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共30页
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业 群
荣宗敬----棉纱大王 荣德生---面粉大王 张謇--状元实业家 周学熙
英
榜
……
褚辅成,嘉兴实业家, 刘鸿生---火柴大王 味精大王吴蕴初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三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斗争中求发展
一、在夹缝中生存
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势力义 官僚资本主义
1、外国资本主义
不平等条约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本国封建势力
封建政府不 正式承认
苛捐杂税
3.官僚资本主义和政府
大举内债 滥发纸币
直接投资、加入官股 或收买、敲诈、没收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的表现: 1)中反国对民革帝族命国资性主产;义阶;级:
①济南惨案;——拒绝买卖日货; ②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
限制中国 机器进口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限制中国 机器进口
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 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 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
1、外国资本主义
限制中 机器进口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通 过此桥大举侵华
侵华战争
•1937年8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
①革命性: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 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与束缚;
②软弱性、妥协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对中外反动势力又有一定的 依赖关系。
发展特点:由于其先天发育不良。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其无法领 导中国革命的胜利。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

【误区警示】 较快发展≠健康发展 (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kāizhǎn)“国民经济 建设运动”,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 到较快发展,但是不能理解为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2)在近代中国,由于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主要 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所以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先 天不足,后天畸形”。 【历史纵横】 (教材第46页)本段材料讲述了国民政府官僚集 团的卑鄙行径。它们利用手中的特权,大发“国难财”,压制、 吞并民族企业,致使原本脆弱的民族工业发展愈加艰难,日 益萎缩。
第十八页,共39页。
思考 (1)依据史料分析(fēnxī)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的原因。 提示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第十九页,共39页。
史料二 上海市地方协会、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 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提 倡国货①,实为解决民生问题②之基本工作,努力物质建设之唯一 途径,防止国际入超树立生产国防之无上利器③……以期唤醒各 界④。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1.特点 史料
主题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和作用 [史料探究]
注:从民族工业(gōngyè)的分布区域、数量及工业(gōngyè)结构思考其特
第二十七页,共39页。
思考 依据“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 民族工业的发展(fāzhǎn)特点。 提示 民族工业发展(fāzhǎn)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 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fāzhǎn)尤为迅速;行业发展(fāzhǎn)不 平衡;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
【误区警示】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 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图解历史】 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态及相互(xiānghù)关系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16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答案B
解析 “政教是西洋立国之本,与商贾、制器等相辅相成,中国单纯学习西洋造船、制器就想富强恐很难实现”以上是材料的大意,体现了作者主张同时学习西方“政教”“技艺”强国的主张,比较备选项,可知只有B项与此立意相符。
民族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与时俱进
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2.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政局动荡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因素
列强侵略
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政府鼓励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实业救国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事业、通讯工程、各种大众传媒获得较快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件公开课精选 课件

