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与用眼卫生

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与用眼卫生
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与用眼卫生

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与用眼卫生

近视眼(my0pia)是眼科最为常见的屈光不正状态,其发生率之高,影响之大,已经远远超出了眼科学的范畴,成为医学上的一大难题,也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尽管人们对近视眼的预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不能有效遏制其发生和发展,近视眼的预防,似乎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况。而近视眼的治疗方面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框架眼镜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角膜接触镜,90年代出现准分子激光手术,展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繁华景象。

本章主要介绍近视眼的发生率及防治现状、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机制、两种主流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眼的优缺点等。

第一节近视眼的发生率及防治现状

一、近视眼的发生率

近视眼是一个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但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发生率不同。从遗传易感性方面分析,欧美人对近视眼的抗性较强,而亚洲尤其是东亚人具有遗传易感性,即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欧美人的发生率低而东亚人的发生率高。

20世纪80年代,日本是世界上近视眼发生率王国。我国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的变化,学习和考试方面的竞争,近视眼的发生率扶摇直上。近年的一些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中学生近视眼发生率在60%左右,个别报道高中学生甚至高达90%以上,引起了学生个人和家长严重不安,以及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近视眼的不良影响

1.对学生个人的影响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近视眼由于调节近点有限,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和景象,尤其是学生看不清老师的板书,课堂记录不能很好完成;近视眼容易视疲劳,出现头疼、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学习成绩。②对性格和交友的影响:近视眼如不带眼镜,平常不能看清远处的物像和人像。如在不太熟悉的环境中,遇到老师、同学、亲友和熟人,由于看不清对方是谁,不能及时和有礼貌地与人打招呼,容易引起周围人对其性格的误解,久之影响其性格和交友。⑧对升学的影响:目前的大学招生,某些院校和专业,对视力要求较高,近视将在一定程度受到限制,影响其爱好和兴趣的发挥。

④对择业的影响:近视眼由于需要带眼镜,一些高空作业、运动项目、表演和公关等受限。

⑤带眼镜和角膜接触镜的烦恼:框架眼镜影响周围视野使观察范围受限,对鼻根部和耳部的长期压迫造成不适,对眼镜架材料过敏的皮肤瘙痒和糜烂;接触镜每天取戴、清洁和消毒,易引起角膜和结膜并发症等。每年的验光和换镜均造成一些烦恼和负担。⑥对体质的影响:近视眼由于戴镜,许多剧烈运动如各种球类运动、田径等不适于参加,久之对体育锻炼兴趣减退,影响体质。

2.对家庭的影响①思想负担:孩子近视,家长近期的考虑是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长远的考虑是将来社会竞争能力差,总是一种思想负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见到,一些20岁左右的学生,因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和择业,使家长背上严重的思想包袱。②经济负担:轻、中度近视眼的孩子,每年的常规检查和验光配镜,戴角膜接触镜及其护理液的使用和更换,对一个不富裕的家庭来讲,是一种经济负担;高度近视视网膜

脱离的长期观察治疗医疗费,则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困难。

3.对社会的影响①整体人口素质下降:目前,初中学生的近视眼发生率达到60%左右,按国家9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估计,将来社会上将有60%左右人口是近视眼。近视眼对个体的影响如上述,虽然大多数近视眼并不明显影响其生活和工作,但总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如此之高,将使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下降。②社会负担:为了预防和治疗近视,不得不花费很多资金去研究预防和治疗措施;不得不拿出许多人力去做这项工作。目前,铺天盖地的近视眼保健产品广告,大街小巷比比皆是框架眼镜商店、角膜接触镜配戴中心,准分子激光近视眼治疗中心,整个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三、近视眼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近视眼的发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遗传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和遗传性近视;另一类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近视,即青少年近视或学校性近视。后者占主要成分,也是目前近视眼防治的主要对象。

对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近视眼的因素分析,认为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近距离用眼太多、时间太长正常情况下,眼睛即能看清5m以远距离的物体,也能看清30cm、甚至10~15cm的近距离的物体,这种调节能力是靠睫状肌收缩和松弛来完成的。33cm的近距离认为是最佳的读写距离。人的眼睛在看远处时,眼内的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也就是休息状态,而看近时处于收缩状态。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收缩时间过长,就会出现视疲劳,或处于痉挛状态而不能完全放松,导致视远物不清即近视。

2.用眼姿势不正确①距离太近:正常人眼由看远处到近处33cm的阅读距离时,需要3个屈光度的调节,一般认为3个屈光度的调节对于睫状肌来讲是很轻松的工作。而阅读距离过近如20cm则需5个屈光度的调节,15cm需要6个屈光度的调节。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儿童是在这个距离看书写字,使睫状肌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时间长了不能完全放松就形成近视。②姿势不正确:包括歪头看书写字、卧位看书,在这种状态下,物像不能成直角射入眼内,聚焦后形成不规则的影像落在视网膜上,极易引起眼疲劳,传入大脑后则引起视觉疲劳。⑧不适当的桌椅高度:一般认为,学校和家庭中学习用的桌椅搭配的适当高度是:椅子的高度使双脚自然平稳着地,桌子的高度使双手自然地平放于桌面,与自然下垂的肘关节平齐或略高,头颈在直立状态或略微前倾时读写距离在30cm左右。而我国目前,家庭最突出的问题是,儿童使用成年人的桌椅,椅子做上去双脚悬空,桌子太高使双臂高架,读写距离太近;学校里的问题是,由于经济紧张或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按年级和学生的身高提供适当高度的桌椅,低年级使用高桌椅(上述家庭情况),高年级使用低桌椅,学生不得不前倾身体,趴在桌子上读写。

3.照明不足或不适当①桌面照明度:一般认为,近距离读写的桌面光照度应在500~1000lux之间,不得低于500lux。常见的问题是照明度过低。灯悬挂的高度以伸手不能触到以上30cm为安全高度。②环境照明度:家庭学习环境应有适当强度的照明,如周围环境过暗,容易造成瞳孔的调节过度和视觉疲劳。适当的照明是桌面的照明强度略大于周围环境,而周围环境中亦不应有大于桌面的强光源存在。⑧光线的角度和方向:照明灯光应从前上、后上或侧方投照,使桌面没有身体和物体投影存在,更不能有反射光刺眼。认为放在桌面上的台灯由于容易出现反射光而最好不用。

4.不适当地配戴眼镜我国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出现视远物不清时,由于医疗条件不方便或没有时间,没有经过适当的验光,自己到眼镜店试戴眼镜。使一些假性近视本不

该带眼镜者戴上了近视镜。因为,学生近视,多发生在期中或期末考试学习紧张期间,一部分学生仅仅是睫状肌痉挛造成的假性近视,只要给予适当的睫状肌麻痹剂就能解除痉挛。所以,对于新发生的近视,一定要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和眼镜店验光,排除假性近视后再配镜。 5.眼镜质量不合格框架眼镜的基本要求是:①光学镜片质地均匀、屈光力一致、无气泡和磨损,成像清晰,透光度95%以上。②框架眼镜双眼镜片的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一致。

⑧轻、中度近视镜片,度数的误差不超过17o~21o。④镜架材料对所接触的皮肤无刺激性和致敏性。⑤重量轻,不造成压迫感。⑥坚固性和耐久性好,镜片应当不易碎,有一定的抗击性并能较为长久的使用。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光学镜片,成像畸变率高,镜片的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不一致,镜片度数与处方度数误差太大,坚固性和耐久性差。不合格的眼镜将造成进一步的视觉疲劳,加重近视。

预防近视眼,关键在于减少过多的近距离用眼负担,正确的读写姿势和距离,适当的照明条件,定期眼科检查与咨询,发现近视一定要验光检查决定是否配镜,戴用合格的眼镜。

目前,虽然近视眼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一些近视眼防治机构积极工作,近视眼保健晶不断涌现,但近视眼的发生率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四、近视眼的矫正和治疗

既然近视眼的发生率如此之高,在预防还未取得有效结果的情况下,近视眼的治疗显得极其重要。目前,用于治疗近视眼的方法有数十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的原则是经常戴用矫正镜片,而手术疗法原则是尽可能一次手术治愈近视。

目前矫正近视眼,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1.框架眼镜框架眼镜已经有几百年应用历史,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多、最为普及的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框架眼镜的优点是:即能矫正近视、又不造成眼球组织的损伤,取戴方面,造价相对较低。其缺点是:视野受限,阴雨天和环境温差较大时的镜片雾气影响视力,需经常和随身携带,易损坏,某些职业和活动不适合戴用,不适合矫正双眼屈光度差别大于2.50D 情况。

