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100万次的猫》教学设计(上传)

《活了100万次的猫》教学设计(上传)
《活了100万次的猫》教学设计(上传)

《活了100万次的猫》教学实录

指导目标:

1、通过阅读,深入理解文本所蕴含的主题,引导学生抓住猫前半生心酸的生活经历和遇到白猫之后的生活经历做对比,感受文本中关于爱、关于生与死等几大主题。

2、理解故事中猫的形象,以文学的个性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张扬自我个性。

3、通过指导,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指导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关于爱与被爱、生与死的主题。

指导过程:

一、揭示课题,大胆质疑

1、导入:同学们最近都在读些什么书?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课件出示封面图)

2、齐读书名。

3、阅读一本书,先要看看它的作者是谁?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多媒体出示作者简介)

3、(再次出现书名)质疑:读了书名,你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指一二人)

4、小结:带着问题来读文章,收获才会更大。

二、走进文本,感悟主题

1、师:(多媒体出示图片:猫痛哭流涕图,指图)这是故事最后一页的插图。看,这是故事的主人公虎斑猫,它在干什么?(生:它正在痛哭)可以再说得具体些吗?

2、想想猫为什么这样哭呢?(多媒体出示:你为什么哭?)(鼓励大胆猜测)

3、好,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那么故事中的那只虎斑猫究竟是为什么哭的呢?听老师读思考。

4、交流。

5、师:是呀!深爱着的白猫死了,永远地离开了自己。它能不哭吗?在这之前,猫哭过吗?从哪儿知道?(活了100万次,连一次也哭过)

6、(出示:活了100万次,连一次也哭过)(生:齐读红色词句)一只活了100万次的猫,在白猫死之前,为什么从来没有一次也没有哭过?拿出故事全文,

再来读读故事的1-7小节,边读边想。

7、生读故事,再交流。根据交流适时板书:

宠爱(被爱) 约束(豢养) 生--死(注:豢养:喂养动物,比喻收买并利用)

8、这只猫讨厌这种失去自由的生活,请你来做一回这只猫的代言人,说说猫的心里话。

9、交流。

10、正如文中所写的(出示:“它很讨厌国王。它很讨厌大海。它很讨厌马戏团。它很讨厌小偷。它最讨厌老婆婆了。它最讨厌小女孩了。”)齐读。

10、师:终于有一天,它不再是任何人养的猫了。它成了一只野猫,第一次成了自己的主人。(引读第8小节)

(出示:有一次,猫不是任何人养的猫了。现在当然更成了一只非常气派的野猫。)

11、这只猫成了自己的主人后,它的遭遇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故事的9-16小节,再来思考一下,猫究竟为什么哭?(多媒体出示:你究竟为什么哭?)

12、交流。根据交流板书:爱

除此以外,你还读懂了什么?交流随感。

13、小结板书:猫自从遇到了白猫后,它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为它找到了“爱”(指板书)。它的生活也由此变得快乐与多彩。它再也不讨厌现在的生活了。直到有一天,它深爱着的白猫终于离它而去了,猫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出示:猫第一次哭了,从早上哭到晚上,又从晚上哭到早上,整整哭了一百万次。)齐读。思考:这时的猫心里在想些什么呢?(生交流)

14、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出猫的这种感情吗?先自己试一试。再指名读。

15、师引:有一天中午,猫终于停止了哭泣,它躺在白猫的身边,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了。猫再也没有活过来。

16、这只充满神奇的猫活了100万次,却最终再也没有活过来。按照它前半生的经历,它完全可以再活下去,但这一次它为什么没有活过来呢?联系上下文,细细想想。再与同桌交流交流。(生回答,师再次引入到主题“爱”)

17、师作简要小结:猫的前半生可以说是“生不如死”,(板书:生不如死)因为它没有自由;而当它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遇上了那只白猫后,它终于活出了意义(板书:活出意义)。这样的生活才有激情,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18、让我们一起来读读15、16小节。(多媒体播放配乐)师生齐读。

三、再读全文,深化主题

1、过渡:这只神奇的猫活了100万次,可一直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终于有一天,它爱上了一只白猫,它也真正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2、请同学们再来静静地、完整地读一读这个故事。(播放配乐,生阅读)想想,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3、交流。

4、在这个世界上,你爱着谁?谁又爱着你?他们为你做了些什么?

