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规划概述

合集下载

住宅小区规划理论概述培训材料

住宅小区规划理论概述培训材料

休闲设施
如公园、绿地、健身设施等,为居民 提供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场所。
配套设施完善策略探讨
A
需求分析
深入了解居民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收入水 平的居民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
合理规划
根据小区规模、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规 划各类设施的数量和布局。
B
C
政策引导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吸引优质的教育、 医疗等资源进入小区。
包括住宅小区的定义、分类、功能等基本概念,以及规划设计的原则、 方法和步骤等。
住宅小区的空间布局与景观设计
重点讲解了住宅小区的空间布局原则、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以及 绿化植被的配置和养护等。
住宅小区的交通规划与停车设施设计
介绍了住宅小区的交通组织原则、道路设计标准、停车设施规划等内 容,强调了交通安全和便利性的重要性。
住宅小区规划理论概 述培训材料
目录
• 住宅小区规划基本概念与原则 • 住宅小区空间布局与结构优化 • 绿化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营造 • 配套设施完善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 交通组织优化与停车问题解决方案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住宅小区规划基本概念与原则
住宅小区定义及功能
住宅小区定义
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等措施,改善了水体
环境,提升了居住品质。
03
案例三
某山地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该小区充分利用山地地形和植被资源,
通过保护原有植被、种植乡土植物、设置山地步道等措施,打造了具有
山地特色的绿化景观。
配套设施完善与居民生活质量
04
提升
配套设施类型及其作用
教育设施
优先保障公共交通
在小区规划中,应优先考虑公共交通 的便捷性和可达性,合理设置公交站 点和线路。

住宅小区规划

住宅小区规划

住宅小区规划住宅小区规划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住宅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满足人们居住需求,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

下面将对住宅小区规划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住宅小区规划需要考虑小区的地理位置及周边交通情况。

合理选择地理位置有利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同时,交通便利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方便居民的出行。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小区离主要交通枢纽的距离,考虑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提高小区居民的出行便利度。

其次,住宅小区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居住需求。

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合理分配住宅面积与户型。

比如,对于有家庭的居民,规划大面积的三居室和四居室;对于单身年轻人或情侣,规划小面积的一居室和两居室。

同时,还需要规划配套设施,如公园、商场、学校、医院等,方便居民的生活。

此外,住宅小区规划还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通过合理规划绿化带、植树造林,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应采取节能环保的措施,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达到低碳生活的目的。

最后,住宅小区规划还需要考虑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是住宅小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规划健身场所、休闲娱乐场所、社区活动中心等,提供居民社交和娱乐的场所。

同时,还要合理规划停车位,方便居民停放私家车辆。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度、居民需求、生态环境、社区建设等方面。

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同时,住宅小区规划还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灵活、细致地考虑各种因素,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居住区主要用地规划要点
▪ 侧面间距
• 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侧面有窗时 不宜小于8m);高层 与各种层数(低层、多层、 高层)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
• 高层塔式住宅、 多层和中高层 点式住宅与侧 面有窗的各种 层数住宅之间 应考虑视觉卫 生因素,适当 加大间距。
▲多层条式住宅间距
二、居住区主要用地规划要点
二、居住区主要用地规划要点
2.1住宅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2.2公建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2.3道路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2.4公共绿地规划设计要点
二、居住区主要用地规划要点
2.1住宅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2.1.1住宅群体空间组织形式 ◇ 行列式 ◇ 周边式 ◇ 点群式
2.1.2住宅设计技术要求
2.1.1住宅群体空间组织形式 2.1.1.1行列式——
二、居住区主要用地规划要点
▪ 不同城市的日照间距标准 镇江
镇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属于第Ⅲ气候区(夏热冬冷地区)
二、居住区主要用地规划要点
▪ 不同城市的日照间距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
Ⅰ、Ⅱ、Ⅲ、Ⅶ 气候区
大城市 中小城市
Ⅳ气候区
Ⅴ、
Ⅵ气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候区
日照标准日 日照时数(h)
大寒日
≥2
≥3
冬至日 ≥1
1.5.4社区——
一、概念解读
社区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引入我国的,但社区 真正得到关注和发展还是近些年的事情。
社区的含义很丰富,简单地讲,社区是指“聚 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 共同体”。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社区形成的四个条件:
• 有一定社会关系;
• 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 有比较完整的公共服务设施;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住宅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个好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还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选址。

