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合集下载

朱淑真《自责》赏析

朱淑真《自责》赏析

朱淑真《自责》赏析
摘要:
一、朱淑真的简介
二、诗歌《自责》的创作背景
三、《自责》诗歌的内容及主题
四、诗歌的艺术特点
五、诗歌的鉴赏价值
六、总结
正文:
朱淑真是中国宋代的一位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婉约、柔美、含蓄的风格为特点,善于抒发内心细腻的情感。

《自责》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以她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对自己的责问与反思。

《自责》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女性地位有所提高,许多女性开始涉足文学创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淑真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一位独树一帜的女诗人。

《自责》诗歌的内容主要描述了诗人对自己的责问与反思。

诗中,朱淑真把自己比作一只孤雁,表达了自己在茫茫人海中孤独无依的心情。

她自责没有像其他女子一样,贤良淑德,相夫教子,而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为此深感愧疚。

在艺术特点上,《自责》诗歌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孤雁、明月等,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自责。

其次,诗歌采用
了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又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

最后,诗歌的韵律优美,押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自责》是朱淑真的一部具有很高鉴赏价值的诗歌作品。

朱淑真古诗词全集大全

朱淑真古诗词全集大全

朱淑真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 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仕宦之家。

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

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

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

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宋代:朱淑真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蝶恋花·送春宋代: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落花宋代:朱淑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秋夜宋代: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初夏宋代:朱淑真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减字木兰花·春怨宋代:朱淑真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黄花宋代:朱淑真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谒金门·春半宋代:朱淑真春已半。

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

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

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

断肠芳草远。

清平乐·夏日游湖宋代:朱淑真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宋代: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朱淑真

朱淑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回忆了从前的欢会与离别,过片又转入对昨夜梦会的追 思。“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梦魂之中, 水云之间,与伊人喜结丝萝(夤缘,当据《广韵》释为 连也),绸缪纤绻,悄然无语。梦中欢情,正如水云渺 渺,倏忽即逝,一觉醒来,“愁恨又依然”如故。回思 梦中幽欢,面对眼前寒衾,展转反侧,倍觉凄凉,懊恼、 嗟呀、哀叹,全然无济于事,于是从那饱受创伤的心灵 深处发出了绝望的哀鸣:“天易见,见伊难!”词在绝 然痛语中戛然作结,尤如凄厉的旋律达到高潮时而弦绝 声止,虽然曲终韵歇,但那哀痛的余音却经久不息地震 荡在人们的灵府空间。这首词从春景凄寒起笔,转入 “忆前欢”时却反接以闺中的寂寞和送别的感伤;过片 以后折入梦境的回顾和思索,最后回到现实,以痛绝之 语作结,由此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 。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 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 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 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 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这首词写失恋的悲愁,充满作者心灵深处 的凄厉哀鸣。朱淑真在少女时期曾有过一段自 由婚恋的幸福,可是后来由父母主婚,强嫁一 俗吏,志趣难合,遂愤然离去。这棒打鸳鸯散 的忧伤,这琼枝错插、忍遭摧损的隐痛,萦盘 郁结于心,使她在恨、愁、悲、病、酒五字生 涯中凄然以终,她的《断肠诗》、《断肠词》 真实地铭刻着她心灵上的伤痕。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 作家之一。其生平,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 栖居士,祖籍浙江海宁路仲,世居桃村。工诗, 嫁为俗吏为妻,不得志殁”。南宋淳熙九年 (1182)有一个名叫魏仲恭的人,将朱淑真的 残存作品辑录出版,并为之作序。序文开头说: “比在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颂朱淑真词, 每茄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 岂泛泛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

朱淑真诗词赏析5篇

朱淑真诗词赏析5篇

朱淑真诗词赏析5篇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朱淑真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谒金门·春半词牌名:谒金门|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谒金门·春半》是南宋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写闺中春愁的小词。

上片写仲春时节,眼前景色,触目生愁。

虽“十二栏干倚遍”,也无法排遣春愁。

下片写闺中人在这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了自己所怀念的人,不禁愁绪万端,感到还不如成双成对的鸟儿,因此不愿再看见满院落花和断肠芳草。

通篇哀婉细腻,愁思无限。

蝶恋花·送春词牌名:蝶恋花|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蝶恋花·送春》是宋代词人朱淑真的词作。

此为一首惜春词。

全词将春拟人,抒发伤春情怀。

上片抒发对春天眷恋的感情,下片抒发伤春的感情。

全词共用五个“春”字,由系春、随春、惜春到端酒送春,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凄苦缠绵,无限留恋。

歇拍的“黄昏却下潇潇雨”一句,以黄昏的凄风苦雨之声为送春的背景,衬托出词人悲凉忧伤的心情,将缠绵悱恻的惆怅之情含蓄自然地表达出来。

秋夜朝代:宋朝|作者: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秋夜》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闺怨诗。