5、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作适当板书:付出回报)

6、小结:是呀!我们生活在世上,被父母爱着,不觉得幸福;试着像他们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们,人生才会更加美丽,人生才会更加精彩,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四、作品评价,总结全文

1、关于这部作品,有许多的评价,老师选择了几个。

2、(多媒体出示几个经典的评价)师读。

3、师小结:作为一部关于“爱”的寓言,佐野洋子在整本书里没有一次提到那个“爱”字,但所有的读者,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能读懂。那个“爱”字,就写在猫的心里。或许作者就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告诉我们,“爱”,还有包括所有的温暖,不需要大声说出来,那是一种流淌在心底的温柔。

4、课堂总结:好书不厌百回读。这部在日本被誉为“读了一百万次也不会厌倦”的永远的名作,如果在你20岁、30岁、40岁时再拿出来读读,或许你的感受和今天会大有不同。这也正是一部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让我们再一次记住这个经典的故事—(齐读书名:活了100万次的猫)记住这部作品的作者——(齐读:佐野洋子)

五、课外拓展,激发阅读

1、这是一本经典的绘本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图画书。课外可以找来再读一读,写写读后感。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根和茎》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根和茎》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根和茎》 教案设计 教学背景: 《根和茎》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中继《果实和种子》之后的一课。这一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根和茎及其分类和作用。就教材的设计意图来看,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思考、讨论、绘画、实验等方法去探究根和茎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能,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的情操。要求教师要以此为“点”,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以开放的思维到更广阔的空间去“感受、体验、内化”教材中的内容。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对相关内容的具体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城市学生)对植物方面种植观察欠缺,教学中我提前一周指导学生在玻璃杯里种上一些青菜种子和黄豆种子,并指导让学生观察和做好记录,使其亲身经历种植和观察的全过程。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实物观察与多媒体演示,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提出关于根和茎的问题;能通过实验探究根和茎的作用;能够照顾好自己栽种的植物,做好观察日记。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根和茎的不同形态及其功能。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角度则通过实物展示与多媒体的运用,学生能乐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基于以上三个目标,针对中年级学生(城市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根和茎的形态和作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区分直根和须根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将种植的植物及植物的生长记录归纳、整理,并带于课堂。教师则准备多媒体、实验记录表、各种带有根和茎的植物、红水、烧瓶、实验用刀、双色花(自制的)。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教师叙述: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继续走进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植物的根和茎。 2、学生汇报我的植物生长记录表。 教师叙述:课前同学们提前一周种下了青菜和黄豆的种子,并且作了观察与记录,下面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我的植物生长记录表 班级: 姓名: 时间 我的做法

第二课时上传教案

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八一希望小学袁世国 2012-3-1 教学内容: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水果教具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摆一摆、填一填 8÷3=□……□ 13÷5=□……□ 9÷2=□……□ 23÷4=□……□ 2、圈一圈,填一填农民伯伯的蔬菜丰收了,他们打算先把蔬菜进行包装,然后再运到超市去卖。我们看看每种蔬菜可以装成几个盒子? 同位互相说一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谁大谁小。 11÷3=3(个)……2(个) 17÷4=4(个)……1(个) 学生互相讨论 3、口算练习 32÷8 14÷6 45-5 3×7 28+34 3×8 16÷3 34÷5 4、百货店新进了一批杯子,打算进行包装后再售出,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算一下,这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只? 14÷4=3(盒)……2(只) 12÷8=1(盒)……4(只)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谁的本领大》 (1)

中班语言活动《谁的本领大》 淄博高新区宝鑫新经典幼儿园高玉霞 活动理论依据: 本活动针对幼儿一直非常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有浓厚的感情和兴趣。通过幼儿对小猴和梅花鹿的习性、外貌的了解。发挥想象充分挖掘他们的长处而进行辩论。最后让孩子们知道每种动物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就要看他们的本领使用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结合《指南》“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活动中,我运用动作模仿、猜测讨论解决困难、关注生活提升经验等方法,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积极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策略: 1、动作模仿 让幼儿通过动作模仿,“伸长脖子,跳了又跳”;猴子急得“抓耳挠腮”等,体验梅花鹿和小猴摘不到果子的心情和对故事进一步的理解。 2. 开放性提问 活动中,根据故事情节, 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抛给孩子们开放性的问题,如:“你认为猴子和梅花鹿谁的本领大?”“猴子过不了河,摘不到果子,我们为他想个办法吧?”让幼儿发挥想象,勇于思考,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3. 联系生活实际

让幼儿通过回忆或再现生活掠影,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发现生活当中处处体现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目标: 1.知道梅花鹿和小猴各自的本领,理解梅花鹿和小猴摘到果子的故事内容,学习词语“抓耳挠腮”。 2.能说出自己和同伴的本领,初步懂得同伴间互相合作本领更大的道理(重点) 3.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用清楚的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想法。(难点) 活动准备: 1.梅花鹿和小猴手偶 2.多媒体课件 3.同伴合作的精彩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有两位小客人来到了咱们的活动室,请看!他们是谁?(出示手偶梅花鹿、小猴子)。 小猴和梅花鹿各有什么本领?(初步了解小猴和梅花鹿的本领) 小结:小朋友,知道的真不少,关于他们本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二、分段讲述故事 1.出示课件,讲述第一段,并提出问题。 启发提问:小朋友你觉得他们谁的本领大,为什么?(激发幼儿大胆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

