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090211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整理

食品工艺学整理第一章绪论1、食品的功能:营养功能: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食品的营养价值不仅取决于营养素的全面和均衡,还体现在其食品原料的获得、加工、储藏和生产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持率以及生物利用率方面。
感官功能:1)外观:包括大小、形状、色泽、光泽等。
2)质构:包括硬度、黏性、韧性、酥脆度、稠度等。
3)风味:包括气味和味道,气味有香气、臭气、水果味、腥味等,味道有酸、甜、苦、辣、咸、麻、鲜等。
保健功能:饮食与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摄入能量过多或营养不当,可引发疾病,而缺乏一些营养素也会使得身体健康下降引起疾病。
食物除了含有大量营养素,还含有少量或微量化学物质如黄酮类、多酚类、肽类、低聚糖等,这些成分不属于营养素,但对人体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作用,称为功能因子。
2、食品的特性:安全性:是指食品必须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应当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危险性,不会因食用食品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或中毒和产生任何危害作用。
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微生物、化学、物理等方面,此外还有疯牛病、禽流感、假冒伪劣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滥用以及对转基因食品存在的疑虑等。
保藏性: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食品应该保持原有的品质或加工时的品质或质量。
食品的品质降低到不能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所需要的时间称为食品的保存期。
一种食品的保存期取决于加工方法、包装和贮藏条件等诸多因素。
方便性:食品应切实从消费者的实际出发,具有方便实用性,便于携带、食用、运输和保藏。
食品的方便性充分体现了食品人性化的一面,直接影响食品消费者的可接受性,是食品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3、食品工艺的概念及特点:概念: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特点:①食品工艺决定了加工食品的质量。
食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工艺的合理性和每一工序所采用的加工技术。
食品工艺学整理资料

1、简述食物与食品的区别与联系?2、“营养素”定义?(P2)营养素:能提供动物生长发育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的各种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
3、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几大类?(P2)七大类: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膳食纤维4、七种营养素在人体可以发挥哪些方面的生理作用?(P2)(1)、是作为能源物资供给体所需要的能量(2)、作为人体建筑材料,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3)、作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
5、食品有哪几种功能?(P2)三种: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6、食品有哪几种特性?(P4)食品的特性:安全性、保藏性、方便性7、食品加工的目的是什么?(P8)食品加工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消费者需求(2)、延长食品的保藏期(3)、增加食品的安全性(4)、提高附加值9、食品质量标准包括那些方面?(P16)食品质量标准的内容有:(1)感官标准:外观、色泽、风味(2)理化标准:营养素含量或化学成分(3)卫生指标:微生物总数、致病菌数、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4)保藏期:以天、月、年计保质的日期10、什么是食品干燥保藏?(P23)干燥保藏就是脱水干制品在其水分被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程度后,并始终保持低水分可进行长期保藏食品的一种方法11、什么是食品的干燥?(P23)干燥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或人工条件下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过程。
12、什么是干燥速率曲线?(P37)干燥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食品速度的变化与时间关系曲线,即反映食品中的水分从表面跑向干燥空气中的速度。
13、什么是吸附等温线?(P27)水分吸附等温线缩写MSI,表示食品平衡水分含量与外界空气相对湿度(或食品的Aw)之间的关系。
14、什么是食品温度曲线?(P37)表示食品温度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
15、什么是食品的复原性?(P48)食品的复原性就是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形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其他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食品工艺学研究内容①食物资源利用②食品科学原理③食品工艺生产④食品安全⑤废弃物利用、“三废”处理食品按原料来源分类:植物性、动物性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填空/简答)①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食物原料变质的第一因素食品中的高分子物质被分解为各种低分子物质,使食品品质下降,进而发生变质和腐败;有些微生物会产生气体.使食品呈泡沫状;有些会形成颜色,使食品变色;有少数还会产生毒素而导致食物中毒。
②酶会引起食品品质的严重下降酶是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食品工业上具有两重性:利用和抑制使食品中大分子物质发生分解,为细菌生长创造条件。
果蔬类等蛋白含量少的食品,由于氧化酶的催化,促进了其呼吸作用,使温度升高,加速了食品的腐败变质。
③化学反应油脂与空气直接接触后发生氧化酸收。
维生素C易被氧化脱氢,并进一步反应生成二酮基古洛糖酸,失去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类胡萝卜素因其有较多的共轭双键,易被氧化脱色并失去生理功能。
△食品保藏中的品质变化1、脂肪酸败2、褐变(酶促褐变、非酶褐变)3、淀粉老化4、食品新鲜度下降5、维生素的降解食品的保藏方法/途径(填空/简答)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此方法在冷库的高温库中进行)2、抑制食品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3、利用生物发酵保藏的方法4、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食品干藏:脱水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过程。
