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共28页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 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高考一轮复习  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解析] ①是封建地主经济,在1952年底随土改完成而基本结束;②是洋务经 济,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③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近代化一开始就遭到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④是民族资本主义,它为后 来的民主革命提供社会基础、阶级基础,动摇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⑤是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一定程度上排挤民营工业的发展, 使得中国近代化进程困难重重。所以应该选C。
考点三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 传入中国 民主科学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 经济
短暂春天
初步发展
产生
萌芽
戊戌 变法 早期反封建民 主启蒙思想
辛亥 革命
新文化 运动
五四 运动
政治
(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 近代某思想家说: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 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④社会:促进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年至1956年五种经 济形式,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一种经济形态?
所 占 比 重
(2010年山东历史,16)下图是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 ①所示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彻底结束 ②所示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 作用 ④所示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 本动力 ⑤所示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
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 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业 群
荣宗敬----棉纱大王 荣德生---面粉大王 张謇--状元实业家 周学熙


……
褚辅成,嘉兴实业家, 刘鸿生---火柴大王 味精大王吴蕴初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三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斗争中求发展
一、在夹缝中生存
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势力义 官僚资本主义
1、外国资本主义
不平等条约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本国封建势力
封建政府不 正式承认
苛捐杂税
3.官僚资本主义和政府
大举内债 滥发纸币
直接投资、加入官股 或收买、敲诈、没收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的表现: 1)中反国对民革帝族命国资性主产;义阶;级:
①济南惨案;——拒绝买卖日货; ②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
限制中国 机器进口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限制中国 机器进口
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 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 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
1、外国资本主义
限制中 机器进口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通 过此桥大举侵华
侵华战争
•1937年8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
①革命性: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 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与束缚;
②软弱性、妥协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对中外反动势力又有一定的 依赖关系。
发展特点:由于其先天发育不良。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其无法领 导中国革命的胜利。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共28页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共28页

戊戌变法
(续)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意 义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缺乏反帝斗争勇气 失败原因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 中国是行不通的
2、辛亥革命
准备 革命纲领 导火线 武昌起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袁世凯篡权 意义
辛亥革命 ·准备
组织准备 思想准备 军事准备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同盟会
翻译著作 创办报刊 代表人物 思想论战
1895 广州起义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2、辛亥革命
准备 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导 火 线:四川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光复三镇 湖北军政府 独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1。1 袁世凯篡权: 意义
2、辛亥革命 •意义
给封建君主专制致命一击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1、洋务运动
两个阶段 主要活动 创办企业
2、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光绪推行新政
3、新政和预备立宪 新 政 预备立宪
五、近代前期不同阶级、不同阶 层提出的救国方案
地主阶级 新思潮的萌发: 林则徐 魏源
洋 务 派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农民阶级: 洪仁干 《资政新篇》
资产阶级
早期维新派 康梁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三、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革 命和启蒙运动
1、戊戌变法:
2、辛亥革命:
3、新文化运动:
1、戊戌变法
背 景:瓜分狂潮民族危机; 民族 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 政治舞台
理论基础: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产生较晚,主要是在南京国民 政府建立后形成的(也包括 1860后晚清、民国时期建立 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 业),代表是四大家族。抗日 战争时期膨胀,解放战争时期 达到顶峰,建国后被没收改造 为社会主国营经济。控制国家 经济命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和中国的进步的重要因 素。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态:
济侵略
量进口物资。
三、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民国初年 (1912—1919年)
2、和新增资 ①发展不平衡:
本增加:
地区:主要在沿海;
纺织业(当时最大的新 行业:主要是轻工业,没有形成完
式工业):上海--天津、 整的工业体系。
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
织业中心;
②在经济上仍处于次要地位:
(2)官僚资本的形成,并逐步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官僚资本 (形成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建国后被
改造没收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1)含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 济。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 与本国封建势力相勾结。
2)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六、新生及消亡:建国后(过渡时期)
2、三大改造时期(1953-56):消亡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矛盾。 政策:“和平赎买”(有代价的收归国有或集体所有,区别 于对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的没收) 途径: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从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等低级国家资本主形式到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结果: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消 亡。
(业1发)展在的半主殖要因半素封。社会,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实业 救B.国政的局道动路荡是(革走命不和通战的争;不断):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使2民)族国工家业和的发民展族缺独乏立稳是定民的社族会工环业境健。康发展的前提。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件公开课精选 课件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件公开课精选 课件
中国”。 (限制机器进口)
材料二: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由于原料昂贵 和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产”。
(利用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材料三: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
战争,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仅1937
年8月至1938年3月,被摧毁的工厂约2000余家,损
请同学们阅读投影图文 资料,并结合教材,概括出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采取了 哪些手段对中国资本主义进 行打击压迫?
阅读下 列材料
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采取 什么手段压制民族工业发展 ?
材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 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 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
2)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 益;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2、斗争的表现:
1)反对帝国主义(外国资本主义)
①济南惨案——拒绝买卖日货;
中 国
②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 ③一二八事变后——捐款捐物支持抗战;
民 族 资
④长城抗战后——捐款购机运动;
产 阶
2)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级 :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要求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