根和茎教学设计

根和茎教学设计

《根和茎》教学实录 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本课重点研究根和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安排了三个活动“认识植物的根”、“研究根的作用”、“研究茎的作用”。要研究根和茎的作用,就要首先认识各种各样的根和茎,所以活动一安排的是认识植物的根,根据各种根的特点,给植物的根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类能力。接着课文安排了“研究根的作用”和“研究茎的作用”两个活动,通过开展这两个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根和茎的主要作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实验结果、交流自己研究结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植物界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根的特征和作用。 2、能说出如何辨别植物的根和茎。 3、能说出植物的茎的作用。 4、能说出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1、能通过植物器官的特点及生活环境推测出这些器官的功能。 2、能根据植物器官的特点进行分类。 3、能独立地设计试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4、能根据自己和别人的试验结果归纳出结论。 情感目标: 1、能与其他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问题的研究。 2、能仔细观察试验现象并实事求是地进行纪录和分析。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研究了植物生长的需求、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并且发现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以满足自身的生长,植物是通过哪些主要器官获得营养,并把营养输送到全身的呢? 四、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五、知识技能训练点:

上传教案

1、《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想象重点句子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课前准备: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我爱你,中国》 1、听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你的感受如何?)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板书、揭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合作学习 (1)检查字词、分节朗读,纠正读音。 (2)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3)思考可以分为几部分 3、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小节并板书。 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奋发开拓 (2)从诗的结构来入手分为三部分 第一小节为一部分;第二至六小节为二部分;第七小节为三部分 三、精读品味: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并交流:(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时空、季节的反差) (2)指导朗读(自豪、深情、高昂) (二)、学习第二节。 1、齐读第二节。 思考:这一节中告诉我们,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有什么值得我们热爱? 2、理解难理解词语 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 3、积累:除了诗中所描绘的美丽山水,你还知道祖国的哪些壮丽河山? 4、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5、总结学习这一节的方法。

《植物的根茎叶》教案

科学领域《植物的根、茎、叶——苹果树长大了》 授课教师:崔云巧 活动名称:科学领域《植物的根、茎、叶》 活动时间:2017年11月10日 活动内容:观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了解其在生长过程中各部分的作用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事物,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观察认识实物,让幼儿能掌握植物各个部分的作用。 3.提高幼儿的科学兴趣及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PPT课件、植物的实物、一组植物的卡片,一组手工操作贴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哪些事物属于“植物”?幼儿回答,教师 给予肯定。那我们“人”属于植物吗?桌子属于植物吗?幼儿回答 2.图片导入:请小朋友们欣赏植物图片,看看你认识它们吗? 3.引出问题:通过观察图片,请小朋友们说说,植物有哪些部分组成? 小朋友回答,教师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二)活动部分: 一、通过结构图,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 二、分别细化讲解(1)植物的根分为:直根系、须根系两类(出示实 物观察)。植物的根具有吸收贮藏养分 和水分的 作用,以及固着植株的作用。 (2)植物的茎:形态一般呈管状(观察图片)。茎能 把根吸收的水分养分运送到植物的叶、花、果实 和种子里。 (3)植物的叶子:形态各不相同(观察图片)。植物 的叶子在阳光的作用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养 料。 三、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平时吃的蔬菜是植物吗?你们知道这些都是植 物的哪个部分呢? 四、实验1:请小朋友们拿出一组植物图片,观察并思考平时吃的是植 物的哪个部分?思考并讨论。教师总结。 (土豆属于块状茎,莲藕属于根状茎) (萝卜属于根,人参属于根) 2:观察图片,说说它们又是植物的哪个部分?教师总结。 (芹菜吃的是茎和叶,白菜吃的是茎和叶,葱吃的是茎和 叶) 五、实验1:请小朋友们拿出一组植物粘贴卡片,进行动手操作,将植 物的各个部分粘贴到正确的位置,并且说一说,植物各个 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小朋友回答,教师总结。

任课教师上传电子教案方法

任课教师上传电子教案方法 本学期任教课程电子教案需上传至学校教学资源平台,网址为http://192.168.20.30:8080,用户名为0+工号,初始密码为111111,如下图所示。 登陆成功后,如果你所使用的计算机第一次访问本平台,请先在页面右下角找到“相关下载”,然后点击“资源收集工具”下载并安装,如下图所示。 安装完成后请点击上图红圈处的头像图片,进入个人主页。

然后在左侧“应用”栏内找到“资源”按钮,如下图红圈处所示。 进入个人资源主页后,在“我的工作目录”下创建比如“电子教案”的文件夹,然后单击该文件夹,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单文件”或“多文件”按钮,如下图红圈处所示。