选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周边配套设施等。

一个理想的住宅小区应该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段,便于居民出行。

同时,周边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教育、医疗和休闲的需求。

此外,小区的选址还应考虑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噪音水平、采光条件等,尽量选择环境优美、安静宜居的地方。

在规划布局方面,住宅小区要注重功能分区的合理性。

一般来说,住宅小区可以分为居住区域、公共服务区域和休闲活动区域等。

居住区域要保证居民的居住隐私和舒适性,建筑布局要合理,避免相互遮挡采光和通风。

公共服务区域包括物业管理用房、垃圾收集站、配电室等,要设置在方便服务和管理的位置。

休闲活动区域可以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绿地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小区的道路系统要规划合理,保证交通流畅,消防车、救护车等应急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的外观要美观大方,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建筑的户型设计要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如小户型适合单身人士和年轻夫妻,大户型适合家庭人口较多的居民。

户型内部要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动静分区明确,采光和通风良好。

建筑的层高、朝向等也要符合居民的居住习惯和舒适度要求。

同时,建筑要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绿化景观设计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良好的绿化景观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

小区的绿化要注重植物的多样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

可以设置草坪、花坛、树木等,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景观。

小区规划说明

小区规划说明

一、项目概况:xxxxx县五号棚户区公共租赁住房小区是由xxxxx县住房保障办公室进行的城市旧城改造项目小区。

基地总面积约为9.4公顷(约144.61亩),地块(东西最宽为324米,南北最长为380米)位于xxxxx县黄河路北侧,基地内现为空地,北侧、东侧为规划城市道路,基地西侧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且周边沿街面较长,可在设计沿街店面,增加地块的商业价值,并为规划区域内的居民的生活提供服务,大幅度提升地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本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为157601.6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20028.09㎡,商业建筑面积34468.58㎡,公共建筑面积3104.95㎡。

建筑密度24.36%,容积率为1.635,共有户数1446户,人口4627人。

本小区采用地上地下两种停车方式,共设置了748个停车位。

二、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年版)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5、《严寒与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XJJ013-20048、xxx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9、xxxxx县规划局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10、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三、规划理念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居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为设计目标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通过“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建立社区高效安全的道路系统,同是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生活居住社区。

2、坚持“绿色生态社区”的理念充分利用基地内外现有的人文环境要素,建设与地形完美结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型的绿色居住区,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

小区规划方案

小区规划方案

小区规划方案
小区规划方案
小区规划是指对于一个小区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包括建筑物的布局、道路的设置、绿化的安排等。

一个合理的小区规划方案可以提高小区的居住质量,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首先,对于小区的建筑物布局,我们应该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建筑物的位置要合理安排,尽量保持各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避免过于拥挤。

同时,建筑物的高度和体量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整个小区的空气流通和阳光照射。

其次,小区内的道路和停车场设置也是需要考虑的。

道路的宽度和走向要合适,便于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同时,应合理设立停车场,以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停车场的位置应选择在小区内部,避免车辆乱停乱放导致交通拥堵。

此外,小区内的绿化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充分利用小区内的空地,增加植物的种植,营造出一个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环境。

同时,还可以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和休闲区域,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最后,还应考虑小区的安全问题。

