块装在切片机的夹物台上。
②将切片刀固定在刀夹上,刀口向上。
③摇动推动螺旋,使石蜡块与刀口贴近,但不可超过刀口。
④调整石蜡块与刀口之间的角度与位置,刀片与石蜡切片约成15度左右。
⑤调整厚度调节器到所需的切片厚度,一般为4-10微米。
⑥一切调整好后主可以开始切片。
此时右手摇动转轮,让蜡块切成蜡带,左手持毛笔将蜡带提起,摇转速度不可太急,通常以40-50r/min。
⑦切成的蜡带到20-30cm长时,右手用另一支毛笔轻轻将蜡带挑起,以免卷曲,并牵引成带,平放在蜡带盒上,靠刀面的一面较光滑,朝下,较皱的一面朝上。
⑧用单面刀片切取蜡片一小段,放在载玻上加水一滴,置于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切片是否良好。
⑨切片工作结束后,应将切片刀取下用氯仿擦去刀上沾着的石蜡,把切片机擦拭干净妥为保存。
9. 展片、贴片打开水浴锅,使水温维持在40-45℃,另准备30%乙醇溶液。
①切片时,将一碗30%乙醇溶液放于切片机旁的桌面上。
②用小镊子夹取预先用刀片割开的蜡带,放在乙醇溶液的水面上,使切片展开。
③小镊子轻轻地将连在一起的切片分开,用一个载玻片将切片完整,已展开的切片捞至温水中,使之充分展开。
④另取洁净的载玻片,捞起展开的切片,使其位于切片1/3处,另一端(磨边,粗糙的一端)磨面上标记或贴上标签,放于切片架上。
10. 脱蜡复水将水浴锅温度调至60℃,待水温控制在60℃时,将切片连同切片架放入一干燥的染色缸,放入水浴锅中,盖上盖子(可密封),30min至蜡熔化。
之后,石蜡切片经二甲苯Ⅰ、Ⅱ脱蜡各5min,然后放入100%、95%、90%、80%、70%各级酒精溶液中各3-5min,再放入蒸馏水中3min。
11.染色切片放入木精中染色约10-30min。
染色时间应根据染色剂的成熟程度及室温高低,适当缩短或延长。
室温高时促进染色,染色时间可短些,否则可适当延长时间,冬季室温低时可放入恒温箱中染色。
12.水洗用自来水流水冲洗约15min。
使切片颜色变蓝(或放入碱性水中也可),但要注意流水不能过大,以防切片脱落。
13.分化将切片放入1%盐酸乙醇液中褪色,约2秒至数十秒钟。
见切片变红,颜色较浅即可。
14.漂洗切片再放入自来水流水中使其恢复蓝色。
15.脱水Ⅰ切片入50%乙醇→70%乙醇→80%乙醇中各3-5min。
16、复染用0.5%伊红乙醇液对比染色1-3min。
伊红主要染细胞质,着色浓淡应与木精染细胞核的浓淡相配合,如果细胞核染色较浓,细胞质也应浓染,以获得鲜明的对比。
反之,如果细胞核染色较浅,细胞质也应淡染。
可在伊红乙醇液中滴加数滴冰醋酸助染,促使细胞质容易着色,并且经乙醇脱水时不易褪色。
17.脱水Ⅱ将切片放入95%乙醇中洗去多余的红色,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3-5min。
最后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乙醇。
18.透明切片放入二甲苯Ⅰ、Ⅱ中各3-5min。
二甲苯应尽量保持无水,应经常更换,或用纱布包无水硫酸铜放入染色缸吸收水分。
切片如在二甲苯中出现白雾现象,说明脱水未尽,应退回乙醇中重新脱水,否则切片难以镜检。
19.封藏:中性树胶封存因切片经二甲苯透明,使用中性树胶作为封藏剂,树胶可用二甲苯稀释至合适的稠度。
封藏的方法:封片前应根据材料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盖玻片。
材料透明后,在桌上放一洁净的吸水纸,将含材料的载玻片从二甲苯中取出放在纸上(切片的一面向上),迅速地在切片的中央滴一滴树胶(千万不能待二甲苯干燥后再进行),用右手持小镊子轻轻地夹住盖玻片的右侧,稍为倾斜使其左侧与封藏剂接角,然后再缓慢地将盖玻片放下,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产生气泡。
如胶液不足,可以用玻棒再滴一滴树胶从盖玻片边缘补足。
如胶液过多,可在干燥以后用刀刮去,并用纱布蘸二甲苯拭去残留的树胶。
染色结果:细胞核被木素染成蓝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
二、免疫组化染色1. 石蜡切片,步骤同前。
切片经贴片后,60℃烤片30min使蜡熔化,经二甲苯Ⅰ、Ⅱ各10min,脱蜡。
然后,将切片放入100%、95%、90%、80%、70%乙醇中3-5min,再放入蒸馏水中3min,水化。
2.脱蜡和水化后,用PBS(pH7.4,具体看所用抗体及染色试剂说明)冲洗3次,每次3分钟。
洗瓶冲洗。
3. 根据抗体的要求,对组织抗原进行相应的修复。
可选步骤,具体见抗体说明书。
4.每切片加1滴或50μl 3%过氧化氢,室温下孵育10分钟,以阻断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PBS冲洗3次,每次3分钟。
此步骤是对源性过氧化物酶含量高的组织而言。
4. 除去PBS液,每切片加1滴或50μl的第一抗体,室温下孵育60分钟或4℃过夜,具体参见每种抗体的说明书。
PBS冲洗3次,每次3分钟。
5. 除去PBS液,每切片加1滴或50μl 即用型MaxVisionTM 试剂或SP试剂,室温下孵育10-15分钟。
PBS冲洗3次,每次3分钟。
6. 除去PBS液,每切片加2滴或100μl新鲜配制的DAB或AEC溶液,显微镜下观察3-5分钟(DAB)或37℃环境下10-30分钟(AEC)。
7. 自来水冲洗,木素复染10分钟,PBS或自来水冲洗返蓝。
如果用DAB显色,则切片经过梯度酒精脱水干燥,二甲苯透明,步骤同H-E染色,中性树胶封固;如果用AEC显色,则切片不能经酒精脱水,而直接用水性封片剂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