将出现上传文件界面,如下图所示: 单击“浏览文件”按钮,选择你的电子教案文件,然后点击“确定”按钮,会出现上传任务窗口,如下图所示。

注意:如果不能弹出该窗口,出现请安装插件等提示时,请先在平台主页面下载“资源收集工具”,如果安装了工具仍然不能使用,请检查浏览器版本,本平台使用IE8以上内核的浏览器。 上传完成后,教案文件会出现在你的个人资源库中,这时需要单击教案文件名前的“□”,打上√,如图红圈处所示。 然后单击“共享”按钮,如上图蓝圈处所示。 在弹出的“资源共享申请”界面中,单击“专业总库”会出现各专业子库,专业课教师按照自己所任教课程选择相应的专业文件夹(注意一定要选择准确)。任教基础课的老师请将教案传至任教系部的基础课文件夹,比如给公路系上计算机

基础,那么应该选择“公路系基础课”文件夹,然后再选择“教案库”文件夹后,点击确定即可,如下图所示。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生命的物体第四课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

“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一) 【教材简析】 教材共2页,教学内容分为2部分。 第一部分:根的作用 教材开始提了两个问题:一是“植物制造养料所需要的水和土壤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二是让我们来搜集和观察植物的根和茎,教材呈现了多种植物的根的照片,说明常见植物都有根。 土壤中的水和养分是不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呢?这个问题学生都能回答,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想办法证明。“怎样证明根有吸水的作用?” 这一部分最后提了一个问题:根据我们平时对植物的观察,根在植物的生长中还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指的是固定植物的作用。 第二部分:茎的作用 首先,设问“土壤中的水和养料被根吸收后,又是怎样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去的呢?”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对茎的作用做假设性的解释,或者说是未经自己实验证明的解释。二是引导学生想出一个方法来显示茎可以把水输送到叶和植物的各个部分。三是归纳出茎是输送水和养分的器官,常见植物都有茎,植物的茎形态各异,但作用是相同的。 怎样证明茎有运输水的作用?教材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教材上呈现了两种方法,一是切断一段多汁的嫩茎,观察横断面上有汁液冒出;另一是把一段带叶和花的茎,插在染成红色或蓝色的水中,以花上出现的红色或蓝色证明茎的作用。 这一部分最后提了一个问题“茎对于植物还具有什么重要作用?”教材上列了大树、玉米、丝瓜、牵牛花等植物的茎,牵牛花的茎可以典型地说明茎还有把叶举向空中接受太阳光照射的作用。所以茎除了可以输送土壤中的水和养分之外,对于支撑植物,使它们能更充分地接受阳光照射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教学设计思路】

刘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线索是:提出问题→猜想根(茎)的作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观察和探究植物根的主要作用的过程; 2、设计出验证根的吸收作用、茎的输送作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质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 根和茎的作用实验证明 【教学难点】 学生证明实验的自主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供小组研究的材料:多种多样的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食用油;滴管;剪刀;两个装有不同颜色的水杯。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植物制造食物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 2、学生观察、猜想、交流。 二、根的形态的观察 1、观察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植株根的不同形态。 2、归纳:植物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它们都长有根,根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设计实验,验证根的吸收作用 1、分小组设计实验,讨论、记录,证明猜想。 2、通过交流、质疑,改进、完善实验方案。

上传教案

圆的认识 教材分析: 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低年级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认识。本单元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而我们前面学习的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认识曲线图形的开始。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另外,还加强了动手操作,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学情分析: 学生对基本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对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是学习圆的有关知识的一个基础,另外本单元的设计从圆的特征到圆的周长,再到圆的面积和圆的面积的应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 2.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圆形物体、图片、圆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教师出示一些圆形物体组成的图片 (1)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图片上都有什么图形? 2.设疑: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圆吗?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 (1)学生举例 (2)教师出示一些圆形物体。 3.引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4.启发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5.介绍圆规: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圆,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通常我们会借助一个专门工具来画圆,这个工具就是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上装着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 6.提出要求: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 进一步要求: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

小学科学教案《根和茎》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科学教案《根和茎》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观察给根分类; ●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个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的实验; ●会通过实验观察茎的运输功能。 知识与技能 ●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知道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 ●认识形态各异的茎,知道茎的作用是运输养料和水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教师叙述: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继续走进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植物的根和茎。 二、动手实践,探究根源。 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绘画及分类活动认识直根和须根,并了解根的作用。

