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使用记录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经典模版)

日 期:
4.标准物质是否在有效期内?□是 □否;
5.标准物质外观应无肉眼可见杂质产生,检查结果□无杂质 □有杂质;
6.核查标准物质数量为支 ;
7.其它
核查结论
经过上述项目检查,认为此次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结果 □满意 □不满意,可继续投入使用。
评价人:
日 期:
处理意见
通过期间核查表明该标准物质,无表
记录编号:NSJC/JL-JS-001
标准物质名称
批号
制造商
保存条件
有效期
核查日期
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核查目的
为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核查内容
1.存放条件:,保存条件 □符合 □不符合要求;
2.标准物质开封情况□开封 □未开封,如开封是否进行密封,□是□否
3.标准物质标签是否完好无损 □是 □否;
检验用标准物质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检验用标准物质的管理规程,以保持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唯一性、时效性。
2.范围:药品检验用标准品、对照品。
3.责任:
3.1.QC试剂管理员负责检验用标准物质的购买、保存及分发
3.2.检验员负责各自检验用标准物质的领取、正确使用与贮存
4.定义:
标准物质:是指在药品检验中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标准品和对照品,由国家指定单位制备、标定、供应标准品常以效价单位(或ug)计。
5.规程:
5.1.标准物质应从药品检验机构统一订购或从生产厂家直接邮购。
订购标准品的原则是既保证生产检验、又要避免浪费;5.2.标准物质入库时,试剂管理员应检查品名、数量、规格、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清楚,无异常情况后方可入库。
1
第2页
5.3.标准物质应专人专管,与其它检验用试剂分柜存放。
柜外应标明“标准品”字样。
5.4.检验员根据检验工作需要取用标准物质时,应填写《标准品购买、使用记录》,内容包括:品名、购买单位、购买日期、购买数量、使用数量、用途、使用人等。
5.5.检验员在用的标准物质应按规定条件存放,已开启的标准物质应严封,以防吸水或风化变质。
5.6.标准物质按实际用量取用,已取出的标准物质严禁倒回原瓶。
5.7.检验员使用标准物质时严加控制,使用结束后必须密封放置在柜内。
6.质量记录:
《标准品购买、使用记录》
2。
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

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1 目的为加强标准物质的管理和使用,是标准物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完好,确保检定、校准、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标准物质的采购与验收、入库与保管、验证与适用、标识与档案管理的控制。
3 职责3.1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标准物质采购计划的审核;3.2 公司采供部负责标准物质的采购;3.3 实验室检测人员负责采购计划的编制,标准物质的验收、登记和管理;对标准物质的保存、发放、使用情况负责;对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均匀性进行定期复查;3.3 检测组负责标准物质的使用、保管和提出采购申请。
4 工作程序4.1 标准物质的采购;4.1.1 检测组根据实际情况,向技术负责人提出标准物质的采购申请并填写标准物质采购申请单;4.1.2 技术负责人交由所长审核批准标准物质的采购申请计划;4.1.3 采购人员根据批准的计划要求负责标准物质采购的实施,并做好登记工作;4.1.4 对内服务组负责人验收标准物质证书与样品是否相符,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是否符合要求等,并做好验收记录;验收不合格的不能投入使用,由采购人员与供货商交涉,要求更换或者退货。
4.2 标准物质的管理4.2.1 建立标准物质明细表,标准物质应具有统一的编号、检验证书及有效期等相关资料;4.2.2 实验室应对标准物质的购买、验收、流转进行控制;4.2.3 标准物质由专人管理;4.2.4 如发现标准物质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4.2.5 每件标准物质应有明显的标志表明其状态。
4.3 标准物质档案4.3.1 标准物质的名称及编号;4.3.2 标准物质的生产制造商;4.3.3 标准物质的接收日期;4.3.4 标准物质的量值和准确度及有效期;4.3.5 标准物质的保存;4.3.6 标准物质的使用记录(填写标准物质使用登记表)。
5 相关文件《外部支持和供应管理程序》6 相关表格《采购计划申请单》《标准物质使用登记表》《供应商评价表》《标准物质验收记录表》《标准物质拒收记录表》。
标准物质的管理