2.角膜接触镜它是20世纪60年代高新生物材料用于医学的产物。使用软性或硬性的透明材料制成,放在角巩膜的表面矫正近视。其优点是:给不愿意戴框架眼镜者一个可替代的选择,满足运动、表演等不适合戴近视眼镜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能够矫正单眼无晶状体等高度屈光参差。缺点是:需要每天取戴、清洗和消毒护理;仅适合于无颗粒粉尘等较好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容易丢失和需要定期更换,经济花费较高;与角膜接触,可能产生许多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需经常性定期检查。

3.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钡眼手术治疗近视眼,多是在一个解剖结构正常的角膜上进行手术,所以要求较高。认为近视眼手术应当有较好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手术的方法有数十种之多,但大多由于未能达到上述要求而未能普及应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在可预测性、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方面占有极大地优势,使其他手术治疗方法相形见绌,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已经成为近视眼手术治疗的主流,给近视眼患者带来了福音。

第二节准分子激光的性能特征

1975年,Velazco和Setser两位物理化学家发现,某些稀有气体与卤素接合会产生一个不稳定的化合物,这一化合物很快分解为分子的基态,同时释放出带有能量的紫外光子,即稀有气体—卤素激光。Hoffman(1976)用线性加速器获得的高速电子冲击ArF(氟化亚)分子时产生了193nm波长的激光,同年Burhan改用相对密闭设备下横向电子束释放法产生电子束冲击ArF产生激光,使设备相对简化,并使这一激光开始用于实验研究。到1978年,世界上已有两家公司开始为实验研究生产和销售准分子激光器。

稀有气体—卤素激光可根据具体化合物的名称来命名,如氟化氩(ArF)激光,氟化氪(KrF)激光等。在20世纪60年代,excimer这个词是excited dimer的缩写,指二种相同化合物能量分子,在描写上述稀有气体—卤素激光时与此词的原意已有所区别,现特指准分子激光(excimer laser)。

手术治疗近视眼的基本要求

由于近视眼的手术是在一个解剖结构基本正常的眼球上或是角膜上实施手术,手术的效果是提高视力而尽可能少或不破坏正常结构。所以,对近视手术的要求非常严格。

公认的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眼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1.有效性手术后角膜曲率变大、屈光度降低,使眼睛的近视度数降低或消失,恢复接近正常或正常的远视力。

2.安全性由于手术是在正常结构的角膜上进行,术后的安全性极其重要。①术后角膜上皮能在3~5天内愈合,并不再发生上皮糜烂,不能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②角膜上皮下或基质混浊不明显,不明显影响角膜的透明性和视力的提高;⑧手术修整后角膜光学区表面的曲率一致;④手术后角膜的光学中心与视轴一致;⑤极少或无感染发生。这些是保证视力提高必要的基本条件,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的,说明安全性好。

3.可预测性所发明的手术方法,应当能够根据角膜的曲率半径和屈光度、眼轴长度、近视度数,术前预测手术的量效关系。理想的手术效果应当是:消除近视或显著降低近视度数。

目前,准分子激光手术后轻、中度(<6.00D)近视可基本恢复正常,而-20D以上的高度近视,由于角膜切削厚度而受到一定限制。

4.稳定性由于眼球和角膜是有一定可塑性生物组织,而我们又不希望在一个透明的角膜上反复进行手术治疗,所以,任何一种手术方法的稳定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近视的稳定性:首先,决定于眼球近视是否稳定,是否近视还在发展;其次,是手术方法本身效果的稳定性。所以,判断手术效果,必须分析这两种因素。如果想一次手术消除近视,应该在近视不发展或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

四、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机制

屈光不正主要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过短,或者由于角膜和晶体的屈光力过强或过弱所致,使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屈光介质聚焦后的焦点,位于视网膜之前、之后或形成多个焦点,因而成像不清。

眼球的总屈光力是+58.64D,而角膜的屈光力为+43.05D,占总屈光力的70%,其中角膜前面的屈光力是+48.83D,其后面的屈光力为-5.88D,角膜组织的屈光力是0.10D,由此

可见,眼球的屈光力主要决定于角膜,而角膜的屈光力主要决定于其前表面的折射力(弯曲半径),因此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弯曲半径以矫正眼球屈光力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并且是一个较容易操作的可变参数。

屈光不正

当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作用,不能在黄斑中心凹形成焦点,此眼的光学状态称为非正视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屈光不正(ametropia,error of refraction),光学上将非正视状态的眼称为屈光不正眼。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三大类。

一、近视

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称为近视(myopia),远点移近,为屈光力大于眼球轴长的一种屈光不正。

[分类] 近视眼的分类方法较多,下面列举几种主要的分类法:

1.根据功能分类

(1)单纯性近视眼:绝大多数起自青春期,且随发育停止而渐趋稳定,个别见于成年期。主要特点有:进展较慢;近视程度一般为低度或中度;远视力矫正可达到正常;其他视功能正常;遗传因素不明显或不肯定。

(2)病理性近视眼:主要特点有:早年即开始;持续进行性加深,发展快,成年后变慢或相对静止;一般>6D;眼轴明显延长;眼底病变早期即可开始,并进行性加重;视功能明显受损;有遗传因素;多伴并发症。

2.根据屈光成分分类

(1)轴性近视:由于眼轴延长所致的近视眼,见于病理性近视眼和大多数单纯性近视眼。

(2)屈光性近视:眼轴在正常范围,由于眼屈光成分异常所致的近视眼。又可分为:①曲率性近视:由于角膜、晶状体的弯曲度过强所致,见于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等。②指数性近视:由于房水、晶状体屈光指数增加所致,见于急性虹膜睫状炎、老年晶状体核硬化、初发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等。

3.根据近视眼程度分类

(1)轻度近视眼:<—3.00D。

(2)中度近视眼:—3.00D~—6.00D。

(3)高度近视眼:>—6.00D。

4.根据调节作用参与分类

(1)假性近视眼:由于调节痉挛,使正视眼或远视眼表现出一时性的近视现象。用阿托品散瞳后检查,近视消失呈现为正视或远视。

(2)真性近视眼:用药后近视度未降低或降低度数<0.50D。

(3)混合性近视眼:用药后屈光度降低≥0.50D,但未恢复正视者。

[病因] 近视眼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高度近视眼可能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低度近视眼为多因子遗传,而以环境因素的作用为主。

2.发育因素婴幼儿时期眼球较小,常为生理性远视,随年龄增长,眼球各屈光成分协

调生长,逐步达到正视,若视网膜过度发育将导致近视眼的形成。

3.外因研究证明单纯性近视眼,的确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有关,尤其是照明不足、阅读距离过近、阅读时间过久、字体不清或过小等。可能的机制包括睫状肌功能减退、眼外肌压迫、眼内压相对升高等。近代研究认为近视眼是由于调节功能衰退及遗传两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巩膜因素(包括眼压机制)则起着使近视眼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从广义上说,大气污染、微量元素的缺乏、营养失调等均影响近视眼的发生,但属于次要因素。

[临床表现]

1.视功能最突出的症状是远视力降低,近视度数越高远视力越差,近视眼的光敏感度多降低,病理性近视眼生理盲点可扩大,周边视野早期亦可异常,对比敏感度多降低,并多呈低常型ERG。

2.视疲劳经常用眼的近视眼者可出现畏光、眼干、异物感、伴眼皮沉重、眼痛、头痛等现象,特别容易见于散光、屈光参差、过度用眼或全身状况不佳时。低度近视由于调节与集合不协调导致疲劳。

3.眼位偏斜由于视近时调节与集合不协调,为使固有的不协调能维持短暂的平衡,易发生视疲劳,若平衡失调,则发生眼位的变化,表现为外隐斜或外斜视。

4.眼球改变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向前突出,高度近视者明显,眼轴长度的变化仅在赤道部以后。

5.眼底改变引起眼底病变的基础是眼轴的延长。随着眼轴的延长,眼底病变范围扩大、程度加重,主要影响后极部。眼底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萎缩和变薄及视乳头变形。

(1)豹纹状眼底:由于眼球向后延长,视网膜血管变细,脉络膜血管也变直、变细,同时色素上皮层营养障碍,浅层色素消失,暴露脉络膜血管,呈现豹纹状眼底。

(2)近视弧形斑:视神经乳头周围的脉络膜,在后极部巩膜张力的牵引下,从视乳头旁脱开,后面的巩膜暴露形成白色的弧形斑,多居颞侧(约80%)。若眼球继续延长,可扩张到视乳头四周,形成环形斑。

