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探究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学习专用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案(1)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三个实验了解了声音的大小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预设:
声音的大小、强弱与振动幅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除了以上三个实验之外,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列举出相关的事例来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2、第1步:选定一种弦乐器,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各小组讨论商量,选定一种弦乐器作为本小组的研究对象。
讨论交流本小组要解决的问题: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3、第2步:预测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在的规律。
教师引导: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弦的音高呢?下面请同学们来做一个预测。
预设一:弦的粗细
活动二:研究物体是怎样发声的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研究了橡皮筋是怎样发声的,下面我们继续来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出示课本第5页上面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
图片一:轻轻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
图片二:轻轻的击鼓,让鼓发出声音。
图片三: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
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案
课 题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2、选择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3、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观念。
各小组分别按照以上三幅图的做法,轻轻拨动钢尺、轻轻的击鼓、敲击音叉,并仔细观察这三种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同时用手轻轻地触摸这些还在发出声音的物体,看看有什么感觉。
教科版(新)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精品教案

生连续有
实验材料:吉他。
规律的变
实验步骤:在保证弦的长短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地改变琴弦 化的方案。
的松紧,同时拨动琴弦,仔细地听其音高的变化。
实验记录:记录表②
音高高低
振动快慢
琴弦较松
低
慢
琴弦较紧
高
快
实验现象:拨逐渐拉紧的琴弦,琴弦的音高会随着琴弦的拉 紧而升高,琴弦的振动频率也会越来越快。
实验结论:同一根弦,弦越松,振动频率越慢, 音高越低; 弦越紧,振动频率越快, 音高越高。
小提琴、吉他、古筝都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长而粗的
弦发出的音高低,反之则高。绷紧的弦发出的音高高,反
之则低。
播放视频资料《寻找发声物体振动部位》、音乐欣赏二胡
演奏 《赛马》 、《葬花吟》。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的长短、粗细不同,
发出声音的高低也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
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弦的音高与弦的频率、琴弦的
方案一:琴弦的长短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实验目的:验证琴弦的长短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实验材料:吉他。
学生相互
实验步骤:在保证弦的松紧程度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其中一 讨论,试
根琴弦,左手按住琴弦的不同位置,使其振动的部分越来越 验,观察体
短,同时右手拨动琴弦,识别音高的变化。
会 其 中 的 拨动不同琴
越 低 ) , 音 高 越 ______( 高 越 低 ) , 音 高 越 ______( 高
由粗到细, 手指依次拨 动不同粗细 的琴弦。
3. 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验证预测。
在弦乐器上不断地进行弹试,听听其音高是否发生变化。 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
题型4 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

题型4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母题探究典例13在学习二胡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2)在验证猜想3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位置所缺的数据(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典例14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和的关系.题型攻略(1)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的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3)实验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思想.举一反三典例15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有关。
典例1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典例17如下实验,属于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一项是A.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B.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声音的变化C.把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子上刮过,听声音的不同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月考压轴题型总结——音调的影响因素答案与解析

初二物理月考压轴题型总结——音调的影响因素答案与解析例题:【分析】(1)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
(2)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松紧有关,控制琴弦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不变。
【解答】解:(1)为验证猜想一,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A、B、C进行研究。
为验证猜想二,应选择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A、D、F进行研究。
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择横截面积和长度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E、G、H进行研究,横截面积都是1.02mm2。
(2)探究琴弦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松紧度的关系,控制琴弦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不变。
可以选择C、E进行对比实验。
改变两者的松紧,比较音调的高低。
故答案为:(1)ABC;ADF;(2)选取两根材料相同、长短相同、横截面积一样的琴弦,如C、E进行对比实验。
使两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进行松紧程度调节,要求一张一弛有所差异。
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发音情况。
如果两根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表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否则猜想错误。