干燥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脱水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干制过程中食品的变化(填空/简答)P43物理变化:干缩与干裂,表面硬化,多孔性,热塑性,溶质的迁移化学变化:营养成分损失(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焦化,油脂的氧化与酸败,蛋白质的凝固、分解,维生素的损失),风味与色泽(褐变)干制过程的特性(简答)P371、干燥速率曲线2、食品温度曲线食品干藏原理(简答/论述)1、水分活度(Aw)的作用概念:Aw = P / Po可以表明水分的结合状态结论:Aw低于0.65时,大多数微生物方可得到抑制。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食品工艺学可是一门超级有趣的学问,它涵盖了从原材料到美味成品的整个神奇过程。
咱先来说说食品的原材料。
就像咱们平时吃的苹果,不同品种的苹果,口感、甜度那可都不一样。
记得有一次我去果园采摘,亲手摘下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咬一口,那叫一个脆甜多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原材料的品质对最终食品的口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食品加工中的热处理也是个关键环节。
比如说煮鸡蛋,时间短了蛋黄不熟,时间长了口感又太老。
这就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
还有杀菌处理,要把有害的微生物消灭掉,又不能破坏食品的营养和风味。
腌制食品也是常见的工艺。
像咸菜、腊肉,通过盐和其他调味料的作用,不仅能延长保存时间,还能带来独特的风味。
我小时候,家里长辈总会在冬天腌制一大缸咸菜,那股咸香的味道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干燥工艺也很重要哦。
把水果制成水果干,把蔬菜制成干菜,既能保存食物,又方便携带。
还记得有一次出门旅游,我带了一包自己做的葡萄干,在饥饿的时候拿出来吃几颗,瞬间充满能量。
发酵工艺更是神奇。
酸奶、面包、葡萄酒,都是发酵的杰作。
做面包的时候,看着面团在酵母的作用下一点点膨胀起来,那种期待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
食品的包装也有大学问。
既要保证食品的安全,又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有一次我在超市买零食,就被一款包装精美的巧克力吸引住了,结果发现味道也很棒。
在食品添加剂这方面,可不能谈之色变。
合理使用能改善食品品质,但过量就不好啦。
就像做蛋糕时加一点点泡打粉,可以让蛋糕更松软,但加多了可就影响健康啦。
食品工艺学还涉及到食品的储存和运输。
要保证食品在到达我们餐桌之前保持新鲜和安全,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比如冷链运输,让我们能在夏天吃到新鲜的冰淇淋,冬天吃到新鲜的海鲜。
总之,食品工艺学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从田野里的原材料到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通过了解食品工艺学,我们能更好地享受美食,也能更懂得珍惜每一口来之不易的美味。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食品的概念食品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通过口腔摄入经过消化吸收后,为身体提供能量、营养和生理活性物质的物质。
食品不仅包括我们日常所熟知的主食、菜肴、水果等,还包括各种饮料、调味品等。
食品的种类繁多,来源各异,包括植物、动物等。
食品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加工工艺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手段,对食品原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品质、口感、营养价值、安全卫生和方便食用的食品的过程。
食品加工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洗、切割、烹调、冷却、包装等环节。
不同的食品原料和产品有不同的加工工艺,同一种食品原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
三、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食品工业是指以食品原料为基础,通过食品加工工艺,生产出各种食品的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食品工业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功能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
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绿色化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功能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个性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特色化食品的需求。
四、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工艺和食品工业的科学。
它以食品原料为基础,研究食品的加工原理、加工技术、加工设备、食品的品质、营养、安全等方面。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食品原料的加工特性、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包装、食品贮藏、食品品质检测等。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于提高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一、食品干藏原理食品干藏是一种古老的食品保存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降低食品的水活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水分是微生物生长和食品变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脱水和干藏是有效的食品保藏手段。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工艺学知识点总结食品工艺学是指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储运等过程中的各种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包括食品的制造、保存、包装、储运等多个方面,涉及到食品的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以下是食品工艺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食品加工过程:食品加工过程是指将食品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转化为可供人们食用的食品。
常见的加工工序包括清洗、切割、烹调、混合、杀菌、冷却等。
不同食品的加工工序会有所不同,但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工艺流程。
2.食品成分分析:食品成分分析是指对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性质进行检测和分析的过程。
常见的食品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通过成分分析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特性,并可以为食品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3.食品保存技术:食品保存技术是指延长食品保质期,保持食品原有风味、营养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常见的食品保存技术包括冷藏、冷冻、腌制、干燥、灭菌等。
