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电解质溶液-同离子效应”实验报告
同离子效应

同离子效应两种含有相同离子的盐(或酸、碱)溶于水时,它们的溶解度(或酸度系数)都会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如果加入含有该弱电解质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就会使该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的效应。
同理,在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电解质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也会降低该电解质的溶解度。
同离子效应英文名称:common ion effect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跟该电解质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可以降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这种叫做同离子效应。
在弱酸溶液中加入该酸的可溶性盐(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醋酸钠),或在弱碱溶液中加入该碱的可溶性盐(如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都会发生同离子效应。
发生同离子效应的原理主要是加入相同离子后,使原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生成原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从而降低原电解质的电离度。
在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跟该电解质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从而降低原电解质的溶解度,这种现象也叫同离子效应。
这是因为增加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使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超过原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使原电解质沉淀下来。
[1]种类同离子效应有两种,一种是降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另一种是降低原电解质的溶解度。
即,在电解质1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和电解质1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2,因而降低电解质1的溶解度的效应叫同离子效应。
这种效应对于微溶电解质特别显著,在化学分析中应用很广。
对此现象可以这样来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和沉淀是一种动态平衡,所以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某种!)乘积是一个常数--溶度积。
例如[BiO+][Cl-]=Ksp=常数c,假定原来单纯的BiOCl的饱和溶液中,[BiO+]=[Cl-];加了NaCl后,[Cl-]大大增加,但是常数c仍然得满足,所以必然是[BiO+]大大降低,它无处可去,只有沉淀![BiO+]降低就意味着BiOCl 的溶解度下降了。
上面提到的降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的原理类推。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从而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朝着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验证同离子效应.

Hale Waihona Puke 验证同离子效应一、验证同离子效应
• 实验原理: –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当加入一种与 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时,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降低的现 象。
一、验证同离子效应
• 实验内容:
操 作 步 骤 1.取2支试管,各加H2O 1mL,2mol/L NH3· H2O 2滴 ,酚酞1滴,摇匀。其中一 支 + NH4Cl晶体少许,振 荡。将二者进行比较 现 象 解释、结论或方程式
红色 变浅
红色 变浅
一、验证同离子效应 • 几点说明: – 1.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 2.结果总是α↓; – 3.Ki不变;
思考练习:
• 1、什么是同离子效应 • 2、在氨水中加入①氯化铵晶体 ②盐酸 ③氢氧化钠时氨水的电离平衡是否发生移动, 移动方向如何?
谢
制作人:
谢
杨斌
2. 取2支试管,各加H2O 1mL,2mol/L HAc2滴,甲 基橙1d,摇匀。其中一支 + NaAc晶体少许,振荡。 将二者进行比较
一、验证同离子效应
• 实验结论:
操 作 步 骤 1.取2支试管,各加H2O 1mL ,2mol/L NH3· H2O 2滴,酚 酞1滴,摇匀。其中一支 + NH4Cl晶体少许,振荡。将 二者进行比较 2. 取2支试管,各加H2O 1mL,2mol/L HAc2滴,甲 基橙1d,摇匀。其中一支 + NaAc晶体少许,振荡。将二 者进行比较 现 象 解释、结论或方程式 溶液中NH4+增加,由于同离 子效应弱电解质NH3· H2O电 离平衡向左移动,NH3· H2O 电离度减少,溶液中电离的 OH-减少,碱性减弱,红色 变浅 溶液中Ac-增加,由于同离子 效应弱电解质HAc电离平衡 向左移动,HAc电离度减少 ,溶液中电离的H+减少,酸 性减弱,红色变浅
电解质溶液实验报告

电解质溶液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并分析其电解过程。
实验原理:1. 电解质溶液指的是在水溶液中能够自由运动的离子,通常包括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盐溶液。
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主要来自于其中的离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导电体两极移动。
3.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由于电子数目相同,所以负离子的移动速度要快于正离子。
4.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浓度有关,浓度越高,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实验材料和设备:1. 电解质溶液(如NaCl溶液、CuSO4溶液等)2. 电解槽3. 电源4. 电极(钢丝或碳棒)5. 导线6. 电流表7. 电压表实验步骤:1. 将电解槽装满电解质溶液,并加入电极。
2. 将电解槽连接到电源,接上电流表和电压表。
3. 调节电流(或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值。
4. 分别更换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重复步骤3.5.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实验结果的图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的电流和电压数值,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果:1. 随着浓度的增加,溶液的导电性增强,电流数值增大。
2. 在相同浓度溶液中,电压与电流呈线性关系。
3. 导体材料的不同也会影响溶液的导电性质。
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证明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与浓度成正比,说明溶液中离子的数量增加会增强导电性。
2. 电压与电流呈线性关系表明了欧姆定律在电解质溶液中成立,即V=IR。
3. 导体材料的不同对溶液的导电性也有影响,一般来说,金属电极的导电性更好。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导体材料也会影响导电性。
同时,电压与电流呈线性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主要是离子的运动形成的。
这是一个简单的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和电解过程。
高中化学 实验三电解质溶液