可以设置门禁系统,加强对小区的进出管理。

在小区内设置监控设施,增加安全系数。

同时,还可以建立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解决居民的问题和需求。

总之,一个合理的小区规划方案应该综合考虑建筑物布局、道路设置、绿化环境和安全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提高小区的居住质量,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我们应该注重科学规划,将小区打造成为一个宜居的社区。

住宅小区规划理论概述

住宅小区规划理论概述

住宅小区规划理论概述在现代社会,住宅小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

住宅小区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一、住宅小区规划的目标住宅小区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

这包括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住房、交通、购物、教育、医疗等;同时也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环境,如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优美的景观等。

其次,住宅小区规划要考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另外,住宅小区规划还要注重经济效益。

在保证居住质量的前提下,要合理控制建设成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房产的价值,为开发商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二、住宅小区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住宅小区规划的核心原则。

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感受,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提供多样化的居住选择和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结构居民的需求。

2、整体性住宅小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城市的一部分。

规划应从城市的整体出发,考虑小区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包括交通联系、功能互补、景观协调等,使小区与城市有机融合。

3、生态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住宅小区规划的重要任务。

要合理规划绿地、水系等生态元素,提高小区的绿化率和景观质量,减少污染和噪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安全性安全是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

规划应合理设置小区的出入口、道路系统、消防设施等,加强治安管理,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经济性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建筑布局和设施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住宅小区的功能布局1、居住功能居住功能是住宅小区的核心功能,包括住宅建筑的设计和布局。

住宅建筑应根据不同的户型和面积需求进行设计,满足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隐私要求。

住宅小区规划概述

住宅小区规划概述

住宅小区规划概述在现代社会,住宅小区已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一个承载着生活品质、社交互动和社区文化的重要空间。

一个合理规划的住宅小区,能够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安全和愉悦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住宅小区规划的各个方面。

住宅小区规划首先要考虑的是选址。

理想的选址应该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如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宜人的气候等。

同时,还应考虑周边的基础设施,如交通便利性、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距离。

交通便利能够减少居民的通勤时间,周边有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而商场等商业设施则能提供日常生活的便利。

在小区的规模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规模过大可能导致管理难度增加、社区氛围淡薄;规模过小则可能无法充分配备各种设施和服务。

一般来说,适中的规模既能保证一定的设施完整性,又能营造出亲切的社区氛围。

小区的布局是规划中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布局方式有行列式、围合式、点群式等。

行列式布局规整,通风采光较好;围合式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内部空间,增强安全感和归属感;点群式则灵活多变,富有个性。

在实际规划中,往往会根据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选择和灵活运用。

道路交通规划也是重中之重。

小区内部道路应分级明确,主干道要保证车辆的顺畅通行,次干道和支路则要方便居民步行和非机动车行驶。

同时,要合理设置停车位,包括地上和地下停车位,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此外,还应考虑到行人的安全,设置人行道和过街设施。

景观绿化在住宅小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打造出四季有景、层次丰富的绿色空间,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小区的微气候。

中心花园、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等的设置,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和交流的场所。