标准物质的管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标准物质的管理实验室对标准物质统一细化规范管理,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由于标准物质状态失效而产生的风险,及时发现测量设备和标准物质出现的量值失准,确保标准物质在使用和存储过程的溯源性,防止在存储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或损坏,以保证其完整性和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有效维护实验室和顾客的利益,更好地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那么如何更好的管理标准物质呢1 建立规范各类台账记录(1)实验室的标准物质应建立标准物质台帐并及时更新,应包括标准物质名称及编号、批号、浓度及不确定度,定值日期及有效期,定值单位,入账日期。
标准物质应有标准物质证书,并可溯源到登记表上登记,管理人员确认。
并可溯源到国家基准或参考基准。
(2)作好标准物质的领用的记录。
包括领用日期、领取数量、剩余数量、领用人、发放人。
岗位人员无论何时领用标准物质,都应在标准物质发放登记表上登记,管理人员确认。
(3)标准物质溯源记录。
包括适用的检测项目,标准物质状态,样品来源,能否溯源国家基准或参考基准。
(4)标准物质使用记录。
岗位人员在使用标准物质时,应及时在标准物质使用记录表上登记。
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有效时间,样品编号。
(5)标准物质销毁记录。
标准物质应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使用,超过期限的作废弃处理,并填写《标准物质销毁登记表》,废弃处理的标准物质不得污染环境,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的应采取相应安全处置方式,销毁标准物质名称,销毁数量,销毁方式,批准人。
(6)建立标准物质档案。
将标准物质按检测项目分类建立档案,包括上述各类记录使用后统一归类存档。
2 定期核查标准物质参数核查参数包括种类、级别、介质、浓度含量、有效期、批号、环境条件、储存方法、帐物相符等。
(1)定期检查实验室各检测项目所对应的标准物质是否相符。
对新增检测项目所对应的标准物质应及时纳入规范管理。
标准物质使用登记表

《标准物质使用登记表》
在理化实验室工作中,实验用标准物质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为确保标准物质的有效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加强标准物质的管理至关重要;实验机构从合格供应商处购进经验收合格的标准物质,应立即入库并按相关要求贮存,同时登记试剂总账及其明细账户;这里强调一点的是在试剂总账及其明细账中要亮显每种标准物质的批号,密切监视其有效期,详细记录其运转情况;各功能科室领取后要做好登记,同时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做好标准物质的使用记录,今本人在工作中制作了一份《标准物质使用登记表》分享出来,有不妥之处,请使用者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改进即可。
福耀感恩电脑公司刘斯福制作
记录编号 标准物质使用登记表 年月Array
使用科室: 使用者:
精品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标准物质管理办法

标准物质管理办法标准物质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建立标准物质的管理制度,规范标准物质的采购、保管、使用和处置等工作,保证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持续性,提高实验室的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单位内从事有关标准物质采购、保管、使用和处置的各级人员。
三、管理机构1. 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设立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由固定成员和临时成员组成。
固定成员由单位技术负责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组成。
临时成员根据需要设置。
委员会主席由单位技术负责人担任。
2. 立项小组标准物质的采购、保管、使用和处置等工作,应当经过立项小组审批后方可实施。
立项小组由固定成员和临时成员组成。
固定成员由单位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等组成。
临时成员根据需要设置。
四、标准物质采购1. 采购程序(1) 标准物质需求的提出实验室在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标准物质如有余量时,可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需求;如无余量时,需经质量管理人员或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再提出需求。
(2) 标准物质采购的立项采购需求提出后,立项小组进行审批,如符合采购条件,可立项采购。
(3) 询价过程在涉及金额较大或标准物质来源较多的情况下,应当先行进行询价,以确定标准物质的采购方式和来源。
(4) 签约过程采购方与供应方签订采购合同,合同应当注明标准物质种类、数量、质量规范、价格、交付期限、支付方式、验货情况等内容。
(5) 交货验收标准物质采购的交货验收应当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参加。
验收情况记录在验收记录表中,经验收确认后予以签字,如有不合格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2. 采购注意事项(1) 标准物质应当在合法的渠道采购;(2) 标准物质采购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3) 标准物质采购应当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采购程序的透明、公开和公正性;(4) 标准物质采购应当注意保证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持续性;(5) 标准物质采购后,应当及时进行保管。
标准物质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指南