(3)黄斑部病变:黄斑区是近视眼变性的特异性好发部位,一但病变,视力受损明显。近视眼黄斑区的病变主要有色素紊乱、变性、萎缩、出血、新生血管、Fuchs斑浆液性病变、裂孔等。其中Fuchs斑为近视眼特征性表现,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灰黑色、约1/3~3/4视乳头大小的盘状变性病灶。

(4)后巩膜葡萄肿:眼球后极部局限性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

(5)周边眼底病变:由于不直接影响中心视力,多不被早期发现,但发生率较高、早期即可出现、范围多较广、破坏性较大,可致视网膜脱离。常见的病变形式为色素变性、铺路石样变性、格子样变性、无压力白斑、囊样变性等。

[并发症]

1.玻璃体异常玻璃体液化、混浊及后脱离,导致明显的飞蚊症。

2.视网膜脱离发生于近视眼的视网膜脱离是其他人群的8—10倍,基本病理条件为裂孔形成,多见于赤道部及周边部,同时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孑L流进视网膜下,使视网膜隆起。

3.青光眼高度近视眼者患开角型青光眼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但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

4.白内障近视眼的晶状体混浊表现有一定特点:多为后极型,亦可为核性混浊,色棕黄,进展较慢。晶状体摘除术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较无近视眼者为多。

[矫正]

假性近视不需戴镜,可用睫状肌麻痹剂如1%阿托品及0.5%托品酰胺或雾视疗法,以松弛睫状肌。对于验光确诊的真性近视眼应及时进行矫正。

1.普通眼镜目前矫正近视眼的方法主要为配戴眼镜。选择适当的凹透镜,使其后焦点距离刚好与眼的远点距离一致,即平行光线被凹透镜分散后,焦点后移,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近视眼配戴眼镜可提高视力、促使调节与集合平衡,消除视疲劳;减低屈光参差,利于发展双眼视功能。配镜前均需验光,确定近视的屈光状态和度数。配镜原则是选用使患者获得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的镜片。高度近视眼初配眼镜时,若不能耐受完全矫正的镜片,可将度数适当降低,适应之后再逐渐增加至充分矫正。对于外隐斜者应给以完全矫正,内隐斜者则可低度矫正,并适当调整瞳孔距离以保持眼肌平衡及防止眼疲劳。

2.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相比,接触镜对成像的大小影响较小,视野较大,而且不影响外观,特别适用于高度近视、屈光参差较大及某些特殊职业者,但要严格按照接触镜配戴规则和注意用眼卫生。

3.其他方法如渐进镜、角膜矫形镜(OK镜)、屈光性手术等。

4.近视眼并发症的治疗,具体方法参见相关眼病章节。

[预防]

近视眼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在目前不能改变遗传基因的情况下,应把防治重点放在改善客观环境方面和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上。

1.减少视力负荷近距离用眼较多的人群近视眼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减少视力负荷和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预防措施的关键,应呼吁全社会对青少年近视的重视,连续近距离用眼、使用电脑时间不应太长,用眼1小时后应休息10min左右并看远,使调节松弛。保持正常生活规律,姿势端正,眼与读物距离保持25~30cm左右,不在乘车、走路或卧床情况下看书。 2.改善视觉环境保持阅读环境中适宜的光亮度和对比度,每个桌面的照度应在100lux 以上,照明应无眩光或闪烁,黑板无反光,桌椅高度适合,使眼与读物保持适当的距离,勿在阳光照射或暗光下阅读或写字。

3.减少遗传因素的影响高度近视眼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母均为高度近视眼的子代发生近视眼的几率更大。

4.对进行性加深的恶性近视眼,应考虑及早做后巩膜加固手术以预防近视度数的进加深。 5.定期检查视力,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第九节屈光矫正的非手术方法

一、传统的配镜方法

到目前为止,矫正屈光不正的最传统,也是最普遍和最常用的方法仍是配戴框架眼镜(ophthalmic spectacles)。中国是最早使用眼镜的国家,始于宋朝,当时是用水晶制成的凸透镜以帮助老人看书用。而眼镜这一名称的正式应用直到15世纪以后才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眼镜在设计、功能、材料、光学质量、制作工艺和验配技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除了矫正视力以外,还起到治疗、防护和美容的作用。

眼镜矫正视力的原理在于通过适当度数的眼镜镜片放在眼前,改变进人眼内光束的聚散度,使无限远处的物体正好结像在视网膜上。因而近视眼的矫正用凹透镜,远视眼的矫正用凸透镜,散光的矫正则需柱镜,并且轴位要相一致,而复性的远视和近视则需用球柱联合来

矫正。配戴眼镜的主要目的在于矫正屈光不正以提高视力,使患者获得清晰而又舒适的视觉感觉。配戴框架眼镜具有安全、取戴方便、耐用、易于接受等优点,但存在着影响外观、笨重不便、镜片起雾、光学缺陷影响到视觉质量、视野缩小等缺点而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要。

隐形眼镜的出现弥补了不少框架眼镜的缺陷,消除了三棱镜的作用和斜向散光,减小了放大率,具有更好的立体视觉和较大的视野,方便而美观、能满足某些特殊职业的需要。最早在1508年达·芬奇就对隐形眼镜进行了描述,1887年有了第一只真正的隐形眼镜,由缪勒吹制的玻璃眼罩用来保护患者暴露的眼睛。直到1930年隐形眼镜才·作为切实可行的视力矫itS-r具问世。由于材料、设计、配戴方式及护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欢隐形眼镜。根据隐形眼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软性、硬性、半软性和硅胶隐形眼镜,根据配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常戴型、频繁更换型和抛弃型,根据光学设计的不同可分为单光、环曲面、双光和多焦点。但由于隐形眼镜是配戴在眼睛表面的,改变了正常的角膜生理环境,同时配戴又较为繁琐,因而还存在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取代框架眼镜的位置。

二、青少年渐进镜

渐进多焦点镜片(progressive muti-focus lenses,PML)是一种特殊的镜片,其上方的视远区和下方的视近区之间有一段屈光力连续变化的过渡区,在该区域内,通过镜片曲率半径的逐渐变小使镜片的屈光力逐渐增加。因而它可以提供从远到近所有距离的清晰视力,并解决了普通双光眼镜在外观、中距离视觉和像跳方面的问题。它的发明人是法国的Bernard Maitenaz,在1959年由法国依视路生产出它的第一代产品,至今已发展到第五代产品。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研究表明,近距离阅读附加可有效预防近视发生或减缓近视进展。这一研究是基于近视发生和发展机理中的”调节理论”。经典的调节理论认为,近距离阅读时使用了调节,长时间使用调节,将产生调节痉挛,引起眼轴增长,就使得近视发生,随着进一步长时间近距离工作,使得近视加深发展。随着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逐步完善,研究者尝试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研究中去。美国几所著名的视光学院和研究机构的联合研究已证明了近距离阅读附加对缓解近视进展的作用。但其远期效果及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三、角膜矫形镜

角膜矫形镜(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Ortho-k)是利用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改变角膜表面的弧度,从而达到校正屈光不正提高视力的目的。20世纪40年代末期已有了角膜矫形镜的雏形,但直到70年代,由于硬性透氧性隐形眼镜材料的面世,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至今第三代的角膜矫形镜采用了反转几何设计,其效果、预测性和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角膜矫形镜的优点在于可晚上睡眠时配戴而白天获得清晰的视力,特别适宜于需要裸眼视力好的职业,并且其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方法,具有可逆性,因而风险小。另一方面它还具有控制近视加深的作用,适用于青少年近视患者。但由于治疗的可逆性,需维持配戴,一旦停戴将恢复原有的近视度数,如配适不良,可出现散光、眩光等并发症。同时,其所能矫正的屈光度数范围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近视度数在—5.OOD以下,散光在1.50D以下,现在还没有矫正远视的镜片设计。

角膜矫形镜在中国开展还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其效果已得到了初步的肯定,但其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第十节屈光性手术

屈光性手术是以手术方式改变眼的屈光状态或病理过程的各种手术。近年屈光性手术不断迅速发展,新的眼屈光手术不断出现,但基本的手术仍归属以下三类:

一、角膜屈光手术

(一)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 应用角膜手术改变角膜弯曲度矫正屈光不正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后叶,Snellen、Bates曾用这种方法来矫正散光。1939年,日本的佐藤应用角膜周边非穿透性前后联合放射状切开治疗圆锥角膜,后将此法推广应用到近视眼和散光眼的矫正。1943年,他提出了屈光性角膜放射状切开术的概念。在报道的32例近视眼患者中,平均矫正了2.OD近视屈光度。不幸的是由于手术损伤了角膜内皮,造成86%的术眼出现大泡性角膜炎,而宣告淘汰。前苏联科学家对现代角膜放射状切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世纪60年代认识到角膜内皮的重要性后,采用角膜前层切开法。Fyodorov 第一次在临床上进行定量性放射状角膜前切开术,将光学区缩小至3~5mm,切口深达角膜厚度的90%,明显提高了矫正效果,并不断的改进手术器械,从最初的剃须刀发展到一种特殊的器械,可使精确度达到所需深度的土(10~20)μm。1978年,Bores将手术介绍到美国,掀起了屈光手术的热潮。在美国,精密的超声测厚仪和微调金刚石手术刀的应用,以及对影响手术效果的多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使手术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得以开展。RK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低、中度近视的方法之一,但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在手术的预测性、近视矫正度数、并发症等方面存在相当的局限性。

角膜是影响眼球总屈光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占总屈光力的2/3。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矫正近视的原理是通过在角膜前表面的光学区以外做非穿透性放射状切口,在眼压的作用下,切口角膜相应部位发生膨隆,曲率半径减小,角膜屈光度增大,而未切开的角膜中央部位代偿性变平,曲率半径增大,相应地减少了一定程度的屈光度。另外,切口中新生的胶原纤维有较好的弹性和柔韧性,增加了手术效果。同时,术后角膜中央部代偿性变平、塌陷,眼轴轻度的缩短,也减低了一定的近视屈光度。但后两者的影响比角膜弯曲度改变对屈光度的影响要小得多。

(二)表面角膜镜片术表面角膜镜片术(epikeratophakia)是在角膜镜片术(keratophakia)和角膜磨镶术(keratomileusi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镜片术是利用供体角膜通过冷冻切削,制成一定屈光力的凸角膜组织镜片,把它放在受眼已切开的板层角膜片下,将原板层角膜缝回原处,矫正远视和无晶状体眼。角膜磨镶术分自体角膜磨镶术和异体角膜磨镶术,前者将患者的角膜板层取下,在微型冷冻切削车床上加工成具有一定屈光度的近视性或远视性角膜组织镜片,再将其缝回原处。而后者则将患者的角膜板层弃之不用,将另一加工好的异体角膜组织镜片缝到受体植床上。后又发展了角膜磨镶术与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联合手术、非冷冻角膜磨镶术和原位角膜磨镶术。但这些手术均损伤角膜的光学区,为不可逆性手术,手术复杂,有一定的危险性,角膜板层间的界面可引起光的散射,且仪器昂贵,故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些缺点,1979年,Kaufman 提出了表面角膜镜片术,1980年Werblin和Kaufman第一次用于临床治疗无晶状体眼。

表面角膜镜片术是去除受体角膜中央区上皮,不损伤其下方的前弹力层和基质,将已经切削加工成具有不同屈光度的供体角膜板层组织镜片缝于受体角膜表面。这种手术安全、有效,镜片与植床间无瘢痕形成。如出现并发症或镜片屈光度不适合,可随时取下和更换角膜组织镜片。表面角膜组织镜片可成批切削加工,并保存备用,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供体年龄、不同大小和厚度及不同屈光度的表面角膜镜片。还可用平角膜组织镜片治疗圆锥角膜、角膜

小穿孔及角膜变薄性病变。

(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准分子激光(excimer laser)于29世纪70年代中后期问世,是一种激发的二聚体激光,其活性介质是惰性气体与卤素分子混合后受外来能量激发而形成的极不稳定的化合物。由于波长为193nm的氟化氩激光具有单个光子能量高,穿透力极微,可直接打断组织的共价键而不产生热效应,以及其光束能量分布均匀等特点,可对组织进行精密的切削,其切削面的光滑程度较钻石刀高10倍以上,因此很快被应用于眼科手术。目前可用于以下3个方面:①角膜线状切除,用于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或散光切开术;②磨削加工异体或同体角膜组织镜片,用于表面角膜镜片术或角膜磨镶术;③角膜中央光学区表面切削,即用于角膜表面屈光性切削术(photorefrective keratectomy,以下简称PRK)。其中以PRK最为常用。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的临床应用开始于1988年,我国自1992年开始引进PRK治疗仪,目前已取得了较好效果。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去除角膜上皮后,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中央区前弹力层和浅层基质进行切削,直接改变角膜中央部前表面的卸乾对于单区切削,矫正近视屈光度(D)=3×中央切削深度(μm)/切削区直径(mm)。

此手术的适库证为年龄大子18岁,近视屈光度—2D~—6D,近视度数已稳定2年以上,矫正视力0.8以上,无明显的眼部病变,并排除结缔组织和全身免疫系统疾病。

角膜雾状混浊是PRK术后较普遍的并发症,与切削的深度以及切削面光滑程度有关。可使视力减退、产生眩光。混浊程度通常在1-2个月最明显,然后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如1年后仍不消退,可考虑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手术的最大缺点在于破坏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使术后恢复慢,疼痛明显,上皮异常愈合引起角膜雾状混浊和视力回退;术后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增加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危险性。

(四)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automated lameller keratoplasty,ALK)是采用高度精密的自动板层角膜切削仪,先在角膜中央作一个厚度为0.13mm或0.16mm、直径8mm左右的带蒂角膜瓣,然后翻转角膜瓣,根据近视度再在角膜中央切削一定厚度和直径的角膜组织,最后将角膜瓣复位,不需逢合。可以矫正高达—35.OOD的近视。其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角膜瓣的移位或游离、切削区偏中心、界面异物残留、上皮长人和过矫欠矫。ALK 的优点是保留了角膜的上皮层和前弹力层,更为符合角膜的生理,术后反应轻、恢复期短,矫正范围大。

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在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的基础上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用准分子激光作第二次切削。这种术式既有ALK的优点,又利用了准分子激光切削精确的特点,是目前屈光矫正手术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手术方式。波前像差引导的激光个体化切削和激光上皮下角膜切削术(1aser 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LASEK)是新近发展的两类手术,可避免上述潜在缺点。其缺点是潜在并发症多而严重,其中角膜瓣切削过程是并发症主要来源。

(五)角膜基质环植入术角膜基质环植入术(intrastroma corneal ring implantation)通过在周边角膜2/3基质深度植入不同厚度的PMMA环(或两个半环),增加周边角膜厚度,减小角膜前表面曲率,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可矫正—3D以下单纯近视。最早由Fleming 等于1987年提出。这种手术方式保持了完整的角膜光学区,因而具有视觉质量好,几乎完全的可逆性,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可预测性和可调整性良好等优点。但其矫正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

根据所植入环的不同,可分为ICR(intastroma corneal ring)和ICRS(intastroma

corneal ring segments)。

二、晶状体屈光性手术

(一)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在不摘除原有透明晶状体的条件下,将一个凹透镜的人工晶体植入前房或后房,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手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展,但由于当时受手术技术、人工晶体材料的限制,并发症较多。近十年在欧洲国家又有了进一步的开展。1994年我国首次实施了该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根据人工晶体可分为前房型人工晶体(Worst虹膜固定型和Baikoff房角固定型)和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这种手术方式具有保留眼调节力的优点,但前者常会引起角膜内皮损伤、瞳孔变形和光晕等并发症,而后者则会引起晶状体混浊和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另外远期并发症及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和研究。

(二)透明昆状体摘除手术透明晶状体摘除术(clear lens extraction)是将透明的晶状体摘除以达到矫正高度近视眼的一种手术方法,然而,由于摘除的是透明的晶状体,且手术后有91起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因而该手术是最有争议的屈光性手术之一,但随着现代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的发展,透明晶状体摘除的风险也大为降低,使得该手术成为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方法。

三、巩膜屈光性手术

后巩膜加固术(posterior scleral reinfomement)是将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植入高度近视眼患者的巩膜后段,通过机械的作用以改善眼球后段的血液供应阻止巩膜后葡萄肿的进展,稳定近视眼的度数,阻止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发生病理改变,从而达到阻止高度近视眼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第十一节趋势和观点

临床眼科学的迅速发展,既治愈了以往较难或无法治疗的眼疾患者,挽救了众多患者的视功能,极大地改善了很多眼疾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又提出了很多视光学的课题,极大地促进了眼科视光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激光技术、眼科影像技术、镜片材料及类型、角膜接触镜片、角膜屈光手术、眼内镜片、老视矫治技术的迅速进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眼科视光学的内涵。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预计眼科视光学可能在以下视光学临床研究领域取得长足进展:

1.常见致盲眼病术后的视力康复将成为眼科视光学关注的重要领域。诸如先天性青光眼患者术后弱视及视功能康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加褶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失调节功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视功能改善、小儿眼肌手术矫治后视功能复原等均为眼科视光学的需关注的领域。