景观设计要注重与建筑风格的协调统一,营造出整体和谐的氛围。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幼儿园、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健身设施、垃圾收集站等都需要根据小区的规模和居民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
卫生要求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要满足居民对卫生 方面的要求,即为居民创造有良好的日 照,通风条件,无空气污染、水污染及 噪声污染的生活环境。住宅小区内要有 规划设计完善的给水和雨水、污水排放 设施,有煤气及集中供热系统,保证住 宅小区内空气新鲜,水质清洁,无有害 气体及烟尘污染;小区内住宅布局要保 持合理的间距
规划相关知识
线:红线、绿线、蓝线
红线
等高线
经济技术指标
A B C D E F G 总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 容积率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覆盖率 (覆盖率=建筑基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容积率 绿化率 (绿化率=绿化面积/总用地面积) 车位比 (停车位比例=停车位 / 总户数) 日照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住宅小区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城市政府关于 城市发展目标的决策,《中华人 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规定我 国城市规划工作阶段分为总体规 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住宅小区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主要研究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原 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其任务是根 据城市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 性质、规模、容量和发展形态,统筹安 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 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工程设施,并保 证城市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 发展程序的优化和布局结构的科学性, 引导城市合理发展,总体规划的期限一 般为20年。
住宅小区的类型
按照小区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城市内的住宅小区和独立的住宅小 区。
住宅小区的类型
按照小区内住宅层数的不同又可 分为低层住宅小区,多层住宅小区, 高层住宅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修建 的住宅小区;
住宅小区的类型
按照小区内建设标准的不同可分 为普通住宅区,高级公寓住宅区, 别墅住宅区等。
住宅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
别墅(Villa)
注:容积率 ① 容积率<0.4
② ③ ④ ⑤
容积率=0.4~0.6 Townhouse 容积率=1~2.4 多层+高层 容积率=2.5~4 小高层+高层 容积率>4 全高层
覆盖率① 覆盖率高,通常层数低、绿化率低
覆盖率低,通常层数高、绿化率高 ② 绿化率:不包 括屋顶花园; ③ 道路通常占到10%较为合理。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 可分为 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注:一般城市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为3~5万人,居 住户数为1~1.5万户; 居住小区人口规模为7000~15000人,居住户数为 2000~4000户; 居住组团1000~3000人,居住户数为300~700户。
居 住 区
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 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 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3 ~ 5 万 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完善的、 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 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 地。
住宅小区规划概述

• • • •

住宅小区规划的意义与作用 住宅小区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住宅小区的类型 住宅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
住宅小区规划的意义与作用
住宅小区即居住区是构成城市的 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和社会 的缩影,其规划与建设水平,反映着 居民在生活和文化上的追求,关系到 城市的面貌。
使用要求和卫生要求
住宅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
使 用 要 求 满足住宅小区居民的使用要求, 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舒适便利的居 住生活环境。
住宅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
用地布局要合理:住宅小区各项用地布局要合理,要 有完善的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有道路及公共绿地。 • 住宅类型要求: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组成和不 同收入居民家庭的要求,住宅小区内要选择适合当地 特点、设计合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造型多样、舒适美观的住宅类型。 • 服务设施要求:为方便小区居民生活,规划中要合理 确定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规模及其分布方式, 做到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齐全,设备先进,布点适当, 与住宅联系方便。(例如:居民自居住地点至公交车 站的距离不大于500米等。) • 道路要求:为适应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 平的提高,规划中应合理确定小区道路走向及道路断 面形式,步行与车行互不干扰,并且还应根据住宅小 区居民的需求,合理确定停车场地的指标及布局; • 绿化要求:规划还应合理组织小区居民室外休息活动 场地和公共绿地,创造宜人的居住生活环境。
住宅小区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详细规划阶段
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 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 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 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的类型
由于建设条件,所处位置或住宅 层数等的不同,住宅小区可分为不 同类型。 按照小区建设条件的不同可分为 新建的住宅小区和城市旧住宅小区 改建。
总平面图
标准层平面图
1、厨房 单边柜:净宽1800mm; 双边柜:净宽2200mm; 2、洗手间 放浴缸的卫生间:净宽1700mm。
剪力墙、结构柱
分隔墙
剖面图
居 住 小 区
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 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 7000~ 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 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 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 住生活聚居地。
居 住 组 团
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 住人口规模( 1000 ~ 3000 人)相对 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 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建筑图主要分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注:1、平面图:主要分为总面面图和标准层几单层平面图 2、立面图:建筑外观和装修,标高,立面尺寸,窗台, 阳台,檐口、女儿墙及艺术处理。(是体现项目风格的表现手法 之一) 3、剖面图:建筑结构形式,高度(层高),空间关系, 内部分层。 【住宅层高:2.6~3.1米;写字楼:净高>3米;厂 房及商铺:>3.5 (考虑梁高、空调、消防等管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