练习:1.【分析】小李和小华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使瓶子发出了声音。
小李用嘴贴着瓶口往里面吹气,引起了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和吹口哨的道理是相同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时音调的高低和空气柱的长短有关,空气柱越短,振动就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小华对瓶进行了敲击,敲击时瓶子振动发出了声音。
瓶子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和瓶子的轻重有关,瓶中越轻,振动就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小华和小李都是通过使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这也体现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原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活动探究|教科版(2017)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学目标】知道弦的粗细、振动部分的长短、松紧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
【教学重难点】寻找影响弦的音高变化的因素。
活动探究实验一:验证弦的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实验步骤:①手指按在一根琴弦上并上下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识别音高的变化。
②换另外几根琴弦,重复上面的操作。
(2)实验结果: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不同位置时,音高不同,弦振动的部分越长,音高越低;弦振动的部分越短,音高越高。
实验二:验证弦的松紧与音高的关系。
(1)实验步骤:①手在这根弦上的位置不变,拨动琴弦,识别音高;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拨动琴弦,识别音高的变化。
②换另外几根琴弦,重复上面的操作。
(2)实验结果:同一根琴弦,松紧不同,音高不同,弦越松,音高越低;弦越紧,音高越高。
实验三:验证弦的粗细与音高的关系(1)实验步骤:①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识别音高的变化。
②重复3次上面的操作。
(2)实验结果:琴弦的粗细不同,音高不同,弦越粗,音高越低;弦越细,音高越高。
理解与应用1.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的,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
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弦的振幅越大就越响,弦的振幅越小就越低。
3.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发现长的弦发声的调低,短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4.调节乐器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发现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松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精炼反馈1、在弹吉他时,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强些,可以()A.换新吉他B.用的力气大一些C.调节弦的松紧度【答案】B。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教案20111219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教案20111219.doc - 教师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奉贤区西渡学校朱靖文一、背景与任务分析本节课是《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一册第十一章《感知与协调》的第三个主题“听觉”中的第四课时。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乐器产生振动的部位,了解各种乐器是怎样发声的,调教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通过用弦音计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的活动,了解弦乐器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其中“用弦音计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振动快慢与音调高低的关系,即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七年级的学生对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方法已经有所了解,但是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的能力还不够;对“假设”和“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关注不够,往往在探究结束后直接得出结论,忽略了在“假设”和“证据”之间建立联系。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模仿不同高低的音调,体验并学会判断音调的高低。
、通过观察乐器、观看吉他演奏的动作,找到可能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
23(通过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其他因素”活动,对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作出假设,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理解弦线的长短、张力、粗细与音调之间的关系,提高自主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难点】根据假设,设计“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的实验方案。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为载体,主要通过感受和辨别,然后运用感受到的知识和辨别能力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探究影响弦音计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
由于是凭感觉来辨别音调的高低,因此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获得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避免学生主观意志对科学结论的影响,因此先通过辨别不同音调的声音,强化学生对音调高低的感知和辨别能力,为后面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然后,通过观察乐器演奏时改变吉他音调高低的方法,对音响音调高低的因素作出假设。
再后引导学生分别探究弦线长短、粗细、松紧对音调高低的影响。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案哪些因素有关呢?观察琴弦的粗细、松紧,以及琴弦振动部分的长短变化,来找出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
出示课题: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板书课题)2. 科学探索 1.选定一种弦乐器,讨论要解决的问题先选定你要进行探究的乐器,再仔细观察它的弦。
2.找一找相关因素,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在的规律我的预测:①弦越长,声调_______(越高越低),音高越_______(高低)。
②弦越紧,声调_______(越高越低),音高越_______(高低)。
③弦越粗,声调_______(越高越低),音高越_______(高低)。
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听听其音高是否发生变化。