1、学生观察实物,发现特点。 ①教师出示菠菜与葱的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的根。 ②让学生观察事先提供的菠菜和葱的根,发现他们的不同点。 2、学生畅谈观察结果。 学生观察完两种植物,将自己发现的根的不同形态描述出来。 3、教师适时小结。 教师适时点拨、画图,并得出结论,建立概念:像菠菜这样的根,有一条粗粗的主根,四周有一些侧根的称为直根;而像葱这种植物有许多粗细相似的根,就称为须根。根按形态有直根和须根之分。 4、按根的不同形态给植物分类。 ①学生小组合作,给植物按根的不同形态分类。 ②汇报交流。 小组派一名代表带着实物到前面给大家说说他们的分类情况。 5、引导学生认识根的作用。 ⑤教师小结: 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根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板书: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

《比本领》教案、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比本领 (教案) 姜庄街小学张柯

教学理念: 1、以动物运动会为线索,创设情景,让孩子仿佛置身与真实的比赛中。在孩子接受赛前采访,观看比赛,分析赛况等环节中,通过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使孩子一步步体验金丝猴与梅花鹿的情感变化,从而懂得合作很重要。 2、生字教学以学生自己分析字形为主,教师辅助指导两个难点字,从而培养孩子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本课出现的“得意扬扬、垂头丧气”等词语。 2、阅读课文,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并愿意、学习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3、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习分析字形。 教学重点: 1、“象、考”字的书写指导。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体会课文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让孩子在情景中慢慢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话筒、头饰、礼物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以读为主,读中理解,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3、联系实际,体会合作的快乐。 4、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辅助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准备:字卡、游戏道具、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让生说说自己最大的本领是什么?那么谁的本领最大呀?有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金丝猴,它俩也想比一比,看谁的本领大?我们看看它们是怎样比的?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再有不懂的可以向小组其他同学请教。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3、指名分段读,全班正音。 4、跟老师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识字 1、读字卡。(强调音:“垂、丧、摘”。) 2、开火车读字组词。 四、写字 1、小老师教大家写6个字(分析字形)。 2、教师指导“垂、象”。 五、巩固练习 1、游戏认字。(听听指指、火眼金睛、大小声读字。等) 2、学生带领老师读课文。 六、作业 1、做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 2、熟读课文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科学《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植物的根和茎》教学设计 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经历一个观察和探究植物根的主要作用的过程; .设计出验证根的吸收作用、茎的输送作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体验到植物的根和茎作用的多样性,形态的多样性,初步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 ?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的植株; ?新鲜完好的小植株、试管; ?牵牛花、玉米、丝瓜、草莓的茎; ?带花小植物、大号烧杯、红墨水、蓝墨水; ?食用油、小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植物制造食物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 .学生讨论、推测,汇报。 二、根的形态的观察 观察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植株根的不同形态。

归纳:植物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它们都长有根,根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设计实验,验证根的吸收作用 .你需要哪些器材? .为了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到空气中,我们需要怎样做? .什么现象能够说明试管里的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 .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方法延伸到课外观察验证。 .植物的根在植物生长中还起什么作用? 四、茎的形态的观察 .土壤中的水和养料被根吸收后,又是怎样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去的呢? .观察牵牛花、玉米、丝瓜、草莓的茎。 .归纳:植物都长有茎,虽然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茎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输送水和养料。 五、设计实验,验证茎的输送作用 .能想出一个方法让我们可以观察到茎把水输送到叶和植物的其他部分吗? .学生设计观察方法: ?学生设计方法一 ?学生设计方法二

?学生设计方法三 …… .学生设计验证性的对比实验。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实验装置。 为什么接触到红水的植物的叶和花都染成了红色? 为什么没有接触到水的植物的叶和花都蔫了? .通过对植物茎的观察,我们知道茎对于植物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六、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想出了哪些方法来观察和验证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关于根和茎的什么问题你还有兴趣观察和研究,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和研究? 附: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上传教案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英德中学高一化学组梁瑞朝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酸雨的危害、酸雨的来源以及成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态度得到了增强; 3.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三、教学难点:酸雨的成分及形成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们尝过雨水的味道吗?那味道如何呢?通常雨水都是没有味道的,但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从大气中雨水却是酸的,pH值也小于5.6,那么在化学上我们称这中大气降雨是酸雨。那为什么雨水从无色无味变成了酸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索的内容。 【演示】多媒体设备投影酸雨的影片(内容有关一场重庆的黑雨) 【提问】影片当中重庆的酸雨的pH值居然达到了3.9,那么这场雨真是彻彻底底的一场酸雨了,那我有个问题想要提问大家,那么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呢?(学生回答) 【讲述】其实酸雨都是由于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造成的,那么其中的作用机理是那些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酸雨中的“酸”究竟是什么呢? 【讨论】叫学生分成一个个四人小组,分别讨论酸雨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其中的酸是什么物质。【讲述】经过大家的讨论,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也不乏有创造性的思维得出的结论,这些答案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是都体现着大家的集体智慧;但是究竟酸雨在形成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作用机理呢? 【多媒体演示】酸雨形成的作用机理 SO2 H2O? H 2SO3 2H2SO3 O2 =2H 2SO4 3NO2 H20 = HNO3 NO 【讲述】所以酸雨的幕后黑手就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但是酸雨中硫酸的成分较大。酸雨的危害非常巨大。它们能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使人死亡;还 会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多媒体演示】在多媒体课件上演示酸雨危害图片 【提问】那么酸雨的来源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主要是工厂排放的废气以及大量汽车排放的尾气就是酸雨的主要来源。 【讲述】其实酸雨只是一种危害形式,其实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污染的表现形式还有光 化学烟雾以及酸雾,它们会严重地危害人们地身体健康。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比本领》教案