材料二: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由于原料昂贵 和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产”。
(利用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材料三: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
战争,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仅1937
年8月至1938年3月,被摧毁的工厂约2000余家,损
请同学们阅读投影图文 资料,并结合教材,概括出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采取了 哪些手段对中国资本主义进 行打击压迫?
阅读下 列材料
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采取 什么手段压制民族工业发展 ?
材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 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 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
2)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 益;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2、斗争的表现:
1)反对帝国主义(外国资本主义)
①济南惨案——拒绝买卖日货;
中 国
②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 ③一二八事变后——捐款捐物支持抗战;
民 族 资
④长城抗战后——捐款购机运动;
产 阶
2)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级 :
革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要求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
命
本主义
性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阅读材料,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的社会革新要求? 实质?结果?
材料:夫中国改革既有绝对必要,而改革之大义 曰解放创造,非复古,亦非俄化,则大体之国是可定 矣。此无他,对内履行民主政治,提倡国民经济,采 欧美宪政之长,而去其资本家专利之短;大兴教育以 唤起民众,争回税权以发达产业;对内务求得长治久 安之规模,对外必须脱离不平等条约之束缚。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所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因素引起的经济危机,即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的一般可能性 商品交换中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成了两个独 立的行为,流通过程就有出现中断的可能性。 信用的出现使危机出现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
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 实现之间的矛盾。
平均利润下降规律还表现为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 的矛盾。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过程中还引起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由资本的积累、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以及由此导致的人 口过剩、商品过剩和资本过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 物和表现形式,它们集中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 史性和过渡性。
获得新的 发展空间
暂时缓和 基本矛盾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 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 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 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 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 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 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 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平均利润下降趋势
由于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有机构成 的变化不仅发生在个别生产部门,而且是在一切生产部门或 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发生,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 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本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的下降趋势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并 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平均利润的下降趋势并不排斥利润总量的绝对增加。 积累的不断增大、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又会进一步造成利 润率下降的压力,为了减少这种压力,资本家只得更多积 累。这是这样一种机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同时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命运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命运一资本主义的命运所谓“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
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过去的资本主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血腥的方式灭绝和奴役其他民族和人类部落,取得大量的包含其他财富的贵金属货币;而是用取得大量贵金属货币重新构建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形态乃至政治形态。
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发生了四次重大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都促使资本主义产生新的发展变化。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实现了自然力代替人力的变革,导致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兴起和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性变革,使人类从工场手工业时期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确立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内燃机、化学工业、钢铁技术等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主要现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
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以原子能的利用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电子化时代,生产的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创造了崭新的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20多年生产的产品,超过了过去200多年生产的产品的总和。
1948年至1973年,世界工业增长了353%。
因此,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世界经济的黄金时代”。
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大,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全球互联网的出现,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以及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化问题探析——兼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化问题探析——兼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https://img.taocdn.com/s3/m/3e78901fa216147917112856.png)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化问题探析——兼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姓名:刘博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科社与国际共运指导教师:纪培荣20030406——出查盔兰堕主兰堡鲨苎————中文摘要全球化时代已经至I来。
经济全球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突破了原有的发展局限,使国家范围内垂死的资本主义拥有了更大的舞台,重新焕发了生机。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又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方式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充分展开,充分发展。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化时代呈现出新的表现形态,简言之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和市场的全球化与决策主体的分散化与独立性之问的矛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难以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失灵进行有效的校正,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国家独立决策与全球和谐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化需要全球调控、全球治理。
而国家对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常常鞭长莫及。
由国家让渡部分主权而构建的国际组织远远不具有传统国家所具各的严密丽强劲的控制能力。
在资本主义一国相对封闭的国民经济中,国家利用其宏观调控能力尚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那么,在一个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全球化进程中还不可能产生出一个可以完全替代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共同体或国际组织,因此,全球化了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根本无法解决。
历史仍在迂回曲折地按照马克思指明的方向前进一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化闯题进行探析,既能解释现今资本主义为什么繁荣发展,又能指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探讨关系至0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的主题框架:论文分三大部分:1.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展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运作模式时指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这一变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突破一国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拓展开来。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1)

(2)全球化:将现代化的成果推广到全球
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法治全球化、 管理全球化、组织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思想观念全球化、 人际交往全球化、国际全球化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 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 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 的征服,机器的采用„„仿佛 用法术从地下呼呼出来的大量 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 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 的生产力呢?”
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 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 际歌》的歌词。后 来,经工人作曲家狄 盖特谱曲后,《国际 歌》在全世界广泛传 唱开来。
将近200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还 记得《国际歌》,又有多少人还会为共产主 义理想而热血沸腾? 貌似,鲜红的共产主义理想正在逐渐褪色, 而曾经的信仰也渐行渐远。
近代资本主义工人罢工一览 2001 德国交通工人大罢工 2002 伦敦地铁工作人员罢工 2003 美国洛杉矶公交系统罢工 2004 意大利罗马公交工人罢工 2005 意大利全国交通工人罢工 2005 法国百万工人大罢工 2005 纽约运输工人罢工 2006 欧洲大陆码头工人罢工 2008 英国石油公司工人罢工
赤裸裸的剥削、赤贫的工人阶级、几乎为零的人权、极端个人主义
“有产”工人、民主政治、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社群主义
(二)用全面的眼光看资本主义 1、历史功绩 (现代化、全球化) (1)现代化:人类社会由古代以个体手工劳动为基础的 农业社会演变为现代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的 历史进程。
劳动社会化、生产机械化、国家工业化、经济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社会法治化、文化多元化、大众知识化、 思想自由化 思想自由化为起点,劳动社会化为核心,国家工业化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