实验三 电解质溶液一、实验目的1、掌握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同离子效应;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验证其性质;3、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影响水解过程的主要因素;4、学习离心分离和pH 试纸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二、预习提问1、 什么叫同离子效应?答:因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而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生成分子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这种现象叫同离子效应。
2、 什么叫缓冲溶液?答:能够抵抗外来少量酸、碱或稀释而保持本身pH 值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溶液叫缓冲溶液。
3、 缓冲溶液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对于弱酸及其盐公式为pH=pk a -lg b a C C对于弱碱及其盐公式为pOH=pk b -lga b C C4、 Na 2CO 3和Al 2(SO 4)3溶液能反应的原因何在?答:双水解。
Al 3++3H 2O ⇔Al (OH )3+3H +CO 32-+2H 2O ⇔H 2CO 3+2OH -三、实验原理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同离子效应:AB ⇔A + + B —平衡时,A +和B —、AB 同时存在,且C(A +)C(B -)/C(AB)=K i (电离常数)——电离平衡增加C(A +)或C(B -)离子浓度则平衡向生成AB 分子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AB 的电离度降低——同离子效应。
2、缓冲溶液: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对外来酸或碱起缓冲作用。
即当再加入少量酸、碱或稀释时,体系的pH 值变化不大,这种溶液称为缓冲溶液,按盐和酸(或碱)的不同比值配制溶液,就可以得到不同pH 值的缓冲溶液。
如果是弱酸及盐组成的缓冲系,它的pH 值可由下式求得:pH=pk a -lg b a C C该式说明,缓冲溶液的pH 主要取决于pka 及盐和酸浓度的比值。
若配制缓冲溶液所用盐和酸的浓度相同,上式可改写为如下形式:pH=pk a -lg b a V V同理对于盐与弱碱组成的缓冲系则如下两个公式:pOH=pk b -lg a b C C pOH=pk b -lg a b V V3、盐类的水解反应:为盐的离子与水中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的反应,使盐溶液呈现一定的酸碱性,本身为一平衡,溶液中酸度的改变或其他反应的发生导致平衡中离子浓度的改变及温度都影响平衡的移动。
精选电解质溶液-同离子效应实验报告六篇

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及配制。
(2)掌握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在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或难溶电解质的沉淀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与弱电解质或难溶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则平衡向左移动,产生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或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明显降低的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三、实验用品(仪器、药品)试管、药匙、氨水、醋酸铵固体、酚酞。
甲基橙、碘化铅。
碘化钾。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l)在小试管中加入1cm30.lmol·dm-3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
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进行解释(2)自己设计一实验,验证同离子效应使HAc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mol·dm-3KI溶液。
观察现象,解释之。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l)在小试管中加入1cm30.lmol·dm-3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
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因同离子效应OH-浓度降低,碱性降低,红色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2)自己设计一实验,验证同离子效应使HAc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
在小试管中用滴管加入1毫升0.1摩尔/升醋酸水溶液和1滴甲基橙指示剂,因醋酸溶液呈酸性,使甲基橙溶液有无色变为红色。
再用药匙向小试管中加入少许醋酸铵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因同离子效应,氢离子浓度降低,酸性降低,橙红色溶液颜色变为橙黄色或黄色。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mol·dm-3KI溶液。
有黄色沉淀碘化铅生成。
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及配制。
(2)掌握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条件。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

∴Ksp(PbI2)=c(Pb2+).c2(I-) =s.(2s+0.010)2
=1.39×10-8
∵s很小,∴2s+0.010≈0.010∴s=1.39×10-4 mol·dm-3
(3) PbI2⇋Pb2+ + 2I-
平衡浓度/mol·dm-3 s+0.010 2s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及配制。
(2)掌握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
在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或难溶电解质的沉淀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与弱电解质或难溶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则平衡向左移动,产生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或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明显降低的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 KI溶液。观察现象,解释之。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
(l)在小试管中加入1 cm3 0.l mol·dm-3 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因同离子效应OH-浓度降低,碱性降低,红色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4)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解:(1)Ksp(PbI2)=1.39×10-8
PbI2⇋Pb2++2I-
平衡浓度/mol·dm-3 s 2s∴Ksp(PbI2)=c(Pb2+).c2(I-) =s.(2s)2
=4s3
=1.39×10-8∵s=1.51×10-3 mol·dm-3
(2) PbI2⇋Pb2++2I-
电解质溶液实验报告