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领”、“象”等8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了”的两种不同读音。 2.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得意扬扬”、“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尝试运用。 3. 借助图画进行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模演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合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练字本、新华字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感受四川 课件出示四川人文景观、川剧变脸视频等音像资料,学生欣赏感受四川文化特色,由川剧变脸了解表演者独特的技能。小朋友,你有什么特长?请生交流谈话。 二、导入新课,走进童话 今天咱们一起来读童话故事《比本领》,板书课题,教写“领”字,生读课题,引发期待。 三、整体感知,体悟童心 1. 自读识字:注意哦,文中有许多生字,你会读吗?注意读准音。(生读文时,师简笔画梅花鹿、金丝猴。) 2. 信息反馈:梅花鹿与金丝猴要考考大家(手指板书简笔画),

读了课文,认识了哪些生字?生汇报交流,小结识字方法。 3. 游戏“小猴帮你摘果子”:生认读果子上的词语。重点指导多音字“了”及词语“他们俩”的读音。 四、品读学文,享受童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情景引入:(出示课件森林图)瞧,梅花鹿在森林里跑来跑去;金丝猴在树上跳来跳去。本领真大,夸夸他!生回答。 师指导读句子:他们俩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 2. 梅花鹿与金丝猴比本领,大象伯伯来当裁判。课件出示“象”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师强调重要笔画。 大象伯伯出了个巧妙的考题(引读)——大象伯伯说:“我来考考你们俩。河对岸有棵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你们谁先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 3.指导读句子: 梅花鹿想:“我跑得快,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 金丝猴想:“我会爬树,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 从这儿我们知道了,梅的本领是——跑得快,金丝猴的本领是——会爬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摘果子比*上开始了(出示课件),梅花鹿和金丝猴使劲儿向前跑去,它们俩是怎么表现的?自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学着默读。

上传的教案

水的危机 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二十里中心小学张静波 单元题目:地球真美丽 主题3:做一名地球卫士 课题2:水的危机 学情分析: 任教班级的学生,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所致,没有亲身感受到缺水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因而对水资源所面临的严峻现状不是十分地了解,大多数学生认为水危机离他们还很遥远,而且即使水危机真的来了,那也是大人们的事。 本次课程的内容,正好结合今年的世界水日及我国的节水周,以此引起学生对水资源匮乏的重视,真正唤起学生爱水、护水的意识,并能从自身做起。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质的不同标准,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了解水资源的严峻现状。 2、具有搜集资料、处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3、在原有基础上提升珍惜和爱护水资源的态度,能够自觉自愿地投 入节约水的行动中。 教学重点:了解水质标准,了解水资源匮乏的严峻现状。 教学难点:了解水资源匮乏的严峻现状。 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1、师:我们来探讨一个小问题,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水?(生

答)可见,我们的生活与水是息息相关的,可是就是这个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水,现在已经是危在旦夕了,你们看—— 2、(课件演示地球上的水资源现状):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储存了大约百分之七十的水,在这相当丰富的水资源中,有大约百分之九十七是海水,这是我们无法利用的咸水,因此地球只剩下大约百分之三的淡水,而就在这少之又少的淡水资源中,还有储存在冰川、极地等地方,所以可供我们饮用的水仅占地球的大约千分之三。同学们,这些数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水的世界,真真切切的感受水的危机。 3、板书:水的危机 二、讨论交流,充分体验 1、师:造成今天水的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板书:资源贫乏污染浪费)谁能举个例子说一说。 2、师:针对这些现象,下面我们就手中所调查的资料和书本上的信息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看书、交流。 (一)资源贫乏 1、师: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却又是那么的缺水,把你所了解到的一些有关水资源贫乏的情况跟大家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生活的地方缺水的现象