2.近视眼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将在近视眼致病基因与近视眼治疗上取得长足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与生物芯片的发展,使近视眼致病候选基因的筛选变得快捷,近视基因的致病功能将成为研究的重点。光学动态离焦或其它近视眼相关影响因素对视网膜与视皮质发育的影响,及对发病基因的调控研究的进展将为近视眼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新型选择性M1受体阻断剂的应用既能松弛睫状肌、缓解调节痉挛,又不影响正常瞳孔的运动。亦为近视

眼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3.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技术及疗效因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进展,使准分子激光技术的实时扫描跟踪能力极大改善,精度极大增加,并辅之眼前段成像系统(角膜前后表面及晶状体屈光状况)与波前相差技术(wavefront)的一体化,使个体化激光角膜切削替代传统的技术,提高了疗效及安全性,降低了副作用及术后屈光度回退。激光器也正酝酿着从气体往固体类型的转变,一场激光角膜手术的革命正悄然发端。

4.激光技术和射频技术的发展将使激光放射状巩膜切除术将经由增加老视眼睫状肌收缩能力达到矫治目的,冷却式超细探针控射频技术作角膜周边成形术,通过改变中央角膜屈光度达到矫治效果,老视眼手术治疗得到进一步发展。

5.新型的组织相容性好、含氧量高、屈光指数高的镜片材料与加工工艺的发展将使渐进镜片、角膜接触镜√酮剃割舌矫正镜片(OK镜)、角膜基质内环植入、眼内镜植入都成为安全可靠的屈光不正矫正方法。镜片的多元化选择与个体化矫正将成为一种趋势。

6.基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组织工程化生物角膜的研究进展有望使表面角膜镜片术再度开展。

7.视光学与视觉科学的研究依赖于行为学、心理物理学、眼科影像学及视功能研究的进展而显现综合发展的趋势,如调节辐射、色觉、对比敏感度、自动视野、运动觉、视觉电生理(PVEP等)、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TA)、眼干涉光断层扫描成像仪(OCT)、视盘分析仪(HRT)、视盘与视网膜血流仪(HRF)、彩色多普勒分析仪(CDI)及视网膜血管造影术(ICG与FAG)等研究方法的结合将为主观的心理物理学研究与客观的视功能研究置于视网膜与视皮层基础提供便利的手段。

8.低视力及低视力康复研究基于计算机技术进展,将获得突破性进展。新型助视器、阅读器,辅以虚拟现实场景将有效地改善低视力患者的视觉质量。基于计算机芯片技术的人工视网膜芯片植入与神经刺激器植人的人工视觉进展与基于胚胎干细胞与神经前体细胞诱导分化与体细胞核转移技术的神经再生研究进展可能使受损的视网膜神经元及视神经得以恢复功能,将为盲者提供复明的可能。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最新版本

附件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防控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

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二、各相关方面的行动 (一)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体育冬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根据

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与用眼卫生

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与用眼卫生 近视眼(my0pia)是眼科最为常见的屈光不正状态,其发生率之高,影响之大,已经远远超出了眼科学的范畴,成为医学上的一大难题,也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尽管人们对近视眼的预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不能有效遏制其发生和发展,近视眼的预防,似乎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况。而近视眼的治疗方面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框架眼镜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角膜接触镜,90年代出现准分子激光手术,展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繁华景象。 本章主要介绍近视眼的发生率及防治现状、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机制、两种主流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眼的优缺点等。 第一节近视眼的发生率及防治现状 一、近视眼的发生率 近视眼是一个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但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发生率不同。从遗传易感性方面分析,欧美人对近视眼的抗性较强,而亚洲尤其是东亚人具有遗传易感性,即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欧美人的发生率低而东亚人的发生率高。 20世纪80年代,日本是世界上近视眼发生率王国。我国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的变化,学习和考试方面的竞争,近视眼的发生率扶摇直上。近年的一些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中学生近视眼发生率在60%左右,个别报道高中学生甚至高达90%以上,引起了学生个人和家长严重不安,以及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近视眼的不良影响 1.对学生个人的影响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近视眼由于调节近点有限,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和景象,尤其是学生看不清老师的板书,课堂记录不能很好完成;近视眼容易视疲劳,出现头疼、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学习成绩。②对性格和交友的影响:近视眼如不带眼镜,平常不能看清远处的物像和人像。如在不太熟悉的环境中,遇到老师、同学、亲友和熟人,由于看不清对方是谁,不能及时和有礼貌地与人打招呼,容易引起周围人对其性格的误解,久之影响其性格和交友。⑧对升学的影响:目前的大学招生,某些院校和专业,对视力要求较高,近视将在一定程度受到限制,影响其爱好和兴趣的发挥。 ④对择业的影响:近视眼由于需要带眼镜,一些高空作业、运动项目、表演和公关等受限。 ⑤带眼镜和角膜接触镜的烦恼:框架眼镜影响周围视野使观察范围受限,对鼻根部和耳部的长期压迫造成不适,对眼镜架材料过敏的皮肤瘙痒和糜烂;接触镜每天取戴、清洁和消毒,易引起角膜和结膜并发症等。每年的验光和换镜均造成一些烦恼和负担。⑥对体质的影响:近视眼由于戴镜,许多剧烈运动如各种球类运动、田径等不适于参加,久之对体育锻炼兴趣减退,影响体质。 2.对家庭的影响①思想负担:孩子近视,家长近期的考虑是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长远的考虑是将来社会竞争能力差,总是一种思想负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见到,一些20岁左右的学生,因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和择业,使家长背上严重的思想包袱。②经济负担:轻、中度近视眼的孩子,每年的常规检查和验光配镜,戴角膜接触镜及其护理液的使用和更换,对一个不富裕的家庭来讲,是一种经济负担;高度近视视网膜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齢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防控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 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髙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二、各相关方面的行动 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体育冬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掌握1—2 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 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课外培训,杜绝盲目参加培训。坚决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不问兴趣、跟风报班。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不让孩子在走路时、吃饭时、床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毎天睡眠10 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 、导學 '車澹溶蛰'挈酔旋蠹理肃W*騒是兹辫景※’磐也宣素関辛葢手

青少年近视的预防与治疗

青少年近视的预防与调养 近视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束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前,看远时不清楚,看近时清晰。近视分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是由于后天用眼不当引起的,开始发生于青春期,随着发育停止而稳定,青少年近视多属此类。病理性近视是指由于存在遗传因素,早年开始发生,发展很快,度数大(> 600度),视力差,多有眼底病变,预后不好,这一类型较少见。下面主要谈单纯性近视。 一、发病:近视眼在青少年中发生率越来越高,与现在学生功课比较紧张、电视电脑普及有关。据统计,近视发生率在小学占20%,中学占40%,大学为60%,近视的发生趋于低龄化,其关键原因是用眼不卫生。所以近视是影响青少年视力最常见的原因。 二、病因:近视的病因学说有十几种,但都不能完全解释所有近视的发生。在日常的诊疗中,眼科医生发现青少年的眼疾多是屈光不正、近视和结膜炎。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混合散光等,而近视(600度以下)则大多是因为用眼不卫生和环境因素诱发,如室外活动逐渐减少,以及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用眼作业过多等。 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是:遗传与环境对近视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遗传作用有限,是近视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存在发生近视的可能性。调查发现父母双方近视眼,子女发生近视的明显多于正视眼的子女。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则大多由遗传因素导致而成的。而后天环境因素在近视的发生起着更大的作用。人在过度近距离工作时,由于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在看远时不能完全放松,致远视力下降,此时为调节性近视,也叫假性近视,如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如继续过度近距离用眼,由于眼肌牵拉,调节紧张,眼压升高,长时间眼球充血,导致眼轴变长,形成真性近视。其关键原因是用眼不卫生。 三、危害性;近视眼的危害性大家还认识不足,许多人认为不过多戴一付眼镜罢了。首先在工作、生活中有许多不便之处,其次报考志愿有许多限制,但最主要的是近视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高度近视时更易发生,并发症有:玻璃体混浊、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等,引起这些并发症主要为眼轴延长,血供障碍,营养不良及组织变性等,最终可能导致低视力,甚至失明,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认为近视无关紧要。 四、预防: 由于近视眼的发生有明确的外因,注意看书的时间不要太长,光线太暗的情况下少看,握笔姿势、眼与书本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躺着看书。任何一种有利于减轻眼疲劳,放松眼调节的措施均可试用,关键是减少视力负荷。如: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多参加户外活动,使用电脑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引发视力疲劳,造成调节痉挛,感觉头晕。多看远景,不在震荡、晃动的条件下看书,照明光线适中,睡眠充足,平衡饮食,合理营养。不要挑食。如果眼睛不舒服,出现近视,但发病的时间短,可能是假性近视,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通过治疗和休息,是可以恢复视力的。为预防病理性近视,双方有高度近视的应避免通婚。目前药物预防近视比较困难,且效果不肯定,一些散瞳剂如托品酰胺等可试用,以减轻睫状肌痉挛。 五、治疗:当觉得看远不清时,首先要到正规医院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以便及时治疗,如果为真性近视,配戴眼镜是目前最主要的矫正方法。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戴,工作时戴还是整日戴,目前国内有几种理论,调节学说认为戴镜增强了调节,对近视发展有害,所以要求看远时戴,看近时不戴;集合学说认为:戴镜后能使眼不易疲劳,能防止近视的发展,要求看近看远时都戴。一般认为,假性近视绝对不能戴眼镜,真性近视如视力已影响课堂学习,看不清黑板,应戴镜,戴镜度数以能矫正至1.0为最低度数,200度以内可在课堂上才戴,200度以上则整天都要戴,有散光一定要戴,同时要求配眼镜一定要准确(广州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告家长书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告家长书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学校、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1.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 2.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锻炼身体,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东习惯。 3.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4.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5.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 40分钟。 6.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改变“重治轻防”观念,经常关注室内照明状况、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用眼卫生习惯。掌握孩子的眼睛发育和视力键康状况,随时关注孩子视力异常迹象,了解到孩子出现需要举到教室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及时带其到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瞩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尽最在限科投疗机构验光,避免不正确的矫治方致近视科度加重。 西安惠安小学