朱淑真是南宋有名的女诗、词人之一,她命运不幸,嫁给一个市井商人为妻,情绪时时抑郁苦闷而又无可奈何,她只有寄情于诗,移情于物来排遣爱情生活带来的“颦眉”。

这首《秋夜》诗,就是写漫漫秋夜,孤衾独宿,烛花频剪,夜久无眠的愁绪。

诗言浅味永,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朱淑真《自责》赏析

朱淑真《自责》赏析

朱淑真《自责》赏析自责二首(其一)【宋】朱淑真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自责二首(其二)【宋】朱淑真闷无消遣只看诗,不见诗中话别离。

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伶俐不如痴。

赏析:朱淑真是一位南宋女诗人,她以清新脱俗、婉约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爱情、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感悟与思考。

其作品具有深具个人色彩和情感深沉的特点,尤其是她的《自责二首》,更是表达了她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感悟。

第一首诗中,朱淑真首先承认女子弄文是犯罪,但她却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女子。

她喜欢吟咏月亮和清风,这被视为不合女子本分的行为。

然而,她并不在乎这些世俗的眼光,继续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

她磨穿了铁砚,虽然这并不是她该做的事情,但却执着地坚持了下来。

与此相反,绣折金针却是符合女子本分的事情,却被她视为没有价值的工作。

在这首诗中,朱淑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世俗眼光的挑战。

她不畏世俗的压力,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感到敬佩和钦佩。

同时,她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子的不公和对女性文学才华的压制。

第二首诗中,朱淑真描述了自己在闷闷不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看诗来消磨时光。

她在诗歌中看到了别离的痛苦和无奈,这使得她的心情更加萧索。

她开始意识到,聪明伶俐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反而会让人更加烦恼和不安。

只有痴傻的人才能摆脱这些烦恼和困扰。

在这首诗中,朱淑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困惑和对未来的担忧。

她感到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摆脱内心的烦恼和困扰。

她的诗歌是她心灵的寄托和释放,也是她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艺术特色方面,朱淑真的《自责二首》具有自然流畅、情感细腻的特点。

她运用了日常口语和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她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流畅自然,让人易于理解和产生共鸣。

同时,她的诗歌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味,展现了她作为一个女性诗人的独特魅力和人文价值。

在思想内容方面,《自责二首》表达了朱淑真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反省。

朱淑真最出名的十首诗

朱淑真最出名的十首诗

朱淑真最出名的十首诗
根据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朱淑真的作品中,以下十首诗较为出名:

1.《武陵春·春晓》:春晓月朦胧,残梦压花香。

2.《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6.《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7.《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8.《蝶恋花·梦泽湖春游》:梦泽湖春游,花影压堤洲。


9.《菩萨蛮·秋思》:秋思浩然,水风清淡,夜色凄凉。


10.《青玉案·元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些诗歌展现了朱淑真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和感悟,既有清新婉丽的山水田园诗,也有幽怨凄美的忧愁诗。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朱淑真的才情与哀愁。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 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因婚 姻不幸,所嫁非人,朱淑真一生都受到情感的折磨。她的 词,主要是表现没有爱情的婚姻所引发的忧愁怨嗟、孤独 寂寞。因大胆追求自由自主的爱情不为封建礼教所容,抑 郁抱恨而死后,“不能葬骨于地下”,诗词遗稿被父母付 之一炬。事迹声名,湮没不彰。可谓生不幸,死亦不幸。 在婚姻问题上,朱淑真没有李清照那么幸运。虽然也是出 于门第观念,李清照嫁给了侍郎之子赵明诚,但她嫁给了 一位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理想和情趣的丈夫,婚姻生活美 满幸福。而朱淑真却“下嫁庸吏”(魏仲恭《断肠诗集 序》),所配非偶,终生倍受情感的折磨,演出了文学史 上一出凄楚断肠的爱情悲剧。婚后的朱淑真仿佛是个泪人, 处处可见她的盈盈粉泪和寸寸柔肠,笔下的景、事、物都 染上了浓厚的感伤主义色彩。
生查子·元夕 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 朱淑真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 天飞絮东风恶,幸有荼蘼与海棠。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 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 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论女诗人朱淑真的形象

论女诗人朱淑真的形象

论女诗人朱淑真的形象朱淑真(1906-198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诗人。

她创作丰富多样的诗歌,以其独特的声音与独立的思想闻名于文坛。

本文将通过探讨朱淑真的诗歌主题、格律风采以及诗人形象等方面,来论述她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朱淑真的诗歌主题朱淑真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抒发,也有对人生感悟的深入探索。

她的诗歌常常以观察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对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感受。

例如,在她的著名诗作《秋闺怨》中,她借助秋天的景象,抒发了女性婚后孤寂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奈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二、朱淑真的格律风采朱淑真善于运用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的笔调来展示她的情感。