电解质溶液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深入理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观察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现象,探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浓度、种类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导电。
不同的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同,导致溶液的导电性也有所差异。
三、实验用品1、仪器:直流电源、灯泡、导线、石墨电极、烧杯、量筒、玻璃棒。
2、药品: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醋酸溶液、蔗糖溶液。
四、实验步骤1、配制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用量筒分别量取 50mL、100mL、150mL 的蒸馏水,倒入三个烧杯中。
用天平分别称取 5g、10g、15g 的氯化钠固体,分别加入上述三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不同的氯化钠溶液。
2、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灯泡、导线和石墨电极连接好,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3、测试溶液的导电性将石墨电极分别插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观察灯泡的亮度。
依次将电极插入氢氧化钠溶液、盐酸、醋酸溶液和蔗糖溶液中,观察灯泡的亮暗情况,并记录。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1、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浓度较低的氯化钠溶液中,灯泡亮度较暗;浓度较高的氯化钠溶液中,灯泡亮度较亮。
这说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越多,导电性越强。
2、不同种类的溶液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中,灯泡亮度较亮,说明这些溶液的导电性较强,它们属于强电解质溶液。
醋酸溶液中,灯泡亮度较暗,说明其导电性较弱,醋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
蔗糖溶液中,灯泡不亮,说明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演示这个实验的时候,有个特别调皮的小男生,一直在下面嘀咕:“这有啥好玩的,不就是灯泡亮不亮嘛!”我笑着对他说:“别着急,等会儿你就知道其中的奥秘啦!”当我们做完实验,看到不同溶液产生的不同现象,这个小男生眼睛瞪得大大的,一脸惊讶地说:“哇,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学问啊!”那一刻,我觉得这个实验真正引起了他的兴趣,也让他对电解质溶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实验四---电解质溶液

实验四---电解质溶液实验四 电解质溶液一、实验目的1.掌握并验证同离子效应对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影响;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验证其缓冲作用;3.掌握并验证浓度、温度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4. 了解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条件以及沉淀的转化。
二、实验原理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解离程度降低,这种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当将其稀释或在其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pH 值改变很少,这种溶液称作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pH 值(以HAc 和NaAc 为例)可用下式计算:)Ac ()HAc (lg p )()(lg p pH θa θa --=-=c c K c c K 盐酸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难溶容电解质和溶液中相应的离子之间建立了多相离子平衡。
例如在PbI2饱和溶液中,建立了如下平衡:PbI2 (固) Pb2+ + 2I -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θK= c(Pb2+) ·c(I -)2,sp称为溶度积。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当将Pb(Ac)2和KI两种溶液混合时如果:c(Pb2+)·c(I -)2>θK溶液过sp饱和,有沉淀析出。
c(Pb2+)·c(I -)2=θK饱和溶sp液。
c(Pb2+)·c(I -)2<θK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
sp使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即把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称为沉淀的转化,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沉淀,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易转化为溶度积小的难溶电解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能否进行转化,要具体计算溶解度。
三、仪器和药品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离心试管,小烧杯(100mL或50mL),量筒(10mL),洗瓶,点滴板,玻璃棒,酒精灯(或水浴锅),离心机(公用)。
药品:醋酸HAc(0.1mol·L-1,1mol·L-1,2mol·L-1),盐酸HCl (0.1mol·L-1,2 mol·L-1,6mol·L-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sp(PbI2)=c(Pb2+).c2(I-)
=s.(2s+0.010)2
=1.39×10-8
∵s很小,∴2s+0.010≈0.010
∴s=1.39×10-4mol·dm-3
(3) PbI2⇋Pb2++ 2I-
平衡浓度/mol·dm-3s+0.010 2s
∴Ksp(PbI2)=c(Pb2+).c2(I-)
=(s+0.010).(2s)2
=1.39×10-8
∵s很小,∴s+0.010≈0.010
∴s=5.89×10-4mol·dm-3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l)在小试管中加入1 cm30.l mol·dm-3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进行解释。
(2)自己设计一实验,验证同离子效应使HAc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KI溶液。观察现象,解释之。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
(l)在小试管中加入1 cm30.l mol·dm-3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因同离子效应OH-浓度降低,碱性降低,红色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2)自己设计一实验,验证同离子效应使HAc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在小试管中用滴管加入1毫升0.1摩尔/升醋酸水溶液和1滴甲基橙指示剂,因醋酸溶液呈酸性,使甲基橙溶液有无色变为红色。再用药匙向小试管中加入少许醋酸铵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因同离子效应,氢离子浓度降低,酸性降低,橙红色溶液颜色变为橙黄色或黄色。
(4)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解:(1)Ksp(PbI2)=1.39×10-8
PbI2⇋Pb2++2I-
平衡浓度/mol·dm-3s 2s
∴Ksp(PbI2)=c(Pb2+).c2(I-)
=s.(2s)2
=4s3
=1.39×10-8
∵s=1.51×10-3mol·dm-3
(2)PbI2⇋Pb2++2I-
(2)掌握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
在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或难溶电解质的沉淀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与弱电解质或难溶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则平衡向左移动,产生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或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明显降低的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三、实验用品(仪器、药品)
试管、药匙、氨水、醋酸铵固体、酚酞。甲基橙、碘化铅。碘化钾。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KI溶液。有黄色沉淀碘化铅生成。
六、思考:
根据PbI2的溶度积,计算(298K时):
(1)PbI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mol·dm-3);
(2)PbI2在0.010 mol·dm-3KI溶液中的溶解度;
(3)PbI2在0.010 mol·dm-3Pb(NO3)2纯水中的溶解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化学原理1
实验名称:电解质溶液-同离子效应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在线提交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 号:
年级专业(1)加深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及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