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新突破--‘眼巴巴’近视防控镜

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新突破——“眼巴巴”近视防控镜 近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文明病,成为一个社会病,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大量的医学研究证实,随着近视度数加深,各种眼病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像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特别是高度近视更容易引起上述并发症,严重的可以致盲。 “眼巴巴”近视防控镜作为缓解视疲劳和防止青少年近视加深的作用,就显示尤为重要。 近视防控镜(又称复合棱镜),是通过棱镜与透镜结合的特殊眼镜,分别由內层和外层组成,外层为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朝内的棱镜,内层为近视光学镜片,两层复合,能够在近距离用眼时减少调节和集合的产生,巧妙地将看近转化为望远,从而达到缓解视疲劳和防治近视的作用。 在“眼巴巴”近视防控镜问世前,人们曾经尝试使用双光镜片来控制青少年近视加深;但双光镜片存在许多缺陷,比如不美观、视物有像跳现象等等。于是,开始尝试使用渐进镜片来代替双光。1997年经香港理工大学所做的临床实验验证,渐进镜片相对于传统的单光镜片更能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加深;青少年渐进镜片会减少近距离视物时的视觉调节紧张程度,这被认为是对舒缓青少年近视加深的最主要的贡献。但渐进由于镜片两边存在视力干扰区,经过无数次优化至今仍无法将此区域去除;导致视野过小。现如今眼巴巴近视防控镜以夹片的形式出现便解决了视野小的问题,再结合复合棱镜便更有效的控制近视度数的加深。

原理 从近距离工作与近视的形成: 人眼看近会产生三联运动,即调节、集合、缩瞳,而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会造成眼球肌肉紧张,从而引起调节痉挛,也就是所谓的假性近视,这种现象一直得不到缓解的话就会造成真性近视 这里我们举个例子:

2020学校青少年近视防控心得体会5篇

2020学校青少年近视防控心得体会5 篇 预防近视,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眼睛是我们观察周围世界所使用的器官,如果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探知周围的世界是怎样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学校青少年近视防控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学校青少年近视防控心得体会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是一件很让人羡慕的事情。 这个星期五,张梓涵讲了一节“爱眼课”,她先让我们了解了一下全国近视率,小学生达到40%的近视率,初中生和高中生逐年上升,青少年达70%,居世界第一,接下来她又让我们了解了近视原因:1、遗传因素;2,用眼不当;3、意外伤害;4环境不适合。 张梓涵又让一些近视的同学回答了他们近视的原因,她接着又指着多媒体屏幕上的视力调查表,问:“谁可以说一下自己的视力情况如何呢?”同学们一下子都把手举了起来,等着“小老师”叫他们。张梓涵叫起了梁晶晶,她是一个近视的女孩,视力不好,

小老师又叫了一个不近视的同学,他们的回答相差很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梓涵又说:“这两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但是视力的差距很大,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呢?” 全班同学坚定而清晰地回答:“是”。 最后张梓涵又让我们看了不正确的坐姿和看书姿势,说:“这些都是导致同学们近视的不正确的书写姿势,那正确的书写姿势是什么呢?”同学们纷纷摆出了正确的书写姿势。 张梓涵又讲:“我们的有些食物也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眼睛,谁能说一下呢?”说完,他还调皮地眨了一下眼睛,“谁知道回答一下吧?”同学们又踊跃地举手回答。这时候,“叮铃铃……”下课铃响了。 这堂爱眼课虽然结束了,但他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眼睛,多做眼保健操,多吃胡萝卜和鱼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让我们的眼睛更加明亮! 学校青少年近视防控心得体会2 树立科学爱眼护眼的思想,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眼睛,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眼睛附属,眼球和视觉。其中巩膜可以保护眼睛,所以它就得到了一个雅号——叫做“相机壳”。还有“泪器”,它专门负责让人流眼泪,所以它被人们称为——眼睛的清洁工。

关于青少年近视的日常预防

关于青少年近视的日常预防 眼睛乃人的心灵之窗,一双明亮的眼睛能带给人看清世界的真美。 这些日常护眼小知识,你知道吗? 1、室内照明 室内的光源来自两种途径,一种是自然光,包括阳光;一种是室内照明设备产生的光源,包括各种灯具产生的光亮。 光线太强时,会使人感到刺眼或产生目眩,眼睛所承受的负担也会自然加重,睫状体呈现紧张状态,容易产生眼睛疲劳。同样,在暗处看书写作,会让孩子在不断靠近所需看清的物体,容易眯起眼睛、频繁眨眼和集中精神困难等,引发假性近视,从而演变为真性近视。 光源品质是导致近视的关键原因之一。在适宜的照明环境中学习,不仅视物清晰,而且会感到轻松舒适,不易疲劳。因此,父母在为孩子挑选灯具时,应该更注重光源健康的照明环境营造,而非灯具外观或节能。家长们要注意选择正规品牌有3C认证的产品。最好选择带反光罩、下射光的产品。台灯的灯杆尽量要长、可调节,电线长度不低于1.8米。 因此,正确选择护眼台灯非常重要。一盏好的护眼灯能在提供照明的同时,让眼睛不要受到太大伤害或刺激。好的护眼灯至少满足以下条件:1. 光线需均匀柔和,色温在3000-4000k,暖白色更润眼。2.防蓝光和眩光,减少点位强光和蓝光伤害,保护视网膜。3.防频闪。高闪烁频率不易察觉,但却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4.防紫外线辐射和电磁辐射,眼睛不易酸涩肿胀,也能保护大脑及身心健康。

2、用眼姿势 保持端正的读写姿势,可以减轻眼睛的负担,预防近视。除保持端正的姿势外,也要注意眼睛与读写物的距离,不能太远或过近,保持在30厘米左右较为适宜。也不能躺着看书,使眼睛承受姿式、视线、距离的三重负担,将导致眼睛近视或出现其它眼睛异常。 3、劳逸结合 眼保健操具有舒缓眼部疲劳的功效,对于保护眼睛有一定的作用。课间休息时可做做游戏、眺望远景等,使眼睛的调节肌肉得到松弛,缓解视疲劳。节假日,可以积极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如爬山、跑步、游泳等,都是缓解眼疲劳的方法。

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手册完性版

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手册(完整理性版) 深圳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 主任医师首席专家刘春民博士 一、近视概述 近视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眼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视眼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近视眼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眼病之一。在美国,多项研究显示成年人群中近视的患病率为25%,女性比男性更早出现且患病率更高,白种人比黑种人的患病率更高,而在中国和日本更有高达50~70%的患病率。我国近视发病率已从1998年的世界第四位上升到目前的第二位,并且还在不断地上升。据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我国近视眼疾病的患者人数已达4.3亿,占总人口的33.6%,而且呈现出“总体人数越来越大,初始患者年龄越来越小”的明显增长趋势。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60%-70%,居世界前列。其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为30-40%,中学生为40-50%,大学生更高达60-70%。而在主要大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已高达70%以上,并且近视发病率还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我国近视眼居世界第二位,人数居世界之首。 青少年近视城市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其中大城市高于小城市,小城市又高于农村地区。而在城区学校,重点班明

显高于非重点班。这说明近视发生率与用眼量有关,而与营养关系不大。 青少年期,近视眼的患病率随着学年或年龄的增加而急剧上升。 我们的调查基本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结果一致,即女生比男生近视眼患病率高,女生发病时间早于男生,且近视程度较男生为重。这似乎提示除女生发育较早等内在原因外,可能还与女生学习较为刻苦,用眼较多,户(或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较少有关。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是第四位常见的致盲病因,约占8.8%,在美国估计有5.6%的学龄儿童失明归咎于近视。我国青少年因近视致盲人数已达30多万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用眼的频率和强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青少年由于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而引起用眼过度,出现眼干、眼涩、眼胀、眼痛、怕光、视力模糊、视力降低、失眠或记忆力减退等视疲劳症状,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极易变成近视眼。因此,近视的研究和防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人人都知道近视发生率很高,但每人都很无奈,眼睁睁看着近视率不断拔高。 仅凭几个有良知的眼科医生不断地呼吁是无济于事的!