她的诗歌常常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表达思想,同时运用鲜明的比喻和意象。

例如,在她的诗作《春风之梦》中,她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具体的景物来展现春天的美丽画面,这种形象化的表达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三、朱淑真的诗人形象朱淑真的诗人形象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中,也体现在她的个人经历和性格中。

她是一位热爱自由的女性,她坚持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抒发方式,追求自由与真实。

她的作品反映了她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在一个封建社会中,她以自己的方式为那些被压抑的女性发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坚持和勇气使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总结:朱淑真作为一位女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了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她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同时她的格律风采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也使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朱淑真的诗人形象体现了她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她的坚持和勇气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尤为难能可贵。

因此,朱淑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

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

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

素有才女之称。

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

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其生平,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居桃村。

工诗,嫁为市井民妻,不得志殁”。

幽栖居士之说,最早见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
学术界已断为伪托;世居桃村,则不详其说从来。

此外各项均见宋魏仲恭《断肠集序》,而据集中《春日书怀》“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可知,其夫亦曾仕宦。

因此除钱唐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外,诗人生平今已难详考。

生前曾自编诗词集(《写怀二首》“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死后散佚。

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宛陵魏仲恭(端礼)辑为《断肠集》十卷,未几钱唐郑元佐为之作注,并增辑后集七卷(一本把第七卷厘为两卷,作八卷)。

此外尚有《断肠词》一卷行世。

朱淑真诗,以清汪氏艺芸书舍影元抄《新注朱淑真断肠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民国徐乃昌影元刻本(简称元刻本)、清光绪嘉惠堂刊《武林往哲遗著》本(简称武林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等。

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

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

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

”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


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

朱淑真,她的诗作受到市民的激赏,却在死后遭到父母的焚烧(据魏仲恭《断肠诗集序》)。

她显然是英年早逝的“问题美女作家”。

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

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

但是,她的作品还是存有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

〖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全词十句话,句句分道扬镳,悲切与愤懑交织在一起,既抒发了自己怨恨决绝之情,又对薄情寡义的丈夫进行谴责。

有趣的是将每句话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正好顺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下楼来,金钱卜落;“下”字“卜落”为一
问苍天,人在何方;“天”字“人”去为二
恨王孙,一直去了;“王”字去“一直”为三
詈冤家,言去难留;“詈”字“言”去为四
悔当初,吾错失口;“吾”字失“口”为五
有上交,无下交;“交”字“有上”“无下”为六
皂白何须问;“皂”字去“白”为七
分开不用刀;“分”字“不用刀”为八
从今莫把仇人靠;“仇”字“莫”“人靠”为九
千里相思一撇消。

“千”字“一撇消”为十
一提到女词人,人们就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李清照和她的《漱玉词》,而比清照(70余仍在世)晚生数十年的;另一位才华横溢而活命不过20左右春秋的女词人…朱淑真‟和她的《断肠词》恐怕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为甚么两人之历史反差,竟然如此之巨呢?
细分析历史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北宋政权南渡后已多年,南宋社会也进入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期;家仇国恨在平民百姓已没那么强烈了,词人写作题材也就少多了,自然社会影响力也就小多了。

二是,个人的社会地位远不及李清照;如果说李清照生在高级显宦贵族之家(其父母都是高官高知)那朱淑真的父辈只是一般地方小官了,顶多算'大家闺秀'家庭传统伦理执行起来比上面要认真的多,个人的人身自由度却比李清照相对低的多。

三是,朱淑真受教育程度远没李清照高,成长于市井周遭环境,也绝没有李清照好,因她的母亲也不会姓…孟‟,所以在个人爱好以及婚姻大事都受到了家庭的强力干予。

就是在这样子的“小康”家庭里,偏偏天地毓秀生出了…朱淑真‟人品资质一点也不比李清照差的…水做的女儿‟来。

1、版面编排[15分]
●你的演示观看方便和有吸引力吗?[5 分]
●你的演示作品避免了杂乱无章吗?[5 分]
●图片、动画、声音和其他多媒体的使用有目的性吗?[5分]
2、组织结构[15分]
●幻灯片上的标题和其他重要元素着重标出了吗?[5分]
●幻灯片上的元素出现符合适当的顺序吗?[5 分]
●项目符号或组织结构图应用恰当吗?[5 分]
3、内容[15分]
●你的多媒体演示有效地对重要信息进行了概括吗?[3 分]
●你的多媒体演示内容是否全面?[3 分]
●演示作品中有至少10张幻灯片吗?[3 分]
●演示作品中至少包含3种多媒体类型吗[图片、声音、动画等]?[3 分]
●有作者和资料来源信息吗?[3 分]
4、教室演示[5分]
●演示作品的速度适合于任何一个听众吗?[3 分]
●演讲者的讲话清晰、有信心并恰当地使用目光交流了吗?[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