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保存方法,要根据食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保存技术。
4.食品加工设备:食品加工设备是进行食品加工的工具和设备。
常见的食品加工设备包括切割机、研磨机、搅拌机、蒸煮器、灭菌器等。
不同的食品要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选用适合的加工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食品包装技术:食品包装技术是指将食品放入包装容器中,并进行密封、保护和标识的过程。
食品包装可以保护食品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有塑料、纸盒、玻璃等,不同的食品要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
6.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中毒防控、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等方面;质量控制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产品质量的检验和评价等。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食品企业的发展。
7.食品工程学:食品工程学是指将工程原理和方法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一门学科。
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的加工过程,以及从原料到成品的转化过程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了食品的生产、处理、保存和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开发出更加符合人们口味和需求的食品。
1. 食品工艺的基本概念食品工艺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食品加工过程:包括原料的选择和采集、处理、加工、包装和储存等过程。
•食品质量控制:通过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食品工艺设备:包括用于加工、储存和包装食品的设备和工具。
•食品加工工艺:不同食品的加工过程和工艺条件会影响其品质和口感。
•食品营养学:食品的加工过程可能会影响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和稳定性。
2. 食品工艺的流程食品工艺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原料选择和采集:选择优质的原料,并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采集。
2.原料处理:清洗、去皮、去籽等,以去除杂质和不良成分。
3.食品加工: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和加工要求,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如烹饪、蒸煮、烘焙、熏制等。
4.食品包装:将加工好的食品进行包装,以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
5.食品储存:将包装好的食品存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以延长其保质期。
6.食品分析:对食品进行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方面的分析,以确保其品质和安全性。
3. 食品工艺的重要性食品工艺学对于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食品加工过程和工艺控制,可以有效地去除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减少食品变质的可能性。
食品工艺学也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出更多样化、更符合口味和需求的食品。
通过研究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条件,可以改变食品的口感、颜色、形状等特性。
另外,食品工艺学还可以帮助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一些食品加工方法可以提高食品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使食品更加健康。
4. 食品工艺的挑战在食品工艺的过程中,有几个常见的挑战需要解决:1.食品安全性的保障:食品工艺需要严格的卫生措施和工艺控制,以确保食品没有被污染和变质。
最新090211食品工艺学

090211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课程(090211)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 食品工艺学课程代码:090211学分与学时:3.5分 63学时(其中理论课3学分、54学时;实验课0.5学分、1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授课对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食品工艺学是运用食品保藏基本原理和加工技术,研究食品资源的选择及不同食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提高产品品质、开发新产品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绪论教学目的:重点讲解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及任务,简单介绍食品保藏的历史等知识。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了解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掌握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
重点与难点:食品工艺学的概念和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一、引言二、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三、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四、食品储藏加工的历史和发展第1章食品的腐败及其控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物学因素、化学因素及物理学因素,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保藏的原理,了解食品保藏的主要方法,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物学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掌握控制食品质量变化的主要途径。
领会栅栏技术的原理。
