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的第一本书

合集下载

3、我的第一本书

3、我的第一本书

作者简介
诗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情境、 意象。我是老一代人,更偏重古典与现 代沟通,强调诗的生命体验,强调生命 的血肉感,没有真实的人生就没有我的 诗。我这个人以及我经历的一切坎坷、 屈辱都无法和诗剥离。我是历史的伤疤, 活着的伤疤,我的肉体与心灵里里外外 都是伤疤,每一首诗都是伤疤在诉说。 读者如果能从我的诗中感受到历史的疼 痛,我就知足了。
根据文章的内容,请你说说文中讲 述的“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什么 样的书?(来历、意义、外观等)
这是一本Biblioteka 的书1、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 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 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生不忘,专 门写文章纪念? 因为当中蕴涵着父子之间、同学之 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2、题目“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本课 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 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 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 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 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 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 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我们可以 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一下:“知识改变命运”。但 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 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 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 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 与人生。
父子之情 生命最 初的快 乐与梦 幻 我的第一本书 同学朋友 之情 人与狗的 情趣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 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 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 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 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 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在这 里主要指后者。

3《我的第一本书》

3《我的第一本书》

(1-2)引出话题第一本书(难忘)。 引出话题第一本书(难忘)。 (3-9)第一本书的来历。 第一本书的来历。 10)进一步交代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10)进一步交代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11-13)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 11-13)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 (14)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 14)呼应开头, 记之情(不能忘本)。 的珍视铭 记之情(不能忘本)。
下列红色字体你会读吗: 下列红色字体你会读吗:
幽默( yōu )凄惨( qī )奥秘( ào ) chān)磨蹭( mó ) 马鬃(zōng 掺和( ) wǎng 翻来覆去( fù ) 枉( )翻来覆 ) 脊背( jǐ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 凄凉悲愤. 凄惨: 凄凉悲愤. 奥秘: 奥妙神秘. 奥秘: 奥妙神秘. 一次又一次; 重复. 一次又一次;多次 重复. 翻来覆去: 翻来覆去: 温厚:温和宽厚. 温厚:温和宽厚. 掺和: 掺杂混合在一起。 掺和: 掺杂混合在一起。 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知书识礼: 知书识礼: 酷似: 极其像。 酷似: 极其像。
……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般的斑纹 火焰似的眼睛, 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滴血的趾爪!
——《华南虎》 《华南虎》
牛汉,原名史成汉, 蒙古族,当代诗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 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 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 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 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 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 是不幸,还是喜悦, 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 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 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 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 是人生的本色吗? 是人生的本色吗?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通用15篇)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通用15篇)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我的第一本书作文(通用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第一本书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1记得,那是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小时候,我在朋友家玩,无意间看到一本名叫《西游记》的一本书,我的好奇心就在那一瞬间跳了出来,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书,看了起来,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本书!回到家后,我和妈妈说我想要这本书,妈妈看到我喜欢看书,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帮我买来了这本书,买来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一页,二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

故事讲的是一只猴子。

他是从一颗石头里蹦出来的,大家称他为石猴,他出身后,误打误撞的当上了花果山大王。

他任性、顽皮,满是乐观精神。

他向菩提老祖学习法术,刚开始,他只是一个谁都瞧不起的小猴子,自从他学了九九八十一大变化,胆子也变大了,抢了龙宫的宝物--定海神针不说,竟还闹起了天宫,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受菩萨教悔,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经他保护下,唐僧取得真经。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好成绩,只要努力向前,什么问题都拦不住你。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2我的第一本书,现在已找不到它了不很起眼,但它却曾真正地、一点都不掺假的存在过,与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回忆它的时候感觉有些累,时间久远我几乎将它忘记了。

极力想起来的一丝丝线索、一幅幅画面也如同被细沙铺了一层一样,不很清晰,隐隐记着上面画着猫、狗、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剩下的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经常给躺在床上的我读里面的故事,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坐在床头边,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读着,我也是使劲地睁着眼睛,生怕睡着了,错过了哪个精彩环节。

那时,年幼的我对母亲读的故事一知半解,但却由衷地对书感到好奇,特别想知道这薄薄的书中怎么会藏着那么多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里都会有淘气可爱的小朋友和那些顽皮机灵的小动物们。

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

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

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1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

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教材简析:《我的第一本书》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都是名人的人生当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他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了解社会人生。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活乐趣。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__似是信笔写来,实际上每一个片段都耐人咀嚼。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篇__更容易引起共鸣;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可能觉得离自己生活相距甚远,但是可以通过文中所描写的情境,展开想象,去感悟那个时代的生活境况。

总之,在教学中,要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使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进而思考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2.能力目标: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情感目标: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品评重点语句,渗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2. 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采用合作探讨的方法,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学习方法: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3.我的第一本书 文本细读

3.我的第一本书 文本细读

我的第一本书文本细读推荐理由:作者小时候读到的第一本书尽管只是“一本简单的一组画”,曾经“简直是一团纸”,但沉淀在心底,随着岁月的牵扯却不断地厚重着。

通过这本书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在那段艰苦年代中少有的童年乐趣。

全文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1.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六十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梦。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这也许是他们觉得上学有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

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第一部分(1)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本文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下文便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展开叙述并回答这一耐人寻味的话题。

2.我们家有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

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红薯。

【说明书对父亲的重要性。

】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

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认字,认画。

【“我”那是虽不识字,但对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8篇)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8篇)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我的第一本书作文(8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第一本书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1从幼儿成长到少年,十几年的时间里我看过不少的书。

现在让我回想看过的第一本书,还真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大概是画报之类的小人书吧。