3.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播放视频《探究音调与琴弦的关系》方案一:琴弦的长短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选择要研究的乐器推测相关因素预测结果观看视频通过这一部分,让学生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不断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老师指导,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能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验证琴弦的长短实验材料:一把吉他(以吉他为例)实验步骤:在保证弦的松紧程度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其中一根琴弦,左手按住琴弦的不同位置,使其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同时右手拨动琴弦,识别音高的变化。
实验记录:实验分析:琴弦振动的部分越长,说明弦变长了,其振动顿率变慢,音高变低;琴弦振动的部分越短,说明弦变短了,其振动频率变快,音高变高。
实验结论:同一根弦,弦越长,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弦越短,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
方案二:琴弦的松紧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实验材料:一把吉他(以吉他为例)实验步骤:在保证弦的长短不变的情况下,用弦钮不断地改变琴弦的松紧,同时拨动琴弦,仔细地听其音高的变化。
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拨逐渐拉紧的琴弦,琴弦的音高会随着琴弦的拉紧而升高,琴弦的振动频率也会越来越快。
实验分析: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做好实验记录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做好实验记录对实验记录进行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声音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
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弦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弦的振幅越小,声音就越低。
3、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发现长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4、调节乐器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发现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松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5、选取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思考有哪此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并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检验你的预测是否准确。
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
结论:
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越细、越紧、越短,弦的振幅就越大,声音就越响;越粗、越松、越长,弦的振幅就越小,声音就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知道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
2.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
的应用。
实验原理:
1.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高,产生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低,产生声音的音调低。
2.声源振动的频率与发声体振动部分的体积有关,一般来说,发声体振动部分的体积越大,产生声音的音调越低。
实验器材:
两根粗细不同的尼龙丝、一根与尼龙丝粗细相同的钢丝、
钩码多个。
实验步骤:
1.小汉注意到爸爸在拉二胡前总要把二胡的两个手把仔细
调试,爸爸说这是在调整弦的松紧,来改变音调。
拉二胡时,小汉注意到爸爸的手指不停地在琴弦上来回移动,同时听到优美的曲调传来。
小汉还注意到二胡上有两根弦,一粗一细,在不同的弦上拉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那么,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哪些?结合上面的观察小汉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线的材料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线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线的粗细有关; 猜想4: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线的松紧程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并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小汉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2.按图1所示组装有关器材:将一根尼龙丝的一端拴在桌
子一端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并用A、B两个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三角尺拨A、B
间的弦,即可听见发出的声音。
通过调整A、B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琴弦发声部分的长短。
调整所挂钩码的多少,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
3.研究音调与弦长的关系:
(1)在滑轮下方挂N个钩码(三四个即可),用塑料三角尺拨动AB之间的琴弦;弦线振动将听到清晰的乐音,记住这个音调。
(2)减小A、B之间弦线的长度,并拨动弦线。
注意每次听
到声音的音调将__________________。
(3)增大A、B之间弦线的长度,并拨动弦线。
注意每次听
到声音的音调将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音调与弦松紧程度的关系:
(1)使AB间弦线的长度保持不变,滑轮下面的钩码仍是N 个,拨动弦线,记住这时的音调。
(2)逐渐增加滑轮下面的钩码数。
拨动弦线,注意每次听到的声音音调的变化。
发现音调升高时,滑轮下面的钩码个数将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
(1)使A、B两点间的弦线为适当长,在滑轮下方仍挂N个钩码,拨动张紧的弦线。
记住这时的音调。
(2)再换用较粗和较细的弦线,在滑轮下面的依然悬挂N个钩码,拨动张紧的弦线,记住这时的音调。
发现弦线越粗,音调越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弦线的材料对音调的影响:
取两根粗细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弦线,如一根尼龙丝,一根钢丝,保持A、B间的距离相同,滑轮下面的钩码也相同,比较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
7.根据上述探究,可以初步知道:
(1)保持弦线的粗细和松紧程度相同,发音部分的弦线越长,音调越__________________ 。
(2)保持弦线的粗细和发声部分的长度相同,弦线越紧,音调越__________________。
(3)保持弦发声部分的长度和松紧程度相同,弦线越细,音调越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程度相同,弦线发出声音的音调还与____________有关。
(5)对于弦乐器,音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操作提示:
1.当要研究的一个物理量与另外几个物理量都有关系时,为简化和方便,先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而要控制其余几个量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进行实验时,确保按照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这样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2.对于音调高低的判断,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用眼睛看,弦线振动时,能看清楚弦线,说明它振动频率低;相反,看不清弦线究竟在什么位置,说明它振动频率高。
二是用耳
朵听,听到的声音尖细,说明声音的音调高;听到的声音粗闷,说明声音的音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