重点与难点: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物学因素、食品保藏的基本有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一、生物学因素二、化学因素三、物理因素四、其他因素第二节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一、微生物的控制二、酶和其它因素的控制第三节栅栏技术一、栅栏技术的提出二、栅栏效应三、栅栏技术的应用第四节食品保存期限和食品标签一、食品保存期限二、食品标签第2章食品的低温保藏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食品冷却、冷藏的方法,食品冷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控制措施及绍食品解冻过程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艺学》课程(090211)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 食品工艺学课程代码:090211学分与学时:3.5分63学时(其中理论课3学分、54学时;实验课0.5学分、1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授课对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食品工艺学是运用食品保藏基本原理和加工技术,研究食品资源的选择及不同食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提高产品品质、开发新产品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绪论教学目的:重点讲解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及任务,简单介绍食品保藏的历史等知识。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了解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掌握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
重点与难点:食品工艺学的概念和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一、引言二、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三、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四、食品储藏加工的历史和发展第1章食品的腐败及其控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物学因素、化学因素及物理学因素,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保藏的原理,了解食品保藏的主要方法,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物学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掌握控制食品质量变化的主要途径。
领会栅栏技术的原理。
重点与难点: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物学因素、食品保藏的基本有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一、生物学因素二、化学因素三、物理因素四、其他因素第二节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一、微生物的控制二、酶和其它因素的控制第三节栅栏技术一、栅栏技术的提出二、栅栏效应三、栅栏技术的应用第四节食品保存期限和食品标签一、食品保存期限二、食品标签第2章食品的低温保藏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食品冷却、冷藏的方法,食品冷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控制措施及绍食品解冻过程和方法。
基本要求:理解握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
了解食品解冻过程、方法及其质量控制。
掌握食品冷却、冷藏、冻结、冻藏的方法及其质量变化与控制。
领会食品低温保藏的优点。
重点与难点:冷却与冷藏、冻结与冻藏的方法及质量控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一、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二、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三、低温对其它变质因素的影响第二节食品的冷却和冷藏一、食品的冷却二、食品的冷藏第三节食品的冻结一、食品的冻结过程二、冻结速度与冻结时间三、食品常用的冻结方法第四节食品的冻藏一、冻结食品的包装二、冻结食品的储藏三、食品在冻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四、冻结食品的TTT概念第五节食品的解冻一、解冻过程二、常用的解冻方法三、食品在解冻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第3章食品罐藏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罐藏的基本工艺过程,了解罐藏食品的变质原因及防治措施。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罐藏的基本原理。
了解微生物的耐热性、温度对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掌握食品罐藏的基本工艺过程、罐藏食品的变质原因及防治方法。
领会罐藏食品杀菌时间的计算方法及杀菌工艺条件的确定。
重点与难点:罐藏的基本工艺过程,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食品罐藏的原理一、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二、高温对酶活性的钝化作用及酶的热变性第二节食品罐藏的基本工艺过程一、罐藏原料的预处理二、装罐和预封三、罐头的排气四、罐头的密封五、罐头的杀菌和冷却六、罐头的检验、包装和储藏第三节罐头食品的变质一、罐头食品的变质二、罐头容器的损坏和腐蚀三、罐藏新技术第4章食品的干制保藏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干制的原理及方法,了解食品干制过程的质量变化及防治措施。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干制的原理,了解食品的干制过程,掌握食品干制的方法及干制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领会食品干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重点与难点:干燥方法及食品干制过程的质量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食品干藏的原理一、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关系二、水分活度与酶的关系三、水分活度与其它变质因素的关系第二节食品干制过程一、干制过程的湿热传递二、食品干制时间的计算第三节食品常用的干燥方法一、常压空气对流干燥法二、接触式干燥法三、升华干燥法四、辐射干燥法第四节食品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一、物理变化二、化学的变化三、组织学变化第五节干制品的包装和储藏一、包装前干制品的处理二、干制品的包装三、干制品的储藏四、干制品的干燥比和复水性五、中间水分食品第5章食品腌制与烟熏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腌制的基本原理、腌制方法。
了解食品的烟熏。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腌制的基本原理,了解腌制剂的种类、作用、熏烟的成分与作用;掌握食品腌制、烟熏的方法。
领会食品腌制与烟熏保藏的优点与缺点。