可要是说起我记事以来的第一部书—第一本给予我快乐和梦幻的书,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它的名字—倒不是什么古典名著,而是一本幼稚又普通的图画书--《睡美人》。

这本书是爸爸买给我的。

他常年在外的工作,不常回家。

有一年过年时,他买来了这本书当作新年礼物送给我,刚买回书的那几个夜晚,向所有慈爱的父亲一样,爸爸和我并肩躺在床上,一起欣赏一个公主的美好故事。

爸爸用低沉宽厚的嗓音讲述着睡美人的故事,时而提高时而悄然的声音让我深陷其中,也让我动用了我所有的想象力为这个故事添加色彩。

从此,我就深深喜欢上了这本书,也喜欢上了童话。

上小学后,我遇见了她—一个和我一样喜欢童话的女孩。

我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一起分享我们的童话故事,要一起为童话里的故事添加传奇色彩,也一起编织着属于我们的童话幻想。

她说她向往《海的女儿》中那变幻莫测的广阔海举,想要在长大以后去那里。

说话时他的眼睛亮亮的,在明亮的阳光中散发着期冀的光芒。

我想了想,说我喜欢《睡美人》中悠远神秘的茂密森林,以后要去那里探险。

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我自己红扑扑的脸颊,还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

在布满阳光的教室里,我们拉勾定下了一个约定:以后一起去大海边看人鱼,也一起去森林找公主。

可是后来我没能遵守和她的约定,转了学校,也再联系不上她。

记得我走的那天,她追着我把我送到了火车站。

以往灵动的大眼睛里盛满了忧伤和泪水,能言善语的嘴巴紧抿着,说不出来一句话。

火车开动时我看见她冲我摇动着手中那本《海的女儿》,我明白她是想告诉我不要忘了那个约定,也不要忘了我们的童话故事。

3我的第一本书 同步训练1 (2)

3我的第一本书 同步训练1 (2)

3、我的第一本书浦口区桥林中学初二备课组日期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生字词(仿照示例抄写两遍)幽默yōu凄惨qī奥秘ào翻来覆去fù泪水盈眶yíng塾师shú酷似kù马鬃zōng 哄堂大笑hōng 磨磨蹭蹭cèng2、给下列句子加标点符号(1)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2)我说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3、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几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式且话题统一。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本书的家,。

4、.“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这些名字你陌生吗?你读过他们哪些作品呢?试列举一二。

①②二、阅读探究1、对“我的第一本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爸爸为“我”修补装订好的课本,表现了爸爸对“我”的关爱。

B、这是被“我”拦腰截断的课本,表现“我”对同学的关心和友情。

C、这是“我”上小学用的第一本课本,是“我”的学习伙伴,也是“我”的启蒙老师。

D、它不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文章开头写道:“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这里“荒寒的大自然”仅指自然界的景物吗?“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又指什么?3、联系全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三、课内文段阅读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

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江义初级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3《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共17张PPT) (1)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江义初级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3《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共17张PPT) (1)

自主提升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 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 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 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 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 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 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 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这样 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 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 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 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 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 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 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 现实说法。
翻来覆去(fān f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wēn hòu):温和宽厚。
自主学习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包括哪两层含 义?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 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 生的第一课,蕴含着艰辛,人间温情, 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自主学习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 “第一本书”的?
4.仿照下列句式,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友情 的比喻句。 例句:友情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友情像明灯 照彻了我的灵魂。 ; 。
友情像壁炉温暖了我的心灵;友情像微风轻拂了 我的脸庞。
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 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 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 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达标自测
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我的童年没有yōu mò( 幽默 ),只有从荒寒的 大自然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 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qī cǎn(凄惨)的课 本生气。 (3)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 册,愣了半天,fān lái fù qù( 翻来覆去 )地看。 (4)他觉出其中有什么ào mì (奥秘 ),逼我立的经历。 2、凄惨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我的第一本书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幽.默( ) 凄.惨()奥.秘()翻来覆.去()
泪水盈.眶()塾.师()酷.似()马鬃.()
哄.堂大笑()磨磨蹭.蹭()
2、解释下列词语。

(1)幽默:
(2)凄惨:
(3)奥秘:
(4)翻来覆去:
3、文学常识填空。

《我的第一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本文所说的第一本书实际是
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几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式且话题统一。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本书的家,。

5、.“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这些名字你陌生吗?你读过他们哪些作品呢?试列举一二。



二、阅读探究
1、对“我的第一本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爸爸为“我”修补装订好的课本,表现了爸爸对“我”的关爱。

B、这是被“我”拦腰截断的课本,表现“我”对同学的关心和友情。

C、这是“我”上小学用的第一本课本,是“我”的学习伙伴,也是“我”的启蒙老师。

D、它不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文章开头写道:“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这里“荒寒的大自然”仅指自然界的景物吗?“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又指什么?
3、联系全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三、课内文段阅读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

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

”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

”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

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

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

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

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

”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

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
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

”父亲深深叹着气。

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父亲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

“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他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

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父亲对我说:“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

”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

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

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

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

1、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本书”的样子的?
3、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着气”,试揣摩,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
4、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试发表你的看法。

5、通过读“第一本书”的故事,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6、父亲认为乔元贞比“我”有出息,而在结尾却说“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交代?
(四)拓展提升
父亲挑书
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

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

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到滇东南就读。

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

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

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

“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多年的话:“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

”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他就抬高本来就很宏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尽是书。

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里上班去了。

”“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
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
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

尤其是那个“嗨”字。

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

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

我小心地跟在后面。

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1、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3、试揣摩文中第⑷段和第⑹画线句子的真正含义。

⑷段:
⑹段:
4、在文中找出对父亲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的表达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