比本领教案

比本领(第二课时) 丁燕 教学目标 1 知道金丝猴和梅花鹿通过合作摘到了果子。 2 懂得合作的必要性。 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 1 游戏:摘苹果 (苹果树上的生字苹果,看看你能摘几个) 2 我们一起比本领 出示课件,学生读一读老师出示的句子。 看看谁能把这些字读准确。 二学习文章第一段 1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的本领比完了。梅花鹿和金丝猴也要来比一比他们的本领了。 2 出示图片: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3 梅花鹿和金丝猴为什么要比本领呢?你能在文中找出原因吗?自己默读,用笔画一画。 4 他们的本领分别是什么?生汇报,师板书 5 读一读梅花鹿和金丝猴的想法(注意读出语气) 三学习第二段 1 自由读,勾画出描写梅花鹿的句子并汇报。 2 你从句子里的哪些词语里看出梅花鹿跑的快?请读一读 3 梅花鹿跑到果树下,它的心情怎么样?生读一读相关句子,引出并体会“得意扬扬”。扩展:梅花鹿跑到果树下,它得意扬扬的想:。 梅花鹿跑到果树下,它得意扬扬的说:“。” 梅花鹿跑到果树下,它得意扬扬的 (做什么?) 4可是,梅花鹿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说一说。(跳了又跳,怎么也摘不到果子) 5 和学生一起配合表演“跳了又跳”。引出词语“垂头丧气”并体会。 6 小组练习用“垂头丧气”说一句话。 7 齐读“得意扬扬”“垂头丧气”,知道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8 梅花鹿没有摘到果子,金丝猴摘到了吗? 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急的团团转)体会“团团转” 9 它们都摘不到果子,要怎么办呢?,看,大象伯伯又来帮它们想办法了。 四学习第四段 1 生自读,勾画出它们是怎样摘到果子的句子。 2 展示句子,全班一起读一读。 3 如果你们就是梅花鹿和金丝猴,你们会怎样去摘果子?小组讨论。找出句子中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4 它们最终怎样摘到了果子?(合作) 5 出示句子:梅花鹿和金丝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百度上传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大学城二小吴雪梅 教材简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 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本节课我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力求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朗读、感悟,整理运用资料,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正确读写“估量损失销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展开联想、运用资料”等方法,学习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展开联想、运用资料”等方法,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1.预习课文(正确熟练朗读课文,正确认读129页“词语盘点”罗列出的本课词语) 2.收集关于圆明园辉煌的资料(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均可),分条、分板块初步整理成简短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圆明园”是康熙皇帝命的名,圆,圆满无缺之意,明,光明普照之意,园,皇家园林。(https://www.360docs.net/doc/1c9740349.html,/view/2476.htm)(此处为百度百科)【设计意图】课题,乃一课之题眼,不能忽略。解读课题意在让学生从题目初步感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同时提醒学生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习惯。 二、检查预习,识字学词。 估量损失殿堂宏伟侵入销毁瑰宝灰烬 提醒:多音字“量”、易错字“瑰”、“侵”的认读。 【设计意图】明确第一课时的目标,加强字词的处理,夯实语文基础。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自由读课文,读完课文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交流课文内容。课文先概括讲述了(),再具体讲述了(),最后讲述了()。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介绍性文章,学生归纳文意时有一定困难,“按一定顺序交流”则教给学生归纳内容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有章可循。 四、整体聚焦辉煌。 1.课文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总体概述了圆明园以前的情况,请你找出来? 2.这句话哪个词语高度评价了圆明园以前的总体情况?(举世闻名)理解“举世闻名”意思。 【设计意图】抓文章“文眼”——举世闻名,牵一发而动全身。 五、具体读悟辉煌。 ★学习二自然段。(略) 1.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请你从这段话中找出依据。(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2.图解法理解“众星拱月”,(参照百度网课件制作)感受布局的独特巧妙。 3.你觉得这样的布局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众星拱月”的图解,感知圆明园园林布局的独特巧妙,简洁明了且印象深刻。 ★学习第三自然段。(详) 过渡:圆明园不光布局独特,还有众多的建筑景观。请大家找到描写圆明园建筑景观的一段话。(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找一找,在这段话中作者一共用了几个“有”来写这些建