青少年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

青少年预防近视眼基本知 识与要求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青少年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 都说:“眼睛是心灵之窗”,拥有一双清澈明亮、抚媚动人的眼睛,不但能增添容貌美使之更具魅力和风采,而且能遮去或掩饰面部其它器官的不足和缺陷,同时也能给青少年带来更多的自信。然而,我国青少年近视人数每年都在增长,青少年视力矫正已到刻不容缓。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面导致的。那么,青少年近视是如何造成的呢不良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等是造成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必须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一、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1.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3厘米左右(一寸)。 2.写字时执笔角度要合适,用铅笔、钢笔写字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用毛笔写字时力求笔杆直立。 3.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 二、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 (一)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 1.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要从左前方射来。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 2.尽量不用铅芯过细的笔写作业,铅芯要软硬适中,作业用纸要洁净,书写字体不要过小。

3.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 (二)看电视的视觉环境要求。 1.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3米左右距离(或保持电视画面对角线5倍以上距离)。 2.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 3.电视机要放在背光的地方。 4.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 (三)操作电脑视觉环境要求。 1.电脑屏幕最好背向或侧向窗户,避免出现反光现象。 2.电脑操作台应低于一般课桌的高度,座椅最好高低可调。电脑屏幕中心应与胸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3.电脑屏幕与眼睛之间距离应不低于60厘米,视线应略低于平视线10-20度。 4.电脑操作间的光线不应太弱或太强(12平方米的房间安装一盏40瓦日光灯即可达到所需的照度)。 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能过长,应控制在40-50分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放松眼睛,应到教室外活动或凭窗远眺或闭目养神。 2.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或玩手机时间不能过长。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或玩手机40-50分钟左右,应休息一下眼睛,或闭目养神或做眼保健操,也可到室外运动或向远处眺望。同时,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或玩手机要经常眨眼,来缓解眼睛干涩的问题。 3.不玩或少玩游戏机。偶尔玩一下时要注意眼睛与游戏机的距离不能太近,持续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

附件 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建议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面导致的。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必须了解预防近视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一、近视按程度分为: (一)低度近视:近视度数在-3.00D(300度)及以下为低度近视; (二)中度近视:近视度数在-3.00D(300度)~-6.00D(600度)范围内为中度近视; (三)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在-6.00D(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 二、近视的发病原因 虽然近视眼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比较肯定的是近视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对于高度近视眼,遗传因素的作用大于环境因素;而中低度近视眼,则是环境因素的作用为主。近视发病年龄多在7~14岁,与孩子的性格特质和智力发育有着密切关系。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看屏幕(手机、电脑、电视等)、弹钢琴等以及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是造成孩子近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视物环境不良、偏食等也容易造成孩子近视。针对生理性近视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成因,努力减少近视多基因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干扰是有可能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的。 常见近视发病的环境因素:

(一)学习环境:不良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足、纸与字体的对比度差,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桌椅不合适,字号太小,读写姿势不正确等都会加重视觉疲劳,是造成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学习环境的改变也出现了对终端视屏的(电脑)依赖,也有可能造成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二)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糖、高脂肪食物容易造成人体营养代谢失调、微量元素的缺乏;睡眠不足、超前教育、噪声污染、光污染、城市化过程中导致视觉空间缩小等生活环境的改变也有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 三、早期发现孩子近视的方法 (一)眯眼:孩子在看电视或注视较远目标时,为了提高视敏度,通常喜欢眯眼。 (二)揉眼或频繁眨眼:孩子在持续用眼时会习惯性地揉眼或频繁眨眼。 (三)歪头:孩子在看电视时常采取向一侧歪头或向上抬头的姿势以减少弥散光线的干扰。 (四)凑近:由于视远物不清,孩子看电视时常常喜欢凑近。 (五)模糊:孩子常常向你抱怨光线太暗或黑板反光,晚上看不清东西。 当你无法通过孩子的直接叙述或以上细节得知孩子的视力状况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接受眼保健检查。常规的眼保健检查应当从儿童6个月开始,每年一次,持续到成年后。 四、近视的科学预防 (一)合理改善学习环境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在征求意见近一个月后,由教育部、卫健委等八个部门共同制定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今天公布,提出青少年近视率拟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根据《方案》,到2030年,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原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二、各相关方面的行动 (一)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近视是外部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不正。 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近视以视远不清、视近清为主要特征。发生在儿童青少年中的 二、近视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些专业和工作对视力有严格要求,近视有可能影响升学和择业。近视还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的可导致失明。 三、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 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加重有重要意义。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使孩子开展2小时以上的白天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应少于3小时。 四、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五、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 预防近视要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应做到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可视电子产品。 六、控制使用可视电子产品的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可视电子产品的屏幕,是近视的诱因之一。学校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 七、近视要早发现,早矫正。 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时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矫正,防止近视加重。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

学生近视眼防控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学生近视眼防控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 1、我们要坚持每天做一次眼保健操。(×) 2、睡眠要充足,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保证9小时。(×)(小学生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 3、中小学生保证每天有荤菜,比如鸡、鸭、鱼、肉营养就全面了。(×) 要荤素搭配,还要有适量的奶或奶制品) 4、近视眼眼镜可以相互借戴。(×) 5、如果确认已患近视,可以到不正规的眼镜店或随便在马路边小摊位上配镜。(×) 6、学校要求每间教室配置统一种型号的课桌椅,看上去整齐。(×)(根据学生身高配置) 7、为了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桌椅高低要与学生身高相匹配。(√) 8、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市尺。(√) 9、连续看书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 10、在光线暗弱和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是不会影响视力的。(×)11、为了预防近视,我们要坚持天天做眼保健操。得了红眼病也不应该停止做眼保健操。(×) (患眼病要暂停做眼保健操) 12、小学生近视是可以戴隐形眼镜的(×) 13.儿童近视是由环境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 )B(、每年的几月几日是全国爱眼日。1. A、3月12日 B、6月6日 C、 7月6日 D、 12月1日 2、以下哪种是操作电脑时正确护眼方法。(A) A、连续操作电脑应控制在40-50分钟左右 B、长时间玩电脑 C、通宵玩电脑游戏 3、以下哪项是最经济实用的近视眼的治疗方法(A) A、配戴眶架式眼镜 B、配戴隐形眼镜 C、手术纠正 D、吃药矫正 4、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射入。(B) A、右侧 B、左侧 C、上面 5、督促学生课间休息到室外活动,保证每天有多少时间的体育锻炼。(B) A、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6、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教室采光玻地比不得低于(B) A、1:5 B、1:6 C、 1:7 D、 1:8 7、电脑屏幕中心应于人体胸部的位置是(B)

青少年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

都说:“眼睛是心灵之窗”,拥有一双清澈明亮、抚媚动人的眼睛,不但能增添容貌美使之更具魅力和风采,而且能遮去或掩饰面部其它器官的不足和缺陷,同时也能给青少年带来更多的自信。然而,我国青少年近视人数每年都在增长,青少年视力矫正已到刻不容缓。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面导致的。那么,青少年近视是如何造成的呢?不良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等是造成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必须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一、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1.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3厘米左右(一寸)。 2.写字时执笔角度要合适,用铅笔、钢笔写字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用毛笔写字时力求笔杆直立。 3.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 二、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 (一)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 1.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要从左前方射来。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 2.尽量不用铅芯过细的笔写作业,铅芯要软硬适中,作业用纸要洁净,书写字体不要过小。 3.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 (二)看电视的视觉环境要求。 1.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3米左右距离(或保持电视画面对角线5倍以上距离)。 2.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