本主义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阅读材料,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的社会革新要求? 实质?结果?
材料:夫中国改革既有绝对必要,而改革之大义 曰解放创造,非复古,亦非俄化,则大体之国是可定 矣。此无他,对内履行民主政治,提倡国民经济,采 欧美宪政之长,而去其资本家专利之短;大兴教育以 唤起民众,争回税权以发达产业;对内务求得长治久 安之规模,对外必须脱离不平等条约之束缚。

如何正确的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命运

如何正确的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命运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处和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的总旋律,并将会长期保持这种既对立又统一,既竞争又借鉴的“双赢”局面。

两种制度的国家都在相互学习,取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

任何一方在短时期内或在不久的将来都不会完全战胜另一方,资本主义不会,社会主义更不会。

资本主义没有像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所说的那样寄生、腐朽、垂死,还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经过了大大小小数次经济危机后还是能够快速转机,寻找到新的生机,包括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不例外。

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复苏的迹象,真是应了中国一句老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既是我们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的资本主义,只有正确认识其发展变化,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就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面。

,二、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命运资本主义通过自身的调适和改革,从传统形态转变为当代形态,注入了新的活力,获得了新的发展。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滞后和失误,在社会主义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挫折,苏联、东欧等一批国家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倒向了资本主义轨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历史进程中的低潮,处于痛苦的历史转型期。

这样,世界资本主义不仅加固和强化了它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而且在地域范围上也得到了扩展。

这种情况容易使人们在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前途、命运的认识上,在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上,产生迷茫与困惑。

在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以“世界历史”的眼光,辩证地、历史地看待资本主义的本质、前途和命运。

(一)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具有自我调适、自我修复、自我发展的能力首先,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的新科技革命、自我改革、资本扩张,导致它获得新的发展。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对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还有相当的容纳能力,当代资本主义还有继续发展的潜力和生命力。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件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件
材料二:在苛捐杂税中,为害最大的是厘金。同 (各级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 治以后,‚卡若栉比,……一局多卡,一卡多人。 只鸡尺布,并计起捐,碎物零星,任意扣罚‛。
故事
国民党被称作:种殃军
刮民党 民国万岁 荣宗敬被蒋介石摊派50万,只凑够十多万, 老家无锡被封。弟弟凑足50万,才平安回家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 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 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 1936年3月,宋子文乘南洋公司资金困难之机,收 买股票20万股,占南洋股票总额的一半。从而控制了这 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 直接投资 低价收买
在斗争中求发展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1、斗争的原因: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 益;
下列哪些是你可能斗争的对象?
日本 北洋军阀 四大家族 国民政府
( ( ) )

( (

) )
美国
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2.斗争事例:
下列哪些是你可能采用的斗争形式?
积极参加爱国运动 ( )
捐款支持爱国军队抗战
努力提高政治地位,发展实业




投靠美国,利用美国打击日本
宣传抵制洋货、购买国货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2、斗争的表现: 1)反对帝国主义;
①济南惨案——拒绝买卖日货; ②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 ③一二八事变后——捐款捐物支持抗战; ④长城抗战后——捐款购机运动;

论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精品文档

论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精品文档

论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早在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讲,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了。

列宁在本世纪初期也指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

现在看来,早就被判了死刑的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经济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增长,资本主义世界还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社会历史规律不成立了呢?当然不是。

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有着它现实的立足点。

一、唯物史观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唯物史观被称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的发明,在人类思想史上造成了一次革命性变革,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进而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就能继续发展,整个社会形态也能得以存在;相反,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这种生产关系必然要被取代。

生产关系又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 正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规律的支配下,社会发展呈现为一种同自然运动相似的过程,人类历史总体体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演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