重点与难点:腌制剂的种类及食品的腌制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食品腌渍的基本原理一、溶液的扩散与渗透二、腌制剂的防腐作用第二节食品腌渍剂及其作用一、咸味料二、甜味剂三、酸味剂四、肉类发色剂五、肉类发色助剂六、品质改良剂七、防腐剂八、抗氧化剂第三节食品常用腌渍方法一、食品盐腌方法二、食品糖渍方法三、食品酸渍的方法四、腌制过程中有关因素的控制第四节腌制品的食用品质一、腌制品色泽的形成二、腌制品风味的形成第五节食品的烟熏一、烟熏的目的二、熏烟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三、熏烟的产生四、熏烟在制品上的沉积五、烟熏材料的选择与预处理六、烟熏方法第6章食品的化学保藏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了解食品化学保藏的有关概念、原理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化学保藏的有原理,了解食品化学保藏的应用前景,掌握常用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领会食品化学保藏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常用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历史沿革二、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使用问题第二节食品防腐剂一、食品防腐剂应具备的条件二、常用化学防腐剂及其作用机理三、天然防腐剂及其应用第三节食品抗氧化剂一、防止食品酸败的抗氧化剂二、防止食品褐变用的抗氧化剂第7章食品辐射保藏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辐照保藏的基本原理及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了解辐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及辐照保藏的应用前景。
基本要求:理解食品辐照保藏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电离辐照杀菌作用的因素,掌握辐照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领会辐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辐照保藏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一、食品辐照杀菌的特点及意义二、国内外食品辐照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食品辐射杀菌的基本原理一、辐射线的产生二、放射线的种类及其特性三、放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四、辐射或照射的计量单位五、食品辐照的化学效应六、食品辐照的生物学效应第三节电离辐照杀菌作用的影响因素一、放射线的种类二、照射剂量三、间歇照射四、微生物的状态五、照射时的温度六、氧效果七、水分含量八、PH值九、化学物质第四节辐射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一、放射线应用概述二、放射线源三、辐照在食品上的应用四、辐照食品的包装五、辐照食品的安全性第五节辐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一、营养成分的变化二、色香味的变化五、课程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实践教学、课后作业、小论文等。
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六、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参考教材:马长伟、曾名勇,食品工艺学导论(第1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7教学参考资料:[1] 无锡轻工大学、天津轻工学院大学,食品工艺学(上、中、下),轻工业出版社,1995[2] 袁惠新、陆振曦、吕季章,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七、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课,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去进行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并在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
二、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实验项目一览(二)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一果蔬的护色与干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果蔬原料护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果蔬实验室干制的基本工艺和操作方法,加深对食品干制原理的认识,了解食品在干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仪器设备:不锈钢刀、案板、天平、托盘、热风干燥箱、真空干燥箱等。
三、实验材料:苹果、马铃薯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五、实验内容提要: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去心→切片→护色处理→沥干→称重→干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定量分装→成品。
六、注意事项与安全要求实验二罐头的制作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罐头制作的原理和基本工艺流程,了解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二、仪器设备:玻璃罐、切菜刀、杀菌锅、台称、水桶、铝勺、钞布、温度计、搪瓷盘、封罐机等。
三、实验材料:苹果、桔子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五、实验内容提要:原料选择→分级→去皮→切块→去果心、果柄和花萼→盐水浸泡→烫漂→装罐→封罐→杀菌→冷却→成品。
六、注意事项与安全要求实验三果酱的制作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果酱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仪器设备:打浆机、夹层锅、封罐机、玻璃罐、搪瓷盆、台称、滤布等。
三、实验材料:山楂果、砂糖、柠檬酸。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五、实验内容提要:原料处理→软化→打浆→浓缩→装罐→封口。
六、注意事项与安全要求实验四糖醋蒜的腌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糖醋蒜腌制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仪器设备:搪瓷缸、搪瓷盆、台称等。
三、实验材料:剥皮蒜头、食盐、食醋、白糖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五、实验内容提要:漂洗→腌渍→倒缸→淋卤→晒蒜→配制调味液→装坛。
六、注意事项与安全要求实验五果汁的生产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和学习苹果汁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使用方法。
二、仪器设备:果汁生产线、托盘、台称等。
三、实验材料:苹果或番茄等四、教学方法:实验法五、实验内容提要:原料→分选→洗清→破碎→压榨→粗滤→调整混合→脱气→均质→过滤(精滤)→杀菌→灌装。
六、注意事项与安全要求三、实验教材(实验指导、讲义)暂时没有实验教材,根据理论课所授内容自行设计实验内容。
四、考核方式本实验课考核结合学生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的考核。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项组成,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在实验课中的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评定。
期末成绩用抽签办法,即教师预先编好实验操作试题,学生当堂抽签、当场操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评分标准当场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