标准物质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指南一、前言为了保障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标准物质在各项使用中起到准确可靠的作用,需要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
本指南旨在指导标准物质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施,帮助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活动,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监督检查的目的1. 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靠性,保证其在各项使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对标准物质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操作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3. 促进标准物质使用单位的规范操作,提高使用效率和准确度。
三、监督检查的内容1. 标准物质的保存情况检查:包括标准物质的保存环境、保存条件、保存期限等方面的检查;2. 标准物质的标定和校准情况检查:包括标准物质的标定和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查;3. 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检查:包括标准物质的使用记录、使用频率、使用方式等方面的检查;4. 标准物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检查:包括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操作流程的合理性等方面的检查;5. 标准物质的相关文件和记录检查:包括标准物质的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等方面的检查。
四、监督检查的方法1. 实地检查:通过实际走访标准物质使用单位,检查标准物质的保存情况、标定和校准情况、使用情况等;2. 文件核查: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检查标准物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是否规范,相关文件和记录是否完整和准确;3. 询问调查:通过向标准物质使用单位的相关人员询问,了解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具体情况。
五、监督检查的流程1. 制定监督检查计划:根据标准物质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监督检查的计划,确定监督检查的频率和范围;2. 指定监督检查人员:确定监督检查人员,包括监督检查组长、成员和技术专家,确保检查人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 通知被检查单位:提前通知被检查单位,告知监督检查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以便被检查单位做好相关的准备;4. 实施监督检查:根据监督检查计划,由监督检查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活动,对标准物质的保存情况、标定和校准情况、使用情况、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等进行检查;5. 编写监督检查报告:根据监督检查的结果,编写监督检查报告,对监督检查的发现和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6. 审批监督检查报告:监督检查报告应由检查组长和技术专家共同审批,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7. 报告交接:将监督检查报告送交被检查单位,告知被检查单位相关问题和建议,并指导被检查单位做好相关改进工作。
微生物质谱仪质控记录

微生物质谱仪质控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微生物质谱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先进设备,通过质谱技术快速准确地识别样本中的微生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使用微生物质谱仪进行检测时,质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们来看一份关于微生物质谱仪的质控记录。
一、设备检测前的质控记录在使用微生物质谱仪之前,需要进行设备的质控检测,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首先要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包括离子源温度、碰撞能量等。
同时要检查设备能否正常开机、运行和关机,以及设备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二、标准品质控记录在进行微生物质谱仪检测时,需要使用标准品进行质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质控前,需要对标准品进行质量检查,验证标准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接着在微生物质谱仪上进行标准品的检测,比对标准品的质谱图谱和质谱峰值,确保标准品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四、质控记录的保存和备份质控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数据,需要妥善保存和备份。
质控记录应该包括设备检测前的质控记录、标准品质控记录、样本检测的质控记录等内容。
这些记录应该保存在专门的档案文件中,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五、质控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在质控完成后,需要对质控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
如果发现质控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及时调整设备参数或者进行故障排查。
同时要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纠正问题,确保微生物质谱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生物质谱仪的质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设备检测前的质控记录、标准品质控记录、样本检测的质控记录等步骤,可以保证微生物质谱仪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同时要做好质控记录的保存和备份,并对质控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及时纠正问题,保证微生物质谱仪的正常运行和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对微生物质谱仪的质控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