《比本领》

《比本领》教案 教材分析: 《比本领》是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写的是梅花鹿和金丝猴相互合作摘到树上果子的事,告诉读者个人的本领再大,也需要合作才能干好事情的道理。文章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活泼,特别是梅花鹿和金丝猴的心理活动写得非常生动,学生读完故事后很容易明白文章揭示的道理。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梅花鹿和金丝猴所想所做与孩子们的想法非常像,孩子们能在课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最后两个小动物在实践中明白的道理,孩子们会很自然地接受和理解。 学习目标: 1.认识“赛、垂”等11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得意扬扬、垂头丧气”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愿意与他人合作,知道合作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作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作的意义。 学习准备:字卡、小黑板、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明晰目标 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童话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还能告诉人们很多道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比本领》,看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出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小动物对话的语气。 2、认读11个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理解“得意扬扬”“垂头丧气”的意思 3、懂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二、学案导航自主学习 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目标,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汇报展示的方式学习课文。 首先开启我们的自学之旅,请看自学提示(出示大屏幕)轻声自由读 1.读: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分别画出梅花鹿和金丝猴在比赛中的表现,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互助合作、释疑解难 合作提示: 1.内抽测字卡,组长负责订正。 2.交流自学提示问题 师:组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字卡检测后及时收好,再接着交流。做好汇报的分工,学习结束后带领全组成员坐好,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效果最好。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检查字词认读:猴、俩、伯、棵、摘、算、赛、垂、丧、了、呀(口头组词、每个字一张卡) 2.汇报读文:开火车每人一段。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3.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梅花鹿和金丝猴比本领肯定有原因,有结果。 你能说说他们为什么比?结果怎样?课文是怎么说的呢? 他们各自有什么本领?结果呢?它们怎么摘果子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学提示中的第3个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重点。 下面,我们就重点来汇报这个问题。 4.汇报学文(分小组汇报) 生1读出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梅花鹿的语句。生2读出描写金丝猴的语句。 生3、生4分角色朗读课文。 (出示第二段课文)重点指导“得意扬扬”“垂头丧气”。 指名读表演读齐读 师:他们的本领都很大,为什么它们都没摘到果子呢? 用“虽然……但是”这样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没摘到果子呢

5泉水上传教案

5、泉水 课型:精讲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展示等形式学习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规范、美观的写字。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方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前置性作业: 1、朗读课文五遍,做到读通读顺课文。 2、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不理解的词语。 3、查找有关泉水的资料。 一、课前三分钟: 主持人先介绍有关泉水的资料,然后其他同学给他补充。 二、导入: 你见过泉水吗?你见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呀!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来的吗?板书课题 三、初读感知,先学展示 1、先学组成员展示先学:①教读生字、词语②教读多音字③不理解的词语④近义词、反义词(从中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 2、其他组成员给先学组评价、打分。 四、读议课文感悟 1、快速读第一自然段①谁能先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 学生讨论得出: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 ②先自己练习一下吧。 ③指名读,谁能说一说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 2、出示交流合作提示:轻声读第二——五自然段,把答案画在书上。学生边读边画。 ⑴、你知道泉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吗?它要到哪里去?用“——”画出具体词语。 ⑵、泉水流到了哪里?看见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⑶、你知道了泉水的什么特点? 3、各小组按提示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4、指名一组同学上讲台汇报交流以上问题,其他组同学听后给予补充。老师相机指导、纠正学生说的不对的地方。 三、说话训练: 1、老师出示句子:“泉水来到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和静静的山谷。”你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再来说一说这句话吗?

《比本领》优秀教案设计

《比本领》优秀教案设计 《比本领》优秀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既然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我们不妨就按照故事的顺序来讲述。从故事的起因、过程直到结局,一环环扣下来,同学们始终会沉浸在童话世界中,而不觉得被动。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我采取情境理解的方法,创设学生所能想象的氛围,让他们自己感受,自己理解。最后的合作读书,既是对课文主题的升华,又是对课文内容的升华,合二为一,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通过成功的合作将课文读得更加生动,上升到新的层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欢迎你们进入美丽的童话世界,看,有两个小动物来欢迎你们了!(简笔画梅花鹿和金丝猴。) 师:对呀,他们都有什么本领? 同学们自由发言,有的说金丝猴特别灵巧,有的说梅花鹿跑得特快。 师:你们说的真不错,让老师觉得他们的本领都很高,可是如果让他们比比谁的本领更高,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本领》。 (板书课题:比本领)

(二)读好课文,自主识字,感悟理解 1.这篇课文中有许多新的生字,如果不能和他们做朋友,你们就没法读书呢,所以让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生字好吗? 老师立刻从背后拿出一摞卡片,像变魔术一样。(同学们瞪大了眼睛。) 将卡片逐一反过来,同学们根据拼音抢答。 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然后小组合作继续认读。 [在巡视中发现各个小组的学习方法都不同,有的一起读,有的轮流回答,还有的互相检查。] 师:看你们学得这么认真,那就来考考你们,能行吗?出示花瓣生字卡片(无拼音),开火车读。 2.哪个字你觉得很难?让小老师领大家来学一学吧! 一个同学上台来,拿起小教棍,指着生字对同学们说,请大家跟我读,看谁读得最好。读到“垂”,他问:怎么记住这个字?同学们纷纷举手,说这个字有一条撇和四条横……同学们说完后,小老师从容地放下小教棍,说了声“谢谢大家”,立刻,班里响起了掌声。 师:这么热烈的掌声,那就让我们在掌声中走进童话世界,去欣赏课文吧。 3.朗读课文。 (1)打开书,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小组成员,或老师,或拼音伙伴,或联系故事内容来认读。 (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