预防青少年近视知识讲座材料

预防青少年近视知识讲座材料 一、近视危害 1、视力低下,眼睛经常干涩和疲劳,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质量。 2、中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容貌。 3、 升学、参军和找工作受限。 4、老年后因为花眼而必须配两副眼镜。 5、近视患者其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6、最主要的危害是,中高度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和脱离而致盲。 7、遗传后代。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由于后天因素得的近视,如不及时治疗,也将遗传后代。 8、危害身心健康。由于孩子近视,多种体育活动无法参加,影响孩子身体正常发育,致使孩子体质虚弱多病,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9、活质量低下。由于孩子近视,日常生活极其不便。

10、导致并发症。得了近视如不及时治疗,不但度数会不断加深,最终成为高度近视,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并发症、甚至失明。 二、青少年如何防近视 1、光线需充足,反光要避免 舒适的光线,可以得到良好的视觉信息,光线过强或过暗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青少年平常看书的书桌应有边灯装置,其目的在于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2、连续阅读时间不宜过长 青少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几个小时不休息,有的学生甚至到深夜才睡觉,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使眼睛负担过重,容易引起调节性(或称功能性)近视,即假性近视。而且还会使眼外肌对眼球壁的巩膜组织产生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因此,学生看书学习每隔50分钟休息片刻为宜。 3、坐姿要端正,距离适中 不要弯腰驼背,或趴在桌上看书,更不能躺在床上,侧着身看书。眼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30—35厘米,身体与课桌保持一掌——大约10厘米的距离,书本与课桌的角度要保持在30—45

青少年近视防治专题

青少年近视防治专题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良好的视觉状态已经成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但是,近视眼作为最常见的视功能低下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我国又是近视眼的重灾区,约30-40%的小学生患有近视,在中学里60%的学生都配过近视眼镜,而到大学生时,近视的患病率高达80%以上。近视眼基本的病理改变表现为眼轴过度增长,就像一个气球过度充气,还可能引起其它并发症,例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以及眼底出血等,严重的话会引起失明。青少年近视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第一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危害全社会的“洪水猛兽”,因此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 ■青少年近视形成原因 造成近视的原因很,主要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大量调查报告显示生活空间的狭小,视物距离太近,近眼距离工作时间增长等环境因素都可引发近视。生活中经常遇到父母近视,孩子很小也戴起了眼镜,还有就是还没接受学龄教育的孩子,小小年纪也近视了,些都说明近视与遗传也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近视遗传因素比较复杂,有显性遗传、隐性遗传以及多基因遗传等各可能。令人遗憾的是目为至近视眼致病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明确,通常认为发病越早遗传因素越大,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受教育时间延长,电视的普及,电脑网络游戏的风行,睡眠时间减少,相应户外的远距离的活动像旅游、踢球等活动却大量减少。这些环境因素都可能与近视的发生有关。 ■青少年近视防治误区 青少年近视眼的高发现状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家庭的警觉。但是在近视眼防治领域社会上存在着两类误区。其一,一部分家长过分担忧孩子近视,甚至个别家长认为近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待近视如狼似虎,具有典型的“恐近症”的特点,带着孩子辗转于各大医院,求助于各种治疗近视的门诊,不吝惜任何代价,尝试各种近视治疗的仪器药物,以及针灸气功等各种偏方。正是迎合这些人“恐近”的心态,目前市场上充斥了各种近视治疗仪,中国青少年也成了近视治疗的最大的实验群体。与此相反,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近视只是件小事,随便在家眼镜店买付眼镜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去正规医院检查,不进行严格的验光就直接戴眼镜,结果引起视觉质量下降,视疲劳,程度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弱视,斜视等相关眼科疾患。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是对待青少年近视的正确态度。 青少年近视了,家长要首先带领孩子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排除其它眼科疾患之后,进

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综合防控的意义 3200字符

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综合防控的意义 作者留言:整个文章写得基本可以,但是思路不够严谨且深度不够,建议:当前近视的现状——→近视的危害性(强调身体的危害多一点,比如对下一代、对眼本身的)——→近视的发病机理以及可防性分析——→综合防控的意义:依据:政策的、医学的;最新进展(参考报导);实际防控措施的效果——→农村防控 的难点及对策——→综述(充分肯定综合防控意义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摘要:儿童青少年视力近视问题日益突出,且低龄化趋势明显,甚至幼儿出现近 视,如何控制近视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医疗界还没有一项技术可以彻底根治近视,因此控制近视发展是关键。本文在描述儿童青少年视力近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改善农村儿童视力及意义作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 1.儿童青少年视力近视现状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率在2009年就已经排名世界第四,2010年的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抽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近视率为32%、初中生为50%、高中生则超过70%,而且这个比例仍然有上升的趋势。今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以52%~61%的居世界首位。值得我国各界人士关注的是近视人群低龄化的问题。根据有关报道,从各大医院眼科中心视力检测的数据来看,近视青少年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这不禁让人震惊。除此以外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的视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近视的危害性 首先,戴眼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件很困扰的事,例如,透过框架眼镜看到的事物往往存在局限性,而且对鼻梁根部和耳朵会产生压迫感。更有甚者,皮肤对镜架的材料过敏,长期佩戴会导致皮肤发炎甚至溃烂。而接触镜需要每天取戴,在这一过程中,细菌会沾上镜片,因此有可能导致结膜炎和角膜炎。另外,高度近视的患者会因为镜片过厚,而出现眼球突出,眼部周围皮肤松弛,影响个人形象。 其次,据科学研究表明,近视会遗传的。尤其是父母都是近视的,下一代孩子近视的可能性会更高。 再者,儿童青少年近视还会对其学习,性格以及交友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3.近视的发病机理及可防性分析 1.近视的发病机理 眼睛可以感知光线,眼睛中的瞳孔,受到光线刺激时自动改变大小。如果光线过暗,瞳孔就会扩大,从而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内。此时,视网膜发挥主要作用,但与黄斑部相比,敏感度相差很多,因此为了能更好的看清物体,就必须移近距离,于是眼睛的睫状肌就会收缩以增强调节力。时间长了,睫状肌就会疲劳

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与对策

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与对策 廖文科 近视防治工作四原则 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控。根据目前的医疗技术,近视一旦形成,眼睛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除了配镜矫正外,尚无科学、合理、确有实效的治疗方法,控制近视只有从预防方面寻求解决办法。引起近视的原因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多发于青少年的低度近视更多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而后天环境因素导致的近视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真正消除导致近视发生的后天环境因素,就可以预防近视发生,延缓近视的发展,有效降低近视患病率。因此,要使“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此外,由于近视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即“致近”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多种“致近”因素往往同时或相继存在,同时或连续发生作用,如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场所光线暗淡、用眼卫生习惯不好等往往同时存在。因此,预防近视不能只针对某一种因素或某一个环节,采取单一的防控措施。必须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即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加强用眼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用眼卫生习惯、改善用眼环境条件、改善饮食与营养等预防措施同时实施,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日常措施,常抓不懈。青少年近视的产生不仅是多种“致近”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较长时间反复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较长时间的反复作用,即便是多种“致近”因素同时发挥作用,也不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此外,在青少年学习的各个阶段(包括幼儿园),随时随地都会存在各种“致近”因素,各个阶段的儿童青少年都有可能发生近视。因此,近视的预防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防控就能产生作用,更不可能通过搞运动式的做法,集中一段时间采取防控措施就能终身预防近视。必须作为经常性工作,坚持常抓不懈,从早上到晚上,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要有“防近”的意识,随时随地落实各项“防近”的措施,真正把“防近”措施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三、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在当前升学竞争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每个青少年学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面对各种“致近”因素的威胁,每一个青少年都可能发生近视。因此,预防近视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从幼儿园开始抓起,面对每一个学生开展“防近”宣传教育,进行用眼卫生习惯的培养,采取多种综合性预防措施。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不同的人或不同的阶段“致近”因素也会不一样,必须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阶段、针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为重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视力不良率上升最快的时期是在13-16岁”,这个时期“既是青少年进入初、高中,课业负担猛增的时期,也是青春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今后防治视力不良率(尤其是近视)的重点应放在初中”。二是要以处于边缘视力学生或有家族近视遗传因素的学生为重点。处于边缘视力的学生已经开始出现视力下降,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马上就会成为近视。而有家族近视遗传因素的学生往往更容易患近视。因此,必须把这些人群作为重点防治对象,加大工作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